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這幫軍漢既然對於之前的幾場戰鬥如此有興趣,你不妨就在我這裏開個講武堂給他們講講吧?”章楶給秦剛出了這麽一個主意。
“講武堂?”秦剛略略想了一下,有點明白它的意思。
“無論從官品、從戰功,你都當得起這幫著軍漢們的夫子。所以也就讓他們別一個個地過來打擾了,直接立個講武堂,約定好了時間,一起過來,想問就問、想聽就聽!豈不方便?”
“妙也!那立這講堂之事,還得有勞老經略了!”秦剛確實覺得這個主意相當地不錯。
講武堂第一課開講之前,秦剛叫上了李綱,讓他與自己一起作好了一番準備:
既然要講課,那就不至於像之前聊天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閑扯,總是需要擬出一個提綱,最好還能說出一個體係。
同時,聽課的多是粗人,他們的缺點是沒有什麽文化,但他們的優點卻是都曾在戰場上真刀實槍地打過仗。所以,給他們所講的理論,更需要貼近實際。
“各位將軍!今天是我們涇原講武堂正式開始的第一講,章老經略叫我來領講,我知道大家都是直漢子,也就不去搞那種虛頭八腦的客套話,盤算了一下,正好肚子裏有一點琢磨出來的東西,想和大夥兒交流交流。所以,也就不客氣地應承了下來。待會兒我在講的時候,你們有意見的直接提,有不同觀點的也盡管來問,千萬別客氣,當然我更不會客氣!好不好?”秦剛上來就作了幾句直爽坦誠的開場白,底下的人裏,有幾個已經拜訪過的人,此時都已自動地成為其擁躉,率先扯著嗓子大聲地叫起好來!引得其他人不由地側目而奇之。
當然,其他人更稀奇的是站在台上的這位年輕得讓人難以相信的文官。他們大多會在心底暗暗地想:等你先吹,吹的要是有理咱再服氣,吹得不怎樣的話,那就怪不得我們來轟你了!
唯有坐在一旁想要認真聽聽這第一場講課的章楶老經略,卻是定定心心地捋著自己的白胡子,反正他對於自己提拔的這位新晉後輩無比地放心,想想能夠真正鎮得住這西北的悍將武夫的人,除了自己以外,也就隻能指望眼前台上的秦剛了!
“本官剛來西北,就聽到了西賊於邊境之地揚言說:‘城裏是漢家,城外是蕃家’。何意?欺我大宋之馬騎不強,野戰不力。遇敵隻能據城堅守,而城外之千裏曠野悉數拱手相讓。所以這西賊往往四處遊擊,而我軍則疲於奔命,此為一怪也!”秦剛先是拋出了西北邊境最顯著也是最以無奈的一個現實,並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問題,“吾想問,為何我們不能同樣以遊騎而反製於它?”。
“我軍戰馬不如西賊充沛!”立刻便有武將接話,“西賊可惡,其打草穀者往往一人雙騎,其間反複換乘,我軍無法追趕!”
“我軍追趕者人數多否?”
“多!”
“有用否?”
“……”
“大家看出問題了吧?”秦剛此時嗬嗬一笑,“是一人一騎者追不上一人雙騎,而不是兩百人的我軍追不上一百人的敵軍。哪怕賊軍人數稀少,隻要我們追不上,他們也就絕對地安全,對不對?”
這種全新的剖析,的確有點讓底下的武將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秦剛趁勢追擊提出一個假設:“大家都說自己這裏馬匹少,假如隻有三百匹馬,你們如何配置?配兵三百?一百五?還是一百?”
