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不容易和孫得功匯合,沒來得及照麵,城樓上趕來一督軍,見孫得功封住了火藥庫,破口大罵:“好你個孫得功!莫不是要反了!”
孫得功的部下攔住他在三丈開外,他還在滔滔不絕地罵街道:“孫得功,莫說國家深恩,王撫台待你也不薄,怎麽不把這等意氣去殺賊,卻去降賊!真是狗彘不如!”
孫得功冷笑了一聲,放眼四周道:“高邦佐,你好看看,這狗彘不如的,也不止我一人!”
高邦佐橫衝直撞地想要上來打他,卻被那士卒按壓得不得動彈。
“眼下守巡監軍,無不聞風逃出。高監軍想要報國,還是先想想怎麽保命吧!”
“我呸!你這等奸險小人,大人真是瞎了眼了!”
高邦佐亂打一通,邊上的士卒提著刀,正要結果了他,卻被孫得功阻攔了下來。
他從後頭牽來一匹馬,說道:“高監軍,性命幹係,你可想清楚了。我孫得功今日是做了孬種,但別說我對王大人無情無義。你現在帶上兵馬趕去西門,或許還能護送大人往山海關逃去,與薊鎮王在晉總督匯合。不然這些亂民,可真要取了他的首級拿去獻功了!”
那高邦佐還欲還口,約莫轉念一想到大局為重,隻得恨恨地吐了一口痰,駕馬調頭疾馳而去。
送走了高邦佐,孫得功又審查了一遍是否將所有庫械都封牢了,才與我說道:“你便在此處躲著,這些守庫士卒皆是我的親兵,他們會護你周全。”
“將軍你呢?”
“我要去親守城中百姓全數撤離,驅盡殘留明兵。”
孫得功換上了戰甲,仆從給他牽來戰馬,“爭取趕在入夜前,請汗王入廣寧。”
王化貞逃跑之事在城中擴散開來,那廣寧城剩留的百姓,軍民不分,一聽此言,皆拖家帶口,倉惶逃命,奪西城門而出。
難怪孫得功說,這裏雖然危險,但也安全。若是能守住這些軍糧和火器,上繳給努/爾哈赤,那便是錦上添花,再立一功。孫得功將他手上全部的士卒分成了兩撥,五百人守糧草藥庫,五百人跟著他去驅逐殘餘民眾。隻要廣寧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城,金兵便能不費一兵一卒,入駐這遼西重鎮。
我焦急地等著,等著,一直等到天都黑了,廣寧幾近了無人煙,卻還是沒能等來孫得功。
這些士卒得了命令,不得擅離職守,便原地生火紮營。正月的風,像刀子一樣刮在我的臉上,我坐在火堆旁,一個副將給我準備了些饃饃和熱湯,我挨了一整天的餓,著實有些饑乏了,就填了填肚子。然而直至此時此刻,我都難以置信,大明真的就這樣糊裏糊塗地把廣寧拱手送人了。
我惆悵地靠在營帳的木樁邊,仰頭望著如期而至的星辰。從沙嶺趕到廣寧來,一日也盡夠了……此刻金兵已經抵達廣寧城外了吧?
天際忽然一顆流星劃過,我詫異萬分,憂心地將我腰間的隕石墜子摘了下來,對著夜空細細端詳著。果不其然,這隕石慢慢地開始散發出青黑的夜光……一如薩爾滸戰前的征兆一般。
廣寧失,已是定局了,為何還會發出象征敗兆的青光呢?我不得其意,隱隱有些憂慮起來。
過了子時,孫得功終於率其兵馬返了營地。然而他的後頭並沒有金國的一兵一卒。
我有些不祥的預感,連忙上去問詢情況。
孫得功黑著臉說道:“金兵已經過了三岔河,就在城外十裏開外處,然隻肯遣使來探,不肯入城。”
“為什麽!”
