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裏虔誠而惶恐地,先向幾位思想前進的先生們鄭重聲明。至於賞光與否,隻好“任從客便”。
以上是幕外的道白,以下方是《木偶的戲劇》。
第01幕 譏笑他是一個木偶
在一個仲春天氣的早上,愛文路七十七號,——私家大偵探霍桑的寓所——一間清潔明朗的憩坐室裏,霍先生和他那個片刻不離的“包”,麵對麵各自占據著一張“沙發”,在閱讀晨報。
在本埠新聞欄裏,有一節可注意的新聞,潛進了包朗的眼角。這新聞所占據的地位,隻有兩隻紙菸盒子那麽大;可是四周卻加著一圈花邊,顯出它的性質的不平凡。這新聞的標題是:《私家大偵探霍桑:負責保護吳道子名畫》。內容大致說:宣傳已久的中國歷代古畫展覽會,將於下星期一起,假座東方大商場五樓畫廳隆重揭幕。這一空前的盛舉,其展覽品包括宋、元、五代、明清諸大家的精品,共計五十餘種。內有唐代吳道玄(按:即吳道子)所畫佛像一幅,更為世界聞名的奇珍。此一畫件的真價,在現時已無從估計。由於它的價值驚人,故以引起多方麵的注意。風聞本埠某一著名匪黨,竟公然聲稱:對於該畫將作有計劃的掠奪。該畫的持有人,係華北古畫大收藏家韓祺昌氏,現已委託私家偵探霍桑,於展覽期前後,為之妥密監護。憑霍氏過去的聲望,想必能阻止宵小蠢動,而不致再有意外發生了……
年輕的包朗,讀完這一節新聞,一種輕微的不快,立刻襲進了他的心。過去的習慣,凡是愛文路七十七號中所接受的種種事件,大之,如一艘兵艦的走失,小之,如一枚蒼蠅的被謀殺,任何事情,霍桑從未瞞蔽過包朗,唯獨這一事件,霍桑在事前,竟絕對不曾提起過半個字。為什麽要把這消息,封鎖得如此嚴密呢?並且要秘密,就該秘密到底,為什麽又讓報紙上,把這消息刊布出來呢?難道報紙上可以刊布的事,竟不能讓自己知道嗎?
年輕的包朗,認為這一件事,有點“不勝遺憾”……在不勝遺憾的後麵,當然是要“提出抗議”了。他放下報,剛要向霍桑詰問,不料他一舉眼間,霍桑卻已不見,對方已剩下了一隻空椅。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隱隱傳來了一陣電鈴聲,停了停,隻見施桂走進來說:“有一位來客,等在會客室裏,要會霍先生。”
“你沒有看見霍先生嗎?”包朗感到有點訝異。
施桂隻搖搖頭,自管自退出去。
霍桑既然不在,包朗成了當然的代表。於是,他匆匆走出室去,去會那個來客。在會客室裏,包朗看到一個大袍闊服的紳士,雙手拄著一支彎柄的大手杖,背對著自己,在賞鑒著壁上的一幅畫。一個黑色的公事皮包,放在他的身旁的小幾上。此人留著一部連鬢大鬍子,藍袍子,黑馬褂,好像剛從證婚席上走下來。
包朗驟眼一看此人側麵的麵影,幾乎忍不住要喊:“啊!於右任先生!”
但是,當這來賓聽到了足聲而突然旋過臉來時,包朗方始看清此人的臉龐,較之那位大畫家於右任先生瘦削得多。他的端整而白皙的臉上,架著一副闊邊的墨晶大眼鏡;他禿著頭,並不曾戴帽;從頭髮上可以看出他的年齡,大約已有五十歲。
此人一開口,馬上給予包朗一個太不良的印象!
“餵!你就是霍桑嗎?”來賓掉過頭來,向包朗這樣問。他在霍桑二字之下,失落了“先生”二字的稱唿,他的應有的禮貌,似乎因為行色匆匆而遺忘在他府上,沒有帶出來。
“你——有什麽事情要找他?”由於來客的語氣,那樣的傲慢無禮,卻使我們這位年輕氣盛的包朗,忍不住也把“先生”二字,努力地吞咽下去,隻將一個“你”字,拖得特別長,說得特別響!
“你不是霍桑嗎?——你去把霍桑叫出來!快點!”
這位大架子的貴賓,始終吝惜著“先生”兩字尊稱,尤其他的嗓音,非常渾濁刺耳,好像在最近,曾患過最嚴重的流行性感冒,還沒有復原,他一麵向包朗發命令,一麵還把他的手杖,叩得地板閣閣有聲,表示他的不耐煩。
來賓這種態度,在包朗的目光裏,卻是一個新奇的記錄。總之,自有愛文路七十七號以來,從不曾走進一個人來,會有如是“溫柔”的狀貌!依著年輕的包朗素性,恨不能立刻伸手,在他臉上拋上五支小小的手榴彈,以膺懲一下他的無禮!可是,他想了想,卻終於耐住了一口氣。他說:“好!你——等一等,讓我去找他!”
他把身子霍硬地旋過去,準備去把那位“主角”找出來,應付這位溫和的來賓,剛一轉背,隻聽有個熟稔的聲音,諷刺似的說道:“餵!不必費心!我在這裏呀!”
包朗急急掉過頭來,一眼望見那個已“割須”而尚沒棄袍的霍桑,手拄著那支討厭的大手杖,一手抓著假須假髮和那副墨晶大眼鏡,赫然就站在他的身後,正在向他笑!
這一套完全出乎意外新鮮的小戲法,卻使包朗的一雙眼珠,瞪得像龍眼那樣圓!——至此,他方始看到霍桑的臉上,明明留有化裝筆的刻畫;但先前,他竟完全沒有看出來。——他呆住了!
