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休沐日,主公最好去尚賢館看看……”臨下衙的時候,呂熾過來提醒了句。
“什麽情況,有優秀的人才出沒”孫暠好奇問了句,本來明天他是不打算去的。
明天就是休沐日,以前孫暠都會過去尚賢館。
隻是現在地盤大了,人才也慢慢充盈……
主要是特別優秀的,已經都招募過來,對尚賢館也不報太大期待。
於是慢慢的,可能隔一個休沐日過去,有時候是隔兩個。
隻是就算他不親自過去,也會安排幾個派係的人過去,讓他們選拔後備的派係成員。
“宛陵多了幾個中原口音的人,自然要關注一下,畢竟有可能是袁術派來的。結果發現不是,而且看情況,這幾人明天要去尚賢館對策。”呂熾迴道。
袁術的黑手多了,搞得呂熾多少有些被害妄想。
袁術哪有那麽多人可以派過來,怕是下麵的人覺得太久沒有功勞,難得有外地人過來,自然不會放過立功的機會。
問題這種事情,呂熾不會去戳穿,孫暠當然也不會。
升職加薪,那可是打工人上進心的根源。
“既然這樣的話,那明天就走一遭吧!”孫暠無所謂,呂熾表現那麽神秘,來的人怕不一般。
他認識
隻是呂家隻是普通商賈家庭,哪有什麽熟識的文士
不如說是她認識對方,但對方不認識他……
那應該是天下聞名的存在,這就有去看看的價值。
可別再是劉熙,許慈,薛綜和程秉這些。
不是說治政能力不行,而是除非人才緊缺沒辦法,否則人家適合文教工作,不該量才適用
迴到家裏,少不得和家裏人說了聲。
本來明天打算一起出去郊遊,順便野餐一頓。
不過知道是尚賢館的事情,家裏的女卷們也寬容。
基本上,隻要不是孫暠有外室,那麽她們對所有事情都會很寬容。
隻是話說迴來,除非是懼內,否則誰會沒事養外室
第二天清晨,尚賢館裏麵,有‘消息靈通’的人立刻就宣布一件大事:今天刺史會來!
“使君上個休沐日不是來過了麽”有文士不免詢問。
“可據說以前,使君也是每個休沐日都來……”有人想起什麽。
“以前使君什麽身份,現在他什麽身份”自然有人反駁。
要說孫暠從縣令扶搖直上,到現在成為揚州刺史,工作也跟著增加。
能一直關注尚賢館,就已經可以了。
更別說這尚賢館,要招待那麽多的文士和遊俠,每天的開銷可以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
偏偏它還不能走公家的賬,完全是孫暠自己出錢維持。
“沒想到孫暠會親自過來,各位怎麽看”人群之中,幾個關中的文士,有一人看向眾人。
“這樣不是更好麽”同伴笑道,“兩代細陽侯看重之人,是否確有其才,不妨近距離看看。”
另外一邊,闞澤和他的夥伴,也在就這件事情在討論著。
“德潤,沒想到我們剛要對策,使君就過來了。”同伴激動的說道。
平時休沐日也會有官員過來,不過能安排的上限,肯定比不上孫暠親自過來。
“大概是有值得他親自過來的人吧”闞澤想了想,隨即看向不遠處的一群文士。
平時說的是官話,有些隱私的話題用的是中原那邊的方言。
能這樣大膽的說,自然不是奸細。
隻是要說那邊的人,慕名前來投效孫暠,那也說不過去。
說真的,闞澤就很好奇,這些到底是什麽人。
孫暠是辰時過半過來的,難得休沐日,起來晚點也正常。
主要是太早對策也不像話,都半睡不醒的,思路不清晰,容易出問題。
“各位,哈哈,看來都消息靈通呢”孫暠來到尚賢館,看到大家都看向他這裏,當即笑道。
在這裏落腳的文士和遊俠們,有些不好意思,可要說各幹各的,那也不顯示。
要說在這裏落腳的,等著對策考校那才是正事。
除此之外,還有什麽算正事
