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拿出一首久經雕琢的作品,收到了超乎意料的反饋,李氏三傑還好,始安七少和黃峻一幫人,自“狙公芧”開始就沒聽懂半個字,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打什麽啞謎。


    陳成見狀也檢討自己不該偷懶拿這首詩出來,搞不好就要暴露真實身份了。


    可好的一麵是,黃峻邀請來的這些幫手,現在無一人敢小瞧陳成了,也知道這人昨天能險勝梅英衛一局,的確有其真本事。


    七少年看陳成,更是且敬且畏,說不上理由就是覺得這家夥真厲害——兄弟幾個到底是誰昨天先提議要拍他的老虎屁股的?


    李氏三傑現在隻剩下老大李吉一個,需要他來扞衛七律派的尊嚴了。


    如果他也不能戰而勝之,那麽“七律派”要比昨天連輸三十多場的“七絕派”更加丟臉,畢竟他們可沒有派出任何一個拿到“詩士”段位的選手上陣。


    這至關重要的一局,該寫什麽題呢?


    “今天不是在黃峻兄的家裏麽,他是東道主,沒理由一題都不讓他出吧?”陳成提議道,天平傾斜在他這邊,讓出命題權,既是示好,也能表明現在誰才是強勢的那一方。


    “既然陳兄弟發話,那黃師弟就來說說這一輪作什麽題吧!”李喆搶話道,三傑已經被對方的詩力唬住了,也不願貪圖虛名從而讓出這關鍵一局的先手。


    師兄發話,黃峻趕忙從後麵走到前麵,留意到李二師兄不住向自己使眼色,黃峻的頭腦也不像他寫的詩那麽木訥,不動聲色地微微點頭。


    在眾人麵前,黃峻假裝思考了一會兒,抬起頭問陳成道:“觀兄台上一首詩,似對佛法頗有見解?”


    陳成微微笑:“不算有自己見解,稍微接觸一些皮毛而已,但佛法無邊,我是很敬仰的。”廣西是南傳佛教的發源地,這裏的人很多都篤信佛教,必須要表明自己端正的態度。


    陳成對佛家的理解,也就是聽王維老師講過一些佛經故事,抑或是麵對佛教命題作文時,臨時抱佛腳翻幾本佛經,淺薄得很。


    但這合黃峻和李喆的心意,兩人都是心頭一喜。


    李喆順勢作“旅遊推薦”道:“本地有名寺西慶林寺,寺中莊嚴寶相,高僧眾多,兄台來到桂州,不去西慶林寺燒柱香的話,那是相當遺憾的。”


    陳成樂了,本來自己到桂州來,一半的目的就是來勘查西慶林寺平白消失的褚遂良《金剛經》懸案的,剛想說自己前天已經去過仔仔細細勘探了一趟,想了想還是道:“多謝提醒,這點我且記下。”


    “所以,這一題究竟出的是什麽呢?”陳成問黃峻道。


    “這一題,李師兄和兄台就以‘佛寺’為題,作律詩一首,你們看怎麽樣?”黃峻道。


    李喆見黃峻如此開竅,自己隻是稍加提點,對方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意,真不枉自己對他一番教導!


    暗暗給他點了一個讚!


    李喆是這麽想的,大哥頗好佛法,西慶林寺每月的佛法講座,他是從來不會錯過,平日的燒香膜拜,也不曾間斷,對佛寺的布置格局,乃至其中透露出來的佛道講究,那是無比熟悉的!


    平日積攢的宿稿也是不少!


    這樣一道題,正是大哥的拿手好戲!


    這下不會重蹈自己和三弟的覆轍了!


    陳成聽了這麽個題目,些許有些為難,佛教建築並不是自己了解的,要想升華主題,引申寺廟與僧人的關聯,也沒有啥頭緒。


    這是要寫七律,如果是五律的話,還能套一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啥的。


    陳成的為難看在對麵的眼中,黃峻幾個人都是喜形於色。


    “咳咳,好叫陳兄弟知曉,本人自幼好佛,西慶林寺可以說就是我的第二個家,讀經參禪,未嚐廢離。”李吉說著,表明自己與佛家的淵源:“如果你不想作這題,可以讓黃師弟再議。”


    他主動透露這一題目是有利於自己的,讓黃峻和兩個弟弟都有些著急:


    這小子剛剛的詩你也看到了,如果不寫你擅長的題材的話,怕是沒有必勝的把握的!


