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一行往前走了沒多久,正遇上從旁縣辦事迴延安府的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李夔一行。
信使連忙給兩位進行引見。
“哎呀呀!早就聽聞秦知軍要來鄜延路上任,下官說起來也算是與秦知軍能攀扯得上一點江淮同僚的關係啊。”這李夔四十多歲的模樣,為人倒是十分坦誠客氣。
“哦?”秦剛聽了之後卻是有點不明白,趕緊問道,“恕秦剛不知之罪,煩請李撫勾指教。”
“秦知軍之前在江淮發運司的催綱司勾當公事,其上司提舉便是陳元輿陳知州吧?”
秦剛點點頭,說來這陳知州對其也算有照顧。
“下官此時正隨陳知州而知錢塘縣,聽聞過秦知軍當時在兩浙推行青苗法而利民無數,一直甚為欽佩,隻是去州衙多次,卻一直無緣得見。此次呂學士任鄜延帥臣,辟用下官在府司管事,隻比秦知軍早來了一個多月而已。”
眼下秦剛的官階為正七品奉議郎,差遣是權發遣知保安軍,所以李夔謙虛對其自稱下官。
“原來如此,古人常言,他鄉遇故知乃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秦剛聽後並沒有托大,而是非常客氣地喜道,“此前在兩浙路的不遇,乃是秦某杭州去的次數太少所至,實是遺憾。隻是不想今日卻在這鄜延路上能與李撫勾共事,實是幸哉幸哉!”
“秦知軍在延安府辦完公事,可到下官住處多多敘舊。也能給下官一個機會,以先到之由,略盡地主之誼。”李夔見秦剛如此謙遜客氣,心裏也是甚喜。
於是兩隊人馬一路同行至延安府,又直接去了經略安撫司衙。
到得衙前,早已有人提前通報,呂惠卿傳話待秦剛到後,直接便來後廳相見。
秦剛本來已知呂惠卿年長於章惇幾歲,但是與其剛一謀麵,卻是被其白須皓首的模樣驚了一下。
不過想想他自詡為新黨自王安石之後的黨魁級人物,在元佑時期被貶謫打擊也就算了,眼見得紹聖紹述了,卻生生地受到章惇等人的壓製,無法迴歸朝堂,個中滋味,定然很不好受。
呂惠卿同樣驚訝於秦剛的年輕,他眯起眼睛,不由地感慨而言:“早就聽說過徐之年少有為,二十一歲便能任為知軍,為我大宋立朝以來之罕見,但今日見麵,方知少年英雄人物,名不虛傳啊。”
言語雖有讚賞之意,但秦剛卻也聽得出其中的一絲不以為然,於是彎腰施禮後,不卑不亢地迴道:“俱是天子簡拔、朝堂信任,秦剛不敢不用心於邊事。”
“老夫此前聞得徐之在永城、處州兩場大捷,頗懂用兵之道。此番入邊,也聽得沿途親衛之威武軍姿,甚是了得。隻是這西賊之兇惡,遠非內地賊寇所比擬,徐之不可掉以輕心啊!”呂惠卿這番話,聽起來像是好心提醒,其實際意思還是明麵上的敲打,意思是你不要仗著內地打了兩場勝仗,就以為這西夏人好打。
不過,他要是知道秦剛的親衛營剛剛全殲了一隊打草穀的西夏騎兵三十多人,也就不會這麽講話了。
秦剛也隻是淺淺一笑,依舊恭敬地迴道:“呂經略提醒的是,下官定當小心謹慎。”
這時,李夔過來請示,說是全路各地官員皆已到齊,是否可以去大廳開始正式商議?
