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取名好麻煩的再次打賞!)
陳成發現自己氣勢太盛,論詩五律派這幾個小蝦米不是自己的對手;
現在談起佛來,這些人竟然也畏畏縮縮不敢上前了!
就這點本事哦?
你們的“《金剛經》、《楞伽經》、《壇經》與禪宗再論之我見”呢!
你們的“那羅延(毗濕奴)可否避過‘宇宙’輪迴”呢?
一個個嚷嚷得兇,給機會你們反而不中用了?
點點頭,陳成攤開手掌:“既然各位這般給陳某麵子,那陳某可就——”
要迴房間休息了!
可這時候,餘光又掃到了對自己目光切切的天仙姐姐——
不!我不能這麽早就離開!
五律派的人隻要一走,她肯定又要纏著自己講“今晚月色美不美,看看姐姐大長腿”的問題了!
果然還是男孩子比較可愛比較好對付!
眼珠一轉,陳成剛想逃離的腳步忽然又退縮了迴來,咳了一聲對王才子道:“王才子今天就沒有什麽想跟我比的嗎?”
我看你小子才是對我怨言最大的啊!
王才子被陳成直接點名,小心肝顫了一下。
對陳成的有怨言是真的,自己想找迴場子也是真的,可是聽了陳成和虞純、劉清兩位好友的交鋒,不得不承認,這小子講歪理的確有一套,比起讓虞純信仰崩塌、讓劉清脫掉底褲,譏諷自己“尖酸刻薄”反而算不上什麽了。
王才子甚至悄悄地就“原諒他了”。
“我,我,今天沒想到什麽好的議題。”王才子支吾了一下。
“嘿,怎麽沒有議題。”陳成笑道:“不是有哪位要跟我討論那羅延與宇宙輪迴嗎?”
“那不是我提的。”王才子聲明清白道,看看四周:“提此論題的李大哥今天也沒有來……”
陳成挑了挑眉:沒來?我怎麽感覺我今晚都聽到有這個題目,莫非我太煩你們了,出現了幻聽?
王才子這套說辭,別說無法讓陳成滿意,自然無法讓師兄弟們滿意,雖然他們自己也對挑戰陳成有些畏懼,可找上門來的還是要強硬迴應的。
王才子擺出“有心殺賊,無力升級”的樣子:我是想幹翻他給兄弟們出出氣,可是這小子段位提升得也太快了,馬上就詩士八段了,我跟他差了五級不止,我看還是讓段位更高的張師兄、吳師兄教訓這小子吧!
話說的好聽,張師兄吳師兄哪裏肯?
“也別謙讓了,來都來的,就咱倆!再續前緣吧!”陳成笑眯眯道:“段位不夠?沒問題,咱倆這局算私下切磋!我允許你越五級挑戰我,不記在詩榜上。”
“可題目……”王才子遲疑著,這小子又在鬧拿出,白得的段位也不要?(喂喂!王才子!對自己有點信心啊!)
難道他單純想羞辱我?
“題目?我想一個!”陳成笑眯眯道:“別怕,我出題的話,也不會出自己擅長的門類,保證跟你們是一個路數的……”
五律派愈發搞不清這小子想玩哪一套,陳成則是瞄了一眼自己剛剛注目許久的刻有“克裏希那故事”的輝綠岩石柱,道:“咱也不比別的,要跟我比那羅延的那位李大哥不是沒來嘛,那道題我給他預留了,隨時可以奉陪。咱倆現在比一比那羅延的化身,奎師那!如何?”
說著又友善提醒道:“我說的可不是‘大黑天’,而是‘黑天’喲!別寫離題了!”
