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在織草作坊裏看到那麽多精致的草編成品時,就想起了之前崔家在賣鹹鴨蛋時用的竹編籃。眼下這裏的草編籃盒顯然比竹編的更加精巧、更適應包裝蛋品。
所以便讓人去找談建過來。
迴到了書房去學習之後,盼兮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圍在旁邊問東問西,而是趴在書架那裏自顧自地翻找書籍。他不禁笑了:“哎!小丫頭,找什麽呢?”
秦盼兮卻是一臉的正經與嚴肅:“我常聽哥哥講你的那些想法都是從書裏看來的。方才你講的那個流水線,我還沒有全想明白,所以我就來找找,看這些書裏會不會有講它的地方。”
秦剛不由地啞然失笑:“真是傻丫頭,且不說哥哥的想法是不是從這裏的書裏看到,就算是在這些書裏,你現在才認得多少字?又怎麽能夠看得明白呢?”
“哼!哥哥你又不來教我,還要來取笑於我!”盼兮似乎有點生氣了。
“誰說我不肯教的啊。”秦剛微微一笑,坐直在了桌前,拿起毛筆,似乎是自顧自地講起來:“所謂流水線,它就是一種工作工藝流程的管理方法。表麵上看起來,是在於其外部像流水一樣排布過程而得名。實際上,它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內在的統籌規劃……”
盼兮眼睛一亮,立刻乖乖地坐到桌前,認真地聽起來。
秦剛給盼兮講的,是來自於現代統籌學裏的一些基本知識,雖然秦剛自己並沒有係統地研究過,但是這些淺顯的表層道理,已經充分在實現了大分工的現代社會中廣泛應用達。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快速、高效地進行人員溝通協作,都必須要或深或淺地應用到統籌學裏的一些概念與方法以,隻是沒有係統性地對應到那些基本模型、關鍵節點、進程線路等等專業化的詞語而已。
秦盼兮的最大優勢,就是沒有過多讀過當下的書籍,所以,對她的講解根本也無須考慮太多的措辭與用語的轉換與替代。
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詞語,反而會由於更加形象,能夠讓小丫頭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問出的一些問題,也大多都能切中要點與關鍵。
不知不覺中,秦剛已經邊說邊寫了好幾張的紙。
突然間,秦剛不由地心念一動,所謂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果然是有道理的啊,無論是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能力,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像盼兮這樣的孩子,一是對秦剛有著絕對的信服感,二是對這些新知識點不會有任何過去的成見所影響。
而看著眼前不知不覺已經寫好的這幾張紙,秦剛想了想,如果把它們再稍微整理一下,按照現在與盼兮所講解的思路,補充一些必要的例子與建議做法的內容,便大致可以成為一本適合這個時代所用的統籌學入門書。
“盼兮,這裏麵有基本的簡單道理,也會有更深一點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僅可以把它應用在像三擺擺那裏的草編作坊裏,還可以應用於其他的各個需要很多人工作的地方。”秦剛將手邊已經寫好的紙歸攏了一下,“這兩天我會把它們詳細地整理成一本冊子。所以,你還得抓緊多認字。有用的知識,都是從書上讀來的。”
“好的,哥哥。”盼兮對學習的勁頭其實非常足,前段時間的懈怠,半是小孩子頑皮的心性,半是受不了當時經書的枯燥,哪像哥哥這時所教的知識,十分生動並且極其有用。
正在這時,談建過來了。
自從安排談建到莊上負責統一協調對外生意經營後,居然無意間發掘出了這小子骨子裏所具有的商業天賦。
之前秦家莊的生意都是各做各的,不過就是把地裏長的、水裏撈的、外加一些加工做出來的東西,運出去賣掉而已。既沒有如何生產產出的計劃,也沒什麽固定可選的銷售渠道。
談建在熟悉了這些東西之後,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理清了各家小生意的成本,說服大多數人家根據不同的季節,盡量都一起去做最有利潤空間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跑完了高郵地界附近的各處集市,以秦家莊的名義洽談成了好幾個能夠幫他們代銷貨品的商號;
最後一件事就他研究了水泥會社的模式,把莊內幾項主營生意的十幾戶人家也以股份的模式,組建成了一個會社。
而且因為他不是秦家人,反倒能夠放下包袱,花了點功夫成功遊說了徐夫人,讓莊上的會社拿下了絲織坊的產品外銷代理。
之前大家在學堂裏,都感覺談建有點膽小怕事,遇事不會有大主見。
現在才發現,隻是因為那時的他沒有足夠的底氣與依靠。在獲得了秦家莊的信任之後,與人談起生意起來,那架式與氣勢,倒是一天比一天像樣,談掌櫃的名號也逐漸響亮了起來。
談建過來時,也帶來了莊上會社這個月的賬本。
秦剛翻看了一下,這時的賬本都是那種流水賬式的記錄法,看起來一筆筆的十分清晰,但就是這麽簡單地記下去,直到一本賬記滿後,除了最後的合計數字,基本看不出什麽有用的結果,更不要說看出什麽問題。
秦剛歎了一口氣,想了想,就拿過一張紙,把它折疊了好幾下,然後再根據紙上的折痕,分別寫下品名、單價、單位、進出類說明、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這六欄,再對談建說:
“我想把這賬本改一下,先把豎式記錄改成這種橫式記錄法;然後按照我列出來這種格式,把原來的賬目重新譽進去;每寫滿一頁紙的時候,在這頁的最底部,就是這個地方,把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豎著匯總,算出數字後抄在下麵。”
談建聽是聽明白了,但還是有點猶豫地問:“為什麽要這麽改啊?有用嗎?”
