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晴,秦家莊在緊張嚴密的防範措施之下,居然幾乎沒有遭受到任何的損失。
起了關鍵作用的,還是莊子西側的防洪牆。
就在這道防洪牆外,河水已經漫到了半人高的高度,但都被嚴嚴實實地擋在了莊外,莊民們無不嘖嘖稱奇。
就連一向不太出門的徐夫人,也與族中幾位女眷前去看了個稀奇。在場之人轉而都來誇讚徐夫人之眼光獨到,為秦家莊結識了此等才子功臣。
除了莊上的水泥窯以外,另外十一處已經投產的水泥窯,隻有兩處發生了不大的漏雨進水的現象。好在早就安排胡衍做好了一定的預防準備,並且在那幾天停了燒窯,對於已生產好的成品也都做了嚴密的防護,所以並未發生什麽大的損失。
天一變晴,就逐步開始恢複水泥的生產。
而這兩天秦剛的家裏也頗為忙碌。
隔壁的房子已經買下,秦福趁著雨停,已經自己動手把院牆打通,開出了一道門,一起著手開始收拾整理那一邊的屋子。
學堂因雨放了假,小妹盼兮也因為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屋子,也情緒高漲地跟著在那邊忙得熱火朝天。
這時,黃小個跑來說,外麵軍衙來人,稱是毛知軍有請。
秦剛便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讓黃小個轉告一下父親,便跟隨來人而去。
一同到了軍衙議事廳,才發現裏麵已經來了這麽多的官員。
見到秦剛來到,毛滂哈哈一笑,上前拉住他的手,並轉向在場的官員說道:
“借這個機會,本官要向汝等正式說明一件事情:此次提前安排的種種應災方略,就是出自於我這位秦小友之手。”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此前曾因此而猛拍知軍馬屁者,此時略略感覺有點尷尬,但是轉念一想,毛知軍既然此刻拉著秦剛說這番話,自是對這年輕學子甚為看重,那麽說明那些拍過的馬屁也是相當正確的呀!
於是,又是給秦剛送上了一片“年輕有為”、“後生可畏”的彩虹馬屁。
秦剛對毛滂的此番坦然以及對他的看重頗感意外,也對毛滂的性情品格有了新的認識。
毛滂哪管得秦剛的這番心思,仍是笑眯眯地對他說:“小友你提了方略,倒也不能就此撒手,本官今日邀你一同去現場勘踏一二,以便查遺補缺,可否?”
秦剛趕緊抽手並執禮:“願聽毛知軍差遣。”
於是一行人從軍衙魚貫而出,毛滂特意還叫退了原本要在前麵舉牌開道的衙差軍士,帶著幕僚與秦剛走在最前麵。
一行人出了北門,門外利用現成河流作了護城河,河上有石橋,此時守橋的士兵明顯增多,控製並防止災民直接進城。
而在石橋之北的右側空地上,搭起了一片片的窩棚,便是事先準備好的的北門外安置營。
當地執守的廂軍頭領,看見知軍一行到來,趕緊上來拜見:
“屬下廂軍第三都虞候王成,見過毛知軍,見過各位上官。”
毛滂點點頭問:“此處情況如何啊?”
王成道:“迴稟知軍,屬下兩日前已帶兵士在石橋北東側清理出了一片稍高的土坡,搭建簡易窩棚百餘處。這兩日裏,各鄉逃來災民過千,大部分都已在此安置,少量人轉送到了東門安置營。”
此時,一行人站在城門口向右看去:安置營裏雖然有些雜亂,但是其間有廂軍來迴走動,不時地進行些嗬斥管理,整體倒也看得過去。
逃難而來的災民三五成群,早先的可以尋就窩棚容身,晚來的便隻能倚靠幾株樹幹草草掩身將就。
眼前的這般情形,對於早已見慣往年逃災避難的一些本地老吏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狀況了。
但是看在秦剛眼裏,卻是很多的細節都有著難以容忍的種種問題,都是需要通過一定的管理方法才能得到調整或解決。
隻是,他也深深理解在這個時代管理能力的局限性,隻能深唿吸幾口,盡量平息自己的心情。
毛滂敏銳地察覺到了秦剛的情緒,他笑笑問道:“秦小友看了此處,可有什麽見解?”
