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佑宮秘笈載:崇德六年三月,鄭親王濟爾哈朗所派諜工南褚與蒙古貝勒諾木奇、吳巴什約於三月二十七日獻城。事泄,祖大壽欲計捕之,諾、吳二人乃提前舉事,錦州外城遂陷。上大喜,命希福麵見祖夫人,言語中已露歸降之意。六月,洪承疇調八大將率十三萬大軍會於遼西。
懲處多爾袞的同時,皇太極命濟爾哈朗重圍錦州。
在眾兄弟中,皇太極對濟爾哈朗格外倚重。天聰二年,濟爾哈朗與同胞哥哥阿敏征朝鮮,阿敏欲學其父行分裂之事,並想拉著濟爾哈朗一起幹,濟爾哈朗堅決抵製,阿敏無奈,隻好放棄稱霸一方的念頭。
八旗是在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二人的基業上創建的,舒爾哈齊雖然垮了,但他的財產並未被吞並。在經濟上,舒爾哈齊一支仍然很有實力,阿敏繼承其父的家業,在八旗中,財力十分雄厚。阿敏被囚後,鑲藍旗便劃歸給了濟爾哈朗。因此濟爾哈朗之富,不在代善之下。更重要的是濟爾哈朗識大體,明大義,對皇太極十分忠誠,皇太極用起來,十分順手。
濟爾哈朗的圍困可稱之為真正的步步緊逼,圍了兩個多月,城中柴草燒盡,開始燒門板、窗框,拆破房子,這一拆,城中頓顯淒涼;這一拆,拆得人心慌慌。此時正逢正月,城外卻是一片喜氣洋洋。濟爾哈朗吩咐各營要鑼鼓喧天,唱大戲,扭秧歌,劃旱船,踩高腳,每天還按多爾袞的辦法堅持喊話,明軍們的精神很快被瓦解了。
打入城裏的諜工是誰?是蘇泰太後的弟弟南褚。他混進城後,就扮成了一個蒙古士兵,此時他正和一些蒙古弟兄們巡城。他們看到城外的清軍歡天喜地過正月,心裏十分不是滋味。而這時,城下又喊上了:“城裏的弟兄們,我們都看到了,今天早上城裏一點煙也沒冒,你們斷柴了,吃生米嗎?燒大腿嗎?快投降吧。早一天投降早一天享福,別再遭罪了,你們逃不出去,再困些日子,真就要人吃人了。”
蒙古士兵的炒米和炒麵都已吃光,這兩天吃的真是生米,有好幾位正拉肚子。他們眼巴巴地看著清兵在下麵狂歡,聽了喊話後,火被點了起來,紛紛罵道:“祖大帥這是他媽的幹什麽?兒子侄子都在那邊,他還裝什麽孫子?”
“他願裝什麽就裝什麽,別把咱們命搭上。”
“好漢架不住三泡屎,再拉下去,那幾個弟兄就拉死了。”
南褚趁機煽風:“走,咱們跟頭兒說說去,別在這傻靠了。”
“走。”“走。”
眾人忽忽拉拉地湧到了蒙古將領諾木奇貝勒府前。城中蒙古將領有兩位,一個是諾木奇,一個是吳巴什,二人也正在為斷柴之事發愁,見眾士兵湧了進來,不禁一愣,諾木奇喝道:“你們想幹什麽,要造反嗎?”
“貝勒爺,清軍將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咱們不能坐著等死啊。”
“爺,投降了吧,不然的話,咱們也得像大淩河一樣人吃人了。”
諾木奇嚇了一大跳:“這些個混帳東西,竟敢公開喊著投降,膽子也太大了。”他大罵道,“混蛋,你們敢擾亂軍心?來人,把這幾個東西拉下去,重責三十鞭子。”
眾人一齊跪下:“貝勒爺,要抽就連我們大家一齊抽,他們二人說的也是大家心裏話。”
吳巴什道:“想威脅我們?豈有此理?全都給我拿下,一律嚴懲。”
護衛們衝了上來,士兵們哭喊道:“貝勒爺,咱們不能為別人白白送命啊。”
諾木奇命令:“拉到府門外示眾,狠狠抽。”
吳巴什悄聲對護衛們道:“讓他們大聲喊疼,懂嗎?”
護衛們道:“爺,您放心,奴才明白。”
眾人被推著往外走,但唯獨一個人卻立著不動,護衛們拉了幾次,都被他推到了一邊。
諾木奇道:“你敢抗命?”
對方笑道:“諾木奇,不認識我了?”
諾木奇一愣:“誰如此大膽,敢直唿本貝勒名諱?”他走近前,定睛細瞧:此人好生麵熟,在哪見過?
對方將頭盔一摘,諾木奇驚叫道:“南褚,你怎麽來了?”
“怎麽,我不行來嗎?”
“行,行,可你什麽時候來的?”
“我在你手下當了快半年的兵了。”
“真的?怎麽不早來見我?”
“早來見你?還不把我送到祖大壽那去。”
“豈敢,豈敢。”
“不敢?我要是不抗命的話,這陣子正挨鞭子呢。”
諾木奇低聲道:“不抽不行,我是抽給祖大壽看的,他們如此招搖,被祖大壽知道那還了得?”
南褚道:“弟兄們說得可都是實話,不知你們如何打算?”
“我們二人也正為此事發愁,可祖大壽說死不降,你叫我們怎麽辦?”
“那也不能讓弟兄們跟著你一起餓死呀,大家跟著你出生入死圖個啥?不就是圖個吃好,穿好,發點財?到頭來財沒發成,卻都成了餓死鬼,將來你如何能對得起他們的在天之靈?要我看,不用多,再過五六天,這些弟兄們就得鬧起來,你壓也壓不住,到那時,你可就裏外不是人了。”
吳巴什道:“我們早有投降之意,可總覺得有點對不住祖帥?”
“你們光想著對得起祖大壽,就不想想如何對得起弟兄們?”
諾、吳二人不言語了,尋思了一大會,諾木奇道:“就是想投降,也得有個人接頭啊。”
“你呀,真是個死心眼兒,就不問問我幹什麽來了?”
“是呀,你幹什麽來了?我還納悶呢。”
南褚笑道:“我受城外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命前來勸降。”
“真的?”