五律派的人還沒怎麽注意到後禪院的克裏希那故事石柱,對於陳成忽然要寫克裏希那不大理解,但也要承認,人家的題目很平易尋常,沒有刁難人的意思。
奎師那是“克裏希那”的古代翻譯版本,作為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是諸神之首,世界之主。
又稱黑天,與印度教另外一位神“大黑天”有區別,“大黑天”是濕婆的化身,而“黑天”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大哥要和陳成比的“毗濕奴”的化身。
陳成說明得那麽細致,眾人相信他不是要戲弄大家,可又懷疑這小子怎麽又成理論專家,大談特談起這個來了。
“怎樣?有問題沒?”陳成問。
“沒問題,沒問題。”眾人趕緊替王才子答應下來,省得這小子說他們不熱心,要換其他稀奇古怪的題目。
五律派的人打心底裏不相信陳成對這個了解很深,畢竟很多佛教、印度教的事跡,也隻在他們嶺南有所流傳,中原的人接觸很少。
你既然敢碰這個題目,我們就敢從你的詩裏找出一大堆認知錯誤,好教你認識認識,什麽叫“班門弄斧”“孔夫子門前賣書”“關公門前耍大刀”……(嗯,再次聲明一下,關公不用刀,偃月刀宋朝以後才有……)
難得一個題目讓雙方都喜氣洋洋的。
他們不知道陳成有底氣的原因是剛才看了很久的克裏希那繪畫故事,加上又有兩部古代印度神話電影《巴霍巴利王》打底子,不至於露怯,甚至他知道的印度比五律派某些人想象中的更具體。
另外,選這題,陳成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你們自作多情的話也沒什麽意義。
既然不是詩榜規則下的競爭,五律派也就無視規則限製了,紛紛化身狗頭軍師,給王才子提供素材,建言選題方向。
寫奎師那嘛,那自然就是英雄了,應當竭力刻畫英雄的雄偉形象和偉大事跡!
傳說,古代印度的某位國王殘暴不仁,毗濕奴第八次化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死這位國王。
但是早在克裏希那降生之前,國王就已經得到預言,知道自己會被提婆吉(即克裏希那的生母)所生的第八個兒子殺死,所以每當提婆吉生下一個孩子,國王就會立即殺死她的孩子。(這情節似乎又似曾相識,看來各國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都有相同之處。)
當第八個孩子,也就是克裏希那出生以後,他的父親將他送給牧民撫養,由此躲過一劫。所以克裏希那造像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手持牧笛,陳成從畫像上也看到此君是一位各種型號的牧笛收藏家……
幼年時期的“克裏希那”非常淘氣,喜歡惡作劇,常令牧民們感到頭疼。長大後屢行神跡,功勳卓著,也不出所料地踐行了預言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殺死了殘暴的國王。
五律派認為,這些故事,與中國也有想通之處,發揮好了,勢必可以有很強的感染力。
“王師弟,你覺得,我們這樣開頭好不好?一上來,單刀直入,直接就把視野放到寬闊的戰場上,一派雄渾!山河起伏!省去了很多細枝末節,也能一下子把氣氛渲染到位!你覺得好不好?”
“好好好!”王才子盛讚了張師兄的這個提議。
“嗯,我也覺得不錯。”極其擅長對仗的吳師兄也肯定道:“我覺得,戰場上殺得激烈,除了千軍萬馬的正麵描寫,側麵烘托‘昏天黑地’也能顯示戰場戰事的激烈!愚兄正好也有兩句得意的成句,可以借與王師弟使用,倍增光彩!”
“哦?”王才子眼睛大亮!“有吳師兄捉刀頷聯,那自然是如虎添翼的事!”
“吳師兄都說要寫頷聯了,那頸聯就交給我吧!”善於劍走偏鋒的江姓師弟道:“我可以描寫戰爭勝利後的場景,把奎師那凱旋獲勝時的形態好好施展一番筆墨!”
“有江師弟出手,自然錦上添花!”王才子大喜過望!
可是這麽一來——
八句已經六句交給你們寫了,我還寫什麽?
“你收尾吧!”師兄弟們異口同聲道。
“那怎麽好意思呢。”王才子羞赧道。
雖然嘴上不願意,身體很誠實。
就這樣,幾個人分工明確,想來可以迅速就把詩給敲定出來。
“哈哈哈!”
“噓!小點聲!別讓對方又閑話說!”
“低調!低調!”
另一邊六少見五律派的人交頭接耳,旁若無人地討論,急得不行:
“哎呀,他們肯定要耍花招!夢見哥,你也不說管管!”
陳成毫不介意道:“由他們去。”
這些蠢材要是真能攢出一首好詩來,那陳某人還能高看他們一眼。
“你好了沒?我們,啊不,我的詩可已經好了!”王才子興致勃勃地對陳成催促道,看來他們集中五律派的各項長處,攢出了一首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的詩。
哎呀,剛才失算了,就不該不按詩榜規則,就該由張師兄或者吳師兄挑戰姓陳的,剛好能完美挫敗他!
