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禹穴堯木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吳越再度睜開眼簾,夕陽已悄然西斜。
陳彥方匆匆步入迴稟,道是段曉棠和莊旭已經迴營,範成明去找姚壯憲請教“醫學”問題。
吳越懨懨地問道:“那群小家夥呢?”
陳彥方稟告,“屬下讓護衛帶他們去校場了。”
哪怕明知這些少年是“眼線”,但王府既代為照看,便需做些正事,以免他們過於放縱。
吳越輕輕頷首,似乎對此安排頗為滿意,“夕食過後,便送他們迴去吧。讓廚房送些可樂薑茶來。”
段曉棠做菜從不瞞人,夥頭兵該學會了。
管他正方偏方,吳越現在隻想快些病愈。
陳彥方麵露難色,硬著頭皮說道:“王爺,段將軍特意交待,可樂薑茶不宜睡前飲用。”
段曉棠不知山寨版本的可樂茶是否含有咖啡因,但出於保險起見提醒一句。
萬一吳越那沒經過咖啡因鍛煉的神經,幹瞪眼一夜,不敢想象第二天會有多焉。
吳越退一步,“明天一早送上來。”
陳彥方連忙點頭應是,轉身離去。
吳越慢悠悠地用夕食,隨後斜倚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
不多時,陳彥方帶著白勇達等人前來告別。吳越強打精神,說一番勉勵之詞,隨後揮手示意他們離去。
白勇達等人在王府玩得可開心了,覺得探病這活還能多幹一段時日。
王府的飯食也好吃,吳越出於謹慎起見,向來不吃“獨食”。白勇達等人自然而然地分食了他的份例。
不過夕食時,吳越能起身吃飯,看來距離完全康複已不遠矣。
小憩片刻後,仆役端上湯藥。
吳越接過藥碗,初時麵無表情,一勺一勺地送入口中。後來想起段曉棠的話,長苦不如短苦,深吸一口氣,將藥湯一飲而盡。
藥湯剛入喉,吳越便迫不及待地端起清水漱口,試圖驅散口中的苦澀。
此時,他臉上全然沒有午間服藥的痛苦之色。
反正,現在沒人會哄他吃藥了。
裝也沒用。
或許是吳越年輕體壯,也或許是湯藥喝得勤快,又或許是被當作水喝的可樂薑茶中的老薑發揮了作用。
吳越不過兩三日時間就緩過來,除了聲音還帶點鼻音外,別無異樣。
莊旭這兩日除了探病,就是帶著孫安豐去白家找白雋拉讚助。
道理一套又一套,“與民同樂,四衛將軍連私房錢都掏出來了,王爺出大頭,現在就差梁國公你了。”
白雋當然知道外頭傳言,說他和吳越都是散財童子。
兩人的經曆說來有幾分相像,都是作為事實上的獨子,繼承了一大注家業。
但吳越沒兒子,白雋好些兒女,不說往後分家產,光婚姻嫁娶就是好大一筆錢帛,他的日子也不寬裕。
好在隻是一點彩頭,白雋還出的起,豪氣道:“差多少,老夫全包了。”
轉頭就交待白智宸,“如今大營在並州駐軍比一衛略多,不如拆成兩支隊伍,多拿些彩頭。”
也就是時間緊,不然白雋還想召集附近的駐軍來參與。
白勇達摩拳擦掌,信心滿滿,“三哥,你放心,我定讓他們瞧瞧並州大營的實力。”
彩頭都是虛的,榮譽才是真的。
明年開春,兩支軍隊將共征突厥,合作中暗含較量。
好在通過年底的比賽,這種較勁還算是正向的。
右武衛對此則顯得頗為淡然,他們現在還沒有調整到過年的休閑狀態。
普通軍士快被孫安豐的加量學習包逼瘋了,開口“子曰”,閉嘴“九九八十一”。
將官們的日子就充實多了,要麽隔幾日聽武俊江不記名排揎應榮澤。
身在並州,不便翻查檔案、詢問長輩。但以右武衛樂子人的八卦做派,隻要有一個人知道當事人的底細,全營都會知道。
明年班師迴長安,想必右武衛的大小將官見到應榮澤,絕不會再有對高階將領的敬畏之心。
這真是,我上我也行!
範成明趁著閑暇,偷偷與莊旭咬耳朵,“這些戰例該拿到左武衛去說啊!”
應家真正的苦主是左武衛的家眷啊!
這種掘人根本的事,可不常有。
莊旭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還用你說,表叔每提一個,我就給姐夫送一個。”
範成明最近忙著試驗拘那夷的戰場功能,有些忽略左武衛的動向。問道:“我哥怎麽說?”
