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火烈而迅猛,剛巧東城官倉有四座在火勢範圍內,當時隻顧著救火,沒思量這裏頭的蹊蹺,現在想來,當夜或從前宇倉起,延伸至興平倉富新倉……富新倉守備新調上任,滅火一事極為上心,後來還將他自己的座駕借了我……而興平倉的主管,惶恐而不盡力,甚至不讓我帶火甲進倉內救助……要說被大火嚇沒了魂,勉強說得過去,可他們身為官倉主管,對防火防潮等事該了如指掌才是……”
他沉下聲道:“此非天災,卻是人禍。”
蘇妙真傾身湊到蘇問弦跟前,想了想低聲問:“可是侵倉舞弊,有人中飽私囊,以至於虧空過大,借火毀倉,日後交割再算虧空,就毫無幹係了。”
蘇問弦不意她一下子說到點子上,一愣。
此事他心裏掂量數次,因幹係過大從未和任何人提過。當日興平倉前宇倉兩頭跑的隻他一人,別人對當事主管的表現不若他明白。且眼下朝裏諸多重臣想要借火災一事上書,排除異己,趁機諫言乾元帝。可若要以此上書,這火必須是天災,才能佐證“法政不修,賢侫不分,故而天出災異以告陛下”,因而都沒往人禍上想,但這事,既有不妥,終究瞞不了多久。
凝視蘇妙真片刻,方道:“多半與此相關,倉場衙門裏的人家貲千萬的,可不在少數。”
蘇妙真喃喃道:“這虧空定然不是小數,否則不至於用火災來遮掩,可怎麽是好。”
“怎得?你還替聖上操這個虧空的心了?”
蘇妙真哎呀一聲,瞪蘇問弦一眼,愁道:“我這是在擔心你。”
蘇問弦頓下喝茶的動作。
“既然有人想要讓這幾座官倉燃個盡還遮掩他們的罪證,你偏偏把兩座倉場救下來,讓他們沒法子借火災擋虧空,不說得再費力氣再做賬目,便是事發他們總得遭貶斥或革職……所以,他們如何不記恨你。”
蘇問弦見她皺眉焦急,心裏一熱,低下聲道:“你不用替我操這個心,”
見蘇妙真揚起一張素白素白的小臉。他心一動,柔聲分解道:“我隻是救火,畢竟沒把這裏頭的疑情上報,他人會不會發現其中蹊蹺,也未可知。且若事發,他們恐怕得先急著自己的事,如何顧得到我這邊……隻要我不牽扯進查賬虧空一事,總無大礙。總歸我隻是運道佳,和趙越北陳宣一起,救了這場火,更不必提還有顧長清在忠義倉,一連串的人,不單我一個……你也不必煩心,官場上的事,和你一個女兒家卻無關係。”
蘇問弦刻意強調了另外三個人名,蘇妙真心裏一定,但因著蘇問弦的後半句話,她心裏略略不舒服,又聽他提起忠義倉一事,想起綠意從前頭迴來後的碎嘴,便笑:“差點忘了,還有那兩個人和顧公子在。”
想想又道:“哥哥,此次火災除了彈劾舉薦這種官場傾軋之事,其實也可以做些實在的,好比顧公子滅火的法子,裏頭大有啟發之處。”
蘇問弦凝目:“哦?”