王才子對於獲得這首詩的冠名權,也是既激動又欣喜。
“好了,那就念來聽聽吧!”陳成依然平靜道。
“那你可聽好了!”王才子跳到眾人麵前,臭屁得不行的樣子,有感情地吟誦道:“
極目平蕪闊,山河勢莽蒼!
雲陰銜日黯,地氣接天黃!
萬馬聲逾震,千刀卷更狂!
安消毗舍怨,一戰在沙場!”
“唔?”饒是陳成並沒有對五律派眾人攢出的詩有啥期待,可初聞此詩,還是頗有驚訝!
起筆極為不俗:
極目遠望,全是荒蕪開闊,山河蒼茫,戰場的氛圍一下就出來了!
再聽到頷聯,饒是陳成也不由得暗自驚歎:
寫得極好!
雲氣陰沉,吞食日月,天地一色,混沌難分!
當真是老練手筆,寫得叫人拍案叫絕!
不過嘛,這到了頸聯,到了正麵戰場的描寫,忽然氣勢就弱下來了。
千刀翻飛,萬馬奔騰,似乎也是讓人感受到了戰場的激烈。
可問題是,單純是千軍萬馬的話,也不至於到頷聯“雲陰銜日黯,地氣接天黃”的天昏地暗程度吧?
還是說恰恰打仗的那天天氣不好?
而且陳成說過,“千……萬……”都是初學者沒啥技術含量的寫法,大家司空見慣,也就提不起什麽興致。
大概率這一句的創作者是一個自以為氣吞山河的新手,寫著陳詞濫調還不自知。
敗筆呀,敗筆!
總之,因為頷聯,已經把人的胃口吊到了嗓子眼了,到了頸聯,竟然是這麽稀鬆平常的一句,可以說毫無驚喜,這詩的逼格提升不上去了。
也不是說不能寫正麵戰場——
可是你描寫的話,也不能用這種囫圇話吧?
描寫三哥的軍隊,怎麽少得了最具標誌性的——
一車載有幾十人的摩托車呢!
呃,開玩笑啦。
我說的是:戰象!
戰象奔馳,殘兵紛飛,這才是印象裏印度大戰的場景吧!
奈何五律派這些人不生活在印度或者西雙版納,對此不甚了解,也怪不得他們。
到了最後一聯——
“嘶。”陳成牙疼地捂住了嘴:“別念了!別念了!你這收尾寫的是什麽玩意?大概率,隻有這兩句是你自己寫的吧!”
王才子:“……”
對方的激烈反應讓王才子幾乎要淚目!
我,當真就有這麽不堪嗎?
連江師弟都不如?
的確,首聯給人八十分的期待;
頷聯讓人疑惑是否可以衝擊一百分;
到了頸聯隻能說是及格分;
尾聯……
嗬嗬……
讓我感覺好像在看明清章迴體小說末尾的“總結詩”,就好像三國演義說“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緊接著就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總結詩也沒有什麽藝術追求,就是概括一下這一迴的大概,讓人有點印象啥的。(當然羅貫中“初出茅廬”這首寫得還算不錯,起碼誕生了一個成語。)
可王才子的總結呢:
這一戰真了不起呀,終結了平民老百姓多年的怨氣!
完了?
完了!
老子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如果說頸聯的“千軍萬馬”完全沒必要的話,那王才子這兩句就是徹頭徹尾的畫蛇添足,起反作用!
這場戰事為什麽打的,我要你講?
讓一首賣相極佳的作品,淪為垃圾!
當然,說垃圾可能有點過分,起碼,這小子還知道印度的平民叫“毗舍”。(也就是吠舍,印度四姓之第三階級,指從事農業、畜牧、手工業、商業等生產事業之一般平民階級。)
王才子上次就被陳成打擊得不輕,這次又被陳成用如此誇張的形式羞辱,簡直氣到不行,怒道:“那我看看,你是如何描寫這場戰事的!”
在他看來,黑天值得一說的,無非就是反抗強暴,推翻國王的那些英雄事跡了吧!
“戰事?沒有呀。”陳成羞澀道:“我描寫的,是男女青年的感情。”
五律派一臉懵逼!
男女青年的感情?