莊旭平靜道:“姐夫讓馮將軍給將官們理一理。”
範成明強忍住笑意,“馮四那張小嘴,一定說得很好聽吧!”
莊旭眨了眨眼,“那是自然。”
馮睿達看了一半就破口大罵,仗打成這稀裏糊塗樣,若是他的屬下,早被砍頭示眾;若是他的對手,腦袋連做京觀都不夠格。
有人小聲提醒馮睿達,主將是應榮澤。
馮睿達更不客氣,指桑罵槐說這年頭什麽阿貓阿狗都能領兵嗎?
旁人會忌憚應家的家世背景,馮睿達會怕嗎?他家最不缺的就是爵位。
馮睿達罵過之後,也會反思一二。比如父兄是否對馮睿晉要求太過嚴苛,畢竟他犯的都是高端錯誤。
至於右武衛將官的另一件樂子,別人上班摸魚,他們摸泥。
段曉棠不記得小時候有沒有玩泥巴的經曆,就算有,大概率也是橡皮泥。
但架不住其他將官都是個中老手!
這哪裏是重溫童年,分明是為右武衛的軍事道具做貢獻。
兩個最開始被招來做事的夥頭兵,已經淪為和泥小工。
比起對輿圖一無所知的大頭兵們,將官們在這方麵可要強得多。
段曉棠從一開始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找錯了合作者。
孫安豐在旁邊翻譯《水經注》中流經周邊的水係。間隙撿起寫酸詩的老本行,“千山隨勢轉,萬水繞山行。有魚皆禹穴,無樹不堯風。”
唐高卓自動幫室友補充標題,“讀《水經注》有感。”
溫茂瑞有一點鑒賞能力,豎起沾滿黃泥的大拇指,誇讚道:“孫三,詩藝大漲啊!”
沒那麽酸,竟還有點內涵了!
孫安豐佯裝謙遜,嘴角卻難掩笑意:“過獎,過獎。”
靳華清一臉困惑,“禹穴我明白,後半句什麽意思?”
薛留淡淡道:“堯在五行八卦上屬木。”
唐高卓提及另一種解讀,“堯曾設誹謗木,供百姓上書言事,申冤昭雪。”
陳彥方匆匆步入迴稟,道是段曉棠和莊旭已經迴營,範成明去找姚壯憲請教“醫學”問題。
吳越懨懨地問道:“那群小家夥呢?”
陳彥方稟告,“屬下讓護衛帶他們去校場了。”
哪怕明知這些少年是“眼線”,但王府既代為照看,便需做些正事,以免他們過於放縱。
吳越輕輕頷首,似乎對此安排頗為滿意,“夕食過後,便送他們迴去吧。讓廚房送些可樂薑茶來。”
段曉棠做菜從不瞞人,夥頭兵該學會了。
管他正方偏方,吳越現在隻想快些病愈。
陳彥方麵露難色,硬著頭皮說道:“王爺,段將軍特意交待,可樂薑茶不宜睡前飲用。”
段曉棠不知山寨版本的可樂茶是否含有咖啡因,但出於保險起見提醒一句。
萬一吳越那沒經過咖啡因鍛煉的神經,幹瞪眼一夜,不敢想象第二天會有多焉。
吳越退一步,“明天一早送上來。”
陳彥方連忙點頭應是,轉身離去。
吳越慢悠悠地用夕食,隨後斜倚在美人榻上,閉目養神。
不多時,陳彥方帶著白勇達等人前來告別。吳越強打精神,說一番勉勵之詞,隨後揮手示意他們離去。
白勇達等人在王府玩得可開心了,覺得探病這活還能多幹一段時日。
王府的飯食也好吃,吳越出於謹慎起見,向來不吃“獨食”。白勇達等人自然而然地分食了他的份例。
不過夕食時,吳越能起身吃飯,看來距離完全康複已不遠矣。
小憩片刻後,仆役端上湯藥。
吳越接過藥碗,初時麵無表情,一勺一勺地送入口中。後來想起段曉棠的話,長苦不如短苦,深吸一口氣,將藥湯一飲而盡。
藥湯剛入喉,吳越便迫不及待地端起清水漱口,試圖驅散口中的苦澀。
此時,他臉上全然沒有午間服藥的痛苦之色。
反正,現在沒人會哄他吃藥了。
裝也沒用。
或許是吳越年輕體壯,也或許是湯藥喝得勤快,又或許是被當作水喝的可樂薑茶中的老薑發揮了作用。
吳越不過兩三日時間就緩過來,除了聲音還帶點鼻音外,別無異樣。