“《大順會典》有載,我朝消防滅火之事一貫是有巡城禦史領五城兵馬司負責的,此為官職,他們本職已多,消防滅火之事和五城兵馬司的利益也不息息相關,更無利可圖,五城兵馬司也就不甚積極。而顧公子當日以利誘導平民百姓救火,全無官兵相助,仍能保住忠義倉,可知許多事情,朝廷中人反沒有升鬥小民有積極性,到底,這火政一事與普通人的生活緊密相連。”
前世消防一概由政府主導,但消防巡火一事專職專辦,此時五城兵馬司還擔了緝捕盜賊巡視治安的責任,在火政上並不盡心。
“倒不如日後上本朝廷,請以改製,下放部分權責……讓各自街坊鄰居組織‘潛火義社’,這樣一旦走水,他們救火不必等五城兵馬司來人,自行可先滅火,反而便宜。更不必說於己相關,必然是盡心盡力,不畏生死的。”
此時蘇妙真娓娓道來,句句鞭辟入裏,直中要害,將其中利弊闡釋得清清楚楚。蘇問弦麵上不顯,心內早已波濤洶湧,但到底,仍比活字聚珍一事時要來的淡定從容許多。見蘇妙真微抿口茶,一雙春水似的妙目向他盈盈看來,盡含忐忑,期望,不安……
總有千言萬語似對他講,他低聲道:“真真,有的時候,你想得反比我們這些須眉男子要長遠。建潛火義社,的確可行且有必行之處……還有當日元宵走水一事,出了棋盤街後,反而是你先想到疏散救火……”
此事如非她提點,他和陳宣趙越北三人如何能掙此份功勞?
蘇妙真聽出來他讚同“義社”做法。忙笑道:“我當時不過隨口說幾個慣行章程,嘴上功夫誰不會做,還是哥哥你們不畏艱險親自去做,比我一紙上談兵的人要強出許多呢。”
又頓頓,笑道:“這潛火義社的主意,也是顧公子以利誘民一事提點我的,如非知道他用這種激勵法子召集眾人搶險,我一時半會兒,絕想不到此處,”
綠意迴話時,將顧寅在她麵前炫耀的顧長清事跡也順嘴說了。
她聽後很受啟發,想起前世明清兩代火甲消防製度的變革改進,以至於現時能斟酌著和蘇問弦商量……自言自語道:“那顧解元行事靈活機變,倒不似一般隻懂清談的腐儒文士。”
話音低柔軟糯,蘇問弦一直留神看她,聽得一清二楚,登時皺眉,並不出聲,仔細去瞧蘇妙真神色。
燭光黯黯,蘇妙真垂臉沉思,抿唇皺眉。
似無羞澀、向往或歡喜等小女兒情態。
蘇問弦不動聲色,摩挲杯沿,緩緩道:“景明他年少成名,很有些能耐,隻可惜他在姻緣一事上頗不順利,未婚娘子還沒過門就死了,已有兩年,他倒重情重義,至今也未在議親。”
*
蘇妙真好奇道:“我記得,看燈那夜陳宣搜捕逃奴搜到咱們鬆竹雅間,為的不就是他妹妹的案子?說來也是可憐,想那陳家姑娘不過雙十年華,為親人爭權奪利,竟斷送性命……”
她想了想,傾身看向蘇問弦,鄭重道:“哥哥,此人既然是為其妹冤情,當日的事你也別計較,若他向你賠罪,可不要為難,就當是為那陳家姑娘積德了吧。”
蘇問弦聽她話裏隻顧著那香消玉殞的陳家姑娘,對顧長清的相關事跡竟是半點雲淡風輕,毫不留意,心下一輕,含笑道:“你倒是心大,便是我,現在想起當日之事,還想用鞭子抽他一頓……”
蘇妙真忙忙搖頭,不允,“那可不行,陳宣那人在殺親血仇上都能忍了兩年,後來你在雅間相斥,他立時懇切道歉,能屈能伸,此人心機城府至深……若真為我開罪他,反倒不妙,不若此時讓他有愧我們伯府,日後方有些好處呢。”
陳宣其人,蘇問弦早摸個大概,當然知道得罪此人沒有好處……為元宵大火讓陳宣也趁機在乾元帝處得些好處一樁,蘇問弦頗為不滿心煩,便是陳宣趙越北今日出了內廷,要請他東道,以表擅闖歉意和救火謝意,他也推了。
