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駟就留了一人在軍寨裏負責後續聯絡,自己這裏竟然是浩浩蕩蕩地帶了一大堆人馬往環州趕,除了一批山寨幾位副主寨的家眷以後,最重要的,當然是他與昔日那些受害戰友的共同仇人:吳釗。
一迴到環州,就將在鹽州得到的情報迅速通過急腳遞發給鄜延路,讓他們做好防禦應對。
而對於韋州及匯駝寨的最新情況,他則是派出親兵火速報往正在渭州的秦剛。
秦剛在渭州得到這個消息,相當地重視,他與章楶商量之後,基本認同趙駟的意見,這個時候,是攻打韋州的極佳時機。而正好由於秦剛不在環州,趙駟的這點“自作主張”也是日後談判桌上的最好理由。
而章楶則更是悄悄下令,讓懷德軍那邊加大對於韋州以西的西壽保泰軍司的擾襲力度,逼迫著那邊無法派出援軍出來。
紹聖四年四月,西夏銀州突然出動了大軍七萬餘人,直攻綏德。
而事先已經得到趙駟提供情報的鄜延路,早就已經派了都鈐苗覆親自領兵駐紮在綏德最前方的米脂城,進行了嚴密地防守。而西夏兵剛攻到這裏,便在城下被連阻了數日,竟然得不到一分便宜,隻得引兵退去。
而此時,接任保安軍中的知軍李沂卻趁機帶兵殺到了洪州城下,而此時進攻綏德不利的銀州兵還在撤退的半路上,宥州留守的監軍司副統師嵬名濟隻能硬著頭皮率領兩千拚湊起來的騎兵赴援。
這次李沂所率領的,已經是經過趙駟訓練、劉永隆持續打磨過的順寧新蕃騎,竟然會破天荒地與西夏騎兵在原野上列陣對戰,而且這一場的對陣結果居然是宋軍大勝!
當然,站在洪州城頭的守軍卻並不清楚這支援軍的實力的確是不怎麽樣,而劉永隆的這支蕃騎估計已經是此時大宋最強的騎兵了,這便是有一點田忌賽馬中的“吾之上馬對彼下馬”的局麵。
隻知道他們親眼目睹著野戰從未失利過的西夏騎兵,卻在此戰中慘敗於宋兵的鐵騎之下。
於是,洪州城的守軍軍心大動,兩日之後,洪州城被薇破,內外居民的族帳盡被焚毀。
劉永隆自然是輕車熟路地大肆搜刮戰利品,而斬首俘虜等等的軍功,盡數讓於了李知軍。
此時退迴銀州的西夏兵整體軍力未損,聽聞洪州的戰報,領兵的都統軍賀浪羅大怒,但是細思之後,覺得此時帶軍長途跋涉趕迴洪州並非上策。既然這鄜延路都有了準備,不如就換個地方下口,向東去襲擊河東路的麟州試一試呢?
反正都是在咬大宋,隻要能咬下一塊肉,管它是哪一路的呢!
五月,賀浪羅在銀州再次重整六萬大軍,向東急攻河東路麟州的神堂堡,而此時的神堂堡卻隻有千餘兵力駐守。
河東路都監賈岩接到神堂堡的求援信時,不顧手頭隻有幾百名騎兵,卻毅無反顧地決定立刻出發,賈岩騎在馬上大聲喝道:“國家無事之時,不惜厚祿養汝輩,正以待一旦之用耳。今天吾輩些許軍力雖然不足敵,但此去將誓以死報!”
眾人皆被其感動,立即沿著屈野河道星夜疾馳。
當賈岩帶兵趕到神堂堡附近時,正好發現自己無意中闖進了西夏兵的包圍圈,正處於其大軍側麵的攔坡嶺上,關鍵是,由於他們行軍甚急,西夏大軍居然還未發現他們。
賈岩此時站在山頭看向山下,雖然看到是千軍萬馬、旌旗蔽日的敵軍,但卻毫無懼色。
此時,恰巧有一個帶兵的敵將聽說攔坡嶺上有異狀,便帶了十幾人趕來看個究竟,賈岩一看有此機會,立刻拿來強弓,搭箭瞄準,一箭射去,竟然直中其麵門,敵將仰麵便倒於馬下,其隨從大驚而潰亂。
而賈岩就抓住了這個良機,高聲唿喝著、率領手下幾百騎兵突然地就從嶺上直衝而下,西夏軍隊倉促之間,一下子就從中間崩潰了。
而賈岩帶人衝進去的,居然就是中軍位置。
西夏將領做夢也沒想到,混亂竟然會從中軍開始,一時之間,整個指揮係統完全混亂,在賈岩的來迴衝擊之中,諸多中高級將領都被他及手下擊中送命,唯有賀浪羅在此之前,因為去前軍視察陣地,躲過一劫。
但是中軍的潰亂,引發了西夏整體大軍的混亂。賀浪羅也無法迅速約束,隻能先行帶著親兵退卻近百餘裏後,再慢慢收羅散兵。
於是,西夏主戰派精心準備了兩個多月的這次重點攻擊,便以這樣的慘敗局麵而徹底而告終。
隻是,這時的告終,卻隻是西夏軍對於自己行動的單方麵認為。
就在賀浪羅從銀州發兵圖謀神堂堡時,趙駟早已經點起環州兵馬,不聲不響地向韋州進軍了。
趙駟敢打韋州,並非隻是因為韋州目前後力空虛。
因為攻城一向是個費力的活,即使是一座空城,按照西夏人全民皆兵的那種玩法,據城而守,沒有個三五萬的兵力還是很難順利拿下來的,而整個環州不過五六千的正規兵力,即使是動員起蕃寨裏的兵力,最多也就湊個萬把人,強行攻打韋州是有點難度的。
