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紅英辭官,並未在朝堂上引起太大震動,大家都在忙著爭奪利益,少一個競爭對手,反而是好事。
不過既然開始著手清理反對勢力了,李鴻飛索性約見被他軟禁的王國興,王承恩等幾位朱由檢的心腹。
“國興大哥,好久不見啊!”李鴻飛笑著說道。
確實,自從西征結束之後,兩人基本沒在見麵。
李鴻飛是為了保持低調,故意淡出錦衣衛的視線範圍。
而王國興也從西征之後,意識到了一絲不尋常,從而逐漸疏遠李鴻飛。
“是啊,幾年未見,想不到李大人,還真走到這一步了。”王國興唏噓道。
對於李鴻飛,王國興還真是看不透,當初那個有點小聰明的潑皮,短短幾年時間,竟一躍成為了大明權力第一人,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你知道我是不願走這一步的。”李鴻飛說道。
他最初的想法,是逐步實現君主立憲製,可惜他低估了朱由檢的權力欲,如果不發動兵變,這個想法可能永遠也隻是想法而已。
不過如今這樣也好,省的浪費時間跟東林黨人鬥智鬥勇,又或者礙於“祖製”約束,不斷做出妥協。
隻有絕對的權力,才能製定接下來的“遊戲規則”。
“自古帝王多薄情,你想要無上權力,自然會遭忌憚,聖上也是迫不得已,還望大人能看在昔日共患難之誼,善待聖上,善待皇室。”王國興出言替朱由檢求情。
他這段時間,跟王承恩關在一起,自然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於李鴻飛的恨意也淡了不少,不過錦衣衛忠於皇室的使命永遠不會變。
王國興沒有能力幫助朱由檢重掌權力,但卻希望李鴻飛能看在昔日情誼,不要對朱由檢下死手。
“不是說成王敗寇嗎?如果我兵變失敗,不知道朱由檢會不會放過我?”李鴻飛忽然反問道。
對於別人,李鴻飛或許不會,也懶得跟他們討論這種無聊的話題,不過王國興好歹也算是朱由檢身邊的心腹,對朱由檢的性情也是十分了解,所以李鴻飛忽然想跟對方,好好探討一番。
“不會,但我知道你會。”王國興不假思索道。
王國興知道朱由檢肯定不會放過李鴻飛。
“哦?他不會放過我,憑什麽讓我放過他?”李鴻飛好奇道。
王國興:“因為你並非是為這無上權柄。”
確實,李鴻飛如果是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就不會主動搞什麽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製了。
“想不到最了解我的,竟然是你。過來幫我吧,你可以繼續掌管錦衣衛。”李鴻飛向王國興發出邀請。
錦衣衛跟東廠的資源,是李鴻飛最想得到的東西,雖然他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但卻隻是對民間起作用,當初若是有錦衣衛或者東廠幫忙,他也不會在朱由檢露出殺機之後,才有所察覺。
特種兵刺探情報確實一流,但人員數量太少,隻能對特定,或者暴露意圖的目標進行偵查。
李鴻飛需要的,是提前預警,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防禦。
“不行。”王國興拒絕道。
“為什麽?”