於是呂惠卿便招唿了秦剛一同過去。
大廳裏已經坐滿了官員,按李夔所言,便是這鄜延路所轄的延安府、鄜州、丹州、坊州這四州以及保安軍、綏德軍這些地方的州軍及所屬縣的主要官員及軍將。
看見經略安撫使呂惠卿進來,俱是起身向其行禮。呂惠卿便在開頭簡單地介紹了才來就任的秦剛之後,便迅速進入主題:
“本帥到了鄜延路已有月餘,僅此時間,卻是滿目皆是民生之困頓、吏民之凋敝景象。此乃在座諸君之過否?非也,我鄜延各吏員無不日夜用命,勤懇做事。蓋因西夏之患,如芒在背。縱使元佑割地求和,換來的卻是西賊邊釁不斷、欲壑難填。所以,本帥在到了這裏的第一天起,就已經清楚,對於西夏的態度唯有一個字:打!如果我們不打過去,這群強盜就會在我們睡覺的時候打過來,在我們收獲的季節打過來,破壞我們的家園、搶奪我們的財物,更是在摧毀各位辛辛苦苦累年而積的政績與成就。”
誰也沒有想到,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呂經略使一開口,居然就如此地鐵血與果斷。這讓廳裏幾位武官顯得神色欣喜,尤其是秦剛一進來就已看到的劉法,這次他進京迴來後,已經被提拔到了鄜延路副兵馬鈐轄之位。
“當然,本帥來鄜延路,決不打無準備之仗!”呂惠卿轉頭看了看李夔,說道,“先前已著斯和去全路各處點檢兵馬資源,你們也是都知道了。承蒙各位的配合與支持,斯和也是剛剛完成了這件差事,正好迴來後,便在這裏與各位通報一番。”
李夔已經翻開他所準備的簿本,對眾人說道:“鄜延路所轄計有一府四州兩軍之地,目前共有鎮、寨、關三十一座,禁軍計兩萬一千餘人,地方強人【注:強人是指宋朝在河北西北因地製宜而募集的一種地方武裝,無事解散,戰時給武器裝備與錢糧作戰】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五人,各州蕃兵一萬四千人。按之前各軍州分配的守禦部隊計劃,全路可用的機動兵力約有八千人。”
大宋立國之後,武事鬆弛,各地軍隊虛報兵額、吃空餉的現象日益嚴重,以至於南方一些廂軍空餉比例能夠達到令人驚駭的六成以上。
而在目前的西北地區,這種情況則要好點。畢竟這裏的部隊都是需要拉到戰場上與敵軍進行真刀實槍地拚命的。所以戰事稍少的地方,部隊空額隻會在兩成以下,而連年作戰的地區空額則會更少一些。
而李夔這次匯總的數據,當然不是各州縣以及地方部隊的軍官們報上來的官麵數據,而是他親自下去後逐一核實,認真地擠去了空餉水份的真實數據。
呂惠卿在派出李夔去檢查各地的實際兵力以及相關資源時,專門帶有他親手簽發的手令,在手令上,他鄭重向各地的主政官員、各軍將領承諾,此次核查的數據,僅僅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麵對西夏的軍事進攻,組織鄜延路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軍事反擊,而必須要有真實與準確的結果。這樣才不至於在實際作戰中出現致命的偏差。
雖然李夔到了地方再三聲明,這次盤查情況並不會與他們先前報上去的賬冊對比,而且也會在戰後就會對這些數據銷毀不再提及。但是這些說法,會有多少人相信呢?實際數據都已經被經略安撫司掌握了,底下人能不對這位新來的呂經略而膽戰心驚麽?
“目前除延安府之外,各地府庫中僅有供駐軍所用的軍資與糧草之外,餘錢極少,去除地方吏員俸祿之外,幾無節餘。我鄜延路因為在綏德、米脂一帶與附近的藩部常有馬匹交易,目前共有壯馬八千五百餘匹,可用於上陣者約八成。大約一半左右都在延安府。”
呂惠卿對李夔這次下去摸底的結果比較滿意,他點點頭,接過話來說道:“年初西賊寇襲我塞門寨,至今為止,其小股侵擾依然不止,延安府以北的大部分農田都已拋荒。此情雖得朝廷憐憫、再次免了我路今年賦稅,另又特批四十萬貫錢補貼。隻是如果我們還是如此坐守州縣,坐等西賊來打,這四十萬貫也將很快吃空用光,鄜延戰局仍然糜爛如故。不知在座的各位,可有什麽應敵之策啊?”