好在他一迴到環州,器作院裏就給了他好消息:
土門寨一役中,繳獲了十門左右的旋風炮,居然都沒有任何損壞,而且還從俘虜裏找出來了會製造與修理它們的三名虞人工匠。在秦剛的軟硬兼施之下,這三名工匠對於在大宋器作院裏的待遇非常滿意,便毫無保留地與菱川學子一起,對這旋風炮的結構進行了徹底的拆解與升級研究。
旋風炮表麵上看,是一種小型化的投石機,它解決了過去投石機過大、笨重,不方便調節的問題。西夏人把它縮減到了一匹駱駝可以承載的重量與體積之後,就可以利用駱駝可以隨時移動的特征,可以靈活地調整發射的位置與角度,甚至還可以實現在行進間,不斷攻擊對手的移動攻擊的優秀效果。
而這種重量與體積的縮小,當然不是簡單地把投石機各個組件的尺寸縮小就行,它一定是在設計與製造過程中還有關諸多的創新。而且因為產生製造方麵的難度,西夏雖然發明製造出了旋風炮,但是它的數量一直十分有限,整個西夏軍隻製造出了一百具左右的旋風炮,裝備此武器的“潑喜軍”也就一直隻有三百人,往往隻會在最關鍵的時候上陣,以發揮極其兇悍的攻擊力。
之前秦剛所困惑的是:當宋軍已經領教過西夏的潑喜軍旋風炮的厲害之後,為何不設法去找來它們進行研究,就算是不能破解的話,也可以想辦法模仿與複製啊!
在沒人做這事的情況下,也就隻能他去做了,而且加上手下還有著精通機械結構的菱川學子,隻需要西夏匠人的通徹解說,這被他們格致過後的旋風炮立刻呈現出了不一樣的威力:
其一,旋風炮的內部結構得到了迅速優化:
別忘了,如今在環慶器作院裏還有宗阿四這個冶鐵專家,由於關鍵部位更換成了更堅硬、更牢固的鐵器件,新式旋風炮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整體體積再次縮小了兩成,而同樣大小石彈的投擲距離卻增加了三分之一。莫要小看這個三分之一,接下來的對戰中,就可以出現,同樣的距離下,我可以砸中你,你卻一直連我衣角都碰不著的情況;
其二,旋風炮升級成了旋風炮:
因為旋風炮投擲的是拳頭大小的石彈,而這恰巧與宋兵的轟天雷大小重量都相當。雷院的學生便在裝彈的部位上設計出了點火的裝置,這樣的旋風“炮”便就成了旋風“炮”,拋出去的石彈更換成了轟天雷,於是它不僅可以砸死砸傷人,而且還會發生極其恐怖的爆炸。
環州器作院調集中了所有的人力與物力,抓緊時間快速生產出了四十多具的新式旋風炮。
而這一次,趙駟則帶著這樣的秘密武器,信心滿滿地帶隊出現在了韋州的城下。
出發前,趙駟將昔日與他一同逃亡的西軍同伴召集在陣前,再將吳釗押了出來,當眾宣布了這廝賣友賣國之重大罪責,不僅是他的這些同伴的眼睛裏都迸出仇恨的血絲,就連其他的西軍士兵,都怒吼著向吳釗揮舞起要複仇的拳頭。
最後,趙駟親手執行了對吳釗的斬首祭旗儀式,便誓師出軍。
韋州的兵力畢竟已經被抽空,所以西夏方留守的知韋州野利根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一經發現了環州過來的兵馬動向,便於第一時間分別向東、西、北三個方向發出了求援急報後,立即關起城門進行全城動員,開始嚴加防守。
趙駟帶來的兵馬並不多,沒法像西夏兵圍攻宋城那樣,將整個城池團團圍住,而隻能選擇在其南城門外的一個方向紮營。
韋州城沒有護城河,城牆造得也比較馬虎。
這也難怪,在宋夏對峙的這幾十年裏,大多數時候都是西夏選擇進攻,而大宋進行防守,許多城池還是西夏當年從大宋手上奪來之後,簡單地修補修補就擱那裏了,哪裏會想到會有這麽一天,西夏人將要憑借它們來防禦來自於宋兵的進攻。
不過,眼下這樣的情況居然發生了,攻守之勢倒了過來,變成了西夏兵龜縮於城頭之上,而宋軍卻是在城下列陣叫罵。
在韋州城裏的正規軍連一百人都不到,其餘都是知州野利根臨時征集起來的周圍牧民及獵戶,還有在城裏所有的壯丁都被拉到了城牆上,這樣才勉勉強強能夠站齊四麵城牆的守衛位置,眼下一是指望著援軍能夠盡快以來,二是希望城下的宋軍不要太早發起攻城。
站在城牆上憂心忡忡的野利根觀察了許久,這才稍微有點安心:
宋軍隻是認真地紮好了營,甚至都沒有去像通常的攻城軍隊那樣,開始伐木打造雲梯等攻城裝置。而隻是在陣地稍後一點,城頭的弓弩射程基本威脅不到的地方,派出了一些騎兵進行列陣。
城頭的野利根很是發懵:宋軍這是什麽樣戰術?難道他們是要用騎兵攻城嗎?又或者真如先前有人說過,宋軍隻會守城,不太會攻城?