“那還有假,這是鄭親王的信牌和少主額哲的信。”
諾木奇對信牌隻是掃了一眼:“我還信不過你嗎?”
原來,他們二人同在林丹汗手下為將,林丹汗為了與金國抗衡,倒向明朝,欲借明的力量壓製後金,諾、吳二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祖大壽的麾下。林丹汗逃往青海,他們便留在了祖大壽軍中。
他們畢竟是林丹汗部下,對額哲的來信格外關注。諾木奇手捧少主子的信,手竟有些發抖,好像是一個在外流浪多年的遊子,終於見到了爹娘一樣:“既然少主有話,我遵命就是,不過,此事非同小可,要嚴守秘密,我和吳巴什貝勒的家眷都在內城,要先把他們接出來。你今晚就出城,告訴少主子和鄭親王,今天是二十四日,二十七日晚,聽城中三聲炮響,你們就來攻城,我們打開城門,迎接你們。”
南褚沒想到會這麽順利,他高興地道:“那就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說了半天,連口酒也不給喝嗎?我都快半年沒聞到酒味了。”
諾木奇小聲道:“我倆還真藏了半壇酒,瞅著沒人時偷著喝兩口,走,咱們進內室去。”
十幾個蒙古兵鬧事,祖大壽很快就知道了,他命一心腹道:“非常時期,要對這些蒙古人格外注意,防止發生意外,你要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發現異常,速速來報。”
這天夜晚,祖大壽巡城迴來,心腹來報:“諾木奇已決定降清,定於二十七日晚獻城。”
祖大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些個韃子,終不可信。”他下令道:“立即包圍諾木奇和吳巴什府。”
諾、吳二人的府邸相鄰,祖大壽率人來到府門前,隻見門前冷冷清清,不見一個人影,敲門又沒人應承。
祖大壽道:“壞了,諾木奇、吳巴什將家眷轉移了。”
士兵們衝進去一看,果然空無一人,屋裏翻得亂七八糟。祖大壽急忙下令:“立即封鎖四門,別讓他們跑了,一定要將其攔在城內。”
封鎖東門的迴來報告:“諾木奇、吳巴什二位貝勒爺剛剛帶著家眷去了外城。”祖大壽撲了個空,返迴府衙,立即召集遊擊以上的將領商議對策。
祖大壽義子祖澤遠罵道:“這兩個王八羔子,咱們天天錦衣玉食地恭敬他們,真他媽的沒良心。”
祖大壽道:“罵有何用?蒙古將士隻聽他們二人的,咱們隻要將他們兩個捉住,其他人自會降服。”
祖澤遠道:“他們都帶著家眷跑了,還怎麽捉他?”
“我們要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一如往常。明天上午,傳他們二人到內城議事,來了就將他們扣住。”
祖澤遠道:“父親英明,擒賊先擒王,摁住了他們兩個,蒙古兵群龍無首,再分化瓦解其他小頭目,就鬧不起來了。”
舉事之前的諾、吳二人,機警得很,見總兵大人此時召他們前去議事,便推托道:“弟兄們中有一二百人正在拉肚子,其中十幾個性命垂危,我們必須安撫,不敢離開,請總兵大人原諒,就派兩名守備前去。”
諾木奇對吳巴什道:“祖大壽一定是嗅到了些味道,不然不會傳咱們一起去議事。”
“不會吧,城中並沒有什麽異常反映啊。”
“昨天,叫那十幾個混帳一鬧,祖大壽不可能不警覺。”
“那怎麽辦?”
“幹脆,一不作,二不休,反正也是反了,咱們今晚就動手。”
“可定的是二十七日啊。”
“事急矣,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城外不配合怎麽辦?”
“不可能,一旦鬧起來,驚天動地的,外麵不可能不知道,再說,我們還有三聲炮響為號呢。”
吳巴什想了一會:“今晚就今晚。”
“祖大壽今天晚上有可能來偷襲,我們可設下埋伏,若能活捉祖大壽,再獻上錦州城,咱們就是大清國的大功臣。”
吳巴什笑道:“但願如此。”
當晚,諾木奇和吳巴什二人將五千蒙古將士悄悄埋伏在牆根和城上,弓箭手、火銃等都準備停當,城上巡夜的士兵如同往常一樣的敲梆巡邏。
子夜時分,內城門悄悄開了,祖大壽、祖澤遠二人先後衝了出來。闖進蒙古軍營時,發現裏麵空無一人,祖大壽驚叫:“上了諾木奇的當了,快撤。”
他掉轉馬頭想往城裏撤,就聽“咚、咚、咚”三聲炮響,弓箭、火銃如雨點般地射來。祖大壽身披重甲,加上武藝高強,左搪右擋,邊戰邊退,但手下將士已倒了一大片。
諾木奇大喊:“衝啊,活捉祖大壽,賞銀一千兩。”
蒙古士兵從牆角城頭上衝出,明軍頓時大亂。祖大壽部下畢竟十分勇猛,他們拚命博殺,雙方混戰在了一起。
城外的濟爾哈朗此時已經睡下,忽然,城中三聲炮響,他“騰”地坐起,問道:“哪裏炮響?”
護衛道:“是城中,王爺。”
“諾木奇與本王有約,三聲炮響,便要我配合攻城,可日子不對,今天才二十四呀?是不是情況有變?”
南褚跑了進來:“姐夫,城裏喊殺聲震天,蒙古兵在城上招唿著我們攻城呢,他們提前動手了。”
濟爾哈朗穿上鎧甲,吩咐道:“備馬。”他提刀走出中軍大帳,迅速集合起隊伍:“眾將士聽令,先攻上城者賞,衝!”
蒙古兵打開城門,八旗兵高喊著衝了進去。
諾木奇大喊:“城外援兵上來了,殺呀!”蒙古兵頓時士氣大震,越殺越勇。明軍抵擋不住,紛紛後退,祖大壽怕清軍趁機衝進內城,急忙下令快撤。
於是錦州外城失守了。
皇太極在盛京城聽到喜訊大笑:“外城一破,祖大壽成甕中之鱉矣。”他命盛京城八門同時放炮鳴號,慶賀勝利,並又傳來了韓大勳。
“韓將軍,你還得走一趟,和大學士希福去趟錦州,要麵見祖大壽夫人,曉之以利害,勿再執迷,盡早勸夫來降,否則,城破之日,決不輕饒。”
韓大勳和上次一樣,與希福分別坐著一個大筐被吊上了城。在明將眼中,大學士是朝廷重臣,是宰相。祖大壽當然是以禮相待。
希福道:“皇上修書一封,命在下親自麵呈尊夫人。”
祖大壽心中怪道:“女真人真是不懂規矩,哪有一個男人要求見人家內眷的道理。”
希福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漢學造詣尤深,這些常識性的禮節豈能不知。他看出來祖大壽的心理,便道:“將軍,在下聽說尊夫人乃女中豪傑,敢問貴國的秦良玉也怕見男人嗎?”