廣寧已是一座空城,再無守軍,努/爾哈赤沒有理由止步不前。
“汗王唯恐此乃一出‘空城計’,無論我如何辯解,都不肯信。”
“空城計……”
百密一疏,我竟忘了□□哈赤最愛讀《三國誌》,這書裏頭的一招一式,他都熟稔在心,融會貫通。廣寧這麽大的一塊肥肉,若真是這般輕易就收入囊中,他的疑心如此之重,一定會先懷疑是詐。
那參將憂心忡忡道:“金兵再不入城,隻怕山海關的援兵就要殺迴來了……”
我的心情跌落到了穀底,原來這敗兆的青光,竟是因此。千算百算,沒有算到□□哈赤會在廣寧城外頭停步!
“若是明日,金兵還是不肯入城呢?”
金兵不敢入城,而守軍不敢出城,雙方互相懷疑,那這一出廣寧亂豈不是成了獨角戲?
“明日,我會再遣使去迎汗王入城。一日不行就兩日,兩日不行就三日!三日不行,我唯有親自帶兵,率士民出城東三裏望昌岡,大設鼓樂,執旗張蓋。除了等,我們別無他法。”
孫得功安慰守軍道:“今晚便安心睡吧,明軍大部已退到了大淩河,就算要殺個迴馬槍,今晚也趕不及了。”
是日,正月二十三日。這天寒風陡峭,烏雲密布。
留在廣寧城中的百姓們已悉數剃發,做好了投誠大金,對努/爾哈赤俯首稱臣的準備。
一大早,孫得功繼續風雨無阻地率部將出城勸說。而對我而言,這等待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王化貞出逃之後,一定會去跟熊廷弼的援軍匯合,孫得功得到的消息是,明軍已經撤離到了大淩河岸,也就是說,按照熊廷弼從山海關趕來的速度,他們二人多半已經接頭了,若是當機立斷折殺迴來的話,隻怕……不出今日便能趕到廣寧。□□哈赤再不入城,就真的晚了!白白糟蹋了這一出苦心謀劃的棋局。
隻差這一步了,隻差這一道城牆了!否則,便是前功盡棄。
等到了午時,還沒有孫得功的消息,我終於是按耐不住,決心親自出城看看。然而孫得功的副將卻加以阻撓道:“孫將軍有吩咐,我們必須寸步不離地守著你。”
“既然如此,你們就跟我一同出城吧!”
我心意已決,不能再等了,真的不能再等了。
“將軍有令,讓我們寸步不離,守住糧草。”
“這廣寧哪還有士卒?皆是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誰人敢動這糧倉?”
我怕延誤了時機,急忙說道:“你還在猶豫什麽?今日若再勸不下金軍入城,隻怕熊廷弼就帶著兵馬殺迴來了!倘若你有別的法子,那我就聽你的!”
那副將麵露堪色,底下的士卒們也麵麵相覷。
我急得火燒眉毛,哪裏還顧得上跟他爭執,拉過邊上的戰馬韁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躍上了馬背。眾將士見狀,竟也沒人攔我,多半也讚同我的話。時間緊迫,我一夾馬肚,那戰馬躍得老高,直接奔出去三丈遠。後頭的副將見狀,沒有法子,隻好帶著一小部士兵緊緊跟著我。
我一路疾馳,往西門奔去,心裏想著,我必須要見到皇太極,隻有他會相信我的話!
才行出一裏,那尾隨著我的副將突然驚唿了一聲:“是狼煙!”
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西門的確升起了狼煙!這狼煙乃是城樓守衛通報戰情時所用,隻有守閘將士見了敵情才會點,怎麽會這時燒了起來!
“起狼煙,到底是明軍來了,還是金軍來了?”
我連連勒馬。若是金兵入城,百姓會奏民樂爭相擁戴之,可此時,整個廣寧城安靜得有些詭譎。不好,隻怕……是熊廷弼的援兵來了。
狼煙一起,眾人亂了陣腳。熊廷弼的援兵不是還在大淩河嗎?如何能這麽快就殺迴了廣寧?
那副將當機立斷,“走!迴去守住糧草要緊!”
