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作死要求
謝邀,人在長安,正準備造反 作者:一燈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家哪裏是要報複他的兒孫,真正的目標就是他!
喪子喪孫的錐心之痛,不過是前奏,家族傾塌才是重頭戲。
打蛇不死,豈不留後患。
祝明月玩笑道:“由著馮三這麽搞下去,說不定將來馮家在朝中比軍中聲名更盛。”
祝明月不知馮睿業的具體情況,但馮睿晉年紀合適,心性手腕都過關,連武藝也是絕佳,馮晟為何不選擇他繼承基業。
比起外甥,過繼出去的親兒子更不容易引發班底動蕩。
和祝明月有同樣疑問的,首當其衝是三司。
馮昊慨當街殺人之事被輕拿輕放,僅以百金罰款與閉門思過一月作為懲處,剛好錯過過年祭祖的時候。
百金從三司手裏過一遍,最後充入國庫,有什麽值得樂嗬的。
以馮家的家底而言,區區百金,九牛一毛。
在其他衙門準備封印放假的時候,馮家以一己之力給他們增加了天大的工作量。
封印是不可能封印的,說不定年都要在衙門裏過。
馮睿晉為保侄子,實名舉報衛哲彥在少府少卿任上貪墨,要知道北征軍的冬裝也出了問題。
老實說,從少府寺出來的官員,少有能清廉的。
隻是那時衛哲彥剛轉任他處,但他留下的關係還在。
而被貪墨的部分,最後兜兜轉轉落到楊胤手裏,由他再度分配。
把楊胤和元宏大放一塊,吳杲對前者的憎恨無疑更甚。
馮睿晉隻要拋出這一條,吳杲就會自動聯想,衛哲彥就是元宏大和楊胤居中聯係的橋梁,把衛氏九族安排得明明白白。
馮睿晉能說什麽呢,他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兵部郎中,不負責查案。
能說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權力交易嗎?隻是他們以為的尋常事,最後坑慘了馮家。
光一個九卿級別的衛哲彥入籠就足以讓三司焦頭爛額,馮睿晉還沒完,以兵部的名義,遞交了不少證據。
其中涉及並州大營的,已經被蘇文德拿下;餘下在長安的,就得由三司動手了。
誰都沒想到,馮睿晉會將許多邊邊角角的人物挖出來。
每一個都大節有虧,無從分辨,誰與馮家有私仇宿怨。
打聽馮睿晉的過往,在兵部蹉跎了近十載春秋,稱得上機敏幹練,隻是少了些銳意進取之心。
畢竟再如何上進,也不大可能讓他的爵位再進一級。
若遇上不合心意的公務,明裏暗裏推脫迴絕也是常事。
但現在兵部各個頭頭腦腦對他滿意得很,長安往並州派了那麽多公幹的官員。最後隻有兵部上下一致好評,立下大功全須全尾地迴來,這不是他們兵部的精兵強將是什麽。
現在隻擔心馮睿晉跑迴去繼承祖宗家業,畢竟他對外的人設是,被楊家步步緊逼,無奈舍棄軍旅夢,隻能轉投兵部以求自保。
三司的人則有不同看法,覺得他是天生幹三司的料子。
背景深厚,不怕報複要挾;身手矯健,足以應對刺殺。關鍵證據鏈做的完整,不需要再費多少心思描補。
犯人拉過來過堂簡單審問過後,就可以定案了。
至於馮睿晉本人,在掀起一番軒然大波後,即刻以休養為由,迴家避風頭了。
追蹤事態進展的重任,則落在經驗豐富的李君璠肩上。
自個在家裏的小院裏發展業務愛好——打鐵。
他就覺得爆米花爐裏藏鐵蒺藜大有可為。
羅觀照抬眼打量這座十年間變了幾番模樣的地方。
最開始是演武場,每當晨曦初露,或是夕陽西下,總能見到馮睿晉在其中習武的身影。
後來成了馬廄,馬兒的嘶鳴取代了昔日的刀光劍影,馬夫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為從各地收集來的駿馬梳理鬃毛,準備鞍具。
最近兩三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爐火熊熊、鐵錘叮當的鐵匠鋪子。
好在馮睿晉不對外接單,隻在家裏自娛自樂。
不然羅觀照對外交際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適應鐵匠鋪娘子的新身份。
轉念一想,馮睿晉的愛好雖不同於的一般紈絝,但比起馮睿達,已經很好了。
羅觀照一身錦繡,擔心火花鐵汁四濺花了衣裳,隔得遠小心翼翼地問道:“今兒又是要打什麽?”
