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輿論、民心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換上常服,朱標、朱棣緩步走在應天城中。
和朱標預想的一樣。
此時的應天城中,多數百姓都在讚頌朝廷的愛民如子。
“今日可真算讓我等長見識了,那麽多官老爺們齊刷刷跪在太子跟前,僅是為了給開平王之子求情。”
“開平王功勳卓著,於國有功,總不能因為龍州侯殺了一個歌姬,便要將其斬首吧!”
“不可胡說,朝廷愛民,龍州侯當街殺人,太子當真是要將其斬首的。”
“之所以饒龍州侯一命,也是因為太子看那些官老爺都下跪求情,看在其父開平王為國立下碩碩戰功,這才放過了龍州侯。”
聽到百姓的話,朱標瞥了眼隱藏在人群中,負責保護自己的錦衣衛。
顯然,此時京都有如此輿論,錦衣衛也是功不可沒。
老朱設立的錦衣衛一早也監管輿論之責。
可對他們來說,頂多是將散布輿論的人統統抓起來。
而朱標稍微調整了一些。
變堵為疏,將阻止輿論傳播,變成了引導輿論的方向。
如今京城百姓人人都知道開平王、龍州侯分別是常遇春和常茂。
顯然,這便是錦衣衛引導輿論的結果。
“不過皇後娘娘當真是愛民如子,僅因為龍州侯殺了一名歌姬,娘娘便給了天下女子那麽大一個恩賜。”
“娘娘不愧是千古第一賢後!”
“是啊,還有太子!為一歌姬竟要斬首當朝國公。最後龍州侯雖然保住了性命,可爵位也從國公降到了侯爵,太子殿下當真是將我等百姓放在心裏了!”
“沒錯沒錯,咱大明朝廷是把咱們這些百姓當人看了。不像北元那些韃子一樣,隻知道屠戮我等性命!”
“最主要的還是陛下聖德,恩加萬方!”
“加上皇後、太子仁慈、賢明,我等百姓這才能正經活的像個人啊!”
朱標、朱棣一路上走來,耳邊盡是稱讚皇家的言論。
隻不過朱標也是清楚。
人群中極力吹捧皇家的那些百姓,不少人都是登記在冊的錦衣衛。
雖說引導輿論有愚民之嫌,可對如今的大明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隻不過當朱標路過一座茶樓時,突然傳來一陣放肆至極的笑聲。
“我等入仕這麽多年,今日也算是開了眼了,沒想到我大明竟出了一個九指中丞!”
聞言,朱標當即停下腳步,帶著朱棣便朝茶樓二樓走去。
而朱標前腳剛一上樓,隱藏在人群中的錦衣衛後腳便跟了進去。
本就在皇城腳下,店主人也不是癡傻之人。
畢竟茶樓多是文人、文官聚集的場所,武人們則更喜歡到酒肆勾欄裏去。
看著一下子湧進來十幾名武人模樣的錦衣衛,店主也覺察到不對,忙上前招唿道:
“各位老爺,可是小店有什麽不妥?”
“倒也不是!”
毛驤緩步走到跟前,將一錠銀子放到店主手上,繼續說道:
“剛才上樓那兩名少年乃我家主人,這會兒功夫,便不要再讓人上樓了。”
“是......”
此時朱標帶著朱棣在二樓落座。
方才提及塗節的幾人,看起來倒像是有官職在身。
可朱標覺得麵生,想來應該是他們品級不夠,沒有資格參加朝會。
“塗節身為禦史中丞,非但不幫太子殿下嚴懲常茂倒也罷了,反而還為常茂求情。”
“太子斷他一根手指倒也算是輕的!”
“哈哈哈,荒唐至極,荒唐至極!塗節今後何以在朝堂立足?斷指中丞,豈不讓士林學子恥笑?”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若我是塗節,早就羞愧不堪,辭官還鄉了!”
“經此一事,塗節當真要貽笑千古了!”
