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皇帝接見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 作者:錯刀如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百零一章皇帝接見
秦王朱存樞現在應該是大明活的最揚眉吐氣的藩王了。
當年,他第一個接受了剛剛登基的皇帝陛下朱由檢的詔書。
馬上就扔下了在陝西秦王府的瓶瓶罐罐和良田美舍,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妹義無反顧的上了京城。
所有的宗親權貴都在準備看他的笑話,覺得在藩王中第一個人頭落地的就應該是他。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宗親權貴墳頭草都已經三尺高的時候,秦王朱存樞還能夠邁著方步走進代表著帝國最高的權利機構,朱由檢都必須要抽出來專門的時間來接見他。
“國之大事,在祭與戎。崇禎二年漂泊在外的將士英靈都會在最近迴到京師來。朕想要把這件事情交給你,不知道秦王意下如何?”
對於已經歸順的秦王,朱由檢寬宏大量的多。
秦王不僅放棄了封地,甚至將封地全部的田地都還給了朝廷,所要換取的無非是自己和家裏人一個科舉和工作的自由。朱由檢才不管後麵有沒有人支持他,給他出主意,他要的就是一個榜樣和一個標本。
所以,即便是安頓事情,朱由檢還是盡量使用詢問的語氣。
“倘若陛下信任,臣樂意至極。”
現在的秦王也將自己擺到了一個臣子的角度。
“英靈殿建築也已經完成,其中涉及社稷家國的布置,也要秦王費心了。”
“臣遵旨。”秦王覺得知道今日,自己才獲得了皇帝陛下又一次對自己的信任。
而朱由檢卻是一身輕鬆,覺得自己將新年前最大的一個麻煩給甩了出去。
按照他的想法,對於英靈的安置要以這些死去的英靈為主,而並不需要一個宏大的儀式。這種想法剛剛透漏出來了一句,就收獲了兵部和禮部的一致的反對。
行吧,既然在人家的地盤中做法事,還是要多多尊重一下本地土著的意見。朱由檢別的不行,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情一定要交待給對的人去做,就不會有什麽大麻煩。
站在殿下的禮部尚書何如寵和秦王朱存樞竊竊私語,在祭祀的這件事情上,明顯禮部尚書和秦王的共同語言要遠遠地勝過自己。
要不是今日這武英殿之上還有別的事情,何如寵都準備和秦王直接離開。
朱由檢穿著一身明黃的大禮服,端在在寶座之上,微微的點了點頭。
他身邊的小太監開始扯著嗓子高唿: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一名江衛春以及雙親覲見。”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二名閔於以及雙親覲見。”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三名戴九章以及雙親覲見。”
這是朱由檢今天要見的第一批人,也是今年陸軍官校第一批正式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陸軍官校自然是有陸軍官校的禮儀,第二批九十六個學生組成的儀仗隊,身著黑衣和紅披風,手執帶著寒光凜凜刺刀的新式步槍在皇家儀鑾衛的身前排成了兩排。
六個小號手舉起了帶有黑底紅龍的龍旗的小號,吹響了大明軍隊的迎賓曲。
江衛春他們倒還好,平日裏也不是沒有見過皇帝,所以今天在這個大陣仗之前,雖然受有點緊張但是卻還不怯場,攙扶著自己的雙親,緩緩地從皇家馬車上麵下來,沿著台階走進了武英殿。
他們的親屬可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江衛春已經沒有了父母,他就是在自己的姐姐和姐夫的幫扶下,才能讀完書。所以今天來的是他們來自貴州山區的姐姐和姐夫,還有他們的女兒。
閔於是京城京營的子弟,自己的父親原來就是一個遊擊,今日也是穿戴著自己以前的戰袍,跟在自己兒子的後麵。他的母親在自己的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原本還有兩個父親的小妾爭著搶著要來,結果卻被自己的父親一句話就給堵死了:“那是什麽地方?也是你們想去就能去的?”
