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貶程】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蘇軾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
秦觀此次迴來,十分驚訝莊中的道路都已換上光滑堅硬的水泥路麵,過去多見的草屋都已經看不見了,替代的都是高出很多的磚瓦房屋,牆麵更是多有水泥抹麵。
一問之下,方知都是秦剛之功勞,心底更是對自己這個弟子得意異常。
雖然秦觀與秦剛都隻是從八品的官員,但到了地方,一曾是朝中京官,二是新晉進士,此次迴鄉,自然是可以當成大喜事來操辦的。更何況,這一年多來,在秦剛的諸多措施幫助之下,秦家莊五業興旺,收入頗豐,在秦察的授意下,秦規早就準備好了三天的流水宴事宜。秦家莊上上下下喜氣洋洋,周圍諸莊來賀之人,也是來者不拒,悉心接待。
秦觀想要作些勸阻時,秦規便說:“七哥有所不知,此事主要還是為了慶賀十八弟的進士及第。”
聽了這之後,秦觀才算是勉強接受。
一行人安定下來還沒多久,就聽莊丁前來通報:“毛知軍到訪。”
秦觀急忙抽身出迎,秦剛也趕緊隨同而出,剛到宅院門口,就已看見毛滂輕衣簡從,已經快步走到近前,見到秦觀便大笑致禮:“聞少遊兄返鄉省親,毛滂不勝激動,此時得見容顏,果真是風采不減當年啊!”
秦觀受其感染,也是爽聲而笑:“澤民兄身為一方大員,果真是氣度越來越強了。”
將毛滂讓進了正堂坐下,秦觀見隻有自己幾人在場,便擔憂地說起老師蘇軾與自己等人接連被貶之事,勸說毛滂還是與自己少有來往為宜。
毛滂擺擺手道:“少遊你這話說得,一是看輕了我,二是看輕了新黨那些人。且不說我毛滂現在的這個知軍,是蘇大學士舉薦而來,是誰都知道我與你等蘇門中人過去的那些親密來往之事。就算是我如今投其所好,與你斷絕聯係,那我身上的這個蜀黨從眾身份也是洗刷不掉的。況且,你視我們之間的多年情誼為何物呢?所以,今天你莊上這等接風酒,一定要讓我喝幾杯的!哈哈!”
目前新黨動手的地方,多在京官外放,像毛滂這樣已被瞄準的地方官員,雖然多有風聲傳出,目前估計一時半會還顧及不到。
反正結局不可改變,毛滂索性也在高郵過得有些恣意放縱開來。這天聽聞秦觀與秦剛迴鄉,立即毫不顧忌地親自來秦家莊見麵。
毛滂在京城時,曾與秦觀同樣在國史院任職,又是詩詞風格相近相熟悉之人,自然有著說不完的共同話題,反倒是有點冷落了一旁作陪的秦剛。
好在秦觀中間關注到了後,趕緊對他道:“徐之也是迴鄉不久,自家的父親與胞妹還在一邊等待著呢,不妨你先過去陪他們吧!”
秦剛順勢告罪離開,留下他倆盡興交談。
秦福自接到來信之後,這幾天每天都是一早就與盼兮趕到秦家莊等候,沒有消息就再迴到城裏家中,直到今天接到神居村過來的快船報了準確的消息。
談建自告奮勇地駕船送他們三人一行迴城裏住所,他也利用在船上的路途中將這半年多來秦家莊裏的生意之事向秦剛作了匯報。
秦剛沒想到,談建是一個非常沉得下心的人,莊上的許多生意比較零碎,一些莊民無論是從習慣出發還是對於新事物的排斥,使得新生意的開展總是不會那麽順利。
但是談建卻是通過會社的運作,先讓大家每個人自己做的事情都可以在這裏麵共存,然後再通過明顯的利潤對比,引導大部分人認識到可以更容易賺錢的事情,從而改變他們的看法。之後,談建還研究了不同生意業務之間的相互聯動,例如讓鹹鴨蛋、鬆花蛋與草編社生意關聯帶動,讓桑蠶織給神居水寨的香水配套等等。
“嗯,建哥你的這個思路的確穩妥又靠得住。接下來還得多注重培養一些幫手。”秦剛笑著對他說,“如今衍哥在京城幫我打理那邊的事情,萬一接下來我陪老師去杭州,需要人過去南邊幫襯,你到時候可要能夠走得開啊!”