身後的官員們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毛知軍為何會對秦剛這個毛頭小子如此地看重,但也大多覺得毛滂此時的詢問不過是一番客氣之辭罷了。
誰料秦剛此時的眼神卻是非常認真,他仔細地看著營地的情況,又似乎在計算著一些什麽、,沉思了一下後便開了口:“學生以為,營地的管理方麵,還需稍稍作些調整,。”
“哦?小友請講。”
“這處營地既然是依著護城河而修,應該順著河流方向分成三個區,生活取水安排在最西邊的上遊段;之後是生活區,最東段的下遊劃為洗涮便溺區。”
此話一說,那位王虞候心中一驚,這些都是軍中紮營的要點,他自然心裏清楚,隻是在準備這裏時覺得麻煩沒有去這麽做。想不到這位小書生既也懂得。
“災民中必然會有人生病,也需統一安置到東段進行集中收治,以防疾病擴散。休息區的窩棚可以集中,這樣災民們向西取水、向東洗涮,管理也容易有序。”
“還需叫人運些生石灰來加水兌成石灰水,沿著每個棚窩周圍進行灑線分隔,這樣既可消除一些疫瘴之害,也可起到劃分區塊,加強管理的作用。”
“其實營地的管理也不必都勞動軍士,可從災民中挑選一些健壯者,或是原先村裏管事人,給他們劃分片區自管自治。凡選出之人多分一點食物即可。”
一席話,有條有理,有依有據,而且聽著也不太難執行,說得眾人都覺非常有道理,一時竟也說不出什麽了。
毛滂自是聽得心頭歡喜,便對王成說:“王虞候,本官覺得此言甚妥,爾等按此辦理,可有問題?”
這王成也非偷奸耍滑之人,而且聽了之後覺得這些事也並不太難辦,便一口應承下來。
高郵城的西麵為運河及高郵湖,所以不太會有這個方向過來的災民。因此隻在北、東、南三城門口設置了災民收置營。
看完了城北後,毛滂領一眾人等又轉到城東看了看,見到的情況大致相差不大,便喚過在那負責的都虞候,同樣把方才秦剛所言的幾條吩咐安排了下去,便再向城南而去。
不過,在這兩個安置營地,秦剛都未能看到醫生出現。在路上也小聲地問過此事。
毛滂聽後便說:“此事雖然廳議都已通過,但在這幾日推行之時,一是城內診所此刻病患突然增多,各處的醫生郎中都很緊張,要緩個兩日才能過去;二是軍中醫官也多難抽調,也就隻有事先準備好的一點草藥,便讓廂軍將其與其它物資簡單發放些了。”
秦剛聽了後,也就隻能默然點頭。
剛才看過的城北與城東的兩個安置營,都是由高郵廂軍的兩個都軍負責維持,接下來要去的城南營當時是安排給高郵縣,由縣裏的衙役捕快負責維持管理的。
夏知縣提前得到了毛知軍要過來巡視的消息,匆匆忙忙地帶人趕了過去。
提早看到現場的夏歸厚心裏暗暗叫苦。
這幾年他也曾參加過軍裏組織的所謂救災會議,在高郵這個地方,三年四災,哪次不都是隨便圈個地方,再隨便抓幾個富戶施舍點米湯,糊弄一下場麵上,也就算是完事了。
所以,夏知縣在前兩天的會議中,一直以為那個什麽方略也就做個官樣文章而已。
因為以前的知軍,都不過是坐在府衙裏,等他們最後美飾匯報的一份報告上來,然後自己再改成奏章報到再上一級就行了。
所以他迴縣裏後,也就隨手將南門的事情安排給了之前信賴的一個班頭劉用。
因為但凡遇到救災之事,一定會是撈取油水最好的機會,這個劉班頭,撈錢的手段有點狠,但是撈完後卻是最懂得足額地給上級孝敬的那種人,所以夏知縣用得很順手,也很放心。
誰知道現在的這個毛知軍不同尋常,安排完了事情,還來搞什麽親自視察。
