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踏青,正當其時。
劉大將軍雖說已經是年近花甲,然而,多年的行伍生涯,使得他的腳力甚是強勁;而趙昭婷與青兒年輕氣盛,一向是巾幗不讓須眉:因此,再過一盞茶功夫,一行三人就從南坡登頂成功。
江南此處的山嶺,雖說不以高聳險峻著稱,三人到達山頂之後,還是露出了欣慰、喜悅、自豪的微笑,畢竟,這也是對自身體力與意誌的一種曆練與考驗。當那些山石、泥塊、草樹、閑花就在腳下之時,那種躊躇滿誌的感覺,決不是權勢與富貴所能夠替代的!
在山頂停留片刻之後,三人沿著北向的斜坡,緩緩地向下走去。
再走出一陣子之後,三人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
芳草如茵,就在腳下無盡地延伸著。若再向前走出數丈,就能夠見到一道小溪,恍如破空而來,將這一大片的草甸,剪刀似的劃為兩半。溪流兩岸,高樹灌木參差掩映著,就像是要伸出手去,摘下藍天上的幾朵白雲,到這清澈的溪流中濯洗一番似的。
“要能夠再搭建起一個亭子,”趙昭婷慢慢踱著步子,由衷地讚歎道,“此情此景,隻怕不輸給王右軍筆下的蘭亭了……”
青兒輕輕地推了她一把,微微一笑:“有劉大將軍在此,建個亭子嘛,隻怕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不過,建好之後呢?”
趙昭婷隱隱地體會到,對方的話語,似乎隻說了一半。於是,就這樣問道:“青兒,亭子建好之後,你是不是要在這兒安營紮寨呢?”
青兒迴應道:“安營紮寨嘛,青兒就不敢奢望了。我的意思是,亭子建好之後,總是要邀請一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到此聚一聚吧?到時候,我們的趙大姑娘,那可是要揮毫潑墨,來一篇某某亭集序了……”
原來,她的意思是,既然王羲之當年有“蘭亭集序”行世,你趙大姑娘文武雙全,既然有心要建一個新的亭子,寫一篇類似於“蘭亭集序”的文章,那可是“責無旁貸”的了。
這一層意思,趙昭婷自然也能夠體會得到。沉吟片刻之後,她這樣迴應道:“這個嘛,難度確實不小哦。不過,那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既然來了,可不能隻來飲酒品茗的。到時候,民女就將他們的詩文辭賦收集起來,東摘西錄一番,拚湊起一篇‘集序’什麽的,也不是就不可能。”
“哈哈哈,”劉大將軍朗聲說道,“青兒啊,昭婷為本相屬下,文韜武略,一向也是不錯的嘛。雖說未必就能夠冠絕於當世,不過呢,弄一篇詩文集的序言,還是可以期待的。嗯,真要再現當年的蘭亭盛況,建造亭子的事情,本相完全可以作主。哦,這亭子,可要起一個雅致清新的名字吧,要不然,隻怕請不動那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
“哦,起個什麽名字呢?”趙昭婷沉吟著,“孔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命名之事,倒也不能夠掉以輕心……”
說著,她微微低著頭,踱著步子,思忖起那亭子的名字來。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建造一座亭子,也隻是動議而已。對於亭子本身而言,依然是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既然是這樣,此刻就想著為亭子命名,豈不是為時尚早,甚至,還有矯揉造作之嫌呢?
其實,這卻正是趙昭婷的過人之處。
試想一下,相府門下,門人士子眾多,劉大將軍為何會如此器重這位趙大姑娘呢?最根本的一點,其實就是看中她率真坦蕩,凡事均有盡興盡力的一麵。
“哦,這亭子的名兒,”隻聽青兒這樣說道,“屬下倒是想起了一個……”
這一下,劉大將軍和趙昭婷,倒是又驚又喜了:這青兒嘛,不乏忠心與細心,但要說起文采方麵,卻是極少顯山露水的。而這一刻,她竟然率先想出了一個亭子之名,怎能不讓人驚愕不已呢?
