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科舉世子


    按照禮部的儀式,朱由檢送走了這一批皇家陸軍官校首屆畢業的三個學員中的優秀代表就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朱由檢滿臉愧意,捉急忙慌地和五娘公主還有她帶過來的十幾個小孤兒吃了一頓午餐。午餐也沒有吃好,主要是五娘慢慢的學會了說話,光是她說的話就讓朱由檢沒有時間動快子。朱由檢這時候也隻有耐著性子聽五娘講自己孤兒院的事情。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光是靠著問皇後、懿安還有王承恩化緣,五娘的孤兒院現在已經遍布北直隸幾個主要的州府,目前就有兩三千人之多了。朱由檢默默地將這件事情記在心裏麵,要是小孩子自己的玩耍也好,可是眼見著已經龐大到了這個地步,就需要朝廷的介入了。


    否則,接下去一定又會走到別的歪路上。


    但是他並沒有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告訴五娘,隻是不停的誇獎著和鼓勵著她。


    當他一再一次出來的時候,武英殿正殿上麵已經換了一批人。


    禮部的何如寵還在,剩下的人變成了孔尚乾和錢謙益。


    錢謙益年紀輕輕的兩鬢卻是有了白發。


    “陛下,這次縣學的考試,北直隸一共一百七十八個蒙學,三千一百五一名蒙生參與。最大者十三歲,最小者十歲。其中一共九百三十名考上了縣學。成績最高者為昌平縣甲字蒙學。先生是杜景素。他們今年一共一百二十名蒙生,考入縣學七十五名。前三名均為該蒙校蒙生。”


    “年後春節還有科舉大試和學院招生考試,錢先生也要注意身體啊。可不要科舉尚未舉行,先生自己倒是給累倒了,中午用過餐了沒有?”


    “陛下,臣曉得。臣吃過了。”


    “吃什麽吃,怎麽錢謙益都不在朕的麵前說真話了。”


    等待皇帝陛下的召見是一個技術活,更是一個力氣活。通常內侍都會提前一個時辰要求大家在偏殿等著。大臣們又為了避免殿前失禮,自己也不吃飯,就這麽硬扛著。


    “行了,朕也是沒有吃好,光是聽著五娘都囔了。這孩子自從耳朵壞了沒說過話,現在好像要把以前的話全部給補迴來一樣。”


    “王承恩,讓小廚房給大家都上一點吃的。”


    廚房裏麵都是現成的,很快一人一份的羊肉鍋子配上碧澄澄的碧粳飯就端了上來。


    在朱由檢這裏,沒有寢不言食不語的規矩。他端著飯碗,與孔尚乾說道:


    “已經入冬了,現在京師裏麵一共五千多各個省來的科舉士子。朕這裏給孔先生一個任務,辛苦先生將這五千學子挨個見上一麵,一個人都不要漏了。”


    “臣知道了。”這是個刷聲望的機會,孔尚乾又不傻,趕緊應承了下來。不過他還是不習慣邊吃飯邊說話,幹脆就將飯碗給放了下來。


    朱由檢也知道孔尚乾就是一個書生,還真不一定能搞得定,就轉身跟錢謙益說道:


    “錢謙益你現在兼著國子監的官職,說起話來可能更方便一些。迴頭你專程去一趟戶部,幾個事情朕說,你記一下。”


    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


    “讓各省商會出人,按照行省將士子們組織起來。一定要人數清楚,定時查看,莫要漏過一人。這樣士子們也有了可以說話的地方,有了問題也知道去找誰,朝廷也不用額外的增派人手。明白了沒有?”