底下一片寂靜,秦剛更是穩穩地坐在那裏,心想自己算是剛剛來這裏,不管是當地的民風民情,還是以往的政情諸事,就連去軍衙的接任工作還沒開展過呢?所以,對於這樣的發言,怎麽著也輪不到他來吧。
“末將有一言,不知可否一講?”稍過了一會兒,劉法終於按捺不住了。
“劉鈐轄請講。”
“剛聽李撫勾所言,我路之壯馬數量尚可,然馬匹對於守城近乎無用,不若下放壯馬於各地州縣,抽調各部善騎之士組建遊騎。外層鎮寨減兵堅守,屯積重兵於延安府。若無敵寇則由遊騎主動出擊,禦敵於橫山之麓。一旦帥府有事則隨時應援。”劉法所講的這套應對策,正是他在京城與秦剛暢談後所悟出的對夏作戰的最佳思路,也正與此時呂惠卿的所想不謀而合。
八千壯馬,六千可用,預留一些備馬,至少能夠組建出五支千人騎兵隊。按照這幾年的宋夏邊境衝突規模來看,鄜延路能放出五千人的騎兵遊戰襲擊,也必然是令西夏極其頭疼的存在。
“下官覺得,主動出戰即意味著銀糧加速消耗,這朝廷下撥的四十萬貫雖然不少,但縱觀鄜延全路都是嗷嗷待哺之處,軍資使用出現了缺口怎麽辦?”便有官員提出這樣的疑問。
“遊騎出動,反而要比坐守家裏還要省糧,隻要打到西夏那邊去,便可‘因糧於敵’。”劉法耿直地迴道。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主動攻擊的人,是可以到對方境內去搶糧的,反而節約了自己的消耗,而這實際上都是之前西夏人進行軍事攻擊的主要策略,因為西夏對於絕大多數的軍隊及士兵是不提供軍餉與糧草的,但是他們直接鼓勵手下的士兵可以有組織地進入宋境進行公開搶劫以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反過來,宋朝的各任主帥大多都保守且迂腐,對於西夏人的這些行為,隻會空洞無力地斥責為野蠻人的行徑。而如果一旦聽到自己手下的將領想要“以牙還牙”,反過來進入西夏境內時去搶糧搶物的話,根本就不管這對象是敵國敵軍,立即就像是搶了他親娘一樣堅決禁止。甚至還會對於少數如此去做的將領進行處罰、治罪。
不過,今天在聽了劉法所提的“因糧就敵”的講法後,呂惠卿並沒有什麽反對的意思,立刻讓底下的許多人心裏多少有了一點點數。
“西夏人兇殘暴虐,又極記仇,我們如此出頭進行主動攻擊,若是引得西夏大軍來攻我路,如何是好?”又有一個官員提出他的擔心。
“本帥就是怕他們不來!”這次迴答的卻是呂惠卿,“六路禦夏,東西一體,此乃朝廷國策,假如我路能引得西賊出兵來襲,便是給了其他路反攻包抄的好機會,也是我鄜延路各位立功建業的好機會!苗鈐轄,可有何想法?”
呂惠卿現在問的正是鄜延路兵馬鈐轄苗履,其父乃是隨同王韶河湟開邊的西北名將苗授。
“苗某讚同劉將軍之意見。”苗履的迴答簡單幹脆。
“好,本帥便著苗鈐轄重新安排全路各處軍力調配。凡朝廷補貼用度,則按各州縣軍隊出擊次數分配,報到李斯和處審核發放。”
呂惠卿這一著可就厲害了:他知道在這鄜延路上,每個地方的知州知軍及知縣都是軍政一體的長官,除了他兼任的延安府以外,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的小九九。
正好現在在他的手上不是正有朝廷下發的四十萬貫的補貼嗎?
那就好,聽話的,按他安排主動出擊的,就可以領取補貼。
要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保存實力的,那就等著看別人喝肉湯。
秦剛在這過程中自然也就是多聽多看,到了最後,也就混在一群官員之中,齊聲迴以“謹遵呂經略之命,屬下當盡心執行。”
不過他也已經看明白了,這呂惠卿看似在作出這一決定前已經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派李夔去調查摸清了每個地方的家底,比如說應該是提前安排好了劉法在會議上的率先發言,女比如說也安排好了對於朝廷補貼的使用規則的約束,但是在這個會議上卻唯獨缺少了對於即將迎戰的對麵西夏那裏的情報搜集。
兵法並無太多深奧之處,孫子兵法早已將關鍵之處總結得極其透徹,便就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且,呂惠卿你既然口頭提出了“六路禦夏”的一體思路,又有心想讓鄜延路來做這吸引西夏大軍圍攻的先頭陣地,那麽關於這一次的行動,與其他幾路是否已經作好事先的溝通?又對朝廷上麵是否得到過某些承諾保證?
其實,這些東西,秦剛不用去深究,就知道他沒有做過。
原因很簡單,眼下的呂惠卿根本就不是從戰略戰局的實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政治前途發展需要出發:
他亟需要一場發生在他身邊的大戰役,亟需要由此戰役中獲取一個不可忽略的功勞。
呂惠卿的館職已到資政殿大學士,倘若能在這一任的經略安撫使時,取下開邊拓土的大功勞的話,朝廷豈能不作出封賞?原本就是地方軍政合一的大員,在此基礎上的提拔會是什麽呢?當然也就唯有讓他迴到京城進入政事堂了。
就如當年的狄青,你大宋再是輕視武臣,再是壓低武臣立功後的封賞,但是狄青一旦是將功勞立到你壓也壓不住,又暫時尋不到有價值的過錯,你也就隻能讓其迴京入相任樞密使。成為北宋極為罕見的武將入相。
這便是大宋官場的一個潛規則,有時候就算是皇帝權相,也無法對其有所抗拒。
看著今天的會議結束,對於他與李夔已經細細策劃了半個月之久的計劃順利地推行了下去,而這些轄地內的屬官們也都沒有提出什麽異議,這就意味著自己向著再迴朝堂之路再次邁近了一步。
章扒皮,別以為你才是新黨的唯一傳承,論及對於新法大義的理解,對於新法正統的堅持,這世間還是得由我呂吉甫來真正地主持!
