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被順娘問住了,心裏一霎時七上八下的,臉也紅了,好一會兒才支支吾吾地說,“奴家……奴家也不曉得梁二娘是怎麽想的。”
順娘見嫂子赧然的模樣,就軟了聲音道:“許是她老娘和她覺著咱家搬走了,她們也缺個說話的人,想進城裏來罷。想進城的想法本沒有錯,隻是在某些方麵欠缺考慮。她若真想進城來做買賣,就要把好多細節的地方想到,這樣,你迴去把我方才問你的話問她,她要是能想出解決的法子,也把這進城來需要擔的風險想清楚,那她進城來,我幫她一二也不是不能。”
齊氏是相信順娘有一副好心腸的,此刻聽了順娘的話,便說自己這就迴去把順娘的話說給梁二娘聽,看她有什麽解決的法子沒。
順娘又道:“反正娘留她們在城裏耍幾日,你迴去與她說了,叫她想好,也不在這一兩日的。想清楚了,讓她親自來與我談一談。”
齊氏道好,隨即站起來身來辭了順娘和謝二娘迴屋去。
等她走了,謝二娘這才對順娘低聲道:“難不成你真要幫梁二娘把她的豆腐賣進你送種生和石炭的那些店裏去,雖說那梁二娘不叫你白幫忙,可我就是不願意你幫她。”
順娘轉臉看她,問她為何不願意自己幫梁二娘呢,畢竟自己要幫她也是舉手之勞,費不了什麽勁兒。
謝二娘道:“梁二娘那個人還好說,可是你怎麽不想一想,若是梁二娘真要搬進汴梁城裏來跟咱們做鄰居,她弟弟梁三郎和弟媳婦杏花也要跟著來。這兩個人,可是跟咱們不對付的。你幫了梁二娘發了家,他們兩個不是一起跟著享受?還有,杏花可是懷上了,要是進了城,跟著柯娘子和梁二娘一起隔三差五地到咱家來串門子,可不是戳我的眼珠子麽?再說了,以後我跟你是要抱養孩子的,雖然咱家人曉得是抱養的,但外人可是不曉得的。我還要裝出懷上了的樣子,十月臨盆‘生’一個下來,好讓我爹娘還有楊柳鎮的街坊們相信。你說,這梁家人進了城,跟咱們家走得近,一不小心,就會被瞧出來,或者走漏風聲,那可怎麽好?”
順娘在謝二娘說著話的不斷點頭,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娘子說得有理,想得也遠。
她是一個心地寬闊之人,也願意幫梁家這個鄰居,然而謝二娘提到的抱養孩子,讓嶽家還有楊柳鎮的其他人家都認為以後自己跟謝二娘抱養的孩子是親生的,這是她們搬進城裏住之後的另外一個目的。如果幫了梁二娘,會遭遇到娘子說的那些糟心事兒,她也會覺得頭疼,尤其覺得自己對不起謝二娘。
“你說得也有理,我想要幫她,也得等幾年,咱們養上兩個孩子再說。現如今,我自己的事情也是千頭萬緒,哪裏顧得了別人。還有啊,方才我跟嫂子提的那些,梁二娘聽了也會好好合計合計,她搬進城裏來,手上的那些錢能把攤子鋪開嗎,能賺到錢養家糊口麽?或許,她想清楚了,也明白一時半會兒還是不搬的好,就會打消進城的主意了呢?”
“但願如此罷,可我就擔心那梁二娘發家心切,不管不顧地搬進城裏來,若是人家不走喜家的路子,自己做買賣……”
“她若是真不走咱家的路子自己做豆腐買賣,我們也管不了。”
“要真是那樣,我惟願娘跟嫂子別跟她們那麽好,走得那麽近了。”
順娘見謝二娘柳眉都蹙起了,不由伸手去替她撫一撫眉,說:“別擔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梁家不管不顧地搬進城來跟咱們做了鄰居,我也有法子讓你一些不愁地養上孩子。”
謝二娘聞言一喜,立即抓住順娘的手問:“是甚麽法子,你說給我聽一聽。”
順娘笑:“你去弄水來咱們洗了上樓去,我待會兒慢慢說與你聽。”
謝二娘雖然埋怨順娘掉自己的胃口,可還是歡喜地答應了,起身去廚房燒水去了。
就在謝二娘在廚房燒水的時候,東廂房,齊氏的屋子裏麵,燈下,齊氏正在跟梁二娘說順娘提的問題,然後把順娘跟自己講的話都細細地說給梁二娘聽了。
梁二娘聽完,不禁皺起了眉頭,抿唇沉思起來。
得確,順娘提出的那些具體的難題是她沒有想到的,之前,她隻是想到了大的方向,但是具體的細節她就沒有想通透過。
比如那最後一個問題,即便送出去了貨,可是那些貨還需要人來送,不可能搭喜家的送種生的車去送,那這雇車的錢,還有雇人送的工錢也是支出。還有豆腐送起來估計比種生還要麻煩,特別是夏季,要是在路上耽擱一兩個時辰,送到的時候就餿了。豆腐這種東西注定了就不能規模生產,顛簸運輸。要說什麽東西可以保質期長一些,運輸也不會損壞,那就是豆腐幹了,還有豆腐圓子。但是豆腐幹這種東西,銷量又不如豆腐,除非她自己做出有特色的豆腐幹零售或者批發……