其實這三個選擇便是一人一騎、一人兩騎與一人三騎的三種方案之選擇。
在以往,正是由於宋軍戰馬稀缺,導致騎兵不足,所以大家就陷入一個思維的誤區,越是戰馬不夠,越是舍不得給騎兵多配馬,最終變成了三百宋軍騎著三百匹馬,撐出了能有三百騎兵的一種假象。
結果一旦遇上了西夏的一千人兩千匹馬的騎兵隊伍,正麵對打打不過,想要逃跑卻又跑不掉,結局甚是悲慘。
“對於我而言,正是因為馬少,所以我反而會選一人三騎,這樣的話,我就算隻能組建成一百人的騎兵小分隊。但我跑得快啊!西夏兵你就算五千人、八千人,你一人雙騎未必追得上我一人三騎。而我東跑跑西轉轉,總是能逮著你哪個地方正巧沒騎兵、又或者哪個地方疏於防守,那我也就不客氣地衝過去狠狠咬一口!”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眾武將裏頓時就熱鬧開了,紛紛與旁邊的人相互詢問起來,但是言語間卻多是點頭稱是,感覺這種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
“表麵看起來,我們這是學習西賊的套路。但實際卻不然。因為我們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我們在家裏會有絕對堅固的城池寨堡,會有兵力強大的弓弩手與重甲兵。所以,我們派出的這種輕騎兵並不在乎他的兵力能有多大,隻要保持著極高的機動性,我們就敢到處去騷擾,遇到可以欺負的對方就去咬幾口,遇上有實力的敵軍我們就撤退。當然我們不是胡亂撤退,而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往家裏跑,西賊一旦敢追來,隻要把他們引入到我們城寨下方,就可以狠狠地從城頭上揍他們!”秦剛伸手示意大家安靜,並給予補充。
“秦寶文高見,不知此戰法可有何名?”有一西軍之將問道。
“有!名曰‘麻雀戰’!”秦剛微微笑道,“眾將軍在這西北之地,應該十分熟悉這麻雀的習性。麻雀雖小,但是卻從不成群結隊,少則一兩隻,三五隻,最多也就十幾隻,忽東忽西,忽聚忽散。你人一旦疏忽,它便快速飛下來啄吃掉你一兩口的糧食,而你要是衝過去,它便迅速飛走,令人無可奈何。”
“在下以為,這麻雀的確令人厭煩,但它終究比不得餓狼,隻要能有一隻便可屠殺掉整整一圈的羊!”又有一武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所以,接下來我便要說配合麻雀戰法的神兵利器。”秦剛其實對這個看似反對的問題十分滿意,因為就像與他打配合一樣,非常及時地幫他引出了下麵的話題,“如果我們給麻雀裝了鋼嘴、配備了鐵爪的話,哪怕是小小的麻雀,一樣可以讓西賊皮開肉綻、痛不堪言!”
這時,配合他的李綱則站了出來,在講台上展示出了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大家熟悉的環鎖甲的一塊披肩部分。
“我們的騎兵,主要靠奔襲,重甲重鎧反而會影響行動,最合適本應是環鎖甲。隻是過去的環鎖甲造價高、配備不易。這次,我已經與章老經略談好,由渭州這裏分批提供的環鎖甲,人甲一副隻收十五貫,馬甲隻收二十貫!”
這個價格一說,堂裏迅速炸了窩,當下就有激動的人跳將出來大喊道:“這個價錢可是屬實?莫要欺我!”
要知道,當時一副普通的全裝鐵甲便要三十貫,馬甲須四十貫向上。而環鎖甲更因製造工藝繁瑣,價格還要貴上一半。所以秦剛提出的這個價格,一下子降到了市價的三分之一,能做到比鐵甲還便宜,立即引發了眾人的熱情與質疑。
“莫吵鬧!關於此事,各家將領可以派人來本帥司登記,絕無虛言!”章楶站起身作了肯定,這才讓現場安靜了下去。
“再來看第二件,新式震天雷。這可不同於舊式震天雷。”秦剛指了指第二件圓圓的黑鐵疙瘩,“它會更穩定、更安全,爆炸殺傷力更大。為區別,我給它起名叫轟天雷。一顆扔進普通敵人陣形中,至少能殺傷十人以上。而且它還勝在售價便宜,每顆隻需五百文,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之必備佳品……”
當然,由於之前土門寨一戰之後,鄜延路軍隊多次用到這種新式轟天雷,其名聲早已在外,隻是其它地方一直都無法得到,今天再一聽它的價格如此實惠,大家又是開始激動了,倒也沒有人在意秦剛在此之後的那兩句胡說八道了。
“章經略,這轟天雷也是找您這裏購買麽?”
“一樣一樣,隻是有個條件,凡是想要購買轟天雷的,都須將原先朝廷配給的火藥全都還賣給環州器作院。”
“那是自然,我們自己的震天雷蹩腳得要命,留著火藥那玩意也沒啥大用啊!”
看到現場效果熱烈,秦剛趁勢又開始介紹起了第三件,銅製神火槍:“這是可以壓射出神火油的神火槍,噴火距離可達兩丈有餘,神火所燃,水浸不滅。此物更好說了,各地拿猛火油來交換,以十換一,每百桶則贈送一柄神火槍。”
環鎖甲可以在維持騎兵與鐵甲相似的防護能力的基礎上,大大地減輕了全身的重量;
轟天雷解決了宋兵基本不太會騎射的缺點,可以讓騎兵擁有了更多的騎戰遠程打擊能力;
神火槍則更不用說了,沒有對手時,可以快速縱火,遇上敵軍,還可以解決宋兵騎戰對攻能力較弱的缺點。
各位久經沙場的悍將們,都已經開始在心裏默默地盤算著:
一人三馬的快速遊騎,哪怕隻有十幾個人,每人如果可以配個十枚八枚的轟天雷,就算遇到四五倍左右的敵軍,可以先衝上去一頓手拋轟炸,接下來再衝出幾支神火槍噴火燒人,能搞得定就繼續搞,搞不定就立即撤退跑人,這哪裏還是十幾隻的麻雀啊?這分明就是十幾隻插了翅膀的老虎啊!
