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來?廣寧這麽大,我該藏到哪裏好呢?試想我若仍留在這承天府,如何能逃得過王化貞手下這些精兵呢?我急迫地問:“我該藏身何處是好?”
孫得功掐指一算,說道:“有一個地方,雖然危險,但不妨一試。”
“哪裏?”
“糧倉藥庫。”
“糧倉藥庫?”我一臉驚愕,那裏明日一定會有重兵把守,且一旦戰起,大批守軍都會去那裏裝載守城器械,如何得以藏身?
“眼下沒有時間解釋了。明日我會派人來接應你,一切見機行事。”
我點頭,“既然如此,那我也唯有相信將軍了。”
孫得功與我作一揖道:“姑娘請放行,四貝勒予以重托,我定然會胡你周全。為汗王拿下廣寧後,去到‘東京城’的日子,孫某還要靠姑娘提攜,在四貝勒那兒多為我說說好話才是。”
這廣寧城還沒有易主呢,孫得功的投誠之心便如此直白。他到底是個勢利的人,此番他謀劃了如此一出好戲,為的不就是像李永芳一樣,極盡諂媚那□□哈赤,從而換得優待嗎?
有時候,抓住了小人的弱點,反而更加值得信賴。我也迴禮,“那是當然。”
孫得功與我匆匆別過後,我便獨自在房中踱步。
我將孫得功方才的話謹記在心。他讓我一定要躲好,證明廣寧城或許還有變數,這個變數不到金軍入城的那一刻,便不會得解。廣寧城破的那一刻,我的間諜身份也會隨之暴露,貿然逃出,很有可能會卷入戰火,無端牽連。孫得功所言解決之策的確屬實,我隻能躲起來,隻要躲過了這一場廣寧亂,我就能跟著皇太極迴遼陽了!
正當我準備入睡之前,王化貞居然召見了我。在廣寧三個月,這還是第一次。
我心存忐忑,這是我在廣寧的最後一晚了,他這時召見我,一定不是巧合。
我在仆從的帶領下到了王化貞的寢臥,他並未和衣,而是坐在桌案前,案上正攤著那封李永芳的降書。
王化貞示意我就座,那仆從皆退了下去,我與他麵麵對坐著,等待他開口發問。
現在的他,看到了西平的敗局之後,怕亦無心再去計較與熊廷弼孰高孰低的戰守之爭了吧。
“我最後問你一遍,李永芳可是真的降明了?”
他語氣低沉,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句問話,讓我徹底陷入的煎熬。瞬息間,千轉百迴了無數個念頭。我的一句謊言,會顛覆整個戰局,左右整個廣寧的命運。道德仁義的考驗,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直以來,我的原則是什麽?幫金兵做內應,對大明來說,是在助紂為虐啊!我的一句謊言,會害死王化貞,害死廣寧牽連的所有守將,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然而我又遙想起了在遼陽的那夜,與皇太極二人在城樓上看著星辰,那般逍遙自在。這便是我尋尋覓覓的安寧,心之所牽的幸福。我從未曾忘記過和他一同許諾過的話。我還要活著,我必須活下去!我還要去那新建的東京城城樓上,同他一起看星辰呢,還要去長白山踏青……蹉跎了這六年,我有太多想要和他一起完成的事情了。
最後,情感打敗了我的理智。這一刻的我……是自私的。縱使知道自己的這份幸福,是用一整個廣寧城換來的,可我還是想要不顧一切地自私一迴。
我沉聲答:“迴大人,是的。”
“那個熊蠻子曾說,這遼地之人不可信,蒙古人不可憑仗,李永芳其人亦不足信托,真正該擔憂的,是廣寧密布的金人耳目。”王化貞正色道,“如今這前兩條都被他給言中了。眼下,我是不是該憂心這後兩條呢?”
看來西平之失後,王化貞終於是起了疑心。幸虧在朝中得勢的人是他而非熊廷弼,不然隻怕我們的這些計謀,早就被識破了罷。
“大人派我招降李永芳時,我就曾問過大人,是否將廣寧都壓在了李永芳一人身上。大人可還記得,當日是如何迴答我的?”
