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郭小娘看不起窮小子秦剛,多半受了她在家庭裏的教育影響。
郭家不僅在高郵非常有錢,而且在京城裏曾經當過高官的郭知章【見本章後注】便是郭員外的遠房堂兄。雖然原來的親戚關係有點遠,但郭知章前幾年被從京城貶去江南西路虔州【注:今江西贛州】,在路過高郵時,郭員外卻毫不避諱地好好招待了一番。
郭知章的夫人王氏見郭小娘長得清秀美麗,十分喜愛這個侄女,當時就言稱,如果伯父以後能夠複官迴京,一定會想法為小娘尋覓一個京城為官的夫婿。
郭知章一家雖然是被貶,但長期在京的那股京官氣勢以及雍榮華貴的生活習慣,讓年紀尚幼的郭小娘十分羨慕。之後,她姐姐雖說嫁了個揚州府裏的吏員,卻常常被她所不屑。
郭小娘暗生決心,自己嫁的夫婿,自然是要超過姐姐十倍的,至少得是那種可以入京為官的才俊。所以,曾經在少女時期喜歡過的張徠,便在她眼裏漸漸地失去了光彩。
張徠在父親提親失敗後,還設法找了個機會去問郭小娘。
郭小娘隻說她想嫁的人,至少得是進士郎。
所以此後,張徠盡管行為紈絝,可這學業之事卻一直並未懈怠,他還是存下了一定要考中進士、娶到郭小娘的心誌。
秦剛再次引起郭小娘的注意,是在端陽詩會之後,一首《風雨端陽》拿下了高郵學子中的詩魁頭銜之後,也拿下了許多少女愛慕的心。
城裏經常走動的大小娘子,有知道過去故事的,還來打趣郭小娘,說你當年瞧不上的秦家小郎,如今做了詩魁,又成了知軍的座上賓,所以這秋天的取解試不在話下,明年的省試進士也一定十拿九穩了。
這些話音未落,那邊秦剛又得了朝廷聖旨,敕封了承務郎的官身。這下,與她內心深處的最佳夫婿形象實現了完美的拚合。她便清楚,這就是她該找的人。
於是,在她的幾番暗示之下,父親終於找到了與秦家正在合作生意的馬員外去說親,原本想著憑著自己的花容月貌、以及不菲的家財嫁妝,這次提親會馬到成功,可誰知……
秦剛則在稀裏糊塗之中,又在家裏連續拒絕了三四樁上門提親,就連秦福也開始確定自家這個兒子的心誌,決非在這小小的高郵之地。所以,他也試圖去探問過兒子:
“剛哥,你和老頭子說說真心話,難不成你真像鄰居劉二媽說的,想去京城裏娶個相公家的千金?”
“嗲嗲你別去信這幫人,我也不是說一定要娶哪家的女子,隻是覺得我要找的那個女子,至少得是我喜歡的、能一起說得上話的、能夠……唉,跟你也說不清,反正現在這些我都沒看上,我要找個看得上的,好吧?”
秦福搖搖頭,也就是這陣子他家兒子有官身了,家裏也有錢了。要放在半年前,這陣子來提親的姑娘家,隨便挑一個出來做他兒媳,他秦福都認為這都是祖上的積德顯靈。
家裏新砌的房子快好了,又有這不間斷的媒婆上門,秦剛擔心父親表述不好,萬一迴絕得不夠徹底,耽擱了別人家的姑娘;又或者過於生硬,引出不必要的誤解。所以,便專心在家裏待了好幾天,親自迴掉了這些麻煩事。
想到好幾天沒去秦家莊了,要去看看盼兮有沒有玩瘋。
出東城外,有個三岔路口,一頭一直向東偏北通往武寧鄉、另一頭轉往南。岔道口的幾株楊柳樹此時正是茂盛,路邊一座供行人歇腳的三裏亭正好被遮住。
秦剛想早點直去秦家莊,也沒打算繞過楊柳樹去那裏休息。
突然,一名丫環模樣的小姑娘從樹後閃了出來,盈盈地施了個禮說:“是秦小官人吧,我家姑娘在亭子那裏,想請小官人過去一敘,冒昧之舉,還望諒之。”
“你家姑娘……是……”
“城西郭家小娘!”