什麽鬼!
陳成發現自己氣勢太盛,論詩五律派這幾個小蝦米不是自己的對手;
現在談起佛來,這些人竟然也畏畏縮縮不敢上前了!
就這點本事哦?
你們的“《金剛經》、《楞伽經》、《壇經》與禪宗再論之我見”呢!
你們的“那羅延(毗濕奴)可否避過‘宇宙’輪迴”呢?
一個個嚷嚷得兇,給機會你們反而不中用了?
點點頭,陳成攤開手掌:“既然各位這般給陳某麵子,那陳某可就——”
要迴房間休息了!
可這時候,餘光又掃到了對自己目光切切的天仙姐姐——
不!我不能這麽早就離開!
五律派的人隻要一走,她肯定又要纏著自己講“今晚月色美不美,看看姐姐大長腿”的問題了!
果然還是男孩子比較可愛比較好對付!
眼珠一轉,陳成剛想逃離的腳步忽然又退縮了迴來,咳了一聲對王才子道:“王才子今天就沒有什麽想跟我比的嗎?”
我看你小子才是對我怨言最大的啊!
王才子被陳成直接點名,小心肝顫了一下。
對陳成的有怨言是真的,自己想找迴場子也是真的,可是聽了陳成和虞純、劉清兩位好友的交鋒,不得不承認,這小子講歪理的確有一套,比起讓虞純信仰崩塌、讓劉清脫掉底褲,譏諷自己“尖酸刻薄”反而算不上什麽了。
王才子甚至悄悄地就“原諒他了”。
“我,我,今天沒想到什麽好的議題。”王才子支吾了一下。
“嘿,怎麽沒有議題。”陳成笑道:“不是有哪位要跟我討論那羅延與宇宙輪迴嗎?”
“那不是我提的。”王才子聲明清白道,看看四周:“提此論題的李大哥今天也沒有來……”
陳成挑了挑眉:沒來?我怎麽感覺我今晚都聽到有這個題目,莫非我太煩你們了,出現了幻聽?
王才子這套說辭,別說無法讓陳成滿意,自然無法讓師兄弟們滿意,雖然他們自己也對挑戰陳成有些畏懼,可找上門來的還是要強硬迴應的。
王才子擺出“有心殺賊,無力升級”的樣子:我是想幹翻他給兄弟們出出氣,可是這小子段位提升得也太快了,馬上就詩士八段了,我跟他差了五級不止,我看還是讓段位更高的張師兄、吳師兄教訓這小子吧!
話說的好聽,張師兄吳師兄哪裏肯?
“也別謙讓了,來都來的,就咱倆!再續前緣吧!”陳成笑眯眯道:“段位不夠?沒問題,咱倆這局算私下切磋!我允許你越五級挑戰我,不記在詩榜上。”
“可題目……”王才子遲疑著,這小子又在鬧拿出,白得的段位也不要?(喂喂!王才子!對自己有點信心啊!)
難道他單純想羞辱我?
“題目?我想一個!”陳成笑眯眯道:“別怕,我出題的話,也不會出自己擅長的門類,保證跟你們是一個路數的……”
五律派愈發搞不清這小子想玩哪一套,陳成則是瞄了一眼自己剛剛注目許久的刻有“克裏希那故事”的輝綠岩石柱,道:“咱也不比別的,要跟我比那羅延的那位李大哥不是沒來嘛,那道題我給他預留了,隨時可以奉陪。咱倆現在比一比那羅延的化身,奎師那!如何?”
說著又友善提醒道:“我說的可不是‘大黑天’,而是‘黑天’喲!別寫離題了!”