“當然記得。”
我點頭,“既然如此,廣寧若失,大人就不該怪任何人。李永芳本就沒有那個助大人守住廣寧的本事,不僅是他,蒙古也沒有。經撫不和,民心已散,此局無解。”
王化貞聽後,竟是沒有駁斥我,倒是自嘲道:“我忘了我的確是說過,隻要你能活到這一天,我王化貞自會讓你糾錯。”
“大人,我並不關心對錯,也不想呈報複之快。”我搖頭歎息,“大人於我有救命之恩,醫術舉世無雙,因為遼事而白白送命,連老天都會垂憐。樹倒猢猻散,識時務者,應擇良木而棲。忠言逆耳,無論大人信或不信,我此言句句肺腑。”
王化貞微眯著眼睛,審視著我。這番話,是我最後的饋贈……失了廣寧,他要想全身而退,絕無可能。無論善惡是非,他若還想苟且在明朝保命活下去,轉投閹黨,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我雖知道,此時此刻說這番話並不妥當,但再不將這番孫得功要我轉達的勸言說出,隻怕是沒有機會了。
“我……曾親眼目睹李如柏在家中自刎。人言可畏,人心更可畏。李如柏臨終前,仍在怨念道,李家之人,為國捐軀,戰死沙場,乃天經地義,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大人應該明白,我話中何意。”
****
從王化貞處迴來後,我才得以喘息,平複下緊繃的情緒。
興許是提心吊膽了三個月,這一晚,知道金兵已兵臨城下,我睡得異常安穩。顛沛流離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夢裏我甚至難得地見到了葉君坤,他戴著眼鏡,坐在書桌前研究資料,有時候一坐就是一下午。其實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夢見他,來到這邊的時間越長,那一世的記憶就越模糊,我甚至都快忘了我們在北京的家在哪條街上了,忘了我們鑒定科的主任叫什麽名字……或許就算有朝一日,我得以迴到現代,隻怕也會全然跟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了。
第二天。這一日,是正月二十二日。我是被外頭嘈雜的呐喊聲給驚醒的。知道今日有變,昨晚我便收拾好了包袱,醒來後利索地換上了衣服,推開一絲門隙,以探外頭的情況。
隻見那府上的家丁跌跌撞撞地跑去王化貞的寢屋前,大喊著,“老爺!不好啦——金兵打來了!”
一大清早,王化貞一定也還未起。倒是緊守承天府的參將江朝棟先聽到了動靜,疾步過來一把抓住那家丁道:“金兵還在沙嶺呢,怎麽可能就到了廣寧!是誰在外頭以訛傳訛?”
那家奴嚇得腿腳直打哆嗦,“江參將,我……我也不知道啊!外頭的人都在喊呢!說奴酋兵二十萬,已過沙嶺,離城不上一二裏,快些迎接,可以免死……現在城中百姓都紛紛剃發出城,迎接韃王入城了!””
江朝棟一傾耳凝神,也聽到外頭此起彼伏的呐喊聲,方覺事情不妙,立馬甩下這家丁,率兵出了承天府。
我手心出著冷汗,腦中是孫得功交代的四個字——隨機應變。
焦急地又等了一會兒,我仍是沒有等到孫得功所說前來接應之人。這時候,外頭又有幾個小兵衝了進來,吵著要見王化貞。被家丁和府衛給攔了下來。
半個時辰過去,外麵人聲鼎沸,愈加混亂了起來。我知道,孫得功此時一定揭竿而起,把金兵入城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了。這時江朝棟才匆忙趕了迴來,直接大步流星朝王化貞的臥房走去,也不敲門,而是一腳踢下門廳,把門給生生踹開了。
府上眾人皆圍了上去,隻聽見王化貞的大喝聲從裏頭傳來。
“江參將,你不去守城,來此做甚?”
江朝棟不由分說便拽走了王化貞,“還守什麽城!城中民變,百姓已剃頭待詔,開門降賊了!還喊著要縛你去給奴酋獻功呢!事態緊急,大人還是快走吧!”
說著便將王化貞生生拽出了府衙,那一眾仆從見狀,連忙收整了箱子,牽過馬匹跟了上去。
我知道眼下便是時機,趁著廣寧大亂,王化貞還蒙頭不知發生了何事,自顧不暇時,我便得以趁機出逃。
剛出府衙,孫得功派來接應我的部下便駕馬趕到了衙前。時機正好,我跟著他們,翻身上馬,混著紛亂無章的民眾,朝糧草庫的位置挪動。
王化貞一行人便在我前頭不遠的地方。他們一行人眾,在這人山人海,四處逃竄的亂民堆中可謂舉步維艱。那仆從和府衛一前一後地護送王化貞,見不得動彈,仆從情急之下大喊:“是都爺王巡撫,還不快快讓道!”