“這個……,”祖大壽曾失信於皇太極,麵對大清臣子,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他支吾了一大會,隻好說道:“請夫人前堂來見。”
祖夫人在侍女的陪同下,走至前堂。希福施禮道:“夫人忠君仁孝,操守高潔,名揚遼東,乃一代巾幗英雄,夫人在上,請受在下一拜。”
祖夫人道:“妾從未上陣殺敵,稱不起英雄,唯知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爾。妾亦久聞希福大學士才學驚人,你是來作說客的吧。夫君與妾誓與錦州共存亡,又何說哉?”
趁祖夫人說話的功夫,希福打量了一番這位令祖大壽敬畏的女人:臉稍圓,尖下頦,兩道細眉向鬢角上微挑,一雙美麗的眼睛透著端莊和威嚴,氣質高雅,十分漂亮。希福心中驚歎道:“有妻如此,平生足矣。”
“大清國皇上久慕夫人芳名,特修書一封,命在下一定要麵呈夫人。”希福雙手將信呈上。
祖夫人接過來草草看了一遍:“祖可法吾養子也,今認賊作父,已被夫君逐出宗室。大淩河降將,乃我大明敗類,不足掛齒,請你家主子不必再言舊事。兩國交兵,唯有死戰,妾隻知助夫君守土,不知有他。”
希福口氣中帶著謙恭:“請問夫人如何評價關雲長?”
“關雲長乃千古義士,妾不敢妄議。”
“昔劉備兵敗,關雲長被困土山,為二位皇嫂計,歸降曹操,今城中將士兩萬餘人,夫人為一忠烈之浮名,置數萬生靈於不顧,未免過於殘忍。”
祖夫人柳眉倒豎:“錦州雖已被圍,但城堅池深,糧草充足,洪大人正在調兵支援,誰勝誰負尚未可知,何言殘忍?”
希福道:“夫人可否登城一視?錦州已被我三十二座大營團團圍困,更有三道深壕為天塹,就是來了援軍,也休想跨進半步,難道夫人就忍看大淩河悲劇重演?”
祖夫人憤然站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妾能與夫君馬革裹屍,便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大學士無須多言,夫君,送客。”
祖大壽見狀:“是降是戰,容吾再商量,請大學士先迴。”
希福隻好與韓大勳返迴盛京,向皇太極奏報,皇太極道:“真烈女也,那就再待些時日。”
崇禎十二年,崇禎皇帝進入而立之年。古往今來,世人對人生的三個年齡段格外關注,即:弱冠之年、而立之年、天命之年。
所謂弱冠之年,是指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請來一些貴賓,為其加冠,即戴上一種象征著成人了的帽子,從此就有了治人之權,當兵服役之權,參加祭祀之權。
二十過後便是三十,三十被稱為而立之年,男人到了這一年,或經過十餘載的寒窗苦讀,或在事業上多年拚博,都有了些收獲,一生的基業基本有了個定向,所以稱之為而立之年。
接下去便是五十歲的天命之年。到了五十歲,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什麽都看透了,故稱天命之年。六十則為高壽了。至於七十,已是真正的古稀。
崇禎對而立十分重視,不管怎樣,過去的一年,十麵張網方略初步取得了成功,流賊幾乎被剿滅盡淨,他立誌要在而立之年大幹一番,要集中全力,蕩平女真,徹底解除遼左之患,內憂外患一靖,中興可待矣。
然而,事與願違,剛剛進入而立的大年初一,清軍便攻克了中原大鎮濟南府,擄走了德王和德王的兩個兒子,同時擄走人口四十餘萬及牲畜五十餘萬,然後非常從容地從濟南一路北撤,從長城一關口撤迴了遼東。
這可是大年初一呀,是赤縣神州迎神祈福的最講究禁忌的日子,這樣的日子裏發生這樣的不幸,實在是不祥之兆,整個燕京產城被不祥之兆籠罩了。一氣之下,崇禎親命刑部立下五大法案,集體處死了三十六名大員,並懲處了一百二十餘名相關人員。他想通過這種殺伐振作朝綱,但五大法案剛剛告一段落,張獻忠和羅汝才又反了,並在羅猴山一帶大敗左良玉部。緊接著,他最心愛的妃子田妃生下的第五子,大白天的在宮中活見鬼,被嚇死了。而立之年,一無所立,反倒更加一塌糊塗。
正是從而立之年後,一個惡運接著一個惡運。崇禎十四年,也是大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殺死了福王。福王是誰?就是當年萬曆皇帝十分寵愛的妃子鄭貴妃所生之子朱常洵。因萬曆對朱常洵十分疼愛,因此福王的封地比任何一個親王的都大,財產也比任何一個親王都多。李自成攻克洛陽,收獲極豐,從此李自成部成為農民軍最強大的一支力量。而福王又是崇禎的嫡親叔叔,他的被殺更是舉朝震動。
更可惱的是,李自成並未由此罷手,攻克洛陽後揮師東進,不到一個月又攻下了開封。
張獻忠亦不甘示弱,在李自成攻克洛陽不久,他攻克了襄陽,殺了襄王。至此,楊嗣昌的十麵張網被農民軍撕了個稀巴爛。
楊嗣昌在五大法案中就已被言官彈劾,因崇禎袒護,得以留任,並繼續負責剿賊。如今,兩個親王被殺,中原大鎮相繼陷落,當初所謂農民軍已土崩瓦解的奏報,現在看來成了欺君之談,他已無法再麵對皇上,開封被攻克的第五天晚上,在行轅中自縊身亡。
崇禎幾乎同時接到楊嗣昌自縊和錦州外城陷落的壞消息,這些年壞消息太多,他已經見壞不壞了。但楊嗣昌之死對他震動極大,楊嗣昌是他執政十四年來最得心應手的一位內閣大臣,現在來了個一死了之,從此天下何人堪寄?氣得他大罵一通,並速傳陳新甲和薊遼總督洪承疇來見。
陳新甲是萬曆年間的舉人,以舉人之資入朝為兵部尚書,有明以來絕無僅有。一是陳新甲確實有些才幹,二是眾大臣叫崇禎殺怕了,都不敢靠前,於是陳新甲得以浮出水麵。
陳、洪二人來到乾清宮門前,陳新甲十分謙恭:“總督大人請。”
洪承疇這次從前線返迴京城是為了催辦糧餉,他進士出身,打心眼裏看不起一個舉子,但表麵卻裝著畢恭畢敬:“陳大人請。”
陳新甲是真心相敬:“洪大人在上,學生怎敢猛浪。”
原來,洪承疇還兼著兵部尚書的虛銜,又曾是監五省軍的總督,聲威顯赫,真正的封疆大吏,陳新甲是從心底裏敬畏。
洪承疇一拉陳新甲的手:“陳大人,咱們一起走。”
進入宮中,見太監正在收拾地上的茶杯碎片,二人心頭當時就像壓了一塊石頭。
崇禎道:“二位來得正好,錦州之圍當如何處置,朕想聽聽你們的高論。”
二人相互一視,彼此又要相讓時,崇禎發話了:“陳大人在寧遠多年,對關外事當最了解,你先說說。”
陳新甲道:“臣就任以來,便一直在為剿滅女真作準備,經與洪經略共同籌措,現已征調了八員大將,八路大軍。”
“噢?”崇禎精神起來:“哪八員大將和八路大軍?”
