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4.12.10
全天庭都在圍觀老子談戀愛[紅樓] 作者:扶蘇與柳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年的夏日是前所未有的酷熱,烈日當頭,街上的車馬都少了許多。賈府內支起了許多冰盆,以此來勉力支撐著身嬌肉貴的主子們,讓他們免受這高溫之苦。
賈琅不過騎馬去與幾個大臣聚了聚,待迴到賈府後,便連那馬兒都變得有氣無力,蹄下發軟,微微張著嘴,像是下一秒便要暈倒過去的模樣。
他忙吩咐小廝們將這馬牽過去喂些冰水,這才緩步走進自己房中。
他這裏因有著幾株修竹隱著一欄曲廊,倒是比別處不同的清僻幽靜。這樣的大日頭底下也不覺得曬,滿院灑落的皆是陰涼。
賈琅入了房,見幾個丫頭都昏昏欲睡的模樣,而那桌前,奶母卻抱著粉雕玉琢的像個團子似的賈莛玩耍。因著天氣炎熱,隻穿了件紅綾白裏的肚兜兒,上麵繡著精巧的蓮花花樣,愈發襯得膚色如雪,眉目如墨了。見到他進來,莛哥兒興奮地手舞足蹈,忙伸出兩條蓮藕也似的小胳膊讓他抱。
賈琅笑著上前,一把把這小侄子抱入了懷中,掂量掂量後驚道:“怎生又重了這許多?”
“哎呦呦,”奶母抿著嘴笑道,“三爺這說的是什麽話,小孩子長身體呢,重點才好呢。”
賈琅摸著自家侄子那肥嘟嘟的雙下巴,見他開心地衝著自己流口水,心內難免便有些憂慮。
這般一直胖下去,若是吃成了個大胖子可如何是好?
賈莛哼哼唧唧,絲毫也不知他所想,熱情地撲上來塗了他一臉的口水。
“可好了,”張氏掀簾進來,見到這一幕,亦忍不住笑道,“這孩子纏你竟比纏他父母還厲害些。你不如和你哥哥說說,讓他把莛哥兒交給你養算了。”
賈琅隻覺得手中沉甸甸的墜手,忙讓這胖娃娃的雙腳站在自己膝上,口中卻笑道:“母親這話說的,難道哥哥的孩子,便不能算作我的孩子了麽?將來少不得還要孝敬我呢。”
張氏聞聽不由撇嘴:“你卻把你自己的孩子置於何地了?倒要讓個侄兒孝敬你,真真是小孩子家說出的話。”
說罷伸出手,將莛哥兒接過來逗弄著他玩。
她哪裏知曉賈琅的心病,既然與水溶兩情相悅,眼中自然是絲毫容不下旁人的;莫說娶妻生子了,他連看那些姑娘家一眼的興致也無。隻是一點,這人倫之念竟是根植於世上人的腦海裏的,因而少不得時時刻刻旁敲側擊一番,使張氏緩緩的心中有數,也免掉了猛地得知而過分氣惱。
母子兩人正敘些家常話兒,卻忽聞懷中那粉娃娃口齒不清道:“呆,呆......”
“呆?”賈琅愣了愣,“呆什麽?”
“你不知道,這孩子是在喊璉兒呢!”張氏笑道,“因著還年紀小,所以說話也說不清楚的,怕是璉兒過來了。”
賈琅迴頭望去,果然透過那翠綠的紗簾看到了個玉袍蟒帶的公子哥兒,慢慢往這邊屋裏走來了。
再看賈莛,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眨也不眨,直直地盯著賈璉走來的那個方向。
賈琅的唇畔不由得就含了笑意,笑道:“這還不算好?我看莛哥兒,倒是依賴大哥的很呢。”
“今日可是熱,”賈璉掀簾進來笑道,“就屬三弟這屋子涼快,所以連太太也來了。”
一時間又瞥見了自己的胖兒子,一下子笑著將他高高地舉起來:“莛哥兒,可曾想爹爹?”