講了這許多,秦剛也得以機會坐下來喝口水,而在場各位武將對於三件裝備的具體疑問,則就交給了李綱在那裏進行一一作答。
章楶看到這裏時,也是相當地滿意,便起身對秦剛說:“本帥亦覺得這麻雀戰法十分不錯,是對我那‘淺攻’之術的升華。你們可以再作探討,本帥先行一步。”
秦剛便起身送章楶出門。
迴來之後,便聽見李綱站在講台上,已經開始講述他們倆昨晚就已經探討過的一個想法:
“各位將軍,秦寶文提出了‘麻雀戰法’雖好,但用兵打仗之事,從來不應該是紙上談兵。我們渭州的講武堂,也不應該隻是在這廳堂之內浪費口水,當得要活學活用!”
“嗨!你那小娃子,你來說說咋樣活學活用?總不成咱們到城外去練練吧?哈哈!”有幾個將領顯然不把李綱放在眼裏。
“拿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書生來練有什麽出息!”李綱臉色不變,不以為然地反駁道,“反正渭州這裏向北去西夏境內也沒多少裏地!一人三馬的話,花不了太多時間。各位將軍不妨可以隨意組幾支隊,約定個三天的時間,一起做做這樣的課後作業,迴來之後相互比一比各自的成績如何?”
“這行嗎?朝廷可是明令不能妄開邊釁!”
“你沒聽說嗎?咱們這個不過是在做‘課後作業’!”
秦剛此時正好走進來,笑眯眯地問道:“布置作業呐!很好嘛!大家對於這個作業,可是要去認真地做。三天後我來檢查,主要是檢查你們的戰利品,並且我還有言在先,所有的戰利品我都會付錢收購,像什麽馬啊牛啊羊的,毛皮、青鹽的,什麽都行,本官一律以市場價收進,具體可以收什麽、價錢幾何,那個,伯紀你可以再和他們詳細溝通一下。”
秦剛背著手走了後,李綱拿出了兩份表格給在場的眾人來看:
一份是可以從他這裏臨時采購裝備的價格,主要就是環鎖甲、轟天雷與神火槍。上麵還特意注明:可以先打欠條,事後可拿戰利品來充抵。
另一份則是他這裏可以收購的東西,就如秦剛之前所說的那些,馬牛羊以及各種西夏人常有的貨物及糧食等,都有標注。
“哎,小夫子,這上麵的‘兩腳羊’是指的那個那個什麽嗎?”有人指了指其中定價不低的那一項問道。
“你覺得會是指什麽,那就是那個什麽!”
“哦!明白了明白了!哈哈哈!”
當講武堂的第一批學員如同一群群全副武裝之後的麻雀從這渭州忽攸地飛散而開後,李綱一直是跟在秦剛的身後,既不開口說什麽、卻又絕對不像是什麽事都沒有的樣子。
“說吧!是有什麽想不通的事情嗎?”秦剛看了看他,淡淡地開口道,“我先前說過,在我身邊做事,許你什麽事都可以來問。”
“請秦寶文指點!”李綱先是行了一禮,繼而認真地說道,“這麻雀戰法,無論是從戰略的高度、還是戰術的執行中,李綱都深為折服。而戰爭中獲取戰利品,本也無可厚非。可是把西夏之口民列為‘兩腳羊’並明碼標價,此事不合聖人之道,亦有損秦寶文之英名,李綱懇請改之!”
“哈哈!”秦剛不由地笑了一聲,原來是為了此事而想不通啊,宋時文人這要命的仁者之心啊!他稍稍思考了一下才開口道:“伯紀在西線,可曾聽過西賊陣前驅我漢民百姓背土填城壕。你若是城上守將,是射殺還是放任?”
李綱終究還是年輕,一時語塞。
“西賊還有一支軍種,名喚撞令郎,其兵皆為我漢民子弟,甚至還有俘虜士兵,每戰必是由撞令郎先行發動攻擊,對此撞令郎的進攻,伯紀是否還是視其為同族手足,而不予還擊?”