躊躇滿誌的呂惠卿卻稍稍有一點點遺憾,就是他原本以為那個最年輕的知軍總應該會有點特別的舉動,比如跳出來說些幼稚可笑的話語,又或者提些不著邊際的建議。
至於能給他一些積極有價值的意見?
不可能的,這個年紀,又剛剛中了進士,光是讀書就已耗盡了他幾乎所有的時間。之前聽說過此人與境內土匪打過兩次勝仗,又在兩浙路有過一點青苗法的業績。呂惠卿是不相信都是他個人所為的。
“或許在擺弄功績,鑽營匯報方麵有點手段吧?”呂惠卿這樣子想著。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秦剛沉穩得如同一個老官僚一樣,此時也中規中矩地站在人群之中唯唯諾諾,更加讓呂惠卿在內心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或許,此人不過是個誌大才疏、名不符實的幸進之輩吧!”
大的戰略已經布置了下去,呂經略還有一大堆的公事細務需要去處理,很快就把這件小事拋在腦後了。
從經略安撫司的大廳裏走出來的一眾人等裏,秦剛熟悉的便隻有劉法一人,出得門外,他便毫不見外地上前熱情招唿:“劉鈐轄,別來無恙!”
眾人皆有點意外,一是文武有別,哪怕一些私交不錯的文官與武將,在公開場合時都會注意有所避嫌;二是秦剛初來乍到,怎麽就會突然與劉法如此地熟絡?
劉法也有點意外,即使是眼下他已經提升到了這個副兵馬鈐轄,但是不論是看現在本官與差遣的品級,他也是比不上現在的秦剛,更不要說武官在文官麵前的地位不對等。
不過,秦剛既然如此熱情,他當然不能見外,立即躬身鄭重地見禮,又不忘把秦剛正式介紹給自己的上官——鄜延路兵馬鈐轄苗履,並特意點明,他們倆人是在幾個月前入京磨勘時,經原來的環慶路老經略章楶介紹所認識的。
在這一次的詳細介紹中,秦剛終於對苗履與劉法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幾十年後的南宋臨安城,曾經爆發過一次震驚天下的“苗劉兵變”,發動者分別叫作苗傅與劉正彥,而苗傅正是眼前這位兵馬鈐轄苗履的兒子,而劉正彥,不用說,便就是劉法的兒子了。
原來,這兩家人的命運,便是從這時開始,就已經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因為聽說是章楶推薦引見的,苗履對秦剛的態度一下子有了明顯的變化,難得與他一同並行了好些步,相互寒喧了數語,一直到了經略宣撫司的門外,方才讓位於劉法,口稱另有要事,改天另約。
此時其他官員都大多都已散開,隻剩下了他們兩人之後劉法這才有點興奮地對秦剛說道:“在京城時,章老經略就說我們以後一定會在一起的,卻不曾想才幾個月的時間,某就被調到這鄜延路來,而徐之你居然也來了保安軍。這還是真是給他說中了啊!”
秦剛笑道:“是啊,雖然這次來西北,未能在章老經略的手下,卻是能與劉鈐轄你在一起,還算是難得的緣份啦!”
劉法一瞪眼睛道:“既然說到了緣份,那你和我之間,就沒必再將各自的官名唿來喚去的,顯得太過生份的。我也不怕是高攀,就仗著年歲大你一些,直接叫你一聲秦賢弟,你若不嫌棄,叫我一聲劉哥,那便是劉某的福份!”
“哪裏會有嫌棄,能與大哥稱兄道弟,這便是小弟的榮興。”秦剛趕緊說道。
“哈哈,來來來,想必你也是頭一迴來這延安府,今天便是某來做東,直接去我那裏。”對於劉法而言,不僅僅隻是秦剛是文官,而且更是難得可以與他這樣的武將共同探討軍事作戰問題的同好,所以顯得特別地興奮,“某那渾家別的不行,但是燒羊肉卻是遠近聞名的行家,你與我去,喝一喝這西北的水酒,嚐嚐這裏的羊肉。”
聽此,秦剛倒是略有為難地說:“不瞞劉哥說,小弟是在直羅鎮去往保安軍的半路上被呂經略的信使直接叫來的。這不,我連到保安軍上任的手續還沒有辦完,所以心裏想著還得要趕緊迴去保安軍的。”
“哦!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劉法聽了後便放下心道,“今天這天色也不遠了,趕夜路既危險也不值得,所以今晚的酒,你就放心喝好了。明日一早,我這裏帶了親兵陪你一同去保安軍上任不就是了嘛!”
