盡管趙駟在鹽市裏有所警覺,但還是沒有防住身邊跟上了當地人的尾巴。畢竟,在到處都充滿警惕陌生眼光的鹽州城內,他們真的無法分清哪些是一些正常挑剔警惕的眼神、哪些才是真正地懷疑甚至是算計上了他們的眼光。
從鹽州的北城門出去不過兩三裏地,便是在一條驛道的東西兩個方向分通往韋州與宥州。
不管西夏人是要把某一處的兵力調往另一個地方,眼前的這條大道便是必經之路。
趙駟他們便在相對比較安全的驛道上方山頭上隱藏了下來。
由於西夏各州城普遍實行宵禁,天色還沒完全黑之前,州城的城門就關閉了。而在夜色降臨後的一更天開始,西邊方麵就開始過來了一些軍隊,有騎兵、步兵,還有後勤輜重部隊,陸陸續續通行了半個多時辰,大約能有近七八千人的樣子。
按鹽市商人的說法,這個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天,看來向東調集的軍隊人數足有好幾萬人。一方麵,說明西夏人想通過這種悄悄進行的調兵行動,下決心再打一次對於鄜延路的突襲。另一方麵,也同時說明了靜塞監軍司更不想讓宋兵發覺,在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東調了之後,韋州就近似於成了一座空城了。
“駟哥。”其中一個人也是看明白了這裏麵的情況,忍住激動輕聲說道,“看樣子,韋州的兵力都往宥州那邊調了,咱們現在趕迴去,隻要來得及調動兵馬,就能把韋州給拿下來吧?”
“哼!腦瓜子有點了。”趙駟也說不出是讚賞他還是點撥他,“先別想那麽多,接下來的關鍵是我們能盡快把這消息送迴去!”
“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兵貴神速啊!”另一人說道。
“千萬別。”趙駟搖搖頭,“這裏的地形我們三個人都不熟悉,我們還需要繞到城南邊的驛道上去。半夜裏在這鹽州城外行路,既容易迷路、又說不準會不會被這裏的巡邏兵發現。不如就在這原地休息,我們三人輪流值崗,先把精神養足,等到明天天亮了之後再出發!”
事實證明趙駟的判斷是正確的。
第二天天亮後,三人看到道路上出現了陸陸續續趕路的蕃民後,才瞅了一個空,與前往鹽州城的南邊方向去的人組了個隊,才走出二三十裏地,就連續過了好幾個山間的岔口。
一則現在天亮了,四周看看還能看出一個地理特征,二則也是因為跟對了熟悉道路的人,每個岔口還是反複確認了之後才能繼續走在迴去的路上,要是換成自己三人在前一天夜裏摸黑趕路的話,估計早就在這些個岔路口中不知道會走錯到哪裏去了呢!
一起向西南行進的隊伍中,有人會因提前到達或者要拐向其他方向,還有人也會因為半路遇上而加入到隊伍中來。
走了一會兒,趙駟突然將雙手背在身後,對後麵的兩人隱蔽地連續作出了兩個特殊的手勢,後麵兩人看了後,頓時一驚,手語是他們進入綠曲親衛隊之後的必修課,這兩個手勢的意思就是:有敵人,我們被盯上了!
這裏的道路上,並沒有其他什麽人,既然說是被人盯上了,那麽盯他們的人,必然就在在與他們一起趕路的這些蕃人中間。
緊接著,趙駟又做了一個手勢,意為:靜觀其變。
現在與他們一起走的一共還有三撥人,有一撥人已經在打招唿說,到了前麵的山口便要折向東去了。
還有兩人不怎麽吭聲,隻顧著趕路。
再有的四個人應該就是趙駟懷疑的對象了,不僅是他們對於趙駟三人過於熱情,最主要的破綻在於,趙駟由於隻能說簡單的蕃語,他裝扮的便是隨從的模樣,而另一個蕃兵斥候才會穿成三人的帶頭者。但是這四人一上來客套的對象竟然會直接就是趙駟,即使那裝作領頭人的蕃兵把話題接過去了後,那四人依舊還是習慣性地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趙駟的身上。
果然,又行了半日左右,同行人隻剩下他們兩撥人後,那四人便對他們說:前方經過的匯駝寨就是他們自己的寨子,從這裏再往他們要去的青岡峽還有不少的路,不如去他們的寨子裏喝點水、休息一下再趕路。
趙駟遞了個眼色後,便假意先行答應了下來。
終於,在遠遠瞧見山路下邊出現了一處寨子之後,趙駟突然開口道:“時間太緊,下次有機會再去吧!”