第一天,宋兵的騎兵列陣後,隻是在那裏高聲叫罵,偶爾也會有幾匹馬在韋州城下耀武揚威地來迴馳騁一番,希望刺激西夏兵能夠出城決戰。
野利知州自然不會上當,隻是吩咐看見騎兵靠近時,用神臂弓射擊驅遠。隻是他不知道,宋軍隻是通過這樣的試探,來掌握城頭的弓箭的最遠射擊距離以及有效傷害距離。
因為其中會有幾匹全副披掛的騎兵會衝得非常靠前,而在他們身上中了幾支箭之後,卻是沒有任何問題地返迴了陣中——說明他們不僅給馬匹披掛了甲具之外,騎馬的人居然還是披了雙甲,箭支即使能射穿外麵的鐵甲,但在裏麵,還會有一層環鎖甲,保護著騎兵不會受傷。
第二天,令西夏兵驚訝的是,宋軍居然推出了四十幾匹馱著旋風炮的駱駝,這個數量已經趕得上他們潑喜軍的一半了。
而且,這些旋風炮的射程非常地恐怖,他們即使在城下站在神臂弓都反擊不到的地方,都能極其準確地將石彈拋射至城頭上來,很快便砸中砸傷了好多的守兵。
“莫要慌亂!樹大盾,架厚木板!”西夏將領也是有些經驗,立即作出了應對,城頭上一陣忙亂之後,也算是穩定住了陣腳,之後旋風炮的傷害便沒有那麽大了。
趙駟卻是一臉定然地騎在陣前的馬上,問道:“距離準頭都測試好了麽?”
“都測試好了!”
“好!接下來就等匯駝寨和柔狼山的消息了!”
正說著呢,快馬消息就已經送到:
留在匯駝寨的李貴等人果然沒有食言,他們假裝勞軍,把鹽州派出來的援軍將領殷勤地請進了寨中,一番酒菜之後便立即捆綁了起來,然後又趁著那些士兵卸甲休息準備吃飯之時,發起了突襲,將其一舉擊潰。
現在他們已經綁縛著俘虜向慶州的環慶路經略安撫司去報功了。
而涇原路主將姚雄兵出殺牛岒,基本上扼斷了韋州西邊位於柔狼山的西壽保泰監軍司可能派出援軍的線路。
至於在韋州北麵的順州,那可是西夏興慶府的對南門戶,在這種危急的形勢下麵,他們除了集聚兵力、加強防禦,以防止宋軍乘機北上之外,根本就不可能為它南邊的韋州城派出任何的援軍。
“現在將‘鹽州援軍被我全殲、西壽保泰軍監司遭我涇原路攻擊’的消息多抄幾份,再用弓箭射進城去,再次給他們一個投降的機會!”趙駟風輕雲淡地下令道。
這一夜,韋州的大小官員還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了,他們都在指望昨天箭書上所寫的,隻是宋軍幹擾自己軍心的謠言。
“再堅持堅持,援軍就在這一兩天會到!”野利根前往南城門處給守城的士卒們打氣。
午時一過,趙駟見城內仍無投降之意,便下令正式開始攻擊。
起初城頭上的西夏兵並沒有感覺到什麽。今天依舊是宋軍的旋風炮上陣,隻是南城門的數量似乎減少了不少,應該是往其它三個城門都分別調去了一些。
“嗚——”低沉的號角吹起,宋軍的旋風炮開始啟動了第一輪的發射。
一時間,十幾隻黑乎乎的圓球炮彈掠過陣前的上空,準確無比地砸中了城頭之上。
西夏守兵現在已經很淡然了,在發現旋風炮攻擊時,就都全部躲在了大盾和厚木板之下。果然,隨後便聽到這些炮彈“砰砰砰”地落在了他們頭頂、身旁的這些遮擋板上,對他們絲毫沒有產生任何直接的傷害。
其中負責指揮的一名將領心裏頗為得意,還在想著,是不是可以在這攻擊的間隙裏,組織一兩輪城頭的弓弩對射,好歹也壓製一下對方的囂張氣焰呢?