“有沒有用,重新譽寫了再說啊。來,我幫你折紙,你來重抄。”
好在一個月的賬目不多,約摸半個時辰也就重新譽抄完了。
當然,還等到全部抄完,談建的心裏就開始有點驚喜了:
這種記賬的方法簡直是太好了,每一頁的金額數字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在抄寫的過程中,他就已經發現了之前出現的一些小錯誤,而因為每頁一匯總,從而導致錯誤的原因也很容易看得一目了然。
而不像過去,賬一旦拍不平,就得重頭再去核查一遍,麻煩得不得了。
“大哥,這叫什麽記賬法啊?簡直是太方便了啊!”
秦剛沒有迴他的話,而是拿著這些紙細看了一下,說:“用折痕總歸不是那麽清楚。”
說完他找了另一張折好的空白紙,很努力地在四周描畫出了線框——用毛筆畫直線的確很不容易,粗粗細細的——不過,也就是示意一下。
畫好後,他對談建說:“去城裏找印書社,讓他們照這個樣子刻個版印成這樣的格子紙。以後莊上的生意,我家的鋪子以及胡衍那裏管的水泥社,把記賬法都改成這樣,然後統一使用這種印好的格子紙。”
“好咧!”談建高興地領下了這件事。有了新譽的賬本,他把這個月莊上的生意給秦剛匯報得更是十分清楚。
秦剛一邊聽著,一邊看著手上的新賬單。這談建做生意的思路的確是非常清晰,現在再結合這種新式賬單來說明,更是沒有任何問題了,於是非常滿意地點點紙說:
“看來我把莊上的生意交給你管理,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談建則很不好意思地摸摸頭說:“剛哥你這麽信任我,我總不能把事情辦砸了。”
秦剛點點頭又道:“找你來,其實還是有一件事。我們的雙黃鴨蛋現在用的是崔家做的竹編筐簍,今天我正好看了秦三擺擺的草編作坊,發現他們的草編筐更精致、更合適。我是覺得就可以換掉。這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更換包裝的事,而是可以讓莊裏的活計之間形成相互關聯、共同帶動做大了。”
“哦?可是之前我可是問過秦三擺擺,她可是說她現人手不夠,現在的活都忙不過來呢?”
“沒事,你現在再去找她,她應該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談建走了後,秦剛便開始繼續忙碌答應要寫給盼兮的東西了。
三天後,一本薄薄的手寫版《統籌紀要》便被拿在了盼兮的手裏,雖然仍是沿用了與當時一般的豎式書寫,但是秦剛卻在字裏行間用上了清晰明確的斷句符號,這樣讀起來,既不吃力,又不會產生不必要的錯解。
最關鍵的是,重要的地方,還精心畫上了一些示意圖與圖例,讓它讀起來更加地方便。
“咦?你這是哪裏的書?”
這天胡衍來找秦剛,沒遇見,卻看到盼兮正翻看著手中的一本小冊子入神,便悄悄走到身後一把奪過,翻翻一看,是秦剛的筆跡,內容倒也新鮮。
“你幹嘛?哥哥給我寫的書。”盼兮爭了兩下,沒胡衍身高馬大,也就放棄了奪迴,但仍然十分地強調了“給我寫的”這四個字。
胡衍翻了兩頁,就把書放低了下來,問盼兮:“這麽多字的書,你看得懂嗎?”
