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許哲許浩元兩人也在迴去的路上,一路商議了半天,隻是一來夏殿江從頭到尾保持的都是善意的內容,另一方麵也是手裏掌握的信息實在太少,兩人商議了半天,還是每研究個所以然來。最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想著容後再議。
畢竟從目前所知的信息來說,夏殿江包括夏家所表露出來的信息,都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若是夏家真的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居心,等到以後坦誠相待的時候,再商議也不遲。從天湖書院來說,目前可以值得交換的東西實在太多,一時之間,許哲也拿不準夏家想要的究竟是什麽。
當然,不止是許哲,趙太守也在猶疑。
從夏殿江浮出水麵開始,夏殿江包括所有先生,仆役的一舉一動就全部落入了趙太守的眼中,甚至夏殿江每日的行程舉止,都會有專門的人記錄在案,選擇性的把其中重要的事情匯報到趙太守案桌上,更不用說邀約許哲這麽大的一件事情了。
昏黃的燈光下,趙太守看著嗶啵作響的油燈,一下又一下的點著案桌上薄薄的冊子:“憋了這麽久,終於忍不住開始發力了~”之前趙太守還在抱著僥幸,想著也許夏家隻是偶然性的到了天湖。隻到今天看著手裏的信息,才終究可以確認。
夏家所圖不小。
趙主薄偷偷抬眼掃了趙太守一下,看著臉色,小心的加了一句:“隻是不知道他們究竟談得是什麽。夏家所求,若是和咱們一樣,說不得即便那許延年如何承諾,房公都是不會同意的。”
“哼,就那個老古板~”仿佛是想到房公固執的臉麵,趙太守又增添了幾分不豫:“一個破書院,當得比命都重要。若是要他交出這個,都不用我們出手,那老古板自己就能和夏家杠起來。”
說罷又猶疑的看著手邊薄薄的小冊子:“怕就怕這夏家求得並不是這個啊~”
“夏家販布者出身,市農工商,最是低賤不過,為了些許銅臭,甚至可以貢出家中婦孺,以色侍人,吾等不齒亦。”想著這幾十年夏家不停歇的往後宮內院塞入美人族女,趙太守心中不齒的同時又隱隱有些羨慕。
不管怎麽說,隻要是男人,就沒有不聽枕頭風的。往往自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所求的東西,夏家隻需要一雙玉枕,一點朱唇便能如願。趙夏兩家在朝廷上杠過幾次,其中高低,大家心中有數。
想了夏家的作風,趙太守又開始緊張起來:“這夏家商賈人家,向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在明打明的見了許哲,說是沒有目的,我第一個不信。”而且不光是有目的,來頭必然還不小,要不然也不會派了家中嫡係出麵,如此逢迎一個土老帽。酒樓門口迎接,這身段放的可夠低的。
“我們的人可還有消息迴來?”自己雖說曉得今晚夏殿江就會邀約許哲,甚至知道兩人一天的行程和路線,但是兩人的談吐內容,卻是知之甚少。
趙主薄搖搖頭:“夏殿江帶了不少人,我們的人雖說已經盡可能的靠近了,但是夏殿江周圍的人實在太多,接近的很困難。按著菜色殘羹推測,兩人應該是先進了酒水夥食,再談了話。談話時間約莫在三炷香內,時間太短,談妥的可能性很小。”
“隻是許哲離開的時候,麵上並沒有不豫之色,因此兩人的談話,很可能隻是夏家提出條件,那許延年應該還在考慮。”如果許哲在現場,說不得還會大吃一驚,這趙主薄僅僅靠著一些殘骸剩菜,便能大致推斷出自己和夏殿江的前因後果,其中厲害,真真的了不得。
對於這個結果,趙太守心中有數,因此也沒有過多糾結,隻是點點頭表示知曉。趙主薄看著一臉沉思的趙太守:“這夏家來人,會不會和之前家裏來的信有關?”
信?趙太守瞥了一眼書桌的角落,那裏存放著家中寄過來的所有書信。想到書信中的內容:“這天湖書院改革之事,向來由那許延年全權負責,個中細節,我們雖說有所了解,但是畢竟知之不深。”
“隻是我趙家都知之不深,他遠在天邊的夏家又是如何知曉的?”
“可是家中來信,不是說李公已經收到條陳了麽,會不會?”