總之,經過齊氏的嘴,順娘提出的那些問題讓梁二娘明白了豆腐是不能走量銷售的,一是這種東西保質期短,二是一經過運輸顛簸,豆腐的形狀和質量會遭到破壞。有了前麵兩條的限製,再加上提高銷量要投入生產和運輸的人工成本,算下來,要把豆腐像順娘送的種生一樣送進那些腳店去,其實是不可行的。
思及此,梁二娘有些喪氣,她承認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沒有把很多問題想透徹,看來要進城來做豆製品的買賣需要深思熟慮,把每一步都想清楚,還有核算清楚利潤和支出,以及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盡量的考慮細致一點兒才能在進城之後立穩腳跟,把買賣做好。
看到梁二娘沮喪的樣子,齊氏忙勸她不要著急,迴去後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之後再進城來找順娘幫忙不遲。
梁二娘點點頭:“我是要迴去好好算一算賬,好好想一想,經你叔叔提醒,我曉得這豆腐是不能像她送的種生那樣往那些酒店裏送了。要送也隻能是送豆腐幹,可豆腐幹的銷量不如豆腐。若是想要在汴梁城裏立穩腳跟賺到錢,就還要想一想別的法子,既然送豆腐不可行,那剩下也就是讓人自己上門來買豆腐了……”
齊氏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問她可想到了什麽好法子,可以讓人上門來買她的豆腐。
梁二娘說她隻想到這麽個方向,至於具體該怎麽做還要再想想。
齊氏和聲道:“這兩日就別想了,既然進城了,就好好耍兩日再說。從前在楊柳鎮,你每日都要早起也辛苦,難得進城來,就好好疏散幾日罷。對了……適才我叔叔問我個話,嚇得我的心都差點兒從腔子裏蹦出來了,好容易掩飾過去。”
梁二娘“哦”一聲,問是什麽話。
齊氏:“我叔叔說……說為何喜家才搬進汴梁城裏,梁家就要跟著搬來?”
此話一出,也讓梁二娘小緊張了一下,她問齊氏:“難不成你二叔瞧出來咱們兩人……”
齊氏垂眸搖頭,低聲說她也不敢保證,因為她覺得順娘很聰明。
“……”梁二娘咬唇沉默了好一會兒,說要是被順娘曉得了自己跟齊氏的關係,順娘是肯定不會幫她的了,甚至還可能不讓自己進城來瞧齊氏。
齊氏聞言卻是寬慰她,說不一定有這麽糟糕的,因為她二叔那個人心好。
“心好,也不能容忍咱能兩個女子在一起的,看來,咱們以後要小心些,或者我也是太心急了,正該過上一年半載再跟你提進城的事情。”梁二娘鎖起眉頭道。
齊氏心說,要是你曉得我叔叔是女子,她還娶了一個女子為妻,你就不會這麽說了。
然而順娘是女子之身的事情,她也曉得關係重大,是一個字也不能往外透露的,別說她現在跟梁二娘沒在一起,就算在一起了,她也不會跟梁二娘提起。她婆婆劉氏早就在順娘頭一迴扮成男子去山上砍柴討生活時,就對她說過,不能對外人說出去順娘是女子之身,否則可是要招惹大禍事,甚至連在可成和慧兒跟前也不能透露出去半個字,就怕小孩子口無遮攔,一個不小心就會說漏了嘴。
當初喜家剛搬來楊柳鎮時,兩個孩子都還很小,對於順娘一下子女扮男裝從姑姑變成叔叔都沒記憶,時間稍長一些,就都把順娘當叔叔了,齊氏呢,也在他們跟前從來沒有說漏過嘴。
對自己的兩個孩子,齊氏尚且不說出順娘的女子身份,對於梁二娘,她就更不會說了。
齊氏明白,喜家能有今日,都是因為順娘女扮男裝撐門立戶,這日子才越過越好,自己的兩個孩子才能無憂無慮地長大。
在她心裏,從來就是把順娘,婆婆,還有兩個孩子當成真正的喜家人,即便謝二娘嫁進來又管了家,她也沒有把謝二娘當成過一家人,也不覺得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跟謝二娘有什麽關係。
她一直感激的唯有順娘一人而已,順娘的安危,她當成頭等大事,在這上頭一點兒都不會含糊。
“那就緩緩吧,迴去想好了,想清楚了再說,別再多想了,我去端些熱水來給你洗洗,你就在我這屋子裏帶著秀兒睡罷。”
“你呢?要不我們一起睡,我還想跟你說說話。”