說完,也不待那四人反應過來,便一拱手後轉身繼續趕路走了。
此舉顯然出乎那四人的反應,他們愣了好一會兒,才決定讓一人趕緊跑迴寨子去匯報,另三人急急地便要趕著跟上他們。
哪知這三人剛趕過前麵的一轉彎處,便被埋伏在這裏的趙駟等人突然跳出,三兩下就製服住了,審問之下,隻說接到寨主下的通知,讓他們四人在南下山路上守著趙駟模樣的人,然後以與其同行的借口,想法把他們引進到自家寨中,其它情況便一概不知了。
因為聽說對方針對的人是自己,問起他們的寨主名字,說是叫烏密大榮,趙駟也沒往漢人這方麵想。見問不出更多的東西,便將他們三人盡數打暈後再捆好藏在路邊。
趙駟道:“他們的寨主是衝著我來的,前麵的路上估計還會有安排。眼下,一方麵我得要搞清楚這匯駝寨的寨主是何許人也,另一方麵,如果我們現在突然殺迴到他們的寨中,一定會出乎他們的意外!”
斥候隊裏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大愛冒險,對於趙駟的這個提議竟然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三人這次是去鹽州城打探消息,隨身都沒有帶上武器,好在跟過來的這三人倒都是帶了刀,這才每人分到了一件。
三人悄悄潛迴前麵那個匯駝寨的附近,就聽著寨中一陣地馬蹄聲響,一下子從寨門處衝出了幾十匹快馬,便是衝著他們剛才要離開的方向追去。看來,寨子裏的人是得到了他們臨時決定繼續向前趕路的消息後,而派出追趕的人馬。
這個寨子還是有點軍寨的風格,寨牆修得很結實,有的地方還加上了夯土與部分石塊。不過,趙駟他們轉了一圈,還是找到了一處相對有點破損的地方,加上並無人看守,三個人便悄悄地摸進了寨中。
寨子不大,並且很容易地判斷出寨中最氣派的一處建築。而由於在寨牆的保護之內,房子前麵的幾個守衛,都守得極其漫不經心。被趙駟他們視為無物地避開後就翻牆進去了,並很快就找到了眼下正有人在討論著他們的一個主廳。
“怎麽著就讓他們警覺了?先前迴來的人不是說一切順利嗎?”正在廳中咆哮發火的聲音,一下子讓趙駟的心頭一震,不僅僅因為那個聲音是標準的宋人語言,而且是因為這個聲音對於他來說卻是太過於熟悉了——吳釗的聲音!
“烏密寨主息怒,他們三人都是步行,前方山路也隻有一條,我們派出了四十多人的騎兵,想必現在肯定就追上了他們,並且正將他們抓迴來了呢!”
這個聲音他也有點印象,兩相結合,他迅速地判斷出,自從自己迴到西北後就一直苦苦追查不到的仇人吳釗,便就是此時被稱之為“烏密寨主”這個寨子的首領。
看來還是自己有點大意了,應該是在鹽州城裏的時候,被這吳釗先行發現,之後又躲在暗處對他進行了謀劃,並在這迴家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這樣一個埋伏。
趙駟迅速判斷了一下眼前的形勢,這大廳之中,也就兩個老熟人。此時的寨中,也因為並未感覺到有任何的危險,所以整體的防務都很鬆弛,也正是他們“擒賊先擒王”的最佳時機。
一想到後便立即動手,趙駟對左手的人作出一個“警戒”的手勢,右手一個招唿,另一人便心領神會在馬上跟到他的身後。
趙駟在前麵發力一下子推開了大廳的大門,兩人一閃身便進入了大廳。
趁著廳裏的兩人在大驚之下還沒有太多反應之時,趙駟已經一個箭步,衝到了那個現在叫烏密大榮的吳釗麵前,一柄短刀瞬間就架在了他的肩頭,而刀鋒實實在在地抵住他的脖子喉部,用充滿戲謔的語氣對他說:
“吳虞候,居然這麽些年了,還這樣子惦記著我啊!別來無羌啊!”
後麵一人也在順手掩上廳門後,也幾乎在同時拔出刀後,控製了正在下首的一個人,令其絲毫不敢有什麽異常舉動。
對於這次能夠發現趙駟,吳釗及這個手下一直自認為自己都是躲在暗處的獵人,他們設計了好幾種可能的情況,有如一開始直接騙進寨裏綁起來的、也有像剛才那樣騎兵追上去亂刀砍死的、也有勸降後讓他跪在自己腳下討饒的,卻唯獨沒有想到會如眼下這種情況,被對手用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進行著對話的。
“呃,呃,原來是趙四兄弟、不不、是四哥啊!”吳釗幹笑著終於能打起了招唿。
“我在屋外聽著,好像為了迎接我過來,弄得陣勢很大嘛!”