“哦!”秦剛心裏犯了嘀咕,雖說宋時風氣仍然較為開放,但卻隻是針對未成年的小姑娘與已婚後大娘子。
而一旦過了十三歲的女子,直至婚嫁之前,是要嚴格地遵守“足不出戶、不見外人”的規矩,郭家小娘今天此舉有點孟浪了。
丫環小月將秦剛引向亭中,便自行避開坐在路邊,既能看到卻又聽不清他們說話的地方。
秦剛隻見亭中佇立著一個俏麗脫俗的窕窈身影,雖是隻有背影,走近時卻能感覺出對方忐忑起伏的緊張狀態,莫名地,令自己也有點緊張了。
聽得秦剛走過來,郭小娘緩緩地轉過身來。
還好,她算是考慮地戴了一頂加有薄紗的帷帽,薄紗下隱約可見一張應該是極其精致的臉龐。
秦剛初看心裏不由地一動,進而想,這就是所謂的“猶抱琵琶半遮麵”嗎?
秦剛的神色變化,自然被看在郭小娘的眼裏,口中卻是輕聲慢語道:“前幾日,家裏大人托人說媒,隻是代表了家中之意,多有唐突,還望小官人多多諒解。”
秦剛心想,當真如此懂事,今天來這裏又是何意?不過他臉上表情卻仍正常,還禮後道:“不妨事。”
郭小娘果然繼續說道:“今日貿然來見,隻是想親口表明一下奴家本人的意思,不知小官人今天是否還會堅持……”
最後的話已經細若蚊哼,不過秦剛卻聽得分外清晰——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這姑娘“不講武德”、不按常理出牌啊!
原本以為她今天隻是想挽迴個麵子,說提親是家裏的意思,並非是她的意思。假如這樣的話,秦剛也想就可以借坡下驢,給對方一個麵子,再客氣個幾句,然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但是現在,事情變成了女孩親口表明了。
秦剛在前世隻有過幾次暗戀,既不太了解女孩子的心思,更是沒有遇見過主動表白的女方。
而且,先前拒絕提親,一是他當前給自己的總體人生規劃,尚不想過早地談婚論嫁、以影響自己;二也是多少存了一點少年時期被其捉弄之後的忿恨心理。
不得不說,郭家小娘這次的當麵吐露心跡,著實地給足了他麵子,更是多了幾分那種不可或缺的男子的虛榮感。
亭內一下子陷入了沉寂,一陣微風吹過,一瞬間撩起了郭家小娘麵紗的一角。慌亂中,她下意識地伸手去拉,卻又在抬手前略略猶豫了一下,也就在這猶豫中,卻分明地讓秦剛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她精心妝扮之後嬌好麵容。
隻是,這種在後世被稱為刻意綠茶的欲遮還露的行為,並未被不諳情事的秦剛察覺出。
微風輕掠之後的一掀,足以讓秦剛確認,郭小娘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所見過的最漂亮的女子,加上少年時代就曾埋藏於心底的那份懵懂的情愫,一時間,他感覺自己的心頭“咚”地一聲被撞擊了一下。
郭家小娘在猶豫些許之後,還是拉住了被吹起的麵紗,看似慌亂地低頭保持著沉默。
秦剛咳了一下嗓子,努力整理一下之前已經向父親以及媒人講過很多次的那番說辭:“郭小娘子之厚愛美意,秦剛深感榮幸。隻是,人生之路漫漫,我們,都將會,遇見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至少現在來說,我們都還並不相互了解,你眼中的,嗯我,我也不一定了解你,所以……”
隻是麵對著眼前的女子,秦剛說得卻沒有了之前的那份從容與底氣,尤其是突然發現郭小娘的眼中似乎開始流下淚水。
而一見到此,秦剛更有點慌了:“你,你,你別哭啊!”
