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瓜包熟嗎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靳華清打破砂鍋問到底,“孫三,你是哪個意思?”
兩種解釋都很合理,但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詢問作者本人。
眾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燈般,齊刷刷地轉向孫安豐,差點將他看緊張了。
孫安豐猶豫了一下,“對仗工整,順口就說了。”沒其他深刻含義。“妙文偶得之。”
段曉棠打趣道:“孫三,你整天寫詩,如果都能保存下來,將來豈不是可以憑借這些詩文,還原你每天的經曆,遇見的每一個人?”
“詩史啊!”
範成明補刀,“等你老了,記性不好,還可以翻閱這些詩文,迴憶年輕時的風采。”
唐高卓不禁笑道:“說起想當年的時候,這些都是證據。”
範成明立刻提出要求,“記住,寫我的時候,要寫得英明神武些。”
這句話一出,屋內不論是摸魚的還是摸泥的,都齊刷刷將目光投向了範成明。
臉呢!
你和這四個字,有一文錢的關係嗎?
但範成明若是臉皮薄,也混不到今天。
右武衛作風“靈活”,不是說來聽聽的,頓時一堆人圍在孫安豐身邊,提出各自的人設要求。
範成明都敢提英明神武,他們提個英俊瀟灑、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不算過分吧!
孫安豐嘴上答應得好好好,背地裏決定堅守文人的節操。
為何要為五鬥米折腰,他又不缺米。
盧照搶了給試驗品上色的活計,偷偷和秦景說道:“榮國公戎馬征戰半生,卻有個好文不善武的兒子。”
不鬧心嗎?
孫安豐在營中負責哪些事務?文書處理、教書、講話本……有一樣和武事沾邊的嗎?
秦景輕輕點頭,“還好。”
至少很讓孫文宴安心。
盧照拿著孫安豐不知從哪兒找來的顏料,小心用刷子往試驗品上色,反複幾次也蹭不上多少。無奈找段曉棠詢問,“上不了色!”
段曉棠過來看一眼,很快想到法子,“先用石灰水刷白再上色。”
屋內沒有現成的石灰,等待的過程中,盧照湊到木板邊上,查看現在的進度,太行山脈已經初具雛形,立體而逼真。
盧照環手抱胸,說起廢話文學,“前一陣表哥和我穿過太行山來並州,當時覺得它極為陡峻,現在看果然如此。”
立體的沙盤,比平麵輿圖上簡單畫上一座山,寫上太行二字,更為震撼。
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它的規模有多大。
呂元正說道:“這還不是完整的,沙盤隻做了山西及其以北的地方,河東那部分不曾包含在內。”
忽然想起一件事,對武俊江說道:“俊江,上色之前,請你舅舅來看一看。”
他們捏的山水,靠的是過往的見識,到底不曾親自考察。
右武衛隻有段曉棠、寧岩領兵出去過,但不是每一寸土地都曾踏足,比不得狄正青在本地幾十年的經驗。
閉門塑的沙盤,總有一天要拿出去展示,先將瑕疵之處修補完善,總比公開場合被人看出問題好。
武俊江爽快應承下來,“好。”
就在這時,相娑羅在門外探頭探腦,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盧照和他並不相熟,隱約知曉有些佛學背景,不知是不是酒肉和尚還俗,經常不在營中,不知借調去哪兒幹活。
實際上相娑羅出去不是幹活,而是假私濟公,借著參禪禮佛的名頭,摸一摸並州佛學界的底細,尤其是那些通曉突厥語的和尚。
畢竟光靠他一個人,哪怕有把金嗓子也撐不起偌大的俘虜營。
這次的俘虜可不能一殺了之,並州有的是礦山,缺人得緊。
彌勒教,殷鑒在前。此處的“殷”可作兩種解釋。
連向來看起來老實的和尚,都不能全然信任,可不得先摸摸底麽。
為防遭人蒙騙,相娑羅私下學習突厥語,這是他除了梵語之外學習的第二門外語。
日常對話勉強能應付,翻譯經書就是奢望。
他在並州各大寺廟盤桓多日,哪怕通曉突厥語的大師,似乎也沒有意向翻譯經書。
現在相娑羅遇到難題了,想找上司征詢意見,推開門一看,一屋子上司。
誰懂這種感覺啊!
照理說相娑羅隻是將官中最低階的長上,但因為專業特長,以及老實的性情,在一堆格外跳脫的同僚間獨樹一幟。
被各位上司紛紛高看一眼,畢竟這是將來會為他們“負重前行”的人。
全永思招唿小舅子,“九郎,迴來啦!”
相娑羅抿了抿唇,掃視幾位分管上司,他歸屬右廂軍,範成明隻是掛名,實際主將是武俊江,待接手俘虜營後,又將掛在莊旭名下。
相娑羅做出抉擇,掙紮地說道:“範將軍,屬下有事稟告。”
屋內眾人聞言,紛紛一愣,隨即裝作不在意的模樣,繼續自己手中的事務。
待範成明和相娑羅去屋外商議事情的時候,用餘光打量兩人的動作姿態。
畢竟右武衛有一條不曾明文的規則,我方保證,非必要情況,不首先出動範成明。
至於“非必要情況”的定義,右武衛保留最終解釋權。
盧照本來在門口最近的位置,一不留神,頭上就又多了幾個腦袋。
靳華清判斷道:“相九自小修心養性,能讓他失態的事,少之又少。”
李開德遠遠見範成明的言語動作愈發誇張,套用段曉棠的言語,喃喃道:“瓜,大瓜!”