瞧著不像刀劍的模樣,特意說明一下,馮睿晉不是市井坊間的專職鐵匠,他隻會鑄些簡單的兵器。
馮睿晉坐在椅子上,悠然自得地品了一口地瓜燒,緩緩道:“我亦不知。”
可能是武器也可能是食器。
從旁邊取出一個幹淨杯子,邀妻子,“飲一杯?”
羅觀照輕輕搖頭,婉拒道:“我不耐那辛辣的味道。”
馮睿晉隻能獨自享受,交代正在敲打鐵胚的鐵匠,“胚底再厚半寸。”
他畢竟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吳貴族,怎麽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自然是招攬了幾個鐵匠打下手。
馮睿晉隻在館舍校場粗粗看過爆米花爐的構造,若要仿製絕非易事,若能打探出段曉棠是在何處鑄造……這事得交代給李君璠去打聽。
說曹操曹操到,李君璠就上門了。
羅觀照知趣地離開,表兄弟倆去一旁的小屋子裏商議給人挖坑埋土順便立碑的一係列操作。
等到傍晚時分,李君璠不情不願地拉響小院的門鈴,向祝明月說出一個作死的請求。
“三表哥倒不是貪嘴,他就是好奇,想試試爆米花爐裏塞鐵蒺藜是何效果。”
祝明月一時不知該作何評價,“這……太冒險了吧!”
李君璠點頭,深有同感,幾個哥哥都喜歡踩著人的神經幹些騷操作,誰懂他的苦呢!
連忙保證道:“一切後果自負,與你們無關。別擔心,他家裏盔甲、盾牌,乃至重甲一應俱全。”
甚至這麽危險的事,馮睿晉第一次都不會親身上場。
祝明月權衡一二,“爐子沒問題,但需得等些時日,另外,同我說一說效果如何。”多好的試驗機會。
李君璠一口答應,“沒問題,到時請你去看都行。”
喪子喪孫的錐心之痛,不過是前奏,家族傾塌才是重頭戲。
打蛇不死,豈不留後患。
祝明月玩笑道:“由著馮三這麽搞下去,說不定將來馮家在朝中比軍中聲名更盛。”
祝明月不知馮睿業的具體情況,但馮睿晉年紀合適,心性手腕都過關,連武藝也是絕佳,馮晟為何不選擇他繼承基業。
比起外甥,過繼出去的親兒子更不容易引發班底動蕩。
和祝明月有同樣疑問的,首當其衝是三司。
馮昊慨當街殺人之事被輕拿輕放,僅以百金罰款與閉門思過一月作為懲處,剛好錯過過年祭祖的時候。
百金從三司手裏過一遍,最後充入國庫,有什麽值得樂嗬的。
以馮家的家底而言,區區百金,九牛一毛。
在其他衙門準備封印放假的時候,馮家以一己之力給他們增加了天大的工作量。
封印是不可能封印的,說不定年都要在衙門裏過。
馮睿晉為保侄子,實名舉報衛哲彥在少府少卿任上貪墨,要知道北征軍的冬裝也出了問題。
老實說,從少府寺出來的官員,少有能清廉的。
隻是那時衛哲彥剛轉任他處,但他留下的關係還在。
而被貪墨的部分,最後兜兜轉轉落到楊胤手裏,由他再度分配。
把楊胤和元宏大放一塊,吳杲對前者的憎恨無疑更甚。
馮睿晉隻要拋出這一條,吳杲就會自動聯想,衛哲彥就是元宏大和楊胤居中聯係的橋梁,把衛氏九族安排得明明白白。
馮睿晉能說什麽呢,他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兵部郎中,不負責查案。
能說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權力交易嗎?隻是他們以為的尋常事,最後坑慘了馮家。
光一個九卿級別的衛哲彥入籠就足以讓三司焦頭爛額,馮睿晉還沒完,以兵部的名義,遞交了不少證據。
其中涉及並州大營的,已經被蘇文德拿下;餘下在長安的,就得由三司動手了。
誰都沒想到,馮睿晉會將許多邊邊角角的人物挖出來。
每一個都大節有虧,無從分辨,誰與馮家有私仇宿怨。
打聽馮睿晉的過往,在兵部蹉跎了近十載春秋,稱得上機敏幹練,隻是少了些銳意進取之心。