“啊?真的會需要我過去?”談建有點不敢相信。
“也不是說一定會,但是你總得提前做好準備啊不是?”
“對的,對的,我知道了,剛哥你放心,我會注意的。”
終於,秦剛迴到了北窯莊的家裏。
正在家裏忙碌著的,正是秦婉帶著的那對船工夫婦。
自黃小個和秦剛入京之後,這船工夫婦倆索性就在秦家住下,除了有需要去神居水寨的專程駕船之外,平時也能幫襯著做些家裏的事務,與秦福、盼兮以及秦婉相處得非常愉快。
“見過宣義大爺迴府。”三人皆在打掃得幹淨異常的院子裏下跪迎候。
秦剛趕緊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並說:“我們秦家哪有這樣的規矩,趕緊起來,以後不許跪了。盼兮!是不是你平時在家瞎搞的事?”
秦盼兮趕緊上前叫屈:“天地良心,我可沒叫他們這樣啊!都是他們自個兒的主意,怨不得我。”
秦婉雙目含淚:“老爺與盼姐平時待秦婉有如家人。隻是大爺外出已有半年,今日得見大爺迴家,奴婢心裏歡喜得要緊,是自作的主張,不能怪盼姐。”
秦剛知道此時大多數人的尊卑觀念,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就算是一直呆在他身邊的黃小個,該有的尊敬禮數也是一點也不會少。於是趕緊對這三人多勉勵了幾句,然後還記得放了黃小個兩天假,讓他趕緊迴一趟自己家看看父母。
最後,真正的一家人終於能夠安靜地聚在一起了。
秦盼兮等待了這麽長的時間,一把抓住了哥哥,好像是有說不完的話要講,而一旁的秦福卻總是一臉幸福地瞧著自己的兒子,偶爾說幾句話,被問到城裏的店鋪生意時,便說有著莊上的幾個後生幫忙,既不累也不需要操心,他算是享福了。
第二日一早,保長王麻子就來拜訪,開始自是各種恭維祝賀之語一大堆,很快秦剛就發現王麻子吞吞吐吐地像是有話想要說,便道:“王保長您可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咱們又是這麽多年的街坊,要有什麽話,不妨直說便是。”
“唉!也怪我嘴笨,這事原本也並不是個事。”王麻子下了決心,終於說了出來,“按理說,秦宣義此次中了進入及第,我們坊的鄉老都商議著要樹個牌坊以示慶賀。可是這一次坊裏卻是雙喜臨門,宣義的同窗,張員外家的張承奉郎也是高中進士,所以這牌坊……”
“不勞王保長為難,我家秦宣義的牌坊,已經定在秦家莊立了!”此時,忽聽秦規的聲音自堂外傳進來,緊接著他便踱著方步走了進來。
正好今天黃小個請假,看門的是船工,見到秦規,便當自家人一樣讓了進去。
當秦規走到堂屋前的院中時,正好聽到王麻子的那句話,其實他的言下之意非常明顯了:
坊裏要修進士牌坊本來是好事,但沒想到今年一下子有了兩個進士。
原本呢也沒有什麽好爭執的,秦剛的名次是一甲,為標準的“進士及第”,而張徠不過是三甲,隻算是“進士出身”。按理說,怎麽著也沒有資格來爭這個牌坊。
但是今天王麻子過來提及此事,想必肯定是聽聞了張家關於朝廷裏的風向變動的說辭以及對於秦觀秦剛的各種貶低之語。
王麻子對秦規當然十分熟悉,趕緊起身陪笑道:“原來是秦掌事過來了。”
秦剛這邊也趕緊給秦規看座,那頭秦婉也是眼疾手快地趕緊上茶。
秦規對王麻子擺手道:“王保長不必客氣,秦宣義郎乃是我秦家莊這一輩中的人中龍鳳,於情於理,這進士牌坊也是應該立於我秦家莊中。所以,這北窯莊的地方,也正好讓於那張員外家,不讓保長為難!”
