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英靈殿前


    崇禎二年臘月,英靈殿修建完成,各路的將領也迴到了京師。


    修好的英靈殿佇立在紫禁城的西邊新拆遷出來的空地之上,和原本的皇家寺廟連接在了一起。


    依著地勢,高高在上的大殿本身並不大。但是英靈殿的園區占地卻很寬廣,上麵栽種了無數的鬆樹和柏樹。中間一條石板鋪成的道路從大門開始,筆直的通向英靈殿的正殿。


    在道路的兩旁,是無數麵高大的黑色旗幟,上麵一條條的金龍不像外麵的黑龍旗那樣張牙舞爪,而是半閉著眼睛,哀傷地匍匐在雲朵之上。


    風從鬆柏之間吹過,將黑龍旗吹得簌簌作響,在大殿的東北角,是一座巨大的大鍾。


    朱由檢拒絕了寺廟和龍虎山的請求,並沒有將英靈殿的看守責任交給他們,而是將英靈殿的交給了錦衣衛。由此,鑾儀衛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儀仗隊,專門用於犧牲將士迎接、路途和安放。今天的他們就站在英靈殿大門外,等待著準備上殿的各路主帥們。


    安靈儀式的引導人是秦王朱存樞,他穿了一身黑色的長袍,站在英靈殿的正門口的高台之上。


    英靈殿的大門隻有今天才敞開,好像是歡迎在外犧牲的英靈從長長的甬道迴到自己在大明的家。


    在鑾儀衛的帶領下,第一個上殿的是錦衣衛的指揮使李若鏈,他手裏麵捧著一卷薄薄的帛布,上麵是錦衣衛崇禎二年逝去的將士的名單。走到了高台之下,他將自己手中的帛布交給了站在高台下麵的鑾儀衛,然後側身麵對通往大殿的甬道,雙手交織放在胸前,仿佛等待著自己的子弟們迴歸錦衣衛一般。


    鑾儀衛登上高台,將帛布轉交給了祭祀的司儀朱存樞,他小心翼翼地展開了帛布,開始用一種略帶著吟唱的調子,開始朗誦上麵每一個名字。


    每督導一個名字,大殿之中的鑾儀衛就會將他們的牌位懸掛到大殿之內的牆麵上。


    接下來是西廠的魏忠賢,西廠的名單也很長。雖然魏忠賢的臉被黑紗蒙著,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他是誰。


    排在第三位的是科學院。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結伴而來的。在院長徐光啟的陪伴下,孫元化捧著犧牲在試驗場和生產線上的名單,宋應星捧著紅薯和玉米。為了科學院的名單,朱由檢還和禮部的人爭執了半天,才讓工匠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國家祭祀儀式上。


    孫承宗站在朱由檢的身後,所以學院派出來的還是三個學員代表。他們今年名單上的人一部分是犧牲在訓練場上,一部分是犧牲在學生軍的實習戰場上。


    每一個學生軍犧牲的名單後麵,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軍中職位。


    接下來,老將軍秦良玉,腰杆筆直的走了上來,身邊還跟著一位渾身白色孝服的女子,將名單遞給朱存樞之後,老將軍就自己一個人站立在大門的門檻處,神色一下子就垮了下去,像是一個老守門人。


    她的第三軍在大同犧牲的並不多,可是卻是朗誦名單最長的一位。光是戚家軍有名有姓的將士就足足有三千一百七十多名。最後讀到戚繼光的名字的時候,朱由檢走了出來,將戚家軍三個字的金牌轉交給了老將軍身邊的女子。由她一步一叩頭的將這一麵金牌供奉在了大殿的供桌之上。


    以前朱由檢對這些儀式是不相信的,他甚至連逢年過節上墳的事情都不願意去參加。可是今天,站在大殿外麵的他甚至能夠看到那些影影倬倬的亡魂,按照這大殿外高聳入雲的巨大的燈籠的指示,從四麵八方攜手飛了迴來,擁擠著,觀望著,推拉著走進了這座大殿。


    儀式在安置了戚家軍的銘牌之後繼續進行。


    董朝莆代表著夜不收。


    洪承疇代表著第三軍。


    袁崇煥代表著第四軍。


    趙率教代表著第一軍。


    越往後代表戰事越是激烈,越往後他們手中的帛布也越來越厚,到了老將軍趙率教的時候,帛布幾乎堆滿了朱存樞麵前的長桌。


    原本空蕩蕩的英靈殿大禮堂,僅僅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被靈位占滿了一大麵牆麵,每一個逝者的靈位也不過隻有一寸寬而已,兩寸長而已。


    一壇骨灰、三十個龍銀,以及一張軍部蓋章的文書。


    這就是崇禎二年每一個戰士死戰之後的全部所得。


    也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痕跡。


    骨灰需要專人護送迴犧牲將士的家中安葬,龍銀也需要發放給戰士的親屬。至於證書,一式兩份,一份送給家屬,另外一份會在縣衙中存檔。


    按照崇禎二年新頒布的律法,在犧牲將士名下的田產,十五年可以不交稅,兄弟子女可以優先入大明正軍和皇家學院。


    讀完這一萬二千多姓名之後,朱由檢在朱存樞的帶領下,一絲不苟地完成了接下來所有的祭拜儀式。即使朱由檢無比討厭王朝中所有的繁瑣的形式化的驛丞,可是今天,麵對著這一套禮儀,他做的不厭其煩。一絲不苟。


    所有的將軍們在大殿之上束手而立。


    充當英靈殿指揮官的朱存樞,已經在高台之上站立了四個時辰,但是他的聲音依然中正平和,讓每一個將士的名字清晰的飄蕩在鬆柏之間。


    同樣的,站立在英靈殿大門兩側的孫承宗和韓鑛,他們雙手抱在胸前,臉上帶著端莊和煦的笑容,注視著眼前空空的走廊,仿佛注視著即將要出征的士兵一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孔尚乾並沒有上殿,他帶領著上千名的士子和已經考上了縣學的學子們,坐在大殿之外的鬆柏林中。


    隨著大殿裏麵一聲聲的鍾聲響起來的時候,這上千名的士子開始齊聲朗誦文天祥的遺篇。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朗朗的讀書聲和長鳴的鍾聲混雜在一起,如同天籟之音。


    一直到黃昏的時刻,祭祀的儀式才宣告結束。


    送走了所有的禮官,朱由檢手持一把橫刀,跌坐在英靈殿的大殿之上,他的身後是一大麵凋刻著世界地圖的牆麵。


    剩下的將軍和重臣都坐在他的麵前。


    “莫要自汙,朕不是一個容不下戰功的皇帝。”朱由檢坐在無數的蠟燭上麵,開口說道。


    “真還沒有昏庸到需要你們貪汙娶妾才能活下來的地步。”


    說話間,趙率教和熊文燦走了出來,跪在正中間。


    “一個六十歲了還要迎娶京師中的美人,一個讓手下到錦衣衛去告狀自己貪汙。”朱由檢沒聲的笑了笑。


    “你們這是看不起朕,還是看不起你們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錯刀如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錯刀如何並收藏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