“怎麽看不懂?”盼兮反駁,“哥哥前麵都給我講過了,而且又不用自己斷句,我大部分都能看得懂啊!”
看到胡衍把書放下來,盼兮也就順手指著他現在正翻開的頁麵,非常得意地向他介紹,這裏寫的是什麽意思,那裏講的又是什麽道理。幾頁一講,反倒是把胡衍的興趣給勾起來了。
“這個真是的大哥寫的?”
“當然啦,是寫給我的!”
“能不能借我看看?我給你買南市橋的胭脂?不要?那我給你買董家鋪子的油端子【注:高郵小吃,即南方常見的油炸蘿卜絲餅】?買三次怎麽樣?嫌少啊?那買五次?”
其實這本冊子,盼兮大致已經看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秦剛之前也和她說過,這種統籌法也是可以用在水泥會社的管理工作中的。所以,聽著胡衍不斷央求,然後又再加了多送兩次小吃的條件,也就順水推舟地答應借給他去看了。
胡衍喜滋滋地拿著小冊子迴去。
他現在不住在舅舅那裏了,水泥會社在城裏有個專門匯算賬目的地方,後麵空了一間屋子,胡衍為了做事方便,索性就搬進去住了。
拿著這本冊子,他不需像盼兮那樣從頭開始看的,而是快速地翻到重要的實踐方法指導那部分,越看越是有感悟。
既明白了之前秦剛與他一起安排作坊事務時,看似很隨意的一些安排的原因,又想到了一些可以進行部分調整而可以優化整個工作的念頭與思路。合上冊子後,不由地暗自感歎:“大哥這些神奇的想法真是絕了!”
胡衍正在那裏消化著這些知識時,突然聽到有人敲門,他合上冊子一開門,卻是夏木。
胡衍有點不悅,把他放進來後關緊門埋怨道:“不是說不讓你到這裏找我嗎?有事我會迴舅舅家找你的。”
夏木趕緊說:“沒關係,我是瞅準了這段時間你這裏沒有人才過來的。你放心吧,我來時誰都沒瞧見。”
“算了,來都來了,快說,有什麽事?”
夏木趕緊換了一副苦臉說:“表哥,你別說,交給我的這個事還真不是件容易事。這段時間張徠這家夥一直不出來,連他的麵都見不著。”
胡衍眉毛一挑:“你來這就是說這句話的?”
“那怎麽會?我是誰啊?”夏木說前麵話的意思其實隻是想吹噓自己後麵要說的事情,“當然也還好,因為你給了我一點錢,現在張徠心情不好,跟他的幾個人都撈不著吃喝。結果因為有我來請他們,所以對我的態度也就客氣得不得了,所以現在他們現在有什麽話都願意跟我說……”
胡衍趕緊打斷他的話:“說重點,我這事情多著呢。”
“就是衍哥你猜得一點都不錯,他們幾個人現在對於承務大爺不是一般地恨……”
“你得習慣和他們一樣,說‘秦剛’,不能說‘承務大爺’!”胡衍打斷他的話提醒道。
“那我不是在你這兒才這麽說嘛!他們幾個人都在那裏可勁地出各種主意,有的想去水泥窯搞破壞,有的想去秦家莊的鴨棚下藥。反正這些主意連我都瞧不上,所以,我估計張徠那裏也是看不上這些餿主意。”
“那就是說,他們現在還沒有具體要下手的計劃?”
“對,搞事的想法肯定是天天都在想的,隻是那幾個人出的主意都不靠譜。我現在是已經成功打入到他們內部了,所以,隻要他們想要動手了,我這肯定會第一時間知道消息的。”
胡衍點點頭道:“那好啊,這事還算你做得不錯。你繼續盯著。但是記住,下次沒有重要的情況不要輕易來找我。”
“是啊。那個,表哥,這請他們喝酒還是挺費錢的,你是不是再給點……”
“你……唉!”胡衍想想也隻能搖搖頭,“那就再給你拿一貫錢去,省著點用啊!”