“青兒,”趙昭婷搖了搖她的胳膊,驚問道,“你,你想出什麽名兒了?”
青兒淡淡一笑,先是退後一步,在擺脫了對方的“掌控”之後,這才語氣儼然道:“這亭子嘛,是由劉大將軍手下趙大姑娘倡議而建,嗯,所謂‘名從主便’,趙大姑娘芳名昭婷,因此,此亭亦名喚‘昭亭’!”
昭亭?這樣的一個名字,乍一聽,似乎也不算高大完美,隻是,趙昭婷和劉大將軍思忖了好些時候,也沒能夠想出更好的名字來。於是,在搖頭與點頭之間,這兩個地位更高的人物,倒是遲疑起來了。
再過了好一會兒,趙昭婷這樣說道:“對於外人,這個名兒,也算不錯吧?隻是,以後,青兒,你多半要這樣打趣我,昭婷姑娘,閑著無事,咱姐倆,是不是要到‘昭亭’走一趟呢?”
青兒抿嘴一笑:“昭婷外出看昭亭,也未嚐不可吧?”
是啊,單從讀音上看,這兩個字既是人名,又是亭子名,著實有著妙不可言的一麵。不過,那一絲打趣、戲謔之意,也是不難想象的。
一時半會兒之間,趙昭婷居然隻能無言以對了。
“嗯,這個名字,”隻聽劉大將軍這樣說道,“也算不錯的吧?這昭字嘛,包含著光明、明亮的意思,像‘日月昭昭‘天理昭昭’之類的。今天,今天,天氣這麽好的,青兒想出這樣一個好名兒,也算是天意吧?”
趙昭婷側臉向東,隻見那一輪紅日,已然是漸近中天。那絲絲縷縷的雲彩,正徜徉在紅日四周,就像是要為它披上一件明晃晃、光燦燦的外衣。
她心念一動:像劉大將軍這樣的大人物,其實是很注重、在意口彩的。他既然覺得“日月昭昭”之類的意思很好,作為屬下,你又何必拂逆他的意思呢?再說,他的這一番話,似乎又另有一層深意。是啊,在這種情況之下,那種煞風景的話語,還是少說為妙。
“既然大將軍都開口了,”趙昭婷微笑著迴應道,“以後,那亭子,就叫,就叫昭亭吧?”
然而,話音落下之後,劉大將軍和青兒,卻緘默不語了。
趙昭婷心念一閃:劉大將軍和青兒,為什麽都不說話了?如果說,此前的那些話語,或許還帶著某些戲謔的成分,而到了這一刻,誰還有心再戲謔一番呢?在這種時候,倒是要仔細斟酌、慢慢迴首了吧?
大致說來,此前的好幾年時間裏,劉大將軍忙於馳騁征戰,倒是沒有把多少心思,放在這文治上。而今天的登山,倒算是另外展開了一片新天地。至少,這也能夠說明,劉大將軍並不是那種隻懂得征戰殺伐的武夫。換一句話說,想著建造一座亭子,盡管隻是一件小事情,不過,卻也觸動了劉大將軍的某種思路。
是啊,劉大將軍此次外出,就是想著要稍稍清閑一下。他的下一步大棋,在不經意之間,說不定就已經緩緩落子了。
他是當朝大丞相、兵馬大元帥,他的謀略和思路,不是我輩所能夠輕易洞悉的。因此,當他凝神靜思之際,也不要想著去打擾他。
至於我自己,這幾年,在學文方麵,也算是下了一點功夫。於是,此次外出踏青,我就能夠想起和“蘭亭集序”相關的事情來。
數十年前的一件風雅往事,能夠一直流傳至今,又意味著什麽呢?