這王麻子之前受人蠱惑,想在這立牌坊一事上,揚張抑秦,以示心跡。所以在來的路上,想了好多的說辭,希望能夠勸說讓秦剛家裏能夠放棄這個權利。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還沒能等他完全把意思說出口,對方居然就直接主動地退出了,這卻讓他心裏空落落的,有點說不出的失落感。
閑扯了幾句,預備起身告辭前,順口多問了一句:“哎呀!其實這秦家莊的進士已有不少,隻是不知秦宣義此番高中,卻要如何立這牌坊呢?”
“托昨日毛知軍的親自指點,我秦家莊近年已出了四名進士,於是建議我們直接修一座‘一莊四進士’的牌坊,以彰莊上尊學重教之風。”秦規淡淡地說道,“屆時,毛知軍也會來參加落成儀式。”
王麻子聽了後,臉上一緊,也就隻能幹笑著說:“那感情好、那感情好。”之後訕訕地離開,心裏竟有些對自己先前倒向張家那頭的決定有點後悔了。
待這王麻子走後,秦規卻笑著對秦剛說:“十八啊,你可別以為我隻是嗆那麻子的話,這‘一莊四進士’之牌坊正是昨天澤民兄與七哥商議的結果。無論朝廷最終如何定調,我秦家莊的這四個進士卻總是貨真價實地存在。這個牌坊的意義,無論是莊裏對於十八你此次的榮耀慶賀,還是對莊裏今後兒郎讀書的促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七哥也是大力讚同的。”
秦剛聽了也覺得挺好,這樣的牌坊,表彰的也並非隻是他一人,而是體現出了整個秦家莊兩代人的文風興盛,格局自然是高了不少。
秦規又說:”今天前來,牌坊之事說一下,這是其一,還有就是受七哥所托,想與十八你約定一個時間,一起去一下菱川書院瞧瞧。”
菱川書院也是孫覺孫莘老求學時的學堂,孫覺指導過秦觀的學問,算得上他的半個老師。
如今以書院的格致學研究,一時盛於江淮齊魯之地,很令秦觀十分向往,於是想就湊著如今能在高郵停留幾日的機會,專程再看看。
秦剛便說:“老師既想過去,那就明日一早便去。”
待秦規走後,秦盼兮則跟著秦福過來,狠狠地數落了王麻子的勢利態度一番。
倒是秦福勸道:“王保長也算是對我們家照顧頗多,他畢竟掌管一地,想要考慮平衡的事情太多,咱剛哥的進士牌坊立到秦家莊也是不錯的選擇。”
秦盼兮轉頭卻是想起一件事,便故作神秘地說道:“哥,你可知道,再過兩三天,咱們北窯莊上有人辦喜事了不?”
“噢!辦喜事好啊,你們可以去出份子吃喜酒了!”秦剛不在意的迴道。
“哼,請我去我都不稀罕去。”秦盼兮很是瞧不起的樣子,轉而又問道,“你就不想知道是誰家辦喜事嗎?不想知道娶的又是誰家的姑娘嗎?”
“誰呀?”秦剛隨口問道,突然就盼兮的臉色猜到了什麽,心裏咯噔一下,好在接下來也不需開口,就等妹妹揭曉答案。
“張家少爺中了進士迴鄉,迎娶城東郭員外家的郭小娘!”盼兮一邊說出答案,一邊賤兮兮地觀察著哥哥的表情,企圖從中看出點什麽。
果真如此,當這個早就預料多時的結果到來時,秦剛原本覺得自己至少會有些感到難過的,甚至會有點心痛什麽的,但是現在,他居然體會到的隻是心中的一片茫然之感。
看看有點失望的小妹,他笑著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說:“想什麽呢?想看哥哥的笑話?”
“不是,不是。”在沒有看到預期中的反應,秦盼兮又開始擔心哥哥是否是將傷心憋在了心底,所以才沒有在臉上表露出來,緊張地問:“哥,你沒有事吧?你說說這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可是聽說,這郭家小娘一開始去京城可是為了……”
“噓!”秦剛製止了她,“沒什麽不妥的啊,或許就像你最早的時候與我說過的,她或許並不適合你哥哥我。”
“什麽?小妹你越來越不像話了!”一旁的秦福終於能夠聽明白了大致情況,他難得地對著盼兮大發其火,“剛哥的終身大事,什麽時候輪得著你來發表意見?你老實交待,這件事可是你在中間攪黃的麽?”