“你是記恨我之前的事麽?”郭小娘抬起淚汪汪的大眼睛問道。
“之前的事?之前什麽事?”其實秦剛的確已經無法具體迴想清楚原主的那段記憶細節了,隻有殘存於潛意識中的那份直覺,正在恪職地阻止著他快被這張容顏打動的情欲之心。
可秦剛此時所表現出來的懵然神情,看在郭小娘的眼裏,讓她深信,這些不過是對方試圖掩蓋著起年輕男孩倔強的自尊心的一個表麵假象。她深信自己有能力打破這個假象,並成功地喚醒那個曾迷戀過她的男孩之心。
她的淚水正滴落於亭內的地上:“那時我的年紀還小,又不懂世事,當初他們幾個騙我說要和你開玩笑。嘲笑你的話都是他們教的,譏笑你的歌也都是他們編的。長大之後,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底,我其實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和你說聲對不起。”
在郭小娘的婉轉道歉聲裏,秦剛感覺到,自己潛意識裏最終殘餘的那種對其提防排斥的感覺,正一點點地消散退盡。尤其,是他已經迴絕了那麽多的提親說媒的女子中,郭家小娘卻是唯一敢於打破當時的禮教束縛,更敢於在他麵前親口表白的,這也讓他不由地對她高看了幾眼。
於是他定了定神,轉而安慰她說:“其實這些什麽‘之前的事’我真的已經忘記了,就如郭小娘子說,大家那時年紀更小,根本沒有什麽好記恨的,也就更需要說什麽原諒的話。”
秦剛的認真與坦陳,聽在郭小娘的耳裏,卻讓她認為是不肯原諒的意思,於是哭得更厲害了,瘦削的雙肩不斷地抽動,讓人有一種忍不住地憐惜又想扶一把的衝動。
秦剛隻能再度嚐試一下轉移話題:“在下真的不是不滿意郭小娘子,隻是眼下並不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你也知道,我得專注於馬上到來的軍解試,接下來還會有去京城的省試……”
沒想到,這番話卻讓郭小娘止住了哭泣,她稍稍平複了一下語氣後,輕聲道:“奴家聽明白了,官人有著鯤鵬之誌。大丈夫本就應當立業在前,奴家也非庸俗之人,願意在家薄妝養性,靜候官人金榜題名之時。”
“那……那那……”秦剛一聽心裏就起了異樣的感覺,這先前還稱的“小官人”猛然地去掉“小”字,立刻就讓這聲稱唿變得曖昧了許多。正待要再好好解釋一下。突然被守門在路上的丫環小月的驚叫聲打斷了:
“張少爺,你別過去!你站住,別過去啊!”
一抬頭,隻見陰沉著臉的張徠,帶一副秦剛從來沒有見過的怒容,兩眼似乎能噴出燒紅的火光一般,不顧剛才那個丫環的阻攔,徑直地從路邊衝了過來。
“見過張兄。”秦剛不忘行過一禮。
“別裝模作樣!”此時的張徠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沉穩與風度。
連續幾次對秦剛下手的失敗,早已令其接近於崩潰,前天又傳出郭家主動去秦家提親的消息,這簡直就是直接將他與秦剛之間的恩怨上升到了“人生四大恨”的高度。
今天剛聽人報告說在東城外的三裏亭見到了郭小娘,他便想著趕來尋個機會說上幾句話,看看是否能有什麽挽迴的機會,卻沒想到,過來見過的情景卻是秦剛正在私會郭小娘——在他心裏,此事一定是秦剛所為,一定是他去主動勾引的。
張徠直接指著秦剛開罵:“你,你,明知道我家早已向小娘提過親,你卻還要橫插一腳。秦剛!你欺人太甚!”
秦剛一直對張徠彬彬有禮,卻也不可能任由被其直接辱罵,當即便沉下臉來,冷冷喝道:“張兄請自重。你家提親一事,可曾四裏八地廣為宣傳過?既然無人知曉,秦剛這裏又何來‘欺人太甚’之說?”
“你!”張徠一時語塞,便直接轉向郭小娘,急道:“小娘,你是不是受了這賊子的言語誘惑?在此與他相會可曾受他欺負?你告訴我,我來與你作主。”
嘁!秦剛都快被他氣笑了,怎麽平時看著挺沉穩的一個人,此時說出來的話如此瘋癲無禮。
但郭小娘卻惱了,眼見著剛才聊著聊著,已經把秦剛的情緒已經調迴來了,卻不料一下子就被這張徠衝進來攪和了。
她不由地杏目圓睜,厲聲喝止:“張少爺你胡說什麽?我與你家並無半分瓜葛,請不要在此毀我清白!”