我心中生畏,想起昨夜那隕石的青光,不安之情緒愈加濃厚。萬一……真的是明軍,隻怕我們一出城門,便會沒命。為保險起見,我們隻好又快馬加鞭撤迴了糧倉,省得人馬四散,難以抵抗明軍的奇襲。
原地的守軍還不知那西門狼煙起。聽到這個消息後,皆大吃一驚。眼下孫得功出了城,群龍無首,眾人一下慌做一團。
“若真的是明軍,實在不行……就隻有投誠了!”
“我們才降了大金,隻怕熊廷弼不會再信我們的鬼話了。”
熊廷弼他可是拿著禦賜的尚方寶劍來的,他殺得叛將還少嗎?一而再再而三,投誠隻怕也是死路一條,何況孫得功犯得是通敵謀逆大罪,殺十次頭都不足為過。
眾將士在下頭議論紛紛。
“要我說,就衝出去,隻要能活著趕到金兵的駐地,就有希望了!”
“我們隻有幾百人,怎麽衝出去!”
“這是打仗,不是兒戲!我們都是為了保命,才叛國降金的!難不成今日要死在這明兵的刀下嗎?”
“等等——”
我突然反應過來,“這狼煙能傳多遠?”
副將露出欣喜的神色:“即使是十餘裏外也能看見!”
也就是說,金軍也能看見狼煙了!這證明,我們並非孤立無援,隻要孫得功見了狼煙,一定明白有事發生,定會趕迴來支援。
“眼下我們隻能抱希望,他們不是衝著糧草來的了。”
“隻要孫將軍趕迴來支援,我們就有希望!”
“對!”
從大淩河趕到廣寧,明軍一定是間不容發、寸步不歇,所以這些輕騎肯定無法佩戴重甲。如果熊廷弼意圖奪迴廣寧,和金兵打持久戰,那這些糧草器械便是他們的必需品。
我的腦子裏仿佛長了一個定時器般,每一秒都在讀數……踢踏的馬蹄聲,近了,近了……
糧倉前的將士們皆手握著大刀,立在馬上,準備殊死搏鬥。
大明的旌旗越來越近,我看著那烏泱泱的大軍,潦潦估算,竟是不下五千人。這來勢洶洶,嚇得這群原本還有些信心的士兵們大刀落地,紛紛下馬,準備跪地討饒。
五百對五千……勝算為零,輸贏已定。我心中慘淡地跟著伏身跪地,恐懼籠罩著我每一寸皮膚。不多時,明軍便將我們團團包圍,領頭的明將高喊了一句:“念在爾等皆為大明將士,願降者,便跟我迴明營接受處置,不願降者,此處便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一聽此話,不少士兵連連唿喊道:“降——我們降!”
“大人饒命——”
求饒聲此起彼伏,眾多明軍圍了上來,將這些願降之人手腳縛住給抓了去。我身邊的副將見孫得功遲遲不來,多半已經無轉機,遂也舉手投降。
我死死咬著下唇。援軍為什麽還不來!金兵為什麽還沒有入城!
周遭的士兵悉數投降。終於,一個士兵將我五花大綁地從地上抓起來,帶到了那將領麵前。
我全然不知接下來等待我的會是什麽,隻見那將領拿出一張畫像來,對著我的臉細細端詳了一番後,眼皮也未抬一下,冷酷地下令道:“把這個妖女細作扔進糧倉,綁在木樁上!行火刑!”
我瞠目結舌。火刑……聽見這二字,我險些暈厥了過去。
幾個士兵不由分說,硬生生地將我拖進了糧倉,又從火器庫裏抬出一大桶火油來,潑在我身上和周圍的糧草上。我猝不及防,嗆了一口火油,簡直令人作嘔,我拚命地咳嗽著,幾乎快把整個喉嚨都給嘔出來了。
“是誰……”
我嘶啞著聲音,艱難地問。到底是誰,要如此置我於死地……
那將領抓著我的頭發,陰森森地問:“想死個明白嗎?”