齊氏抬眸看向燈下灼灼看著自己的齊氏,微紅了臉,搖頭道:“不了,我還是帶著慧兒過那邊屋去跟可成一起睡罷,要說話,明兒可以說,後日也可以說,不在這一時……”
一起睡這個提議雖然也讓齊氏動心,可仔細想想,她又覺得驚心動魄,她覺得自己雖然跟梁二娘親過了,按理說也該是她的人了。隻是對於更一步的接觸,比如說肌膚之親,她還沒有想過,也沒有渴望過。
也許梁二娘隻是在她寂寞空虛的生命裏麵偶然出現,帶給她慰藉的一個人,還不能讓她如同飛蛾撲火一般愛上,不顧一切地想要跟她在一起。
不知道以後會怎麽樣,但現在就是如此。
另外,齊氏對於兩個女子相守在一起生活,從根本上是沒有多少信心的,梁二娘曾經承諾她的等兩個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再在一起,她也是抱著可以試一試的態度,權當做梁二娘等她那麽多年的報答。
畢竟她明白,她跟梁二娘都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別的家人,要在一起,不遇到各種樣的牽絆和阻礙是不可能的。
所以,唯有抱著一顆溫柔以待的心,在見到梁二娘的時候對她好點兒,一切走一步看一步,順其自然吧。
說完,齊氏就轉身離去,梁二娘在後邊叫了她一聲,她也沒住足,徑直去了,留下鬱悶不已的梁二娘望著桌上的油燈苦笑。
一|夜無話。
第二天起來,是順娘零賣石炭的店鋪開張營業的日子。
順娘照常早起,安排曲大郎和黑娃帶著昨日招來的夥計童三郎和高大郎采摘豆芽裝車運送豆芽。
吃罷早飯,就帶著石頭還有石頭爹一起去了零售石炭的鋪子裏,等到辰時,便開始燃放鞭炮,同時把定做好的店招挑起來,上書喜家石炭四個字。
順娘讓石頭爹買的爆竹都是雷炮,一聲聲震得棗樹街都在打顫一樣,一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們都跑來恭賀順娘的石炭鋪子開張大吉。
有錢的提了禮盒子來賀,沒錢的也上來拱手道賀。
喧鬧聲中,順娘感謝街坊鄰居們來恭賀自己的石炭店開張,而且她還免費送五斤石炭給來道賀的人家,每家人領五斤石炭迴去用。開張第二日到第七日都是買一送一,隻不過有限量,每家人不超過二十斤。
來道賀的棗樹街的街坊們一聽,各個歡喜。
所以,緊接著順娘的石炭店跟前就排起了長隊,而順娘堆在鋪子裏的兩千斤石炭,到晌午時就送光了。
下午石炭店裏麵沒有貨,後來的一些人就沒有免費的石炭領了,隻有等第二日來買石炭,然後可以得到買一送一的優惠。
好在順娘在搬進汴梁城裏的棗樹街的宅子之前,早就計劃著要開零售的石炭店,在發種生的同時,搭建了一個露天的煤場,運了兩萬多斤炭來堆在裏頭。這石炭店開張了,在第二到第七天實行買一送一的優惠時,也有足夠的炭零售。
彼時,汴梁城裏的百姓們大多數都曉得了有石炭這種燒火做飯的東西,隻是還沒有普及,若是讓他們花錢買來用,可能他們還要猶豫一下,若是免費送給他們用,他們當然是要用的。
汴梁城裏棗樹街有六十多戶人家,可能除了有錢的卓家和戴家之外,廚房裏麵燒石炭的人家不多,大多數市民光聽說石炭好用,可卻沒有用過。順娘送給他們五斤石炭,也就能做上兩頓飯,一旦他們用過了,覺得這石炭耐燒,火大,就會盤算著以後也用一用。順娘又給出了第二天買一送一的優惠,大多數用過的市民就會來買便宜。若是他們連續用上七天的石炭,多半就會摒棄用柴了,石炭盡管比木柴貴一倍,可是耐燒程度,還有火力都更大。特別是這入了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用石炭明顯比用木柴劃得來。
順娘相信,隻要用過石炭的人,大多數都會選擇用石炭做飯,火力大,省掉一個燒火的人,又方便又快捷……
喜家的石炭店開張,梁二娘等人也去恭賀了,還買了禮盒子相送,看到店前排起長隊領石炭的人,梁二娘在心裏不禁暗讚順娘會做買賣,也不將一些小錢看在眼裏,開張當日就送出去幾千文。後麵的幾天買一送一也是不賺錢,可往長遠看,這棗樹街的百姓們用慣了順娘的石炭,都用順娘的炭做飯烤火了,這在開張七日之內花出去的錢還是會賺迴來的。隻要棗樹街的百姓們用上了順娘賣的石炭,鄰街的百姓們看見了,也會被影響來買石炭迴去用,慢慢地這銷量就上去了,銷路也打開了。