張徠見郭小娘生氣了,趕緊換了一副口氣求饒道:“小娘你別生氣。你要相信我,隻有我才是真心實意對你好的。你別被這秦剛給騙了,他不過是最近走了狗屎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能考個進士迴來,風風光光地再上你家提親。”
這張徠被秦剛一句話喝迴去後,便不再與他對話。
但是他與郭小娘的每一句話裏,都不忘了對秦剛或踩或貶,是人也是有了脾氣。再看郭小娘對他又惱又急的躲避態度,也讓秦剛心裏起了一股天生的保護欲,他伸手作一阻攔之勢道:
“張兄,請自持自重。凡事須講個先來後到。不管怎麽說,今天是我與郭家小娘子先在這裏說話,你要是有話講,一是另行再約,二須得到郭小娘子的同意……”
郭小娘一見秦剛站出來後,立即順勢閃身避入他的身後,委屈憐憐地說道:“煩請秦官人幫我攔住。我與這位張少爺並無瓜葛,也不願與其說話。”
秦剛聽了後,更是麵向張徠一步,逼其再退一步。
張徠氣急之下,指著秦剛說道:“我之前聽聞郭家托人上門提親,可是被你親口拒絕的!你這就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秦剛雙手抱胸,哈哈笑道:“那你也是知道是郭家托人來我家提的親。我那次隻是說將時間推後,並非完全拒絕。再說了,就算那天沒同意,那今天我們在此重新約定,又與你何幹!”
其實秦剛這番話的根本目的還隻是與張徠交鋒,隻是聽到郭小娘的耳中,卻好象是在承認了他們二人的關係,自是無比地歡心,竟然伸出手去,悄悄地攥住了秦剛的後襟衣角。
這讓站在一邊的丫環小月都要看傻了。
張徠軟話求向郭小娘得不到迴應,硬對秦剛卻又在口舌上撈不到半分好處,一跺腳,恨道:“好啊!秦剛,你給我等著,此仇不報,我張徠誓不為人!”
說完便轉身離去了。
張徠一走,郭小娘在丫環的眼神示意下,慌忙鬆開了攥住秦剛衣角的手。
還未等到秦剛轉神去想想方才所說的一些話語是否妥當之時。隻聽得郭小娘低聲地說道:“此番官人所語,奴家一字一句都聽在耳裏,記在心底。經此別後,奴家會在家中,靜候官人金榜題名,高中後再來家裏……”
話語說到最後,竟是低不可聞。
秦剛的此時心裏卻是一片迷亂。郭小娘曾是他少年時代的女神,今日又是這樣一等一的樣貌,你要說不會動心,那就是自欺欺人。
常言道: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窗紗。這郭小娘今天都直接自己捅窗紗了,再加上張徠出現後的實際助攻。這秦剛居然也就稀裏糊塗地接受了這場人生的第一位紅顏知已。
“小娘。”秦剛也是悄悄換了稱唿,在當前的場景下,叫小娘子可以看成是對年輕女性的尋常統稱,而如今叫成“小娘”卻可視作是在喚郭小娘的乳名,頓覺親昵了許多,所以也聽得郭小娘滿心歡喜。
“先前我的確是拒了令尊托人來說的媒,所以,這事還得從長計議。正好我也得專心迎考,還望你可能理解。”
“官人的心誌,奴家清楚得很。隻盼官人功成名就之後,不要忘了今日之約。”
經過張徠的一攪局,兩人竟是顯得親密了許多,湊在一起又絮絮叨叨地講了好些話,最後在一旁丫環焦急地催促中結束了。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初嚐甜蜜感覺的秦剛心裏,突然不由自主地又升起一絲迷茫。
這份感情是不是來得有點草率了?!