戴九章是個孤兒,他是朱由檢的義女五娘公主從京城丐幫手中花了五鬥糜子換迴來的孩子其中的一個。也是五娘的孤兒院裏麵最大的一個。沒有父母,戴九章就自己做主邀請了五娘參加自己的儀式。五娘公主也沒有推辭,隻是今天並不是五娘一個人來,她還帶了同一批孤兒院裏麵的十幾個小孤兒們。
所以,盡管戴九章沒有父母,卻是這三家中人最多的一批。光是他們,禮部就動用了三輛馬車。
朱由檢牽頭,禮部尚書何如寵,軍部首輔孫承宗,兵部尚書閻鳴泰站成了一排。
閻鳴泰將名次證書頒發到了每一位學生的手中。
孫承宗為自己的學生帶上遊擊的標誌。
何如寵則是把一枚帝國的梅花勳章遞給了陛下朱由檢,由他依次的為每一位學生佩戴在軍裝的胸前。給父母的則是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麵書寫著錫類之仁四個大字。
當看到五娘公主的時候,朱由檢還是覺得自己這一時間卻是冷落了這個孩子,他特意的走過去拍了拍五娘公主的頭,然後讓王承恩將公主和他身邊的小孤兒們帶到後殿去玩耍。
“怎麽樣,戴九章?”朱由檢目送著五娘離開,一轉身就看到了戴九章。這孩子他也是見過的,所以在學校的時候也格外關注。
昨天晚上學院將對應的三百七十個各個地方空缺的職務全部排布在了學校的大禮堂中。第一屆畢業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成績的排序,依次上前挑選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你選中了哪裏?”寒暄也是這一次活動的一個必要的環節。朱由檢也是看著那兩位的父母姐姐有點手抖腳抖的,這才選了戴九章先舒緩一下氣氛。
“大明第一軍甲字火炮營遊擊。”戴九章清晰的說道。
作為第三名,他並沒有選擇軍部參謀部、兵部兵馬司等清閑權貴的職務,而是選擇麽目前來看大明最苦也最危險的去處,倒是有點讓朱由檢大出意料。
“行啊!”朱由檢高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自己的主意就好,我大明第一軍,雖然說環境艱苦了一些,但是也不是誰說去就能去的。”
“你們呢?”朱由檢觀察到了江衛春的姐姐眼睛都是紅的,心裏也猜到了一點。倒是閔於的父親還是老京營將軍的做派,笑嗬嗬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臣選擇了西北夜不收,準備前往寧夏衛所。”江衛春先站了出來。
嗯,這又是一個不怕死的。夜不收經過整編,現在隻剩下不到五千人,一共六個衛所。其中寧夏衛所是明年的重中之重,他們要肩負著大明收複河套一帶的重任。
“學院裏麵已經開始布置了嗎?”朱由檢一邊問孫承宗,一邊走向自己的書桌。他知道這個孩子選擇夜不收的寧夏衛,也是奔著大的軍事任務去的。
“迴陛下,已經開始了。寧夏衛現在尚在蘭州府,就等著明年的統一調度了。學校會同兵部參謀部已經演練了很多次了。”
“朕把這些娃娃都交給軍部,軍部也要用心。”
“臣知道。”
朱由檢從自己的書桌中掏出一柄短槍,遞給了江衛春。
“能在三百人中間取得第一名,朕就對你去寧夏衛有信心。這柄短槍是科學院送給朕的,有了你們,朕什麽時候都用不上這個玩意,送給你防身。大姐如母,兒行千裏母擔憂,記著,一定要完成任務,也一定要整整齊齊的迴來。”
“嗚嗚……”
在江衛春旁邊的姐姐再也忍不住,直接就哭了出來。
“喏!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江衛春半跪著接過了朱由檢遞過來的短槍,有點尷尬地看著自己的姐姐。
“行啦,莫要用朝廷的那些禮儀。出發前好好地陪著姐姐在京師裏麵逛一逛。”
“你呢?”朱由檢最後問向閔於。
“迴陛下的話,臣選了福州海軍。”閔於看到其他人,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好意思。他的父親就更不好意思了。
“咱們就是地上的娃娃,過個河都能沉了底了,今天陛下在這,你趕緊給老子把自己選擇給變了。你去夜不收、去遼東,老子把你送過去都行,你去什麽海軍啊。”
“怎麽,去年的海軍短訓上有成績?”朱由檢倒是很高興。
去年熊文燦組織了一批弗朗機的水手和炮艦的指揮官來到了軍校搞了一個海軍的短訓,沒有幾個人合格,聽到這個消息的朱由檢還鬱悶了好長的時間。
“去年海軍短訓第一名。熊大人還專門給我來信了。”閔於紅著臉說道。
“這是好事啊,怎麽還難為情。”
朱由檢從自己的桌子上麵將自己繪製的一副世界地圖卷了起來,遞給了他。
“大明今日之事,在西北,在遼東。可是你們知道不?大明的百年在哪裏?就在大洋,在海軍!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你去的那裏更兇險,更辛苦,但是也是最有希望的地方!”
