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戰亂,總有山匪流寇橫行,中原大地曆經幾十年戰亂之禍,不少地方甚至催生出了“匪二代”,若不趁著明軍兵鋒正盛,徹底斬草除根,等其死灰複燃,屆時又是一件大麻煩。


    所以李鴻飛急於頒布“剿匪令”,不僅僅是針對那些想要反抗他的對手,更是為了肅清國內隱患,早日穩定全國局勢。


    當然,李鴻飛此舉,也是在幫李定國盡快完成軍隊整改,大量軍隊匯聚在一起,容易惹出亂子,將他們下放到各個州縣,一邊剿匪,一邊繼續幫助衙門完成土改方針。


    等到軍隊將這兩件事做完,國防部的軍製改革已經完成,屆時即便那些封疆大吏心有不甘,也隻能咬牙接受...........


    位於北京紫禁城西側,鼇玉橋以南,有一片占地麵積約1500畝的宮殿建築群。


    該建築群分為北海、中海、南海,又統稱為“太液池“,北海與中海以金鼇玉蝀橋為界,中海與南海以蜈蚣橋為界,是明成祖定都北京後,從1406年起修建紫禁城時,規劃出的一片供皇室行宮和宴遊的地方。


    同時,後世另一個時空中,又將此地稱之為“中南海”,是整個華夏最高行政權力的象征和代名詞,也是令世人倍感神秘的地方。


    李鴻飛入主大明權力中樞後,大筆一揮,便將這片區域劃為中書省的辦公地點。


    朱由檢大部分權力被削弱,大臣們也用不著每日天不亮,就前往皇宮上朝,這中南海的南台(後世的瀛台),便成了朝中文武百官新的辦公地點。


    李鴻飛以前可是做夢都沒想過,他居然也能在中南海辦公。


    這一日,李鴻飛正在中南海慶雲殿,翻閱下麵官員遞交的奏折,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吵鬧聲,隨後一道身影衝進大殿,快速朝著李鴻飛而來。


    “嗆”


    一柄閃著寒光的寶劍,應聲出鞘,來人很快便衝至距離李鴻飛不到五米左右。


    不過,這柄劍的主人,也就隻能衝到這個距離,因為一瞬間至少有十支後裝步槍對準來人。


    隻要對方膽敢在上前一步,絕對會被亂槍打死。


    待看清楚來人的相貌,李鴻飛一邊揮手示意侍衛放下槍,一邊忍不住笑著說道:“我說大姐啊!現在都什麽時代了,你還玩冷兵器呢!”


    不過李鴻飛也隻是調笑,對方要真帶火器,別說闖進李鴻飛五米之內,估計連這慶雲殿的大門都沒進,就被守衛擒住了。


    “呸!誰是你大姐?姑奶奶是過來清君側的!”來人直言不諱道。


    不過說歸說,對方倒是沒有真動手,畢竟李鴻飛身邊的護衛可不會管兩人關係如何。


    就在這時,門外又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緊接著李定國、戚誌豐、郭勝相繼進入大殿之中。


    “哎喲喂戚將軍,您可千萬別衝動啊!”郭勝見到這劍拔弩張的情景,趕緊出言調解道。


    “堂妹,把武器放下,冒犯丞相大人,你想我戚家背負千古罵名不成!”戚誌豐也趕緊說道。


    “大膽戚紅英,強闖慶雲殿,你可知罪!”李定國怒喝道。


    好吧,他這句純屬廢話.........


    能理直氣壯,帶著武器衝進大殿找李鴻飛麻煩的,除了戚紅英,也沒有別人了。


    由於滄州首戰失誤,戚紅英被迫卸任副總指揮一職,迴到南京後雖然繼續在國防部任職,卻也隻能坐冷板凳。


    李鴻飛發動兵變之時,擔心戚紅英不答應,或者壞事,所以並未知會對方,甚至在遷都官員一事上,李鴻飛多次建議讓戚紅英留守南京,以此徹底打消朱由檢的戒心。


    畢竟如果李鴻飛跟戚紅英“不和”,那駐留北方的第一、第二集團軍,肯定會相互製約,更加方便禁衛軍接手京師防務。


    所以兵變之前,戚紅英根本不知曉李鴻飛的計劃。


    如今兵變一事傳遍了大江南北,戚紅英也受邀前往京師任職,故而抵達京師的第一天,便氣衝衝地跑來找李鴻飛。


    看來李鴻飛還真沒猜錯,當初如果告訴戚紅英他的計劃,那指不定會發生什麽意外呢!


