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最近我在想……”孫暠見大家已經坐下不再說話,於是緩緩說道,“每次休沐一次對策,太頻繁,短期內學識和能力也不可能迅速提升。就有想法,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對策。”


    對此關中來的幾個,卻是不覺得奇怪,太學也是這樣的。


    下麵的士子聞言有些糾結,一年一次,好像可以接受。


    至少孫暠說得很對,沒有誰能在一個休沐日周期裏麵,就迅速提升學識水平。


    每周一次對策,主要是針對新來的那些士子。


    想到這裏,那些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對策的士子,看向幾個新人。


    “當然,這個問題再議,我們進入正題。”孫暠話鋒一轉。


    一眾士子當即糾結起來,敢情這玩意不是對策的題目啊


    “不用那麽緊張,我們這次來個簡單的題目。”孫暠看向眾人,“無士不治,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句話,各位以為如何”


    題目下達,筆墨紙硯也已經準備就緒,隻要混過尚賢館的,都清楚,時限三個時辰,可以開始作答了。


    可以提前交卷,也可以不提前。


    別看是否提前交卷,對加分沒有幫助。


    就說在場參加對策的有五十多人。五十多張答卷,字數少還好,字數多了,孫暠是否看得過來。


    或者說,好的內容看多了,突然出現一些差一些的,瑕疵是否會被放大。


    本來能混個一官半職,結果“卡”的一下沒了,那可太揪心了。


    對自己才學有自信還好說,沒自信的,不說混個官職,當個小吏也好。


    尤其是已經考過一兩次的,追求不斷的下降。


    “哦……”這個情況,關中來的幾人,自然也是看到。


    主要是覺得有意思,這幫士人,居然已經開始習慣對策了。


    也意識到,以尚賢館為核心,讓江南的士人習慣這種模式。


    久而久之,以後要全麵改成對策取士製度,也不會覺得突兀。


    孝廉製度被衝擊,甚至被取消,世家大族得和寒門,甚至是普通人一起參加對策。


    在這之前,太學的射策和對策,本質上是對孝廉的補充。


    更別說,能去太學的,基本也是世家大族子弟。


    隻是……想到孫暠這邊,圖書館都已經建立起來,以後寒門和平民讀書的人,顯然會增加啊!


    更糟糕的是什麽,就說現在這對策題目。


    什麽叫做無士不治,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士農工商都平衡發展,地位當如何


    若是卑賤的賈人,都能與士人談笑風生,還要如何控製他們


    又怎麽保證,這群唯利是圖的家夥,會對國家造成危害


    “細陽侯是不是看走了眼”有人低聲滴咕了聲,覺得這次南下,根本是個錯誤。


    想當初,入秋的時候賈詡設計,於是漢帝順利逃出洛陽。


    一路東行,路上有人,主要就是鍾繇鍾元常提議,說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江東群雄這邊。


    主要是他們其實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新細陽侯岑溪所在的揚州。


    以前老細陽侯到處為孫暠遊走,更別說還拿出七成家產,為孫暠換取揚州刺史的官印。


    這件事情,在關中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也讓不少人記住孫暠這號人。


    於是鍾繇提議,分出一部分人,南下揚州。


    若是關東諸侯不可信,挾天子以令諸侯,至少可以有孫暠可以向北清君側,救援漢帝。


    隊伍裏麵,與老細陽侯有交情的,或者說豫州一派的,就肯定這個提議。


    於是一部分文武,就在洛陽分道揚鑣,經過南陽一路南下,來到宛陵。


    問題現在看,這孫暠不行。


    別的諸侯,巴不得和世家大族共天下,結果孫暠這邊在打壓豪強。


    這江東本地,吳會兩郡的豪強,都給他打壓過,更別說江北的豪強。


    這年頭鄉土情節很嚴重,連家鄉都能狠心下手,那對外鄉還能手下留情不成


    “在下才疏學淺,實在無法下筆,還望使君放行。”真就有人站起來,拒絕答題。


    “誰都有不靈光的時候,很正常,請!”孫暠也不挽留,你不答題,就不是我的要的人。


    就算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不好意思,我不要!


    得到答複之後,此人當即離開,完全沒有停留的意思。


    隻是今天從這裏離開,這輩子,不,三代內別想有一個人能出仕!


    有時候,孫暠覺得自己大概不是那種胸懷寬廣的人。


    留下來的依然留下來,是意識到了什麽,還是對自己感興趣,孫暠也有些感興趣起來。


    三個時辰,他也不可能什麽都不做。


    偏偏也不能走遠,畢竟也有提前交卷的情況。


    索性找人哪來一些書,然後翻來看看。


    說起來他也累積了不少書沒看的,都是劉熙校對後的版本。


    這不意味著他不需要看,畢竟劉熙覺得不錯的版本,到底是否滿足他的利益,還是個未知數。


    隻能說是初版,讓劉熙幫忙背鍋,分擔一部分火力,以後誰出來抱怨他罷黜百家,獨尊劉熙,那也先找劉熙的麻煩。


    可劉熙這年紀放在那裏,人家幾年說不定直接死者為大了。


    “斷句還好……隻是說真的,沒點文化功底的,可能還真看不明白。”孫暠感慨,如何區分句讀,之乎者也,這些是啟蒙要先學習的。


    否則連這個都不明白,那麽讀書讀再多也沒用。


    換言之,百姓要通過一本書自學,要有一定難度。


    比如說這切音,斷句,這些都是阻礙。


    相比之下,簡繁切換反而問題不大。


    文字的問題孫暠不在意,什麽正統,什麽都不是正統。


    與時俱進才是正統,否則真要算那商周甲骨文算不算正統


    小篆算不算正統


    就說現在,楷書都還沒有流行,用的是隸書。


    就這玩意,有段時間還是低賤小吏才用,被文士嘲笑過詆毀過……


    在孫暠看來,簡繁之爭和這玩意沒什麽區別。


    “果然,人老成精啊!”孫暠放下手中論語。


    也注意到,裏麵的內容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校對的。


    劉熙的眼光和閱曆到底在那裏,自己喜歡什麽,看重什麽,他都看在眼裏,了然在心裏。


    話說當頭,已經有士子寫完,打算提前交卷。


    孫暠拿過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索性當場批閱起來……


    可惜通篇馬屁,幹貨並不多,少數幹貨,主要是圍繞商業對稅收的重要性來說的。


    隻是仔細一看,好家夥,不就是張春華上課的內容嗎


    你這是表示,自己有認真上夜課


    對於這種照搬,但沒有任何個人理解,馬屁連篇的,這貨讓他當官那是對百姓不負責任。


    不過這種人,有個地方倒是很適合。


    “這樣,你到呂從事麾下聽用,如何”孫暠詢問。這種人,就適合做宣傳工作。


    “謝謝主公!”那士人大喜,連忙行禮。


    孫暠也是笑笑,雞鳴狗盜之輩,用得對都有用,除非是真的沒有才能,否則達標他就敢用。


    隻是有這一例,其他的士人,立刻就緊張起來。


    看看他們,一個個奮筆疾書的樣子……


    ------題外話------


    第三章搞定,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華夏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和時代,這才是華夏文明的精髓。一成不變,反而不是。


    明天的第一章可能沒戲,我今晚可能早點睡。反正兩點到四點電路不正常。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