陳新甲道:“第一路為寧遠總兵吳三桂的寧遠大軍;第二路是寧前衛總兵王廷臣寧前衛大軍;第三路為山海關總兵馬科的山海關大軍;第四路為玉田總兵曹變蛟玉田大軍;第五路為薊州總兵白廣恩薊州大軍;第六路為密雲總兵唐通的密雲大軍;第七路是宣府總兵楊國柱宣府大軍;第八路為大同總兵王樸大同大軍。八路大軍共十三萬,糧草已經備齊,除王廷臣、吳三桂、馬科等,另五路大軍已整裝待發,就等聖旨一下,便開赴關外。”
崇禎感到很滿意:“陳愛卿辦事雷厲風行,幹淨利落,但不知陳愛卿是否已有破敵之策?”
陳新甲急於展露才幹,遂不顧洪承疇在場,搶先說道:“錦州至山海關一帶地勢狹長,不利於女真的騎兵作戰,現今,敵圍城日久,已生怠惰厭倦之心。我們以鬆山為中樞,兵分四路對其進行圍殲。一路從塔山經大勝堡向西北進擊;第二路渡小淩河從東側進攻;第三路由杏山繞到敵人北麵進攻;第四路從鬆山正麵進攻。有洪大人運籌帷幄,四路大軍同時攻敵,祖大壽在城中衝出,裏應外合,定可大獲全勝。”
崇禎已經領教過女真的厲害,對陳新甲一番慷慨陳詞很感興趣,但同時也覺得太容易了些,他看了洪承疇一眼,見洪承疇麵目毫無表情,便立刻意識到,洪承疇對陳新甲的方案不讚同。多年來的經驗告訴他,邊將和朝臣之間的磨擦會帶來嚴重後果,熊廷弼的失利在很大程度來自於朝臣的掣肘。他注視著洪承疇:“此人沉穩老練,屢敗流賊,陳新甲雖有治軍之才,但不如洪承疇身經百戰。”他不能讓洪承疇當著陳新甲的麵表態,以免二人間產生隔閡,決定單獨召見洪承疇:“陳愛卿,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此事還應抓緊籌措,至於戰守方略,朕再斟酌之,你們退下吧。”
陳新甲覺得很奇怪,以往皇上召見最少也要談上一個時辰,今天怎麽就說了這麽幾句?況且還沒征求洪大人的意見,皇上是不是病了?他正在詫異,皇上已經站起身,他和洪承疇隻好叩拜退下。
崇禎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理政,晚上常常要熬到深夜,因此,中午總要睡上半個時辰。內憂外患,把他快摧垮了,他恨臣工們無能,更恨臣工們的貪吝推諉。他恨不能一天不吃不喝不睡覺,將天下治理成國庫充盈、百姓富庶、海宴河清、歌舞升平的堯舜之邦。然而他的掙紮,他的努力,毫無作用,相反卻是國運日衰,每況愈下。福王被殺的消息傳來時,他崩潰了,從那時開始,便時常作惡夢,夢見李自成和皇太極殺進了紫禁城,自己成了階下囚。但有時一覺醒來,看著恢弘的皇宮大內,他又不甘心從此敗落下去,他在內心深處唿喊著:朕要力挽狂瀾,掃清四海,朕要作中興之主,要成為令千古景仰的堯舜之君。
今天這一覺,睡得太沉了,睜開眼時,天色已經漸暗。他驚問道:“什麽時辰了?”
太監看著案子上的西洋鍾:“陛下,現在是午後四點三刻。”
“為什麽不早喚醒朕?”
“奴婢看皇上難得睡得這麽香,不忍心驚駕。”
“洪承疇來了沒有?”
“來了,正在外麵恭候。”
“傳他到東暖閣來見。”
崇禎很少在臥室會見大臣,除非是極親近之人,讓洪承疇到臥室晉見,是聖上視其為心腹的一種暗示。洪承疇心頭一熱,但來不及多想,隨著太監進了閣中。
“臣洪承疇叩見萬歲。”
“平身吧,先生。”
先生是皇上對閣臣的尊稱,洪承疇聽著更是激動不已,他心想:“皇上禮賢下士,真仁義之君也。”他誠惶誠恐地坐在了禦榻旁的小凳上。
“朕今天睡過了頭,讓先生久等了。”
“臣在外麵正希望陛下能多歇息一會。”
“先生對兵部的剿賊方案不大同意,是嗎?”
“是,陛下,陳大人所說四麵剿敵之策,斷不可用。”
“果然不讚同,所以朕要單獨召見先生。”崇禎得意地笑了。
洪承疇道:“臣大不讚同。”
“為何?”