莊旭這兩日除了探病,就是帶著孫安豐去白家找白雋拉讚助。
道理一套又一套,“與民同樂,四衛將軍連私房錢都掏出來了,王爺出大頭,現在就差梁國公你了。”
白雋當然知道外頭傳言,說他和吳越都是散財童子。
兩人的經曆說來有幾分相像,都是作為事實上的獨子,繼承了一大注家業。
但吳越沒兒子,白雋好些兒女,不說往後分家產,光婚姻嫁娶就是好大一筆錢帛,他的日子也不寬裕。
好在隻是一點彩頭,白雋還出的起,豪氣道:“差多少,老夫全包了。”
轉頭就交待白智宸,“如今大營在並州駐軍比一衛略多,不如拆成兩支隊伍,多拿些彩頭。”
也就是時間緊,不然白雋還想召集附近的駐軍來參與。
白勇達摩拳擦掌,信心滿滿,“三哥,你放心,我定讓他們瞧瞧並州大營的實力。”
彩頭都是虛的,榮譽才是真的。
明年開春,兩支軍隊將共征突厥,合作中暗含較量。
好在通過年底的比賽,這種較勁還算是正向的。
右武衛對此則顯得頗為淡然,他們現在還沒有調整到過年的休閑狀態。
普通軍士快被孫安豐的加量學習包逼瘋了,開口“子曰”,閉嘴“九九八十一”。
將官們的日子就充實多了,要麽隔幾日聽武俊江不記名排揎應榮澤。
身在並州,不便翻查檔案、詢問長輩。但以右武衛樂子人的八卦做派,隻要有一個人知道當事人的底細,全營都會知道。
明年班師迴長安,想必右武衛的大小將官見到應榮澤,絕不會再有對高階將領的敬畏之心。
這真是,我上我也行!
範成明趁著閑暇,偷偷與莊旭咬耳朵,“這些戰例該拿到左武衛去說啊!”
應家真正的苦主是左武衛的家眷啊!
這種掘人根本的事,可不常有。
莊旭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還用你說,表叔每提一個,我就給姐夫送一個。”
範成明最近忙著試驗拘那夷的戰場功能,有些忽略左武衛的動向。問道:“我哥怎麽說?”
莊旭平靜道:“姐夫讓馮將軍給將官們理一理。”
範成明強忍住笑意,“馮四那張小嘴,一定說得很好聽吧!”
莊旭眨了眨眼,“那是自然。”
馮睿達看了一半就破口大罵,仗打成這稀裏糊塗樣,若是他的屬下,早被砍頭示眾;若是他的對手,腦袋連做京觀都不夠格。
有人小聲提醒馮睿達,主將是應榮澤。
馮睿達更不客氣,指桑罵槐說這年頭什麽阿貓阿狗都能領兵嗎?
旁人會忌憚應家的家世背景,馮睿達會怕嗎?他家最不缺的就是爵位。
馮睿達罵過之後,也會反思一二。比如父兄是否對馮睿晉要求太過嚴苛,畢竟他犯的都是高端錯誤。
至於右武衛將官的另一件樂子,別人上班摸魚,他們摸泥。
段曉棠不記得小時候有沒有玩泥巴的經曆,就算有,大概率也是橡皮泥。
但架不住其他將官都是個中老手!
這哪裏是重溫童年,分明是為右武衛的軍事道具做貢獻。
兩個最開始被招來做事的夥頭兵,已經淪為和泥小工。
比起對輿圖一無所知的大頭兵們,將官們在這方麵可要強得多。
段曉棠從一開始就低估了事情的難度,找錯了合作者。
孫安豐在旁邊翻譯《水經注》中流經周邊的水係。間隙撿起寫酸詩的老本行,“千山隨勢轉,萬水繞山行。有魚皆禹穴,無樹不堯風。”
唐高卓自動幫室友補充標題,“讀《水經注》有感。”
溫茂瑞有一點鑒賞能力,豎起沾滿黃泥的大拇指,誇讚道:“孫三,詩藝大漲啊!”
沒那麽酸,竟還有點內涵了!
孫安豐佯裝謙遜,嘴角卻難掩笑意:“過獎,過獎。”
靳華清一臉困惑,“禹穴我明白,後半句什麽意思?”
薛留淡淡道:“堯在五行八卦上屬木。”
唐高卓提及另一種解讀,“堯曾設誹謗木,供百姓上書言事,申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