隻是,他突然被頭頂木板擋住後彈跳到地上,再骨碌碌地滾到自己腳邊的一顆圓圓的黑疙瘩吸引住了注意力:
隻見它很圓、很黑,而且看著就不像是石頭的,更像是鐵質的。更奇怪的是,它的一個部位還在冒出一些輕煙,並發出了“呲呲呲”的聲音。
“轟!”
一瞬間,他的意識開始迅速地上升,他驚喜地發現:自己會飛了,飛到了這座城池的上空,並清晰無比地看到,自己身下的這座城池的城牆之上,開始陸陸續續地升起了一團團的煙霧,並隨後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
“轟!”……“轟!”
這一批拋上城頭的並不是前一天的石彈,而是大小與重量都差不多的轟天雷。
趙駟提前讓人仔細檢查了每一顆導火索的長度與質量,從而保證了它們在砸中城頭之後,都能夠毫無意外地被引爆。
城頭上伴隨著爆炸聲起,便是一片慘叫哀嚎之聲。那些原本以為躲在巨盾與厚木板之下便可安全無憂的西夏守兵們,瞬間便死傷慘重。而僥幸能夠存活的,已經開始在城頭四處奔散!
“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麽?”
“哪裏來的爆炸聲?”
“石彈怎麽會炸死人?”
正在南城門的野利根雖然幸運地沒有被炮彈炸到,他在第一時間就已經被親兵護衛著下了城頭,躲進了城下的防護房間裏,整個人都失了神。
與此同時,另外三個城門也連續傳來了相同的爆炸聲,說明從南城門分過去的旋風炮已經在其它城門下開始發射這種會爆炸的炮彈了!
那些地方的防禦情況想必也是同樣地糟糕。
趙駟再一揮手,立刻後麵衝出一批騎兵,對著城牆處發起了衝鋒,他們在基本開始衝到了城牆下方的時候,便借著衝鋒的速度,順手將手中已經點燃的轟天雷使勁地扔上了城牆,然後便及時收緊韁繩,在城牆前麵兜了一個圓圈再跑迴來。
因為現在城牆上的防禦形同虛設,再也用不著旋風炮進行遠距離的發射,趙駟順便讓自己的手下,來幾輪騎兵拋擲轟天雷的實戰練習。
如此又一輪過後,趙駟身邊的士兵忍不住提醒道:“趙巡檢,我們是不是可以趁勢搭雲梯攻上城去啊?”
“哼!”趙駟輕蔑地笑了一聲,“你覺得,像現在的韋州城,還值得我們去費勁爬城牆嗎?”
果然,在戰場上慢慢平靜下來沒多久,韋州的南城牆上慢慢地升出了一杆杏黃旗,緊接著便有人壯著膽子衝城下喊道:
“韋州知州野利根在這裏,願意舉城投降大宋。馬上就會打開城門,馬上投降!”
前麵講過,宋代對於旗幟顏色都有規範,白旗為官軍專用,而要表示求和投降的話,必須要打出杏黃旗幟。
所以再看《水滸傳》裏宋江在梁山上樹起一杆寫著“替天行道”的杏黃旗,就會明白他在其中隱喻的內心本意了。
隻有在宋之後,將黃色定為了皇帝的禦用之色,投降才改用了白旗。
一會兒,南城門便被打開了,野利榮脫掉了他的官帽,帶了一眾手下從城門裏慢慢地走了出來,一直來到趙駟的麵前,跪伏於地道:“罪臣野利根,願投降大宋,懇請將軍看在民生艱難的份上,饒過全城百姓。”
“嗯!聽你這話,可真像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呐!”趙駟點點頭道,“就是不知道你的話有幾分真假,來人啊!去野利知州的府宅裏搜檢搜檢,若是他的財產少於這個數……五千貫吧,就算他說的是真話,放他自由。但要是多的話,多一千,砍一隻手,多一萬,砍腦袋!”
聽到後麵的話,野利根的臉色大變,他雖然官職不大,但卻是黨項貴族,享有各種特權,包括可隨意支配這州府裏的稅賦財產。
而趙駟所說的這一番話,可謂是直接就把他推進了死亡的火坑裏啊,嚇得他立即連連叩頭,喊道:“罪官說錯話了,罪官願意奉上全部的家產,求將軍能夠饒過一命!”