“哦,對對,是的啊!四哥你千萬不要有什麽誤會啊!其實就是有兄弟迴來說在道上看到的人非常像是四哥,隻是不敢肯定。我一聽,說是都已經到了寨門口了,一定是要請過來的啊!所以,剛才出去的那麽多騎馬的兵,就是想盡快聯係上四哥,請到這裏喝點酒、吃個飯嘛!”吳釗也不知趙駟之前聽到了多少,正拚命轉著腦盤,想著一些細節上的解釋,試圖來挽救一下自己的命運。
“鹽州城裏就看到了我吧!怎麽那個時間不趕緊來打個招唿呢?我來猜猜啊,一定是想在你自己的寨子裏、在你絕對自我把控得住的地主來抓住我,這樣子才可以去邀獨功吧?”趙駟根據手頭問到的情況如此分析道,見吳釗的臉色大變,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這麽多年了,怎麽還是這麽貪心呢?”
“趙四,你不要以為抓住了本寨主,你就能全身而退!”吳釗的真實意圖已被完全戳穿,便不再偽裝,反而氣壯了起來,“告訴你,本寨主這個寨子裏有精兵數百,你隻要敢動了本寨主一根毫毛,你就走不出這點屋子半步……”
“呲……”地一聲,趙駟轉動刀刃,就割下了吳釗的一大綹頭發,並笑道:“真的嗎?我還真不信了,數一下這一刀動了多少根毫毛啊?我該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呢?”
吳釗沒想到趙駟的反應會如此堅決、如此直接。不過他也算是曆經過許多的大事,同時也深知自己與對方之間有的難以化解的恩怨,單一的討饒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過度的強硬也不是什麽好主意,眼下隻有沉默並設法多拖延一些時間,一旦軍寨裏的手下得知了這裏的情況,看看趙駟也沒幾個人,到時候一定還是能夠找到機會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今天的趙駟早已不再是當天的趙四,哪裏會看不穿他現在的小九九,自然不會順著他的心意而走。
趙駟伸手捏住他的臉,一使勁就卸了他的下巴,讓其發不出一點聲音,再轉手亮起刀把,一下擊去,令其昏厥了過去,再三下五除二地將他綁縛好,隨手推到了旁邊的地上。
然後便大喇喇地坐在了應該由這寨主坐的位置上。
底下的那個人,原來就是吳釗的跟班,一看這樣的情景,已經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你,應該是老熟人吧?你叫……?”
“小的叫李貴,之前跟著烏……密……不不,之前跟著吳釗他做了很多壞事,得罪了四哥,罪該萬死,請四哥手下留情!”
“嗯,李貴是吧?你現在在這吳釗手下做什麽?”
“迴四哥的話,小的做一個副寨主,就是幫他跑跑腿,傳個令什麽的!”
“哦,副寨主啊,不小嘛!這樣子,你看我連你的名字都叫不出,說明咱們倆之間也沒有什麽非得解不開的大恩怨,是不是?”
“對對對!沒有大恩怨!小的許多事情都是吳釗他逼我做的。”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你要是做得好的話,我倒真是可以饒你一命。”趙駟緊盯著他的眼睛。
這李貴當然聽得出這話裏的意思,立刻連連磕頭,口稱一定聽從四哥的意思。
“那個,讓李副寨主坐著。”趙駟一示意,手下人立刻將李貴從地上拎起來,放在桌旁的一隻坐墊那裏。
趙駟還是想和這李貴好好分析一下:“你看啊!我和這吳釗的私仇,先放在一邊。你跟他在這邊境之地也算待了這麽多年,最近這一年的形勢,你可是看得出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李貴頓時點頭說:“不瞞四哥,當初我待在咱們西軍裏,的確是沒有什麽活路,別說發財了,飯都不一定吃得飽。也就是為了能有榮華富貴,才一時頭昏跟著吳釗跑到這裏。剛開始吧,的確是過了幾天的好日子,不過正像您所說的,從去年開始,咱大宋那邊是越來越強了。寨子裏這邊,根本就不太派人再過境那邊去,最後也就隻能勉強靠著跑跑鹽州和橫山裏的部落,做一點小生意過日子了。”
“哼!”趙駟看了看他,道:“我不管你是真看明白、還是假看明白了,但是這橫山一帶的天確實是變了。其它小仗不去講,就前一次鄜延路大戰,我大宋殺退了西夏軍隊至少二十萬人。就這銀州夏州這一圈,老子帶兵前後殺了兩個來迴,沒人攔得住。你以為這次來鹽州,老子就隻帶了手下這幾個人?實話告訴你,後麵的幾萬大宋天兵朝夕就至,就你們這破寨子裏的幾百個人,都經不起我的前鋒隊一個衝鋒的!”