“皇太極用兵極其狡詐,如今新勝,其勢正旺。我們正應避其銳氣,不可貿然而戰。夫戰,勇氣也,我們吃女真的虧太多了,將士們畏敵心理十分嚴重,士氣亦空前
懲處多爾袞的同時,皇太極命濟爾哈朗重圍錦州。
在眾兄弟中,皇太極對濟爾哈朗格外倚重。天聰二年,濟爾哈朗與同胞哥哥阿敏征朝鮮,阿敏欲學其父行分裂之事,並想拉著濟爾哈朗一起幹,濟爾哈朗堅決抵製,阿敏無奈,隻好放棄稱霸一方的念頭。
八旗是在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二人的基業上創建的,舒爾哈齊雖然垮了,但他的財產並未被吞並。在經濟上,舒爾哈齊一支仍然很有實力,阿敏繼承其父的家業,在八旗中,財力十分雄厚。阿敏被囚後,鑲藍旗便劃歸給了濟爾哈朗。因此濟爾哈朗之富,不在代善之下。更重要的是濟爾哈朗識大體,明大義,對皇太極十分忠誠,皇太極用起來,十分順手。
濟爾哈朗的圍困可稱之為真正的步步緊逼,圍了兩個多月,城中柴草燒盡,開始燒門板、窗框,拆破房子,這一拆,城中頓顯淒涼;這一拆,拆得人心慌慌。此時正逢正月,城外卻是一片喜氣洋洋。濟爾哈朗吩咐各營要鑼鼓喧天,唱大戲,扭秧歌,劃旱船,踩高腳,每天還按多爾袞的辦法堅持喊話,明軍們的精神很快被瓦解了。
打入城裏的諜工是誰?是蘇泰太後的弟弟南褚。他混進城後,就扮成了一個蒙古士兵,此時他正和一些蒙古弟兄們巡城。他們看到城外的清軍歡天喜地過正月,心裏十分不是滋味。而這時,城下又喊上了:“城裏的弟兄們,我們都看到了,今天早上城裏一點煙也沒冒,你們斷柴了,吃生米嗎?燒大腿嗎?快投降吧。早一天投降早一天享福,別再遭罪了,你們逃不出去,再困些日子,真就要人吃人了。”
蒙古士兵的炒米和炒麵都已吃光,這兩天吃的真是生米,有好幾位正拉肚子。他們眼巴巴地看著清兵在下麵狂歡,聽了喊話後,火被點了起來,紛紛罵道:“祖大帥這是他媽的幹什麽?兒子侄子都在那邊,他還裝什麽孫子?”
“他願裝什麽就裝什麽,別把咱們命搭上。”
“好漢架不住三泡屎,再拉下去,那幾個弟兄就拉死了。”
南褚趁機煽風:“走,咱們跟頭兒說說去,別在這傻靠了。”
“走。”“走。”
眾人忽忽拉拉地湧到了蒙古將領諾木奇貝勒府前。城中蒙古將領有兩位,一個是諾木奇,一個是吳巴什,二人也正在為斷柴之事發愁,見眾士兵湧了進來,不禁一愣,諾木奇喝道:“你們想幹什麽,要造反嗎?”
“貝勒爺,清軍將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咱們不能坐著等死啊。”
“爺,投降了吧,不然的話,咱們也得像大淩河一樣人吃人了。”
諾木奇嚇了一大跳:“這些個混帳東西,竟敢公開喊著投降,膽子也太大了。”他大罵道,“混蛋,你們敢擾亂軍心?來人,把這幾個東西拉下去,重責三十鞭子。”
眾人一齊跪下:“貝勒爺,要抽就連我們大家一齊抽,他們二人說的也是大家心裏話。”
吳巴什道:“想威脅我們?豈有此理?全都給我拿下,一律嚴懲。”
護衛們衝了上來,士兵們哭喊道:“貝勒爺,咱們不能為別人白白送命啊。”
諾木奇命令:“拉到府門外示眾,狠狠抽。”
吳巴什悄聲對護衛們道:“讓他們大聲喊疼,懂嗎?”
護衛們道:“爺,您放心,奴才明白。”
眾人被推著往外走,但唯獨一個人卻立著不動,護衛們拉了幾次,都被他推到了一邊。
諾木奇道:“你敢抗命?”
對方笑道:“諾木奇,不認識我了?”
諾木奇一愣:“誰如此大膽,敢直唿本貝勒名諱?”他走近前,定睛細瞧:此人好生麵熟,在哪見過?
對方將頭盔一摘,諾木奇驚叫道:“南褚,你怎麽來了?”
“怎麽,我不行來嗎?”
“行,行,可你什麽時候來的?”
“我在你手下當了快半年的兵了。”
“真的?怎麽不早來見我?”
“早來見你?還不把我送到祖大壽那去。”
“豈敢,豈敢。”
“不敢?我要是不抗命的話,這陣子正挨鞭子呢。”
諾木奇低聲道:“不抽不行,我是抽給祖大壽看的,他們如此招搖,被祖大壽知道那還了得?”
南褚道:“弟兄們說得可都是實話,不知你們如何打算?”
“我們二人也正為此事發愁,可祖大壽說死不降,你叫我們怎麽辦?”
“那也不能讓弟兄們跟著你一起餓死呀,大家跟著你出生入死圖個啥?不就是圖個吃好,穿好,發點財?到頭來財沒發成,卻都成了餓死鬼,將來你如何能對得起他們的在天之靈?要我看,不用多,再過五六天,這些弟兄們就得鬧起來,你壓也壓不住,到那時,你可就裏外不是人了。”
吳巴什道:“我們早有投降之意,可總覺得有點對不住祖帥?”
“你們光想著對得起祖大壽,就不想想如何對得起弟兄們?”
諾、吳二人不言語了,尋思了一大會,諾木奇道:“就是想投降,也得有個人接頭啊。”
“你呀,真是個死心眼兒,就不問問我幹什麽來了?”
“是呀,你幹什麽來了?我還納悶呢。”
南褚笑道:“我受城外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命前來勸降。”
“真的?”
“那還有假,這是鄭親王的信牌和少主額哲的信。”
諾木奇對信牌隻是掃了一眼:“我還信不過你嗎?”