“現在知道了?”趙駟罵道,“最煩你們這等假仁假義之徒。告訴你,這韋州城是本將軍打下來的,如何處置這城裏的百姓與財物,這是本將軍的事情,全部給我帶下去。”
於是,趙駟立即派人進城接收城防,甄別俘虜,封存州庫,更重要的一點是,查抄富戶。
因為西夏的統治相對野蠻,財富往往都會集中在一些貴族大戶的手裏。就拿這韋州城的查抄結果來看,州庫裏不過七八千貫的銅錢,還有留存不多的一點軍糧,但是幾家城裏貴族大戶的私庫裏卻查抄出了四五十萬貫的財物。光這知州野利根府裏,就有五萬多貫。
一迴到環州,就將在鹽州得到的情報迅速通過急腳遞發給鄜延路,讓他們做好防禦應對。
而對於韋州及匯駝寨的最新情況,他則是派出親兵火速報往正在渭州的秦剛。
秦剛在渭州得到這個消息,相當地重視,他與章楶商量之後,基本認同趙駟的意見,這個時候,是攻打韋州的極佳時機。而正好由於秦剛不在環州,趙駟的這點“自作主張”也是日後談判桌上的最好理由。
而章楶則更是悄悄下令,讓懷德軍那邊加大對於韋州以西的西壽保泰軍司的擾襲力度,逼迫著那邊無法派出援軍出來。
紹聖四年四月,西夏銀州突然出動了大軍七萬餘人,直攻綏德。
而事先已經得到趙駟提供情報的鄜延路,早就已經派了都鈐苗覆親自領兵駐紮在綏德最前方的米脂城,進行了嚴密地防守。而西夏兵剛攻到這裏,便在城下被連阻了數日,竟然得不到一分便宜,隻得引兵退去。
而此時,接任保安軍中的知軍李沂卻趁機帶兵殺到了洪州城下,而此時進攻綏德不利的銀州兵還在撤退的半路上,宥州留守的監軍司副統師嵬名濟隻能硬著頭皮率領兩千拚湊起來的騎兵赴援。
這次李沂所率領的,已經是經過趙駟訓練、劉永隆持續打磨過的順寧新蕃騎,竟然會破天荒地與西夏騎兵在原野上列陣對戰,而且這一場的對陣結果居然是宋軍大勝!
當然,站在洪州城頭的守軍卻並不清楚這支援軍的實力的確是不怎麽樣,而劉永隆的這支蕃騎估計已經是此時大宋最強的騎兵了,這便是有一點田忌賽馬中的“吾之上馬對彼下馬”的局麵。
隻知道他們親眼目睹著野戰從未失利過的西夏騎兵,卻在此戰中慘敗於宋兵的鐵騎之下。
於是,洪州城的守軍軍心大動,兩日之後,洪州城被薇破,內外居民的族帳盡被焚毀。
劉永隆自然是輕車熟路地大肆搜刮戰利品,而斬首俘虜等等的軍功,盡數讓於了李知軍。
此時退迴銀州的西夏兵整體軍力未損,聽聞洪州的戰報,領兵的都統軍賀浪羅大怒,但是細思之後,覺得此時帶軍長途跋涉趕迴洪州並非上策。既然這鄜延路都有了準備,不如就換個地方下口,向東去襲擊河東路的麟州試一試呢?
反正都是在咬大宋,隻要能咬下一塊肉,管它是哪一路的呢!
五月,賀浪羅在銀州再次重整六萬大軍,向東急攻河東路麟州的神堂堡,而此時的神堂堡卻隻有千餘兵力駐守。
河東路都監賈岩接到神堂堡的求援信時,不顧手頭隻有幾百名騎兵,卻毅無反顧地決定立刻出發,賈岩騎在馬上大聲喝道:“國家無事之時,不惜厚祿養汝輩,正以待一旦之用耳。今天吾輩些許軍力雖然不足敵,但此去將誓以死報!”
眾人皆被其感動,立即沿著屈野河道星夜疾馳。
當賈岩帶兵趕到神堂堡附近時,正好發現自己無意中闖進了西夏兵的包圍圈,正處於其大軍側麵的攔坡嶺上,關鍵是,由於他們行軍甚急,西夏大軍居然還未發現他們。
賈岩此時站在山頭看向山下,雖然看到是千軍萬馬、旌旗蔽日的敵軍,但卻毫無懼色。
此時,恰巧有一個帶兵的敵將聽說攔坡嶺上有異狀,便帶了十幾人趕來看個究竟,賈岩一看有此機會,立刻拿來強弓,搭箭瞄準,一箭射去,竟然直中其麵門,敵將仰麵便倒於馬下,其隨從大驚而潰亂。
而賈岩就抓住了這個良機,高聲唿喝著、率領手下幾百騎兵突然地就從嶺上直衝而下,西夏軍隊倉促之間,一下子就從中間崩潰了。
而賈岩帶人衝進去的,居然就是中軍位置。
西夏將領做夢也沒想到,混亂竟然會從中軍開始,一時之間,整個指揮係統完全混亂,在賈岩的來迴衝擊之中,諸多中高級將領都被他及手下擊中送命,唯有賀浪羅在此之前,因為去前軍視察陣地,躲過一劫。
但是中軍的潰亂,引發了西夏整體大軍的混亂。賀浪羅也無法迅速約束,隻能先行帶著親兵退卻近百餘裏後,再慢慢收羅散兵。
於是,西夏主戰派精心準備了兩個多月的這次重點攻擊,便以這樣的慘敗局麵而徹底而告終。
隻是,這時的告終,卻隻是西夏軍對於自己行動的單方麵認為。
就在賀浪羅從銀州發兵圖謀神堂堡時,趙駟早已經點起環州兵馬,不聲不響地向韋州進軍了。
趙駟敢打韋州,並非隻是因為韋州目前後力空虛。
因為攻城一向是個費力的活,即使是一座空城,按照西夏人全民皆兵的那種玩法,據城而守,沒有個三五萬的兵力還是很難順利拿下來的,而整個環州不過五六千的正規兵力,即使是動員起蕃寨裏的兵力,最多也就湊個萬把人,強行攻打韋州是有點難度的。