這一聲不喊則已,一喊出來,眾人皆一下沸騰了,“是都爺!正好——我們拿下他去進獻韃王!”
這一聲喝下,眾人蜂擁而上,團團圍住了王化貞,還將他仆從帶的箱子給奪了去。幸虧府衛把這些亂民給攔住了,不得近身。但王化貞去十分憂心那幾個箱子,伸手欲奪。
亂民不答應,大喊著要把這些東西都交給金兵。
王化貞情急,喊道:“這裏頭都是書劄,別無他物!你們搶去也是無用!”
我漸漸地靠近了他們的人馬,亂民手中高舉的那幾個箱子,我是認得的,裏頭裝著王化貞多年來嘔心瀝血所作醫書,是他的心頭肉,怎麽能舍得讓亂民奪去呢?
可那幫人哪裏相信,強行要拆開箱子一探究竟,爭執不下,眼看就要掐起來了。我於心不忍,想要讓孫得功的部下出手相助。正在這時,江朝棟帶著一行兵馬及時趕到,見形勢不妙,連忙拔刀相向,才解了圍,得以護得王化貞出城。
我一聲歎息,待王化貞出了城,便會知道自己掉入了怎樣一個陷阱之中。到時,像他這樣傲氣的一個人,隻怕也會羞愧得無地自容,更無言以對正從山海關趕來的熊廷弼。
整個廣寧,徹底陷入了混亂,民眾皆往西門蜂擁逃命。我到了糧倉,隻見旁邊便是明軍的火藥庫,正值守城兵馬在領火藥,上城裝放,孫得功派人將這些火藥全數奪了下來,給牢牢封死在了火藥庫。而其餘的兵器糧餉各庫,也都被分頭封住,著人看守。這樣一來,廣寧空有大軍,然卻手無寸鐵,如何能抗擊金兵?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廣寧之計,竟是這樣的。謠傳敵情,製造民亂,動搖軍心,嚇跑主帥,再封死器械火藥庫,以至於守城之戰無可用之兵器。等金兵紛遝而至時,廣寧已是空城一座。
孫得功掐指一算,說道:“有一個地方,雖然危險,但不妨一試。”
“哪裏?”
“糧倉藥庫。”
“糧倉藥庫?”我一臉驚愕,那裏明日一定會有重兵把守,且一旦戰起,大批守軍都會去那裏裝載守城器械,如何得以藏身?
“眼下沒有時間解釋了。明日我會派人來接應你,一切見機行事。”
我點頭,“既然如此,那我也唯有相信將軍了。”
孫得功與我作一揖道:“姑娘請放行,四貝勒予以重托,我定然會胡你周全。為汗王拿下廣寧後,去到‘東京城’的日子,孫某還要靠姑娘提攜,在四貝勒那兒多為我說說好話才是。”
這廣寧城還沒有易主呢,孫得功的投誠之心便如此直白。他到底是個勢利的人,此番他謀劃了如此一出好戲,為的不就是像李永芳一樣,極盡諂媚那□□哈赤,從而換得優待嗎?
有時候,抓住了小人的弱點,反而更加值得信賴。我也迴禮,“那是當然。”
孫得功與我匆匆別過後,我便獨自在房中踱步。
我將孫得功方才的話謹記在心。他讓我一定要躲好,證明廣寧城或許還有變數,這個變數不到金軍入城的那一刻,便不會得解。廣寧城破的那一刻,我的間諜身份也會隨之暴露,貿然逃出,很有可能會卷入戰火,無端牽連。孫得功所言解決之策的確屬實,我隻能躲起來,隻要躲過了這一場廣寧亂,我就能跟著皇太極迴遼陽了!
正當我準備入睡之前,王化貞居然召見了我。在廣寧三個月,這還是第一次。
我心存忐忑,這是我在廣寧的最後一晚了,他這時召見我,一定不是巧合。
我在仆從的帶領下到了王化貞的寢臥,他並未和衣,而是坐在桌案前,案上正攤著那封李永芳的降書。
王化貞示意我就座,那仆從皆退了下去,我與他麵麵對坐著,等待他開口發問。
現在的他,看到了西平的敗局之後,怕亦無心再去計較與熊廷弼孰高孰低的戰守之爭了吧。
“我最後問你一遍,李永芳可是真的降明了?”