信使連忙給兩位進行引見。
“哎呀呀!早就聽聞秦知軍要來鄜延路上任,下官說起來也算是與秦知軍能攀扯得上一點江淮同僚的關係啊。”這李夔四十多歲的模樣,為人倒是十分坦誠客氣。
“哦?”秦剛聽了之後卻是有點不明白,趕緊問道,“恕秦剛不知之罪,煩請李撫勾指教。”
“秦知軍之前在江淮發運司的催綱司勾當公事,其上司提舉便是陳元輿陳知州吧?”
秦剛點點頭,說來這陳知州對其也算有照顧。
“下官此時正隨陳知州而知錢塘縣,聽聞過秦知軍當時在兩浙推行青苗法而利民無數,一直甚為欽佩,隻是去州衙多次,卻一直無緣得見。此次呂學士任鄜延帥臣,辟用下官在府司管事,隻比秦知軍早來了一個多月而已。”
眼下秦剛的官階為正七品奉議郎,差遣是權發遣知保安軍,所以李夔謙虛對其自稱下官。
“原來如此,古人常言,他鄉遇故知乃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秦剛聽後並沒有托大,而是非常客氣地喜道,“此前在兩浙路的不遇,乃是秦某杭州去的次數太少所至,實是遺憾。隻是不想今日卻在這鄜延路上能與李撫勾共事,實是幸哉幸哉!”
“秦知軍在延安府辦完公事,可到下官住處多多敘舊。也能給下官一個機會,以先到之由,略盡地主之誼。”李夔見秦剛如此謙遜客氣,心裏也是甚喜。
於是兩隊人馬一路同行至延安府,又直接去了經略安撫司衙。
到得衙前,早已有人提前通報,呂惠卿傳話待秦剛到後,直接便來後廳相見。
秦剛本來已知呂惠卿年長於章惇幾歲,但是與其剛一謀麵,卻是被其白須皓首的模樣驚了一下。
不過想想他自詡為新黨自王安石之後的黨魁級人物,在元佑時期被貶謫打擊也就算了,眼見得紹聖紹述了,卻生生地受到章惇等人的壓製,無法迴歸朝堂,個中滋味,定然很不好受。
呂惠卿同樣驚訝於秦剛的年輕,他眯起眼睛,不由地感慨而言:“早就聽說過徐之年少有為,二十一歲便能任為知軍,為我大宋立朝以來之罕見,但今日見麵,方知少年英雄人物,名不虛傳啊。”
言語雖有讚賞之意,但秦剛卻也聽得出其中的一絲不以為然,於是彎腰施禮後,不卑不亢地迴道:“俱是天子簡拔、朝堂信任,秦剛不敢不用心於邊事。”
“老夫此前聞得徐之在永城、處州兩場大捷,頗懂用兵之道。此番入邊,也聽得沿途親衛之威武軍姿,甚是了得。隻是這西賊之兇惡,遠非內地賊寇所比擬,徐之不可掉以輕心啊!”呂惠卿這番話,聽起來像是好心提醒,其實際意思還是明麵上的敲打,意思是你不要仗著內地打了兩場勝仗,就以為這西夏人好打。
不過,他要是知道秦剛的親衛營剛剛全殲了一隊打草穀的西夏騎兵三十多人,也就不會這麽講話了。
秦剛也隻是淺淺一笑,依舊恭敬地迴道:“呂經略提醒的是,下官定當小心謹慎。”
這時,李夔過來請示,說是全路各地官員皆已到齊,是否可以去大廳開始正式商議?