“可是,此次畢竟是秦寶文主動下令……”李綱還想強調其間的區別。
“沒有什麽‘可是’!”秦剛斷然道,“戰爭的範圍之內,就算是你我與所有士兵的生命,都已經與那些糧食、軍械、物資綁在了一起,全都成為了戰爭勝負比拚的數字與元素。是我們能夠多出來一人、多出來一箭?還是對手多出了一馬、多出了一餐?戰爭的結果就極有可能會翻轉。你憐憫的這些口民,恰恰正在這交戰之地,為西賊之反複不斷的進攻,提供著糧食、戰馬、甚至是新的兵源支撐。說實在的,‘兩腳羊’此名,本是西賊擄我大宋之平民而起,但是可別忘記,西夏此國奉行的恰恰就是‘全民皆兵’的國策,我們所擄的,實質乃是下一次戰鬥中就會成為兇狠敵軍的‘兩腳馬’、‘兩腳狼’罷了!”
“難道,聖人之言都錯了麽……”李綱聽了之後又陷入了另一個懷疑圈裏。
“唉!”秦剛搖搖頭走開了。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給他講清楚的,該自己醒悟的還是要自己去醒悟。
當然,懷疑歸懷疑,三天之後,李綱對於“課後作業的批改”工作,仍然非常認真且一絲不苟。好在胡衍下麵的賬房夥計已經被提前叫到了渭州,統計之後的付款結賬之事便可交給他們去做。
僅從李綱這邊統計的結果來看,第一批學員的“課後作業”完成的還是非常優秀的。
雖然他們組成的小隊人數非常少,多的不超過十人,少的隻有三四人。但是誰也防不住他們迅疾如風的突襲速度,一眨眼就會出現在西夏的某個村寨或者是牧區的某個據點,甚至還有可能是某個正在熱鬧的集市上。
隻要對方沒有反應過來有反抗動作,他們就上前直接搶走馬匹或財物;
而對方一旦要是有抵抗的意思,那就直接先被幾顆轟天雷先炸暈,再用神火槍前後左右放幾把火,同樣極快地搞定局麵,再去收拾戰利品撤退。
西夏軍根本就無法掌握住他們的動向,邊境地區在這三天裏,處處烽火示警,監軍司的數千兵馬東南西北的跑了幾百裏路,卻是連一個宋兵的影子都沒有摸著。
而令西夏兵更抓狂的是,相對於以往,這次出現的這類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可以忽略的,無非是被搶走幾匹馬,一點牛羊,失蹤了一些人口。而且漸漸也有人找出了規律,隻要不反抗,這些宋兵也就不會扔那種會炸死人的鐵東西,也不會放出怎麽也滅不掉的大火——畢竟,這種東西都是要損耗掉大家做作業前的成本投入的。
所以,再有什麽類似的警報後,西夏官府都懶得再出兵,任其地方自求多福了。
講武堂的熱鬧並不隻是因為戰利品的統計,實際上令大家首先興奮的便是分別出發的不同小隊之間的心得交流:
雖然大家都執行著相同的麻雀戰法,但是各自到達的地點不同、麵對的形勢不一樣、遭遇到了抵抗或反應也不等,如何最大限度地繳獲戰利品、甚至如何更加高效的選擇攻擊點、以及遇上強敵時如何快速安全地脫離險區等等,都在一次次的課堂交流中得到了相互之間的印證。
講武堂的新學員在逐漸增加,老學員卻流連忘返。
由於武人都很好交流,出於某種惡趣的追求,秦剛就讓他們叫自己為“校長”,叫李綱為“主任”。
而他倆現在的分工則很明確,秦校長負責教授新生,李主任負責組織老學員複盤。
老學員會非常熱心地建議新生:“哎!聽完校長講的課了?那別閑著啊,明天就會有新一期的課後作業,你趕緊去找主任買幾顆轟天雷,沒鎧甲的就要買副環鎖甲,安全第一,有鎧甲的可以考慮買一把神火槍。啊?買了幹啥?你放心,這做一趟作業,就全賺迴來了!”
“可是,可是我這次過來沒帶錢啊!”
“沒帶錢?沒關係,校長很大方的,你找他打個欠條也行,用你帶迴來的東西就能抵。”
實踐的確是最好的老師,而收益也將會是最強大的學習動力。
當每一個前來渭州講武堂的武將學員們,在不斷地將學堂裏聽到的知識與自己反複參加的“課後作業”實踐進行反複的驗證,然後再一次帶入到下一次的課堂中與“同學”們進行熱烈的交流。
他們發現:這個講武堂的學習實在是太棒了,不僅真的是可以學習到更佳的戰鬥技巧,而且……而且還能讓自己發家致富。竟然一個個的都拖延著不願結業迴去。
以至於,章楶不得不強行規定,所有學員,最多參加五期,則必須要強行畢業迴去了。
“講武堂?”秦剛略略想了一下,有點明白它的意思。
“無論從官品、從戰功,你都當得起這幫著軍漢們的夫子。所以也就讓他們別一個個地過來打擾了,直接立個講武堂,約定好了時間,一起過來,想問就問、想聽就聽!豈不方便?”