注:郭知章(公元1040--1114年),字明叔,唐朝大將郭子儀第十一世孫。吉州龍泉縣人。神宗時曾任殿中侍禦史,遷右司諫。高太後當政,郭知章遭政敵攻訐,貶官知虔州。哲宗親政後迴朝。其在高郵的堂弟郭員外及侄女郭小娘,均為書中虛構。
【卷一 完】
郭家不僅在高郵非常有錢,而且在京城裏曾經當過高官的郭知章【見本章後注】便是郭員外的遠房堂兄。雖然原來的親戚關係有點遠,但郭知章前幾年被從京城貶去江南西路虔州【注:今江西贛州】,在路過高郵時,郭員外卻毫不避諱地好好招待了一番。
郭知章的夫人王氏見郭小娘長得清秀美麗,十分喜愛這個侄女,當時就言稱,如果伯父以後能夠複官迴京,一定會想法為小娘尋覓一個京城為官的夫婿。
郭知章一家雖然是被貶,但長期在京的那股京官氣勢以及雍榮華貴的生活習慣,讓年紀尚幼的郭小娘十分羨慕。之後,她姐姐雖說嫁了個揚州府裏的吏員,卻常常被她所不屑。
郭小娘暗生決心,自己嫁的夫婿,自然是要超過姐姐十倍的,至少得是那種可以入京為官的才俊。所以,曾經在少女時期喜歡過的張徠,便在她眼裏漸漸地失去了光彩。
張徠在父親提親失敗後,還設法找了個機會去問郭小娘。
郭小娘隻說她想嫁的人,至少得是進士郎。
所以此後,張徠盡管行為紈絝,可這學業之事卻一直並未懈怠,他還是存下了一定要考中進士、娶到郭小娘的心誌。
秦剛再次引起郭小娘的注意,是在端陽詩會之後,一首《風雨端陽》拿下了高郵學子中的詩魁頭銜之後,也拿下了許多少女愛慕的心。
城裏經常走動的大小娘子,有知道過去故事的,還來打趣郭小娘,說你當年瞧不上的秦家小郎,如今做了詩魁,又成了知軍的座上賓,所以這秋天的取解試不在話下,明年的省試進士也一定十拿九穩了。
這些話音未落,那邊秦剛又得了朝廷聖旨,敕封了承務郎的官身。這下,與她內心深處的最佳夫婿形象實現了完美的拚合。她便清楚,這就是她該找的人。
於是,在她的幾番暗示之下,父親終於找到了與秦家正在合作生意的馬員外去說親,原本想著憑著自己的花容月貌、以及不菲的家財嫁妝,這次提親會馬到成功,可誰知……
秦剛則在稀裏糊塗之中,又在家裏連續拒絕了三四樁上門提親,就連秦福也開始確定自家這個兒子的心誌,決非在這小小的高郵之地。所以,他也試圖去探問過兒子:
“剛哥,你和老頭子說說真心話,難不成你真像鄰居劉二媽說的,想去京城裏娶個相公家的千金?”
“嗲嗲你別去信這幫人,我也不是說一定要娶哪家的女子,隻是覺得我要找的那個女子,至少得是我喜歡的、能一起說得上話的、能夠……唉,跟你也說不清,反正現在這些我都沒看上,我要找個看得上的,好吧?”
秦福搖搖頭,也就是這陣子他家兒子有官身了,家裏也有錢了。要放在半年前,這陣子來提親的姑娘家,隨便挑一個出來做他兒媳,他秦福都認為這都是祖上的積德顯靈。
家裏新砌的房子快好了,又有這不間斷的媒婆上門,秦剛擔心父親表述不好,萬一迴絕得不夠徹底,耽擱了別人家的姑娘;又或者過於生硬,引出不必要的誤解。所以,便專心在家裏待了好幾天,親自迴掉了這些麻煩事。
想到好幾天沒去秦家莊了,要去看看盼兮有沒有玩瘋。
出東城外,有個三岔路口,一頭一直向東偏北通往武寧鄉、另一頭轉往南。岔道口的幾株楊柳樹此時正是茂盛,路邊一座供行人歇腳的三裏亭正好被遮住。
秦剛想早點直去秦家莊,也沒打算繞過楊柳樹去那裏休息。
突然,一名丫環模樣的小姑娘從樹後閃了出來,盈盈地施了個禮說:“是秦小官人吧,我家姑娘在亭子那裏,想請小官人過去一敘,冒昧之舉,還望諒之。”
“你家姑娘……是……”
“城西郭家小娘!”