聽到幾人又傳來一陣放肆笑聲。
朱棣眉頭微皺,看向朱標低聲詢問到:“大哥....”
“嗯。”
見朱標點頭,朱棣當即起身,徑直朝那幾人走了過去。
“爾等知道什麽!太子處罰塗節,乃是太子對其寄予厚望!”
“若非如此,何不直接要了塗節的性命,反而還要他斷指自省!”
話音落下。
整個二樓瞬間安靜了下來。
不隻說話那幾人,其他文人也紛紛將目光看向朱棣這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愣頭青。
“爾等看樣子也是大明官員,可言語之中盡是對同僚的奚落。”
“我大明怎的就有你們這些個落井下石的官員!”
“似爾等這般,甚至都不配太子親自下令斷指。”
“在你們眼中,塗節斷指乃是恥辱,可在本.... ”
“可在我看來,塗節斷指恰恰說明太子器重,斷指非但不是恥辱,反而是天大的榮耀!”
倒不是朱棣想為塗節出頭。
隻是朱棣平日裏沒少挨老朱、朱標的揍。
他也很清楚,老朱、朱標如此,乃是對他寄予厚望。
也是因此,聽到塗節被自家大哥斷指。
朱棣也能共情塗節。
甚至認為塗節跟他一樣,都是被太子大哥寄予厚望,所以才嚴加訓誡。
所以此時聽到有人奚落塗節,朱棣就感覺是在嘲諷他一樣,忍不住想要上前理論。
“你是何人,我等談笑,與你何幹?”
那人剛一說完那,身旁一名瘦削男子立時示意他閉嘴。
隨即男子起身,衝朱棣恭敬一拜。
“這位小哥,方才是我等孟浪了,還請見諒。”
“在下陳道,兵馬司典吏。”
“你還算明事理!”
見陳道恭敬行禮,朱棣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同時也將這個六品典吏記在了心裏。
旋即,朱棣看向陳道身旁幾人繼續教訓道:
“我朝陛下、太子均為人傑,能被陛下、太子處罰,恰恰說明陛下、太子對其的器重。”
“九指中丞雖不好聽,可在我大明,這卻是無上殊榮。”
“爾等不知陛下,不知太子,那便休要在此胡言亂語!”
被朱棣這麽一個毛頭小子教訓,那幾人本就有些不爽。
可不等他們開口反駁,陳道便再次衝朱棣躬身道:
“小哥所言極是,陛下聖德萬分,太子仁慈賢明,能被陛下、太子處罰,乃平生大幸。”
“我等不該妄言非議,更不該奚落塗節中丞。”
語罷,陳道衝身旁幾人微微擺手,帶著幾人便要離開。
隻不過剛走出兩步,那陳道的目光卻落在一旁正在品茶的朱標身上。
微微一頓後,轉身看向朱棣再次說道:
“小兄弟頗有見解,在下拜服。”
“不知是否有幸能再聽教誨,也好讓在下撥開雲霧,增長見識?”
“好說好說,改日我尋你便是!”
“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語罷,陳道也不問朱棣姓名,更不說自己家在何方,轉身便帶著同行之人朝樓下走去。
與此同時。
見六品典吏都對朱棣這個少年畢恭畢敬,哪怕朱棣沒有表明身份,但二樓其他文人也知朱棣不好惹。
隨即,二樓的眾人相繼朝樓下走去。
很快,整個茶樓的二層也就隻剩下朱棣和朱標二人。
隻不過對於眼前景象,朱棣倒是一點都不在意。
此時在朱棣心中也隻有得意。
方才陳道那一臉謙卑恭敬的模樣,朱棣還是十分受用的。
畢竟他都沒有表明身份,陳道便對他如此恭敬。
在朱棣看來,定然是自己方才所言,對陳道來說猶如醍醐灌頂。
因此才得到了陳道的尊敬。
可就在朱棣坐迴朱標身旁,等著朱標誇讚他時。
毛驤湊到朱標跟前,輕聲問道:“殿下,那幾人如何處置?”