李鴻飛搞不懂,既然王國興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如今朱由檢又倒台,王國興為何不能過來幫自己。
“因為我們是皇帝的親衛,如果沒有了皇帝,錦衣衛也不應該在存在於世間。”
錦衣衛的職責就是忠於皇帝,這種思維模式已經深入骨髓,任何人都無法輕易改變。
雖然朱由檢名義上還是大明皇帝,可沒有軍權的帝王,自然也不可能再掌管錦衣衛。
“如果我沒記錯,錦衣衛自從成立以來,曆任都指揮使結局都不怎麽樣吧!”李鴻飛若有所指道。
第一任指揮使在曆史上沒有明文記載,不過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驤,毛驤製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自己也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殺頭。
第二任是蔣瓛,曆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就是他秘密稟告朱元璋的,藍玉案之後蔣瓛也被朱元璋賜死,此後到建文時代都沒有常設。
第三任是明成祖時的紀綱,永樂十三年(1415年),他將《永樂大典》總裁官解縉置於雪地凍死。
永樂十四年(1416年)便因為支持漢王奪嫡被殺。
明英宗時,錦衣衛指揮使是劉勉和徐恭,《明史》記載他們“皆謹飭“,王振上位後,提拔親信馬順作了錦衣衛指揮使,明英宗被俘後,作為王黨“餘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
縱觀整個錦衣衛曆史,幾乎沒有一任錦衣衛指揮使能得到善終的,這些人不是為當朝皇帝背黑鍋,就是在新皇上任後,拿來“殺雞儆猴”,純粹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這是錦衣衛的榮耀。”王國興並不辯解。
“榮耀?我看是錦衣衛知道皇家太多齷齪之事,不得不死吧!”李鴻飛冷笑道。
王國興沉默不語,並未出言反駁。
錦衣衛確實是一群悲哀的死士,他們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為使命,這樣的死士,手上自然掌握了大量帝王齷齪的罪證。
待他們完成使命之後,帝王為了自己的聲譽,自然要清除這些知道他秘密的人。
“隻要將朱由檢的秘密交給我,你從此便自由了。”李鴻飛開出條件。
“你殺了我吧。”王國興不願出賣朱由檢。
“我不會殺你,但你要明白,要想徹底解決隱患,就必須掌握足夠的籌碼,朱由檢就是最大的隱患,我要麽掌握他的弱點,要麽讓他死,如何選擇,全在你一念之間。”李鴻飛出言威脅道。
在見王國興之前,李鴻飛還真不知該如何應付朱由檢,畢竟被動防禦,遠不如掌握主動權。
隻要將朱由檢這些年做過的齷齪事,拿給朱由檢看一眼,相信對方絕對不會在時時刻刻想著搞小動作了。
對於皇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名聲,一旦皇家醜聞傳遍整個國家,那這個皇室也就徹底完蛋了。
“你能保證不傳播出去?”王國興意誌鬆動了。
他的使命是守護皇室安全,如果李鴻飛真要趕盡殺絕,那這些所謂的秘密,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
“我需要朱家皇室的配合,而不是徹底毀滅他們。”李鴻飛說道。
最終,王國興屈服,他明白李鴻飛既然能想到這一層,就算自己不說,對方也會一查到底,甚至學錦衣衛那一套,給朱由檢羅織罪名。
所謂朱由檢的秘密,實際上就是這些年,朱由檢通過錦衣衛,對朝中大臣實施的一係列秘密調查,包括誘導其犯罪,甚至是直接陷害。
當然,王國興不可能將這些事情記錄在案,所有的一切,都隻存在於他的腦海,想要找到證據,就必須通過王國興提供的線索,然後派人一點一滴慢慢查。
而這些秘密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毛文龍與袁崇煥的連環案。
當初,朝廷先後數次查核毛文龍的兵馬,就在崇禎元年才核查過一次,而且天啟帝和崇禎,在明麵上都有過旨意,對毛文龍糧餉從寬,因為東江鎮有屯田軍,是收留遼東流民的,所以東江鎮不比一般軍鎮。
而袁崇煥出關督師的時候還請崇禎撤了巡撫,毛文龍官拜左都督,東江鎮還涉及朝鮮領土,且是毛文龍帶兩百個家丁開創出來的,沒有文官又有何妨?