“武官那邊還是老規矩,我這親衛統領,能在他手下撐過十招的,直接當親衛,再不然到軍隊擔任屯長。堅持越久,地位越高,但不能超過軍侯。識字且能對策的,有額外加分。”孫暠表示。
比起文士那邊,武將這邊的選拔就容易許多。
善射,善騎術,善武藝,基本有這三樣當個屯長,最多當個軍侯問題不大。
再識字,腦子好用,那麽還能額外加分。
要說這次怎麽簡化,還不是上個休沐日他才來過。
大部分都什麽水平,他已經了解過,就幾天的時間,難道還能就脫胎換骨
若是沒來過的,周泰會安排好各方麵的測試,不需要他費心。
對策的題目,也已經提前準備完畢,直接迴答就好,周泰自己能判斷。
反而是文士這邊,需要專門進行對策,這玩意沒有一天的時間,就太草率了。
其實按說要考三輪,第一輪經學,主要就是文化程度摸底。
第二輪律法,畢竟當官得斷桉,律法不精很容易有冤假錯桉。
最後才是對策,專門出個題目,讓他們迴答。
現在算是提前進入殿試,孫暠就喜歡出發散思維的題目。
這種題目沒有固定的答桉,怎麽迴答都可以,然後他根據迴答的情況,來判斷此人適合做什麽。
這是別人做不到的,畢竟不是誰都有他這種‘大成’級別的閱讀技能。
“哈哈,沒想到這次那麽多人參加對策呢”孫暠看向眾人,自然也看到幾個不一樣的。
這不同區域的人,外表難免有些變化,大概是通婚或血統的問題。
要說這江南,曾經也是‘蠻荒之地’,多少歸入華夏的蠻族慢慢融合進來,再加上一代代通婚,肯定和中原不同。
就說這身高,七尺男兒差不多已經是標準身高。
中原那邊嘛,不說八尺,七尺三寸五寸的正常。
當然類似關羽那種九尺的,還是比較少的。
巨人症另外說,不是巨人症還長那麽高已經是天賦異稟。
就說眼前這幾位,看著就不是江南,甚至不是江淮一帶的。
至少得是中原,關中或者河北都有。
隻是要說中原,那豫州其實也算是,也難怪一開始,這幾個人被呂熾的人給盯上。
“使君,在下有個疑惑。使君選材,皆以對策選拔,孝廉是否在揚州已經取消了”其中一人卻是突然起身,反過來詢問。
好家夥,孫暠隻覺得頭痛,最討厭這種非要過來考校你的。
“孝廉沒有廢除,這裏到底是大漢揚州,怎麽能隨便廢除大漢的製度隻是為了避免有些孝廉魚目混珠,或者空有孝廉之名,卻根本沒有才學,稍微考校一下再量才使用,不是很正常”孫暠反問,“如果這都不接受,那麽大可去當郎官,本官自然會為各位準備好文書。”
這種瞎搗亂的,送他都嫌麻煩。
在他麾下出仕,就要尊重他的規矩。
不尊重,那走正常程序,直接過去關中,先從郎官開始當起唄。
“使君所言極是,在下沒有問題了。”文士行了一禮,緩緩坐下。
基本可以確認,孫暠是打算把對策常態化。
也就是說,若他登基稱帝,大概率會廢掉孝廉製。
隻是如此一廢,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世家豪族……
他是不知道,還是知道了,還堅定要那麽做
畢竟來自世家豪族,孫暠對世家豪族的態度,得弄清楚才行。
------題外話------
要說古代難怪要打壓商人和科技,打壓科技,才能操控糧價。打壓商人,才能宰肥羊,重要是不用去關注什麽經濟學。
畢竟要讀的書已經夠多的了,又要四書五經,又要律法,最後還要有見識可以對策。明清時期更不必說,八股文出來之後,農業可能都沒時間去了解那麽多,數算更不必說,於是師爺這玩意就有存在的價值。
問題請師爺那得走個人的賬,明朝的俸祿又少,可不要師爺什麽都做不了。
最後可不得貪汙,至少也得有點灰色收入才能維持日子……
第二章,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明天淩晨電網變電設備測試,不定時拉閘,顯然不太適合碼字。明天的第一章,可能要推遲。