莛哥兒在空中揮舞著自己的四肢,笑的唇邊出現了兩個深深的酒窩。
“我方才還說呢,”張氏笑道,“讓把莛哥兒給你弟弟做兒子呢。”
賈璉的手猛地頓了頓,隨即恍若漫不經心似的,從那靴筒裏抽出一卷紙來。
“三弟今年也十四了,”他與張氏道,“這親事,也該早早定下來的好。否則再等幾年,那些很出挑的大家小姐都該有了人家了。”
一句話真真說到了張氏的心坎上,說的她連連點頭,讚道:“有理。”
賈璉又扭過頭來,對著麵上表情一凝的賈琅調侃道:“三弟莫要害羞,喜歡哪家的女孩子,趁此機會趕快說出來才是。抓緊時間娶妻生子,這才是正統,也好過總抱著我的兒子玩。這麽喜歡,感覺自己生一個才是要緊。”
可他對麵的少年隻是深深地凝視著他,似乎從那眸子裏看出了什麽東西來,隻是輕聲道:“我卻不急,也沒有這個心思。”
“如何沒有?”賈璉索性將這紙張悉數攤開來,一張張拿與他看,“宋家小姐以詩詞歌賦等才情揚名,李家小姐最是那等賢惠知禮的,安家小姐則更是外貌出挑,出類拔萃的很。若是你不喜歡,我這裏還有二三十人,個個門戶根基人物都配得過。三弟,你看如何?”
他雖眉目帶笑,可話中卻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咄咄逼人的很。讓張氏聽了心內也是不解,隻是她忽的想起一事來,笑著將那紙張拿起,細細查看道:“你卻忘了一人。”
賈璉奇道:“如何還能忘,我這都是從那情報販子裏買來的消息,凡是配得過的貴女們都在這裏了。”
張氏伸出白蔥似的手指,去點他的額頭:“怎生偏偏忘了眼前人?你林妹妹最是與琅兒交好的,又是敏兒的親閨女,樣貌才情,個個都是這京城裏數一數二的。當年林老爺還有聯姻之意來著,豈不比外麵那些不知根底的人家更加四角俱全?”
說罷,她笑盈盈向小兒子看去。
可這一看她便看出問題了,小兒子的麵上一點喜色也無,反而緊緊蹙著眉,顯然是不甚情願的。
“怎麽,你竟不願?”張氏驚訝道,“我看你素日對玉兒也是照顧有加,況且她又著實是個好的——”
“母親,”賈琅低聲道,“並非好不好的緣故,隻是兒子總想找一個情投意合之人,方可攜手過此一生。若不是那特定之人,就算有人相陪一生,又有什麽意趣呢?”
他的心頭驀地一動,猛地想起那一襲白衣的身影來。那身影緩緩將自己攬入懷中,麵上俱是前所未有的歡欣寵溺,看著他的眸子時,像是有溫柔的春水在眼中潺潺流動。
那是獨屬於自己一人的涓流。
張氏沉吟許久,方欲讚有理,卻被賈璉猛地打破了。他斜斜靠在二人對麵,眸子慢慢掃過端坐著的弟弟,狹長的鳳眸裏顏色一點點沉了下去。
“是沒找到,”他厲聲問道,“還是不敢說?”
賈琅含笑迴看過去,一絲退縮也無:“哥哥這是什麽意思?”
二人目光在空中交匯了許久,空氣似乎一下子凝滯了下來。張氏以為他們二人吵架了,忙將賈璉拉走:“你也不要鬧你弟弟了,快些去做你的事是正經。”
因而自己亦去房間裏做些針線活兒,獨留賈琅一人坐在椅子上,將嘴角那笑意悉數收了起來。隻垂著眸子沉思不語,心內卻有一點是無比清楚的。
賈璉,怕是已經知道他與水溶之事了。
【怎麽辦?】太上老君擔憂道,【要不要將他的記憶都消去?】
出乎意料的是,賈琅果斷拒絕了他。
“不要。”
【為何?】太上老君不懂了,【你若是不采取這手段,若是他真真正正看了出來,去你那便宜爹娘那裏說上一說,豈不是苦了你?】
“無需說出去,”賈琅淡淡抿抿唇,笑了笑,“早晚,也是要將這事情安排妥當的。”
他賈琅,從來都不是那等畏畏縮縮不敢向前之人。既然如此心悅一人,自然是要與他光明正大攜手於陽光下的。
張氏抱了賈莛往自己屋子裏去,又立在那廊下看了一會子仙鶴展翅。正看得賈莛手舞足蹈興奮不已時,忽聽有人來報,道:“顧家太太來了。”
張氏略住了腳步,驚道:”這大早晚來做什麽?外頭這樣大的太陽呢。“便連聲命人請進來,自己將懷中這胖娃娃交予了奶母,忙忙地換了見客穿的大衣服,方才出來見人。
“這是什麽風,把你這尊大佛給吹來了?”她笑道。
廳裏坐著的,卻是位風韻猶存的婦人;眉眼間依稀能看出當年傾城的模樣兒,頗有幾分傲氣在裏麵,是如今守著邊疆的顧江雲的夫人,亦是年輕時名揚千裏的大家閨秀。
二人見過了禮,顧太太便道:“我也不與你客氣,我二人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交情了。隻是今日為著一事,竟得我拉下這臉麵來求你。”
因而說著,麵上早已漲紅了,眼中也含著淚,很是難以開口的模樣。
張氏奇道:“這是怎麽說?姐姐素日那樣要強的一個人,這十幾年來我竟是第一次從你這裏聽到這求字。可是出了什麽事?”