另外,按照明朝當時的製度,即便誰有尚方寶劍,但要殺三品以上大員也必須上報朝廷,毛文龍官拜左都督、總兵、賜尚方寶劍,不僅在三品以上,且同樣是有尚方寶劍的節將,別說是殺,要節製都需要中央協調,而節將殺節將更是明朝幾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崇禎讓袁崇煥出關時分別收迴了王之臣和滿桂的尚方寶劍,但卻沒有收迴毛文龍的,這就是不讓袁崇煥幹預東江鎮的事情。
可最終結果,袁崇煥未做任何報備,便直接羅列了所謂的“十二條罪狀”,於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在雙島殺了毛帥,並用自己的親信接管東江鎮。
這其中緣由,按照王國興所說,都是朱由檢直接授意的,而所謂的毛文龍“十二條罪狀”,也是錦衣衛幫忙羅織的。
袁崇煥於六月五日殺了毛文龍,之後便在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被捕入獄,時隔僅僅半年而已。
袁崇煥的罪名是: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複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
這其中有一個罪名,便是斬帥以踐虜約。
可以說袁崇煥如果沒殺毛文龍,朱由檢想動他,還真不太容易。
一個總鎮邊關的武將,一個薊遼要地的督師,相繼被殺,直接導致明軍後來麵對滿清,沒有再取得過任何勝利。
李鴻飛萬萬沒想到,這差點顛覆大明江山(曆史上已經顛覆了)的兩件大案,皆出自朱由檢之手。
一旦將這件事情曝光出去,整個大明估計都會對皇室,對朱由檢失望透頂。
當然,在加上朱由檢對付李鴻飛沒有成功的那個計劃,絕對能讓李鴻飛站在道德的製高點。
“將當年經辦此事,還活著的錦衣衛,都給我列出來,然後你就自由了。”李鴻飛對王國興說道。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李鴻飛需要找到人將當年的知情人士,並將他們控製起來,掌握了這一手資料,李鴻飛相信朱由檢今後都不敢在動歪心思了。
王國興根本沒想過獲得什麽自由,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保住朱由檢的性命而已。
等交代完一切後,王國興請求李鴻飛讓其見朱由檢最後一麵。
而他也在與朱由檢見麵,說出了與李鴻飛的交換條件後,便當著朱由檢的麵自縊殉節。
大明最後一位錦衣衛都指揮使,同樣沒能得到善終...........
王國興自殺,其手下包括錦衣衛在內的五萬禁軍,被悉數打散,編入國防軍序列,自此,錦衣衛徹底被取締。
倒是王承恩的東緝事廠,選擇歸入李鴻飛麾下。
宦官,大多都沒什麽民族氣節,他們需要的,僅僅隻是活著。
王承恩本人倒是沒有讓李鴻飛意外,他選擇辭去廠公職務,陪在朱由檢左右。
“聖上這些年,為了大明江山耗費了太多心力,是該好好休息休息了。老奴會多勸勸聖上,絕對不會讓他再對大人造成任何威脅的。”
這是王承恩對李鴻飛的承諾,也是李鴻飛讓其迴到朱由檢身邊的主要原因。
對於王承恩,李鴻飛無法過多評價,但他相信對方是個明白人,知道該如何選擇。
東廠以及部分宣誓效忠李鴻飛的錦衣衛,合並在一起,組建成了大明國家安全局內勤處,專門負責收集國內方麵的情報,包括清除潛入國內的敵國探子,防止國內聚眾謀反,防止別有用心之人傳播謠言。
而原本李鴻飛手上,由司徒燕組建的情報機構,則改組為大明國家安全局外勤處,其職能自然是針對境外勢力。
畢竟派遣司徒燕下南洋,就是為了方便往國外植入間諜。
李鴻飛不可能一直將精力放在國內,他的目標可是在這大航海時代,打造出一個強大的東方帝國..........