好在他一迴到環州,器作院裏就給了他好消息:
土門寨一役中,繳獲了十門左右的旋風炮,居然都沒有任何損壞,而且還從俘虜裏找出來了會製造與修理它們的三名虞人工匠。在秦剛的軟硬兼施之下,這三名工匠對於在大宋器作院裏的待遇非常滿意,便毫無保留地與菱川學子一起,對這旋風炮的結構進行了徹底的拆解與升級研究。
旋風炮表麵上看,是一種小型化的投石機,它解決了過去投石機過大、笨重,不方便調節的問題。西夏人把它縮減到了一匹駱駝可以承載的重量與體積之後,就可以利用駱駝可以隨時移動的特征,可以靈活地調整發射的位置與角度,甚至還可以實現在行進間,不斷攻擊對手的移動攻擊的優秀效果。
而這種重量與體積的縮小,當然不是簡單地把投石機各個組件的尺寸縮小就行,它一定是在設計與製造過程中還有關諸多的創新。而且因為產生製造方麵的難度,西夏雖然發明製造出了旋風炮,但是它的數量一直十分有限,整個西夏軍隻製造出了一百具左右的旋風炮,裝備此武器的“潑喜軍”也就一直隻有三百人,往往隻會在最關鍵的時候上陣,以發揮極其兇悍的攻擊力。
之前秦剛所困惑的是:當宋軍已經領教過西夏的潑喜軍旋風炮的厲害之後,為何不設法去找來它們進行研究,就算是不能破解的話,也可以想辦法模仿與複製啊!
在沒人做這事的情況下,也就隻能他去做了,而且加上手下還有著精通機械結構的菱川學子,隻需要西夏匠人的通徹解說,這被他們格致過後的旋風炮立刻呈現出了不一樣的威力:
其一,旋風炮的內部結構得到了迅速優化:
別忘了,如今在環慶器作院裏還有宗阿四這個冶鐵專家,由於關鍵部位更換成了更堅硬、更牢固的鐵器件,新式旋風炮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整體體積再次縮小了兩成,而同樣大小石彈的投擲距離卻增加了三分之一。莫要小看這個三分之一,接下來的對戰中,就可以出現,同樣的距離下,我可以砸中你,你卻一直連我衣角都碰不著的情況;
其二,旋風炮升級成了旋風炮:
因為旋風炮投擲的是拳頭大小的石彈,而這恰巧與宋兵的轟天雷大小重量都相當。雷院的學生便在裝彈的部位上設計出了點火的裝置,這樣的旋風“炮”便就成了旋風“炮”,拋出去的石彈更換成了轟天雷,於是它不僅可以砸死砸傷人,而且還會發生極其恐怖的爆炸。
環州器作院調集中了所有的人力與物力,抓緊時間快速生產出了四十多具的新式旋風炮。
而這一次,趙駟則帶著這樣的秘密武器,信心滿滿地帶隊出現在了韋州的城下。
出發前,趙駟將昔日與他一同逃亡的西軍同伴召集在陣前,再將吳釗押了出來,當眾宣布了這廝賣友賣國之重大罪責,不僅是他的這些同伴的眼睛裏都迸出仇恨的血絲,就連其他的西軍士兵,都怒吼著向吳釗揮舞起要複仇的拳頭。
最後,趙駟親手執行了對吳釗的斬首祭旗儀式,便誓師出軍。
韋州的兵力畢竟已經被抽空,所以西夏方留守的知韋州野利根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一經發現了環州過來的兵馬動向,便於第一時間分別向東、西、北三個方向發出了求援急報後,立即關起城門進行全城動員,開始嚴加防守。
趙駟帶來的兵馬並不多,沒法像西夏兵圍攻宋城那樣,將整個城池團團圍住,而隻能選擇在其南城門外的一個方向紮營。
韋州城沒有護城河,城牆造得也比較馬虎。
這也難怪,在宋夏對峙的這幾十年裏,大多數時候都是西夏選擇進攻,而大宋進行防守,許多城池還是西夏當年從大宋手上奪來之後,簡單地修補修補就擱那裏了,哪裏會想到會有這麽一天,西夏人將要憑借它們來防禦來自於宋兵的進攻。
不過,眼下這樣的情況居然發生了,攻守之勢倒了過來,變成了西夏兵龜縮於城頭之上,而宋軍卻是在城下列陣叫罵。
在韋州城裏的正規軍連一百人都不到,其餘都是知州野利根臨時征集起來的周圍牧民及獵戶,還有在城裏所有的壯丁都被拉到了城牆上,這樣才勉勉強強能夠站齊四麵城牆的守衛位置,眼下一是指望著援軍能夠盡快以來,二是希望城下的宋軍不要太早發起攻城。
站在城牆上憂心忡忡的野利根觀察了許久,這才稍微有點安心:
宋軍隻是認真地紮好了營,甚至都沒有去像通常的攻城軍隊那樣,開始伐木打造雲梯等攻城裝置。而隻是在陣地稍後一點,城頭的弓弩射程基本威脅不到的地方,派出了一些騎兵進行列陣。
城頭的野利根很是發懵:宋軍這是什麽樣戰術?難道他們是要用騎兵攻城嗎?又或者真如先前有人說過,宋軍隻會守城,不太會攻城?
