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華夏海軍。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


    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樓船)和400艘運糧漕船。


    這些船隻之中,大約有30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隻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然而這樣一支無敵艦隊,卻在兩百年之後,衰敗成為一支近海護衛隊。


    這與華夏古代地緣政治思想,造成的兩個致命弱點,不無關係。


    第一,缺乏海權觀念,是典型的大陸性地緣政治觀。


    華夏並不是缺乏航海傳統的國家,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了海上運輸和海軍。


    但華夏自古便缺乏對海洋戰略價值的重視,隻有鄭和有對海洋的戰略眼光,鄭和艦隊的大部分成員,都擁有海上探險精神,為此他們曾深入前人從未涉足的海域,他們實際上是進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


    然而他們悲慘的出身注定他們的努力是失敗的,這些華夏古代罕見的航海家,大多都是備受歧視的宦官,他們的成功隻能加重主流社會對航海的敵視。


    明朝官僚們在1422年,趁鄭和遠在海外之際,終於讓皇帝放棄了海外擴張的企圖,他們的理由既然是:外麵的世界太大了,它讓我們感到恐懼。


    沒錯,大部分官僚,對那充滿未知的陌生地域感到恐懼。


    於是不久後,鄭和被招迴,艦隊在海港中爛掉,鄭和等人辛辛苦苦搜集的航海資料被兵部銷毀,同時停止建造遠洋艦船,嚴禁海外私人貿易,將近在咫尺的製海權拱手讓與他人。


    海權觀念的缺失造成了國防戰略中的大陸軍主義,從而使水師得不到足夠的資源。


    第二個致命弱點是半虛構的華夏中心論,華夏自古以來,便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把其他國家當作蠻夷,沉醉在起初是真實的,繼而是虛幻的,最後是偽造的世界中心地位中,不願意了解朝貢圈外的世界。


    由於落後的地理觀,當時甚至認為鄭和已到達了整個世界,加上在海上沒有發現能與大明抗衡的力量,因此保持水師也變得沒有必要了。


    華夏中心論所帶來的文化優越感,使華夏執行了一條世界主義的外交路線,盡管也有地緣政治利益和資源,貿易上的考慮,但更注重價值觀的推行和文化的輻射。


    這種對外戰略比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要文明得多,但卻容易漠視本國的戰略利益。


    當鄭和粉碎了來自馬六甲海峽,錫蘭和爪哇的挑戰時,明帝國獲得了控製這些戰略要地的合法性,從而可以控製亞歐國際航路。


    然而傳統的懷柔政策再次導致坐失良機,否則葡萄牙人根本沒有機會進入遠東。


    民族國家意識的缺失,造成了明朝海外利益的自動放棄。


    這一切加在一起,造成一個可悲的結局,當西歐為了建立海軍,不惜像威尼斯銀行家借貸時,明朝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大夏,卻將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曆經鄭和船隊數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資料銷毀,而且此舉還受到明朝所有官員的稱讚。


    鄭和若地下有知,是否會死不瞑目呢?


    曆經兩百多年後,大明水師名存實亡,從朱由檢當初為了北伐,取消寶山造船廠訂單,轉而加速研發陸軍裝備就可以看出,整個大明從上至下,都沒有將海洋權益當做一迴事。


    唯一一支有戰鬥力的艦隊,還是昔日侵略沿海的海盜鄭芝龍貢獻出來的。


    李鴻飛將大明水師獨立成軍,並給了足足十二萬人的編製,可見其壯大大明海軍之決心,畢竟如此多的水師,已經相當於不少小國全國兵力的總和了。


    而且從兩支艦隊的命名就可以看出,這是兩支遠洋艦隊,而非內河水師,或者近海防禦部隊。


    養這樣兩支大規模艦隊,其軍費開支,甚至比三十萬野戰軍更高,但李鴻飛有信心說服國會,隻需要司徒燕跟鄭芝龍,從南洋帶迴足夠的利益,那些國會中的商人代表,絕對會全力支持。


    而商人代表牽連甚廣,他們既與工人代表有著不可分割的利益,又與世家大族藕斷絲連,可以說李鴻飛隻需要控製住商人,就能間接控製國會。


    利益,能夠驅使所有人,那些不為利益驅使的聖人,隻能說明給的利益還不夠大。


    不為五鬥米折腰,那就給六鬥米..........