他語氣低沉,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句問話,讓我徹底陷入的煎熬。瞬息間,千轉百迴了無數個念頭。我的一句謊言,會顛覆整個戰局,左右整個廣寧的命運。道德仁義的考驗,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直以來,我的原則是什麽?幫金兵做內應,對大明來說,是在助紂為虐啊!我的一句謊言,會害死王化貞,害死廣寧牽連的所有守將,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然而我又遙想起了在遼陽的那夜,與皇太極二人在城樓上看著星辰,那般逍遙自在。這便是我尋尋覓覓的安寧,心之所牽的幸福。我從未曾忘記過和他一同許諾過的話。我還要活著,我必須活下去!我還要去那新建的東京城城樓上,同他一起看星辰呢,還要去長白山踏青……蹉跎了這六年,我有太多想要和他一起完成的事情了。
最後,情感打敗了我的理智。這一刻的我……是自私的。縱使知道自己的這份幸福,是用一整個廣寧城換來的,可我還是想要不顧一切地自私一迴。
我沉聲答:“迴大人,是的。”
“那個熊蠻子曾說,這遼地之人不可信,蒙古人不可憑仗,李永芳其人亦不足信托,真正該擔憂的,是廣寧密布的金人耳目。”王化貞正色道,“如今這前兩條都被他給言中了。眼下,我是不是該憂心這後兩條呢?”
看來西平之失後,王化貞終於是起了疑心。幸虧在朝中得勢的人是他而非熊廷弼,不然隻怕我們的這些計謀,早就被識破了罷。
“大人派我招降李永芳時,我就曾問過大人,是否將廣寧都壓在了李永芳一人身上。大人可還記得,當日是如何迴答我的?”
“當然記得。”
我點頭,“既然如此,廣寧若失,大人就不該怪任何人。李永芳本就沒有那個助大人守住廣寧的本事,不僅是他,蒙古也沒有。經撫不和,民心已散,此局無解。”
王化貞聽後,竟是沒有駁斥我,倒是自嘲道:“我忘了我的確是說過,隻要你能活到這一天,我王化貞自會讓你糾錯。”
“大人,我並不關心對錯,也不想呈報複之快。”我搖頭歎息,“大人於我有救命之恩,醫術舉世無雙,因為遼事而白白送命,連老天都會垂憐。樹倒猢猻散,識時務者,應擇良木而棲。忠言逆耳,無論大人信或不信,我此言句句肺腑。”
王化貞微眯著眼睛,審視著我。這番話,是我最後的饋贈……失了廣寧,他要想全身而退,絕無可能。無論善惡是非,他若還想苟且在明朝保命活下去,轉投閹黨,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我雖知道,此時此刻說這番話並不妥當,但再不將這番孫得功要我轉達的勸言說出,隻怕是沒有機會了。
“我……曾親眼目睹李如柏在家中自刎。人言可畏,人心更可畏。李如柏臨終前,仍在怨念道,李家之人,為國捐軀,戰死沙場,乃天經地義,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大人應該明白,我話中何意。”
****
從王化貞處迴來後,我才得以喘息,平複下緊繃的情緒。
興許是提心吊膽了三個月,這一晚,知道金兵已兵臨城下,我睡得異常安穩。顛沛流離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夢裏我甚至難得地見到了葉君坤,他戴著眼鏡,坐在書桌前研究資料,有時候一坐就是一下午。其實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夢見他,來到這邊的時間越長,那一世的記憶就越模糊,我甚至都快忘了我們在北京的家在哪條街上了,忘了我們鑒定科的主任叫什麽名字……或許就算有朝一日,我得以迴到現代,隻怕也會全然跟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了。
第二天。這一日,是正月二十二日。我是被外頭嘈雜的呐喊聲給驚醒的。知道今日有變,昨晚我便收拾好了包袱,醒來後利索地換上了衣服,推開一絲門隙,以探外頭的情況。
隻見那府上的家丁跌跌撞撞地跑去王化貞的寢屋前,大喊著,“老爺!不好啦——金兵打來了!”
一大清早,王化貞一定也還未起。倒是緊守承天府的參將江朝棟先聽到了動靜,疾步過來一把抓住那家丁道:“金兵還在沙嶺呢,怎麽可能就到了廣寧!是誰在外頭以訛傳訛?”