秦王朱存樞現在應該是大明活的最揚眉吐氣的藩王了。
當年,他第一個接受了剛剛登基的皇帝陛下朱由檢的詔書。
馬上就扔下了在陝西秦王府的瓶瓶罐罐和良田美舍,帶著自己的兄弟姐妹義無反顧的上了京城。
所有的宗親權貴都在準備看他的笑話,覺得在藩王中第一個人頭落地的就應該是他。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宗親權貴墳頭草都已經三尺高的時候,秦王朱存樞還能夠邁著方步走進代表著帝國最高的權利機構,朱由檢都必須要抽出來專門的時間來接見他。
“國之大事,在祭與戎。崇禎二年漂泊在外的將士英靈都會在最近迴到京師來。朕想要把這件事情交給你,不知道秦王意下如何?”
對於已經歸順的秦王,朱由檢寬宏大量的多。
秦王不僅放棄了封地,甚至將封地全部的田地都還給了朝廷,所要換取的無非是自己和家裏人一個科舉和工作的自由。朱由檢才不管後麵有沒有人支持他,給他出主意,他要的就是一個榜樣和一個標本。
所以,即便是安頓事情,朱由檢還是盡量使用詢問的語氣。
“倘若陛下信任,臣樂意至極。”
現在的秦王也將自己擺到了一個臣子的角度。
“英靈殿建築也已經完成,其中涉及社稷家國的布置,也要秦王費心了。”
“臣遵旨。”秦王覺得知道今日,自己才獲得了皇帝陛下又一次對自己的信任。
而朱由檢卻是一身輕鬆,覺得自己將新年前最大的一個麻煩給甩了出去。
按照他的想法,對於英靈的安置要以這些死去的英靈為主,而並不需要一個宏大的儀式。這種想法剛剛透漏出來了一句,就收獲了兵部和禮部的一致的反對。
行吧,既然在人家的地盤中做法事,還是要多多尊重一下本地土著的意見。朱由檢別的不行,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情一定要交待給對的人去做,就不會有什麽大麻煩。
站在殿下的禮部尚書何如寵和秦王朱存樞竊竊私語,在祭祀的這件事情上,明顯禮部尚書和秦王的共同語言要遠遠地勝過自己。
要不是今日這武英殿之上還有別的事情,何如寵都準備和秦王直接離開。
朱由檢穿著一身明黃的大禮服,端在在寶座之上,微微的點了點頭。
他身邊的小太監開始扯著嗓子高唿: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一名江衛春以及雙親覲見。”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二名閔於以及雙親覲見。”
“宣皇家陸軍官校崇禎二年第一批第三名戴九章以及雙親覲見。”
這是朱由檢今天要見的第一批人,也是今年陸軍官校第一批正式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陸軍官校自然是有陸軍官校的禮儀,第二批九十六個學生組成的儀仗隊,身著黑衣和紅披風,手執帶著寒光凜凜刺刀的新式步槍在皇家儀鑾衛的身前排成了兩排。
六個小號手舉起了帶有黑底紅龍的龍旗的小號,吹響了大明軍隊的迎賓曲。
江衛春他們倒還好,平日裏也不是沒有見過皇帝,所以今天在這個大陣仗之前,雖然受有點緊張但是卻還不怯場,攙扶著自己的雙親,緩緩地從皇家馬車上麵下來,沿著台階走進了武英殿。
他們的親屬可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江衛春已經沒有了父母,他就是在自己的姐姐和姐夫的幫扶下,才能讀完書。所以今天來的是他們來自貴州山區的姐姐和姐夫,還有他們的女兒。
閔於是京城京營的子弟,自己的父親原來就是一個遊擊,今日也是穿戴著自己以前的戰袍,跟在自己兒子的後麵。他的母親在自己的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原本還有兩個父親的小妾爭著搶著要來,結果卻被自己的父親一句話就給堵死了:“那是什麽地方?也是你們想去就能去的?”