“妙也!那立這講堂之事,還得有勞老經略了!”秦剛確實覺得這個主意相當地不錯。
講武堂第一課開講之前,秦剛叫上了李綱,讓他與自己一起作好了一番準備:
既然要講課,那就不至於像之前聊天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閑扯,總是需要擬出一個提綱,最好還能說出一個體係。
同時,聽課的多是粗人,他們的缺點是沒有什麽文化,但他們的優點卻是都曾在戰場上真刀實槍地打過仗。所以,給他們所講的理論,更需要貼近實際。
“各位將軍!今天是我們涇原講武堂正式開始的第一講,章老經略叫我來領講,我知道大家都是直漢子,也就不去搞那種虛頭八腦的客套話,盤算了一下,正好肚子裏有一點琢磨出來的東西,想和大夥兒交流交流。所以,也就不客氣地應承了下來。待會兒我在講的時候,你們有意見的直接提,有不同觀點的也盡管來問,千萬別客氣,當然我更不會客氣!好不好?”秦剛上來就作了幾句直爽坦誠的開場白,底下的人裏,有幾個已經拜訪過的人,此時都已自動地成為其擁躉,率先扯著嗓子大聲地叫起好來!引得其他人不由地側目而奇之。
當然,其他人更稀奇的是站在台上的這位年輕得讓人難以相信的文官。他們大多會在心底暗暗地想:等你先吹,吹的要是有理咱再服氣,吹得不怎樣的話,那就怪不得我們來轟你了!
唯有坐在一旁想要認真聽聽這第一場講課的章楶老經略,卻是定定心心地捋著自己的白胡子,反正他對於自己提拔的這位新晉後輩無比地放心,想想能夠真正鎮得住這西北的悍將武夫的人,除了自己以外,也就隻能指望眼前台上的秦剛了!
“本官剛來西北,就聽到了西賊於邊境之地揚言說:‘城裏是漢家,城外是蕃家’。何意?欺我大宋之馬騎不強,野戰不力。遇敵隻能據城堅守,而城外之千裏曠野悉數拱手相讓。所以這西賊往往四處遊擊,而我軍則疲於奔命,此為一怪也!”秦剛先是拋出了西北邊境最顯著也是最以無奈的一個現實,並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問題,“吾想問,為何我們不能同樣以遊騎而反製於它?”。
“我軍戰馬不如西賊充沛!”立刻便有武將接話,“西賊可惡,其打草穀者往往一人雙騎,其間反複換乘,我軍無法追趕!”
“我軍追趕者人數多否?”
“多!”
“有用否?”
“……”
“大家看出問題了吧?”秦剛此時嗬嗬一笑,“是一人一騎者追不上一人雙騎,而不是兩百人的我軍追不上一百人的敵軍。哪怕賊軍人數稀少,隻要我們追不上,他們也就絕對地安全,對不對?”
這種全新的剖析,的確有點讓底下的武將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秦剛趁勢追擊提出一個假設:“大家都說自己這裏馬匹少,假如隻有三百匹馬,你們如何配置?配兵三百?一百五?還是一百?”