第一天,宋兵的騎兵列陣後,隻是在那裏高聲叫罵,偶爾也會有幾匹馬在韋州城下耀武揚威地來迴馳騁一番,希望刺激西夏兵能夠出城決戰。
野利知州自然不會上當,隻是吩咐看見騎兵靠近時,用神臂弓射擊驅遠。隻是他不知道,宋軍隻是通過這樣的試探,來掌握城頭的弓箭的最遠射擊距離以及有效傷害距離。
因為其中會有幾匹全副披掛的騎兵會衝得非常靠前,而在他們身上中了幾支箭之後,卻是沒有任何問題地返迴了陣中——說明他們不僅給馬匹披掛了甲具之外,騎馬的人居然還是披了雙甲,箭支即使能射穿外麵的鐵甲,但在裏麵,還會有一層環鎖甲,保護著騎兵不會受傷。
第二天,令西夏兵驚訝的是,宋軍居然推出了四十幾匹馱著旋風炮的駱駝,這個數量已經趕得上他們潑喜軍的一半了。
而且,這些旋風炮的射程非常地恐怖,他們即使在城下站在神臂弓都反擊不到的地方,都能極其準確地將石彈拋射至城頭上來,很快便砸中砸傷了好多的守兵。
“莫要慌亂!樹大盾,架厚木板!”西夏將領也是有些經驗,立即作出了應對,城頭上一陣忙亂之後,也算是穩定住了陣腳,之後旋風炮的傷害便沒有那麽大了。
趙駟卻是一臉定然地騎在陣前的馬上,問道:“距離準頭都測試好了麽?”
“都測試好了!”
“好!接下來就等匯駝寨和柔狼山的消息了!”
正說著呢,快馬消息就已經送到:
留在匯駝寨的李貴等人果然沒有食言,他們假裝勞軍,把鹽州派出來的援軍將領殷勤地請進了寨中,一番酒菜之後便立即捆綁了起來,然後又趁著那些士兵卸甲休息準備吃飯之時,發起了突襲,將其一舉擊潰。
現在他們已經綁縛著俘虜向慶州的環慶路經略安撫司去報功了。
而涇原路主將姚雄兵出殺牛岒,基本上扼斷了韋州西邊位於柔狼山的西壽保泰監軍司可能派出援軍的線路。
至於在韋州北麵的順州,那可是西夏興慶府的對南門戶,在這種危急的形勢下麵,他們除了集聚兵力、加強防禦,以防止宋軍乘機北上之外,根本就不可能為它南邊的韋州城派出任何的援軍。
“現在將‘鹽州援軍被我全殲、西壽保泰軍監司遭我涇原路攻擊’的消息多抄幾份,再用弓箭射進城去,再次給他們一個投降的機會!”趙駟風輕雲淡地下令道。
這一夜,韋州的大小官員還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了,他們都在指望昨天箭書上所寫的,隻是宋軍幹擾自己軍心的謠言。
“再堅持堅持,援軍就在這一兩天會到!”野利根前往南城門處給守城的士卒們打氣。
午時一過,趙駟見城內仍無投降之意,便下令正式開始攻擊。
起初城頭上的西夏兵並沒有感覺到什麽。今天依舊是宋軍的旋風炮上陣,隻是南城門的數量似乎減少了不少,應該是往其它三個城門都分別調去了一些。
“嗚——”低沉的號角吹起,宋軍的旋風炮開始啟動了第一輪的發射。
一時間,十幾隻黑乎乎的圓球炮彈掠過陣前的上空,準確無比地砸中了城頭之上。
西夏守兵現在已經很淡然了,在發現旋風炮攻擊時,就都全部躲在了大盾和厚木板之下。果然,隨後便聽到這些炮彈“砰砰砰”地落在了他們頭頂、身旁的這些遮擋板上,對他們絲毫沒有產生任何直接的傷害。
其中負責指揮的一名將領心裏頗為得意,還在想著,是不是可以在這攻擊的間隙裏,組織一兩輪城頭的弓弩對射,好歹也壓製一下對方的囂張氣焰呢?
