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明朝堂隻需要兩種人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遵命。”
“等等!”
就在毛驤準備離開之時,朱棣連忙出聲製止。
隻不過對於朱棣的話,毛驤好似沒有聽到一般,頭也不迴的朝樓下走去。
見此情形,朱棣忙看向朱標問道:
“大哥,那陳道頗有禮數,為何要除掉他?”
對那個陳道,朱棣的觀感還是十分不錯的。
他甚至已經想好,找個機會在朱標麵前替陳道美言幾句。
而且他也打定主意,改日要到兵馬司去找陳道。
畢竟陳道對他恭敬萬分,並不是因為他燕王的身份....
“大哥,陳道無罪啊,為何要殺他?”
看著朱棣滿臉疑惑,極不情願的樣子。
朱標抿了口茶水,淡淡說道:
“因為此人心術不正。”
“心術不正?從何說起啊!”
“其一,你不過少年,他已經三十幾歲,而且還是個六品的京都官員。”
“你應該也知道,京都的六品官,而且還是在兵馬司供職的六品官。饒是對外地而來的三品按察使,那個陳道都可以頤指氣使,他又怎麽可能對你這個不過十幾歲的少年畢恭畢敬?”
“這....”朱棣也覺得有些不對,可這也不應該是除掉陳道的理由啊。
“大哥....”
“按理來說。”不等朱棣說完,朱標直接打斷道:“縱然你所言有理,常人也無法忍受一個與自己兒子一般年紀的少年,當眾訓斥。”
“可方才那個陳道卻始終都對你畢恭畢敬。”
“唯一能解釋的,便是他已經猜到你身份貴胄!”
朱棣凝眉沉思。
雖然覺得朱標說得有道理,可卻也不想承認。
他更願意相信,是他剛才的話讓陳道感覺醍醐灌頂,陳道這才對他畢恭畢敬。
“大哥,聞道有先後。萬一陳道為人謙遜,聞過則喜呢?”
“有這個可能。不過他方才可曾告知你,他家在何處,幾時當班?”
“這.....這恐怕也說明不了陳道心術不正吧。”
見朱棣還在嘴硬,朱標輕笑一聲,繼續說道:
“他既然覺得與你誌趣相投,約定與你改日再敘。”
“可他為何不直接告訴你,他家在何處,幾時當班。”
“說白了,這便是陳道對你的一次篩選。”
“篩選?”
“嗯,若你隻是富貴人家的少爺,明日定不會去尋他。”
“畢竟沒有那個富貴人家願意與兵馬司的人扯上瓜葛。”
“然而若你明日正好在他當班之時,前往兵馬司尋他。縱然你未曾表明身份,他也同樣能確定你身份貴胄。”
“畢竟能查閱兵馬司官員幾時當班的,除了天家便是一些勳貴之家才能辦到。”
被朱標這麽一說,朱棣心中猛的咯噔了一下。
縱然他還想嘴硬,可現在卻也說不出半句反駁的話來。
的確,若陳道真與他相見恨晚,自然要告知家在何處。
就算不方便告知住址,也該約定具體時間,而不是讓他去兵馬司碰運氣。
如此說來,這陳道還真是別有用心。
“四弟,若你明日去尋陳道,他必然對你事事逢迎,讓你覺得與他誌趣相投,甚至相見恨晚。”
“如此一來,接下來你會怎麽做?”
“這....”朱棣猶豫片刻,默默歎了口氣道:“提...提拔他,在大哥你,和父皇麵前替他美言幾句....”
“這便是陳道的目的了!”
被朱標這麽一說,朱棣心頭俱顫,失魂落魄的坐在原地。
真不是朱棣內心脆弱,連這麽個小小的打擊都接受不了。
隻是他剛才覺得與陳道言語投機。
朱棣當即便想到了戰死北平的那幾個弟兄。
他想到陳國標、朱觀,以及用身體幫他擋下箭雨的小旗趙鬆。
他甚至還想著,改日買一壇好酒與陳道大醉一場。
這樣也算是兌現與陳國標、朱觀、小旗趙鬆先前的約定。
也能稍稍彌補他心中的遺憾。
可讓朱棣沒想到的是。
陳道這王八蛋竟然隻是想借助他燕王的身份,青雲直上!