李貴頓時就被嚇住了。
這也難怪,其實從秦剛到了保安軍開始,無論是順寧寨的反向打草穀,還是呂惠卿全麵推行的襲擾戰,都已經令他們這些邊境之地的西夏軍寨苦不堪言。
原本當兵的在宋夏兩邊本無什麽大的區別,但就是西夏明確將越境到對方打草穀視為合法行為、甚至並以此為由不再支付自己的軍寨的軍資供給。這樣子的話,這一方麵的確為西夏的官府減輕了大量的軍費需求,另一方麵由於去搶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是歸軍寨裏的人自己所有,反而更能激發起西夏這邊軍寨將兵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對於大宋更嚴重的影響效果,那就是嚴重打擊了大宋的邊防建設與經濟基礎。
其實,大宋按理說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擊過去後,重新取得戰略上的平衡,在孫子兵法中就對於這種作戰手段有過推薦,稱之為“智將務食於敵”,隻可惜大宋一幫蠢儒,卻以天朝上國的道德標準要求而下令禁止,從而不僅令西北之地的對敵大形勢出現嚴重的問題,更是引起底層兵將的嚴重不滿,甚至還會成為部分兵將叛逃的原因之一。
而吳釗所在這個寨子雖然離鄜延路稍稍有點距離,沒有被直接波及到,但也導致了自己從此不太敢越境搶劫了。再看總體形勢的逆轉,之前也就是因為有著吳釗這個寨主在上麵壓著,這底下的人要說沒有一點後悔之意,那也是騙人的。
“這次某去鹽州,卻是知曉了這西夏人從韋州調了好幾萬的兵馬去宥州,還想再次去偷襲鄜延路,這個真是癡心夢想!莫說我這次是得了情報,傳迴去便能讓他們加強戒備,就算是沒這情報、不作戒備,按我大宋目前的兵強馬壯的形勢,這西夏兵剛在土門寨那輸過的那一場情況,還會再重新來一次。”趙駟一邊說,一邊看著李貴的反應。
西夏軍在鄜延路的大敗,李貴他們其實知道得要比別人更清楚些。
那是因為這吳釗這家夥的鬼心眼多,一開始就發現這次出擊的西夏兵有兵敗的跡象,就立即自己派人喬裝後洗劫了兩個沿途會經過的蕃人村子,然後便嫁禍給兩天後途經的西夏敗兵,算是趁機從中撈了一些好處。
也正是有了上次的這一筆收獲,他們的寨子才算是又能支撐上一段日子了。
不過,現在再聽到趙駟以此講起了宋夏邊境的總體攻守形勢的變化,他這李貴也是真有體會,他想了再想,便把心一橫,再次站起來跪到趙駟前麵道:
“求四哥給一條生路,我李貴之前跟吳釗走錯路了,我願意帶著這個寨子重新投奔大宋!”
“這個寨子你能控製得住嗎?”
“當初跟吳釗過來的還有三個人,說句實話,一直都沒過上好日子,混得還不如我。現在隻要我提出這事,他們一定不會反對。而且這邊境的寨民您是曉得的,隻要誰能給他們飯吃,誰更強大,他們就願意倒向誰!”李貴拍拍胸脯作保證。
“不過,你也算是叛逃出去的,不立個功個迴去是說不過去的!”趙駟提醒道。
“要我怎麽個立功法,懇請四哥指點!”李貴看著像是下了決心的。
“我先帶這廝迴去。”趙駟踢了一腳此時仍昏迷不醒的吳釗,“現在我是環州兵馬巡檢,迴去後,我便立即發兵攻打韋州,那裏如今已經是兵力最空虛的時候,正是我偷襲的好機會。你自己想想,在這個時候還能做些什麽?”
“李貴明白了,這韋州一旦有事,鹽州一定就會要派出兵馬去援助。”這李貴對邊一塊的形勢非常清楚,立刻就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四哥你放心,到時候鹽州的援軍必定會從我的寨前經過。在過去,他們就習慣於趁出兵的機會來我這裏尋個補給什麽的。這個機會我一定不會浪費,隻要我提前設好埋伏,肯定能一舉把他們全都拿下!”
李貴想了想,又補充道,“我李貴在這裏已經成了家,四哥既然現在都是環州的兵馬長官了,那麽這次就煩請四哥將我的家人先帶去環州安置。等我拿下鹽州的援軍功勞,再去環州請罪!”
李貴確實是個聰明人,剛才這段話裏的意思,卻是主動提出來讓自己的老婆孩子作人質先去環州,以便讓趙駟能夠最終放心。
當下趙駟便與李貴擊掌為誓。
之後,李貴便開了門,讓外麵的衛兵去把另外三個副寨主一並請來。
大家進來後,先是看到趙駟時非常驚訝,更是看到被綁著的吳釗之後,再被李貴一番勸說,便也明白了當下的大勢所趨,最後便都同意了重新投靠大宋的決定。
而且,在聽說了李貴已經決定把自己的家眷先行送往環州的做法,另三人也毫不猶豫地讓他們的家眷也一同過去。
再次反正的決心都已經下了,還不要在這些細節上麵多多表明自己的忠心嗎?