秦剛一看父親有所誤會,趕緊勸阻:“嗲嗲,不關盼兮的事,前段時間,郭家小娘一直在京城,是孩兒看出她一心攀附權貴,和咱家不是一路人。這不,京城迴來才幾天啊,不就答應了這張家的婚事麽!”
聽得秦剛這樣講,秦福才收迴了想要好好教訓秦盼兮的念頭,躲過一劫的盼兮嚇得躲在秦剛身後不敢多開口了。
“剛哥你要是明確看不中這個女子的話倒也不要緊,之前給你說親時,你總是說要等京城省試結束後再說。人家那些媒人可都是記在心裏的。這不,你一迴家,人家可都是過來問迴信了啊!”
“啊!”秦剛聽了這話才開始頭疼,因為之前他為了好說服父親,便隨口說了至少要等到進京參加省試以後再說,而沒想到時間這麽快就到了:“嗲嗲,你幫我想個辦法,先把這些媒人什麽的都迴掉吧!”
“我不迴,我等著你結婚抱孫子呢!”秦福硬梆梆地丟下一句話,“你是中了進士,做了官,但老秦家現在還是我當家,所以這事,你必須得聽我的安排。這次在家裏,要麽,你給我把這新娘子選好。要麽……”
“要麽怎麽樣?”聽到還有選擇餘地,秦剛關切地問著父親。
“要麽,”秦福重重的哼了一聲,“你把婉兒帶在身邊去上任,你老頭子家裏有盼姐侍候,用不著把她留在家裏。”
“啊!”秦剛一臉地絕望與尷尬,“這是哪歸哪啊!”
這時,忽聽堂屋後麵有一聲響,像是有人碰到了什麽東西似的。
“完了,婉姐聽到了!”盼兮一臉無辜地隨口說道。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蘇軾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
秦觀此次迴來,十分驚訝莊中的道路都已換上光滑堅硬的水泥路麵,過去多見的草屋都已經看不見了,替代的都是高出很多的磚瓦房屋,牆麵更是多有水泥抹麵。
一問之下,方知都是秦剛之功勞,心底更是對自己這個弟子得意異常。
雖然秦觀與秦剛都隻是從八品的官員,但到了地方,一曾是朝中京官,二是新晉進士,此次迴鄉,自然是可以當成大喜事來操辦的。更何況,這一年多來,在秦剛的諸多措施幫助之下,秦家莊五業興旺,收入頗豐,在秦察的授意下,秦規早就準備好了三天的流水宴事宜。秦家莊上上下下喜氣洋洋,周圍諸莊來賀之人,也是來者不拒,悉心接待。
秦觀想要作些勸阻時,秦規便說:“七哥有所不知,此事主要還是為了慶賀十八弟的進士及第。”
聽了這之後,秦觀才算是勉強接受。
一行人安定下來還沒多久,就聽莊丁前來通報:“毛知軍到訪。”
秦觀急忙抽身出迎,秦剛也趕緊隨同而出,剛到宅院門口,就已看見毛滂輕衣簡從,已經快步走到近前,見到秦觀便大笑致禮:“聞少遊兄返鄉省親,毛滂不勝激動,此時得見容顏,果真是風采不減當年啊!”
秦觀受其感染,也是爽聲而笑:“澤民兄身為一方大員,果真是氣度越來越強了。”
將毛滂讓進了正堂坐下,秦觀見隻有自己幾人在場,便擔憂地說起老師蘇軾與自己等人接連被貶之事,勸說毛滂還是與自己少有來往為宜。
毛滂擺擺手道:“少遊你這話說得,一是看輕了我,二是看輕了新黨那些人。且不說我毛滂現在的這個知軍,是蘇大學士舉薦而來,是誰都知道我與你等蘇門中人過去的那些親密來往之事。就算是我如今投其所好,與你斷絕聯係,那我身上的這個蜀黨從眾身份也是洗刷不掉的。況且,你視我們之間的多年情誼為何物呢?所以,今天你莊上這等接風酒,一定要讓我喝幾杯的!哈哈!”