“怎麽可能!”趙主薄還未說完,就被趙太守打斷了:“他李澤源好容易得了個好處,自己都沒有吃得下去,哪裏可能分給其他人家吃。”再者說了,他夏家不過商賈人家,又有何德何能,能夠入了李澤源的眼。在怎麽說,要合作也是找我趙家啊~
最後一句話趙太守沒有說出口,隻是看著他的神情,分明是這個意思。趙主薄看著一臉不可置信的趙太守:“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並不知道那許延年條陳中的具體內容,他夏家出身卑賤不假,隻是他夏家畢竟源自先秦,幾十代的家財積累下來。。。”
“你是說銀錢?”趙太守看著趙主薄,說道。
“說不得。”趙主薄搖搖頭,現在信息太少,憑空猜測,這的確是最靠近的答案:“大明家族中,夏家並不是最好的家族,也不是最尊貴的家族。如果說有什麽是夏家最為關鍵的,便是他幾十代積累下來的家財。便是太/祖也曾說過:得夏家家財者,可得半數江山。”
而天湖書院目前最大的困境,的確就是資金的稀缺。
“他許延年想要夏家的家財,也得看夏家願不願意,嗬!”隻是嘴裏這樣說著,心中總還是有些掛念:“一會我就修書一封,讓家中再打探打探,看看夏家最近的動向,能不能通過這些調動,看出些許蛛絲馬跡來。”
若是夏家真的願意入股天湖書院,家中必然會跟隨資金的變動。自家手裏也有幾個精於庶務的,從中推測,總能看出一些東西來。
“隻是這夏殿江早不出聲,晚不出聲,偏偏許哲交了條陳的時候才邀約他,其中算計,不得不防啊~”趙主薄想著夏殿江冒出來的時機,還是有些膈應:“東翁,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把重點放在那許延年的條成上。我總覺得,夏家現在出頭,和那條成離不了關係。”
趙太守聽著自家主簿的話,想了想:“隻是因著原先天湖書院的事情,那老古板防我們防備的厲害。我趙家的人,不要說進入核心圈子,便是做普通的教案,都會被那老古板再三考量。”
“天湖書院改革一事,本身就屬於書院的核心事件。想必那老古板也定會防我們防備的厲害,你沒看著這幾次書院遞過來的消息麽,真是愈發的沒用了。”
“天湖書院那邊走不動,那許哲那邊呢?”趙主簿小心的說道:“許延年可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邕城。”
“嗯?”趙太守看著一臉慫恿的主簿:“你是說他的那個,那個主簿,叫,嗯。。。”
“許浩元。”
“對,可是那個許浩元。。。”
“隻要是人,就會有追求。那許浩元雖說和許哲是本家,隻是我冷眼看著,也不像是個不識字的。辛辛苦苦幾十年,最後卻被族裏強製性的分配個了個幸運的家夥做主簿,如果是心中完全服氣,我不信。”便是自己,還不是在苦苦尋找著一個擺脫製約的機會。
“他會願意嗎?”大明朝以讀書為貴,同樣的,對於讀書人的倫理要求也更加高。若是普通百姓,做的事情不舒服了尚且可以婉了東家。但是像是許浩元這種為人主簿的,若是一聲不吭就背主而去,說不得這一輩子的名聲可就毀啦~
“這有什麽,”趙主簿說的輕鬆:“大明朝這麽大,總有他許家夠不著的地方。事成之後,隻要我們找個偏僻的角落把那許浩元一塞,自然就不會有人去他麵前唧唧歪歪。”當然,做為這種背主的家奴,以後必然也是前途無亮的。
“隻是怕他不願意啊~”雖說和那許浩元接觸的不多,但是趙太守怎麽看,都不覺得這許浩元是個會背主的。
“不願意不過是應該代價不大而已,我倒是和他接觸過幾次,看著可不像是個沒野心的。若是我趙家出麵,不說別的,找個縣令的位置總還是可以的。他許浩元若是本身天賦異稟,相信他們許家族裏也不會放棄他轉而支持許哲,現在給了一個他一輩子也考不上的官職,讓他鯉魚躍龍門,從此翻天覆地,已經很夠意思了。”
若是往常,趙太守這樣猶豫,趙主簿必然也就順水推舟的不再提起了畢竟做太守的又不是自己,何苦較真。隻是不知道今天是把握比較大還是怎地,趙主簿一直再不停的慫恿著。趙太守本身也不是個意誌特別堅定的人,聽著趙主簿三言兩語的慫恿,也就開始猶豫起來。趙主簿看著,又加了一把火。
“不然由我出麵,先和他聊聊。若是成了自然是好,若是不曾也不耽擱什麽~”