    錢謙益點點頭,這個沒有問題,商會本來就會照顧自己行省的士子,現在隻不過朝廷將這個明確化而已。更何況,戶部還掌握著商會的大宗交易和稅收,朝廷也有控製的手段。


    “老錢去戶部,孔尚乾你要辛苦一點,不要光聽商會說,自己親自走一遍,五千人士子你挨個見一遍。”說著,朱由檢又迴頭看了看王承恩。


    “大伴,你從內庫裏麵支應十萬兩銀子和二十萬兩官票。五千人每人十兩官票加上十兩銀子的禮物那是少不了的,請孔先生以皇後的名義給大家發下去。”


    “臣代替科舉士子謝陛下和皇後。”孔尚乾趕緊出席,就是下跪叩頭。


    朱由檢招招手,讓王承恩將他招唿了起來。


    “最主要的是那些借助在古廟、道觀、農家的士子,朕聽說了,還有些士子是住在橋頭窯洞的,這些人都要走訪到。若是環境尚可,那邊罷了。若是環境不行,也可以暫時安頓到官校去。官校之中,這屆學院已經離開,空出了不少的宿舍。若是真有缺錢的,朕不是剛才給了一些錢財麽,你酌情發放下去。不要多,夠生活就可以了。”


    “臣知道了。”


    “剩下就是陝西、河南、甘肅、山東的考生了,他們那裏都是人禍,一個福王一個膠州王,肯定自顧不暇。孔先生去跟他們說,朝廷在北直隸還有些田地,若是他們願意,則可以安頓書信驛站,將家人父母接過來落戶居住。”


    猛吃了兩口飯,喝了一口湯,這才又說道:


    “朕剛才說的最後一條,錢謙益你去和內閣通報一下。看看韓首輔的意見,免得朕想差了。”


    一頓飯的時間,又是沒有能好好正端的吃幾口,正說著話,王承恩過來說道:


    “陛下,約好的時間到了。”


    流程還是那個流程,隻不過這次受到表彰的是昌平甲字蒙學的先生杜景素。他沒有勳章,隻有禮部發放的證書和朱由檢親筆寫的教書育人四個大字的牌匾。


    發完了獎,朱由檢依舊是對著杜景素還有錢謙益說了自己的想法。


    “打仗是兵部的事情,收稅是戶部的事情,唯獨教書育人的這個事情是朕的事情。大明現在的蒙學已經有了快要貳佰所。錢卿家,你要想一下,要是蒙學有一天到了一萬家,縣學到了三千家的時候,大明誰來管理這些學校。一年一所學校的支出是一千兩,這就是千萬兩的支出啊。”


    錢謙益對於數字根本就是完全沒有概念,皇帝這麽一說,他卻是被嚇了一大跳。


    “一千萬兩!?”


    “是啊,是今年大明歲收的兩倍。”朱由檢補充說道。


    “這……這……”錢謙益平日裏麵對於皇帝陛下說的蒙學有概念,但是對於這種規模和投入就完全沒有概念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


    朱由檢畫了一個圈子,將杜景素、錢謙益、孔尚乾劃了進來。


    “朕的目標是五年之後,朝廷要有一個和六部並列的教育部。專門負責蒙學、縣學、學院和科舉。這個部門一年也是上千萬支應的大部。從教材的編撰、到考試舉行、到錄取入學、到畢業確認。幾位,任重而道遠,大家都多多努力吧。”


    給幾位畫了餅子,描繪了遠大的前途後,朱由檢又要趕往城門和皇後會和。懿安皇後和秦良玉老將軍迴來了,說不得他們要出城門去迎接。


    城內還不是很明顯,城外的雪花已經很大了。


    朱由檢坐在馬車內,將手伸到皇後的麵前,任由皇後輕輕的握住。


    “朕這個皇帝啊,比農家的驢子還不如。”


    “信王又說笑了。”皇後一高興,或者一生氣,都會叫朱由檢信王。


    “哪有將自己比作驢子的。”


    “朕就是。這個大明的磨盤可要比農家的磨盤沉多了。”


    皇後也知道皇上最近忙的一塌湖塗,她也不說話,隻是將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懷中,輕輕的摩挲著。


    “誰叫信王成了陛下了麽。”


    “陛下說的下江南,還有時間麽?”


    說到這裏朱由檢自己都有點尷尬。


    “有,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等到開春了,朕就和皇後下江南去。”


    “信王可莫要騙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錯刀如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錯刀如何並收藏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