城南這塊地方原本是最好安置災民的。因為城門外的護城河及支流與西側的運河一起,切割出一塊相對獨立的沙洲,沙洲的大小正合適,是個天然的安置場所,隻需要極少的人把進出沙洲的一座石橋把守住,也就可以整體管理好了。
但顯然來負責這事的劉班頭什麽準備也沒做,直接將聚集而來的災民趕進沙洲後也就不聞不問了,不管是最初的居住窩棚,還有什麽施粥棚、施藥棚,一點兒也沒準備。
當然,關於救災相關的錢物,他反正都是安排人全部領走了,估計有大半已經想辦法找了一些商行轉成現金上了身。
現在唯一可見的管理,就是在進出安置營的石橋上多安排了幾個衙役把守,災民進出必須得接受盤問刁難,有條件的還要勒索幾下。
夏歸厚看到了現場實在很亂,而到處也找不到這個劉班頭。於是一邊讓人抓緊去尋,另一邊,隻能自己臨時派出人,去強拉了兩個附近的大戶,在營外門口搭了一座施粥棚應急,好能應付知軍過來的檢查。
毛滂等一行過來的時候,南城門外正是一陣忙亂的景象,與之前看過的兩處安置營的差別十分明顯:
沙洲的地方雖然足夠大,但裏麵搭好的窩棚極少,七零八落的,更沒有規劃。地麵低窪積水的地方也沒被填平整理。從城門口看去,這些災民拖家帶口的,有的帶了些鋪蓋行李等各種東西,有的人還牽了一些牲畜出來,整體都亂糟糟的,都混雜在一起。大多數的人隻能在那裏露地席地躺著或坐著。
毛滂看得是連連搖頭。
原本是安置營最重要的施粥棚,明顯也是匆忙間剛剛搭好的,棚內架起來的鐵鍋燒了沒多久,粥自然是還沒有煮好。
早已餓急了的災民向著這裏湧來的越來越多,一開始維持秩序的幾個衙役人手明顯不夠了。
眼看隊伍要亂,就算他們惱怒地拿著手裏的水火棍拚命亂打,但也擋不住這些人對於食物的急切願望,有人拚命向裏擠、有人在人群裏摔倒了哭喊要出來,現場一片混亂。
夏歸厚也看到了這裏的亂象,立即親自帶了身邊的衙役過去,又努力地連嚇帶哄地,終於讓領粥的地方慢慢穩定了下來。
毛滂冷臉對身邊的一位幕僚官說了幾句,那人便走到排隊的災民那裏,正好看到一名身形瘦削的漢子被人擠出,跌坐在一旁,正傷心地哭著。
幕僚官便指著他說:“你,隨我來,問你幾個問題,迴答得好,就有吃的東西發給你。”
這人大喜,連忙爬起身跟過來。見到毛滂等一眾官員,知道都是大人物,趕緊跪下磕頭行禮。
毛滂和氣地問道:“你從哪裏來的?何時到此?可有人給你們準備吃的東西?營地裏又是怎麽住下的?”
那人低著頭答道:“迴答官老爺的話,草民是車邏鄉的人,家裏被大水衝掉了,草民和家裏老娘是最早到這裏的人。來了後被官差帶到這裏,給了我們一些木頭與草席,讓我們自己搭窩棚,說是幹了活就會給吃的。但我們幹了一天,也沒人給吃的,後來就都扔在那裏沒人肯幹了。剛才是第一次看到這裏發粥,草民是想給自己老娘討些,她都餓了三天了。請大官老爺發發慈悲賞點吃的。”
說到最後,又跪下連磕了幾個頭。
毛滂歎了一口氣,叫人拿了些帶在身邊的燒餅給他,此人歡天喜地地叩謝後拿去了。
夏歸厚總算維持好施粥棚那邊的秩序,正小心地走過來,等著他的是冷冷且滿是怒氣的責問:“夏知縣,這就是你安排的應對!此地是何人負責的?”
正在此時,那個劉班頭已經被人找來,之前他還坐在南城門口的一家小酒館裏喝酒。夏歸厚立刻找到甩鍋的對象:
“劉班頭,前日本官可是把事情與你交待得清清楚楚,為何到現在營地還這麽亂?這粥棚怎麽拖到現在在開始放粥?”