五律派的人還沒怎麽注意到後禪院的克裏希那故事石柱,對於陳成忽然要寫克裏希那不大理解,但也要承認,人家的題目很平易尋常,沒有刁難人的意思。
奎師那是“克裏希那”的古代翻譯版本,作為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是諸神之首,世界之主。
又稱黑天,與印度教另外一位神“大黑天”有區別,“大黑天”是濕婆的化身,而“黑天”是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大哥要和陳成比的“毗濕奴”的化身。
陳成說明得那麽細致,眾人相信他不是要戲弄大家,可又懷疑這小子怎麽又成理論專家,大談特談起這個來了。
“怎樣?有問題沒?”陳成問。
“沒問題,沒問題。”眾人趕緊替王才子答應下來,省得這小子說他們不熱心,要換其他稀奇古怪的題目。
五律派的人打心底裏不相信陳成對這個了解很深,畢竟很多佛教、印度教的事跡,也隻在他們嶺南有所流傳,中原的人接觸很少。
你既然敢碰這個題目,我們就敢從你的詩裏找出一大堆認知錯誤,好教你認識認識,什麽叫“班門弄斧”“孔夫子門前賣書”“關公門前耍大刀”……(嗯,再次聲明一下,關公不用刀,偃月刀宋朝以後才有……)
難得一個題目讓雙方都喜氣洋洋的。
他們不知道陳成有底氣的原因是剛才看了很久的克裏希那繪畫故事,加上又有兩部古代印度神話電影《巴霍巴利王》打底子,不至於露怯,甚至他知道的印度比五律派某些人想象中的更具體。
另外,選這題,陳成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你們自作多情的話也沒什麽意義。
既然不是詩榜規則下的競爭,五律派也就無視規則限製了,紛紛化身狗頭軍師,給王才子提供素材,建言選題方向。
寫奎師那嘛,那自然就是英雄了,應當竭力刻畫英雄的雄偉形象和偉大事跡!
傳說,古代印度的某位國王殘暴不仁,毗濕奴第八次化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死這位國王。
但是早在克裏希那降生之前,國王就已經得到預言,知道自己會被提婆吉(即克裏希那的生母)所生的第八個兒子殺死,所以每當提婆吉生下一個孩子,國王就會立即殺死她的孩子。(這情節似乎又似曾相識,看來各國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都有相同之處。)
當第八個孩子,也就是克裏希那出生以後,他的父親將他送給牧民撫養,由此躲過一劫。所以克裏希那造像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手持牧笛,陳成從畫像上也看到此君是一位各種型號的牧笛收藏家……
幼年時期的“克裏希那”非常淘氣,喜歡惡作劇,常令牧民們感到頭疼。長大後屢行神跡,功勳卓著,也不出所料地踐行了預言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殺死了殘暴的國王。
五律派認為,這些故事,與中國也有想通之處,發揮好了,勢必可以有很強的感染力。
“王師弟,你覺得,我們這樣開頭好不好?一上來,單刀直入,直接就把視野放到寬闊的戰場上,一派雄渾!山河起伏!省去了很多細枝末節,也能一下子把氣氛渲染到位!你覺得好不好?”
“好好好!”王才子盛讚了張師兄的這個提議。
“嗯,我也覺得不錯。”極其擅長對仗的吳師兄也肯定道:“我覺得,戰場上殺得激烈,除了千軍萬馬的正麵描寫,側麵烘托‘昏天黑地’也能顯示戰場戰事的激烈!愚兄正好也有兩句得意的成句,可以借與王師弟使用,倍增光彩!”
“哦?”王才子眼睛大亮!“有吳師兄捉刀頷聯,那自然是如虎添翼的事!”
“吳師兄都說要寫頷聯了,那頸聯就交給我吧!”善於劍走偏鋒的江姓師弟道:“我可以描寫戰爭勝利後的場景,把奎師那凱旋獲勝時的形態好好施展一番筆墨!”
“有江師弟出手,自然錦上添花!”王才子大喜過望!
可是這麽一來——
八句已經六句交給你們寫了,我還寫什麽?
“你收尾吧!”師兄弟們異口同聲道。
“那怎麽好意思呢。”王才子羞赧道。
雖然嘴上不願意,身體很誠實。
就這樣,幾個人分工明確,想來可以迅速就把詩給敲定出來。
“哈哈哈!”
“噓!小點聲!別讓對方又閑話說!”
“低調!低調!”
另一邊六少見五律派的人交頭接耳,旁若無人地討論,急得不行:
“哎呀,他們肯定要耍花招!夢見哥,你也不說管管!”
陳成毫不介意道:“由他們去。”
這些蠢材要是真能攢出一首好詩來,那陳某人還能高看他們一眼。
“你好了沒?我們,啊不,我的詩可已經好了!”王才子興致勃勃地對陳成催促道,看來他們集中五律派的各項長處,攢出了一首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的詩。
哎呀,剛才失算了,就不該不按詩榜規則,就該由張師兄或者吳師兄挑戰姓陳的,剛好能完美挫敗他!