    野戰軍、守軍、遠洋水師,共同組成了大明境內的正規軍,再加上各州府衙門的衙役,以及地方民兵預備役(主要由退役士兵組成,在朝廷安排新工作之前,暫時過渡),整個大明大約擁有九十萬左右的常備軍。


    以大明如今之國力,支持百萬大軍剛剛好,再多就有些吃不消了。


    “怎麽沒有空軍編製?”李鴻飛了解完這一切,忍不住詢問道。


    “空軍?不是.......就那幾百人的滑翔機部隊?”李定國不解。


    在他看來,飛行學院雖然成立了將近三年,可真正的學員僅有不到四百人,這要單獨成軍,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還有熱氣球部隊。”李鴻飛提醒道。


    “這熱氣球不是劃歸炮兵團了麽?”


    由於測繪火炮的需求,熱氣球上的官兵,基本出自炮兵科,雖然這些人也算是在天上飛的主,可李定國根本沒將他們當成空軍的一員。


    “誰說熱氣球隻能用於炮兵測繪?我記得你當初也上過空軍科吧,難道忘了我當初講述的內容?”李鴻飛反問道。


    “這.........我哪敢忘,隻是........都這麽久了,熱氣球方麵也沒有太大的突破,短期內空軍怕是難以成軍啊!”李定國解釋道。


    他當然不會承認,在計劃軍製改革時,壓根就沒考慮過空軍這件事。


    “四年前,科研人員還在擺弄孔明燈,可如今呢?已經能讓我大明軍人,乘坐熱氣球飛上幾百米高空了!”李鴻飛說道。


    科學研究這種事,永遠沒有絕對,今天看似不可能,或許明天就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不一定。


    作為穿越者,或許不知曉曆史走向,但在科技發展方麵,那是絕對不會走彎路的,別人不知道空軍發展的前進,他李鴻飛不可能忽略。


    “行了,我也知道你難做,先給一個空軍大隊,三萬人的編製吧,就按照炮兵編製申請軍費。至於獨立成軍一事,等空軍徹底形成戰鬥力後再說。”李鴻飛也不想李定國為難。


    空軍的編製他必須要拿下來,不為別的,因為研究熱氣球太費錢了。


    如果沒有朝廷支持,周福仁甚至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了。


    隻要能拿到三萬人的編製,而且軍費還是按照炮兵的標準,那便意味著空軍的規模,以及裝備需求量都夠大。


    在如今戰爭結束,軍費開支大幅度削減的情況下,周福仁定然不想放棄這樣的大單。


    而李鴻飛自然不可能全部采購滑翔機,他需要的是可載人載彈的大型熱氣球。


    錢就擺在麵前,能不能拿到,就看蘇州重工的本事了。


    “一下子擴招那麽多人合適嗎?”這下就連郭勝都有些不明白了。


    空軍原本屬於試驗部隊,人數並不多,而且裏麵的士兵,不是特種部隊,就是特種部隊後備人員,所以整個空軍都歸郭勝代管。


    這下擴編之後,鐵定要分離出去,郭勝心裏還真舍不得這群,裝備大明最頂尖武器的部隊。


    “不僅要擴招,還得在京城建立新的空軍學院。”李鴻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隨著政治中心遷移至北京,南京軍事學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畢竟如今可沒有後世那般發達的交通能力,隻要願意,一天之內可抵達全國任何地區。


