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取名好麻煩的再次打賞!)


    “風情三士”或者說陳成覺得的“風騷三人組”,都是以善於描摹細致的景致,刻畫微妙的感覺著稱。


    可是陳成現在卻沒啥心思去聽他們傳奇的事跡,輝煌的戰績,反而來應戰的,總歸都屬於那些段位不咋高的,什麽五六七段,在陳成第一天獲得“詩之力九段”評價的時候,都屬於不入流的人。


    一開始陳成還有耐心與人客套幾句,可是到現在別說綽號履曆,實在是連他們的名字都不想知道了。反正說了我一會兒就忘了。


    你們還是不要再浪費我的時間了,直接交詩來便好了!


    等一看寫的還是爛大街毫無挑戰的題材,就連自己親自作詩的興趣都沒有了!


    先看你第一首——


    桃花?


    竟然當著陳某的麵寫桃花?


    我講崔戶題城南莊“人麵桃花相映紅”的故事,就不信你們不感動得落淚!


    再講《紅樓夢》裏還有那首低沉傷感的《桃花行》,更讓你們羞愧難耐!


    桃花,的確是纏繞在無數人心頭的一份難舍的情結。


    從古至今,人們賞桃花,畫桃花,吟桃花詩。


    唐詩裏寫“桃花流水杳然上”,宋詩裏說“夾岸桃花蘸水開”,元曲裏感慨“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隨便一首都能叫你無言以對!


    抑製著自己用這些名詩降維打擊對方的衝動,陳成還是耐著性子自己寫了一首:


    城頭二月綠苔侵,為訊桃花野寺尋。


    半樹香分疏竹影,數株白近古鬆陰。


    蝶心蕩漾春高下,鳩語浮沈雨淺深。


    蔬筍偶然無酒禁,醉歸清夢戀空林。


    你要跟老子談桃花的“豔情”,我偏偏跟你說和尚廟的景致,用禁欲係的寡淡直接熄滅你多情的欲火!


    寫完之後頭也不抬,便開啟第二題。


    粗粗念了一遍對方的“玫瑰詩”,又是一陣牙疼!


    陳成有些奇怪地打量了對方幾眼。


    “我看兄台這詩,有一不解的地方。”陳成道:“你在詩中說玫瑰之‘風情’,不知風情卻在何處?”


    在後世,一提到玫瑰,往往和愛情聯係在一起。


    加之它又是英國的國花,使得人們可能會誤以為此花是舶來品。


    可事實上這花的的確確是“國貨”,原產地便是中國華北以及日本和朝鮮。


    至於玫瑰為何象征愛情,還要從希臘神話中女神阿佛洛狄忒說起。


    阿佛洛狄忒從泡沫中誕生,司管人間的愛與美,誕生的時候,白、粉玫瑰環繞,花香四溢。優雅迷人的她得到了眾多男神的追求,但她愛的人不多,俊美的植物之神阿多尼斯是其中一個。沉迷於打獵的阿多尼斯在森林中被野豬攻擊,聽到所愛之人的慘叫,阿佛洛狄忒心急如焚,一路奔跑。荊棘割破了她華美的衣服,玫瑰刺破了她嬌嫩的雙腳,鮮紅的血染紅了沿路的白玫瑰。


    西方人便以此來表現愛情的真摯。


    因為玫瑰、月季花和薔薇都隸屬於薔薇科,西方玫瑰在西方與月季通常都被成為rose,但在傳入中國時,西方月季被翻譯為玫瑰,而傳統的月季品種被翻譯為月季,藤本則被翻譯為薔薇。使得一下子就成了一筆爛賬,傻傻分不清了。


    在中國的此時,並沒有流傳關於玫瑰的“愛情”故事,故而對方的“風情”之論也讓陳成有些摸不著頭腦!


    風情三士中的第二位嶽成化感慨道:“玫瑰,它沒有牡丹那種富貴和俗氣,也沒有蘭花那種幽香,它隻是默默地開著,開著,隱逸地顯露著它的美麗和孤單!還有什麽花兒能比玫瑰更有風情呢?玫瑰花,它不用做別的事情,它隻需要在那個角落裏,羞答答地、靜悄悄地開放,便足以給人無窮的聯想了!”


    陳成:“……”


    你還跟我玩“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慢慢地綻放她留給我的情懷”是吧!