我已是難受至極,哪裏還吐得出半個字。隻是歇斯底裏地咳嗽著,幹嘔著。
“熊經略命來我殿後,把這些糧草火藥連同——你,統統給燒了!一個不留!”
命懸一線間,我終於明白了。這些迴馬槍的明兵……並非是衝著廣寧來的,而是衝著糧草來的!熊廷弼多半已決定放棄廣寧,那這些糧草火藥就萬萬不能落入敵手。一旦留下糧草,等於助了努/爾哈赤一臂之力,讓他得以駐軍廣寧,直逼山海關去。
沒想到,白駒過隙,十四年了。十四年前初到明朝時,也正是熊廷弼初巡遼東,彈劾李成梁的那一年。皇太極還曾憂心忡忡地與我說道,隻怕這個熊廷弼會是個狠角色。十四年過去,這遼地已然天翻地覆,卻還是他,還是這個南蠻子熊廷弼,注定要來拌這建州一腳,要奪了我的命去……
那將領沒有再看我一眼,將先前的一紙畫卷也扔在了地上,頭也不迴地說道:“點火!”
原來昨夜那隕石冥冥中的預言是對的。我堅持了這麽久,也煎熬了這麽久。走到今天,是真的累了,無力再搏了。善惡有報,恐怕這便是老天要給我的懲罰吧。
熊熊的烈火有如蔓藤一般,順著火油燃了上來,瞬息間,火苗已躥到了我的麵前,濃濃的黑煙擁入我的口鼻,嗆得我喘不過氣來。燃著的糧草越來越多,火勢越來越大,腿上的灼熱感傳來,緊接著便是那皮開肉綻,有如煉獄般的痛楚。烈火焚身,不過是頃刻間的事情。
我曾無數次逢兇化吉,隻怕已用光了這一世所有的運氣。終究……援軍沒有來,金兵沒有來,那個我窮極此生所愛慕之人亦沒有來。
隨著意識一點點地消散,皮膚的痛感一點點地飄忽,我知道,這一次,不會有人來救我了。
這場噩夢,這場美夢,終於要醒來了。
皇太極,可惜我無福無命,撐到你來接我的那一日……
孫得功的部下攔住他在三丈開外,他還在滔滔不絕地罵街道:“孫得功,莫說國家深恩,王撫台待你也不薄,怎麽不把這等意氣去殺賊,卻去降賊!真是狗彘不如!”
孫得功冷笑了一聲,放眼四周道:“高邦佐,你好看看,這狗彘不如的,也不止我一人!”
高邦佐橫衝直撞地想要上來打他,卻被那士卒按壓得不得動彈。
“眼下守巡監軍,無不聞風逃出。高監軍想要報國,還是先想想怎麽保命吧!”
“我呸!你這等奸險小人,大人真是瞎了眼了!”
高邦佐亂打一通,邊上的士卒提著刀,正要結果了他,卻被孫得功阻攔了下來。
他從後頭牽來一匹馬,說道:“高監軍,性命幹係,你可想清楚了。我孫得功今日是做了孬種,但別說我對王大人無情無義。你現在帶上兵馬趕去西門,或許還能護送大人往山海關逃去,與薊鎮王在晉總督匯合。不然這些亂民,可真要取了他的首級拿去獻功了!”
那高邦佐還欲還口,約莫轉念一想到大局為重,隻得恨恨地吐了一口痰,駕馬調頭疾馳而去。
送走了高邦佐,孫得功又審查了一遍是否將所有庫械都封牢了,才與我說道:“你便在此處躲著,這些守庫士卒皆是我的親兵,他們會護你周全。”
“將軍你呢?”