“陳道除掉,其他人不予理會。”
和朱標預想的一樣。
此時的應天城中,多數百姓都在讚頌朝廷的愛民如子。
“今日可真算讓我等長見識了,那麽多官老爺們齊刷刷跪在太子跟前,僅是為了給開平王之子求情。”
“開平王功勳卓著,於國有功,總不能因為龍州侯殺了一個歌姬,便要將其斬首吧!”
“不可胡說,朝廷愛民,龍州侯當街殺人,太子當真是要將其斬首的。”
“之所以饒龍州侯一命,也是因為太子看那些官老爺都下跪求情,看在其父開平王為國立下碩碩戰功,這才放過了龍州侯。”
聽到百姓的話,朱標瞥了眼隱藏在人群中,負責保護自己的錦衣衛。
顯然,此時京都有如此輿論,錦衣衛也是功不可沒。
老朱設立的錦衣衛一早也監管輿論之責。
可對他們來說,頂多是將散布輿論的人統統抓起來。
而朱標稍微調整了一些。
變堵為疏,將阻止輿論傳播,變成了引導輿論的方向。
如今京城百姓人人都知道開平王、龍州侯分別是常遇春和常茂。
顯然,這便是錦衣衛引導輿論的結果。
“不過皇後娘娘當真是愛民如子,僅因為龍州侯殺了一名歌姬,娘娘便給了天下女子那麽大一個恩賜。”
“娘娘不愧是千古第一賢後!”
“是啊,還有太子!為一歌姬竟要斬首當朝國公。最後龍州侯雖然保住了性命,可爵位也從國公降到了侯爵,太子殿下當真是將我等百姓放在心裏了!”
“沒錯沒錯,咱大明朝廷是把咱們這些百姓當人看了。不像北元那些韃子一樣,隻知道屠戮我等性命!”
“最主要的還是陛下聖德,恩加萬方!”
“加上皇後、太子仁慈、賢明,我等百姓這才能正經活的像個人啊!”
朱標、朱棣一路上走來,耳邊盡是稱讚皇家的言論。
隻不過朱標也是清楚。
人群中極力吹捧皇家的那些百姓,不少人都是登記在冊的錦衣衛。
雖說引導輿論有愚民之嫌,可對如今的大明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隻不過當朱標路過一座茶樓時,突然傳來一陣放肆至極的笑聲。
“我等入仕這麽多年,今日也算是開了眼了,沒想到我大明竟出了一個九指中丞!”
聞言,朱標當即停下腳步,帶著朱棣便朝茶樓二樓走去。
而朱標前腳剛一上樓,隱藏在人群中的錦衣衛後腳便跟了進去。
本就在皇城腳下,店主人也不是癡傻之人。
畢竟茶樓多是文人、文官聚集的場所,武人們則更喜歡到酒肆勾欄裏去。
看著一下子湧進來十幾名武人模樣的錦衣衛,店主也覺察到不對,忙上前招唿道:
“各位老爺,可是小店有什麽不妥?”
“倒也不是!”
毛驤緩步走到跟前,將一錠銀子放到店主手上,繼續說道:
“剛才上樓那兩名少年乃我家主人,這會兒功夫,便不要再讓人上樓了。”
“是......”
此時朱標帶著朱棣在二樓落座。
方才提及塗節的幾人,看起來倒像是有官職在身。
可朱標覺得麵生,想來應該是他們品級不夠,沒有資格參加朝會。
“塗節身為禦史中丞,非但不幫太子殿下嚴懲常茂倒也罷了,反而還為常茂求情。”
“太子斷他一根手指倒也算是輕的!”
“哈哈哈,荒唐至極,荒唐至極!塗節今後何以在朝堂立足?斷指中丞,豈不讓士林學子恥笑?”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若我是塗節,早就羞愧不堪,辭官還鄉了!”
“經此一事,塗節當真要貽笑千古了!”
聽到幾人又傳來一陣放肆笑聲。
朱棣眉頭微皺,看向朱標低聲詢問到:“大哥....”