其實這三個選擇便是一人一騎、一人兩騎與一人三騎的三種方案之選擇。
在以往,正是由於宋軍戰馬稀缺,導致騎兵不足,所以大家就陷入一個思維的誤區,越是戰馬不夠,越是舍不得給騎兵多配馬,最終變成了三百宋軍騎著三百匹馬,撐出了能有三百騎兵的一種假象。
結果一旦遇上了西夏的一千人兩千匹馬的騎兵隊伍,正麵對打打不過,想要逃跑卻又跑不掉,結局甚是悲慘。
“對於我而言,正是因為馬少,所以我反而會選一人三騎,這樣的話,我就算隻能組建成一百人的騎兵小分隊。但我跑得快啊!西夏兵你就算五千人、八千人,你一人雙騎未必追得上我一人三騎。而我東跑跑西轉轉,總是能逮著你哪個地方正巧沒騎兵、又或者哪個地方疏於防守,那我也就不客氣地衝過去狠狠咬一口!”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眾武將裏頓時就熱鬧開了,紛紛與旁邊的人相互詢問起來,但是言語間卻多是點頭稱是,感覺這種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
“表麵看起來,我們這是學習西賊的套路。但實際卻不然。因為我們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那就是,我們在家裏會有絕對堅固的城池寨堡,會有兵力強大的弓弩手與重甲兵。所以,我們派出的這種輕騎兵並不在乎他的兵力能有多大,隻要保持著極高的機動性,我們就敢到處去騷擾,遇到可以欺負的對方就去咬幾口,遇上有實力的敵軍我們就撤退。當然我們不是胡亂撤退,而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往家裏跑,西賊一旦敢追來,隻要把他們引入到我們城寨下方,就可以狠狠地從城頭上揍他們!”秦剛伸手示意大家安靜,並給予補充。
“秦寶文高見,不知此戰法可有何名?”有一西軍之將問道。
“有!名曰‘麻雀戰’!”秦剛微微笑道,“眾將軍在這西北之地,應該十分熟悉這麻雀的習性。麻雀雖小,但是卻從不成群結隊,少則一兩隻,三五隻,最多也就十幾隻,忽東忽西,忽聚忽散。你人一旦疏忽,它便快速飛下來啄吃掉你一兩口的糧食,而你要是衝過去,它便迅速飛走,令人無可奈何。”
“在下以為,這麻雀的確令人厭煩,但它終究比不得餓狼,隻要能有一隻便可屠殺掉整整一圈的羊!”又有一武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所以,接下來我便要說配合麻雀戰法的神兵利器。”秦剛其實對這個看似反對的問題十分滿意,因為就像與他打配合一樣,非常及時地幫他引出了下麵的話題,“如果我們給麻雀裝了鋼嘴、配備了鐵爪的話,哪怕是小小的麻雀,一樣可以讓西賊皮開肉綻、痛不堪言!”
這時,配合他的李綱則站了出來,在講台上展示出了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大家熟悉的環鎖甲的一塊披肩部分。
“我們的騎兵,主要靠奔襲,重甲重鎧反而會影響行動,最合適本應是環鎖甲。隻是過去的環鎖甲造價高、配備不易。這次,我已經與章老經略談好,由渭州這裏分批提供的環鎖甲,人甲一副隻收十五貫,馬甲隻收二十貫!”
這個價格一說,堂裏迅速炸了窩,當下就有激動的人跳將出來大喊道:“這個價錢可是屬實?莫要欺我!”
要知道,當時一副普通的全裝鐵甲便要三十貫,馬甲須四十貫向上。而環鎖甲更因製造工藝繁瑣,價格還要貴上一半。所以秦剛提出的這個價格,一下子降到了市價的三分之一,能做到比鐵甲還便宜,立即引發了眾人的熱情與質疑。
“莫吵鬧!關於此事,各家將領可以派人來本帥司登記,絕無虛言!”章楶站起身作了肯定,這才讓現場安靜了下去。
“再來看第二件,新式震天雷。這可不同於舊式震天雷。”秦剛指了指第二件圓圓的黑鐵疙瘩,“它會更穩定、更安全,爆炸殺傷力更大。為區別,我給它起名叫轟天雷。一顆扔進普通敵人陣形中,至少能殺傷十人以上。而且它還勝在售價便宜,每顆隻需五百文,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之必備佳品……”
當然,由於之前土門寨一戰之後,鄜延路軍隊多次用到這種新式轟天雷,其名聲早已在外,隻是其它地方一直都無法得到,今天再一聽它的價格如此實惠,大家又是開始激動了,倒也沒有人在意秦剛在此之後的那兩句胡說八道了。
“章經略,這轟天雷也是找您這裏購買麽?”
“一樣一樣,隻是有個條件,凡是想要購買轟天雷的,都須將原先朝廷配給的火藥全都還賣給環州器作院。”
“那是自然,我們自己的震天雷蹩腳得要命,留著火藥那玩意也沒啥大用啊!”
看到現場效果熱烈,秦剛趁勢又開始介紹起了第三件,銅製神火槍:“這是可以壓射出神火油的神火槍,噴火距離可達兩丈有餘,神火所燃,水浸不滅。此物更好說了,各地拿猛火油來交換,以十換一,每百桶則贈送一柄神火槍。”
環鎖甲可以在維持騎兵與鐵甲相似的防護能力的基礎上,大大地減輕了全身的重量;
轟天雷解決了宋兵基本不太會騎射的缺點,可以讓騎兵擁有了更多的騎戰遠程打擊能力;
神火槍則更不用說了,沒有對手時,可以快速縱火,遇上敵軍,還可以解決宋兵騎戰對攻能力較弱的缺點。
各位久經沙場的悍將們,都已經開始在心裏默默地盤算著:
一人三馬的快速遊騎,哪怕隻有十幾個人,每人如果可以配個十枚八枚的轟天雷,就算遇到四五倍左右的敵軍,可以先衝上去一頓手拋轟炸,接下來再衝出幾支神火槍噴火燒人,能搞得定就繼續搞,搞不定就立即撤退跑人,這哪裏還是十幾隻的麻雀啊?這分明就是十幾隻插了翅膀的老虎啊!