目前新黨動手的地方,多在京官外放,像毛滂這樣已被瞄準的地方官員,雖然多有風聲傳出,目前估計一時半會還顧及不到。
反正結局不可改變,毛滂索性也在高郵過得有些恣意放縱開來。這天聽聞秦觀與秦剛迴鄉,立即毫不顧忌地親自來秦家莊見麵。
毛滂在京城時,曾與秦觀同樣在國史院任職,又是詩詞風格相近相熟悉之人,自然有著說不完的共同話題,反倒是有點冷落了一旁作陪的秦剛。
好在秦觀中間關注到了後,趕緊對他道:“徐之也是迴鄉不久,自家的父親與胞妹還在一邊等待著呢,不妨你先過去陪他們吧!”
秦剛順勢告罪離開,留下他倆盡興交談。
秦福自接到來信之後,這幾天每天都是一早就與盼兮趕到秦家莊等候,沒有消息就再迴到城裏家中,直到今天接到神居村過來的快船報了準確的消息。
談建自告奮勇地駕船送他們三人一行迴城裏住所,他也利用在船上的路途中將這半年多來秦家莊裏的生意之事向秦剛作了匯報。
秦剛沒想到,談建是一個非常沉得下心的人,莊上的許多生意比較零碎,一些莊民無論是從習慣出發還是對於新事物的排斥,使得新生意的開展總是不會那麽順利。
但是談建卻是通過會社的運作,先讓大家每個人自己做的事情都可以在這裏麵共存,然後再通過明顯的利潤對比,引導大部分人認識到可以更容易賺錢的事情,從而改變他們的看法。之後,談建還研究了不同生意業務之間的相互聯動,例如讓鹹鴨蛋、鬆花蛋與草編社生意關聯帶動,讓桑蠶織給神居水寨的香水配套等等。
“嗯,建哥你的這個思路的確穩妥又靠得住。接下來還得多注重培養一些幫手。”秦剛笑著對他說,“如今衍哥在京城幫我打理那邊的事情,萬一接下來我陪老師去杭州,需要人過去南邊幫襯,你到時候可要能夠走得開啊!”
“啊?真的會需要我過去?”談建有點不敢相信。
“也不是說一定會,但是你總得提前做好準備啊不是?”
“對的,對的,我知道了,剛哥你放心,我會注意的。”
終於,秦剛迴到了北窯莊的家裏。
正在家裏忙碌著的,正是秦婉帶著的那對船工夫婦。
自黃小個和秦剛入京之後,這船工夫婦倆索性就在秦家住下,除了有需要去神居水寨的專程駕船之外,平時也能幫襯著做些家裏的事務,與秦福、盼兮以及秦婉相處得非常愉快。
“見過宣義大爺迴府。”三人皆在打掃得幹淨異常的院子裏下跪迎候。
秦剛趕緊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並說:“我們秦家哪有這樣的規矩,趕緊起來,以後不許跪了。盼兮!是不是你平時在家瞎搞的事?”