可真真事事以他為先,連被人無禮都能忍下去,如此情意……蘇問弦心內熨帖至極,道:“平江伯府早不複五十年前的煊赫,便他能東山再起重掌總漕之位,我也不懼開罪此人。”
蘇妙真正探身去取案幾上的小小並刀,聽出蘇問弦言語裏的隱含之意:便是能掌天下漕糧轉運的人,在他眼裏也無可畏懼處,可見蘇問弦誌向高遠。
這話若是別的人說,蘇妙真隻會暗自發笑,笑對方不知天高地厚——但此人卻是蘇問弦。
蘇問弦的心誌智計,她是有所領教的。孤身在京讀書,不為富貴榮華所迷而成紈絝子弟,反懸梁刺股地讀書,同時不綴武學。這種毅力豈是常人能有的。京裏多少讓皇親國戚們頭疼的不肖子弟,都被寵壞了,他卻砥礪心智,勤奮上進。
後有改進聚珍一法的事,他散發書籍在京裏廣造議論,最後震動顧大學士上書內廷成就此事,許多手段,她想起來,總覺欽敬。再後來元宵走水,他又是第一個想到緊要處——官倉草場,比那五城兵馬司守官及趙越北陳宣等人強出許多……可知他此番言論看似目中無人,實則非狂妄之言。
蘇妙真剪落燭花,側首一笑:“話雖如此,能不結仇還是不結仇的好,何必冒險。”擱下剪刀,見蘇問弦麵有微哂,又道:“不說他了。官倉這事,我總覺得,這倉場大火後頭的隱情不能被遮掩住,萬一,萬一真的事發,你可不要摻和,官場傾軋如此險惡,你和爹爹,可得先明哲保身才好……”
蘇問弦先頭還沒什麽,聽到她最後一句,突地沉下臉來:“怎得,搶功我能在前頭,這樣的實事我反不能做了?真要揭出來一堆碩鼠,反是大好事。為一己之私不敢取義,那是懦夫之舉。真真,你先顧慮,怕我得罪陳宣。又覺得我不該參合這虧空大事,可是看不起我?在你心裏,我就是那等膽小如鼠,無勇無謀,以至於隻能當縮頭烏龜的人麽。”
蘇妙真辯道:“我又哪裏是這意思了,不過讓你當心些罷了,看看風向,別做出頭鳥——好賴你還沒入仕呢……”
見蘇問弦仍麵無表情地,盯著她不言語,嘀咕道:“你真想衝在前頭,誰又能管?是啊,官場上的事,和我一個女兒家卻再無關係的——我說話本也不頂什麽是了。”
煮茶備點心的綠意藍湘二人進來,一瞧,室內靜悄悄地,自個姑娘撅了嘴低著臉不說話,綠意便笑道:“怎得了,姑娘,三少爺這兄長待你這麽好,可該知足了,且再沒有給兄長使臉色耍小性的了,小心夫人曉得,又得說我們不勸你好好學規矩呢。”
綠意不說話還好,一說蘇妙真更覺委屈,嘟囔道:“哪裏是我耍性子,他今天不知道拿了多少話堵我哩,又是不信他、又是女兒家管得太寬、又是看不起他的,怎得再好跟人說話的,多說多錯,不如閉嘴反倒清淨……”
她低下臉,從那掐絲紅盒裏提溜了個鮮橙在手,擱在棋盤上,盯著那鮮橙死瞧,再不吭聲,藍湘上前,也欲再勸幾句。
蘇問弦迴視揚手,示意讓她倆出去。
兩人搖頭退到外間立著,各自豎了耳朵靜聽。
過了半盞茶時間,但聽簾闈內並刀輕剪,綠意隔了簾子瞧一眼,模模糊糊地,裏頭卻是蘇問弦拿過黃橙,替她剪開剝下,沾了白雪似的新鹽,遞過去溫聲勸哄道——
“真真,你說話在我跟前,何時不頂用了……再有這官場的事,但凡你問,我無所不言,剛剛不過怕你曉得這裏頭的險惡而懼怕憂心……既然你不害怕,又比一般男子要有見識的多,日後還多的是我請教你的時候……幾句頑話,可別惱了……”
綠意聽幾句“官場”“險惡”,已知其秘,不敢再聽,退到一邊,和藍湘閑話。
他沉下聲道:“此非天災,卻是人禍。”