一想到自己還拿陳國標、朱觀、趙鬆和陳道對比,朱棣就愈發覺得對不起那幾個戰死的弟兄。
“哼!文人沒一個好東西!”
看著朱棣冷哼一聲,一手狠狠砸在桌子上。
朱標倒也不太在意。
畢竟朱棣還小,怎麽對付文人,他日後自然能明白。
“不過大哥,那你為何隻殺陳道,對他同行幾人卻不予理會?”
朱棣能有此一問,朱標還是很高興的。
說明朱棣沒有被情緒左右,還能看到其他的微末小節。
“實際上,殺陳道並非因為他目的不純,想借你扶搖直上。”
“相反,若他足夠聰明,孤還真不介意給他一場富貴。”
“那大哥你為何還要除掉他?”
看著朱棣一臉疑惑的樣子,朱標沒有第一時間迴答,反而扯開話題繼續說道:
“朝中大臣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人。”
“一類是極為聰明人,也願意展現自己聰明的人。像李善長、胡惟庸這樣的。”
“他們不用皇帝開口下旨,便能準確猜到皇帝的意思。等皇帝下旨之時,他們便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另一種人,便是普通人,凡事都需要皇帝明確下旨。也隻有皇帝下旨後,他們才會開始準備。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這類人。”
“朝中的官員可以分為這兩類人, 而且也隻需要這兩類人。”
“似那些聰明到能猜到皇帝的意思,卻還裝傻充愣的人,不需要留在朝堂。就好比說劉伯溫。”
“而另外一種,就是資質平庸,卻還喜歡裝聰明的人,也不需要留在朝堂。就好比眼前的陳道。”
朱標頓了一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繼續說道:
“陳道臨走前,意味深長看了孤一眼。”
“這便說明,你我的身份,他已經猜到七七八八了。”
“可他故意不說穿,也不來拜見你我。”
“這不就是想等你我表明身份後,他好言說自己早有預料,好彰顯自己那點小聰明?”
“或許陳道此時正在為今日的表現洋洋得意。”
“可殊不知,他的這點小聰明,在皇帝眼中如同小醜一般。”
“這樣的人將來進入朝堂,也隻會猜錯皇帝的意思,甚至還讓皇帝有些措手不及。”
朱標沒有明說。
當年廖永忠沉江小明王,就是自作聰明。
對於小明王,老朱有更妥善的辦法,壓根就不必自己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哪怕老朱想要除掉小明王。
也絕不會讓廖永忠這樣一員大將動手,派個無名小卒亦可為之。
可廖永忠的自作聰明,非但沒有幫到老朱,反而還給老朱潑了一盆怎麽都洗不幹淨的髒水。
眼前的陳道也是如此。
若他真的聰明,就應該看明白。
自己這個太子斷指塗節,乃是在塗節與胡惟庸之間砍出一道間隙來。
可他被朱棣那麽一說便不再奚落塗節。
這便足以證明他隻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
殺了他,朱標也就不覺得有什麽可惜。
就在兩人說話之際,毛驤再次稟告道:
“殿下,塗節求見。”
“讓他上來吧!”
朱標話音剛落,隻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便看見塗節匆忙跑了上來。
“殿下!臣塗節,拜見殿下!”
“塗節,你怎知孤在此處?”
“迴殿下,臣聽聞有人在茶樓為臣仗義執言,因此想要前來拜會。”
“可等臣看到毛驤將軍在樓下護衛,臣當即便猜到,定然是殿下您為臣仗義執言!”
塗節說著,將腦袋重重砸在地上,感激說道:
“殿下大恩,臣塗節沒齒難忘!”
看著塗節一臉感激的樣子,朱標暗笑一聲,輕聲說道:
“並非是孤開口,乃是燕王為你仗義執言!”
“燕王?”
塗節微微一愣,隻不過很快便再次叩頭道:
“燕王大恩,臣塗節沒齒難忘。”
“縱然是燕王為臣仗義執言,可若不是太子應允,恐怕也無人為臣正名。”
“太子大恩,塗節雖死難報其恩。”
見塗節三句話不離報恩,朱標也是知道這家夥心裏想的什麽。
無非是見胡惟庸這棵大樹不願保他,他便想找另一棵大樹。
隻不過縱然心裏明白,朱標卻依舊平靜說道:
“塗節,此番前來,不隻是為了訴說報恩吧!”