別的街道她不曉得,至少在棗樹街,如今就隻有喜家這一家在賣石炭。
煤炭生意在後世也是造就大富豪的一樣生意,更何況在大宋,這種礦藏才剛被開掘出來,初步開始使用。
所以,這個煤炭生意,喜家還占了先機。
看著被許多人簇擁著,滿麵紅光的喜順,梁二娘忽然覺得自己除了欽佩之外,心裏還產生了一絲嫉妒。
她覺得自己是個穿越者,還不如一個本地的土著混得好,喜家人初到楊柳鎮時,隻不過是靠著喜順砍柴為生的,誰想到短短的一年多之後,喜家就搬進了城,租了一月十五貫的大宅子,喜順不但把種生買賣做得好,還做起了石炭買賣,開了店賣石炭。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一年多之後,喜家又是一番光景了吧。
而自己呢,還得迴楊柳鎮去,繼續做著那隻能養家糊口,可卻不可能發家致富的豆腐生意。
其實在楊柳鎮的那種恬淡的小日子過著也挺好的,錢雖然掙得少些,可勝在安穩。
若是沒有齊氏出現,她沒有愛上齊氏,她會非常樂意呆在楊柳鎮,把秀兒養大,奉養老母。
哎,為了齊氏,少不得她也要努力開創一番事業了,楊柳鎮是不能再繼續呆下去了。
隻不過,除了做豆腐,她也沒有什麽特殊的手藝,也隻能在豆腐上頭做文章了。看到喜順開石炭店,她忽然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開一家豆腐店呢,不但賣豆腐,也做豆腐腦,臭豆腐之類的小吃給客人,做出名聲之後,再開一家專賣豆腐菜的酒店,然後再開連鎖加盟店。她覺得隻要口味好,這條路未必不能走通。
這樣做,雖然比不了喜順做煤炭生意發大財,可是求一個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想到此,她一下子興奮起來,拉著人群中的齊氏到一邊說:“我想到好法子了,等迴去楊柳鎮之後就好好綢繆一番,等下次進城之後再跟你叔叔談一談,讓你叔叔指點我一二,不定,翻了年,我就可以進汴梁城裏來開店了!”
齊氏就問她到底想到什麽法子了。
梁二娘說暫時不告訴她,等迴去想好了,下次進城的時候再告訴她。
齊氏含笑道:“那奴家就等你的好信兒了。”
順娘的石炭店開張當日,宋玉姐也派了店內的管事來向順娘道賀,並且送上了賀禮,並且奉上了一封宋玉姐寫給順娘的信。信裏先是向順娘道賀她的石炭店開張,然後就寫了她上次來喜家吃到的順娘做的那些拿手菜非常好吃,並說,要是順娘肯教她做上幾道就好了,那樣一來,她想要吃的時候,也不必非到順娘家裏來叨擾她,自己就可以做著吃了。最後,她問順娘啥時候可以去她家裏教一教她?要是能定下日子,最好能給迴個信。
看了宋玉姐的信,順娘就想到估計也是因為宋玉姐上次到家裏來吃飯,自己的娘子還有嫂子對她十分冷淡的原因,她才心有所感,然後不想再到喜家來蹭飯,吃她做的拿手菜了。
既然宋玉姐喜歡吃自己做的拿手菜,還提出了讓自己教她,順娘覺得自己不可能不答應人家。
略想了想,順娘覺得今日去宋玉姐那裏教她比較合適。
因為石炭店今天才開張,到晌午時分店裏的石炭就送完了,下午鋪子裏沒炭,也沒事兒,她抽空在今天下午去比較合適。明天的話,她上午要在石炭鋪子裏看下石頭爹和石頭做買賣,下晌等到曲大郎等人迴來,就會帶著石頭去見韓家正店和劉家正店的東家,這也是跟他們約好的見麵的日子,順娘想要知道,他們可否接受自己的條件,願意跟自己合作,讓自己的種生和石炭賣進兩家正店底下的那些小腳店裏麵。
於是,她就對那來送禮盒子恭喜自己的石炭店開張的管事說,讓他迴去告訴宋玉姐,下晌她有空,可以去宋玉姐那裏,教她做幾道拿手菜,然後一起吃個晚飯。
那管事點頭說知道了,隨即辭了順娘,擠出人群離去。
恰巧謝二娘到石炭鋪子裏來,看石炭店鋪開張的熱鬧情形,又看到順娘在跟一個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說話,那中年男子還摸出一封信給順娘,順娘接過來拆開來看。石頭上前去接了那中年男子的禮盒子,經過她身邊的時候,她隨意瞄了一眼,竟然見到了禮盒子上題了宋家正店恭賀喜家石炭店開張大吉的話。這下子,她立即明白了,原來那中年男子是宋家正店的管事,代表宋玉姐上門來恭賀喜家石炭店開張,隻是恭賀開張就罷了,她還給順娘寫什麽信呢?到底有什麽話是不能明說的,還要特意寫信?