征戰殺伐、開疆拓土,這種和硝煙戰火連在一起的事情,自然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也會成為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不過,與文化相關的事情,和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情,以及那些民俗風情,依然會像小草一般,生生不已。是啊,總不能天天都去行軍打仗吧,在內心深處,每個人的心裏,也會留下詩酒風情的一席之地的。
我也曾想著,王羲之當年作“蘭亭集序”,對於人生之中的是非得失、禍福榮辱,離合生死……自然也作了一番思忖。如此一來,後世之人,即便欣賞不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對於文中所流露出來的思緒和感觸,還是能夠有所體會的:“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要說怡然自得,這些句子,那是說得再好不過的了!隻可惜,就算是王羲之的嫡孫女,由於命途多舛,對於其祖父的這些話語,隻怕也沒能多一些更深的感觸。畢竟,她過世的時候,還是太年輕了,“老之將至”還真的沒什麽切身感受。
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一個上午,我們能夠到這山嶺上來,也有著幸運的一麵。畢竟,目前的局勢,還是較為穩定的。
至於這個亭子嘛,如果真能夠修建起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皇宮裏、相府裏,要建幾個亭子,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了。不過,山間的亭子,還是不多見的。歲月悠悠,人生貴在適意。以後的歲月裏,如果能夠少一些征戰殺伐,多一點時間到這些山嶺之上,賦詩飲酒,踏青賞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要說亭子的名字嘛,既然劉大將軍都拍板了,就是叫作“昭亭”,也未嚐不可吧?雖說不一定能夠與“蘭亭”齊名,不過,一想到這塵世間,居然還有這一個與我的名字相同的亭子,也足夠讓我“快然自足”一番的了。
想當初,如果未能從那烏衣巷裏全身而退,現如今的這次踏青,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昭亭”雲雲,那就更是海市蜃樓了。
以後,真要建起這個亭子,至少,也是某種紀念吧?
劫後餘生,稍稍鬆一口氣,憧憬、體會、欣賞一下塵世間的亭台軒榭,也未嚐不可吧?
說起來,對於司馬寧,我還是有點放不下。
是啊,如果他不曾跟孫複孫公子攪在一起,這樣一個暮春的午後,他就能夠跟在我身邊,暢想一下未來了。
這位寧王子,對於曹植的那一篇“洛神賦”,那是再熟稔不過的了。如果以後真有昭亭一類的聚會,讓他來寫一篇“昭亭集序”,也算是人盡其才吧?隻可惜,這個家夥,吃了秤砣鐵了心,去跟烏衣巷的人,沆瀣一氣。對於他來說,還會有迴頭路嗎?
其實,好些個夜晚,我一直都在想,司馬寧隻要能夠放下他所謂的宏圖大業,迴到我們這一邊來,劉大將軍或許也會既往不咎的。畢竟,一想著要穩定局勢,劉大將軍也不想多造殺孽。
就算劉大將軍依然耿耿於懷,不過,如果我能夠出麵,幫這位寧王子說幾句好話,而且,寧王子也能夠保證,不再參與那些忤逆之事,劉大將軍或許依然會網開一麵的。
權勢富貴,我可以視之如敝屣,然而,我卻不希望,那樣的一個年輕人,深陷富貴夢裏,而且是萬劫不複。
哦,寧王子在烏衣巷裏,真的就有什麽話語權嗎?
烏衣巷又不是他的地盤,孫複孫公子叫了他去,其實隻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晉室宗親的那件外衣。孫公子所要圖謀的,與寧王子心中所想的,應該也不盡相同吧?
孫公子所圖謀的,應該就是興複當年的東吳!因此,劉大將軍,就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絆腳石,欲除之而後快。這一步真的完成之後,孫公子的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寧王子了!很難想象,孫公子得勢之後,還會想起要去重振大晉的宗廟社稷。
也正是想起這一切,我才會覺得,對於寧王子來說,他真要成事的話,風險實在太大了,前路太為艱難了。寧王子這樣的人,讀點詩書,寫點文章,彈一下古琴,還算可以。至於其他的事情,最好不要多想,因為,他虛度了太多的時光……
也不知是再過了多久,劉大將軍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就這樣緩緩地說道:“趙姑娘,青兒姑娘,此時此刻,對於這亭子嘛,本相還有另外一番想法……”
劉大將軍雖說已經是年近花甲,然而,多年的行伍生涯,使得他的腳力甚是強勁;而趙昭婷與青兒年輕氣盛,一向是巾幗不讓須眉:因此,再過一盞茶功夫,一行三人就從南坡登頂成功。
江南此處的山嶺,雖說不以高聳險峻著稱,三人到達山頂之後,還是露出了欣慰、喜悅、自豪的微笑,畢竟,這也是對自身體力與意誌的一種曆練與考驗。當那些山石、泥塊、草樹、閑花就在腳下之時,那種躊躇滿誌的感覺,決不是權勢與富貴所能夠替代的!
