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王夫差看到孫武的畫像之後,那臉色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片刻之後勃然大怒,將手中的畫像直接扔在地上,雙眼之中幾予噴火,轉頭看著伯嚭怒生喝問。
“你給本王解釋一下,為什麽事情會走到現在這種地步?當初你不是派人專門去查驗過,說孫武子已經死了嗎?怎麽如今他會出現在費邑?”
此時的伯嚭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雖然臉上表現的慌張,但是心中相對比較鎮定,他慌忙上前行了一禮,語氣之中充滿了懊悔之情,然後說道。
“臣下當初也是想要借此來穩定吳國軍隊,沒有想到被人算計了,如今細想一下,心中也是恐懼不已,那蒙荻心思竟然如此的深沉,恐怕從一開始對於我吳國都沒安好心。”
“想當初申胥出使漢國,迴來之後與大王說話言辭十分的激烈,想必一定是在漢國發生了什麽事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必當時蒙荻已經做好了通盤的謀劃。”
“他就是知道我們吳伯有申胥和孫武子,所以不敢抵擋才想出來了這種辦法,就是想要瓦解我吳國的根基,隻是臣下一時不查中了對方的計策,還請大王恕罪。”
這就是伯嚭的聰明之處,他心裏麵很清楚吳王夫差是一個頗為自負之人,在這種時候主動認錯是一個以退為進的好辦法,而且把所有的罪責全部攬到自己的身上。
這樣一來吳王夫差反應過來之後,也就有了台階下,畢竟當初可是他一力堅持賜死伍子胥,如今事情搞成了這個樣子,夫差也不好就此借題發揮。
長出了一口氣之後,夫差皺著眉頭緩緩站起身來,在大帳之中來迴走了幾步,心中不停的在盤算著,現在他可是充滿了懊悔,當初應該直接派人出掉孫武才是。
而且蒙荻這一手,讓夫差心中都感覺有些恐懼,考慮如此之長遠,而且做事情滴水不漏,如今又有了孫武的輔佐,讓他也感覺將來想要進攻漢國的話,恐怕情況不會太過樂觀。
不過事情已經走到了這種地步,在夫差的心中,已經將漢國作為了吳國首要的敵人,畢竟孫武和伍子胥相交莫逆,在他看來現在孫武肯定在想盡辦法要滅了吳國。
這跟當年伍子胥一心想要滅了楚國一樣,想到這裏夫差顯得更加煩躁,忽然轉頭說道。
“你馬上去見郵良,看一看晉國的態度如何,隻要他們願意配合我們出兵,那麽我們吳國做出一些讓步也是可以的,不管怎麽樣不能讓漢國繼續發展下去了。”
“如果有孫武子幫助漢國練兵的話,那麽情況就會大有不同,真是沒有想到蒙荻竟然還有這樣的手段,也怪當時寡人過於心軟,打蛇不死必受反噬。”
伯嚭聽到這話以後心中一喜,自己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接下來隻要能把晉國的事情給談成了,那麽還能順道立上一功!
在淮城的大道之上,一名青年人眯著眼睛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這正是趙鞅的庶子趙無恤,此時他的眼中充滿了驚奇,好像看到什麽都讓他感覺新鮮。
忽然麵前一個須發潔白的道士,擋在了他的麵前,上下打量了一下趙無恤,這個老道士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微微拱了拱手,然後開口說道。
“這位公子有禮了,看你的相貌氣度不像是普通人,衣著卻是樸實無華,穿在身上顯得合身得體,將來恐怕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趙無恤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微微吃驚之色,知道這一次自己是遇到了高人,看對方的打扮,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也不敢怠慢,直接拱手行了一禮,然後說道。
“這位老先生眼光果然獨道,隻是在下有事在身,恕不能報上姓名,聽說漢國之內有一位道家先生名叫顏闔,不知道可是老先生。”
那老道士聽到這話以後,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打量了一下四周,開口說道。
“老夫乃是楚人,隻是最近楚國有些動蕩,再加上聽說漢國有了新氣象,所以專程前來一觀,一看之下果然有些收獲,這漢國行事跟其他諸侯國十分的不同。”
“至於你所說的顏闔,老夫聽說過他的名聲,但是並沒有見過此人,看起來這位公子對於漢國之事也是了如指掌,不知道這一次前來漢國所謂何事?”