順娘見嫂子赧然的模樣,就軟了聲音道:“許是她老娘和她覺著咱家搬走了,她們也缺個說話的人,想進城裏來罷。想進城的想法本沒有錯,隻是在某些方麵欠缺考慮。她若真想進城來做買賣,就要把好多細節的地方想到,這樣,你迴去把我方才問你的話問她,她要是能想出解決的法子,也把這進城來需要擔的風險想清楚,那她進城來,我幫她一二也不是不能。”
齊氏是相信順娘有一副好心腸的,此刻聽了順娘的話,便說自己這就迴去把順娘的話說給梁二娘聽,看她有什麽解決的法子沒。
順娘又道:“反正娘留她們在城裏耍幾日,你迴去與她說了,叫她想好,也不在這一兩日的。想清楚了,讓她親自來與我談一談。”
齊氏道好,隨即站起來身來辭了順娘和謝二娘迴屋去。
等她走了,謝二娘這才對順娘低聲道:“難不成你真要幫梁二娘把她的豆腐賣進你送種生和石炭的那些店裏去,雖說那梁二娘不叫你白幫忙,可我就是不願意你幫她。”
順娘轉臉看她,問她為何不願意自己幫梁二娘呢,畢竟自己要幫她也是舉手之勞,費不了什麽勁兒。
謝二娘道:“梁二娘那個人還好說,可是你怎麽不想一想,若是梁二娘真要搬進汴梁城裏來跟咱們做鄰居,她弟弟梁三郎和弟媳婦杏花也要跟著來。這兩個人,可是跟咱們不對付的。你幫了梁二娘發了家,他們兩個不是一起跟著享受?還有,杏花可是懷上了,要是進了城,跟著柯娘子和梁二娘一起隔三差五地到咱家來串門子,可不是戳我的眼珠子麽?再說了,以後我跟你是要抱養孩子的,雖然咱家人曉得是抱養的,但外人可是不曉得的。我還要裝出懷上了的樣子,十月臨盆‘生’一個下來,好讓我爹娘還有楊柳鎮的街坊們相信。你說,這梁家人進了城,跟咱們家走得近,一不小心,就會被瞧出來,或者走漏風聲,那可怎麽好?”
順娘在謝二娘說著話的不斷點頭,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娘子說得有理,想得也遠。
她是一個心地寬闊之人,也願意幫梁家這個鄰居,然而謝二娘提到的抱養孩子,讓嶽家還有楊柳鎮的其他人家都認為以後自己跟謝二娘抱養的孩子是親生的,這是她們搬進城裏住之後的另外一個目的。如果幫了梁二娘,會遭遇到娘子說的那些糟心事兒,她也會覺得頭疼,尤其覺得自己對不起謝二娘。
“你說得也有理,我想要幫她,也得等幾年,咱們養上兩個孩子再說。現如今,我自己的事情也是千頭萬緒,哪裏顧得了別人。還有啊,方才我跟嫂子提的那些,梁二娘聽了也會好好合計合計,她搬進城裏來,手上的那些錢能把攤子鋪開嗎,能賺到錢養家糊口麽?或許,她想清楚了,也明白一時半會兒還是不搬的好,就會打消進城的主意了呢?”
“但願如此罷,可我就擔心那梁二娘發家心切,不管不顧地搬進城裏來,若是人家不走喜家的路子,自己做買賣……”
“她若是真不走咱家的路子自己做豆腐買賣,我們也管不了。”
“要真是那樣,我惟願娘跟嫂子別跟她們那麽好,走得那麽近了。”
順娘見謝二娘柳眉都蹙起了,不由伸手去替她撫一撫眉,說:“別擔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梁家不管不顧地搬進城來跟咱們做了鄰居,我也有法子讓你一些不愁地養上孩子。”
謝二娘聞言一喜,立即抓住順娘的手問:“是甚麽法子,你說給我聽一聽。”
順娘笑:“你去弄水來咱們洗了上樓去,我待會兒慢慢說與你聽。”
謝二娘雖然埋怨順娘掉自己的胃口,可還是歡喜地答應了,起身去廚房燒水去了。
就在謝二娘在廚房燒水的時候,東廂房,齊氏的屋子裏麵,燈下,齊氏正在跟梁二娘說順娘提的問題,然後把順娘跟自己講的話都細細地說給梁二娘聽了。
梁二娘聽完,不禁皺起了眉頭,抿唇沉思起來。
得確,順娘提出的那些具體的難題是她沒有想到的,之前,她隻是想到了大的方向,但是具體的細節她就沒有想通透過。
比如那最後一個問題,即便送出去了貨,可是那些貨還需要人來送,不可能搭喜家的送種生的車去送,那這雇車的錢,還有雇人送的工錢也是支出。還有豆腐送起來估計比種生還要麻煩,特別是夏季,要是在路上耽擱一兩個時辰,送到的時候就餿了。豆腐這種東西注定了就不能規模生產,顛簸運輸。要說什麽東西可以保質期長一些,運輸也不會損壞,那就是豆腐幹了,還有豆腐圓子。但是豆腐幹這種東西,銷量又不如豆腐,除非她自己做出有特色的豆腐幹零售或者批發……