    所以沒有哪個當權者,願意將軍隊將領的培養,放在自己勢力範圍之外。


    南京軍事學院必須遷移至北京,同時為了更加細化軍事學院職能,李鴻飛打算將其一分為三,開設海、陸、空三所軍事學院。


    “空軍真有這麽厲害?”郭勝這下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建立三座軍事學院,之前李鴻飛確實提到過。


    不過在郭勝看來,建立專業的海軍學院還能說得過去,畢竟幾次的登陸作戰,大明水師展現出了足夠的戰略價值。


    可這還沒有顯現出任何價值的空軍,也要單獨成立一座軍事學院,就不得不讓人有些意外了。


    “火器剛出來之前,誰能想到它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千萬別小瞧了這天空,不說別的,如果熱氣球能做到自由升降(炮兵的觀測氣球必須借助繩索,否則沒法下降),那麽搭載軍隊深入敵後,或者從空中投擲手榴彈,轟炸敵人城市,屆時又有誰能阻擋?”李鴻飛心情不錯,居然給這幾位軍界大佬,上了一堂基礎空襲課。


    “我滴乖乖,那這樣一來,空軍豈不是在天上無敵?”郭勝反應也挺快。


    如果說敵方沒有防空武器,空軍還真就是無敵的存在。


    不過這世上,有矛就有盾,發展空軍,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與陸軍進行競爭,隻有讓陸軍感覺到威脅,在這種良性競爭之下,武器研發速度,才會快步向前。


    “沒錯,如果清軍,或者其它蠻夷軍隊,先我們一步出現這種武器,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所以,我們要先他們一步研究出來,隻要有了樣品,並了解其弱點,才會想出更好的克製辦法。”


    戰爭是科技發展的催化劑,如今沒有了戰爭,李鴻飛隻能不斷製造“假想敵”,比如蒸汽戰艦的強大機動能力,讓岸防炮倍感壓力,於是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便被列入了研發項目之中。


    “李大人,這空軍大隊,還沒確定指揮官吧,讓俺去怎麽樣?”郭勝忽然說道。


    他打聽了這麽一大通,其實就是為了這個指揮官的職位。


    首先,他舍不得特種部隊這個寶貝疙瘩,畢竟那些都是能以一當十,精英中的精英,就連裝備也是整個大明最好的。


    其次,三萬人的規模,已經與他這個軍長職務一般大,看李鴻飛這個重視程度,以後定然會是大明軍隊之中的王牌。


    雖然第一軍也是王牌,但還有第二軍、第三軍.........沒了特種部隊的第一軍,已經沒有多大優勢了,抓住空軍大隊這個新型兵種,隻要真按照李鴻飛的思路發展,將來很有可能成為王牌之中的王牌。


    所以郭勝不想放棄這次機會。


    “你小子眼光倒是不錯,也行,就交給你來管理,裝備沒有下來之前,先用現有裝備訓練新兵,標準嘛.........就按照特種部隊的訓練方式。”李鴻飛想了想說道。


    這空軍的指揮官,還真隻有郭勝比較合適。


    畢竟郭勝在訓練特種部隊時,也進行過飛行訓練,至於戰術戰法,還是由這些軍人自行摸索,李鴻飛不可能什麽事都手把手教他們,大明軍隊,也不可能永遠依靠李鴻飛一個人。


    幾人在慶雲殿討論了大約一個時辰,不僅將軍隊編製,以及軍事學院改組問題全部解決,同時還整理出了新的官銜製度。


    既然要實施軍政分離,那麽武將的官銜,就不能跟文官掛鉤,否則難免出現各種錢權交易。


    本著既然全世界都通用,那必然是合理的原則,索性由國防部直接授銜,按後世各國軍隊那般,授予士、尉、校、將、帥等軍銜。


    可以說,隻有國防部真的將這些改革措施全麵實施,大明軍隊在名義上,才算正式從朱家皇室軍隊,轉變為大明國家軍隊。


    可千萬別小瞧這所謂的“名義”,幾千年的儒家思想,讓“名義”變得比實際更加有說服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