“什麽情況,有優秀的人才出沒”孫暠好奇問了句,本來明天他是不打算去的。
明天就是休沐日,以前孫暠都會過去尚賢館。
隻是現在地盤大了,人才也慢慢充盈……
主要是特別優秀的,已經都招募過來,對尚賢館也不報太大期待。
於是慢慢的,可能隔一個休沐日過去,有時候是隔兩個。
隻是就算他不親自過去,也會安排幾個派係的人過去,讓他們選拔後備的派係成員。
“宛陵多了幾個中原口音的人,自然要關注一下,畢竟有可能是袁術派來的。結果發現不是,而且看情況,這幾人明天要去尚賢館對策。”呂熾迴道。
袁術的黑手多了,搞得呂熾多少有些被害妄想。
袁術哪有那麽多人可以派過來,怕是下麵的人覺得太久沒有功勞,難得有外地人過來,自然不會放過立功的機會。
問題這種事情,呂熾不會去戳穿,孫暠當然也不會。
升職加薪,那可是打工人上進心的根源。
“既然這樣的話,那明天就走一遭吧!”孫暠無所謂,呂熾表現那麽神秘,來的人怕不一般。
他認識
隻是呂家隻是普通商賈家庭,哪有什麽熟識的文士
不如說是她認識對方,但對方不認識他……
那應該是天下聞名的存在,這就有去看看的價值。
可別再是劉熙,許慈,薛綜和程秉這些。
不是說治政能力不行,而是除非人才緊缺沒辦法,否則人家適合文教工作,不該量才適用
迴到家裏,少不得和家裏人說了聲。
本來明天打算一起出去郊遊,順便野餐一頓。
不過知道是尚賢館的事情,家裏的女卷們也寬容。
基本上,隻要不是孫暠有外室,那麽她們對所有事情都會很寬容。
隻是話說迴來,除非是懼內,否則誰會沒事養外室
第二天清晨,尚賢館裏麵,有‘消息靈通’的人立刻就宣布一件大事:今天刺史會來!
“使君上個休沐日不是來過了麽”有文士不免詢問。
“可據說以前,使君也是每個休沐日都來……”有人想起什麽。
“以前使君什麽身份,現在他什麽身份”自然有人反駁。
要說孫暠從縣令扶搖直上,到現在成為揚州刺史,工作也跟著增加。
能一直關注尚賢館,就已經可以了。
更別說這尚賢館,要招待那麽多的文士和遊俠,每天的開銷可以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
偏偏它還不能走公家的賬,完全是孫暠自己出錢維持。
“沒想到孫暠會親自過來,各位怎麽看”人群之中,幾個關中的文士,有一人看向眾人。
“這樣不是更好麽”同伴笑道,“兩代細陽侯看重之人,是否確有其才,不妨近距離看看。”
另外一邊,闞澤和他的夥伴,也在就這件事情在討論著。
“德潤,沒想到我們剛要對策,使君就過來了。”同伴激動的說道。
平時休沐日也會有官員過來,不過能安排的上限,肯定比不上孫暠親自過來。
“大概是有值得他親自過來的人吧”闞澤想了想,隨即看向不遠處的一群文士。
平時說的是官話,有些隱私的話題用的是中原那邊的方言。
能這樣大膽的說,自然不是奸細。
隻是要說那邊的人,慕名前來投效孫暠,那也說不過去。
說真的,闞澤就很好奇,這些到底是什麽人。
孫暠是辰時過半過來的,難得休沐日,起來晚點也正常。
主要是太早對策也不像話,都半睡不醒的,思路不清晰,容易出問題。
“各位,哈哈,看來都消息靈通呢”孫暠來到尚賢館,看到大家都看向他這裏,當即笑道。
在這裏落腳的文士和遊俠們,有些不好意思,可要說各幹各的,那也不顯示。
要說在這裏落腳的,等著對策考校那才是正事。
除此之外,還有什麽算正事
“武官那邊還是老規矩,我這親衛統領,能在他手下撐過十招的,直接當親衛,再不然到軍隊擔任屯長。堅持越久,地位越高,但不能超過軍侯。識字且能對策的,有額外加分。”孫暠表示。
比起文士那邊,武將這邊的選拔就容易許多。