總之,經過齊氏的嘴,順娘提出的那些問題讓梁二娘明白了豆腐是不能走量銷售的,一是這種東西保質期短,二是一經過運輸顛簸,豆腐的形狀和質量會遭到破壞。有了前麵兩條的限製,再加上提高銷量要投入生產和運輸的人工成本,算下來,要把豆腐像順娘送的種生一樣送進那些腳店去,其實是不可行的。
思及此,梁二娘有些喪氣,她承認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沒有把很多問題想透徹,看來要進城來做豆製品的買賣需要深思熟慮,把每一步都想清楚,還有核算清楚利潤和支出,以及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盡量的考慮細致一點兒才能在進城之後立穩腳跟,把買賣做好。
看到梁二娘沮喪的樣子,齊氏忙勸她不要著急,迴去後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之後再進城來找順娘幫忙不遲。
梁二娘點點頭:“我是要迴去好好算一算賬,好好想一想,經你叔叔提醒,我曉得這豆腐是不能像她送的種生那樣往那些酒店裏送了。要送也隻能是送豆腐幹,可豆腐幹的銷量不如豆腐。若是想要在汴梁城裏立穩腳跟賺到錢,就還要想一想別的法子,既然送豆腐不可行,那剩下也就是讓人自己上門來買豆腐了……”
齊氏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便問她可想到了什麽好法子,可以讓人上門來買她的豆腐。
梁二娘說她隻想到這麽個方向,至於具體該怎麽做還要再想想。
齊氏和聲道:“這兩日就別想了,既然進城了,就好好耍兩日再說。從前在楊柳鎮,你每日都要早起也辛苦,難得進城來,就好好疏散幾日罷。對了……適才我叔叔問我個話,嚇得我的心都差點兒從腔子裏蹦出來了,好容易掩飾過去。”
梁二娘“哦”一聲,問是什麽話。
齊氏:“我叔叔說……說為何喜家才搬進汴梁城裏,梁家就要跟著搬來?”
此話一出,也讓梁二娘小緊張了一下,她問齊氏:“難不成你二叔瞧出來咱們兩人……”
齊氏垂眸搖頭,低聲說她也不敢保證,因為她覺得順娘很聰明。
“……”梁二娘咬唇沉默了好一會兒,說要是被順娘曉得了自己跟齊氏的關係,順娘是肯定不會幫她的了,甚至還可能不讓自己進城來瞧齊氏。
齊氏聞言卻是寬慰她,說不一定有這麽糟糕的,因為她二叔那個人心好。
“心好,也不能容忍咱能兩個女子在一起的,看來,咱們以後要小心些,或者我也是太心急了,正該過上一年半載再跟你提進城的事情。”梁二娘鎖起眉頭道。
齊氏心說,要是你曉得我叔叔是女子,她還娶了一個女子為妻,你就不會這麽說了。
然而順娘是女子之身的事情,她也曉得關係重大,是一個字也不能往外透露的,別說她現在跟梁二娘沒在一起,就算在一起了,她也不會跟梁二娘提起。她婆婆劉氏早就在順娘頭一迴扮成男子去山上砍柴討生活時,就對她說過,不能對外人說出去順娘是女子之身,否則可是要招惹大禍事,甚至連在可成和慧兒跟前也不能透露出去半個字,就怕小孩子口無遮攔,一個不小心就會說漏了嘴。
當初喜家剛搬來楊柳鎮時,兩個孩子都還很小,對於順娘一下子女扮男裝從姑姑變成叔叔都沒記憶,時間稍長一些,就都把順娘當叔叔了,齊氏呢,也在他們跟前從來沒有說漏過嘴。
對自己的兩個孩子,齊氏尚且不說出順娘的女子身份,對於梁二娘,她就更不會說了。
齊氏明白,喜家能有今日,都是因為順娘女扮男裝撐門立戶,這日子才越過越好,自己的兩個孩子才能無憂無慮地長大。
在她心裏,從來就是把順娘,婆婆,還有兩個孩子當成真正的喜家人,即便謝二娘嫁進來又管了家,她也沒有把謝二娘當成過一家人,也不覺得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跟謝二娘有什麽關係。
她一直感激的唯有順娘一人而已,順娘的安危,她當成頭等大事,在這上頭一點兒都不會含糊。
“那就緩緩吧,迴去想好了,想清楚了再說,別再多想了,我去端些熱水來給你洗洗,你就在我這屋子裏帶著秀兒睡罷。”