</br>
以上是幕外的道白,以下方是《木偶的戲劇》。
第01幕 譏笑他是一個木偶
在一個仲春天氣的早上,愛文路七十七號,——私家大偵探霍桑的寓所——一間清潔明朗的憩坐室裏,霍先生和他那個片刻不離的“包”,麵對麵各自占據著一張“沙發”,在閱讀晨報。
在本埠新聞欄裏,有一節可注意的新聞,潛進了包朗的眼角。這新聞所占據的地位,隻有兩隻紙菸盒子那麽大;可是四周卻加著一圈花邊,顯出它的性質的不平凡。這新聞的標題是:《私家大偵探霍桑:負責保護吳道子名畫》。內容大致說:宣傳已久的中國歷代古畫展覽會,將於下星期一起,假座東方大商場五樓畫廳隆重揭幕。這一空前的盛舉,其展覽品包括宋、元、五代、明清諸大家的精品,共計五十餘種。內有唐代吳道玄(按:即吳道子)所畫佛像一幅,更為世界聞名的奇珍。此一畫件的真價,在現時已無從估計。由於它的價值驚人,故以引起多方麵的注意。風聞本埠某一著名匪黨,竟公然聲稱:對於該畫將作有計劃的掠奪。該畫的持有人,係華北古畫大收藏家韓祺昌氏,現已委託私家偵探霍桑,於展覽期前後,為之妥密監護。憑霍氏過去的聲望,想必能阻止宵小蠢動,而不致再有意外發生了……
年輕的包朗,讀完這一節新聞,一種輕微的不快,立刻襲進了他的心。過去的習慣,凡是愛文路七十七號中所接受的種種事件,大之,如一艘兵艦的走失,小之,如一枚蒼蠅的被謀殺,任何事情,霍桑從未瞞蔽過包朗,唯獨這一事件,霍桑在事前,竟絕對不曾提起過半個字。為什麽要把這消息,封鎖得如此嚴密呢?並且要秘密,就該秘密到底,為什麽又讓報紙上,把這消息刊布出來呢?難道報紙上可以刊布的事,竟不能讓自己知道嗎?
年輕的包朗,認為這一件事,有點“不勝遺憾”……在不勝遺憾的後麵,當然是要“提出抗議”了。他放下報,剛要向霍桑詰問,不料他一舉眼間,霍桑卻已不見,對方已剩下了一隻空椅。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隱隱傳來了一陣電鈴聲,停了停,隻見施桂走進來說:“有一位來客,等在會客室裏,要會霍先生。”
“你沒有看見霍先生嗎?”包朗感到有點訝異。
施桂隻搖搖頭,自管自退出去。
霍桑既然不在,包朗成了當然的代表。於是,他匆匆走出室去,去會那個來客。在會客室裏,包朗看到一個大袍闊服的紳士,雙手拄著一支彎柄的大手杖,背對著自己,在賞鑒著壁上的一幅畫。一個黑色的公事皮包,放在他的身旁的小幾上。此人留著一部連鬢大鬍子,藍袍子,黑馬褂,好像剛從證婚席上走下來。
包朗驟眼一看此人側麵的麵影,幾乎忍不住要喊:“啊!於右任先生!”
但是,當這來賓聽到了足聲而突然旋過臉來時,包朗方始看清此人的臉龐,較之那位大畫家於右任先生瘦削得多。他的端整而白皙的臉上,架著一副闊邊的墨晶大眼鏡;他禿著頭,並不曾戴帽;從頭髮上可以看出他的年齡,大約已有五十歲。
此人一開口,馬上給予包朗一個太不良的印象!
“餵!你就是霍桑嗎?”來賓掉過頭來,向包朗這樣問。他在霍桑二字之下,失落了“先生”二字的稱唿,他的應有的禮貌,似乎因為行色匆匆而遺忘在他府上,沒有帶出來。
“你——有什麽事情要找他?”由於來客的語氣,那樣的傲慢無禮,卻使我們這位年輕氣盛的包朗,忍不住也把“先生”二字,努力地吞咽下去,隻將一個“你”字,拖得特別長,說得特別響!
“你不是霍桑嗎?——你去把霍桑叫出來!快點!”
這位大架子的貴賓,始終吝惜著“先生”兩字尊稱,尤其他的嗓音,非常渾濁刺耳,好像在最近,曾患過最嚴重的流行性感冒,還沒有復原,他一麵向包朗發命令,一麵還把他的手杖,叩得地板閣閣有聲,表示他的不耐煩。
來賓這種態度,在包朗的目光裏,卻是一個新奇的記錄。總之,自有愛文路七十七號以來,從不曾走進一個人來,會有如是“溫柔”的狀貌!依著年輕的包朗素性,恨不能立刻伸手,在他臉上拋上五支小小的手榴彈,以膺懲一下他的無禮!可是,他想了想,卻終於耐住了一口氣。他說:“好!你——等一等,讓我去找他!”
他把身子霍硬地旋過去,準備去把那位“主角”找出來,應付這位溫和的來賓,剛一轉背,隻聽有個熟稔的聲音,諷刺似的說道:“餵!不必費心!我在這裏呀!”
包朗急急掉過頭來,一眼望見那個已“割須”而尚沒棄袍的霍桑,手拄著那支討厭的大手杖,一手抓著假須假髮和那副墨晶大眼鏡,赫然就站在他的身後,正在向他笑!
這一套完全出乎意外新鮮的小戲法,卻使包朗的一雙眼珠,瞪得像龍眼那樣圓!——至此,他方始看到霍桑的臉上,明明留有化裝筆的刻畫;但先前,他竟完全沒有看出來。——他呆住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