“哦!”秦剛心裏犯了嘀咕,雖說宋時風氣仍然較為開放,但卻隻是針對未成年的小姑娘與已婚後大娘子。
而一旦過了十三歲的女子,直至婚嫁之前,是要嚴格地遵守“足不出戶、不見外人”的規矩,郭家小娘今天此舉有點孟浪了。
丫環小月將秦剛引向亭中,便自行避開坐在路邊,既能看到卻又聽不清他們說話的地方。
秦剛隻見亭中佇立著一個俏麗脫俗的窕窈身影,雖是隻有背影,走近時卻能感覺出對方忐忑起伏的緊張狀態,莫名地,令自己也有點緊張了。
聽得秦剛走過來,郭小娘緩緩地轉過身來。
還好,她算是考慮地戴了一頂加有薄紗的帷帽,薄紗下隱約可見一張應該是極其精致的臉龐。
秦剛初看心裏不由地一動,進而想,這就是所謂的“猶抱琵琶半遮麵”嗎?
秦剛的神色變化,自然被看在郭小娘的眼裏,口中卻是輕聲慢語道:“前幾日,家裏大人托人說媒,隻是代表了家中之意,多有唐突,還望小官人多多諒解。”
秦剛心想,當真如此懂事,今天來這裏又是何意?不過他臉上表情卻仍正常,還禮後道:“不妨事。”
郭小娘果然繼續說道:“今日貿然來見,隻是想親口表明一下奴家本人的意思,不知小官人今天是否還會堅持……”
最後的話已經細若蚊哼,不過秦剛卻聽得分外清晰——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這姑娘“不講武德”、不按常理出牌啊!
原本以為她今天隻是想挽迴個麵子,說提親是家裏的意思,並非是她的意思。假如這樣的話,秦剛也想就可以借坡下驢,給對方一個麵子,再客氣個幾句,然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但是現在,事情變成了女孩親口表明了。
秦剛在前世隻有過幾次暗戀,既不太了解女孩子的心思,更是沒有遇見過主動表白的女方。
而且,先前拒絕提親,一是他當前給自己的總體人生規劃,尚不想過早地談婚論嫁、以影響自己;二也是多少存了一點少年時期被其捉弄之後的忿恨心理。
不得不說,郭家小娘這次的當麵吐露心跡,著實地給足了他麵子,更是多了幾分那種不可或缺的男子的虛榮感。
亭內一下子陷入了沉寂,一陣微風吹過,一瞬間撩起了郭家小娘麵紗的一角。慌亂中,她下意識地伸手去拉,卻又在抬手前略略猶豫了一下,也就在這猶豫中,卻分明地讓秦剛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她精心妝扮之後嬌好麵容。
隻是,這種在後世被稱為刻意綠茶的欲遮還露的行為,並未被不諳情事的秦剛察覺出。
微風輕掠之後的一掀,足以讓秦剛確認,郭小娘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所見過的最漂亮的女子,加上少年時代就曾埋藏於心底的那份懵懂的情愫,一時間,他感覺自己的心頭“咚”地一聲被撞擊了一下。
郭家小娘在猶豫些許之後,還是拉住了被吹起的麵紗,看似慌亂地低頭保持著沉默。
秦剛咳了一下嗓子,努力整理一下之前已經向父親以及媒人講過很多次的那番說辭:“郭小娘子之厚愛美意,秦剛深感榮幸。隻是,人生之路漫漫,我們,都將會,遇見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至少現在來說,我們都還並不相互了解,你眼中的,嗯我,我也不一定了解你,所以……”
隻是麵對著眼前的女子,秦剛說得卻沒有了之前的那份從容與底氣,尤其是突然發現郭小娘的眼中似乎開始流下淚水。
而一見到此,秦剛更有點慌了:“你,你,你別哭啊!”