蘇妙真傾身湊到蘇問弦跟前,想了想低聲問:“可是侵倉舞弊,有人中飽私囊,以至於虧空過大,借火毀倉,日後交割再算虧空,就毫無幹係了。”
蘇問弦不意她一下子說到點子上,一愣。
此事他心裏掂量數次,因幹係過大從未和任何人提過。當日興平倉前宇倉兩頭跑的隻他一人,別人對當事主管的表現不若他明白。且眼下朝裏諸多重臣想要借火災一事上書,排除異己,趁機諫言乾元帝。可若要以此上書,這火必須是天災,才能佐證“法政不修,賢侫不分,故而天出災異以告陛下”,因而都沒往人禍上想,但這事,既有不妥,終究瞞不了多久。
凝視蘇妙真片刻,方道:“多半與此相關,倉場衙門裏的人家貲千萬的,可不在少數。”
蘇妙真喃喃道:“這虧空定然不是小數,否則不至於用火災來遮掩,可怎麽是好。”
“怎得?你還替聖上操這個虧空的心了?”
蘇妙真哎呀一聲,瞪蘇問弦一眼,愁道:“我這是在擔心你。”
蘇問弦頓下喝茶的動作。
“既然有人想要讓這幾座官倉燃個盡還遮掩他們的罪證,你偏偏把兩座倉場救下來,讓他們沒法子借火災擋虧空,不說得再費力氣再做賬目,便是事發他們總得遭貶斥或革職……所以,他們如何不記恨你。”
蘇問弦見她皺眉焦急,心裏一熱,低下聲道:“你不用替我操這個心,”
見蘇妙真揚起一張素白素白的小臉。他心一動,柔聲分解道:“我隻是救火,畢竟沒把這裏頭的疑情上報,他人會不會發現其中蹊蹺,也未可知。且若事發,他們恐怕得先急著自己的事,如何顧得到我這邊……隻要我不牽扯進查賬虧空一事,總無大礙。總歸我隻是運道佳,和趙越北陳宣一起,救了這場火,更不必提還有顧長清在忠義倉,一連串的人,不單我一個……你也不必煩心,官場上的事,和你一個女兒家卻無關係。”
蘇問弦刻意強調了另外三個人名,蘇妙真心裏一定,但因著蘇問弦的後半句話,她心裏略略不舒服,又聽他提起忠義倉一事,想起綠意從前頭迴來後的碎嘴,便笑:“差點忘了,還有那兩個人和顧公子在。”
想想又道:“哥哥,此次火災除了彈劾舉薦這種官場傾軋之事,其實也可以做些實在的,好比顧公子滅火的法子,裏頭大有啟發之處。”
蘇問弦凝目:“哦?”
“《大順會典》有載,我朝消防滅火之事一貫是有巡城禦史領五城兵馬司負責的,此為官職,他們本職已多,消防滅火之事和五城兵馬司的利益也不息息相關,更無利可圖,五城兵馬司也就不甚積極。而顧公子當日以利誘導平民百姓救火,全無官兵相助,仍能保住忠義倉,可知許多事情,朝廷中人反沒有升鬥小民有積極性,到底,這火政一事與普通人的生活緊密相連。”
前世消防一概由政府主導,但消防巡火一事專職專辦,此時五城兵馬司還擔了緝捕盜賊巡視治安的責任,在火政上並不盡心。
“倒不如日後上本朝廷,請以改製,下放部分權責……讓各自街坊鄰居組織‘潛火義社’,這樣一旦走水,他們救火不必等五城兵馬司來人,自行可先滅火,反而便宜。更不必說於己相關,必然是盡心盡力,不畏生死的。”
此時蘇妙真娓娓道來,句句鞭辟入裏,直中要害,將其中利弊闡釋得清清楚楚。蘇問弦麵上不顯,心內早已波濤洶湧,但到底,仍比活字聚珍一事時要來的淡定從容許多。見蘇妙真微抿口茶,一雙春水似的妙目向他盈盈看來,盡含忐忑,期望,不安……
總有千言萬語似對他講,他低聲道:“真真,有的時候,你想得反比我們這些須眉男子要長遠。建潛火義社,的確可行且有必行之處……還有當日元宵走水一事,出了棋盤街後,反而是你先想到疏散救火……”
此事如非她提點,他和陳宣趙越北三人如何能掙此份功勞?