    你身上肩負著七律派的希望啊!


    可在李吉看來,自己比陳成的等級已經高了三級了,題目也沒有讓對方出,自己還要占如此明顯的便宜,總是無法說服自己。


    他不說,陳成已經猜到這大概是他擅長的領域了,李吉吉和黃峻兩人眉來眼去他又不是瞎子,沒看見。


    可李吉坦言“西慶林寺就是他的第二個家”還是讓陳成有些好笑:


    感情你還真是“新佑衛門”啊!


    不知道西慶林寺裏有沒有一個聰明機智的小和尚呢?


    “不用改,就這道題挺好的。沒怎麽寫過,今天不妨試試手。”陳成笑道:“借用吉吉兄一句話:咱們比的是作詩,又不是出家當和尚。”


    這話說得李喆很不高興:心說既然比的隻是詩,你憑什麽挑我“空心菜開花”“豆子長在泥底下”的毛病呢?


    這次的題目輪不到你挑大哥的毛病,倒是你不要有低級失誤才好!


    你想“試手”的話,大哥就能讓你輸掉褻褲,哼!——李喆、李嚞莫不如是想。


    “那咱們來吧!”李吉作出“請”的姿態,對方不是凡角,自己能點到這一步,也不算勝之不武了。


    陳成心想雖然我不了解,可是我又不是沒有別的詩可以參考仿作!


    就拿王昌齡大叔的好基友常建的代表作《題破山寺後禪院》來說,他也未必就對佛法有多精通,可是借助佛寺這種特定環境,把佛門獨有的意趣表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這首詩最出名的句子是頷聯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但頸聯的“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卻是將佛理感化人心、淨化靈魂的作用寫得格外傳神,畢竟大道至簡,其實無論儒釋道,到了“最高深”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我就仿照這首詩,來山寨一首七言律詩出來吧!


    常建第一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山寺後禪房四周的環境:


    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蔥蘢,令人心曠神怡。


    咱也有樣學樣!先把佛寺環境描繪一番,把氛圍給烘托出來!


    陳成落筆寫下第一句:


    秀色叢林夕照明,浮嵐卷盡竹煙清!


    嘿嘿,你寫“初日”,那我就寫“夕照”,你寫“生機勃勃”,我就寫“浮華褪去”,嵐浮煙清!(嵐,山林中的霧氣。)


    反正早上晚上都差不多,霧氣蒙蒙,自然就給人傳遞一種悠遠靜謐的感覺!


    而且,嶺南不是多瘴氣嘛,我上來就增加了“霧氣”的戲份,也讓你們感覺我這詩就是在嶺南寫的,哈哈!


    這句被陳成改得媽媽都不認識,哪怕原作者現在在自己麵前,也看不出是從他這裏篡改來的吧!哈哈哈!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起初陳十一郎是最赤果果的生扒硬切,現在在“偷梁換柱”上已經越發有心得了。


    “他這上來就寫‘叢林’,莫非這是一處掩映在荒野中的廢舊小寺?”七少都盯著陳成的一筆一劃,小六率先發表自己的見解。


    陳成聽了微微一笑,佛家經常把僧徒聚集的處所當做是“叢林”,可不是單指自然環境中的“叢林”,我這裏寫“夕照叢林”,實則實在禮讚寺廟,“佛光普照”的一石二鳥之用。


    這種妙用自然也不是陳成首創,仍然是從常建詩裏來的,他那詩裏所說的“初日照高林”同樣是有稱頌禪院的隱藏意思,陳成隻是依葫蘆畫瓢而已。


    這些陳成以前也是一竅不通,但好歹在王維老師身邊耳濡目染,學到了他們佛教徒中的許多“切口黑話”,嘿嘿!


    七少看不看得懂無所謂,隻要對麵的李大吉看得懂,認為我是一個“行家”就行了,哈哈哈!


    對於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陳成倒是一貫拿手得很。


    第一句的複製改編完成度可以說是百分百,接下來便是頷聯,最為人稱道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如果同樣是等比例放大複製的話,最簡單的套路便是:


    曲曲竹徑通幽處,寂寂禪房花木深——


    不過自己上一局是使用了一個杜甫的常用詞組,就讓他們大驚小怪成那樣,直接把這千古名句用在這個場合,既浪費,恐怕也會嚇著他們。


    不能用,哪怕是相近的意思的也不要!