王才子對於獲得這首詩的冠名權,也是既激動又欣喜。
“好了,那就念來聽聽吧!”陳成依然平靜道。
“那你可聽好了!”王才子跳到眾人麵前,臭屁得不行的樣子,有感情地吟誦道:“
極目平蕪闊,山河勢莽蒼!
雲陰銜日黯,地氣接天黃!
萬馬聲逾震,千刀卷更狂!
安消毗舍怨,一戰在沙場!”
“唔?”饒是陳成並沒有對五律派眾人攢出的詩有啥期待,可初聞此詩,還是頗有驚訝!
起筆極為不俗:
極目遠望,全是荒蕪開闊,山河蒼茫,戰場的氛圍一下就出來了!
再聽到頷聯,饒是陳成也不由得暗自驚歎:
寫得極好!
雲氣陰沉,吞食日月,天地一色,混沌難分!
當真是老練手筆,寫得叫人拍案叫絕!
不過嘛,這到了頸聯,到了正麵戰場的描寫,忽然氣勢就弱下來了。
千刀翻飛,萬馬奔騰,似乎也是讓人感受到了戰場的激烈。
可問題是,單純是千軍萬馬的話,也不至於到頷聯“雲陰銜日黯,地氣接天黃”的天昏地暗程度吧?
還是說恰恰打仗的那天天氣不好?
而且陳成說過,“千……萬……”都是初學者沒啥技術含量的寫法,大家司空見慣,也就提不起什麽興致。
大概率這一句的創作者是一個自以為氣吞山河的新手,寫著陳詞濫調還不自知。
敗筆呀,敗筆!
總之,因為頷聯,已經把人的胃口吊到了嗓子眼了,到了頸聯,竟然是這麽稀鬆平常的一句,可以說毫無驚喜,這詩的逼格提升不上去了。
也不是說不能寫正麵戰場——
可是你描寫的話,也不能用這種囫圇話吧?
描寫三哥的軍隊,怎麽少得了最具標誌性的——
一車載有幾十人的摩托車呢!
呃,開玩笑啦。
我說的是:戰象!
戰象奔馳,殘兵紛飛,這才是印象裏印度大戰的場景吧!
奈何五律派這些人不生活在印度或者西雙版納,對此不甚了解,也怪不得他們。
到了最後一聯——
“嘶。”陳成牙疼地捂住了嘴:“別念了!別念了!你這收尾寫的是什麽玩意?大概率,隻有這兩句是你自己寫的吧!”
王才子:“……”
對方的激烈反應讓王才子幾乎要淚目!
我,當真就有這麽不堪嗎?
連江師弟都不如?
的確,首聯給人八十分的期待;
頷聯讓人疑惑是否可以衝擊一百分;
到了頸聯隻能說是及格分;
尾聯……
嗬嗬……
讓我感覺好像在看明清章迴體小說末尾的“總結詩”,就好像三國演義說“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緊接著就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總結詩也沒有什麽藝術追求,就是概括一下這一迴的大概,讓人有點印象啥的。(當然羅貫中“初出茅廬”這首寫得還算不錯,起碼誕生了一個成語。)
可王才子的總結呢:
這一戰真了不起呀,終結了平民老百姓多年的怨氣!
完了?
完了!
老子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如果說頸聯的“千軍萬馬”完全沒必要的話,那王才子這兩句就是徹頭徹尾的畫蛇添足,起反作用!
這場戰事為什麽打的,我要你講?
讓一首賣相極佳的作品,淪為垃圾!
當然,說垃圾可能有點過分,起碼,這小子還知道印度的平民叫“毗舍”。(也就是吠舍,印度四姓之第三階級,指從事農業、畜牧、手工業、商業等生產事業之一般平民階級。)
王才子上次就被陳成打擊得不輕,這次又被陳成用如此誇張的形式羞辱,簡直氣到不行,怒道:“那我看看,你是如何描寫這場戰事的!”
在他看來,黑天值得一說的,無非就是反抗強暴,推翻國王的那些英雄事跡了吧!
“戰事?沒有呀。”陳成羞澀道:“我描寫的,是男女青年的感情。”
五律派一臉懵逼!
男女青年的感情?
什麽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