於是呂惠卿便招唿了秦剛一同過去。
大廳裏已經坐滿了官員,按李夔所言,便是這鄜延路所轄的延安府、鄜州、丹州、坊州這四州以及保安軍、綏德軍這些地方的州軍及所屬縣的主要官員及軍將。
看見經略安撫使呂惠卿進來,俱是起身向其行禮。呂惠卿便在開頭簡單地介紹了才來就任的秦剛之後,便迅速進入主題:
“本帥到了鄜延路已有月餘,僅此時間,卻是滿目皆是民生之困頓、吏民之凋敝景象。此乃在座諸君之過否?非也,我鄜延各吏員無不日夜用命,勤懇做事。蓋因西夏之患,如芒在背。縱使元佑割地求和,換來的卻是西賊邊釁不斷、欲壑難填。所以,本帥在到了這裏的第一天起,就已經清楚,對於西夏的態度唯有一個字:打!如果我們不打過去,這群強盜就會在我們睡覺的時候打過來,在我們收獲的季節打過來,破壞我們的家園、搶奪我們的財物,更是在摧毀各位辛辛苦苦累年而積的政績與成就。”
誰也沒有想到,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呂經略使一開口,居然就如此地鐵血與果斷。這讓廳裏幾位武官顯得神色欣喜,尤其是秦剛一進來就已看到的劉法,這次他進京迴來後,已經被提拔到了鄜延路副兵馬鈐轄之位。
“當然,本帥來鄜延路,決不打無準備之仗!”呂惠卿轉頭看了看李夔,說道,“先前已著斯和去全路各處點檢兵馬資源,你們也是都知道了。承蒙各位的配合與支持,斯和也是剛剛完成了這件差事,正好迴來後,便在這裏與各位通報一番。”
李夔已經翻開他所準備的簿本,對眾人說道:“鄜延路所轄計有一府四州兩軍之地,目前共有鎮、寨、關三十一座,禁軍計兩萬一千餘人,地方強人【注:強人是指宋朝在河北西北因地製宜而募集的一種地方武裝,無事解散,戰時給武器裝備與錢糧作戰】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五人,各州蕃兵一萬四千人。按之前各軍州分配的守禦部隊計劃,全路可用的機動兵力約有八千人。”
大宋立國之後,武事鬆弛,各地軍隊虛報兵額、吃空餉的現象日益嚴重,以至於南方一些廂軍空餉比例能夠達到令人驚駭的六成以上。
而在目前的西北地區,這種情況則要好點。畢竟這裏的部隊都是需要拉到戰場上與敵軍進行真刀實槍地拚命的。所以戰事稍少的地方,部隊空額隻會在兩成以下,而連年作戰的地區空額則會更少一些。
而李夔這次匯總的數據,當然不是各州縣以及地方部隊的軍官們報上來的官麵數據,而是他親自下去後逐一核實,認真地擠去了空餉水份的真實數據。
呂惠卿在派出李夔去檢查各地的實際兵力以及相關資源時,專門帶有他親手簽發的手令,在手令上,他鄭重向各地的主政官員、各軍將領承諾,此次核查的數據,僅僅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麵對西夏的軍事進攻,組織鄜延路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軍事反擊,而必須要有真實與準確的結果。這樣才不至於在實際作戰中出現致命的偏差。
雖然李夔到了地方再三聲明,這次盤查情況並不會與他們先前報上去的賬冊對比,而且也會在戰後就會對這些數據銷毀不再提及。但是這些說法,會有多少人相信呢?實際數據都已經被經略安撫司掌握了,底下人能不對這位新來的呂經略而膽戰心驚麽?
“目前除延安府之外,各地府庫中僅有供駐軍所用的軍資與糧草之外,餘錢極少,去除地方吏員俸祿之外,幾無節餘。我鄜延路因為在綏德、米脂一帶與附近的藩部常有馬匹交易,目前共有壯馬八千五百餘匹,可用於上陣者約八成。大約一半左右都在延安府。”
呂惠卿對李夔這次下去摸底的結果比較滿意,他點點頭,接過話來說道:“年初西賊寇襲我塞門寨,至今為止,其小股侵擾依然不止,延安府以北的大部分農田都已拋荒。此情雖得朝廷憐憫、再次免了我路今年賦稅,另又特批四十萬貫錢補貼。隻是如果我們還是如此坐守州縣,坐等西賊來打,這四十萬貫也將很快吃空用光,鄜延戰局仍然糜爛如故。不知在座的各位,可有什麽應敵之策啊?”