從鹽州的北城門出去不過兩三裏地,便是在一條驛道的東西兩個方向分通往韋州與宥州。
不管西夏人是要把某一處的兵力調往另一個地方,眼前的這條大道便是必經之路。
趙駟他們便在相對比較安全的驛道上方山頭上隱藏了下來。
由於西夏各州城普遍實行宵禁,天色還沒完全黑之前,州城的城門就關閉了。而在夜色降臨後的一更天開始,西邊方麵就開始過來了一些軍隊,有騎兵、步兵,還有後勤輜重部隊,陸陸續續通行了半個多時辰,大約能有近七八千人的樣子。
按鹽市商人的說法,這個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天,看來向東調集的軍隊人數足有好幾萬人。一方麵,說明西夏人想通過這種悄悄進行的調兵行動,下決心再打一次對於鄜延路的突襲。另一方麵,也同時說明了靜塞監軍司更不想讓宋兵發覺,在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東調了之後,韋州就近似於成了一座空城了。
“駟哥。”其中一個人也是看明白了這裏麵的情況,忍住激動輕聲說道,“看樣子,韋州的兵力都往宥州那邊調了,咱們現在趕迴去,隻要來得及調動兵馬,就能把韋州給拿下來吧?”
“哼!腦瓜子有點了。”趙駟也說不出是讚賞他還是點撥他,“先別想那麽多,接下來的關鍵是我們能盡快把這消息送迴去!”
“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兵貴神速啊!”另一人說道。
“千萬別。”趙駟搖搖頭,“這裏的地形我們三個人都不熟悉,我們還需要繞到城南邊的驛道上去。半夜裏在這鹽州城外行路,既容易迷路、又說不準會不會被這裏的巡邏兵發現。不如就在這原地休息,我們三人輪流值崗,先把精神養足,等到明天天亮了之後再出發!”
事實證明趙駟的判斷是正確的。
第二天天亮後,三人看到道路上出現了陸陸續續趕路的蕃民後,才瞅了一個空,與前往鹽州城的南邊方向去的人組了個隊,才走出二三十裏地,就連續過了好幾個山間的岔口。
一則現在天亮了,四周看看還能看出一個地理特征,二則也是因為跟對了熟悉道路的人,每個岔口還是反複確認了之後才能繼續走在迴去的路上,要是換成自己三人在前一天夜裏摸黑趕路的話,估計早就在這些個岔路口中不知道會走錯到哪裏去了呢!
一起向西南行進的隊伍中,有人會因提前到達或者要拐向其他方向,還有人也會因為半路遇上而加入到隊伍中來。
走了一會兒,趙駟突然將雙手背在身後,對後麵的兩人隱蔽地連續作出了兩個特殊的手勢,後麵兩人看了後,頓時一驚,手語是他們進入綠曲親衛隊之後的必修課,這兩個手勢的意思就是:有敵人,我們被盯上了!
這裏的道路上,並沒有其他什麽人,既然說是被人盯上了,那麽盯他們的人,必然就在在與他們一起趕路的這些蕃人中間。
緊接著,趙駟又做了一個手勢,意為:靜觀其變。
現在與他們一起走的一共還有三撥人,有一撥人已經在打招唿說,到了前麵的山口便要折向東去了。
還有兩人不怎麽吭聲,隻顧著趕路。
再有的四個人應該就是趙駟懷疑的對象了,不僅是他們對於趙駟三人過於熱情,最主要的破綻在於,趙駟由於隻能說簡單的蕃語,他裝扮的便是隨從的模樣,而另一個蕃兵斥候才會穿成三人的帶頭者。但是這四人一上來客套的對象竟然會直接就是趙駟,即使那裝作領頭人的蕃兵把話題接過去了後,那四人依舊還是習慣性地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趙駟的身上。
果然,又行了半日左右,同行人隻剩下他們兩撥人後,那四人便對他們說:前方經過的匯駝寨就是他們自己的寨子,從這裏再往他們要去的青岡峽還有不少的路,不如去他們的寨子裏喝點水、休息一下再趕路。
趙駟遞了個眼色後,便假意先行答應了下來。
終於,在遠遠瞧見山路下邊出現了一處寨子之後,趙駟突然開口道:“時間太緊,下次有機會再去吧!”