“你呢?要不我們一起睡,我還想跟你說說話。”
齊氏抬眸看向燈下灼灼看著自己的齊氏,微紅了臉,搖頭道:“不了,我還是帶著慧兒過那邊屋去跟可成一起睡罷,要說話,明兒可以說,後日也可以說,不在這一時……”
一起睡這個提議雖然也讓齊氏動心,可仔細想想,她又覺得驚心動魄,她覺得自己雖然跟梁二娘親過了,按理說也該是她的人了。隻是對於更一步的接觸,比如說肌膚之親,她還沒有想過,也沒有渴望過。
也許梁二娘隻是在她寂寞空虛的生命裏麵偶然出現,帶給她慰藉的一個人,還不能讓她如同飛蛾撲火一般愛上,不顧一切地想要跟她在一起。
不知道以後會怎麽樣,但現在就是如此。
另外,齊氏對於兩個女子相守在一起生活,從根本上是沒有多少信心的,梁二娘曾經承諾她的等兩個孩子長大成家立業再在一起,她也是抱著可以試一試的態度,權當做梁二娘等她那麽多年的報答。
畢竟她明白,她跟梁二娘都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別的家人,要在一起,不遇到各種樣的牽絆和阻礙是不可能的。
所以,唯有抱著一顆溫柔以待的心,在見到梁二娘的時候對她好點兒,一切走一步看一步,順其自然吧。
說完,齊氏就轉身離去,梁二娘在後邊叫了她一聲,她也沒住足,徑直去了,留下鬱悶不已的梁二娘望著桌上的油燈苦笑。
一|夜無話。
第二天起來,是順娘零賣石炭的店鋪開張營業的日子。
順娘照常早起,安排曲大郎和黑娃帶著昨日招來的夥計童三郎和高大郎采摘豆芽裝車運送豆芽。
吃罷早飯,就帶著石頭還有石頭爹一起去了零售石炭的鋪子裏,等到辰時,便開始燃放鞭炮,同時把定做好的店招挑起來,上書喜家石炭四個字。
順娘讓石頭爹買的爆竹都是雷炮,一聲聲震得棗樹街都在打顫一樣,一條街上的街坊鄰居們都跑來恭賀順娘的石炭鋪子開張大吉。
有錢的提了禮盒子來賀,沒錢的也上來拱手道賀。
喧鬧聲中,順娘感謝街坊鄰居們來恭賀自己的石炭店開張,而且她還免費送五斤石炭給來道賀的人家,每家人領五斤石炭迴去用。開張第二日到第七日都是買一送一,隻不過有限量,每家人不超過二十斤。
來道賀的棗樹街的街坊們一聽,各個歡喜。
所以,緊接著順娘的石炭店跟前就排起了長隊,而順娘堆在鋪子裏的兩千斤石炭,到晌午時就送光了。
下午石炭店裏麵沒有貨,後來的一些人就沒有免費的石炭領了,隻有等第二日來買石炭,然後可以得到買一送一的優惠。
好在順娘在搬進汴梁城裏的棗樹街的宅子之前,早就計劃著要開零售的石炭店,在發種生的同時,搭建了一個露天的煤場,運了兩萬多斤炭來堆在裏頭。這石炭店開張了,在第二到第七天實行買一送一的優惠時,也有足夠的炭零售。
彼時,汴梁城裏的百姓們大多數都曉得了有石炭這種燒火做飯的東西,隻是還沒有普及,若是讓他們花錢買來用,可能他們還要猶豫一下,若是免費送給他們用,他們當然是要用的。
汴梁城裏棗樹街有六十多戶人家,可能除了有錢的卓家和戴家之外,廚房裏麵燒石炭的人家不多,大多數市民光聽說石炭好用,可卻沒有用過。順娘送給他們五斤石炭,也就能做上兩頓飯,一旦他們用過了,覺得這石炭耐燒,火大,就會盤算著以後也用一用。順娘又給出了第二天買一送一的優惠,大多數用過的市民就會來買便宜。若是他們連續用上七天的石炭,多半就會摒棄用柴了,石炭盡管比木柴貴一倍,可是耐燒程度,還有火力都更大。特別是這入了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用石炭明顯比用木柴劃得來。
順娘相信,隻要用過石炭的人,大多數都會選擇用石炭做飯,火力大,省掉一個燒火的人,又方便又快捷……
喜家的石炭店開張,梁二娘等人也去恭賀了,還買了禮盒子相送,看到店前排起長隊領石炭的人,梁二娘在心裏不禁暗讚順娘會做買賣,也不將一些小錢看在眼裏,開張當日就送出去幾千文。後麵的幾天買一送一也是不賺錢,可往長遠看,這棗樹街的百姓們用慣了順娘的石炭,都用順娘的炭做飯烤火了,這在開張七日之內花出去的錢還是會賺迴來的。隻要棗樹街的百姓們用上了順娘賣的石炭,鄰街的百姓們看見了,也會被影響來買石炭迴去用,慢慢地這銷量就上去了,銷路也打開了。
別的街道她不曉得,至少在棗樹街,如今就隻有喜家這一家在賣石炭。