講了這許多,秦剛也得以機會坐下來喝口水,而在場各位武將對於三件裝備的具體疑問,則就交給了李綱在那裏進行一一作答。
章楶看到這裏時,也是相當地滿意,便起身對秦剛說:“本帥亦覺得這麻雀戰法十分不錯,是對我那‘淺攻’之術的升華。你們可以再作探討,本帥先行一步。”
秦剛便起身送章楶出門。
迴來之後,便聽見李綱站在講台上,已經開始講述他們倆昨晚就已經探討過的一個想法:
“各位將軍,秦寶文提出了‘麻雀戰法’雖好,但用兵打仗之事,從來不應該是紙上談兵。我們渭州的講武堂,也不應該隻是在這廳堂之內浪費口水,當得要活學活用!”
“嗨!你那小娃子,你來說說咋樣活學活用?總不成咱們到城外去練練吧?哈哈!”有幾個將領顯然不把李綱放在眼裏。
“拿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書生來練有什麽出息!”李綱臉色不變,不以為然地反駁道,“反正渭州這裏向北去西夏境內也沒多少裏地!一人三馬的話,花不了太多時間。各位將軍不妨可以隨意組幾支隊,約定個三天的時間,一起做做這樣的課後作業,迴來之後相互比一比各自的成績如何?”
“這行嗎?朝廷可是明令不能妄開邊釁!”
“你沒聽說嗎?咱們這個不過是在做‘課後作業’!”
秦剛此時正好走進來,笑眯眯地問道:“布置作業呐!很好嘛!大家對於這個作業,可是要去認真地做。三天後我來檢查,主要是檢查你們的戰利品,並且我還有言在先,所有的戰利品我都會付錢收購,像什麽馬啊牛啊羊的,毛皮、青鹽的,什麽都行,本官一律以市場價收進,具體可以收什麽、價錢幾何,那個,伯紀你可以再和他們詳細溝通一下。”
秦剛背著手走了後,李綱拿出了兩份表格給在場的眾人來看:
一份是可以從他這裏臨時采購裝備的價格,主要就是環鎖甲、轟天雷與神火槍。上麵還特意注明:可以先打欠條,事後可拿戰利品來充抵。
另一份則是他這裏可以收購的東西,就如秦剛之前所說的那些,馬牛羊以及各種西夏人常有的貨物及糧食等,都有標注。
“哎,小夫子,這上麵的‘兩腳羊’是指的那個那個什麽嗎?”有人指了指其中定價不低的那一項問道。
“你覺得會是指什麽,那就是那個什麽!”
“哦!明白了明白了!哈哈哈!”
當講武堂的第一批學員如同一群群全副武裝之後的麻雀從這渭州忽攸地飛散而開後,李綱一直是跟在秦剛的身後,既不開口說什麽、卻又絕對不像是什麽事都沒有的樣子。
“說吧!是有什麽想不通的事情嗎?”秦剛看了看他,淡淡地開口道,“我先前說過,在我身邊做事,許你什麽事都可以來問。”
“請秦寶文指點!”李綱先是行了一禮,繼而認真地說道,“這麻雀戰法,無論是從戰略的高度、還是戰術的執行中,李綱都深為折服。而戰爭中獲取戰利品,本也無可厚非。可是把西夏之口民列為‘兩腳羊’並明碼標價,此事不合聖人之道,亦有損秦寶文之英名,李綱懇請改之!”
“哈哈!”秦剛不由地笑了一聲,原來是為了此事而想不通啊,宋時文人這要命的仁者之心啊!他稍稍思考了一下才開口道:“伯紀在西線,可曾聽過西賊陣前驅我漢民百姓背土填城壕。你若是城上守將,是射殺還是放任?”
李綱終究還是年輕,一時語塞。
“西賊還有一支軍種,名喚撞令郎,其兵皆為我漢民子弟,甚至還有俘虜士兵,每戰必是由撞令郎先行發動攻擊,對此撞令郎的進攻,伯紀是否還是視其為同族手足,而不予還擊?”