這個劉班頭喝了半天的酒,醉意早就已經上來,來了後一下子見到這麽多的上官,還有點半懵,迷迷糊糊地也說不出話。
毛滂的幕僚又問了他幾個問題,比如軍裏發下的救災物資放哪裏了?參加施粥的富戶有幾家?計劃能做幾天?災民大約有多少人?等等。
結果一問三不知,毛滂的臉已經鐵青著快繃不住了。
夏歸厚自知不妙,連忙上前,一腳將這半醉半暈的劉班頭踹倒在地,一麵趕緊先行請罪:“全是這廝擅離職守,懈怠事務。下官用人不明,有負當日知軍重托,願接受處罰。”
毛滂還沒來得及把火發起來,那邊營地裏卻突然生起亂了,隱約聽到有人在喊“殺人啦,搶東西啦!”
與他同行的有個廂軍副指揮使,立即拔刀帶領幾個隨從護軍衝了過去。
不一會兒那裏傳出幾聲慘叫。
又一會兒,副指揮使昂首大步走了迴後,後麵的是幾個護軍押了三個身上帶血的人過來。
副指揮使躬身迴報:“報知軍,是三個當地的潑皮,混入營地,想偷災民的隨身財物。被發現後持刀傷人,現已全部抓獲,請知軍發落。”
“帶迴軍去交軍推官審理。”毛滂冷冷地說道,轉眼看了一下眼前低頭請罪的夏歸厚與那個趴在地上的張班頭,怒從膽邊生:“北城和東城的災民不比你們這邊少,準備的時間也都一樣,怎麽到了這裏,就會出了這等亂子?我看你們顯然沒有把本官的命令放在眼裏。”
夏歸厚心知壞事,趕緊跪下:“懇請知軍給下官將功贖罪的機會,下官保證加派人手……”
“不必了!”毛滂擺擺手道:“這個班頭當值飲酒、管理誤事,先行革去他的職務,後續到底如何處置,就交給你帶迴去審理清楚,還有你自己的問題,明日一並報到軍裏來。這裏的事,本官另有安排!”
夏歸厚也不敢多言,叫了自己的人押了那劉班頭,灰溜溜地迴去處理善後了。
眼前這些人離開後,毛滂對著一直站於身邊的秦剛問道:“秦小友,依你之見,這裏的安置營接下來該如何處理為好?”
起了關鍵作用的,還是莊子西側的防洪牆。
就在這道防洪牆外,河水已經漫到了半人高的高度,但都被嚴嚴實實地擋在了莊外,莊民們無不嘖嘖稱奇。
就連一向不太出門的徐夫人,也與族中幾位女眷前去看了個稀奇。在場之人轉而都來誇讚徐夫人之眼光獨到,為秦家莊結識了此等才子功臣。
除了莊上的水泥窯以外,另外十一處已經投產的水泥窯,隻有兩處發生了不大的漏雨進水的現象。好在早就安排胡衍做好了一定的預防準備,並且在那幾天停了燒窯,對於已生產好的成品也都做了嚴密的防護,所以並未發生什麽大的損失。
天一變晴,就逐步開始恢複水泥的生產。
而這兩天秦剛的家裏也頗為忙碌。
隔壁的房子已經買下,秦福趁著雨停,已經自己動手把院牆打通,開出了一道門,一起著手開始收拾整理那一邊的屋子。
學堂因雨放了假,小妹盼兮也因為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屋子,也情緒高漲地跟著在那邊忙得熱火朝天。
這時,黃小個跑來說,外麵軍衙來人,稱是毛知軍有請。
秦剛便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讓黃小個轉告一下父親,便跟隨來人而去。
一同到了軍衙議事廳,才發現裏麵已經來了這麽多的官員。
見到秦剛來到,毛滂哈哈一笑,上前拉住他的手,並轉向在場的官員說道:
“借這個機會,本官要向汝等正式說明一件事情:此次提前安排的種種應災方略,就是出自於我這位秦小友之手。”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此前曾因此而猛拍知軍馬屁者,此時略略感覺有點尷尬,但是轉念一想,毛知軍既然此刻拉著秦剛說這番話,自是對這年輕學子甚為看重,那麽說明那些拍過的馬屁也是相當正確的呀!