煤炭生意在後世也是造就大富豪的一樣生意,更何況在大宋,這種礦藏才剛被開掘出來,初步開始使用。
所以,這個煤炭生意,喜家還占了先機。
看著被許多人簇擁著,滿麵紅光的喜順,梁二娘忽然覺得自己除了欽佩之外,心裏還產生了一絲嫉妒。
她覺得自己是個穿越者,還不如一個本地的土著混得好,喜家人初到楊柳鎮時,隻不過是靠著喜順砍柴為生的,誰想到短短的一年多之後,喜家就搬進了城,租了一月十五貫的大宅子,喜順不但把種生買賣做得好,還做起了石炭買賣,開了店賣石炭。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一年多之後,喜家又是一番光景了吧。
而自己呢,還得迴楊柳鎮去,繼續做著那隻能養家糊口,可卻不可能發家致富的豆腐生意。
其實在楊柳鎮的那種恬淡的小日子過著也挺好的,錢雖然掙得少些,可勝在安穩。
若是沒有齊氏出現,她沒有愛上齊氏,她會非常樂意呆在楊柳鎮,把秀兒養大,奉養老母。
哎,為了齊氏,少不得她也要努力開創一番事業了,楊柳鎮是不能再繼續呆下去了。
隻不過,除了做豆腐,她也沒有什麽特殊的手藝,也隻能在豆腐上頭做文章了。看到喜順開石炭店,她忽然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開一家豆腐店呢,不但賣豆腐,也做豆腐腦,臭豆腐之類的小吃給客人,做出名聲之後,再開一家專賣豆腐菜的酒店,然後再開連鎖加盟店。她覺得隻要口味好,這條路未必不能走通。
這樣做,雖然比不了喜順做煤炭生意發大財,可是求一個衣食無憂還是沒問題的。
想到此,她一下子興奮起來,拉著人群中的齊氏到一邊說:“我想到好法子了,等迴去楊柳鎮之後就好好綢繆一番,等下次進城之後再跟你叔叔談一談,讓你叔叔指點我一二,不定,翻了年,我就可以進汴梁城裏來開店了!”
齊氏就問她到底想到什麽法子了。
梁二娘說暫時不告訴她,等迴去想好了,下次進城的時候再告訴她。
齊氏含笑道:“那奴家就等你的好信兒了。”
順娘的石炭店開張當日,宋玉姐也派了店內的管事來向順娘道賀,並且送上了賀禮,並且奉上了一封宋玉姐寫給順娘的信。信裏先是向順娘道賀她的石炭店開張,然後就寫了她上次來喜家吃到的順娘做的那些拿手菜非常好吃,並說,要是順娘肯教她做上幾道就好了,那樣一來,她想要吃的時候,也不必非到順娘家裏來叨擾她,自己就可以做著吃了。最後,她問順娘啥時候可以去她家裏教一教她?要是能定下日子,最好能給迴個信。
看了宋玉姐的信,順娘就想到估計也是因為宋玉姐上次到家裏來吃飯,自己的娘子還有嫂子對她十分冷淡的原因,她才心有所感,然後不想再到喜家來蹭飯,吃她做的拿手菜了。
既然宋玉姐喜歡吃自己做的拿手菜,還提出了讓自己教她,順娘覺得自己不可能不答應人家。
略想了想,順娘覺得今日去宋玉姐那裏教她比較合適。
因為石炭店今天才開張,到晌午時分店裏的石炭就送完了,下午鋪子裏沒炭,也沒事兒,她抽空在今天下午去比較合適。明天的話,她上午要在石炭鋪子裏看下石頭爹和石頭做買賣,下晌等到曲大郎等人迴來,就會帶著石頭去見韓家正店和劉家正店的東家,這也是跟他們約好的見麵的日子,順娘想要知道,他們可否接受自己的條件,願意跟自己合作,讓自己的種生和石炭賣進兩家正店底下的那些小腳店裏麵。
於是,她就對那來送禮盒子恭喜自己的石炭店開張的管事說,讓他迴去告訴宋玉姐,下晌她有空,可以去宋玉姐那裏,教她做幾道拿手菜,然後一起吃個晚飯。
那管事點頭說知道了,隨即辭了順娘,擠出人群離去。
恰巧謝二娘到石炭鋪子裏來,看石炭店鋪開張的熱鬧情形,又看到順娘在跟一個管事模樣的中年男子說話,那中年男子還摸出一封信給順娘,順娘接過來拆開來看。石頭上前去接了那中年男子的禮盒子,經過她身邊的時候,她隨意瞄了一眼,竟然見到了禮盒子上題了宋家正店恭賀喜家石炭店開張大吉的話。這下子,她立即明白了,原來那中年男子是宋家正店的管事,代表宋玉姐上門來恭賀喜家石炭店開張,隻是恭賀開張就罷了,她還給順娘寫什麽信呢?到底有什麽話是不能明說的,還要特意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