    “既然都敢發動兵變了,怎麽不來個黃袍加身?還是說你隻有曹操的奸詐,沒有趙匡胤的雄才偉略?”戚紅英知道自己對付不了李鴻飛,隻能出言打擊道。


    清君側隻是一個借口,她此番過來,關鍵是找對方討個說法的。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乃是武將奪權的有名典故。


    李鴻飛如今掌握大明過半軍隊,又費盡心思發動了青山兵變(控製朱由檢的地址,就在南京與揚州交界的青山鎮水域),卻不敢登基當皇帝,這讓戚紅英十分鄙視。


    她覺得李鴻飛是有賊心沒賊膽,搞成現在這局麵,反而留下了一大堆隱患,皇室問題不徹底解決,將來造成內亂,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


    曹操雖然權傾朝野,然而卻沒有稱帝的氣魄,因此惹出三國無盡戰火,百姓民不聊生,以至於大漢王朝之後,足足曆經了五百年之久,才出現大唐盛世。


    而趙匡胤不同,他有足夠魄力,直接黃袍加身,使得唐滅僅僅五十三年,華夏大地再度恢複統一。


    可以說沒有趙匡胤的果斷,陷入五代十國混亂的華夏,根本擋不住契丹人(後來的遼國)。


    李鴻飛本有兩個選擇,但卻偏偏選擇了最危險的一個,一旦大明因此分裂,滿清真有可能東山再起。


    “放心吧,曹操的教訓我會吸取,不會出現劉皇叔的!至於朱家江山..........虛名而已,要不要都無所謂。”李鴻飛說道。


    別說如今的皇親國戚早就被朱由檢剝奪了所有兵權,就算給他們時間招兵買馬,憑那些個連滿清都幹不過的草包,李鴻飛還真不懼怕。


    李鴻飛如今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新的製度,等到整個大明百姓都習慣了這套製度,誰還願意為了皇權去拚命?


    對此李鴻飛有很大的信心,縱觀曆史,隻有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沒有聽說過從封建社會倒退到奴隸社會去的。


    君主立憲製製,即使在後世都盛行,所以這並非是偶然。


    “行,既然你心裏有數,我也不好在多說什麽,反正我今天來,主要是為了辭官的,不僅是我,我堂哥戚誌豐,包括所有戚家族人,集體請辭!”戚紅英忽然說道。


    之前她就有這個打算,不管李鴻飛是選擇黃袍加身,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戚紅英都不打算讓戚家參與這件事,她不願給先祖戚繼光將軍抹黑。


    之所以跟李鴻飛聊了這麽久的題外話,其實戚紅英心裏還是希望李鴻飛,能在如今這個位置坐穩。


    女人的心思,有時候真的很難猜。


    “堂妹,你這是做什麽?我什麽時候答應辭官了?”戚誌豐不滿戚紅英為他做主。


    他冒著遺臭萬年的危險,答應與李鴻飛聯合發動兵變,自然不是隻為了做好人,如今到了摘果子的時候,說放棄就放棄,這根本不可能。


    “堂哥,你知道這一路北上,那些老百姓都是怎麽說我們戚家的嗎?我戚家軍是抵禦外辱的軍隊,不是某些人的走狗,爪牙!”戚紅英大聲說道。


    看來李鴻飛一係列的大動作,確實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那些懷恨在心的人,知道攻擊李鴻飛沒多大用(臉皮厚不怕流言蜚語),轉而攻擊起了戚家軍。


    “別說了,你要辭官我現在就批準,不過戚誌豐,甚至是戚家其餘將領,我一個也不會批!”李鴻飛說道。


    戚紅英確實不適合在軍中任職,主要是她戰功太彪悍,一般職務說不過去,而太高的職務,又容易給下麵一應男軍官造成壓力,所以借此讓對方主動辭官,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戚家一眾將領,李鴻飛說什麽都不會放走,火器部隊的指揮官,可不是那麽容易培養的,尤其是戚家這種最早進行全火器換裝,並參與過大量實戰的軍官。


    “你........李鴻飛你就是個混蛋!”戚紅英說不過,隻能開罵。


    她心裏很委屈,憑什麽單單就答應她的辭官,難道她是所有戚家軍中最差的那一個?