戴九章是個孤兒,他是朱由檢的義女五娘公主從京城丐幫手中花了五鬥糜子換迴來的孩子其中的一個。也是五娘的孤兒院裏麵最大的一個。沒有父母,戴九章就自己做主邀請了五娘參加自己的儀式。五娘公主也沒有推辭,隻是今天並不是五娘一個人來,她還帶了同一批孤兒院裏麵的十幾個小孤兒們。
所以,盡管戴九章沒有父母,卻是這三家中人最多的一批。光是他們,禮部就動用了三輛馬車。
朱由檢牽頭,禮部尚書何如寵,軍部首輔孫承宗,兵部尚書閻鳴泰站成了一排。
閻鳴泰將名次證書頒發到了每一位學生的手中。
孫承宗為自己的學生帶上遊擊的標誌。
何如寵則是把一枚帝國的梅花勳章遞給了陛下朱由檢,由他依次的為每一位學生佩戴在軍裝的胸前。給父母的則是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麵書寫著錫類之仁四個大字。
當看到五娘公主的時候,朱由檢還是覺得自己這一時間卻是冷落了這個孩子,他特意的走過去拍了拍五娘公主的頭,然後讓王承恩將公主和他身邊的小孤兒們帶到後殿去玩耍。
“怎麽樣,戴九章?”朱由檢目送著五娘離開,一轉身就看到了戴九章。這孩子他也是見過的,所以在學校的時候也格外關注。
昨天晚上學院將對應的三百七十個各個地方空缺的職務全部排布在了學校的大禮堂中。第一屆畢業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成績的排序,依次上前挑選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你選中了哪裏?”寒暄也是這一次活動的一個必要的環節。朱由檢也是看著那兩位的父母姐姐有點手抖腳抖的,這才選了戴九章先舒緩一下氣氛。
“大明第一軍甲字火炮營遊擊。”戴九章清晰的說道。
作為第三名,他並沒有選擇軍部參謀部、兵部兵馬司等清閑權貴的職務,而是選擇麽目前來看大明最苦也最危險的去處,倒是有點讓朱由檢大出意料。
“行啊!”朱由檢高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自己的主意就好,我大明第一軍,雖然說環境艱苦了一些,但是也不是誰說去就能去的。”
“你們呢?”朱由檢觀察到了江衛春的姐姐眼睛都是紅的,心裏也猜到了一點。倒是閔於的父親還是老京營將軍的做派,笑嗬嗬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臣選擇了西北夜不收,準備前往寧夏衛所。”江衛春先站了出來。
嗯,這又是一個不怕死的。夜不收經過整編,現在隻剩下不到五千人,一共六個衛所。其中寧夏衛所是明年的重中之重,他們要肩負著大明收複河套一帶的重任。
“學院裏麵已經開始布置了嗎?”朱由檢一邊問孫承宗,一邊走向自己的書桌。他知道這個孩子選擇夜不收的寧夏衛,也是奔著大的軍事任務去的。
“迴陛下,已經開始了。寧夏衛現在尚在蘭州府,就等著明年的統一調度了。學校會同兵部參謀部已經演練了很多次了。”
“朕把這些娃娃都交給軍部,軍部也要用心。”
“臣知道。”
朱由檢從自己的書桌中掏出一柄短槍,遞給了江衛春。
“能在三百人中間取得第一名,朕就對你去寧夏衛有信心。這柄短槍是科學院送給朕的,有了你們,朕什麽時候都用不上這個玩意,送給你防身。大姐如母,兒行千裏母擔憂,記著,一定要完成任務,也一定要整整齊齊的迴來。”
“嗚嗚……”
在江衛春旁邊的姐姐再也忍不住,直接就哭了出來。
“喏!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江衛春半跪著接過了朱由檢遞過來的短槍,有點尷尬地看著自己的姐姐。
“行啦,莫要用朝廷的那些禮儀。出發前好好地陪著姐姐在京師裏麵逛一逛。”
“你呢?”朱由檢最後問向閔於。
“迴陛下的話,臣選了福州海軍。”閔於看到其他人,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好意思。他的父親就更不好意思了。
“咱們就是地上的娃娃,過個河都能沉了底了,今天陛下在這,你趕緊給老子把自己選擇給變了。你去夜不收、去遼東,老子把你送過去都行,你去什麽海軍啊。”
“怎麽,去年的海軍短訓上有成績?”朱由檢倒是很高興。
去年熊文燦組織了一批弗朗機的水手和炮艦的指揮官來到了軍校搞了一個海軍的短訓,沒有幾個人合格,聽到這個消息的朱由檢還鬱悶了好長的時間。
“去年海軍短訓第一名。熊大人還專門給我來信了。”閔於紅著臉說道。
“這是好事啊,怎麽還難為情。”
朱由檢從自己的桌子上麵將自己繪製的一副世界地圖卷了起來,遞給了他。
“大明今日之事,在西北,在遼東。可是你們知道不?大明的百年在哪裏?就在大洋,在海軍!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你去的那裏更兇險,更辛苦,但是也是最有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