顧太太低了頭,緩緩道:“因著府中老太太著實病得厲害,需要那幾百年的老山參當藥引子方好。可是你也知道,我那府中本來也不是個多有餘錢的,竟將那藥材都用光了。這東西少見,又無處去買,因此......因此,少不得厚著臉皮來求上一求。”
張氏見她顯然很是羞恥,忙笑言安慰道:“這是個什麽事兒,也值得姐姐這樣難,不過略幫一幫而已,哪裏就用到了求字。”因而忙命柳意從那庫中翻出了三根已有幾百年的老山參來,皆放在精致的紅木匣子裏,一同交與了顧太太。
顧太太先看了藥材,一時麵上便有了喜色,道:“這藥能用,想來老太太的病也會有起色的了。”
張氏見她顯然是關切至極,不由得歎道:“你真真是個孝順的。顧將軍為國守邊,難為你替他孝敬他父母這十幾年。這大日頭底下還親自奔忙著來求藥,可見是孝心甚誠。”
“你哪裏知我心中的苦?”顧太太卻從嘴角流露出幾分苦澀來,隻是輕聲歎了口氣,卻又倔強地挺直了脊背,一句話也不往下說了。她再三謝過了張氏,方才命人捧著那匣子小心翼翼出了門,匆匆趕迴府去了。
賈琅不過騎馬去與幾個大臣聚了聚,待迴到賈府後,便連那馬兒都變得有氣無力,蹄下發軟,微微張著嘴,像是下一秒便要暈倒過去的模樣。
他忙吩咐小廝們將這馬牽過去喂些冰水,這才緩步走進自己房中。
他這裏因有著幾株修竹隱著一欄曲廊,倒是比別處不同的清僻幽靜。這樣的大日頭底下也不覺得曬,滿院灑落的皆是陰涼。
賈琅入了房,見幾個丫頭都昏昏欲睡的模樣,而那桌前,奶母卻抱著粉雕玉琢的像個團子似的賈莛玩耍。因著天氣炎熱,隻穿了件紅綾白裏的肚兜兒,上麵繡著精巧的蓮花花樣,愈發襯得膚色如雪,眉目如墨了。見到他進來,莛哥兒興奮地手舞足蹈,忙伸出兩條蓮藕也似的小胳膊讓他抱。
賈琅笑著上前,一把把這小侄子抱入了懷中,掂量掂量後驚道:“怎生又重了這許多?”
“哎呦呦,”奶母抿著嘴笑道,“三爺這說的是什麽話,小孩子長身體呢,重點才好呢。”
賈琅摸著自家侄子那肥嘟嘟的雙下巴,見他開心地衝著自己流口水,心內難免便有些憂慮。
這般一直胖下去,若是吃成了個大胖子可如何是好?