於是,又是給秦剛送上了一片“年輕有為”、“後生可畏”的彩虹馬屁。
秦剛對毛滂的此番坦然以及對他的看重頗感意外,也對毛滂的性情品格有了新的認識。
毛滂哪管得秦剛的這番心思,仍是笑眯眯地對他說:“小友你提了方略,倒也不能就此撒手,本官今日邀你一同去現場勘踏一二,以便查遺補缺,可否?”
秦剛趕緊抽手並執禮:“願聽毛知軍差遣。”
於是一行人從軍衙魚貫而出,毛滂特意還叫退了原本要在前麵舉牌開道的衙差軍士,帶著幕僚與秦剛走在最前麵。
一行人出了北門,門外利用現成河流作了護城河,河上有石橋,此時守橋的士兵明顯增多,控製並防止災民直接進城。
而在石橋之北的右側空地上,搭起了一片片的窩棚,便是事先準備好的的北門外安置營。
當地執守的廂軍頭領,看見知軍一行到來,趕緊上來拜見:
“屬下廂軍第三都虞候王成,見過毛知軍,見過各位上官。”
毛滂點點頭問:“此處情況如何啊?”
王成道:“迴稟知軍,屬下兩日前已帶兵士在石橋北東側清理出了一片稍高的土坡,搭建簡易窩棚百餘處。這兩日裏,各鄉逃來災民過千,大部分都已在此安置,少量人轉送到了東門安置營。”
此時,一行人站在城門口向右看去:安置營裏雖然有些雜亂,但是其間有廂軍來迴走動,不時地進行些嗬斥管理,整體倒也看得過去。
逃難而來的災民三五成群,早先的可以尋就窩棚容身,晚來的便隻能倚靠幾株樹幹草草掩身將就。
眼前的這般情形,對於早已見慣往年逃災避難的一些本地老吏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狀況了。
但是看在秦剛眼裏,卻是很多的細節都有著難以容忍的種種問題,都是需要通過一定的管理方法才能得到調整或解決。
隻是,他也深深理解在這個時代管理能力的局限性,隻能深唿吸幾口,盡量平息自己的心情。
毛滂敏銳地察覺到了秦剛的情緒,他笑笑問道:“秦小友看了此處,可有什麽見解?”
身後的官員們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毛知軍為何會對秦剛這個毛頭小子如此地看重,但也大多覺得毛滂此時的詢問不過是一番客氣之辭罷了。
誰料秦剛此時的眼神卻是非常認真,他仔細地看著營地的情況,又似乎在計算著一些什麽、,沉思了一下後便開了口:“學生以為,營地的管理方麵,還需稍稍作些調整,。”
“哦?小友請講。”
“這處營地既然是依著護城河而修,應該順著河流方向分成三個區,生活取水安排在最西邊的上遊段;之後是生活區,最東段的下遊劃為洗涮便溺區。”
此話一說,那位王虞候心中一驚,這些都是軍中紮營的要點,他自然心裏清楚,隻是在準備這裏時覺得麻煩沒有去這麽做。想不到這位小書生既也懂得。
“災民中必然會有人生病,也需統一安置到東段進行集中收治,以防疾病擴散。休息區的窩棚可以集中,這樣災民們向西取水、向東洗涮,管理也容易有序。”
“還需叫人運些生石灰來加水兌成石灰水,沿著每個棚窩周圍進行灑線分隔,這樣既可消除一些疫瘴之害,也可起到劃分區塊,加強管理的作用。”
“其實營地的管理也不必都勞動軍士,可從災民中挑選一些健壯者,或是原先村裏管事人,給他們劃分片區自管自治。凡選出之人多分一點食物即可。”
一席話,有條有理,有依有據,而且聽著也不太難執行,說得眾人都覺非常有道理,一時竟也說不出什麽了。
毛滂自是聽得心頭歡喜,便對王成說:“王虞候,本官覺得此言甚妥,爾等按此辦理,可有問題?”