    如果不套常建的名句的話,又該如何填這個坑呢?


    這並不算是難題,律詩寫多了的話,自然會有習慣的一些套路,就好像陳成昨天反複使用,今天也被李吉吉使用過的“朝……暮……”。


    寫過的各種詩句裏難免會有一些描繪景物的對聯,陳成直接就拿了一聯先前在別的詩裏寫的對聯放到這裏:


    去來小蝶花間舞,斷續秋蟬葉底鳴。


    嘿嘿!


    這個“去來……斷續……”都是習慣用法,“花間……葉底……”也是爛大街套路。


    可是別說,這玩意就是好用啊!


    熟練掌握這些套路,寫起詩來格外方便,隨便更改主語,就能再創作出另外一副對聯出來。


    這種套路句子用在此處卻也不違和,甚至還倍增光彩。


    首先,第一聯是一種靜態描繪,而到這一聯,既有蝴蝶曼妙的飛舞,也有秋蟬聲聲的鳴唱!


    動態景物有了,聲音也有了!


    畫麵一下就活了!


    而且,蝴蝶與秋蟬“快樂”的生活形態,也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出家人慈悲為懷心念萬物的情態!


    瞧!一個大路貨句子,用在這詩裏,是不是立馬就能解讀出另一層深意?


    這一句寫完,“山光悅鳥性”倒是不好抄了,畢竟前麵已經有了兩種生物,再添鳥進來的話,寺院就不像寺院,而像動物園了。


    沒關係,保留相似意境就行了——


    我就說“涼台山影淡”——是不是有佛寺裏麵寂靜森嚴的味道?


    而且涼台也是佛寺裏常見的建築物,凸顯佛教元素。


    “潭影空人心”嘛,咱就來一個“溫泉翠波傾”!


    要說“涼台”對“溫泉”都是平聲,對不上,沒關係,就該作“暖水翠泉傾”,還是那個意思!


    這算是湊出了一對五言的對聯出來,沒關係,給它在前麵加上修飾詞就行了。


    仍然用套路!


    量詞大法!


    隻要你想不好用什麽修飾詞,隻需要加上量詞就好了!


    比如杜甫大大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看起來是不是怪呆萌的?


    可沒關係,隻要後麵“一行白鷺”夠醒目,就沒有人計較你前麵“兩個黃鸝”顯現出的稚拙。


    幾處——涼台山影淡,


    一汪——暖水翠泉傾。


    嘿嘿,是不是氛圍烘托得就更恰到好處了?


    說實話,到了這一句,幾乎已經看不到這首詩是從《題破山寺後禪院》中抄襲篡改來的了,已經自己形成了一種氛圍。


    完全不需要繼續依賴原詩,可以自行進行收尾了!


    動物植物,建築氛圍都有了,還缺什麽?


    缺和尚啊!


    佛寺裏麵沒有和尚怎麽行?


    隻是在這個時候,和尚應該做什麽?


    嗯,恐怕是完成這一日的課程,該洗洗睡了吧!


    佛寺裏的生活總是規律無比,晚上也沒有晚飯吃,差不多到了日落時分就可以總結一天的收獲了。


    陳成信筆寫道:


    耽幽衲子應間坐,未罷楞伽響磬聲!


    嘿嘿,和尚就坐在這裏麵,還沒有讀物這一天的楞伽經呢,已經到了晚上敲鍾的時候了!


    餘音嫋嫋!迴味無窮!


    直接把這首詩從頭到尾梳理一遍組合起來:


    秀色叢林夕照明,浮嵐卷盡竹煙清!


    去來小蝶花間舞,斷續秋蟬葉底鳴。


    幾處涼台山影淡,一汪暖水翠泉傾。


    耽幽衲子應間坐,未罷楞伽響磬聲!


    感覺……


    相當不賴!


    對麵李大吉也已經作好了他的那首詩,陳成看,卻是:


    午鍾聲落碧雲邊,行過西峰別有天。


    三麵山圍僧榻靜,一湖水抱佛樓圓。


    嘉賓滿殿檀香染,老樹橫空翠色參。


    滌盡塵氛吟妙偈,法門宗旨證瞿曇。


    咱們兩個,一個是真“居士”,傾心佛法;


    一個是“假把式”,剽改成詩;


    現在就請大家評一評,咱倆誰更高明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