賈莛哼哼唧唧,絲毫也不知他所想,熱情地撲上來塗了他一臉的口水。
“可好了,”張氏掀簾進來,見到這一幕,亦忍不住笑道,“這孩子纏你竟比纏他父母還厲害些。你不如和你哥哥說說,讓他把莛哥兒交給你養算了。”
賈琅隻覺得手中沉甸甸的墜手,忙讓這胖娃娃的雙腳站在自己膝上,口中卻笑道:“母親這話說的,難道哥哥的孩子,便不能算作我的孩子了麽?將來少不得還要孝敬我呢。”
張氏聞聽不由撇嘴:“你卻把你自己的孩子置於何地了?倒要讓個侄兒孝敬你,真真是小孩子家說出的話。”
說罷伸出手,將莛哥兒接過來逗弄著他玩。
她哪裏知曉賈琅的心病,既然與水溶兩情相悅,眼中自然是絲毫容不下旁人的;莫說娶妻生子了,他連看那些姑娘家一眼的興致也無。隻是一點,這人倫之念竟是根植於世上人的腦海裏的,因而少不得時時刻刻旁敲側擊一番,使張氏緩緩的心中有數,也免掉了猛地得知而過分氣惱。
母子兩人正敘些家常話兒,卻忽聞懷中那粉娃娃口齒不清道:“呆,呆......”
“呆?”賈琅愣了愣,“呆什麽?”
“你不知道,這孩子是在喊璉兒呢!”張氏笑道,“因著還年紀小,所以說話也說不清楚的,怕是璉兒過來了。”
賈琅迴頭望去,果然透過那翠綠的紗簾看到了個玉袍蟒帶的公子哥兒,慢慢往這邊屋裏走來了。
再看賈莛,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眨也不眨,直直地盯著賈璉走來的那個方向。
賈琅的唇畔不由得就含了笑意,笑道:“這還不算好?我看莛哥兒,倒是依賴大哥的很呢。”
“今日可是熱,”賈璉掀簾進來笑道,“就屬三弟這屋子涼快,所以連太太也來了。”
一時間又瞥見了自己的胖兒子,一下子笑著將他高高地舉起來:“莛哥兒,可曾想爹爹?”
莛哥兒在空中揮舞著自己的四肢,笑的唇邊出現了兩個深深的酒窩。
“我方才還說呢,”張氏笑道,“讓把莛哥兒給你弟弟做兒子呢。”
賈璉的手猛地頓了頓,隨即恍若漫不經心似的,從那靴筒裏抽出一卷紙來。
“三弟今年也十四了,”他與張氏道,“這親事,也該早早定下來的好。否則再等幾年,那些很出挑的大家小姐都該有了人家了。”
一句話真真說到了張氏的心坎上,說的她連連點頭,讚道:“有理。”
賈璉又扭過頭來,對著麵上表情一凝的賈琅調侃道:“三弟莫要害羞,喜歡哪家的女孩子,趁此機會趕快說出來才是。抓緊時間娶妻生子,這才是正統,也好過總抱著我的兒子玩。這麽喜歡,感覺自己生一個才是要緊。”
可他對麵的少年隻是深深地凝視著他,似乎從那眸子裏看出了什麽東西來,隻是輕聲道:“我卻不急,也沒有這個心思。”
“如何沒有?”賈璉索性將這紙張悉數攤開來,一張張拿與他看,“宋家小姐以詩詞歌賦等才情揚名,李家小姐最是那等賢惠知禮的,安家小姐則更是外貌出挑,出類拔萃的很。若是你不喜歡,我這裏還有二三十人,個個門戶根基人物都配得過。三弟,你看如何?”
他雖眉目帶笑,可話中卻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咄咄逼人的很。讓張氏聽了心內也是不解,隻是她忽的想起一事來,笑著將那紙張拿起,細細查看道:“你卻忘了一人。”
賈璉奇道:“如何還能忘,我這都是從那情報販子裏買來的消息,凡是配得過的貴女們都在這裏了。”
張氏伸出白蔥似的手指,去點他的額頭:“怎生偏偏忘了眼前人?你林妹妹最是與琅兒交好的,又是敏兒的親閨女,樣貌才情,個個都是這京城裏數一數二的。當年林老爺還有聯姻之意來著,豈不比外麵那些不知根底的人家更加四角俱全?”
說罷,她笑盈盈向小兒子看去。
可這一看她便看出問題了,小兒子的麵上一點喜色也無,反而緊緊蹙著眉,顯然是不甚情願的。
“怎麽,你竟不願?”張氏驚訝道,“我看你素日對玉兒也是照顧有加,況且她又著實是個好的——”
“母親,”賈琅低聲道,“並非好不好的緣故,隻是兒子總想找一個情投意合之人,方可攜手過此一生。若不是那特定之人,就算有人相陪一生,又有什麽意趣呢?”