東廠的加入,當即就給李鴻飛送了一份大禮。
因為東廠原來的職責,就是監視朝中官員(錦衣衛主要是監視外派的官員),其手上掌握了大部分官員的罪證,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等,應有盡有。
同時也有前內閣大臣高宏圖,前吏部左侍郎錢謙益等人的罪證,李鴻飛派人將這些東西,交給大理寺卿按律查辦,對待政敵,他不能心慈手軟,必須借此震懾那些心存僥幸之人。
同時,恩威並施,當著一群大臣的麵,將那些在職官員的罪證一把火全燒了。
得虧圓滿解決了東廠這個大麻煩,要不然朱由檢憑借東廠這些證據,還真有可能掌握大部分朝廷命官。
不過既然開始著手清理反對勢力了,李鴻飛索性約見被他軟禁的王國興,王承恩等幾位朱由檢的心腹。
“國興大哥,好久不見啊!”李鴻飛笑著說道。
確實,自從西征結束之後,兩人基本沒在見麵。
李鴻飛是為了保持低調,故意淡出錦衣衛的視線範圍。
而王國興也從西征之後,意識到了一絲不尋常,從而逐漸疏遠李鴻飛。
“是啊,幾年未見,想不到李大人,還真走到這一步了。”王國興唏噓道。
對於李鴻飛,王國興還真是看不透,當初那個有點小聰明的潑皮,短短幾年時間,竟一躍成為了大明權力第一人,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你知道我是不願走這一步的。”李鴻飛說道。
他最初的想法,是逐步實現君主立憲製,可惜他低估了朱由檢的權力欲,如果不發動兵變,這個想法可能永遠也隻是想法而已。
不過如今這樣也好,省的浪費時間跟東林黨人鬥智鬥勇,又或者礙於“祖製”約束,不斷做出妥協。
隻有絕對的權力,才能製定接下來的“遊戲規則”。
“自古帝王多薄情,你想要無上權力,自然會遭忌憚,聖上也是迫不得已,還望大人能看在昔日共患難之誼,善待聖上,善待皇室。”王國興出言替朱由檢求情。
他這段時間,跟王承恩關在一起,自然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於李鴻飛的恨意也淡了不少,不過錦衣衛忠於皇室的使命永遠不會變。
王國興沒有能力幫助朱由檢重掌權力,但卻希望李鴻飛能看在昔日情誼,不要對朱由檢下死手。
“不是說成王敗寇嗎?如果我兵變失敗,不知道朱由檢會不會放過我?”李鴻飛忽然反問道。
對於別人,李鴻飛或許不會,也懶得跟他們討論這種無聊的話題,不過王國興好歹也算是朱由檢身邊的心腹,對朱由檢的性情也是十分了解,所以李鴻飛忽然想跟對方,好好探討一番。
“不會,但我知道你會。”王國興不假思索道。
王國興知道朱由檢肯定不會放過李鴻飛。
“哦?他不會放過我,憑什麽讓我放過他?”李鴻飛好奇道。
王國興:“因為你並非是為這無上權柄。”
確實,李鴻飛如果是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就不會主動搞什麽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製了。
“想不到最了解我的,竟然是你。過來幫我吧,你可以繼續掌管錦衣衛。”李鴻飛向王國興發出邀請。
錦衣衛跟東廠的資源,是李鴻飛最想得到的東西,雖然他有自己的情報係統,但卻隻是對民間起作用,當初若是有錦衣衛或者東廠幫忙,他也不會在朱由檢露出殺機之後,才有所察覺。
特種兵刺探情報確實一流,但人員數量太少,隻能對特定,或者暴露意圖的目標進行偵查。
李鴻飛需要的,是提前預警,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防禦。
“不行。”王國興拒絕道。
“為什麽?”