秦盼兮趕緊上前叫屈:“天地良心,我可沒叫他們這樣啊!都是他們自個兒的主意,怨不得我。”
秦婉雙目含淚:“老爺與盼姐平時待秦婉有如家人。隻是大爺外出已有半年,今日得見大爺迴家,奴婢心裏歡喜得要緊,是自作的主張,不能怪盼姐。”
秦剛知道此時大多數人的尊卑觀念,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就算是一直呆在他身邊的黃小個,該有的尊敬禮數也是一點也不會少。於是趕緊對這三人多勉勵了幾句,然後還記得放了黃小個兩天假,讓他趕緊迴一趟自己家看看父母。
最後,真正的一家人終於能夠安靜地聚在一起了。
秦盼兮等待了這麽長的時間,一把抓住了哥哥,好像是有說不完的話要講,而一旁的秦福卻總是一臉幸福地瞧著自己的兒子,偶爾說幾句話,被問到城裏的店鋪生意時,便說有著莊上的幾個後生幫忙,既不累也不需要操心,他算是享福了。
第二日一早,保長王麻子就來拜訪,開始自是各種恭維祝賀之語一大堆,很快秦剛就發現王麻子吞吞吐吐地像是有話想要說,便道:“王保長您可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咱們又是這麽多年的街坊,要有什麽話,不妨直說便是。”
“唉!也怪我嘴笨,這事原本也並不是個事。”王麻子下了決心,終於說了出來,“按理說,秦宣義此次中了進入及第,我們坊的鄉老都商議著要樹個牌坊以示慶賀。可是這一次坊裏卻是雙喜臨門,宣義的同窗,張員外家的張承奉郎也是高中進士,所以這牌坊……”
“不勞王保長為難,我家秦宣義的牌坊,已經定在秦家莊立了!”此時,忽聽秦規的聲音自堂外傳進來,緊接著他便踱著方步走了進來。
正好今天黃小個請假,看門的是船工,見到秦規,便當自家人一樣讓了進去。
當秦規走到堂屋前的院中時,正好聽到王麻子的那句話,其實他的言下之意非常明顯了:
坊裏要修進士牌坊本來是好事,但沒想到今年一下子有了兩個進士。
原本呢也沒有什麽好爭執的,秦剛的名次是一甲,為標準的“進士及第”,而張徠不過是三甲,隻算是“進士出身”。按理說,怎麽著也沒有資格來爭這個牌坊。
但是今天王麻子過來提及此事,想必肯定是聽聞了張家關於朝廷裏的風向變動的說辭以及對於秦觀秦剛的各種貶低之語。
王麻子對秦規當然十分熟悉,趕緊起身陪笑道:“原來是秦掌事過來了。”
秦剛這邊也趕緊給秦規看座,那頭秦婉也是眼疾手快地趕緊上茶。
秦規對王麻子擺手道:“王保長不必客氣,秦宣義郎乃是我秦家莊這一輩中的人中龍鳳,於情於理,這進士牌坊也是應該立於我秦家莊中。所以,這北窯莊的地方,也正好讓於那張員外家,不讓保長為難!”
這王麻子之前受人蠱惑,想在這立牌坊一事上,揚張抑秦,以示心跡。所以在來的路上,想了好多的說辭,希望能夠勸說讓秦剛家裏能夠放棄這個權利。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還沒能等他完全把意思說出口,對方居然就直接主動地退出了,這卻讓他心裏空落落的,有點說不出的失落感。
閑扯了幾句,預備起身告辭前,順口多問了一句:“哎呀!其實這秦家莊的進士已有不少,隻是不知秦宣義此番高中,卻要如何立這牌坊呢?”
“托昨日毛知軍的親自指點,我秦家莊近年已出了四名進士,於是建議我們直接修一座‘一莊四進士’的牌坊,以彰莊上尊學重教之風。”秦規淡淡地說道,“屆時,毛知軍也會來參加落成儀式。”
王麻子聽了後,臉上一緊,也就隻能幹笑著說:“那感情好、那感情好。”之後訕訕地離開,心裏竟有些對自己先前倒向張家那頭的決定有點後悔了。
待這王麻子走後,秦規卻笑著對秦剛說:“十八啊,你可別以為我隻是嗆那麻子的話,這‘一莊四進士’之牌坊正是昨天澤民兄與七哥商議的結果。無論朝廷最終如何定調,我秦家莊的這四個進士卻總是貨真價實地存在。這個牌坊的意義,無論是莊裏對於十八你此次的榮耀慶賀,還是對莊裏今後兒郎讀書的促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七哥也是大力讚同的。”
秦剛聽了也覺得挺好,這樣的牌坊,表彰的也並非隻是他一人,而是體現出了整個秦家莊兩代人的文風興盛,格局自然是高了不少。
秦規又說:”今天前來,牌坊之事說一下,這是其一,還有就是受七哥所托,想與十八你約定一個時間,一起去一下菱川書院瞧瞧。”
菱川書院也是孫覺孫莘老求學時的學堂,孫覺指導過秦觀的學問,算得上他的半個老師。
如今以書院的格致學研究,一時盛於江淮齊魯之地,很令秦觀十分向往,於是想就湊著如今能在高郵停留幾日的機會,專程再看看。
秦剛便說:“老師既想過去,那就明日一早便去。”
待秦規走後,秦盼兮則跟著秦福過來,狠狠地數落了王麻子的勢利態度一番。
倒是秦福勸道:“王保長也算是對我們家照顧頗多,他畢竟掌管一地,想要考慮平衡的事情太多,咱剛哥的進士牌坊立到秦家莊也是不錯的選擇。”
秦盼兮轉頭卻是想起一件事,便故作神秘地說道:“哥,你可知道,再過兩三天,咱們北窯莊上有人辦喜事了不?”