他的心頭驀地一動,猛地想起那一襲白衣的身影來。那身影緩緩將自己攬入懷中,麵上俱是前所未有的歡欣寵溺,看著他的眸子時,像是有溫柔的春水在眼中潺潺流動。
那是獨屬於自己一人的涓流。
張氏沉吟許久,方欲讚有理,卻被賈璉猛地打破了。他斜斜靠在二人對麵,眸子慢慢掃過端坐著的弟弟,狹長的鳳眸裏顏色一點點沉了下去。
“是沒找到,”他厲聲問道,“還是不敢說?”
賈琅含笑迴看過去,一絲退縮也無:“哥哥這是什麽意思?”
二人目光在空中交匯了許久,空氣似乎一下子凝滯了下來。張氏以為他們二人吵架了,忙將賈璉拉走:“你也不要鬧你弟弟了,快些去做你的事是正經。”
因而自己亦去房間裏做些針線活兒,獨留賈琅一人坐在椅子上,將嘴角那笑意悉數收了起來。隻垂著眸子沉思不語,心內卻有一點是無比清楚的。
賈璉,怕是已經知道他與水溶之事了。
【怎麽辦?】太上老君擔憂道,【要不要將他的記憶都消去?】
出乎意料的是,賈琅果斷拒絕了他。
“不要。”
【為何?】太上老君不懂了,【你若是不采取這手段,若是他真真正正看了出來,去你那便宜爹娘那裏說上一說,豈不是苦了你?】
“無需說出去,”賈琅淡淡抿抿唇,笑了笑,“早晚,也是要將這事情安排妥當的。”
他賈琅,從來都不是那等畏畏縮縮不敢向前之人。既然如此心悅一人,自然是要與他光明正大攜手於陽光下的。
張氏抱了賈莛往自己屋子裏去,又立在那廊下看了一會子仙鶴展翅。正看得賈莛手舞足蹈興奮不已時,忽聽有人來報,道:“顧家太太來了。”
張氏略住了腳步,驚道:”這大早晚來做什麽?外頭這樣大的太陽呢。“便連聲命人請進來,自己將懷中這胖娃娃交予了奶母,忙忙地換了見客穿的大衣服,方才出來見人。
“這是什麽風,把你這尊大佛給吹來了?”她笑道。
廳裏坐著的,卻是位風韻猶存的婦人;眉眼間依稀能看出當年傾城的模樣兒,頗有幾分傲氣在裏麵,是如今守著邊疆的顧江雲的夫人,亦是年輕時名揚千裏的大家閨秀。
二人見過了禮,顧太太便道:“我也不與你客氣,我二人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交情了。隻是今日為著一事,竟得我拉下這臉麵來求你。”
因而說著,麵上早已漲紅了,眼中也含著淚,很是難以開口的模樣。
張氏奇道:“這是怎麽說?姐姐素日那樣要強的一個人,這十幾年來我竟是第一次從你這裏聽到這求字。可是出了什麽事?”
顧太太低了頭,緩緩道:“因著府中老太太著實病得厲害,需要那幾百年的老山參當藥引子方好。可是你也知道,我那府中本來也不是個多有餘錢的,竟將那藥材都用光了。這東西少見,又無處去買,因此......因此,少不得厚著臉皮來求上一求。”
張氏見她顯然很是羞恥,忙笑言安慰道:“這是個什麽事兒,也值得姐姐這樣難,不過略幫一幫而已,哪裏就用到了求字。”因而忙命柳意從那庫中翻出了三根已有幾百年的老山參來,皆放在精致的紅木匣子裏,一同交與了顧太太。
顧太太先看了藥材,一時麵上便有了喜色,道:“這藥能用,想來老太太的病也會有起色的了。”
張氏見她顯然是關切至極,不由得歎道:“你真真是個孝順的。顧將軍為國守邊,難為你替他孝敬他父母這十幾年。這大日頭底下還親自奔忙著來求藥,可見是孝心甚誠。”
“你哪裏知我心中的苦?”顧太太卻從嘴角流露出幾分苦澀來,隻是輕聲歎了口氣,卻又倔強地挺直了脊背,一句話也不往下說了。她再三謝過了張氏,方才命人捧著那匣子小心翼翼出了門,匆匆趕迴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