李鴻飛搞不懂,既然王國興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如今朱由檢又倒台,王國興為何不能過來幫自己。
“因為我們是皇帝的親衛,如果沒有了皇帝,錦衣衛也不應該在存在於世間。”
錦衣衛的職責就是忠於皇帝,這種思維模式已經深入骨髓,任何人都無法輕易改變。
雖然朱由檢名義上還是大明皇帝,可沒有軍權的帝王,自然也不可能再掌管錦衣衛。
“如果我沒記錯,錦衣衛自從成立以來,曆任都指揮使結局都不怎麽樣吧!”李鴻飛若有所指道。
第一任指揮使在曆史上沒有明文記載,不過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驤,毛驤製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自己也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殺頭。
第二任是蔣瓛,曆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就是他秘密稟告朱元璋的,藍玉案之後蔣瓛也被朱元璋賜死,此後到建文時代都沒有常設。
第三任是明成祖時的紀綱,永樂十三年(1415年),他將《永樂大典》總裁官解縉置於雪地凍死。
永樂十四年(1416年)便因為支持漢王奪嫡被殺。
明英宗時,錦衣衛指揮使是劉勉和徐恭,《明史》記載他們“皆謹飭“,王振上位後,提拔親信馬順作了錦衣衛指揮使,明英宗被俘後,作為王黨“餘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
縱觀整個錦衣衛曆史,幾乎沒有一任錦衣衛指揮使能得到善終的,這些人不是為當朝皇帝背黑鍋,就是在新皇上任後,拿來“殺雞儆猴”,純粹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這是錦衣衛的榮耀。”王國興並不辯解。
“榮耀?我看是錦衣衛知道皇家太多齷齪之事,不得不死吧!”李鴻飛冷笑道。
王國興沉默不語,並未出言反駁。
錦衣衛確實是一群悲哀的死士,他們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為使命,這樣的死士,手上自然掌握了大量帝王齷齪的罪證。
待他們完成使命之後,帝王為了自己的聲譽,自然要清除這些知道他秘密的人。
“隻要將朱由檢的秘密交給我,你從此便自由了。”李鴻飛開出條件。
“你殺了我吧。”王國興不願出賣朱由檢。
“我不會殺你,但你要明白,要想徹底解決隱患,就必須掌握足夠的籌碼,朱由檢就是最大的隱患,我要麽掌握他的弱點,要麽讓他死,如何選擇,全在你一念之間。”李鴻飛出言威脅道。
在見王國興之前,李鴻飛還真不知該如何應付朱由檢,畢竟被動防禦,遠不如掌握主動權。
隻要將朱由檢這些年做過的齷齪事,拿給朱由檢看一眼,相信對方絕對不會在時時刻刻想著搞小動作了。
對於皇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名聲,一旦皇家醜聞傳遍整個國家,那這個皇室也就徹底完蛋了。
“你能保證不傳播出去?”王國興意誌鬆動了。
他的使命是守護皇室安全,如果李鴻飛真要趕盡殺絕,那這些所謂的秘密,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
“我需要朱家皇室的配合,而不是徹底毀滅他們。”李鴻飛說道。
最終,王國興屈服,他明白李鴻飛既然能想到這一層,就算自己不說,對方也會一查到底,甚至學錦衣衛那一套,給朱由檢羅織罪名。
所謂朱由檢的秘密,實際上就是這些年,朱由檢通過錦衣衛,對朝中大臣實施的一係列秘密調查,包括誘導其犯罪,甚至是直接陷害。
當然,王國興不可能將這些事情記錄在案,所有的一切,都隻存在於他的腦海,想要找到證據,就必須通過王國興提供的線索,然後派人一點一滴慢慢查。
而這些秘密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毛文龍與袁崇煥的連環案。
當初,朝廷先後數次查核毛文龍的兵馬,就在崇禎元年才核查過一次,而且天啟帝和崇禎,在明麵上都有過旨意,對毛文龍糧餉從寬,因為東江鎮有屯田軍,是收留遼東流民的,所以東江鎮不比一般軍鎮。
而袁崇煥出關督師的時候還請崇禎撤了巡撫,毛文龍官拜左都督,東江鎮還涉及朝鮮領土,且是毛文龍帶兩百個家丁開創出來的,沒有文官又有何妨?