“我要去親守城中百姓全數撤離,驅盡殘留明兵。”
孫得功換上了戰甲,仆從給他牽來戰馬,“爭取趕在入夜前,請汗王入廣寧。”
王化貞逃跑之事在城中擴散開來,那廣寧城剩留的百姓,軍民不分,一聽此言,皆拖家帶口,倉惶逃命,奪西城門而出。
難怪孫得功說,這裏雖然危險,但也安全。若是能守住這些軍糧和火器,上繳給努/爾哈赤,那便是錦上添花,再立一功。孫得功將他手上全部的士卒分成了兩撥,五百人守糧草藥庫,五百人跟著他去驅逐殘餘民眾。隻要廣寧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城,金兵便能不費一兵一卒,入駐這遼西重鎮。
我焦急地等著,等著,一直等到天都黑了,廣寧幾近了無人煙,卻還是沒能等來孫得功。
這些士卒得了命令,不得擅離職守,便原地生火紮營。正月的風,像刀子一樣刮在我的臉上,我坐在火堆旁,一個副將給我準備了些饃饃和熱湯,我挨了一整天的餓,著實有些饑乏了,就填了填肚子。然而直至此時此刻,我都難以置信,大明真的就這樣糊裏糊塗地把廣寧拱手送人了。
我惆悵地靠在營帳的木樁邊,仰頭望著如期而至的星辰。從沙嶺趕到廣寧來,一日也盡夠了……此刻金兵已經抵達廣寧城外了吧?
天際忽然一顆流星劃過,我詫異萬分,憂心地將我腰間的隕石墜子摘了下來,對著夜空細細端詳著。果不其然,這隕石慢慢地開始散發出青黑的夜光……一如薩爾滸戰前的征兆一般。
廣寧失,已是定局了,為何還會發出象征敗兆的青光呢?我不得其意,隱隱有些憂慮起來。
過了子時,孫得功終於率其兵馬返了營地。然而他的後頭並沒有金國的一兵一卒。
我有些不祥的預感,連忙上去問詢情況。
孫得功黑著臉說道:“金兵已經過了三岔河,就在城外十裏開外處,然隻肯遣使來探,不肯入城。”
“為什麽!”
廣寧已是一座空城,再無守軍,努/爾哈赤沒有理由止步不前。
“汗王唯恐此乃一出‘空城計’,無論我如何辯解,都不肯信。”
“空城計……”
百密一疏,我竟忘了□□哈赤最愛讀《三國誌》,這書裏頭的一招一式,他都熟稔在心,融會貫通。廣寧這麽大的一塊肥肉,若真是這般輕易就收入囊中,他的疑心如此之重,一定會先懷疑是詐。
那參將憂心忡忡道:“金兵再不入城,隻怕山海關的援兵就要殺迴來了……”
我的心情跌落到了穀底,原來這敗兆的青光,竟是因此。千算百算,沒有算到□□哈赤會在廣寧城外頭停步!
“若是明日,金兵還是不肯入城呢?”
金兵不敢入城,而守軍不敢出城,雙方互相懷疑,那這一出廣寧亂豈不是成了獨角戲?
“明日,我會再遣使去迎汗王入城。一日不行就兩日,兩日不行就三日!三日不行,我唯有親自帶兵,率士民出城東三裏望昌岡,大設鼓樂,執旗張蓋。除了等,我們別無他法。”
孫得功安慰守軍道:“今晚便安心睡吧,明軍大部已退到了大淩河,就算要殺個迴馬槍,今晚也趕不及了。”
是日,正月二十三日。這天寒風陡峭,烏雲密布。
留在廣寧城中的百姓們已悉數剃發,做好了投誠大金,對努/爾哈赤俯首稱臣的準備。
一大早,孫得功繼續風雨無阻地率部將出城勸說。而對我而言,這等待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王化貞出逃之後,一定會去跟熊廷弼的援軍匯合,孫得功得到的消息是,明軍已經撤離到了大淩河岸,也就是說,按照熊廷弼從山海關趕來的速度,他們二人多半已經接頭了,若是當機立斷折殺迴來的話,隻怕……不出今日便能趕到廣寧。□□哈赤再不入城,就真的晚了!白白糟蹋了這一出苦心謀劃的棋局。
隻差這一步了,隻差這一道城牆了!否則,便是前功盡棄。
等到了午時,還沒有孫得功的消息,我終於是按耐不住,決心親自出城看看。然而孫得功的副將卻加以阻撓道:“孫將軍有吩咐,我們必須寸步不離地守著你。”
“既然如此,你們就跟我一同出城吧!”