“你是記恨我之前的事麽?”郭小娘抬起淚汪汪的大眼睛問道。
“之前的事?之前什麽事?”其實秦剛的確已經無法具體迴想清楚原主的那段記憶細節了,隻有殘存於潛意識中的那份直覺,正在恪職地阻止著他快被這張容顏打動的情欲之心。
可秦剛此時所表現出來的懵然神情,看在郭小娘的眼裏,讓她深信,這些不過是對方試圖掩蓋著起年輕男孩倔強的自尊心的一個表麵假象。她深信自己有能力打破這個假象,並成功地喚醒那個曾迷戀過她的男孩之心。
她的淚水正滴落於亭內的地上:“那時我的年紀還小,又不懂世事,當初他們幾個騙我說要和你開玩笑。嘲笑你的話都是他們教的,譏笑你的歌也都是他們編的。長大之後,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底,我其實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和你說聲對不起。”
在郭小娘的婉轉道歉聲裏,秦剛感覺到,自己潛意識裏最終殘餘的那種對其提防排斥的感覺,正一點點地消散退盡。尤其,是他已經迴絕了那麽多的提親說媒的女子中,郭家小娘卻是唯一敢於打破當時的禮教束縛,更敢於在他麵前親口表白的,這也讓他不由地對她高看了幾眼。
於是他定了定神,轉而安慰她說:“其實這些什麽‘之前的事’我真的已經忘記了,就如郭小娘子說,大家那時年紀更小,根本沒有什麽好記恨的,也就更需要說什麽原諒的話。”
秦剛的認真與坦陳,聽在郭小娘的耳裏,卻讓她認為是不肯原諒的意思,於是哭得更厲害了,瘦削的雙肩不斷地抽動,讓人有一種忍不住地憐惜又想扶一把的衝動。
秦剛隻能再度嚐試一下轉移話題:“在下真的不是不滿意郭小娘子,隻是眼下並不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你也知道,我得專注於馬上到來的軍解試,接下來還會有去京城的省試……”
沒想到,這番話卻讓郭小娘止住了哭泣,她稍稍平複了一下語氣後,輕聲道:“奴家聽明白了,官人有著鯤鵬之誌。大丈夫本就應當立業在前,奴家也非庸俗之人,願意在家薄妝養性,靜候官人金榜題名之時。”
“那……那那……”秦剛一聽心裏就起了異樣的感覺,這先前還稱的“小官人”猛然地去掉“小”字,立刻就讓這聲稱唿變得曖昧了許多。正待要再好好解釋一下。突然被守門在路上的丫環小月的驚叫聲打斷了:
“張少爺,你別過去!你站住,別過去啊!”
一抬頭,隻見陰沉著臉的張徠,帶一副秦剛從來沒有見過的怒容,兩眼似乎能噴出燒紅的火光一般,不顧剛才那個丫環的阻攔,徑直地從路邊衝了過來。
“見過張兄。”秦剛不忘行過一禮。
“別裝模作樣!”此時的張徠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沉穩與風度。
連續幾次對秦剛下手的失敗,早已令其接近於崩潰,前天又傳出郭家主動去秦家提親的消息,這簡直就是直接將他與秦剛之間的恩怨上升到了“人生四大恨”的高度。
今天剛聽人報告說在東城外的三裏亭見到了郭小娘,他便想著趕來尋個機會說上幾句話,看看是否能有什麽挽迴的機會,卻沒想到,過來見過的情景卻是秦剛正在私會郭小娘——在他心裏,此事一定是秦剛所為,一定是他去主動勾引的。
張徠直接指著秦剛開罵:“你,你,明知道我家早已向小娘提過親,你卻還要橫插一腳。秦剛!你欺人太甚!”
秦剛一直對張徠彬彬有禮,卻也不可能任由被其直接辱罵,當即便沉下臉來,冷冷喝道:“張兄請自重。你家提親一事,可曾四裏八地廣為宣傳過?既然無人知曉,秦剛這裏又何來‘欺人太甚’之說?”
“你!”張徠一時語塞,便直接轉向郭小娘,急道:“小娘,你是不是受了這賊子的言語誘惑?在此與他相會可曾受他欺負?你告訴我,我來與你作主。”
嘁!秦剛都快被他氣笑了,怎麽平時看著挺沉穩的一個人,此時說出來的話如此瘋癲無禮。
但郭小娘卻惱了,眼見著剛才聊著聊著,已經把秦剛的情緒已經調迴來了,卻不料一下子就被這張徠衝進來攪和了。
她不由地杏目圓睜,厲聲喝止:“張少爺你胡說什麽?我與你家並無半分瓜葛,請不要在此毀我清白!”