隻是,他突然被頭頂木板擋住後彈跳到地上,再骨碌碌地滾到自己腳邊的一顆圓圓的黑疙瘩吸引住了注意力:
隻見它很圓、很黑,而且看著就不像是石頭的,更像是鐵質的。更奇怪的是,它的一個部位還在冒出一些輕煙,並發出了“呲呲呲”的聲音。
“轟!”
一瞬間,他的意識開始迅速地上升,他驚喜地發現:自己會飛了,飛到了這座城池的上空,並清晰無比地看到,自己身下的這座城池的城牆之上,開始陸陸續續地升起了一團團的煙霧,並隨後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
“轟!”……“轟!”
這一批拋上城頭的並不是前一天的石彈,而是大小與重量都差不多的轟天雷。
趙駟提前讓人仔細檢查了每一顆導火索的長度與質量,從而保證了它們在砸中城頭之後,都能夠毫無意外地被引爆。
城頭上伴隨著爆炸聲起,便是一片慘叫哀嚎之聲。那些原本以為躲在巨盾與厚木板之下便可安全無憂的西夏守兵們,瞬間便死傷慘重。而僥幸能夠存活的,已經開始在城頭四處奔散!
“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麽?”
“哪裏來的爆炸聲?”
“石彈怎麽會炸死人?”
正在南城門的野利根雖然幸運地沒有被炮彈炸到,他在第一時間就已經被親兵護衛著下了城頭,躲進了城下的防護房間裏,整個人都失了神。
與此同時,另外三個城門也連續傳來了相同的爆炸聲,說明從南城門分過去的旋風炮已經在其它城門下開始發射這種會爆炸的炮彈了!
那些地方的防禦情況想必也是同樣地糟糕。
趙駟再一揮手,立刻後麵衝出一批騎兵,對著城牆處發起了衝鋒,他們在基本開始衝到了城牆下方的時候,便借著衝鋒的速度,順手將手中已經點燃的轟天雷使勁地扔上了城牆,然後便及時收緊韁繩,在城牆前麵兜了一個圓圈再跑迴來。
因為現在城牆上的防禦形同虛設,再也用不著旋風炮進行遠距離的發射,趙駟順便讓自己的手下,來幾輪騎兵拋擲轟天雷的實戰練習。
如此又一輪過後,趙駟身邊的士兵忍不住提醒道:“趙巡檢,我們是不是可以趁勢搭雲梯攻上城去啊?”
“哼!”趙駟輕蔑地笑了一聲,“你覺得,像現在的韋州城,還值得我們去費勁爬城牆嗎?”
果然,在戰場上慢慢平靜下來沒多久,韋州的南城牆上慢慢地升出了一杆杏黃旗,緊接著便有人壯著膽子衝城下喊道:
“韋州知州野利根在這裏,願意舉城投降大宋。馬上就會打開城門,馬上投降!”
前麵講過,宋代對於旗幟顏色都有規範,白旗為官軍專用,而要表示求和投降的話,必須要打出杏黃旗幟。
所以再看《水滸傳》裏宋江在梁山上樹起一杆寫著“替天行道”的杏黃旗,就會明白他在其中隱喻的內心本意了。
隻有在宋之後,將黃色定為了皇帝的禦用之色,投降才改用了白旗。
一會兒,南城門便被打開了,野利榮脫掉了他的官帽,帶了一眾手下從城門裏慢慢地走了出來,一直來到趙駟的麵前,跪伏於地道:“罪臣野利根,願投降大宋,懇請將軍看在民生艱難的份上,饒過全城百姓。”
“嗯!聽你這話,可真像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呐!”趙駟點點頭道,“就是不知道你的話有幾分真假,來人啊!去野利知州的府宅裏搜檢搜檢,若是他的財產少於這個數……五千貫吧,就算他說的是真話,放他自由。但要是多的話,多一千,砍一隻手,多一萬,砍腦袋!”
聽到後麵的話,野利根的臉色大變,他雖然官職不大,但卻是黨項貴族,享有各種特權,包括可隨意支配這州府裏的稅賦財產。
而趙駟所說的這一番話,可謂是直接就把他推進了死亡的火坑裏啊,嚇得他立即連連叩頭,喊道:“罪官說錯話了,罪官願意奉上全部的家產,求將軍能夠饒過一命!”
“現在知道了?”趙駟罵道,“最煩你們這等假仁假義之徒。告訴你,這韋州城是本將軍打下來的,如何處置這城裏的百姓與財物,這是本將軍的事情,全部給我帶下去。”
於是,趙駟立即派人進城接收城防,甄別俘虜,封存州庫,更重要的一點是,查抄富戶。
因為西夏的統治相對野蠻,財富往往都會集中在一些貴族大戶的手裏。就拿這韋州城的查抄結果來看,州庫裏不過七八千貫的銅錢,還有留存不多的一點軍糧,但是幾家城裏貴族大戶的私庫裏卻查抄出了四五十萬貫的財物。光這知州野利根府裏,就有五萬多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