“噢!辦喜事好啊,你們可以去出份子吃喜酒了!”秦剛不在意的迴道。
“哼,請我去我都不稀罕去。”秦盼兮很是瞧不起的樣子,轉而又問道,“你就不想知道是誰家辦喜事嗎?不想知道娶的又是誰家的姑娘嗎?”
“誰呀?”秦剛隨口問道,突然就盼兮的臉色猜到了什麽,心裏咯噔一下,好在接下來也不需開口,就等妹妹揭曉答案。
“張家少爺中了進士迴鄉,迎娶城東郭員外家的郭小娘!”盼兮一邊說出答案,一邊賤兮兮地觀察著哥哥的表情,企圖從中看出點什麽。
果真如此,當這個早就預料多時的結果到來時,秦剛原本覺得自己至少會有些感到難過的,甚至會有點心痛什麽的,但是現在,他居然體會到的隻是心中的一片茫然之感。
看看有點失望的小妹,他笑著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說:“想什麽呢?想看哥哥的笑話?”
“不是,不是。”在沒有看到預期中的反應,秦盼兮又開始擔心哥哥是否是將傷心憋在了心底,所以才沒有在臉上表露出來,緊張地問:“哥,你沒有事吧?你說說這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可是聽說,這郭家小娘一開始去京城可是為了……”
“噓!”秦剛製止了她,“沒什麽不妥的啊,或許就像你最早的時候與我說過的,她或許並不適合你哥哥我。”
“什麽?小妹你越來越不像話了!”一旁的秦福終於能夠聽明白了大致情況,他難得地對著盼兮大發其火,“剛哥的終身大事,什麽時候輪得著你來發表意見?你老實交待,這件事可是你在中間攪黃的麽?”
秦剛一看父親有所誤會,趕緊勸阻:“嗲嗲,不關盼兮的事,前段時間,郭家小娘一直在京城,是孩兒看出她一心攀附權貴,和咱家不是一路人。這不,京城迴來才幾天啊,不就答應了這張家的婚事麽!”
聽得秦剛這樣講,秦福才收迴了想要好好教訓秦盼兮的念頭,躲過一劫的盼兮嚇得躲在秦剛身後不敢多開口了。
“剛哥你要是明確看不中這個女子的話倒也不要緊,之前給你說親時,你總是說要等京城省試結束後再說。人家那些媒人可都是記在心裏的。這不,你一迴家,人家可都是過來問迴信了啊!”
“啊!”秦剛聽了這話才開始頭疼,因為之前他為了好說服父親,便隨口說了至少要等到進京參加省試以後再說,而沒想到時間這麽快就到了:“嗲嗲,你幫我想個辦法,先把這些媒人什麽的都迴掉吧!”
“我不迴,我等著你結婚抱孫子呢!”秦福硬梆梆地丟下一句話,“你是中了進士,做了官,但老秦家現在還是我當家,所以這事,你必須得聽我的安排。這次在家裏,要麽,你給我把這新娘子選好。要麽……”
“要麽怎麽樣?”聽到還有選擇餘地,秦剛關切地問著父親。
“要麽,”秦福重重的哼了一聲,“你把婉兒帶在身邊去上任,你老頭子家裏有盼姐侍候,用不著把她留在家裏。”
“啊!”秦剛一臉地絕望與尷尬,“這是哪歸哪啊!”
這時,忽聽堂屋後麵有一聲響,像是有人碰到了什麽東西似的。
“完了,婉姐聽到了!”盼兮一臉無辜地隨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