“夠了,夠了!衍哥你放心,我不會瞎用的。”
打發走了夏木,胡衍又拿起了《統籌紀要》開始研究了。這本小冊子的確對他的啟發很大,他開始思考起目前水泥作坊裏的現有流程、不同工種之間的協作等等的問題,很快就陷入進去了。
所以便讓人去找談建過來。
迴到了書房去學習之後,盼兮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圍在旁邊問東問西,而是趴在書架那裏自顧自地翻找書籍。他不禁笑了:“哎!小丫頭,找什麽呢?”
秦盼兮卻是一臉的正經與嚴肅:“我常聽哥哥講你的那些想法都是從書裏看來的。方才你講的那個流水線,我還沒有全想明白,所以我就來找找,看這些書裏會不會有講它的地方。”
秦剛不由地啞然失笑:“真是傻丫頭,且不說哥哥的想法是不是從這裏的書裏看到,就算是在這些書裏,你現在才認得多少字?又怎麽能夠看得明白呢?”
“哼!哥哥你又不來教我,還要來取笑於我!”盼兮似乎有點生氣了。
“誰說我不肯教的啊。”秦剛微微一笑,坐直在了桌前,拿起毛筆,似乎是自顧自地講起來:“所謂流水線,它就是一種工作工藝流程的管理方法。表麵上看起來,是在於其外部像流水一樣排布過程而得名。實際上,它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內在的統籌規劃……”
盼兮眼睛一亮,立刻乖乖地坐到桌前,認真地聽起來。
秦剛給盼兮講的,是來自於現代統籌學裏的一些基本知識,雖然秦剛自己並沒有係統地研究過,但是這些淺顯的表層道理,已經充分在實現了大分工的現代社會中廣泛應用達。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快速、高效地進行人員溝通協作,都必須要或深或淺地應用到統籌學裏的一些概念與方法以,隻是沒有係統性地對應到那些基本模型、關鍵節點、進程線路等等專業化的詞語而已。
秦盼兮的最大優勢,就是沒有過多讀過當下的書籍,所以,對她的講解根本也無須考慮太多的措辭與用語的轉換與替代。
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詞語,反而會由於更加形象,能夠讓小丫頭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問出的一些問題,也大多都能切中要點與關鍵。
不知不覺中,秦剛已經邊說邊寫了好幾張的紙。
突然間,秦剛不由地心念一動,所謂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果然是有道理的啊,無論是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能力,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像盼兮這樣的孩子,一是對秦剛有著絕對的信服感,二是對這些新知識點不會有任何過去的成見所影響。
而看著眼前不知不覺已經寫好的這幾張紙,秦剛想了想,如果把它們再稍微整理一下,按照現在與盼兮所講解的思路,補充一些必要的例子與建議做法的內容,便大致可以成為一本適合這個時代所用的統籌學入門書。
“盼兮,這裏麵有基本的簡單道理,也會有更深一點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僅可以把它應用在像三擺擺那裏的草編作坊裏,還可以應用於其他的各個需要很多人工作的地方。”秦剛將手邊已經寫好的紙歸攏了一下,“這兩天我會把它們詳細地整理成一本冊子。所以,你還得抓緊多認字。有用的知識,都是從書上讀來的。”
“好的,哥哥。”盼兮對學習的勁頭其實非常足,前段時間的懈怠,半是小孩子頑皮的心性,半是受不了當時經書的枯燥,哪像哥哥這時所教的知識,十分生動並且極其有用。
正在這時,談建過來了。
自從安排談建到莊上負責統一協調對外生意經營後,居然無意間發掘出了這小子骨子裏所具有的商業天賦。
之前秦家莊的生意都是各做各的,不過就是把地裏長的、水裏撈的、外加一些加工做出來的東西,運出去賣掉而已。既沒有如何生產產出的計劃,也沒什麽固定可選的銷售渠道。
談建在熟悉了這些東西之後,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理清了各家小生意的成本,說服大多數人家根據不同的季節,盡量都一起去做最有利潤空間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跑完了高郵地界附近的各處集市,以秦家莊的名義洽談成了好幾個能夠幫他們代銷貨品的商號;
最後一件事就他研究了水泥會社的模式,把莊內幾項主營生意的十幾戶人家也以股份的模式,組建成了一個會社。
而且因為他不是秦家人,反倒能夠放下包袱,花了點功夫成功遊說了徐夫人,讓莊上的會社拿下了絲織坊的產品外銷代理。
之前大家在學堂裏,都感覺談建有點膽小怕事,遇事不會有大主見。
現在才發現,隻是因為那時的他沒有足夠的底氣與依靠。在獲得了秦家莊的信任之後,與人談起生意起來,那架式與氣勢,倒是一天比一天像樣,談掌櫃的名號也逐漸響亮了起來。
談建過來時,也帶來了莊上會社這個月的賬本。
秦剛翻看了一下,這時的賬本都是那種流水賬式的記錄法,看起來一筆筆的十分清晰,但就是這麽簡單地記下去,直到一本賬記滿後,除了最後的合計數字,基本看不出什麽有用的結果,更不要說看出什麽問題。
秦剛歎了一口氣,想了想,就拿過一張紙,把它折疊了好幾下,然後再根據紙上的折痕,分別寫下品名、單價、單位、進出類說明、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這六欄,再對談建說:
“我想把這賬本改一下,先把豎式記錄改成這種橫式記錄法;然後按照我列出來這種格式,把原來的賬目重新譽進去;每寫滿一頁紙的時候,在這頁的最底部,就是這個地方,把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豎著匯總,算出數字後抄在下麵。”
談建聽是聽明白了,但還是有點猶豫地問:“為什麽要這麽改啊?有用嗎?”