善射,善騎術,善武藝,基本有這三樣當個屯長,最多當個軍侯問題不大。
再識字,腦子好用,那麽還能額外加分。
要說這次怎麽簡化,還不是上個休沐日他才來過。
大部分都什麽水平,他已經了解過,就幾天的時間,難道還能就脫胎換骨
若是沒來過的,周泰會安排好各方麵的測試,不需要他費心。
對策的題目,也已經提前準備完畢,直接迴答就好,周泰自己能判斷。
反而是文士這邊,需要專門進行對策,這玩意沒有一天的時間,就太草率了。
其實按說要考三輪,第一輪經學,主要就是文化程度摸底。
第二輪律法,畢竟當官得斷桉,律法不精很容易有冤假錯桉。
最後才是對策,專門出個題目,讓他們迴答。
現在算是提前進入殿試,孫暠就喜歡出發散思維的題目。
這種題目沒有固定的答桉,怎麽迴答都可以,然後他根據迴答的情況,來判斷此人適合做什麽。
這是別人做不到的,畢竟不是誰都有他這種‘大成’級別的閱讀技能。
“哈哈,沒想到這次那麽多人參加對策呢”孫暠看向眾人,自然也看到幾個不一樣的。
這不同區域的人,外表難免有些變化,大概是通婚或血統的問題。
要說這江南,曾經也是‘蠻荒之地’,多少歸入華夏的蠻族慢慢融合進來,再加上一代代通婚,肯定和中原不同。
就說這身高,七尺男兒差不多已經是標準身高。
中原那邊嘛,不說八尺,七尺三寸五寸的正常。
當然類似關羽那種九尺的,還是比較少的。
巨人症另外說,不是巨人症還長那麽高已經是天賦異稟。
就說眼前這幾位,看著就不是江南,甚至不是江淮一帶的。
至少得是中原,關中或者河北都有。
隻是要說中原,那豫州其實也算是,也難怪一開始,這幾個人被呂熾的人給盯上。
“使君,在下有個疑惑。使君選材,皆以對策選拔,孝廉是否在揚州已經取消了”其中一人卻是突然起身,反過來詢問。
好家夥,孫暠隻覺得頭痛,最討厭這種非要過來考校你的。
“孝廉沒有廢除,這裏到底是大漢揚州,怎麽能隨便廢除大漢的製度隻是為了避免有些孝廉魚目混珠,或者空有孝廉之名,卻根本沒有才學,稍微考校一下再量才使用,不是很正常”孫暠反問,“如果這都不接受,那麽大可去當郎官,本官自然會為各位準備好文書。”
這種瞎搗亂的,送他都嫌麻煩。
在他麾下出仕,就要尊重他的規矩。
不尊重,那走正常程序,直接過去關中,先從郎官開始當起唄。
“使君所言極是,在下沒有問題了。”文士行了一禮,緩緩坐下。
基本可以確認,孫暠是打算把對策常態化。
也就是說,若他登基稱帝,大概率會廢掉孝廉製。
隻是如此一廢,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世家豪族……
他是不知道,還是知道了,還堅定要那麽做
畢竟來自世家豪族,孫暠對世家豪族的態度,得弄清楚才行。
------題外話------
要說古代難怪要打壓商人和科技,打壓科技,才能操控糧價。打壓商人,才能宰肥羊,重要是不用去關注什麽經濟學。
畢竟要讀的書已經夠多的了,又要四書五經,又要律法,最後還要有見識可以對策。明清時期更不必說,八股文出來之後,農業可能都沒時間去了解那麽多,數算更不必說,於是師爺這玩意就有存在的價值。
問題請師爺那得走個人的賬,明朝的俸祿又少,可不要師爺什麽都做不了。
最後可不得貪汙,至少也得有點灰色收入才能維持日子……
第二章,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明天淩晨電網變電設備測試,不定時拉閘,顯然不太適合碼字。明天的第一章,可能要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