說這話的時候,老道士的臉上帶著笑容,似乎已經看穿了趙無恤的來意一般,這讓他的心中略微有些驚訝,隨後就是淡然一笑,然後不答反問。
“在下也十分好奇,老先生看起來仙風道骨,既然不是顏闔顏先生,又從楚國而來,難道是想要借這個機會投校漢國嗎?”
聽到這話以後,老道士哈哈一笑,聲音十分的爽朗,完全不像是一個老者。
“老夫年紀已經大了,沒有了這樣的心思,隻是覺得看到了新鮮的東西,難免有些好奇,隻是今日有緣跟公子相見,還是有句話想要送給公子。”
“當今天下亂世已起,恐怕從此以後,天下的諸侯國之間就會征伐不斷,也會因此有天下無數的蒼生白白送掉性命,所以有道是有可為而有可不為,順勢而為方為正道。”
說完之後,見到一行人匆匆而來,老道是淡然,一笑接著說道。
“公子應該早走一步了,再晚的話恐怕就來不及脫身了。”
趙無恤聞言迴頭一看,就見到一隊漢國士兵正朝著這邊圍舉而來,心中就是一驚,匆匆拱了拱手,然後就向前走去,那老道士卻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而這對漢國士兵領頭之人正是顏闔,他到了近前之後,眼中有些疑惑地看了趙無恤的背影一眼,不過並沒有派人追過去,而是神色十分恭敬地找到了老道士的麵前。
“晚輩見過老萊子,漢侯得知老前輩從楚國前來,十分仰慕老前輩的才學,特意派在下前來相請,還請老前輩移步。”
(本章完)
“你給本王解釋一下,為什麽事情會走到現在這種地步?當初你不是派人專門去查驗過,說孫武子已經死了嗎?怎麽如今他會出現在費邑?”
此時的伯嚭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雖然臉上表現的慌張,但是心中相對比較鎮定,他慌忙上前行了一禮,語氣之中充滿了懊悔之情,然後說道。
“臣下當初也是想要借此來穩定吳國軍隊,沒有想到被人算計了,如今細想一下,心中也是恐懼不已,那蒙荻心思竟然如此的深沉,恐怕從一開始對於我吳國都沒安好心。”
“想當初申胥出使漢國,迴來之後與大王說話言辭十分的激烈,想必一定是在漢國發生了什麽事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想必當時蒙荻已經做好了通盤的謀劃。”
“他就是知道我們吳伯有申胥和孫武子,所以不敢抵擋才想出來了這種辦法,就是想要瓦解我吳國的根基,隻是臣下一時不查中了對方的計策,還請大王恕罪。”
這就是伯嚭的聰明之處,他心裏麵很清楚吳王夫差是一個頗為自負之人,在這種時候主動認錯是一個以退為進的好辦法,而且把所有的罪責全部攬到自己的身上。
這樣一來吳王夫差反應過來之後,也就有了台階下,畢竟當初可是他一力堅持賜死伍子胥,如今事情搞成了這個樣子,夫差也不好就此借題發揮。
長出了一口氣之後,夫差皺著眉頭緩緩站起身來,在大帳之中來迴走了幾步,心中不停的在盤算著,現在他可是充滿了懊悔,當初應該直接派人出掉孫武才是。
而且蒙荻這一手,讓夫差心中都感覺有些恐懼,考慮如此之長遠,而且做事情滴水不漏,如今又有了孫武的輔佐,讓他也感覺將來想要進攻漢國的話,恐怕情況不會太過樂觀。
不過事情已經走到了這種地步,在夫差的心中,已經將漢國作為了吳國首要的敵人,畢竟孫武和伍子胥相交莫逆,在他看來現在孫武肯定在想盡辦法要滅了吳國。
這跟當年伍子胥一心想要滅了楚國一樣,想到這裏夫差顯得更加煩躁,忽然轉頭說道。
“你馬上去見郵良,看一看晉國的態度如何,隻要他們願意配合我們出兵,那麽我們吳國做出一些讓步也是可以的,不管怎麽樣不能讓漢國繼續發展下去了。”
“如果有孫武子幫助漢國練兵的話,那麽情況就會大有不同,真是沒有想到蒙荻竟然還有這樣的手段,也怪當時寡人過於心軟,打蛇不死必受反噬。”
伯嚭聽到這話以後心中一喜,自己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接下來隻要能把晉國的事情給談成了,那麽還能順道立上一功!