那家奴嚇得腿腳直打哆嗦,“江參將,我……我也不知道啊!外頭的人都在喊呢!說奴酋兵二十萬,已過沙嶺,離城不上一二裏,快些迎接,可以免死……現在城中百姓都紛紛剃發出城,迎接韃王入城了!””
江朝棟一傾耳凝神,也聽到外頭此起彼伏的呐喊聲,方覺事情不妙,立馬甩下這家丁,率兵出了承天府。
我手心出著冷汗,腦中是孫得功交代的四個字——隨機應變。
焦急地又等了一會兒,我仍是沒有等到孫得功所說前來接應之人。這時候,外頭又有幾個小兵衝了進來,吵著要見王化貞。被家丁和府衛給攔了下來。
半個時辰過去,外麵人聲鼎沸,愈加混亂了起來。我知道,孫得功此時一定揭竿而起,把金兵入城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了。這時江朝棟才匆忙趕了迴來,直接大步流星朝王化貞的臥房走去,也不敲門,而是一腳踢下門廳,把門給生生踹開了。
府上眾人皆圍了上去,隻聽見王化貞的大喝聲從裏頭傳來。
“江參將,你不去守城,來此做甚?”
江朝棟不由分說便拽走了王化貞,“還守什麽城!城中民變,百姓已剃頭待詔,開門降賊了!還喊著要縛你去給奴酋獻功呢!事態緊急,大人還是快走吧!”
說著便將王化貞生生拽出了府衙,那一眾仆從見狀,連忙收整了箱子,牽過馬匹跟了上去。
我知道眼下便是時機,趁著廣寧大亂,王化貞還蒙頭不知發生了何事,自顧不暇時,我便得以趁機出逃。
剛出府衙,孫得功派來接應我的部下便駕馬趕到了衙前。時機正好,我跟著他們,翻身上馬,混著紛亂無章的民眾,朝糧草庫的位置挪動。
王化貞一行人便在我前頭不遠的地方。他們一行人眾,在這人山人海,四處逃竄的亂民堆中可謂舉步維艱。那仆從和府衛一前一後地護送王化貞,見不得動彈,仆從情急之下大喊:“是都爺王巡撫,還不快快讓道!”
這一聲不喊則已,一喊出來,眾人皆一下沸騰了,“是都爺!正好——我們拿下他去進獻韃王!”
這一聲喝下,眾人蜂擁而上,團團圍住了王化貞,還將他仆從帶的箱子給奪了去。幸虧府衛把這些亂民給攔住了,不得近身。但王化貞去十分憂心那幾個箱子,伸手欲奪。
亂民不答應,大喊著要把這些東西都交給金兵。
王化貞情急,喊道:“這裏頭都是書劄,別無他物!你們搶去也是無用!”
我漸漸地靠近了他們的人馬,亂民手中高舉的那幾個箱子,我是認得的,裏頭裝著王化貞多年來嘔心瀝血所作醫書,是他的心頭肉,怎麽能舍得讓亂民奪去呢?
可那幫人哪裏相信,強行要拆開箱子一探究竟,爭執不下,眼看就要掐起來了。我於心不忍,想要讓孫得功的部下出手相助。正在這時,江朝棟帶著一行兵馬及時趕到,見形勢不妙,連忙拔刀相向,才解了圍,得以護得王化貞出城。
我一聲歎息,待王化貞出了城,便會知道自己掉入了怎樣一個陷阱之中。到時,像他這樣傲氣的一個人,隻怕也會羞愧得無地自容,更無言以對正從山海關趕來的熊廷弼。
整個廣寧,徹底陷入了混亂,民眾皆往西門蜂擁逃命。我到了糧倉,隻見旁邊便是明軍的火藥庫,正值守城兵馬在領火藥,上城裝放,孫得功派人將這些火藥全數奪了下來,給牢牢封死在了火藥庫。而其餘的兵器糧餉各庫,也都被分頭封住,著人看守。這樣一來,廣寧空有大軍,然卻手無寸鐵,如何能抗擊金兵?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廣寧之計,竟是這樣的。謠傳敵情,製造民亂,動搖軍心,嚇跑主帥,再封死器械火藥庫,以至於守城之戰無可用之兵器。等金兵紛遝而至時,廣寧已是空城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