原來,他們二人同在林丹汗手下為將,林丹汗為了與金國抗衡,倒向明朝,欲借明的力量壓製後金,諾、吳二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祖大壽的麾下。林丹汗逃往青海,他們便留在了祖大壽軍中。
他們畢竟是林丹汗部下,對額哲的來信格外關注。諾木奇手捧少主子的信,手竟有些發抖,好像是一個在外流浪多年的遊子,終於見到了爹娘一樣:“既然少主有話,我遵命就是,不過,此事非同小可,要嚴守秘密,我和吳巴什貝勒的家眷都在內城,要先把他們接出來。你今晚就出城,告訴少主子和鄭親王,今天是二十四日,二十七日晚,聽城中三聲炮響,你們就來攻城,我們打開城門,迎接你們。”
南褚沒想到會這麽順利,他高興地道:“那就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說了半天,連口酒也不給喝嗎?我都快半年沒聞到酒味了。”
諾木奇小聲道:“我倆還真藏了半壇酒,瞅著沒人時偷著喝兩口,走,咱們進內室去。”
十幾個蒙古兵鬧事,祖大壽很快就知道了,他命一心腹道:“非常時期,要對這些蒙古人格外注意,防止發生意外,你要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發現異常,速速來報。”
這天夜晚,祖大壽巡城迴來,心腹來報:“諾木奇已決定降清,定於二十七日晚獻城。”
祖大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些個韃子,終不可信。”他下令道:“立即包圍諾木奇和吳巴什府。”
諾、吳二人的府邸相鄰,祖大壽率人來到府門前,隻見門前冷冷清清,不見一個人影,敲門又沒人應承。
祖大壽道:“壞了,諾木奇、吳巴什將家眷轉移了。”
士兵們衝進去一看,果然空無一人,屋裏翻得亂七八糟。祖大壽急忙下令:“立即封鎖四門,別讓他們跑了,一定要將其攔在城內。”
封鎖東門的迴來報告:“諾木奇、吳巴什二位貝勒爺剛剛帶著家眷去了外城。”祖大壽撲了個空,返迴府衙,立即召集遊擊以上的將領商議對策。
祖大壽義子祖澤遠罵道:“這兩個王八羔子,咱們天天錦衣玉食地恭敬他們,真他媽的沒良心。”
祖大壽道:“罵有何用?蒙古將士隻聽他們二人的,咱們隻要將他們兩個捉住,其他人自會降服。”
祖澤遠道:“他們都帶著家眷跑了,還怎麽捉他?”
“我們要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一如往常。明天上午,傳他們二人到內城議事,來了就將他們扣住。”
祖澤遠道:“父親英明,擒賊先擒王,摁住了他們兩個,蒙古兵群龍無首,再分化瓦解其他小頭目,就鬧不起來了。”
舉事之前的諾、吳二人,機警得很,見總兵大人此時召他們前去議事,便推托道:“弟兄們中有一二百人正在拉肚子,其中十幾個性命垂危,我們必須安撫,不敢離開,請總兵大人原諒,就派兩名守備前去。”
諾木奇對吳巴什道:“祖大壽一定是嗅到了些味道,不然不會傳咱們一起去議事。”
“不會吧,城中並沒有什麽異常反映啊。”
“昨天,叫那十幾個混帳一鬧,祖大壽不可能不警覺。”
“那怎麽辦?”
“幹脆,一不作,二不休,反正也是反了,咱們今晚就動手。”
“可定的是二十七日啊。”
“事急矣,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城外不配合怎麽辦?”
“不可能,一旦鬧起來,驚天動地的,外麵不可能不知道,再說,我們還有三聲炮響為號呢。”
吳巴什想了一會:“今晚就今晚。”
“祖大壽今天晚上有可能來偷襲,我們可設下埋伏,若能活捉祖大壽,再獻上錦州城,咱們就是大清國的大功臣。”
吳巴什笑道:“但願如此。”
當晚,諾木奇和吳巴什二人將五千蒙古將士悄悄埋伏在牆根和城上,弓箭手、火銃等都準備停當,城上巡夜的士兵如同往常一樣的敲梆巡邏。
子夜時分,內城門悄悄開了,祖大壽、祖澤遠二人先後衝了出來。闖進蒙古軍營時,發現裏麵空無一人,祖大壽驚叫:“上了諾木奇的當了,快撤。”
他掉轉馬頭想往城裏撤,就聽“咚、咚、咚”三聲炮響,弓箭、火銃如雨點般地射來。祖大壽身披重甲,加上武藝高強,左搪右擋,邊戰邊退,但手下將士已倒了一大片。
諾木奇大喊:“衝啊,活捉祖大壽,賞銀一千兩。”
蒙古士兵從牆角城頭上衝出,明軍頓時大亂。祖大壽部下畢竟十分勇猛,他們拚命博殺,雙方混戰在了一起。
城外的濟爾哈朗此時已經睡下,忽然,城中三聲炮響,他“騰”地坐起,問道:“哪裏炮響?”
護衛道:“是城中,王爺。”
“諾木奇與本王有約,三聲炮響,便要我配合攻城,可日子不對,今天才二十四呀?是不是情況有變?”
南褚跑了進來:“姐夫,城裏喊殺聲震天,蒙古兵在城上招唿著我們攻城呢,他們提前動手了。”
濟爾哈朗穿上鎧甲,吩咐道:“備馬。”他提刀走出中軍大帳,迅速集合起隊伍:“眾將士聽令,先攻上城者賞,衝!”
蒙古兵打開城門,八旗兵高喊著衝了進去。
諾木奇大喊:“城外援兵上來了,殺呀!”蒙古兵頓時士氣大震,越殺越勇。明軍抵擋不住,紛紛後退,祖大壽怕清軍趁機衝進內城,急忙下令快撤。
於是錦州外城失守了。
皇太極在盛京城聽到喜訊大笑:“外城一破,祖大壽成甕中之鱉矣。”他命盛京城八門同時放炮鳴號,慶賀勝利,並又傳來了韓大勳。
“韓將軍,你還得走一趟,和大學士希福去趟錦州,要麵見祖大壽夫人,曉之以利害,勿再執迷,盡早勸夫來降,否則,城破之日,決不輕饒。”
韓大勳和上次一樣,與希福分別坐著一個大筐被吊上了城。在明將眼中,大學士是朝廷重臣,是宰相。祖大壽當然是以禮相待。
希福道:“皇上修書一封,命在下親自麵呈尊夫人。”
祖大壽心中怪道:“女真人真是不懂規矩,哪有一個男人要求見人家內眷的道理。”
希福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漢學造詣尤深,這些常識性的禮節豈能不知。他看出來祖大壽的心理,便道:“將軍,在下聽說尊夫人乃女中豪傑,敢問貴國的秦良玉也怕見男人嗎?”