我心意已決,不能再等了,真的不能再等了。
“將軍有令,讓我們寸步不離,守住糧草。”
“這廣寧哪還有士卒?皆是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誰人敢動這糧倉?”
我怕延誤了時機,急忙說道:“你還在猶豫什麽?今日若再勸不下金軍入城,隻怕熊廷弼就帶著兵馬殺迴來了!倘若你有別的法子,那我就聽你的!”
那副將麵露堪色,底下的士卒們也麵麵相覷。
我急得火燒眉毛,哪裏還顧得上跟他爭執,拉過邊上的戰馬韁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躍上了馬背。眾將士見狀,竟也沒人攔我,多半也讚同我的話。時間緊迫,我一夾馬肚,那戰馬躍得老高,直接奔出去三丈遠。後頭的副將見狀,沒有法子,隻好帶著一小部士兵緊緊跟著我。
我一路疾馳,往西門奔去,心裏想著,我必須要見到皇太極,隻有他會相信我的話!
才行出一裏,那尾隨著我的副將突然驚唿了一聲:“是狼煙!”
我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西門的確升起了狼煙!這狼煙乃是城樓守衛通報戰情時所用,隻有守閘將士見了敵情才會點,怎麽會這時燒了起來!
“起狼煙,到底是明軍來了,還是金軍來了?”
我連連勒馬。若是金兵入城,百姓會奏民樂爭相擁戴之,可此時,整個廣寧城安靜得有些詭譎。不好,隻怕……是熊廷弼的援兵來了。
狼煙一起,眾人亂了陣腳。熊廷弼的援兵不是還在大淩河嗎?如何能這麽快就殺迴了廣寧?
那副將當機立斷,“走!迴去守住糧草要緊!”
我心中生畏,想起昨夜那隕石的青光,不安之情緒愈加濃厚。萬一……真的是明軍,隻怕我們一出城門,便會沒命。為保險起見,我們隻好又快馬加鞭撤迴了糧倉,省得人馬四散,難以抵抗明軍的奇襲。
原地的守軍還不知那西門狼煙起。聽到這個消息後,皆大吃一驚。眼下孫得功出了城,群龍無首,眾人一下慌做一團。
“若真的是明軍,實在不行……就隻有投誠了!”
“我們才降了大金,隻怕熊廷弼不會再信我們的鬼話了。”
熊廷弼他可是拿著禦賜的尚方寶劍來的,他殺得叛將還少嗎?一而再再而三,投誠隻怕也是死路一條,何況孫得功犯得是通敵謀逆大罪,殺十次頭都不足為過。
眾將士在下頭議論紛紛。
“要我說,就衝出去,隻要能活著趕到金兵的駐地,就有希望了!”
“我們隻有幾百人,怎麽衝出去!”
“這是打仗,不是兒戲!我們都是為了保命,才叛國降金的!難不成今日要死在這明兵的刀下嗎?”
“等等——”
我突然反應過來,“這狼煙能傳多遠?”
副將露出欣喜的神色:“即使是十餘裏外也能看見!”
也就是說,金軍也能看見狼煙了!這證明,我們並非孤立無援,隻要孫得功見了狼煙,一定明白有事發生,定會趕迴來支援。
“眼下我們隻能抱希望,他們不是衝著糧草來的了。”
“隻要孫將軍趕迴來支援,我們就有希望!”
“對!”