蘇妙真聽出來他讚同“義社”做法。忙笑道:“我當時不過隨口說幾個慣行章程,嘴上功夫誰不會做,還是哥哥你們不畏艱險親自去做,比我一紙上談兵的人要強出許多呢。”
又頓頓,笑道:“這潛火義社的主意,也是顧公子以利誘民一事提點我的,如非知道他用這種激勵法子召集眾人搶險,我一時半會兒,絕想不到此處,”
綠意迴話時,將顧寅在她麵前炫耀的顧長清事跡也順嘴說了。
她聽後很受啟發,想起前世明清兩代火甲消防製度的變革改進,以至於現時能斟酌著和蘇問弦商量……自言自語道:“那顧解元行事靈活機變,倒不似一般隻懂清談的腐儒文士。”
話音低柔軟糯,蘇問弦一直留神看她,聽得一清二楚,登時皺眉,並不出聲,仔細去瞧蘇妙真神色。
燭光黯黯,蘇妙真垂臉沉思,抿唇皺眉。
似無羞澀、向往或歡喜等小女兒情態。
蘇問弦不動聲色,摩挲杯沿,緩緩道:“景明他年少成名,很有些能耐,隻可惜他在姻緣一事上頗不順利,未婚娘子還沒過門就死了,已有兩年,他倒重情重義,至今也未在議親。”
*
蘇妙真好奇道:“我記得,看燈那夜陳宣搜捕逃奴搜到咱們鬆竹雅間,為的不就是他妹妹的案子?說來也是可憐,想那陳家姑娘不過雙十年華,為親人爭權奪利,竟斷送性命……”
她想了想,傾身看向蘇問弦,鄭重道:“哥哥,此人既然是為其妹冤情,當日的事你也別計較,若他向你賠罪,可不要為難,就當是為那陳家姑娘積德了吧。”
蘇問弦聽她話裏隻顧著那香消玉殞的陳家姑娘,對顧長清的相關事跡竟是半點雲淡風輕,毫不留意,心下一輕,含笑道:“你倒是心大,便是我,現在想起當日之事,還想用鞭子抽他一頓……”
蘇妙真忙忙搖頭,不允,“那可不行,陳宣那人在殺親血仇上都能忍了兩年,後來你在雅間相斥,他立時懇切道歉,能屈能伸,此人心機城府至深……若真為我開罪他,反倒不妙,不若此時讓他有愧我們伯府,日後方有些好處呢。”
陳宣其人,蘇問弦早摸個大概,當然知道得罪此人沒有好處……為元宵大火讓陳宣也趁機在乾元帝處得些好處一樁,蘇問弦頗為不滿心煩,便是陳宣趙越北今日出了內廷,要請他東道,以表擅闖歉意和救火謝意,他也推了。
可真真事事以他為先,連被人無禮都能忍下去,如此情意……蘇問弦心內熨帖至極,道:“平江伯府早不複五十年前的煊赫,便他能東山再起重掌總漕之位,我也不懼開罪此人。”
蘇妙真正探身去取案幾上的小小並刀,聽出蘇問弦言語裏的隱含之意:便是能掌天下漕糧轉運的人,在他眼裏也無可畏懼處,可見蘇問弦誌向高遠。
這話若是別的人說,蘇妙真隻會暗自發笑,笑對方不知天高地厚——但此人卻是蘇問弦。
蘇問弦的心誌智計,她是有所領教的。孤身在京讀書,不為富貴榮華所迷而成紈絝子弟,反懸梁刺股地讀書,同時不綴武學。這種毅力豈是常人能有的。京裏多少讓皇親國戚們頭疼的不肖子弟,都被寵壞了,他卻砥礪心智,勤奮上進。