“這個……,”祖大壽曾失信於皇太極,麵對大清臣子,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他支吾了一大會,隻好說道:“請夫人前堂來見。”
祖夫人在侍女的陪同下,走至前堂。希福施禮道:“夫人忠君仁孝,操守高潔,名揚遼東,乃一代巾幗英雄,夫人在上,請受在下一拜。”
祖夫人道:“妾從未上陣殺敵,稱不起英雄,唯知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爾。妾亦久聞希福大學士才學驚人,你是來作說客的吧。夫君與妾誓與錦州共存亡,又何說哉?”
趁祖夫人說話的功夫,希福打量了一番這位令祖大壽敬畏的女人:臉稍圓,尖下頦,兩道細眉向鬢角上微挑,一雙美麗的眼睛透著端莊和威嚴,氣質高雅,十分漂亮。希福心中驚歎道:“有妻如此,平生足矣。”
“大清國皇上久慕夫人芳名,特修書一封,命在下一定要麵呈夫人。”希福雙手將信呈上。
祖夫人接過來草草看了一遍:“祖可法吾養子也,今認賊作父,已被夫君逐出宗室。大淩河降將,乃我大明敗類,不足掛齒,請你家主子不必再言舊事。兩國交兵,唯有死戰,妾隻知助夫君守土,不知有他。”
希福口氣中帶著謙恭:“請問夫人如何評價關雲長?”
“關雲長乃千古義士,妾不敢妄議。”
“昔劉備兵敗,關雲長被困土山,為二位皇嫂計,歸降曹操,今城中將士兩萬餘人,夫人為一忠烈之浮名,置數萬生靈於不顧,未免過於殘忍。”
祖夫人柳眉倒豎:“錦州雖已被圍,但城堅池深,糧草充足,洪大人正在調兵支援,誰勝誰負尚未可知,何言殘忍?”
希福道:“夫人可否登城一視?錦州已被我三十二座大營團團圍困,更有三道深壕為天塹,就是來了援軍,也休想跨進半步,難道夫人就忍看大淩河悲劇重演?”
祖夫人憤然站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妾能與夫君馬革裹屍,便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大學士無須多言,夫君,送客。”
祖大壽見狀:“是降是戰,容吾再商量,請大學士先迴。”
希福隻好與韓大勳返迴盛京,向皇太極奏報,皇太極道:“真烈女也,那就再待些時日。”
崇禎十二年,崇禎皇帝進入而立之年。古往今來,世人對人生的三個年齡段格外關注,即:弱冠之年、而立之年、天命之年。
所謂弱冠之年,是指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請來一些貴賓,為其加冠,即戴上一種象征著成人了的帽子,從此就有了治人之權,當兵服役之權,參加祭祀之權。
二十過後便是三十,三十被稱為而立之年,男人到了這一年,或經過十餘載的寒窗苦讀,或在事業上多年拚博,都有了些收獲,一生的基業基本有了個定向,所以稱之為而立之年。
接下去便是五十歲的天命之年。到了五十歲,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什麽都看透了,故稱天命之年。六十則為高壽了。至於七十,已是真正的古稀。
崇禎對而立十分重視,不管怎樣,過去的一年,十麵張網方略初步取得了成功,流賊幾乎被剿滅盡淨,他立誌要在而立之年大幹一番,要集中全力,蕩平女真,徹底解除遼左之患,內憂外患一靖,中興可待矣。
然而,事與願違,剛剛進入而立的大年初一,清軍便攻克了中原大鎮濟南府,擄走了德王和德王的兩個兒子,同時擄走人口四十餘萬及牲畜五十餘萬,然後非常從容地從濟南一路北撤,從長城一關口撤迴了遼東。
這可是大年初一呀,是赤縣神州迎神祈福的最講究禁忌的日子,這樣的日子裏發生這樣的不幸,實在是不祥之兆,整個燕京產城被不祥之兆籠罩了。一氣之下,崇禎親命刑部立下五大法案,集體處死了三十六名大員,並懲處了一百二十餘名相關人員。他想通過這種殺伐振作朝綱,但五大法案剛剛告一段落,張獻忠和羅汝才又反了,並在羅猴山一帶大敗左良玉部。緊接著,他最心愛的妃子田妃生下的第五子,大白天的在宮中活見鬼,被嚇死了。而立之年,一無所立,反倒更加一塌糊塗。
正是從而立之年後,一個惡運接著一個惡運。崇禎十四年,也是大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陽,殺死了福王。福王是誰?就是當年萬曆皇帝十分寵愛的妃子鄭貴妃所生之子朱常洵。因萬曆對朱常洵十分疼愛,因此福王的封地比任何一個親王的都大,財產也比任何一個親王都多。李自成攻克洛陽,收獲極豐,從此李自成部成為農民軍最強大的一支力量。而福王又是崇禎的嫡親叔叔,他的被殺更是舉朝震動。
更可惱的是,李自成並未由此罷手,攻克洛陽後揮師東進,不到一個月又攻下了開封。
張獻忠亦不甘示弱,在李自成攻克洛陽不久,他攻克了襄陽,殺了襄王。至此,楊嗣昌的十麵張網被農民軍撕了個稀巴爛。
楊嗣昌在五大法案中就已被言官彈劾,因崇禎袒護,得以留任,並繼續負責剿賊。如今,兩個親王被殺,中原大鎮相繼陷落,當初所謂農民軍已土崩瓦解的奏報,現在看來成了欺君之談,他已無法再麵對皇上,開封被攻克的第五天晚上,在行轅中自縊身亡。
崇禎幾乎同時接到楊嗣昌自縊和錦州外城陷落的壞消息,這些年壞消息太多,他已經見壞不壞了。但楊嗣昌之死對他震動極大,楊嗣昌是他執政十四年來最得心應手的一位內閣大臣,現在來了個一死了之,從此天下何人堪寄?氣得他大罵一通,並速傳陳新甲和薊遼總督洪承疇來見。
陳新甲是萬曆年間的舉人,以舉人之資入朝為兵部尚書,有明以來絕無僅有。一是陳新甲確實有些才幹,二是眾大臣叫崇禎殺怕了,都不敢靠前,於是陳新甲得以浮出水麵。
陳、洪二人來到乾清宮門前,陳新甲十分謙恭:“總督大人請。”
洪承疇這次從前線返迴京城是為了催辦糧餉,他進士出身,打心眼裏看不起一個舉子,但表麵卻裝著畢恭畢敬:“陳大人請。”
陳新甲是真心相敬:“洪大人在上,學生怎敢猛浪。”
原來,洪承疇還兼著兵部尚書的虛銜,又曾是監五省軍的總督,聲威顯赫,真正的封疆大吏,陳新甲是從心底裏敬畏。
洪承疇一拉陳新甲的手:“陳大人,咱們一起走。”
進入宮中,見太監正在收拾地上的茶杯碎片,二人心頭當時就像壓了一塊石頭。
崇禎道:“二位來得正好,錦州之圍當如何處置,朕想聽聽你們的高論。”
二人相互一視,彼此又要相讓時,崇禎發話了:“陳大人在寧遠多年,對關外事當最了解,你先說說。”
陳新甲道:“臣就任以來,便一直在為剿滅女真作準備,經與洪經略共同籌措,現已征調了八員大將,八路大軍。”
“噢?”崇禎精神起來:“哪八員大將和八路大軍?”