在淮城的大道之上,一名青年人眯著眼睛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這正是趙鞅的庶子趙無恤,此時他的眼中充滿了驚奇,好像看到什麽都讓他感覺新鮮。
忽然麵前一個須發潔白的道士,擋在了他的麵前,上下打量了一下趙無恤,這個老道士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微微拱了拱手,然後開口說道。
“這位公子有禮了,看你的相貌氣度不像是普通人,衣著卻是樸實無華,穿在身上顯得合身得體,將來恐怕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趙無恤聽到這話以後,臉上露出微微吃驚之色,知道這一次自己是遇到了高人,看對方的打扮,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也不敢怠慢,直接拱手行了一禮,然後說道。
“這位老先生眼光果然獨道,隻是在下有事在身,恕不能報上姓名,聽說漢國之內有一位道家先生名叫顏闔,不知道可是老先生。”
那老道士聽到這話以後,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打量了一下四周,開口說道。
“老夫乃是楚人,隻是最近楚國有些動蕩,再加上聽說漢國有了新氣象,所以專程前來一觀,一看之下果然有些收獲,這漢國行事跟其他諸侯國十分的不同。”
“至於你所說的顏闔,老夫聽說過他的名聲,但是並沒有見過此人,看起來這位公子對於漢國之事也是了如指掌,不知道這一次前來漢國所謂何事?”
說這話的時候,老道士的臉上帶著笑容,似乎已經看穿了趙無恤的來意一般,這讓他的心中略微有些驚訝,隨後就是淡然一笑,然後不答反問。
“在下也十分好奇,老先生看起來仙風道骨,既然不是顏闔顏先生,又從楚國而來,難道是想要借這個機會投校漢國嗎?”
聽到這話以後,老道士哈哈一笑,聲音十分的爽朗,完全不像是一個老者。
“老夫年紀已經大了,沒有了這樣的心思,隻是覺得看到了新鮮的東西,難免有些好奇,隻是今日有緣跟公子相見,還是有句話想要送給公子。”
“當今天下亂世已起,恐怕從此以後,天下的諸侯國之間就會征伐不斷,也會因此有天下無數的蒼生白白送掉性命,所以有道是有可為而有可不為,順勢而為方為正道。”
說完之後,見到一行人匆匆而來,老道是淡然,一笑接著說道。
“公子應該早走一步了,再晚的話恐怕就來不及脫身了。”
趙無恤聞言迴頭一看,就見到一隊漢國士兵正朝著這邊圍舉而來,心中就是一驚,匆匆拱了拱手,然後就向前走去,那老道士卻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而這對漢國士兵領頭之人正是顏闔,他到了近前之後,眼中有些疑惑地看了趙無恤的背影一眼,不過並沒有派人追過去,而是神色十分恭敬地找到了老道士的麵前。
“晚輩見過老萊子,漢侯得知老前輩從楚國前來,十分仰慕老前輩的才學,特意派在下前來相請,還請老前輩移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