“可是,此次畢竟是秦寶文主動下令……”李綱還想強調其間的區別。
“沒有什麽‘可是’!”秦剛斷然道,“戰爭的範圍之內,就算是你我與所有士兵的生命,都已經與那些糧食、軍械、物資綁在了一起,全都成為了戰爭勝負比拚的數字與元素。是我們能夠多出來一人、多出來一箭?還是對手多出了一馬、多出了一餐?戰爭的結果就極有可能會翻轉。你憐憫的這些口民,恰恰正在這交戰之地,為西賊之反複不斷的進攻,提供著糧食、戰馬、甚至是新的兵源支撐。說實在的,‘兩腳羊’此名,本是西賊擄我大宋之平民而起,但是可別忘記,西夏此國奉行的恰恰就是‘全民皆兵’的國策,我們所擄的,實質乃是下一次戰鬥中就會成為兇狠敵軍的‘兩腳馬’、‘兩腳狼’罷了!”
“難道,聖人之言都錯了麽……”李綱聽了之後又陷入了另一個懷疑圈裏。
“唉!”秦剛搖搖頭走開了。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給他講清楚的,該自己醒悟的還是要自己去醒悟。
當然,懷疑歸懷疑,三天之後,李綱對於“課後作業的批改”工作,仍然非常認真且一絲不苟。好在胡衍下麵的賬房夥計已經被提前叫到了渭州,統計之後的付款結賬之事便可交給他們去做。
僅從李綱這邊統計的結果來看,第一批學員的“課後作業”完成的還是非常優秀的。
雖然他們組成的小隊人數非常少,多的不超過十人,少的隻有三四人。但是誰也防不住他們迅疾如風的突襲速度,一眨眼就會出現在西夏的某個村寨或者是牧區的某個據點,甚至還有可能是某個正在熱鬧的集市上。
隻要對方沒有反應過來有反抗動作,他們就上前直接搶走馬匹或財物;
而對方一旦要是有抵抗的意思,那就直接先被幾顆轟天雷先炸暈,再用神火槍前後左右放幾把火,同樣極快地搞定局麵,再去收拾戰利品撤退。
西夏軍根本就無法掌握住他們的動向,邊境地區在這三天裏,處處烽火示警,監軍司的數千兵馬東南西北的跑了幾百裏路,卻是連一個宋兵的影子都沒有摸著。
而令西夏兵更抓狂的是,相對於以往,這次出現的這類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可以忽略的,無非是被搶走幾匹馬,一點牛羊,失蹤了一些人口。而且漸漸也有人找出了規律,隻要不反抗,這些宋兵也就不會扔那種會炸死人的鐵東西,也不會放出怎麽也滅不掉的大火——畢竟,這種東西都是要損耗掉大家做作業前的成本投入的。
所以,再有什麽類似的警報後,西夏官府都懶得再出兵,任其地方自求多福了。
講武堂的熱鬧並不隻是因為戰利品的統計,實際上令大家首先興奮的便是分別出發的不同小隊之間的心得交流:
雖然大家都執行著相同的麻雀戰法,但是各自到達的地點不同、麵對的形勢不一樣、遭遇到了抵抗或反應也不等,如何最大限度地繳獲戰利品、甚至如何更加高效的選擇攻擊點、以及遇上強敵時如何快速安全地脫離險區等等,都在一次次的課堂交流中得到了相互之間的印證。
講武堂的新學員在逐漸增加,老學員卻流連忘返。
由於武人都很好交流,出於某種惡趣的追求,秦剛就讓他們叫自己為“校長”,叫李綱為“主任”。
而他倆現在的分工則很明確,秦校長負責教授新生,李主任負責組織老學員複盤。
老學員會非常熱心地建議新生:“哎!聽完校長講的課了?那別閑著啊,明天就會有新一期的課後作業,你趕緊去找主任買幾顆轟天雷,沒鎧甲的就要買副環鎖甲,安全第一,有鎧甲的可以考慮買一把神火槍。啊?買了幹啥?你放心,這做一趟作業,就全賺迴來了!”
“可是,可是我這次過來沒帶錢啊!”
“沒帶錢?沒關係,校長很大方的,你找他打個欠條也行,用你帶迴來的東西就能抵。”
實踐的確是最好的老師,而收益也將會是最強大的學習動力。
當每一個前來渭州講武堂的武將學員們,在不斷地將學堂裏聽到的知識與自己反複參加的“課後作業”實踐進行反複的驗證,然後再一次帶入到下一次的課堂中與“同學”們進行熱烈的交流。
他們發現:這個講武堂的學習實在是太棒了,不僅真的是可以學習到更佳的戰鬥技巧,而且……而且還能讓自己發家致富。竟然一個個的都拖延著不願結業迴去。
以至於,章楶不得不強行規定,所有學員,最多參加五期,則必須要強行畢業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