這王成也非偷奸耍滑之人,而且聽了之後覺得這些事也並不太難辦,便一口應承下來。
高郵城的西麵為運河及高郵湖,所以不太會有這個方向過來的災民。因此隻在北、東、南三城門口設置了災民收置營。
看完了城北後,毛滂領一眾人等又轉到城東看了看,見到的情況大致相差不大,便喚過在那負責的都虞候,同樣把方才秦剛所言的幾條吩咐安排了下去,便再向城南而去。
不過,在這兩個安置營地,秦剛都未能看到醫生出現。在路上也小聲地問過此事。
毛滂聽後便說:“此事雖然廳議都已通過,但在這幾日推行之時,一是城內診所此刻病患突然增多,各處的醫生郎中都很緊張,要緩個兩日才能過去;二是軍中醫官也多難抽調,也就隻有事先準備好的一點草藥,便讓廂軍將其與其它物資簡單發放些了。”
秦剛聽了後,也就隻能默然點頭。
剛才看過的城北與城東的兩個安置營,都是由高郵廂軍的兩個都軍負責維持,接下來要去的城南營當時是安排給高郵縣,由縣裏的衙役捕快負責維持管理的。
夏知縣提前得到了毛知軍要過來巡視的消息,匆匆忙忙地帶人趕了過去。
提早看到現場的夏歸厚心裏暗暗叫苦。
這幾年他也曾參加過軍裏組織的所謂救災會議,在高郵這個地方,三年四災,哪次不都是隨便圈個地方,再隨便抓幾個富戶施舍點米湯,糊弄一下場麵上,也就算是完事了。
所以,夏知縣在前兩天的會議中,一直以為那個什麽方略也就做個官樣文章而已。
因為以前的知軍,都不過是坐在府衙裏,等他們最後美飾匯報的一份報告上來,然後自己再改成奏章報到再上一級就行了。
所以他迴縣裏後,也就隨手將南門的事情安排給了之前信賴的一個班頭劉用。
因為但凡遇到救災之事,一定會是撈取油水最好的機會,這個劉班頭,撈錢的手段有點狠,但是撈完後卻是最懂得足額地給上級孝敬的那種人,所以夏知縣用得很順手,也很放心。
誰知道現在的這個毛知軍不同尋常,安排完了事情,還來搞什麽親自視察。
城南這塊地方原本是最好安置災民的。因為城門外的護城河及支流與西側的運河一起,切割出一塊相對獨立的沙洲,沙洲的大小正合適,是個天然的安置場所,隻需要極少的人把進出沙洲的一座石橋把守住,也就可以整體管理好了。
但顯然來負責這事的劉班頭什麽準備也沒做,直接將聚集而來的災民趕進沙洲後也就不聞不問了,不管是最初的居住窩棚,還有什麽施粥棚、施藥棚,一點兒也沒準備。
當然,關於救災相關的錢物,他反正都是安排人全部領走了,估計有大半已經想辦法找了一些商行轉成現金上了身。
現在唯一可見的管理,就是在進出安置營的石橋上多安排了幾個衙役把守,災民進出必須得接受盤問刁難,有條件的還要勒索幾下。
夏歸厚看到了現場實在很亂,而到處也找不到這個劉班頭。於是一邊讓人抓緊去尋,另一邊,隻能自己臨時派出人,去強拉了兩個附近的大戶,在營外門口搭了一座施粥棚應急,好能應付知軍過來的檢查。
毛滂等一行過來的時候,南城門外正是一陣忙亂的景象,與之前看過的兩處安置營的差別十分明顯:
沙洲的地方雖然足夠大,但裏麵搭好的窩棚極少,七零八落的,更沒有規劃。地麵低窪積水的地方也沒被填平整理。從城門口看去,這些災民拖家帶口的,有的帶了些鋪蓋行李等各種東西,有的人還牽了一些牲畜出來,整體都亂糟糟的,都混雜在一起。大多數的人隻能在那裏露地席地躺著或坐著。
毛滂看得是連連搖頭。
原本是安置營最重要的施粥棚,明顯也是匆忙間剛剛搭好的,棚內架起來的鐵鍋燒了沒多久,粥自然是還沒有煮好。
早已餓急了的災民向著這裏湧來的越來越多,一開始維持秩序的幾個衙役人手明顯不夠了。
眼看隊伍要亂,就算他們惱怒地拿著手裏的水火棍拚命亂打,但也擋不住這些人對於食物的急切願望,有人拚命向裏擠、有人在人群裏摔倒了哭喊要出來,現場一片混亂。
夏歸厚也看到了這裏的亂象,立即親自帶了身邊的衙役過去,又努力地連嚇帶哄地,終於讓領粥的地方慢慢穩定了下來。
毛滂冷臉對身邊的一位幕僚官說了幾句,那人便走到排隊的災民那裏,正好看到一名身形瘦削的漢子被人擠出,跌坐在一旁,正傷心地哭著。
幕僚官便指著他說:“你,隨我來,問你幾個問題,迴答得好,就有吃的東西發給你。”
這人大喜,連忙爬起身跟過來。見到毛滂等一眾官員,知道都是大人物,趕緊跪下磕頭行禮。
毛滂和氣地問道:“你從哪裏來的?何時到此?可有人給你們準備吃的東西?營地裏又是怎麽住下的?”