說完,也不待那四人反應過來,便一拱手後轉身繼續趕路走了。
此舉顯然出乎那四人的反應,他們愣了好一會兒,才決定讓一人趕緊跑迴寨子去匯報,另三人急急地便要趕著跟上他們。
哪知這三人剛趕過前麵的一轉彎處,便被埋伏在這裏的趙駟等人突然跳出,三兩下就製服住了,審問之下,隻說接到寨主下的通知,讓他們四人在南下山路上守著趙駟模樣的人,然後以與其同行的借口,想法把他們引進到自家寨中,其它情況便一概不知了。
因為聽說對方針對的人是自己,問起他們的寨主名字,說是叫烏密大榮,趙駟也沒往漢人這方麵想。見問不出更多的東西,便將他們三人盡數打暈後再捆好藏在路邊。
趙駟道:“他們的寨主是衝著我來的,前麵的路上估計還會有安排。眼下,一方麵我得要搞清楚這匯駝寨的寨主是何許人也,另一方麵,如果我們現在突然殺迴到他們的寨中,一定會出乎他們的意外!”
斥候隊裏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大愛冒險,對於趙駟的這個提議竟然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三人這次是去鹽州城打探消息,隨身都沒有帶上武器,好在跟過來的這三人倒都是帶了刀,這才每人分到了一件。
三人悄悄潛迴前麵那個匯駝寨的附近,就聽著寨中一陣地馬蹄聲響,一下子從寨門處衝出了幾十匹快馬,便是衝著他們剛才要離開的方向追去。看來,寨子裏的人是得到了他們臨時決定繼續向前趕路的消息後,而派出追趕的人馬。
這個寨子還是有點軍寨的風格,寨牆修得很結實,有的地方還加上了夯土與部分石塊。不過,趙駟他們轉了一圈,還是找到了一處相對有點破損的地方,加上並無人看守,三個人便悄悄地摸進了寨中。
寨子不大,並且很容易地判斷出寨中最氣派的一處建築。而由於在寨牆的保護之內,房子前麵的幾個守衛,都守得極其漫不經心。被趙駟他們視為無物地避開後就翻牆進去了,並很快就找到了眼下正有人在討論著他們的一個主廳。
“怎麽著就讓他們警覺了?先前迴來的人不是說一切順利嗎?”正在廳中咆哮發火的聲音,一下子讓趙駟的心頭一震,不僅僅因為那個聲音是標準的宋人語言,而且是因為這個聲音對於他來說卻是太過於熟悉了——吳釗的聲音!
“烏密寨主息怒,他們三人都是步行,前方山路也隻有一條,我們派出了四十多人的騎兵,想必現在肯定就追上了他們,並且正將他們抓迴來了呢!”
這個聲音他也有點印象,兩相結合,他迅速地判斷出,自從自己迴到西北後就一直苦苦追查不到的仇人吳釗,便就是此時被稱之為“烏密寨主”這個寨子的首領。
看來還是自己有點大意了,應該是在鹽州城裏的時候,被這吳釗先行發現,之後又躲在暗處對他進行了謀劃,並在這迴家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這樣一個埋伏。
趙駟迅速判斷了一下眼前的形勢,這大廳之中,也就兩個老熟人。此時的寨中,也因為並未感覺到有任何的危險,所以整體的防務都很鬆弛,也正是他們“擒賊先擒王”的最佳時機。
一想到後便立即動手,趙駟對左手的人作出一個“警戒”的手勢,右手一個招唿,另一人便心領神會在馬上跟到他的身後。
趙駟在前麵發力一下子推開了大廳的大門,兩人一閃身便進入了大廳。
趁著廳裏的兩人在大驚之下還沒有太多反應之時,趙駟已經一個箭步,衝到了那個現在叫烏密大榮的吳釗麵前,一柄短刀瞬間就架在了他的肩頭,而刀鋒實實在在地抵住他的脖子喉部,用充滿戲謔的語氣對他說:
“吳虞候,居然這麽些年了,還這樣子惦記著我啊!別來無羌啊!”
後麵一人也在順手掩上廳門後,也幾乎在同時拔出刀後,控製了正在下首的一個人,令其絲毫不敢有什麽異常舉動。
對於這次能夠發現趙駟,吳釗及這個手下一直自認為自己都是躲在暗處的獵人,他們設計了好幾種可能的情況,有如一開始直接騙進寨裏綁起來的、也有像剛才那樣騎兵追上去亂刀砍死的、也有勸降後讓他跪在自己腳下討饒的,卻唯獨沒有想到會如眼下這種情況,被對手用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進行著對話的。
“呃,呃,原來是趙四兄弟、不不、是四哥啊!”吳釗幹笑著終於能打起了招唿。
“我在屋外聽著,好像為了迎接我過來,弄得陣勢很大嘛!”