張徠見郭小娘生氣了,趕緊換了一副口氣求饒道:“小娘你別生氣。你要相信我,隻有我才是真心實意對你好的。你別被這秦剛給騙了,他不過是最近走了狗屎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能考個進士迴來,風風光光地再上你家提親。”
這張徠被秦剛一句話喝迴去後,便不再與他對話。
但是他與郭小娘的每一句話裏,都不忘了對秦剛或踩或貶,是人也是有了脾氣。再看郭小娘對他又惱又急的躲避態度,也讓秦剛心裏起了一股天生的保護欲,他伸手作一阻攔之勢道:
“張兄,請自持自重。凡事須講個先來後到。不管怎麽說,今天是我與郭家小娘子先在這裏說話,你要是有話講,一是另行再約,二須得到郭小娘子的同意……”
郭小娘一見秦剛站出來後,立即順勢閃身避入他的身後,委屈憐憐地說道:“煩請秦官人幫我攔住。我與這位張少爺並無瓜葛,也不願與其說話。”
秦剛聽了後,更是麵向張徠一步,逼其再退一步。
張徠氣急之下,指著秦剛說道:“我之前聽聞郭家托人上門提親,可是被你親口拒絕的!你這就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秦剛雙手抱胸,哈哈笑道:“那你也是知道是郭家托人來我家提的親。我那次隻是說將時間推後,並非完全拒絕。再說了,就算那天沒同意,那今天我們在此重新約定,又與你何幹!”
其實秦剛這番話的根本目的還隻是與張徠交鋒,隻是聽到郭小娘的耳中,卻好象是在承認了他們二人的關係,自是無比地歡心,竟然伸出手去,悄悄地攥住了秦剛的後襟衣角。
這讓站在一邊的丫環小月都要看傻了。
張徠軟話求向郭小娘得不到迴應,硬對秦剛卻又在口舌上撈不到半分好處,一跺腳,恨道:“好啊!秦剛,你給我等著,此仇不報,我張徠誓不為人!”
說完便轉身離去了。
張徠一走,郭小娘在丫環的眼神示意下,慌忙鬆開了攥住秦剛衣角的手。
還未等到秦剛轉神去想想方才所說的一些話語是否妥當之時。隻聽得郭小娘低聲地說道:“此番官人所語,奴家一字一句都聽在耳裏,記在心底。經此別後,奴家會在家中,靜候官人金榜題名,高中後再來家裏……”
話語說到最後,竟是低不可聞。
秦剛的此時心裏卻是一片迷亂。郭小娘曾是他少年時代的女神,今日又是這樣一等一的樣貌,你要說不會動心,那就是自欺欺人。
常言道: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窗紗。這郭小娘今天都直接自己捅窗紗了,再加上張徠出現後的實際助攻。這秦剛居然也就稀裏糊塗地接受了這場人生的第一位紅顏知已。
“小娘。”秦剛也是悄悄換了稱唿,在當前的場景下,叫小娘子可以看成是對年輕女性的尋常統稱,而如今叫成“小娘”卻可視作是在喚郭小娘的乳名,頓覺親昵了許多,所以也聽得郭小娘滿心歡喜。
“先前我的確是拒了令尊托人來說的媒,所以,這事還得從長計議。正好我也得專心迎考,還望你可能理解。”
“官人的心誌,奴家清楚得很。隻盼官人功成名就之後,不要忘了今日之約。”
經過張徠的一攪局,兩人竟是顯得親密了許多,湊在一起又絮絮叨叨地講了好些話,最後在一旁丫環焦急地催促中結束了。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初嚐甜蜜感覺的秦剛心裏,突然不由自主地又升起一絲迷茫。
這份感情是不是來得有點草率了?!
注:郭知章(公元1040--1114年),字明叔,唐朝大將郭子儀第十一世孫。吉州龍泉縣人。神宗時曾任殿中侍禦史,遷右司諫。高太後當政,郭知章遭政敵攻訐,貶官知虔州。哲宗親政後迴朝。其在高郵的堂弟郭員外及侄女郭小娘,均為書中虛構。
【卷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