“有沒有用,重新譽寫了再說啊。來,我幫你折紙,你來重抄。”
好在一個月的賬目不多,約摸半個時辰也就重新譽抄完了。
當然,還等到全部抄完,談建的心裏就開始有點驚喜了:
這種記賬的方法簡直是太好了,每一頁的金額數字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在抄寫的過程中,他就已經發現了之前出現的一些小錯誤,而因為每頁一匯總,從而導致錯誤的原因也很容易看得一目了然。
而不像過去,賬一旦拍不平,就得重頭再去核查一遍,麻煩得不得了。
“大哥,這叫什麽記賬法啊?簡直是太方便了啊!”
秦剛沒有迴他的話,而是拿著這些紙細看了一下,說:“用折痕總歸不是那麽清楚。”
說完他找了另一張折好的空白紙,很努力地在四周描畫出了線框——用毛筆畫直線的確很不容易,粗粗細細的——不過,也就是示意一下。
畫好後,他對談建說:“去城裏找印書社,讓他們照這個樣子刻個版印成這樣的格子紙。以後莊上的生意,我家的鋪子以及胡衍那裏管的水泥社,把記賬法都改成這樣,然後統一使用這種印好的格子紙。”
“好咧!”談建高興地領下了這件事。有了新譽的賬本,他把這個月莊上的生意給秦剛匯報得更是十分清楚。
秦剛一邊聽著,一邊看著手上的新賬單。這談建做生意的思路的確是非常清晰,現在再結合這種新式賬單來說明,更是沒有任何問題了,於是非常滿意地點點紙說:
“看來我把莊上的生意交給你管理,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談建則很不好意思地摸摸頭說:“剛哥你這麽信任我,我總不能把事情辦砸了。”
秦剛點點頭又道:“找你來,其實還是有一件事。我們的雙黃鴨蛋現在用的是崔家做的竹編筐簍,今天我正好看了秦三擺擺的草編作坊,發現他們的草編筐更精致、更合適。我是覺得就可以換掉。這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更換包裝的事,而是可以讓莊裏的活計之間形成相互關聯、共同帶動做大了。”
“哦?可是之前我可是問過秦三擺擺,她可是說她現人手不夠,現在的活都忙不過來呢?”
“沒事,你現在再去找她,她應該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談建走了後,秦剛便開始繼續忙碌答應要寫給盼兮的東西了。
三天後,一本薄薄的手寫版《統籌紀要》便被拿在了盼兮的手裏,雖然仍是沿用了與當時一般的豎式書寫,但是秦剛卻在字裏行間用上了清晰明確的斷句符號,這樣讀起來,既不吃力,又不會產生不必要的錯解。
最關鍵的是,重要的地方,還精心畫上了一些示意圖與圖例,讓它讀起來更加地方便。
“咦?你這是哪裏的書?”
這天胡衍來找秦剛,沒遇見,卻看到盼兮正翻看著手中的一本小冊子入神,便悄悄走到身後一把奪過,翻翻一看,是秦剛的筆跡,內容倒也新鮮。
“你幹嘛?哥哥給我寫的書。”盼兮爭了兩下,沒胡衍身高馬大,也就放棄了奪迴,但仍然十分地強調了“給我寫的”這四個字。
胡衍翻了兩頁,就把書放低了下來,問盼兮:“這麽多字的書,你看得懂嗎?”