“哦,對對,是的啊!四哥你千萬不要有什麽誤會啊!其實就是有兄弟迴來說在道上看到的人非常像是四哥,隻是不敢肯定。我一聽,說是都已經到了寨門口了,一定是要請過來的啊!所以,剛才出去的那麽多騎馬的兵,就是想盡快聯係上四哥,請到這裏喝點酒、吃個飯嘛!”吳釗也不知趙駟之前聽到了多少,正拚命轉著腦盤,想著一些細節上的解釋,試圖來挽救一下自己的命運。
“鹽州城裏就看到了我吧!怎麽那個時間不趕緊來打個招唿呢?我來猜猜啊,一定是想在你自己的寨子裏、在你絕對自我把控得住的地主來抓住我,這樣子才可以去邀獨功吧?”趙駟根據手頭問到的情況如此分析道,見吳釗的臉色大變,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這麽多年了,怎麽還是這麽貪心呢?”
“趙四,你不要以為抓住了本寨主,你就能全身而退!”吳釗的真實意圖已被完全戳穿,便不再偽裝,反而氣壯了起來,“告訴你,本寨主這個寨子裏有精兵數百,你隻要敢動了本寨主一根毫毛,你就走不出這點屋子半步……”
“呲……”地一聲,趙駟轉動刀刃,就割下了吳釗的一大綹頭發,並笑道:“真的嗎?我還真不信了,數一下這一刀動了多少根毫毛啊?我該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呢?”
吳釗沒想到趙駟的反應會如此堅決、如此直接。不過他也算是曆經過許多的大事,同時也深知自己與對方之間有的難以化解的恩怨,單一的討饒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過度的強硬也不是什麽好主意,眼下隻有沉默並設法多拖延一些時間,一旦軍寨裏的手下得知了這裏的情況,看看趙駟也沒幾個人,到時候一定還是能夠找到機會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今天的趙駟早已不再是當天的趙四,哪裏會看不穿他現在的小九九,自然不會順著他的心意而走。
趙駟伸手捏住他的臉,一使勁就卸了他的下巴,讓其發不出一點聲音,再轉手亮起刀把,一下擊去,令其昏厥了過去,再三下五除二地將他綁縛好,隨手推到了旁邊的地上。
然後便大喇喇地坐在了應該由這寨主坐的位置上。
底下的那個人,原來就是吳釗的跟班,一看這樣的情景,已經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你,應該是老熟人吧?你叫……?”
“小的叫李貴,之前跟著烏……密……不不,之前跟著吳釗他做了很多壞事,得罪了四哥,罪該萬死,請四哥手下留情!”
“嗯,李貴是吧?你現在在這吳釗手下做什麽?”
“迴四哥的話,小的做一個副寨主,就是幫他跑跑腿,傳個令什麽的!”
“哦,副寨主啊,不小嘛!這樣子,你看我連你的名字都叫不出,說明咱們倆之間也沒有什麽非得解不開的大恩怨,是不是?”
“對對對!沒有大恩怨!小的許多事情都是吳釗他逼我做的。”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你要是做得好的話,我倒真是可以饒你一命。”趙駟緊盯著他的眼睛。
這李貴當然聽得出這話裏的意思,立刻連連磕頭,口稱一定聽從四哥的意思。
“那個,讓李副寨主坐著。”趙駟一示意,手下人立刻將李貴從地上拎起來,放在桌旁的一隻坐墊那裏。
趙駟還是想和這李貴好好分析一下:“你看啊!我和這吳釗的私仇,先放在一邊。你跟他在這邊境之地也算待了這麽多年,最近這一年的形勢,你可是看得出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李貴頓時點頭說:“不瞞四哥,當初我待在咱們西軍裏,的確是沒有什麽活路,別說發財了,飯都不一定吃得飽。也就是為了能有榮華富貴,才一時頭昏跟著吳釗跑到這裏。剛開始吧,的確是過了幾天的好日子,不過正像您所說的,從去年開始,咱大宋那邊是越來越強了。寨子裏這邊,根本就不太派人再過境那邊去,最後也就隻能勉強靠著跑跑鹽州和橫山裏的部落,做一點小生意過日子了。”
“哼!”趙駟看了看他,道:“我不管你是真看明白、還是假看明白了,但是這橫山一帶的天確實是變了。其它小仗不去講,就前一次鄜延路大戰,我大宋殺退了西夏軍隊至少二十萬人。就這銀州夏州這一圈,老子帶兵前後殺了兩個來迴,沒人攔得住。你以為這次來鹽州,老子就隻帶了手下這幾個人?實話告訴你,後麵的幾萬大宋天兵朝夕就至,就你們這破寨子裏的幾百個人,都經不起我的前鋒隊一個衝鋒的!”