從大淩河趕到廣寧,明軍一定是間不容發、寸步不歇,所以這些輕騎肯定無法佩戴重甲。如果熊廷弼意圖奪迴廣寧,和金兵打持久戰,那這些糧草器械便是他們的必需品。
我的腦子裏仿佛長了一個定時器般,每一秒都在讀數……踢踏的馬蹄聲,近了,近了……
糧倉前的將士們皆手握著大刀,立在馬上,準備殊死搏鬥。
大明的旌旗越來越近,我看著那烏泱泱的大軍,潦潦估算,竟是不下五千人。這來勢洶洶,嚇得這群原本還有些信心的士兵們大刀落地,紛紛下馬,準備跪地討饒。
五百對五千……勝算為零,輸贏已定。我心中慘淡地跟著伏身跪地,恐懼籠罩著我每一寸皮膚。不多時,明軍便將我們團團包圍,領頭的明將高喊了一句:“念在爾等皆為大明將士,願降者,便跟我迴明營接受處置,不願降者,此處便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一聽此話,不少士兵連連唿喊道:“降——我們降!”
“大人饒命——”
求饒聲此起彼伏,眾多明軍圍了上來,將這些願降之人手腳縛住給抓了去。我身邊的副將見孫得功遲遲不來,多半已經無轉機,遂也舉手投降。
我死死咬著下唇。援軍為什麽還不來!金兵為什麽還沒有入城!
周遭的士兵悉數投降。終於,一個士兵將我五花大綁地從地上抓起來,帶到了那將領麵前。
我全然不知接下來等待我的會是什麽,隻見那將領拿出一張畫像來,對著我的臉細細端詳了一番後,眼皮也未抬一下,冷酷地下令道:“把這個妖女細作扔進糧倉,綁在木樁上!行火刑!”
我瞠目結舌。火刑……聽見這二字,我險些暈厥了過去。
幾個士兵不由分說,硬生生地將我拖進了糧倉,又從火器庫裏抬出一大桶火油來,潑在我身上和周圍的糧草上。我猝不及防,嗆了一口火油,簡直令人作嘔,我拚命地咳嗽著,幾乎快把整個喉嚨都給嘔出來了。
“是誰……”
我嘶啞著聲音,艱難地問。到底是誰,要如此置我於死地……
那將領抓著我的頭發,陰森森地問:“想死個明白嗎?”
我已是難受至極,哪裏還吐得出半個字。隻是歇斯底裏地咳嗽著,幹嘔著。
“熊經略命來我殿後,把這些糧草火藥連同——你,統統給燒了!一個不留!”
命懸一線間,我終於明白了。這些迴馬槍的明兵……並非是衝著廣寧來的,而是衝著糧草來的!熊廷弼多半已決定放棄廣寧,那這些糧草火藥就萬萬不能落入敵手。一旦留下糧草,等於助了努/爾哈赤一臂之力,讓他得以駐軍廣寧,直逼山海關去。
沒想到,白駒過隙,十四年了。十四年前初到明朝時,也正是熊廷弼初巡遼東,彈劾李成梁的那一年。皇太極還曾憂心忡忡地與我說道,隻怕這個熊廷弼會是個狠角色。十四年過去,這遼地已然天翻地覆,卻還是他,還是這個南蠻子熊廷弼,注定要來拌這建州一腳,要奪了我的命去……
那將領沒有再看我一眼,將先前的一紙畫卷也扔在了地上,頭也不迴地說道:“點火!”
原來昨夜那隕石冥冥中的預言是對的。我堅持了這麽久,也煎熬了這麽久。走到今天,是真的累了,無力再搏了。善惡有報,恐怕這便是老天要給我的懲罰吧。
熊熊的烈火有如蔓藤一般,順著火油燃了上來,瞬息間,火苗已躥到了我的麵前,濃濃的黑煙擁入我的口鼻,嗆得我喘不過氣來。燃著的糧草越來越多,火勢越來越大,腿上的灼熱感傳來,緊接著便是那皮開肉綻,有如煉獄般的痛楚。烈火焚身,不過是頃刻間的事情。
我曾無數次逢兇化吉,隻怕已用光了這一世所有的運氣。終究……援軍沒有來,金兵沒有來,那個我窮極此生所愛慕之人亦沒有來。
隨著意識一點點地消散,皮膚的痛感一點點地飄忽,我知道,這一次,不會有人來救我了。
這場噩夢,這場美夢,終於要醒來了。
皇太極,可惜我無福無命,撐到你來接我的那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