溫茂瑞順勢接道:“包熟嗎?”
兩種解釋都很合理,但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詢問作者本人。
眾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燈般,齊刷刷地轉向孫安豐,差點將他看緊張了。
孫安豐猶豫了一下,“對仗工整,順口就說了。”沒其他深刻含義。“妙文偶得之。”
段曉棠打趣道:“孫三,你整天寫詩,如果都能保存下來,將來豈不是可以憑借這些詩文,還原你每天的經曆,遇見的每一個人?”
“詩史啊!”
範成明補刀,“等你老了,記性不好,還可以翻閱這些詩文,迴憶年輕時的風采。”
唐高卓不禁笑道:“說起想當年的時候,這些都是證據。”
範成明立刻提出要求,“記住,寫我的時候,要寫得英明神武些。”
這句話一出,屋內不論是摸魚的還是摸泥的,都齊刷刷將目光投向了範成明。
臉呢!
你和這四個字,有一文錢的關係嗎?
但範成明若是臉皮薄,也混不到今天。
右武衛作風“靈活”,不是說來聽聽的,頓時一堆人圍在孫安豐身邊,提出各自的人設要求。
範成明都敢提英明神武,他們提個英俊瀟灑、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不算過分吧!
孫安豐嘴上答應得好好好,背地裏決定堅守文人的節操。
為何要為五鬥米折腰,他又不缺米。
盧照搶了給試驗品上色的活計,偷偷和秦景說道:“榮國公戎馬征戰半生,卻有個好文不善武的兒子。”
不鬧心嗎?
孫安豐在營中負責哪些事務?文書處理、教書、講話本……有一樣和武事沾邊的嗎?
秦景輕輕點頭,“還好。”
至少很讓孫文宴安心。
盧照拿著孫安豐不知從哪兒找來的顏料,小心用刷子往試驗品上色,反複幾次也蹭不上多少。無奈找段曉棠詢問,“上不了色!”
段曉棠過來看一眼,很快想到法子,“先用石灰水刷白再上色。”
屋內沒有現成的石灰,等待的過程中,盧照湊到木板邊上,查看現在的進度,太行山脈已經初具雛形,立體而逼真。
盧照環手抱胸,說起廢話文學,“前一陣表哥和我穿過太行山來並州,當時覺得它極為陡峻,現在看果然如此。”
立體的沙盤,比平麵輿圖上簡單畫上一座山,寫上太行二字,更為震撼。
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它的規模有多大。
呂元正說道:“這還不是完整的,沙盤隻做了山西及其以北的地方,河東那部分不曾包含在內。”
忽然想起一件事,對武俊江說道:“俊江,上色之前,請你舅舅來看一看。”
他們捏的山水,靠的是過往的見識,到底不曾親自考察。
右武衛隻有段曉棠、寧岩領兵出去過,但不是每一寸土地都曾踏足,比不得狄正青在本地幾十年的經驗。
閉門塑的沙盤,總有一天要拿出去展示,先將瑕疵之處修補完善,總比公開場合被人看出問題好。
武俊江爽快應承下來,“好。”
就在這時,相娑羅在門外探頭探腦,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盧照和他並不相熟,隱約知曉有些佛學背景,不知是不是酒肉和尚還俗,經常不在營中,不知借調去哪兒幹活。
實際上相娑羅出去不是幹活,而是假私濟公,借著參禪禮佛的名頭,摸一摸並州佛學界的底細,尤其是那些通曉突厥語的和尚。
畢竟光靠他一個人,哪怕有把金嗓子也撐不起偌大的俘虜營。
這次的俘虜可不能一殺了之,並州有的是礦山,缺人得緊。
彌勒教,殷鑒在前。此處的“殷”可作兩種解釋。
連向來看起來老實的和尚,都不能全然信任,可不得先摸摸底麽。
為防遭人蒙騙,相娑羅私下學習突厥語,這是他除了梵語之外學習的第二門外語。
日常對話勉強能應付,翻譯經書就是奢望。
他在並州各大寺廟盤桓多日,哪怕通曉突厥語的大師,似乎也沒有意向翻譯經書。
現在相娑羅遇到難題了,想找上司征詢意見,推開門一看,一屋子上司。
誰懂這種感覺啊!
照理說相娑羅隻是將官中最低階的長上,但因為專業特長,以及老實的性情,在一堆格外跳脫的同僚間獨樹一幟。
被各位上司紛紛高看一眼,畢竟這是將來會為他們“負重前行”的人。
全永思招唿小舅子,“九郎,迴來啦!”
相娑羅抿了抿唇,掃視幾位分管上司,他歸屬右廂軍,範成明隻是掛名,實際主將是武俊江,待接手俘虜營後,又將掛在莊旭名下。
相娑羅做出抉擇,掙紮地說道:“範將軍,屬下有事稟告。”
屋內眾人聞言,紛紛一愣,隨即裝作不在意的模樣,繼續自己手中的事務。
待範成明和相娑羅去屋外商議事情的時候,用餘光打量兩人的動作姿態。
畢竟右武衛有一條不曾明文的規則,我方保證,非必要情況,不首先出動範成明。
至於“非必要情況”的定義,右武衛保留最終解釋權。
盧照本來在門口最近的位置,一不留神,頭上就又多了幾個腦袋。
靳華清判斷道:“相九自小修心養性,能讓他失態的事,少之又少。”
李開德遠遠見範成明的言語動作愈發誇張,套用段曉棠的言語,喃喃道:“瓜,大瓜!”
溫茂瑞順勢接道:“包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