李貴頓時就被嚇住了。
這也難怪,其實從秦剛到了保安軍開始,無論是順寧寨的反向打草穀,還是呂惠卿全麵推行的襲擾戰,都已經令他們這些邊境之地的西夏軍寨苦不堪言。
原本當兵的在宋夏兩邊本無什麽大的區別,但就是西夏明確將越境到對方打草穀視為合法行為、甚至並以此為由不再支付自己的軍寨的軍資供給。這樣子的話,這一方麵的確為西夏的官府減輕了大量的軍費需求,另一方麵由於去搶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是歸軍寨裏的人自己所有,反而更能激發起西夏這邊軍寨將兵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對於大宋更嚴重的影響效果,那就是嚴重打擊了大宋的邊防建設與經濟基礎。
其實,大宋按理說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擊過去後,重新取得戰略上的平衡,在孫子兵法中就對於這種作戰手段有過推薦,稱之為“智將務食於敵”,隻可惜大宋一幫蠢儒,卻以天朝上國的道德標準要求而下令禁止,從而不僅令西北之地的對敵大形勢出現嚴重的問題,更是引起底層兵將的嚴重不滿,甚至還會成為部分兵將叛逃的原因之一。
而吳釗所在這個寨子雖然離鄜延路稍稍有點距離,沒有被直接波及到,但也導致了自己從此不太敢越境搶劫了。再看總體形勢的逆轉,之前也就是因為有著吳釗這個寨主在上麵壓著,這底下的人要說沒有一點後悔之意,那也是騙人的。
“這次某去鹽州,卻是知曉了這西夏人從韋州調了好幾萬的兵馬去宥州,還想再次去偷襲鄜延路,這個真是癡心夢想!莫說我這次是得了情報,傳迴去便能讓他們加強戒備,就算是沒這情報、不作戒備,按我大宋目前的兵強馬壯的形勢,這西夏兵剛在土門寨那輸過的那一場情況,還會再重新來一次。”趙駟一邊說,一邊看著李貴的反應。
西夏軍在鄜延路的大敗,李貴他們其實知道得要比別人更清楚些。
那是因為這吳釗這家夥的鬼心眼多,一開始就發現這次出擊的西夏兵有兵敗的跡象,就立即自己派人喬裝後洗劫了兩個沿途會經過的蕃人村子,然後便嫁禍給兩天後途經的西夏敗兵,算是趁機從中撈了一些好處。
也正是有了上次的這一筆收獲,他們的寨子才算是又能支撐上一段日子了。
不過,現在再聽到趙駟以此講起了宋夏邊境的總體攻守形勢的變化,他這李貴也是真有體會,他想了再想,便把心一橫,再次站起來跪到趙駟前麵道:
“求四哥給一條生路,我李貴之前跟吳釗走錯路了,我願意帶著這個寨子重新投奔大宋!”
“這個寨子你能控製得住嗎?”
“當初跟吳釗過來的還有三個人,說句實話,一直都沒過上好日子,混得還不如我。現在隻要我提出這事,他們一定不會反對。而且這邊境的寨民您是曉得的,隻要誰能給他們飯吃,誰更強大,他們就願意倒向誰!”李貴拍拍胸脯作保證。
“不過,你也算是叛逃出去的,不立個功個迴去是說不過去的!”趙駟提醒道。
“要我怎麽個立功法,懇請四哥指點!”李貴看著像是下了決心的。
“我先帶這廝迴去。”趙駟踢了一腳此時仍昏迷不醒的吳釗,“現在我是環州兵馬巡檢,迴去後,我便立即發兵攻打韋州,那裏如今已經是兵力最空虛的時候,正是我偷襲的好機會。你自己想想,在這個時候還能做些什麽?”
“李貴明白了,這韋州一旦有事,鹽州一定就會要派出兵馬去援助。”這李貴對邊一塊的形勢非常清楚,立刻就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四哥你放心,到時候鹽州的援軍必定會從我的寨前經過。在過去,他們就習慣於趁出兵的機會來我這裏尋個補給什麽的。這個機會我一定不會浪費,隻要我提前設好埋伏,肯定能一舉把他們全都拿下!”
李貴想了想,又補充道,“我李貴在這裏已經成了家,四哥既然現在都是環州的兵馬長官了,那麽這次就煩請四哥將我的家人先帶去環州安置。等我拿下鹽州的援軍功勞,再去環州請罪!”
李貴確實是個聰明人,剛才這段話裏的意思,卻是主動提出來讓自己的老婆孩子作人質先去環州,以便讓趙駟能夠最終放心。
當下趙駟便與李貴擊掌為誓。
之後,李貴便開了門,讓外麵的衛兵去把另外三個副寨主一並請來。
大家進來後,先是看到趙駟時非常驚訝,更是看到被綁著的吳釗之後,再被李貴一番勸說,便也明白了當下的大勢所趨,最後便都同意了重新投靠大宋的決定。
而且,在聽說了李貴已經決定把自己的家眷先行送往環州的做法,另三人也毫不猶豫地讓他們的家眷也一同過去。
再次反正的決心都已經下了,還不要在這些細節上麵多多表明自己的忠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