“嗯。”
見朱標點頭,朱棣當即起身,徑直朝那幾人走了過去。
“爾等知道什麽!太子處罰塗節,乃是太子對其寄予厚望!”
“若非如此,何不直接要了塗節的性命,反而還要他斷指自省!”
話音落下。
整個二樓瞬間安靜了下來。
不隻說話那幾人,其他文人也紛紛將目光看向朱棣這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愣頭青。
“爾等看樣子也是大明官員,可言語之中盡是對同僚的奚落。”
“我大明怎的就有你們這些個落井下石的官員!”
“似爾等這般,甚至都不配太子親自下令斷指。”
“在你們眼中,塗節斷指乃是恥辱,可在本.... ”
“可在我看來,塗節斷指恰恰說明太子器重,斷指非但不是恥辱,反而是天大的榮耀!”
倒不是朱棣想為塗節出頭。
隻是朱棣平日裏沒少挨老朱、朱標的揍。
他也很清楚,老朱、朱標如此,乃是對他寄予厚望。
也是因此,聽到塗節被自家大哥斷指。
朱棣也能共情塗節。
甚至認為塗節跟他一樣,都是被太子大哥寄予厚望,所以才嚴加訓誡。
所以此時聽到有人奚落塗節,朱棣就感覺是在嘲諷他一樣,忍不住想要上前理論。
“你是何人,我等談笑,與你何幹?”
那人剛一說完那,身旁一名瘦削男子立時示意他閉嘴。
隨即男子起身,衝朱棣恭敬一拜。
“這位小哥,方才是我等孟浪了,還請見諒。”
“在下陳道,兵馬司典吏。”
“你還算明事理!”
見陳道恭敬行禮,朱棣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同時也將這個六品典吏記在了心裏。
旋即,朱棣看向陳道身旁幾人繼續教訓道:
“我朝陛下、太子均為人傑,能被陛下、太子處罰,恰恰說明陛下、太子對其的器重。”
“九指中丞雖不好聽,可在我大明,這卻是無上殊榮。”
“爾等不知陛下,不知太子,那便休要在此胡言亂語!”
被朱棣這麽一個毛頭小子教訓,那幾人本就有些不爽。
可不等他們開口反駁,陳道便再次衝朱棣躬身道:
“小哥所言極是,陛下聖德萬分,太子仁慈賢明,能被陛下、太子處罰,乃平生大幸。”
“我等不該妄言非議,更不該奚落塗節中丞。”
語罷,陳道衝身旁幾人微微擺手,帶著幾人便要離開。
隻不過剛走出兩步,那陳道的目光卻落在一旁正在品茶的朱標身上。
微微一頓後,轉身看向朱棣再次說道:
“小兄弟頗有見解,在下拜服。”
“不知是否有幸能再聽教誨,也好讓在下撥開雲霧,增長見識?”
“好說好說,改日我尋你便是!”
“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語罷,陳道也不問朱棣姓名,更不說自己家在何方,轉身便帶著同行之人朝樓下走去。
與此同時。
見六品典吏都對朱棣這個少年畢恭畢敬,哪怕朱棣沒有表明身份,但二樓其他文人也知朱棣不好惹。
隨即,二樓的眾人相繼朝樓下走去。
很快,整個茶樓的二層也就隻剩下朱棣和朱標二人。
隻不過對於眼前景象,朱棣倒是一點都不在意。
此時在朱棣心中也隻有得意。
方才陳道那一臉謙卑恭敬的模樣,朱棣還是十分受用的。
畢竟他都沒有表明身份,陳道便對他如此恭敬。
在朱棣看來,定然是自己方才所言,對陳道來說猶如醍醐灌頂。
因此才得到了陳道的尊敬。
可就在朱棣坐迴朱標身旁,等著朱標誇讚他時。
毛驤湊到朱標跟前,輕聲問道:“殿下,那幾人如何處置?”
“陳道除掉,其他人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