畢竟再如何上進,也不大可能讓他的爵位再進一級。
若遇上不合心意的公務,明裏暗裏推脫迴絕也是常事。
但現在兵部各個頭頭腦腦對他滿意得很,長安往並州派了那麽多公幹的官員。最後隻有兵部上下一致好評,立下大功全須全尾地迴來,這不是他們兵部的精兵強將是什麽。
現在隻擔心馮睿晉跑迴去繼承祖宗家業,畢竟他對外的人設是,被楊家步步緊逼,無奈舍棄軍旅夢,隻能轉投兵部以求自保。
三司的人則有不同看法,覺得他是天生幹三司的料子。
背景深厚,不怕報複要挾;身手矯健,足以應對刺殺。關鍵證據鏈做的完整,不需要再費多少心思描補。
犯人拉過來過堂簡單審問過後,就可以定案了。
至於馮睿晉本人,在掀起一番軒然大波後,即刻以休養為由,迴家避風頭了。
追蹤事態進展的重任,則落在經驗豐富的李君璠肩上。
自個在家裏的小院裏發展業務愛好——打鐵。
他就覺得爆米花爐裏藏鐵蒺藜大有可為。
羅觀照抬眼打量這座十年間變了幾番模樣的地方。
最開始是演武場,每當晨曦初露,或是夕陽西下,總能見到馮睿晉在其中習武的身影。
後來成了馬廄,馬兒的嘶鳴取代了昔日的刀光劍影,馬夫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為從各地收集來的駿馬梳理鬃毛,準備鞍具。
最近兩三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爐火熊熊、鐵錘叮當的鐵匠鋪子。
好在馮睿晉不對外接單,隻在家裏自娛自樂。
不然羅觀照對外交際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適應鐵匠鋪娘子的新身份。
轉念一想,馮睿晉的愛好雖不同於的一般紈絝,但比起馮睿達,已經很好了。
羅觀照一身錦繡,擔心火花鐵汁四濺花了衣裳,隔得遠小心翼翼地問道:“今兒又是要打什麽?”
瞧著不像刀劍的模樣,特意說明一下,馮睿晉不是市井坊間的專職鐵匠,他隻會鑄些簡單的兵器。
馮睿晉坐在椅子上,悠然自得地品了一口地瓜燒,緩緩道:“我亦不知。”
可能是武器也可能是食器。
從旁邊取出一個幹淨杯子,邀妻子,“飲一杯?”
羅觀照輕輕搖頭,婉拒道:“我不耐那辛辣的味道。”
馮睿晉隻能獨自享受,交代正在敲打鐵胚的鐵匠,“胚底再厚半寸。”
他畢竟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吳貴族,怎麽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自然是招攬了幾個鐵匠打下手。
馮睿晉隻在館舍校場粗粗看過爆米花爐的構造,若要仿製絕非易事,若能打探出段曉棠是在何處鑄造……這事得交代給李君璠去打聽。
說曹操曹操到,李君璠就上門了。
羅觀照知趣地離開,表兄弟倆去一旁的小屋子裏商議給人挖坑埋土順便立碑的一係列操作。
等到傍晚時分,李君璠不情不願地拉響小院的門鈴,向祝明月說出一個作死的請求。
“三表哥倒不是貪嘴,他就是好奇,想試試爆米花爐裏塞鐵蒺藜是何效果。”
祝明月一時不知該作何評價,“這……太冒險了吧!”
李君璠點頭,深有同感,幾個哥哥都喜歡踩著人的神經幹些騷操作,誰懂他的苦呢!
連忙保證道:“一切後果自負,與你們無關。別擔心,他家裏盔甲、盾牌,乃至重甲一應俱全。”
甚至這麽危險的事,馮睿晉第一次都不會親身上場。
祝明月權衡一二,“爐子沒問題,但需得等些時日,另外,同我說一說效果如何。”多好的試驗機會。
李君璠一口答應,“沒問題,到時請你去看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