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晚上十點半,整個發掘項目工地都已經陷入了一片安靜之中。


    但是在流動板房最邊上的文物保存室內,卻一片嘈雜聲。


    隸屬於夏商周研究室的研究員們,圍著幾張從編鍾上拓印下來的銘文,正在激烈的討論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華夏考古學發展了近一百年了,出土的各式東西周青銅器數不勝數。


    再加上曆史上也有很多研究商周時期銘文的曆史學家們,留下了釋解著作。


    對於金文,特別是東西周時期的文字,目前國內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們,還是很有經驗的。


    畢竟金文的範本很多。


    不像甲骨文,出土的甲骨數量少,而且很多都是孤本,字體太過於原始,破譯起來非常難。


    現在已經被華夏學者們紀錄的金文已經有3722多個字了,其中2500多個字已經完全破譯。


    隻要肯花時間,拿著《金文編》挨個和編鍾上的銘文對照,至少也能破譯出個大概內容。


    李教授此時就正捧著一本1985年出版的《金文編》,正在不斷對照。


    一邊查著,他還一邊噴噴稱奇道:“這個編鍾上的銘文字體,介於趙魏韓大篆和楚篆之間,還蠻特別的。”


    “不過和曾侯乙墓裏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基本一樣,倒是也有前例可循。”


    在一旁幫他打下手,與他一起鑒別銘文的陳翰笑著附和道:“是啊,畢竟m1號墓也是曾國的高級墓葬。”


    “如果曾國真的是隨國的話,作為一個為姬周王室抵禦楚國的姬姓諸侯國,文字兼具中原和楚國特色也是正常。”


    湖北隨州,北與河南中原接壤,南邊又與荊楚相連。


    不管是從地域上還是文化上,都避免不了同時被中原與荊楚文化所影響。


    曾國使用的文字基於西周大篆,並且融合了楚國飄逸修長的寫法。


    形象點說,曾國的文字,就像是拉長瘦高版的大篆,字形結構趨向整齊。


    不過,大篆文字的特點就在於,這種文字是介於象形文字和筆畫文字之間的。


    fo


    這種文字要辨別起來,非常困難。


    說實話,別看大家都是專業的考古學者,但是真要說能識讀大篆的,真的不多。


    隻有專門研究大篆的文字學家,才能夠辨別出這些複雜字體的含義。


    甚至到現在,出土的大篆銘文裏,也有三分之一的字都依舊弄不清楚含義。


    文物存放室裏,現在聚集了社科院考古所十多位考古學者。


    但是敢說自己對大篆文字有研究的,不到五人,並且全部都是夏商周研究室的。


    而他們對大篆文字的“研究水平”,僅限於可以拿著《金文編》這本書,去和青銅器上的銘文對照,找出已經被破譯的字。


    水平類似於用漢語詞典,去翻譯一篇文言文。


    能夠不借助《金文編》,靠自己看懂部分大篆文字,乃至可以破解、解讀大篆文字的,隻有兩個人。


    一個是李教授,半個是孔建文,半個是陳翰。


    李教授雖然主要帶隊方向是秦漢考古,但是他在大篆、小篆等文字上的研究,是社科院考古所數一數二的。


    水平一點不遜色於那些專業研究大篆的文字學家。


    孔建文則是因為他主攻的就是夏商周考古,沒少接觸各種青銅器的銘文,幾十年考古工作做下來,自然對大篆有極深的了解了。


    這也是一般主攻夏商周考古的考古工作者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了。


    想要再厲害的話,必須得專門在大篆文字領域鑽研。


    但是主職是做田野考古的一線考古工作者們,肯定是沒這個功夫的。


    畢竟也沒規定,考古工作者一定要讀的懂出土銘文啊。


    這個工作交給專業的文字學家就行了。


    所以孔建文也隻能算是半個。


    至於陳翰,自然是托了係統的福,給他的小篆識讀水平點滿了。


    雖然秦篆和東方六國的大篆不是同一個體係,但是兩者同出一源,都是傳承自西周文字的。


    基本能通識小篆的陳翰,倒過來破譯楚篆,也並非是完全不行。


    這就像是一個懂漢字的人,就算一點都聽不懂日語,但是看日文漢字,連猜帶蒙也能猜對大半意思。


    現在的陳翰,就是這麽一個連蒙帶猜的狀態。


    不過比起連蒙都沒辦法蒙的其他研究員,陳翰也確實算是半個能破解大篆的人。


    文物存放室內,現在已經被分成了兩個團隊。


    大多數人都在拿著《金文編》,和編鍾上的銘文對照,試圖找出已經被紀錄下來的破譯大篆,然後登記。


    比如“天”“地”“人”“王”“日”“月”“星”這些較為簡單,並且擁有充分樣本可以比照的字。


    而李教授、孔建文、陳翰則圍在一起,對著銘文上一些比較複雜,且和中原大篆詫異較大的字,正在試圖破譯和解讀。


    “我覺得這個字是“正”字!”


    “不要你覺得,要李教授覺得!”


    “你們看這兩個字,一個字是戴著冠帽的人麵向左邊,一個是戴著冠帽的人麵向右邊,這兩個字應該是“左右”的意思!”


    “這個字應該是王字吧,之前的出土銘文裏有這個字!”


    “還有這兩個字,肯定是“曾侯”,之前曾侯乙墓裏出土的編鍾銘文上,就有這兩個字!”


    還別說,這樣分工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1號編鍾正麵鉦部,也就是最顯眼位置上的20個銘文中,有16個常見字很快就被翻譯了出來。


    剩下的那4個非常見字裏,也有2個字在陳翰與李教授的推敲論證下,很快就確定了。


    隻有最後兩個字,一個非常生僻,陳翰與李教授實在無法解讀,一個則可以做好幾種解讀方法。


    不過兩個字模湖,並不影響影響這整句話的釋讀。


    於是,一行20字的銘文,就被他們翻譯了出來。


    “惟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曰:白括上(庸?通?),左右文武。”


    “甲午年,正月。曾侯說:白括曾經跟隨輔左文王武王。”


    這句話一翻譯出來,大家立馬振奮了起來。


    這個編鍾上的銘文,所記載的內容,可不簡單!


    這可是涉及到文王、武王的記載!


    這兩位,可是東周開國天子!


    和他們有關的事情,就沒有小事!


    不過,正麵的這20個銘文,隻是開了個頭,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啊!


    這不是吊人胃口嘛!


    陳翰連忙又拿起了同樣被刻在編鍾正麵的,另一段由30個字組成的銘文,繼續破譯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