另外,按照明朝當時的製度,即便誰有尚方寶劍,但要殺三品以上大員也必須上報朝廷,毛文龍官拜左都督、總兵、賜尚方寶劍,不僅在三品以上,且同樣是有尚方寶劍的節將,別說是殺,要節製都需要中央協調,而節將殺節將更是明朝幾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崇禎讓袁崇煥出關時分別收迴了王之臣和滿桂的尚方寶劍,但卻沒有收迴毛文龍的,這就是不讓袁崇煥幹預東江鎮的事情。
可最終結果,袁崇煥未做任何報備,便直接羅列了所謂的“十二條罪狀”,於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在雙島殺了毛帥,並用自己的親信接管東江鎮。
這其中緣由,按照王國興所說,都是朱由檢直接授意的,而所謂的毛文龍“十二條罪狀”,也是錦衣衛幫忙羅織的。
袁崇煥於六月五日殺了毛文龍,之後便在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被捕入獄,時隔僅僅半年而已。
袁崇煥的罪名是: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複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
這其中有一個罪名,便是斬帥以踐虜約。
可以說袁崇煥如果沒殺毛文龍,朱由檢想動他,還真不太容易。
一個總鎮邊關的武將,一個薊遼要地的督師,相繼被殺,直接導致明軍後來麵對滿清,沒有再取得過任何勝利。
李鴻飛萬萬沒想到,這差點顛覆大明江山(曆史上已經顛覆了)的兩件大案,皆出自朱由檢之手。
一旦將這件事情曝光出去,整個大明估計都會對皇室,對朱由檢失望透頂。
當然,在加上朱由檢對付李鴻飛沒有成功的那個計劃,絕對能讓李鴻飛站在道德的製高點。
“將當年經辦此事,還活著的錦衣衛,都給我列出來,然後你就自由了。”李鴻飛對王國興說道。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李鴻飛需要找到人將當年的知情人士,並將他們控製起來,掌握了這一手資料,李鴻飛相信朱由檢今後都不敢在動歪心思了。
王國興根本沒想過獲得什麽自由,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保住朱由檢的性命而已。
等交代完一切後,王國興請求李鴻飛讓其見朱由檢最後一麵。
而他也在與朱由檢見麵,說出了與李鴻飛的交換條件後,便當著朱由檢的麵自縊殉節。
大明最後一位錦衣衛都指揮使,同樣沒能得到善終...........
王國興自殺,其手下包括錦衣衛在內的五萬禁軍,被悉數打散,編入國防軍序列,自此,錦衣衛徹底被取締。
倒是王承恩的東緝事廠,選擇歸入李鴻飛麾下。
宦官,大多都沒什麽民族氣節,他們需要的,僅僅隻是活著。
王承恩本人倒是沒有讓李鴻飛意外,他選擇辭去廠公職務,陪在朱由檢左右。
“聖上這些年,為了大明江山耗費了太多心力,是該好好休息休息了。老奴會多勸勸聖上,絕對不會讓他再對大人造成任何威脅的。”
這是王承恩對李鴻飛的承諾,也是李鴻飛讓其迴到朱由檢身邊的主要原因。
對於王承恩,李鴻飛無法過多評價,但他相信對方是個明白人,知道該如何選擇。
東廠以及部分宣誓效忠李鴻飛的錦衣衛,合並在一起,組建成了大明國家安全局內勤處,專門負責收集國內方麵的情報,包括清除潛入國內的敵國探子,防止國內聚眾謀反,防止別有用心之人傳播謠言。
而原本李鴻飛手上,由司徒燕組建的情報機構,則改組為大明國家安全局外勤處,其職能自然是針對境外勢力。
畢竟派遣司徒燕下南洋,就是為了方便往國外植入間諜。
李鴻飛不可能一直將精力放在國內,他的目標可是在這大航海時代,打造出一個強大的東方帝國..........
東廠的加入,當即就給李鴻飛送了一份大禮。
因為東廠原來的職責,就是監視朝中官員(錦衣衛主要是監視外派的官員),其手上掌握了大部分官員的罪證,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等,應有盡有。
同時也有前內閣大臣高宏圖,前吏部左侍郎錢謙益等人的罪證,李鴻飛派人將這些東西,交給大理寺卿按律查辦,對待政敵,他不能心慈手軟,必須借此震懾那些心存僥幸之人。
同時,恩威並施,當著一群大臣的麵,將那些在職官員的罪證一把火全燒了。
得虧圓滿解決了東廠這個大麻煩,要不然朱由檢憑借東廠這些證據,還真有可能掌握大部分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