陳新甲道:“第一路為寧遠總兵吳三桂的寧遠大軍;第二路是寧前衛總兵王廷臣寧前衛大軍;第三路為山海關總兵馬科的山海關大軍;第四路為玉田總兵曹變蛟玉田大軍;第五路為薊州總兵白廣恩薊州大軍;第六路為密雲總兵唐通的密雲大軍;第七路是宣府總兵楊國柱宣府大軍;第八路為大同總兵王樸大同大軍。八路大軍共十三萬,糧草已經備齊,除王廷臣、吳三桂、馬科等,另五路大軍已整裝待發,就等聖旨一下,便開赴關外。”
崇禎感到很滿意:“陳愛卿辦事雷厲風行,幹淨利落,但不知陳愛卿是否已有破敵之策?”
陳新甲急於展露才幹,遂不顧洪承疇在場,搶先說道:“錦州至山海關一帶地勢狹長,不利於女真的騎兵作戰,現今,敵圍城日久,已生怠惰厭倦之心。我們以鬆山為中樞,兵分四路對其進行圍殲。一路從塔山經大勝堡向西北進擊;第二路渡小淩河從東側進攻;第三路由杏山繞到敵人北麵進攻;第四路從鬆山正麵進攻。有洪大人運籌帷幄,四路大軍同時攻敵,祖大壽在城中衝出,裏應外合,定可大獲全勝。”
崇禎已經領教過女真的厲害,對陳新甲一番慷慨陳詞很感興趣,但同時也覺得太容易了些,他看了洪承疇一眼,見洪承疇麵目毫無表情,便立刻意識到,洪承疇對陳新甲的方案不讚同。多年來的經驗告訴他,邊將和朝臣之間的磨擦會帶來嚴重後果,熊廷弼的失利在很大程度來自於朝臣的掣肘。他注視著洪承疇:“此人沉穩老練,屢敗流賊,陳新甲雖有治軍之才,但不如洪承疇身經百戰。”他不能讓洪承疇當著陳新甲的麵表態,以免二人間產生隔閡,決定單獨召見洪承疇:“陳愛卿,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此事還應抓緊籌措,至於戰守方略,朕再斟酌之,你們退下吧。”
陳新甲覺得很奇怪,以往皇上召見最少也要談上一個時辰,今天怎麽就說了這麽幾句?況且還沒征求洪大人的意見,皇上是不是病了?他正在詫異,皇上已經站起身,他和洪承疇隻好叩拜退下。
崇禎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理政,晚上常常要熬到深夜,因此,中午總要睡上半個時辰。內憂外患,把他快摧垮了,他恨臣工們無能,更恨臣工們的貪吝推諉。他恨不能一天不吃不喝不睡覺,將天下治理成國庫充盈、百姓富庶、海宴河清、歌舞升平的堯舜之邦。然而他的掙紮,他的努力,毫無作用,相反卻是國運日衰,每況愈下。福王被殺的消息傳來時,他崩潰了,從那時開始,便時常作惡夢,夢見李自成和皇太極殺進了紫禁城,自己成了階下囚。但有時一覺醒來,看著恢弘的皇宮大內,他又不甘心從此敗落下去,他在內心深處唿喊著:朕要力挽狂瀾,掃清四海,朕要作中興之主,要成為令千古景仰的堯舜之君。
今天這一覺,睡得太沉了,睜開眼時,天色已經漸暗。他驚問道:“什麽時辰了?”
太監看著案子上的西洋鍾:“陛下,現在是午後四點三刻。”
“為什麽不早喚醒朕?”
“奴婢看皇上難得睡得這麽香,不忍心驚駕。”
“洪承疇來了沒有?”
“來了,正在外麵恭候。”
“傳他到東暖閣來見。”
崇禎很少在臥室會見大臣,除非是極親近之人,讓洪承疇到臥室晉見,是聖上視其為心腹的一種暗示。洪承疇心頭一熱,但來不及多想,隨著太監進了閣中。
“臣洪承疇叩見萬歲。”
“平身吧,先生。”
先生是皇上對閣臣的尊稱,洪承疇聽著更是激動不已,他心想:“皇上禮賢下士,真仁義之君也。”他誠惶誠恐地坐在了禦榻旁的小凳上。
“朕今天睡過了頭,讓先生久等了。”
“臣在外麵正希望陛下能多歇息一會。”
“先生對兵部的剿賊方案不大同意,是嗎?”
“是,陛下,陳大人所說四麵剿敵之策,斷不可用。”
“果然不讚同,所以朕要單獨召見先生。”崇禎得意地笑了。
洪承疇道:“臣大不讚同。”
“為何?”
“皇太極用兵極其狡詐,如今新勝,其勢正旺。我們正應避其銳氣,不可貿然而戰。夫戰,勇氣也,我們吃女真的虧太多了,將士們畏敵心理十分嚴重,士氣亦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