“等等!”
就在毛驤準備離開之時,朱棣連忙出聲製止。
隻不過對於朱棣的話,毛驤好似沒有聽到一般,頭也不迴的朝樓下走去。
見此情形,朱棣忙看向朱標問道:
“大哥,那陳道頗有禮數,為何要除掉他?”
對那個陳道,朱棣的觀感還是十分不錯的。
他甚至已經想好,找個機會在朱標麵前替陳道美言幾句。
而且他也打定主意,改日要到兵馬司去找陳道。
畢竟陳道對他恭敬萬分,並不是因為他燕王的身份....
“大哥,陳道無罪啊,為何要殺他?”
看著朱棣滿臉疑惑,極不情願的樣子。
朱標抿了口茶水,淡淡說道:
“因為此人心術不正。”
“心術不正?從何說起啊!”
“其一,你不過少年,他已經三十幾歲,而且還是個六品的京都官員。”
“你應該也知道,京都的六品官,而且還是在兵馬司供職的六品官。饒是對外地而來的三品按察使,那個陳道都可以頤指氣使,他又怎麽可能對你這個不過十幾歲的少年畢恭畢敬?”
“這....”朱棣也覺得有些不對,可這也不應該是除掉陳道的理由啊。
“大哥....”
“按理來說。”不等朱棣說完,朱標直接打斷道:“縱然你所言有理,常人也無法忍受一個與自己兒子一般年紀的少年,當眾訓斥。”
“可方才那個陳道卻始終都對你畢恭畢敬。”
“唯一能解釋的,便是他已經猜到你身份貴胄!”
朱棣凝眉沉思。
雖然覺得朱標說得有道理,可卻也不想承認。
他更願意相信,是他剛才的話讓陳道感覺醍醐灌頂,陳道這才對他畢恭畢敬。
“大哥,聞道有先後。萬一陳道為人謙遜,聞過則喜呢?”
“有這個可能。不過他方才可曾告知你,他家在何處,幾時當班?”
“這.....這恐怕也說明不了陳道心術不正吧。”
見朱棣還在嘴硬,朱標輕笑一聲,繼續說道:
“他既然覺得與你誌趣相投,約定與你改日再敘。”
“可他為何不直接告訴你,他家在何處,幾時當班。”
“說白了,這便是陳道對你的一次篩選。”
“篩選?”
“嗯,若你隻是富貴人家的少爺,明日定不會去尋他。”
“畢竟沒有那個富貴人家願意與兵馬司的人扯上瓜葛。”
“然而若你明日正好在他當班之時,前往兵馬司尋他。縱然你未曾表明身份,他也同樣能確定你身份貴胄。”
“畢竟能查閱兵馬司官員幾時當班的,除了天家便是一些勳貴之家才能辦到。”
被朱標這麽一說,朱棣心中猛的咯噔了一下。
縱然他還想嘴硬,可現在卻也說不出半句反駁的話來。
的確,若陳道真與他相見恨晚,自然要告知家在何處。
就算不方便告知住址,也該約定具體時間,而不是讓他去兵馬司碰運氣。
如此說來,這陳道還真是別有用心。
“四弟,若你明日去尋陳道,他必然對你事事逢迎,讓你覺得與他誌趣相投,甚至相見恨晚。”
“如此一來,接下來你會怎麽做?”
“這....”朱棣猶豫片刻,默默歎了口氣道:“提...提拔他,在大哥你,和父皇麵前替他美言幾句....”
“這便是陳道的目的了!”
被朱標這麽一說,朱棣心頭俱顫,失魂落魄的坐在原地。
真不是朱棣內心脆弱,連這麽個小小的打擊都接受不了。
隻是他剛才覺得與陳道言語投機。
朱棣當即便想到了戰死北平的那幾個弟兄。
他想到陳國標、朱觀,以及用身體幫他擋下箭雨的小旗趙鬆。
他甚至還想著,改日買一壇好酒與陳道大醉一場。
這樣也算是兌現與陳國標、朱觀、小旗趙鬆先前的約定。
也能稍稍彌補他心中的遺憾。
可讓朱棣沒想到的是。
陳道這王八蛋竟然隻是想借助他燕王的身份,青雲直上!