底下一片寂靜,秦剛更是穩穩地坐在那裏,心想自己算是剛剛來這裏,不管是當地的民風民情,還是以往的政情諸事,就連去軍衙的接任工作還沒開展過呢?所以,對於這樣的發言,怎麽著也輪不到他來吧。
“末將有一言,不知可否一講?”稍過了一會兒,劉法終於按捺不住了。
“劉鈐轄請講。”
“剛聽李撫勾所言,我路之壯馬數量尚可,然馬匹對於守城近乎無用,不若下放壯馬於各地州縣,抽調各部善騎之士組建遊騎。外層鎮寨減兵堅守,屯積重兵於延安府。若無敵寇則由遊騎主動出擊,禦敵於橫山之麓。一旦帥府有事則隨時應援。”劉法所講的這套應對策,正是他在京城與秦剛暢談後所悟出的對夏作戰的最佳思路,也正與此時呂惠卿的所想不謀而合。
八千壯馬,六千可用,預留一些備馬,至少能夠組建出五支千人騎兵隊。按照這幾年的宋夏邊境衝突規模來看,鄜延路能放出五千人的騎兵遊戰襲擊,也必然是令西夏極其頭疼的存在。
“下官覺得,主動出戰即意味著銀糧加速消耗,這朝廷下撥的四十萬貫雖然不少,但縱觀鄜延全路都是嗷嗷待哺之處,軍資使用出現了缺口怎麽辦?”便有官員提出這樣的疑問。
“遊騎出動,反而要比坐守家裏還要省糧,隻要打到西夏那邊去,便可‘因糧於敵’。”劉法耿直地迴道。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主動攻擊的人,是可以到對方境內去搶糧的,反而節約了自己的消耗,而這實際上都是之前西夏人進行軍事攻擊的主要策略,因為西夏對於絕大多數的軍隊及士兵是不提供軍餉與糧草的,但是他們直接鼓勵手下的士兵可以有組織地進入宋境進行公開搶劫以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反過來,宋朝的各任主帥大多都保守且迂腐,對於西夏人的這些行為,隻會空洞無力地斥責為野蠻人的行徑。而如果一旦聽到自己手下的將領想要“以牙還牙”,反過來進入西夏境內時去搶糧搶物的話,根本就不管這對象是敵國敵軍,立即就像是搶了他親娘一樣堅決禁止。甚至還會對於少數如此去做的將領進行處罰、治罪。
不過,今天在聽了劉法所提的“因糧就敵”的講法後,呂惠卿並沒有什麽反對的意思,立刻讓底下的許多人心裏多少有了一點點數。
“西夏人兇殘暴虐,又極記仇,我們如此出頭進行主動攻擊,若是引得西夏大軍來攻我路,如何是好?”又有一個官員提出他的擔心。
“本帥就是怕他們不來!”這次迴答的卻是呂惠卿,“六路禦夏,東西一體,此乃朝廷國策,假如我路能引得西賊出兵來襲,便是給了其他路反攻包抄的好機會,也是我鄜延路各位立功建業的好機會!苗鈐轄,可有何想法?”
呂惠卿現在問的正是鄜延路兵馬鈐轄苗履,其父乃是隨同王韶河湟開邊的西北名將苗授。
“苗某讚同劉將軍之意見。”苗履的迴答簡單幹脆。
“好,本帥便著苗鈐轄重新安排全路各處軍力調配。凡朝廷補貼用度,則按各州縣軍隊出擊次數分配,報到李斯和處審核發放。”
呂惠卿這一著可就厲害了:他知道在這鄜延路上,每個地方的知州知軍及知縣都是軍政一體的長官,除了他兼任的延安府以外,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的小九九。
正好現在在他的手上不是正有朝廷下發的四十萬貫的補貼嗎?
那就好,聽話的,按他安排主動出擊的,就可以領取補貼。
要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保存實力的,那就等著看別人喝肉湯。
秦剛在這過程中自然也就是多聽多看,到了最後,也就混在一群官員之中,齊聲迴以“謹遵呂經略之命,屬下當盡心執行。”
不過他也已經看明白了,這呂惠卿看似在作出這一決定前已經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派李夔去調查摸清了每個地方的家底,比如說應該是提前安排好了劉法在會議上的率先發言,女比如說也安排好了對於朝廷補貼的使用規則的約束,但是在這個會議上卻唯獨缺少了對於即將迎戰的對麵西夏那裏的情報搜集。
兵法並無太多深奧之處,孫子兵法早已將關鍵之處總結得極其透徹,便就是“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且,呂惠卿你既然口頭提出了“六路禦夏”的一體思路,又有心想讓鄜延路來做這吸引西夏大軍圍攻的先頭陣地,那麽關於這一次的行動,與其他幾路是否已經作好事先的溝通?又對朝廷上麵是否得到過某些承諾保證?
其實,這些東西,秦剛不用去深究,就知道他沒有做過。
原因很簡單,眼下的呂惠卿根本就不是從戰略戰局的實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政治前途發展需要出發:
他亟需要一場發生在他身邊的大戰役,亟需要由此戰役中獲取一個不可忽略的功勞。
呂惠卿的館職已到資政殿大學士,倘若能在這一任的經略安撫使時,取下開邊拓土的大功勞的話,朝廷豈能不作出封賞?原本就是地方軍政合一的大員,在此基礎上的提拔會是什麽呢?當然也就唯有讓他迴到京城進入政事堂了。
就如當年的狄青,你大宋再是輕視武臣,再是壓低武臣立功後的封賞,但是狄青一旦是將功勞立到你壓也壓不住,又暫時尋不到有價值的過錯,你也就隻能讓其迴京入相任樞密使。成為北宋極為罕見的武將入相。
這便是大宋官場的一個潛規則,有時候就算是皇帝權相,也無法對其有所抗拒。
看著今天的會議結束,對於他與李夔已經細細策劃了半個月之久的計劃順利地推行了下去,而這些轄地內的屬官們也都沒有提出什麽異議,這就意味著自己向著再迴朝堂之路再次邁近了一步。
章扒皮,別以為你才是新黨的唯一傳承,論及對於新法大義的理解,對於新法正統的堅持,這世間還是得由我呂吉甫來真正地主持!