那人低著頭答道:“迴答官老爺的話,草民是車邏鄉的人,家裏被大水衝掉了,草民和家裏老娘是最早到這裏的人。來了後被官差帶到這裏,給了我們一些木頭與草席,讓我們自己搭窩棚,說是幹了活就會給吃的。但我們幹了一天,也沒人給吃的,後來就都扔在那裏沒人肯幹了。剛才是第一次看到這裏發粥,草民是想給自己老娘討些,她都餓了三天了。請大官老爺發發慈悲賞點吃的。”
說到最後,又跪下連磕了幾個頭。
毛滂歎了一口氣,叫人拿了些帶在身邊的燒餅給他,此人歡天喜地地叩謝後拿去了。
夏歸厚總算維持好施粥棚那邊的秩序,正小心地走過來,等著他的是冷冷且滿是怒氣的責問:“夏知縣,這就是你安排的應對!此地是何人負責的?”
正在此時,那個劉班頭已經被人找來,之前他還坐在南城門口的一家小酒館裏喝酒。夏歸厚立刻找到甩鍋的對象:
“劉班頭,前日本官可是把事情與你交待得清清楚楚,為何到現在營地還這麽亂?這粥棚怎麽拖到現在在開始放粥?”
這個劉班頭喝了半天的酒,醉意早就已經上來,來了後一下子見到這麽多的上官,還有點半懵,迷迷糊糊地也說不出話。
毛滂的幕僚又問了他幾個問題,比如軍裏發下的救災物資放哪裏了?參加施粥的富戶有幾家?計劃能做幾天?災民大約有多少人?等等。
結果一問三不知,毛滂的臉已經鐵青著快繃不住了。
夏歸厚自知不妙,連忙上前,一腳將這半醉半暈的劉班頭踹倒在地,一麵趕緊先行請罪:“全是這廝擅離職守,懈怠事務。下官用人不明,有負當日知軍重托,願接受處罰。”
毛滂還沒來得及把火發起來,那邊營地裏卻突然生起亂了,隱約聽到有人在喊“殺人啦,搶東西啦!”
與他同行的有個廂軍副指揮使,立即拔刀帶領幾個隨從護軍衝了過去。
不一會兒那裏傳出幾聲慘叫。
又一會兒,副指揮使昂首大步走了迴後,後麵的是幾個護軍押了三個身上帶血的人過來。
副指揮使躬身迴報:“報知軍,是三個當地的潑皮,混入營地,想偷災民的隨身財物。被發現後持刀傷人,現已全部抓獲,請知軍發落。”
“帶迴軍去交軍推官審理。”毛滂冷冷地說道,轉眼看了一下眼前低頭請罪的夏歸厚與那個趴在地上的張班頭,怒從膽邊生:“北城和東城的災民不比你們這邊少,準備的時間也都一樣,怎麽到了這裏,就會出了這等亂子?我看你們顯然沒有把本官的命令放在眼裏。”
夏歸厚心知壞事,趕緊跪下:“懇請知軍給下官將功贖罪的機會,下官保證加派人手……”
“不必了!”毛滂擺擺手道:“這個班頭當值飲酒、管理誤事,先行革去他的職務,後續到底如何處置,就交給你帶迴去審理清楚,還有你自己的問題,明日一並報到軍裏來。這裏的事,本官另有安排!”
夏歸厚也不敢多言,叫了自己的人押了那劉班頭,灰溜溜地迴去處理善後了。
眼前這些人離開後,毛滂對著一直站於身邊的秦剛問道:“秦小友,依你之見,這裏的安置營接下來該如何處理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