一想到自己還拿陳國標、朱觀、趙鬆和陳道對比,朱棣就愈發覺得對不起那幾個戰死的弟兄。
“哼!文人沒一個好東西!”
看著朱棣冷哼一聲,一手狠狠砸在桌子上。
朱標倒也不太在意。
畢竟朱棣還小,怎麽對付文人,他日後自然能明白。
“不過大哥,那你為何隻殺陳道,對他同行幾人卻不予理會?”
朱棣能有此一問,朱標還是很高興的。
說明朱棣沒有被情緒左右,還能看到其他的微末小節。
“實際上,殺陳道並非因為他目的不純,想借你扶搖直上。”
“相反,若他足夠聰明,孤還真不介意給他一場富貴。”
“那大哥你為何還要除掉他?”
看著朱棣一臉疑惑的樣子,朱標沒有第一時間迴答,反而扯開話題繼續說道:
“朝中大臣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人。”
“一類是極為聰明人,也願意展現自己聰明的人。像李善長、胡惟庸這樣的。”
“他們不用皇帝開口下旨,便能準確猜到皇帝的意思。等皇帝下旨之時,他們便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另一種人,便是普通人,凡事都需要皇帝明確下旨。也隻有皇帝下旨後,他們才會開始準備。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這類人。”
“朝中的官員可以分為這兩類人, 而且也隻需要這兩類人。”
“似那些聰明到能猜到皇帝的意思,卻還裝傻充愣的人,不需要留在朝堂。就好比說劉伯溫。”
“而另外一種,就是資質平庸,卻還喜歡裝聰明的人,也不需要留在朝堂。就好比眼前的陳道。”
朱標頓了一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繼續說道:
“陳道臨走前,意味深長看了孤一眼。”
“這便說明,你我的身份,他已經猜到七七八八了。”
“可他故意不說穿,也不來拜見你我。”
“這不就是想等你我表明身份後,他好言說自己早有預料,好彰顯自己那點小聰明?”
“或許陳道此時正在為今日的表現洋洋得意。”
“可殊不知,他的這點小聰明,在皇帝眼中如同小醜一般。”
“這樣的人將來進入朝堂,也隻會猜錯皇帝的意思,甚至還讓皇帝有些措手不及。”
朱標沒有明說。
當年廖永忠沉江小明王,就是自作聰明。
對於小明王,老朱有更妥善的辦法,壓根就不必自己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哪怕老朱想要除掉小明王。
也絕不會讓廖永忠這樣一員大將動手,派個無名小卒亦可為之。
可廖永忠的自作聰明,非但沒有幫到老朱,反而還給老朱潑了一盆怎麽都洗不幹淨的髒水。
眼前的陳道也是如此。
若他真的聰明,就應該看明白。
自己這個太子斷指塗節,乃是在塗節與胡惟庸之間砍出一道間隙來。
可他被朱棣那麽一說便不再奚落塗節。
這便足以證明他隻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
殺了他,朱標也就不覺得有什麽可惜。
就在兩人說話之際,毛驤再次稟告道:
“殿下,塗節求見。”
“讓他上來吧!”
朱標話音剛落,隻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緊接著便看見塗節匆忙跑了上來。
“殿下!臣塗節,拜見殿下!”
“塗節,你怎知孤在此處?”
“迴殿下,臣聽聞有人在茶樓為臣仗義執言,因此想要前來拜會。”
“可等臣看到毛驤將軍在樓下護衛,臣當即便猜到,定然是殿下您為臣仗義執言!”
塗節說著,將腦袋重重砸在地上,感激說道:
“殿下大恩,臣塗節沒齒難忘!”
看著塗節一臉感激的樣子,朱標暗笑一聲,輕聲說道:
“並非是孤開口,乃是燕王為你仗義執言!”
“燕王?”
塗節微微一愣,隻不過很快便再次叩頭道:
“燕王大恩,臣塗節沒齒難忘。”
“縱然是燕王為臣仗義執言,可若不是太子應允,恐怕也無人為臣正名。”
“太子大恩,塗節雖死難報其恩。”
見塗節三句話不離報恩,朱標也是知道這家夥心裏想的什麽。
無非是見胡惟庸這棵大樹不願保他,他便想找另一棵大樹。
隻不過縱然心裏明白,朱標卻依舊平靜說道:
“塗節,此番前來,不隻是為了訴說報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