在山頂停留片刻之後,三人沿著北向的斜坡,緩緩地向下走去。
再走出一陣子之後,三人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
芳草如茵,就在腳下無盡地延伸著。若再向前走出數丈,就能夠見到一道小溪,恍如破空而來,將這一大片的草甸,剪刀似的劃為兩半。溪流兩岸,高樹灌木參差掩映著,就像是要伸出手去,摘下藍天上的幾朵白雲,到這清澈的溪流中濯洗一番似的。
“要能夠再搭建起一個亭子,”趙昭婷慢慢踱著步子,由衷地讚歎道,“此情此景,隻怕不輸給王右軍筆下的蘭亭了……”
青兒輕輕地推了她一把,微微一笑:“有劉大將軍在此,建個亭子嘛,隻怕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不過,建好之後呢?”
趙昭婷隱隱地體會到,對方的話語,似乎隻說了一半。於是,就這樣問道:“青兒,亭子建好之後,你是不是要在這兒安營紮寨呢?”
青兒迴應道:“安營紮寨嘛,青兒就不敢奢望了。我的意思是,亭子建好之後,總是要邀請一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到此聚一聚吧?到時候,我們的趙大姑娘,那可是要揮毫潑墨,來一篇某某亭集序了……”
原來,她的意思是,既然王羲之當年有“蘭亭集序”行世,你趙大姑娘文武雙全,既然有心要建一個新的亭子,寫一篇類似於“蘭亭集序”的文章,那可是“責無旁貸”的了。
這一層意思,趙昭婷自然也能夠體會得到。沉吟片刻之後,她這樣迴應道:“這個嘛,難度確實不小哦。不過,那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既然來了,可不能隻來飲酒品茗的。到時候,民女就將他們的詩文辭賦收集起來,東摘西錄一番,拚湊起一篇‘集序’什麽的,也不是就不可能。”
“哈哈哈,”劉大將軍朗聲說道,“青兒啊,昭婷為本相屬下,文韜武略,一向也是不錯的嘛。雖說未必就能夠冠絕於當世,不過呢,弄一篇詩文集的序言,還是可以期待的。嗯,真要再現當年的蘭亭盛況,建造亭子的事情,本相完全可以作主。哦,這亭子,可要起一個雅致清新的名字吧,要不然,隻怕請不動那些文人雅士、名媛閨秀……”
“哦,起個什麽名字呢?”趙昭婷沉吟著,“孔夫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命名之事,倒也不能夠掉以輕心……”
說著,她微微低著頭,踱著步子,思忖起那亭子的名字來。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建造一座亭子,也隻是動議而已。對於亭子本身而言,依然是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既然是這樣,此刻就想著為亭子命名,豈不是為時尚早,甚至,還有矯揉造作之嫌呢?
其實,這卻正是趙昭婷的過人之處。
試想一下,相府門下,門人士子眾多,劉大將軍為何會如此器重這位趙大姑娘呢?最根本的一點,其實就是看中她率真坦蕩,凡事均有盡興盡力的一麵。
“哦,這亭子的名兒,”隻聽青兒這樣說道,“屬下倒是想起了一個……”
這一下,劉大將軍和趙昭婷,倒是又驚又喜了:這青兒嘛,不乏忠心與細心,但要說起文采方麵,卻是極少顯山露水的。而這一刻,她竟然率先想出了一個亭子之名,怎能不讓人驚愕不已呢?