躊躇滿誌的呂惠卿卻稍稍有一點點遺憾,就是他原本以為那個最年輕的知軍總應該會有點特別的舉動,比如跳出來說些幼稚可笑的話語,又或者提些不著邊際的建議。
至於能給他一些積極有價值的意見?
不可能的,這個年紀,又剛剛中了進士,光是讀書就已耗盡了他幾乎所有的時間。之前聽說過此人與境內土匪打過兩次勝仗,又在兩浙路有過一點青苗法的業績。呂惠卿是不相信都是他個人所為的。
“或許在擺弄功績,鑽營匯報方麵有點手段吧?”呂惠卿這樣子想著。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秦剛沉穩得如同一個老官僚一樣,此時也中規中矩地站在人群之中唯唯諾諾,更加讓呂惠卿在內心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或許,此人不過是個誌大才疏、名不符實的幸進之輩吧!”
大的戰略已經布置了下去,呂經略還有一大堆的公事細務需要去處理,很快就把這件小事拋在腦後了。
從經略安撫司的大廳裏走出來的一眾人等裏,秦剛熟悉的便隻有劉法一人,出得門外,他便毫不見外地上前熱情招唿:“劉鈐轄,別來無恙!”
眾人皆有點意外,一是文武有別,哪怕一些私交不錯的文官與武將,在公開場合時都會注意有所避嫌;二是秦剛初來乍到,怎麽就會突然與劉法如此地熟絡?
劉法也有點意外,即使是眼下他已經提升到了這個副兵馬鈐轄,但是不論是看現在本官與差遣的品級,他也是比不上現在的秦剛,更不要說武官在文官麵前的地位不對等。
不過,秦剛既然如此熱情,他當然不能見外,立即躬身鄭重地見禮,又不忘把秦剛正式介紹給自己的上官——鄜延路兵馬鈐轄苗履,並特意點明,他們倆人是在幾個月前入京磨勘時,經原來的環慶路老經略章楶介紹所認識的。
在這一次的詳細介紹中,秦剛終於對苗履與劉法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幾十年後的南宋臨安城,曾經爆發過一次震驚天下的“苗劉兵變”,發動者分別叫作苗傅與劉正彥,而苗傅正是眼前這位兵馬鈐轄苗履的兒子,而劉正彥,不用說,便就是劉法的兒子了。
原來,這兩家人的命運,便是從這時開始,就已經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因為聽說是章楶推薦引見的,苗履對秦剛的態度一下子有了明顯的變化,難得與他一同並行了好些步,相互寒喧了數語,一直到了經略宣撫司的門外,方才讓位於劉法,口稱另有要事,改天另約。
此時其他官員都大多都已散開,隻剩下了他們兩人之後劉法這才有點興奮地對秦剛說道:“在京城時,章老經略就說我們以後一定會在一起的,卻不曾想才幾個月的時間,某就被調到這鄜延路來,而徐之你居然也來了保安軍。這還是真是給他說中了啊!”
秦剛笑道:“是啊,雖然這次來西北,未能在章老經略的手下,卻是能與劉鈐轄你在一起,還算是難得的緣份啦!”
劉法一瞪眼睛道:“既然說到了緣份,那你和我之間,就沒必再將各自的官名唿來喚去的,顯得太過生份的。我也不怕是高攀,就仗著年歲大你一些,直接叫你一聲秦賢弟,你若不嫌棄,叫我一聲劉哥,那便是劉某的福份!”
“哪裏會有嫌棄,能與大哥稱兄道弟,這便是小弟的榮興。”秦剛趕緊說道。
“哈哈,來來來,想必你也是頭一迴來這延安府,今天便是某來做東,直接去我那裏。”對於劉法而言,不僅僅隻是秦剛是文官,而且更是難得可以與他這樣的武將共同探討軍事作戰問題的同好,所以顯得特別地興奮,“某那渾家別的不行,但是燒羊肉卻是遠近聞名的行家,你與我去,喝一喝這西北的水酒,嚐嚐這裏的羊肉。”
聽此,秦剛倒是略有為難地說:“不瞞劉哥說,小弟是在直羅鎮去往保安軍的半路上被呂經略的信使直接叫來的。這不,我連到保安軍上任的手續還沒有辦完,所以心裏想著還得要趕緊迴去保安軍的。”
“哦!我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劉法聽了後便放下心道,“今天這天色也不遠了,趕夜路既危險也不值得,所以今晚的酒,你就放心喝好了。明日一早,我這裏帶了親兵陪你一同去保安軍上任不就是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