    好吧,女人就是這樣,比如戀人吵架時,女方十分堅定地說要分手,然後男方想也沒想便答應,這反而讓女方心裏會胡思亂想,認為是不是對方早就想說這番話了。


    “謝謝誇獎,還有,我從未將戚家軍當成走狗或者爪牙,這天下也不是他朱家一姓之天下,軍隊不僅要抵禦外辱,還得為天下百姓請命。”李鴻飛厚著臉皮說道。


    軍隊不涉政,一直是李鴻飛在反複提倡的,結果此次政變,李鴻飛卻調動了大明過半的軍隊,最後到了他口中,卻被說成為民請命,臉皮確實夠厚。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朱由檢如果不動殺心,李鴻飛還真不願意惹一身騷。


    “或許你是對的,希望你能說到做到。”戚紅英說完,轉身離去。


    “丞相大人,舍妹脾氣太衝,還望大人見諒,這辭官一事,我會盡力勸說,還請大人給舍妹一次機會。”見戚紅英離開,一旁的戚誌豐趕緊上前求情。


    “不必了,她不適合入朝為官,況且.........你難道想看著你妹妹,就這樣單身一輩子嗎?”李鴻飛笑著說道。


    “額......什麽意思?”戚誌豐不解。


    “她的官銜太高,氣場太強大,試問有誰敢娶這樣的女人?”李鴻飛解釋道。


    一旁的郭勝聽聞,對李鴻飛的解釋深表讚同。


    有些人是有賊心沒賊膽,有些人則純粹將戚紅英當成了戰友跟哥們兒。


    “丞相大人,既然事情解決了,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見戚紅英離開,而且聊天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八卦,李定國待不下去了。


    “我說過多少次了,非正式場合,大家直唿其名便可,哪來那麽多講究?”李鴻飛不悅道。


    權力越大,下麵的人越發謹小慎微,這是李鴻飛不希望看到的,要不是如今剛剛接手朝政,難以抽身,他恨不得去京城各地走訪一遍,做一番“親民”舉動。


    “知道了,夢迴老弟,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國防部還有公務要處理呢。”李定國改口倒是挺快。


    “等等,既然都來了,能不能先給我說說,你們對軍隊的改組問題,也好讓我心裏提前有個數。”李鴻飛說道。


    軍隊改組,無非就是將軍隊的職能進行細化,並進一步擬定各個軍種的數量,以便國防部今後向國會申請軍費。


    按照李定國的初步規劃,大明國防軍常備軍隊,規模大約在67萬左右,其中戰兵(野戰軍)約30萬,守兵(武警)約25萬,水師約12萬。


    大明境內已經沒有大的戰事,保持三十萬野戰軍完全夠用。


    京畿重地駐守一個集團軍,遼東邊關駐守一個集團軍,西北地區再來一個集團軍,剛好防住整個大明邊關。


    這三十萬野戰軍,將配備整個大明最好的武器裝備,所有軍官也是南京軍事學院優秀學員,以保證戰爭爆發時,能打出大明最強戰力


    而二十五萬守軍,則分攤到全國州縣,平均一個州不到五千人,這樣的部隊,基本都是以團為作戰單位了。


    這樣的分配方式,使得朝廷能順利取消一多半軍以上的番號,到時候那些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手上的部隊,最多不會超過一個師。


    此舉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守軍的武器配備方麵,由於屬於二線部隊,除部分大中型城市外,基本都隻能使用野戰軍淘汰下來的裝備。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或許比不上野戰軍,但對付地方土匪,還是綽綽有餘。


    水師方麵,李定國完全采取李鴻飛的提議,將其獨立出去,劃分為北洋水師艦隊,以及南洋水師艦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