“青兒,”趙昭婷搖了搖她的胳膊,驚問道,“你,你想出什麽名兒了?”
青兒淡淡一笑,先是退後一步,在擺脫了對方的“掌控”之後,這才語氣儼然道:“這亭子嘛,是由劉大將軍手下趙大姑娘倡議而建,嗯,所謂‘名從主便’,趙大姑娘芳名昭婷,因此,此亭亦名喚‘昭亭’!”
昭亭?這樣的一個名字,乍一聽,似乎也不算高大完美,隻是,趙昭婷和劉大將軍思忖了好些時候,也沒能夠想出更好的名字來。於是,在搖頭與點頭之間,這兩個地位更高的人物,倒是遲疑起來了。
再過了好一會兒,趙昭婷這樣說道:“對於外人,這個名兒,也算不錯吧?隻是,以後,青兒,你多半要這樣打趣我,昭婷姑娘,閑著無事,咱姐倆,是不是要到‘昭亭’走一趟呢?”
青兒抿嘴一笑:“昭婷外出看昭亭,也未嚐不可吧?”
是啊,單從讀音上看,這兩個字既是人名,又是亭子名,著實有著妙不可言的一麵。不過,那一絲打趣、戲謔之意,也是不難想象的。
一時半會兒之間,趙昭婷居然隻能無言以對了。
“嗯,這個名字,”隻聽劉大將軍這樣說道,“也算不錯的吧?這昭字嘛,包含著光明、明亮的意思,像‘日月昭昭‘天理昭昭’之類的。今天,今天,天氣這麽好的,青兒想出這樣一個好名兒,也算是天意吧?”
趙昭婷側臉向東,隻見那一輪紅日,已然是漸近中天。那絲絲縷縷的雲彩,正徜徉在紅日四周,就像是要為它披上一件明晃晃、光燦燦的外衣。
她心念一動:像劉大將軍這樣的大人物,其實是很注重、在意口彩的。他既然覺得“日月昭昭”之類的意思很好,作為屬下,你又何必拂逆他的意思呢?再說,他的這一番話,似乎又另有一層深意。是啊,在這種情況之下,那種煞風景的話語,還是少說為妙。
“既然大將軍都開口了,”趙昭婷微笑著迴應道,“以後,那亭子,就叫,就叫昭亭吧?”
然而,話音落下之後,劉大將軍和青兒,卻緘默不語了。
趙昭婷心念一閃:劉大將軍和青兒,為什麽都不說話了?如果說,此前的那些話語,或許還帶著某些戲謔的成分,而到了這一刻,誰還有心再戲謔一番呢?在這種時候,倒是要仔細斟酌、慢慢迴首了吧?
大致說來,此前的好幾年時間裏,劉大將軍忙於馳騁征戰,倒是沒有把多少心思,放在這文治上。而今天的登山,倒算是另外展開了一片新天地。至少,這也能夠說明,劉大將軍並不是那種隻懂得征戰殺伐的武夫。換一句話說,想著建造一座亭子,盡管隻是一件小事情,不過,卻也觸動了劉大將軍的某種思路。
是啊,劉大將軍此次外出,就是想著要稍稍清閑一下。他的下一步大棋,在不經意之間,說不定就已經緩緩落子了。
他是當朝大丞相、兵馬大元帥,他的謀略和思路,不是我輩所能夠輕易洞悉的。因此,當他凝神靜思之際,也不要想著去打擾他。
至於我自己,這幾年,在學文方麵,也算是下了一點功夫。於是,此次外出踏青,我就能夠想起和“蘭亭集序”相關的事情來。
數十年前的一件風雅往事,能夠一直流傳至今,又意味著什麽呢?