後有改進聚珍一法的事,他散發書籍在京裏廣造議論,最後震動顧大學士上書內廷成就此事,許多手段,她想起來,總覺欽敬。再後來元宵走水,他又是第一個想到緊要處——官倉草場,比那五城兵馬司守官及趙越北陳宣等人強出許多……可知他此番言論看似目中無人,實則非狂妄之言。
蘇妙真剪落燭花,側首一笑:“話雖如此,能不結仇還是不結仇的好,何必冒險。”擱下剪刀,見蘇問弦麵有微哂,又道:“不說他了。官倉這事,我總覺得,這倉場大火後頭的隱情不能被遮掩住,萬一,萬一真的事發,你可不要摻和,官場傾軋如此險惡,你和爹爹,可得先明哲保身才好……”
蘇問弦先頭還沒什麽,聽到她最後一句,突地沉下臉來:“怎得,搶功我能在前頭,這樣的實事我反不能做了?真要揭出來一堆碩鼠,反是大好事。為一己之私不敢取義,那是懦夫之舉。真真,你先顧慮,怕我得罪陳宣。又覺得我不該參合這虧空大事,可是看不起我?在你心裏,我就是那等膽小如鼠,無勇無謀,以至於隻能當縮頭烏龜的人麽。”
蘇妙真辯道:“我又哪裏是這意思了,不過讓你當心些罷了,看看風向,別做出頭鳥——好賴你還沒入仕呢……”
見蘇問弦仍麵無表情地,盯著她不言語,嘀咕道:“你真想衝在前頭,誰又能管?是啊,官場上的事,和我一個女兒家卻再無關係的——我說話本也不頂什麽是了。”
煮茶備點心的綠意藍湘二人進來,一瞧,室內靜悄悄地,自個姑娘撅了嘴低著臉不說話,綠意便笑道:“怎得了,姑娘,三少爺這兄長待你這麽好,可該知足了,且再沒有給兄長使臉色耍小性的了,小心夫人曉得,又得說我們不勸你好好學規矩呢。”
綠意不說話還好,一說蘇妙真更覺委屈,嘟囔道:“哪裏是我耍性子,他今天不知道拿了多少話堵我哩,又是不信他、又是女兒家管得太寬、又是看不起他的,怎得再好跟人說話的,多說多錯,不如閉嘴反倒清淨……”
她低下臉,從那掐絲紅盒裏提溜了個鮮橙在手,擱在棋盤上,盯著那鮮橙死瞧,再不吭聲,藍湘上前,也欲再勸幾句。
蘇問弦迴視揚手,示意讓她倆出去。
兩人搖頭退到外間立著,各自豎了耳朵靜聽。
過了半盞茶時間,但聽簾闈內並刀輕剪,綠意隔了簾子瞧一眼,模模糊糊地,裏頭卻是蘇問弦拿過黃橙,替她剪開剝下,沾了白雪似的新鹽,遞過去溫聲勸哄道——
“真真,你說話在我跟前,何時不頂用了……再有這官場的事,但凡你問,我無所不言,剛剛不過怕你曉得這裏頭的險惡而懼怕憂心……既然你不害怕,又比一般男子要有見識的多,日後還多的是我請教你的時候……幾句頑話,可別惱了……”
綠意聽幾句“官場”“險惡”,已知其秘,不敢再聽,退到一邊,和藍湘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