這倒是好,自己不用出麵,即便被撅了迴來,也礙不著自己的臉麵。趙太守思量片刻,還是點了頭:“你去把。”想了想,又添了一句:“也不用太刻意,慫恿人家主簿叛變,終究是困難了些。”
“好,東翁就等著聽我的好消息把~”趙主簿倒是一臉的自信,似乎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
畢竟從目前所知的信息來說,夏殿江包括夏家所表露出來的信息,都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若是夏家真的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居心,等到以後坦誠相待的時候,再商議也不遲。從天湖書院來說,目前可以值得交換的東西實在太多,一時之間,許哲也拿不準夏家想要的究竟是什麽。
當然,不止是許哲,趙太守也在猶疑。
從夏殿江浮出水麵開始,夏殿江包括所有先生,仆役的一舉一動就全部落入了趙太守的眼中,甚至夏殿江每日的行程舉止,都會有專門的人記錄在案,選擇性的把其中重要的事情匯報到趙太守案桌上,更不用說邀約許哲這麽大的一件事情了。
昏黃的燈光下,趙太守看著嗶啵作響的油燈,一下又一下的點著案桌上薄薄的冊子:“憋了這麽久,終於忍不住開始發力了~”之前趙太守還在抱著僥幸,想著也許夏家隻是偶然性的到了天湖。隻到今天看著手裏的信息,才終究可以確認。
夏家所圖不小。
趙主薄偷偷抬眼掃了趙太守一下,看著臉色,小心的加了一句:“隻是不知道他們究竟談得是什麽。夏家所求,若是和咱們一樣,說不得即便那許延年如何承諾,房公都是不會同意的。”
“哼,就那個老古板~”仿佛是想到房公固執的臉麵,趙太守又增添了幾分不豫:“一個破書院,當得比命都重要。若是要他交出這個,都不用我們出手,那老古板自己就能和夏家杠起來。”
說罷又猶疑的看著手邊薄薄的小冊子:“怕就怕這夏家求得並不是這個啊~”
“夏家販布者出身,市農工商,最是低賤不過,為了些許銅臭,甚至可以貢出家中婦孺,以色侍人,吾等不齒亦。”想著這幾十年夏家不停歇的往後宮內院塞入美人族女,趙太守心中不齒的同時又隱隱有些羨慕。
不管怎麽說,隻要是男人,就沒有不聽枕頭風的。往往自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所求的東西,夏家隻需要一雙玉枕,一點朱唇便能如願。趙夏兩家在朝廷上杠過幾次,其中高低,大家心中有數。
想了夏家的作風,趙太守又開始緊張起來:“這夏家商賈人家,向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在明打明的見了許哲,說是沒有目的,我第一個不信。”而且不光是有目的,來頭必然還不小,要不然也不會派了家中嫡係出麵,如此逢迎一個土老帽。酒樓門口迎接,這身段放的可夠低的。
“我們的人可還有消息迴來?”自己雖說曉得今晚夏殿江就會邀約許哲,甚至知道兩人一天的行程和路線,但是兩人的談吐內容,卻是知之甚少。
趙主薄搖搖頭:“夏殿江帶了不少人,我們的人雖說已經盡可能的靠近了,但是夏殿江周圍的人實在太多,接近的很困難。按著菜色殘羹推測,兩人應該是先進了酒水夥食,再談了話。談話時間約莫在三炷香內,時間太短,談妥的可能性很小。”
“隻是許哲離開的時候,麵上並沒有不豫之色,因此兩人的談話,很可能隻是夏家提出條件,那許延年應該還在考慮。”如果許哲在現場,說不得還會大吃一驚,這趙主薄僅僅靠著一些殘骸剩菜,便能大致推斷出自己和夏殿江的前因後果,其中厲害,真真的了不得。
對於這個結果,趙太守心中有數,因此也沒有過多糾結,隻是點點頭表示知曉。趙主薄看著一臉沉思的趙太守:“這夏家來人,會不會和之前家裏來的信有關?”
信?趙太守瞥了一眼書桌的角落,那裏存放著家中寄過來的所有書信。想到書信中的內容:“這天湖書院改革之事,向來由那許延年全權負責,個中細節,我們雖說有所了解,但是畢竟知之不深。”
“隻是我趙家都知之不深,他遠在天邊的夏家又是如何知曉的?”
“可是家中來信,不是說李公已經收到條陳了麽,會不會?”