征戰殺伐、開疆拓土,這種和硝煙戰火連在一起的事情,自然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也會成為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不過,與文化相關的事情,和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情,以及那些民俗風情,依然會像小草一般,生生不已。是啊,總不能天天都去行軍打仗吧,在內心深處,每個人的心裏,也會留下詩酒風情的一席之地的。
我也曾想著,王羲之當年作“蘭亭集序”,對於人生之中的是非得失、禍福榮辱,離合生死……自然也作了一番思忖。如此一來,後世之人,即便欣賞不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對於文中所流露出來的思緒和感觸,還是能夠有所體會的:“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要說怡然自得,這些句子,那是說得再好不過的了!隻可惜,就算是王羲之的嫡孫女,由於命途多舛,對於其祖父的這些話語,隻怕也沒能多一些更深的感觸。畢竟,她過世的時候,還是太年輕了,“老之將至”還真的沒什麽切身感受。
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一個上午,我們能夠到這山嶺上來,也有著幸運的一麵。畢竟,目前的局勢,還是較為穩定的。
至於這個亭子嘛,如果真能夠修建起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皇宮裏、相府裏,要建幾個亭子,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了。不過,山間的亭子,還是不多見的。歲月悠悠,人生貴在適意。以後的歲月裏,如果能夠少一些征戰殺伐,多一點時間到這些山嶺之上,賦詩飲酒,踏青賞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要說亭子的名字嘛,既然劉大將軍都拍板了,就是叫作“昭亭”,也未嚐不可吧?雖說不一定能夠與“蘭亭”齊名,不過,一想到這塵世間,居然還有這一個與我的名字相同的亭子,也足夠讓我“快然自足”一番的了。
想當初,如果未能從那烏衣巷裏全身而退,現如今的這次踏青,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昭亭”雲雲,那就更是海市蜃樓了。
以後,真要建起這個亭子,至少,也是某種紀念吧?
劫後餘生,稍稍鬆一口氣,憧憬、體會、欣賞一下塵世間的亭台軒榭,也未嚐不可吧?
說起來,對於司馬寧,我還是有點放不下。
是啊,如果他不曾跟孫複孫公子攪在一起,這樣一個暮春的午後,他就能夠跟在我身邊,暢想一下未來了。
這位寧王子,對於曹植的那一篇“洛神賦”,那是再熟稔不過的了。如果以後真有昭亭一類的聚會,讓他來寫一篇“昭亭集序”,也算是人盡其才吧?隻可惜,這個家夥,吃了秤砣鐵了心,去跟烏衣巷的人,沆瀣一氣。對於他來說,還會有迴頭路嗎?
其實,好些個夜晚,我一直都在想,司馬寧隻要能夠放下他所謂的宏圖大業,迴到我們這一邊來,劉大將軍或許也會既往不咎的。畢竟,一想著要穩定局勢,劉大將軍也不想多造殺孽。
就算劉大將軍依然耿耿於懷,不過,如果我能夠出麵,幫這位寧王子說幾句好話,而且,寧王子也能夠保證,不再參與那些忤逆之事,劉大將軍或許依然會網開一麵的。
權勢富貴,我可以視之如敝屣,然而,我卻不希望,那樣的一個年輕人,深陷富貴夢裏,而且是萬劫不複。
哦,寧王子在烏衣巷裏,真的就有什麽話語權嗎?
烏衣巷又不是他的地盤,孫複孫公子叫了他去,其實隻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晉室宗親的那件外衣。孫公子所要圖謀的,與寧王子心中所想的,應該也不盡相同吧?
孫公子所圖謀的,應該就是興複當年的東吳!因此,劉大將軍,就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絆腳石,欲除之而後快。這一步真的完成之後,孫公子的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寧王子了!很難想象,孫公子得勢之後,還會想起要去重振大晉的宗廟社稷。
也正是想起這一切,我才會覺得,對於寧王子來說,他真要成事的話,風險實在太大了,前路太為艱難了。寧王子這樣的人,讀點詩書,寫點文章,彈一下古琴,還算可以。至於其他的事情,最好不要多想,因為,他虛度了太多的時光……
也不知是再過了多久,劉大將軍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就這樣緩緩地說道:“趙姑娘,青兒姑娘,此時此刻,對於這亭子嘛,本相還有另外一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