“怎麽看不懂?”盼兮反駁,“哥哥前麵都給我講過了,而且又不用自己斷句,我大部分都能看得懂啊!”
看到胡衍把書放下來,盼兮也就順手指著他現在正翻開的頁麵,非常得意地向他介紹,這裏寫的是什麽意思,那裏講的又是什麽道理。幾頁一講,反倒是把胡衍的興趣給勾起來了。
“這個真是的大哥寫的?”
“當然啦,是寫給我的!”
“能不能借我看看?我給你買南市橋的胭脂?不要?那我給你買董家鋪子的油端子【注:高郵小吃,即南方常見的油炸蘿卜絲餅】?買三次怎麽樣?嫌少啊?那買五次?”
其實這本冊子,盼兮大致已經看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秦剛之前也和她說過,這種統籌法也是可以用在水泥會社的管理工作中的。所以,聽著胡衍不斷央求,然後又再加了多送兩次小吃的條件,也就順水推舟地答應借給他去看了。
胡衍喜滋滋地拿著小冊子迴去。
他現在不住在舅舅那裏了,水泥會社在城裏有個專門匯算賬目的地方,後麵空了一間屋子,胡衍為了做事方便,索性就搬進去住了。
拿著這本冊子,他不需像盼兮那樣從頭開始看的,而是快速地翻到重要的實踐方法指導那部分,越看越是有感悟。
既明白了之前秦剛與他一起安排作坊事務時,看似很隨意的一些安排的原因,又想到了一些可以進行部分調整而可以優化整個工作的念頭與思路。合上冊子後,不由地暗自感歎:“大哥這些神奇的想法真是絕了!”
胡衍正在那裏消化著這些知識時,突然聽到有人敲門,他合上冊子一開門,卻是夏木。
胡衍有點不悅,把他放進來後關緊門埋怨道:“不是說不讓你到這裏找我嗎?有事我會迴舅舅家找你的。”
夏木趕緊說:“沒關係,我是瞅準了這段時間你這裏沒有人才過來的。你放心吧,我來時誰都沒瞧見。”
“算了,來都來了,快說,有什麽事?”
夏木趕緊換了一副苦臉說:“表哥,你別說,交給我的這個事還真不是件容易事。這段時間張徠這家夥一直不出來,連他的麵都見不著。”
胡衍眉毛一挑:“你來這就是說這句話的?”
“那怎麽會?我是誰啊?”夏木說前麵話的意思其實隻是想吹噓自己後麵要說的事情,“當然也還好,因為你給了我一點錢,現在張徠心情不好,跟他的幾個人都撈不著吃喝。結果因為有我來請他們,所以對我的態度也就客氣得不得了,所以現在他們現在有什麽話都願意跟我說……”
胡衍趕緊打斷他的話:“說重點,我這事情多著呢。”
“就是衍哥你猜得一點都不錯,他們幾個人現在對於承務大爺不是一般地恨……”
“你得習慣和他們一樣,說‘秦剛’,不能說‘承務大爺’!”胡衍打斷他的話提醒道。
“那我不是在你這兒才這麽說嘛!他們幾個人都在那裏可勁地出各種主意,有的想去水泥窯搞破壞,有的想去秦家莊的鴨棚下藥。反正這些主意連我都瞧不上,所以,我估計張徠那裏也是看不上這些餿主意。”
“那就是說,他們現在還沒有具體要下手的計劃?”
“對,搞事的想法肯定是天天都在想的,隻是那幾個人出的主意都不靠譜。我現在是已經成功打入到他們內部了,所以,隻要他們想要動手了,我這肯定會第一時間知道消息的。”
胡衍點點頭道:“那好啊,這事還算你做得不錯。你繼續盯著。但是記住,下次沒有重要的情況不要輕易來找我。”
“是啊。那個,表哥,這請他們喝酒還是挺費錢的,你是不是再給點……”
“你……唉!”胡衍想想也隻能搖搖頭,“那就再給你拿一貫錢去,省著點用啊!”
“夠了,夠了!衍哥你放心,我不會瞎用的。”
打發走了夏木,胡衍又拿起了《統籌紀要》開始研究了。這本小冊子的確對他的啟發很大,他開始思考起目前水泥作坊裏的現有流程、不同工種之間的協作等等的問題,很快就陷入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