“怎麽可能!”趙主薄還未說完,就被趙太守打斷了:“他李澤源好容易得了個好處,自己都沒有吃得下去,哪裏可能分給其他人家吃。”再者說了,他夏家不過商賈人家,又有何德何能,能夠入了李澤源的眼。在怎麽說,要合作也是找我趙家啊~
最後一句話趙太守沒有說出口,隻是看著他的神情,分明是這個意思。趙主薄看著一臉不可置信的趙太守:“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並不知道那許延年條陳中的具體內容,他夏家出身卑賤不假,隻是他夏家畢竟源自先秦,幾十代的家財積累下來。。。”
“你是說銀錢?”趙太守看著趙主薄,說道。
“說不得。”趙主薄搖搖頭,現在信息太少,憑空猜測,這的確是最靠近的答案:“大明家族中,夏家並不是最好的家族,也不是最尊貴的家族。如果說有什麽是夏家最為關鍵的,便是他幾十代積累下來的家財。便是太/祖也曾說過:得夏家家財者,可得半數江山。”
而天湖書院目前最大的困境,的確就是資金的稀缺。
“他許延年想要夏家的家財,也得看夏家願不願意,嗬!”隻是嘴裏這樣說著,心中總還是有些掛念:“一會我就修書一封,讓家中再打探打探,看看夏家最近的動向,能不能通過這些調動,看出些許蛛絲馬跡來。”
若是夏家真的願意入股天湖書院,家中必然會跟隨資金的變動。自家手裏也有幾個精於庶務的,從中推測,總能看出一些東西來。
“隻是這夏殿江早不出聲,晚不出聲,偏偏許哲交了條陳的時候才邀約他,其中算計,不得不防啊~”趙主薄想著夏殿江冒出來的時機,還是有些膈應:“東翁,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把重點放在那許延年的條成上。我總覺得,夏家現在出頭,和那條成離不了關係。”
趙太守聽著自家主簿的話,想了想:“隻是因著原先天湖書院的事情,那老古板防我們防備的厲害。我趙家的人,不要說進入核心圈子,便是做普通的教案,都會被那老古板再三考量。”
“天湖書院改革一事,本身就屬於書院的核心事件。想必那老古板也定會防我們防備的厲害,你沒看著這幾次書院遞過來的消息麽,真是愈發的沒用了。”
“天湖書院那邊走不動,那許哲那邊呢?”趙主簿小心的說道:“許延年可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邕城。”
“嗯?”趙太守看著一臉慫恿的主簿:“你是說他的那個,那個主簿,叫,嗯。。。”
“許浩元。”
“對,可是那個許浩元。。。”
“隻要是人,就會有追求。那許浩元雖說和許哲是本家,隻是我冷眼看著,也不像是個不識字的。辛辛苦苦幾十年,最後卻被族裏強製性的分配個了個幸運的家夥做主簿,如果是心中完全服氣,我不信。”便是自己,還不是在苦苦尋找著一個擺脫製約的機會。
“他會願意嗎?”大明朝以讀書為貴,同樣的,對於讀書人的倫理要求也更加高。若是普通百姓,做的事情不舒服了尚且可以婉了東家。但是像是許浩元這種為人主簿的,若是一聲不吭就背主而去,說不得這一輩子的名聲可就毀啦~
“這有什麽,”趙主簿說的輕鬆:“大明朝這麽大,總有他許家夠不著的地方。事成之後,隻要我們找個偏僻的角落把那許浩元一塞,自然就不會有人去他麵前唧唧歪歪。”當然,做為這種背主的家奴,以後必然也是前途無亮的。
“隻是怕他不願意啊~”雖說和那許浩元接觸的不多,但是趙太守怎麽看,都不覺得這許浩元是個會背主的。
“不願意不過是應該代價不大而已,我倒是和他接觸過幾次,看著可不像是個沒野心的。若是我趙家出麵,不說別的,找個縣令的位置總還是可以的。他許浩元若是本身天賦異稟,相信他們許家族裏也不會放棄他轉而支持許哲,現在給了一個他一輩子也考不上的官職,讓他鯉魚躍龍門,從此翻天覆地,已經很夠意思了。”
若是往常,趙太守這樣猶豫,趙主簿必然也就順水推舟的不再提起了畢竟做太守的又不是自己,何苦較真。隻是不知道今天是把握比較大還是怎地,趙主簿一直再不停的慫恿著。趙太守本身也不是個意誌特別堅定的人,聽著趙主簿三言兩語的慫恿,也就開始猶豫起來。趙主簿看著,又加了一把火。
“不然由我出麵,先和他聊聊。若是成了自然是好,若是不曾也不耽擱什麽~”
這倒是好,自己不用出麵,即便被撅了迴來,也礙不著自己的臉麵。趙太守思量片刻,還是點了頭:“你去把。”想了想,又添了一句:“也不用太刻意,慫恿人家主簿叛變,終究是困難了些。”
“好,東翁就等著聽我的好消息把~”趙主簿倒是一臉的自信,似乎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