    他無語的樣子卻讓對方更加得意於自己的敏銳直覺,繼續深情道:“每次五月的傍晚,玫瑰最美的時候,便是在此刻了!斷日千層豔,孤霞一片光,當落日的餘暉照耀在玫瑰花上的時候,那原本便是血紅的玫瑰,便會折射出更加誘人的光!說‘風情’豈不是名副其實?”說罷,又對陳成道:“兄台以為如何?”


    周圍人都為他的多愁善感和心思靈敏而叫好!


    陳成幹笑兩聲:“我覺得吧,不怎麽樣……”


    “你現在說的這些,我的確也能感同身受……”


    “多謝!”嶽成化很是滿意陳成能夠“慧眼識珠”。


    “可問題是,你的詩裏壓根沒有體現出這一點啊?”陳成一攤手,表示理解不能。


    “那個,那個,別人其實都是知道的!”嶽成化有些尷尬,滿麵通紅道。


    “那麽好,你這題我先想想,我先寫下一題梔子花。”陳成說著,又把目光放到了最後一題上。


    梔子花又名梔子,也是原產中國的常見花朵。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


    時間到了差不多中午時分,太陽越發炎熱,圍觀的觀眾有的漸漸散去,有的開始躲到了旁邊的樹蔭下。


    陳成提筆凝思了一會兒,不過卻半天沒有動筆。


    這看在七少年和“風情三士”的眼中,分明是他已經進入了一個疲憊期,詩歌創作進入了一個瓶頸。


    故意推脫說“看不出對方詩中的風情”,可實際上根本就是他已經作不出來而找的托詞。


    如果不然的話,你看看第三士所作的“梔子花詩”,可是沒有一字再提“風情”了,你不還是沒有感想麽?


    不過陳成臉上還保持著輕鬆愉快的樣子,剛剛要落筆,又看著剛剛就說要離開的漁民老鄉——現在是唯一一個全程觀看他力戰群豪的人。


    “大叔,梔子花來曆的傳說,你聽說過沒有?”陳成微笑道。


    大叔搖搖頭:“沒聽過。”然後問:“大概是什麽樣子呢?”


    “這就小孩無娘,說來話長啦!”陳成道:“話說呢,梔子花本是天上百花園的一枝仙花,名號梔子花仙子——她看見人間隻有一些小花小草,沒有大點的鮮豔的花朵。於是她就下到人間,變成一棵梔子花樹長在一處荒坡上。”


    “日曬雨淋,生長不旺,眼看花樹漸漸枯萎了。離荒坡不遠處,住著個單身窮漢子。他發現了這棵可憐的小花樹,就把她移植到了家門口,給她澆水,施肥,悉心照料。花樹很快就有了生機,頓時長得枝葉繁茂,鬱鬱蔥蔥,葉色碧綠,油光水滑。初夏開滿了潔白的花朵,芳香素雅,特別招人喜歡。窮漢早晚總要站在花樹旁,為其尋蟲除害,整枝打葉,將花樹養護得更加壯美。”


    眾少年見陳成不好好去作詩,反而跟這旁邊的大叔閑聊起了什麽“狗屁仙女故事”,著實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種故事連我們都不相信了好嘛!


    還“梔子花仙子”,你的名字能取得更隨意一些嗎?


    可是漁民大叔卻聽得津津有味,不為別的,光是“單身漢”的人設,就是中國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人設了!


    你看看董永,看看牛郎,看看田螺姑娘裏那個無名窮光蛋——


    不都是窮得叮當響的單身漢麽!


    可是故事到了最後,他們都娶上了仙女!


    這很符合中國古代男性老百姓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陳成口中的顯然也是這個套路。


    “嗨,你的詩還作不作了!如果你不作的話,我們可要判你認輸了!”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一起開口道。


    “急什麽,都比這麽長時間了,稍微休閑一下不行啊?”陳成翻了翻白眼,繼續興致勃勃地對大叔道:“窮漢是個漁民,每天早出晚歸,好不勞累!”


    漁民大叔眼前一亮:“也是漁民嗎?嗯,那的確夠累的。”


    “這天他外出迴家,一開門就聞到了一股飯菜的香味,他很奇怪,他孤身一人,無親無故,是誰幫助做的飯菜呢?以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他想弄個清楚明白,就多了一個心眼。”


    “這天,他故意裝著出門的樣子,走了沒幾步就迴來躲在外麵,偷偷的往家裏看。這時,隻見一素身白衣的女子從花樹上下來,飄進了他家。窮漢嚇呆了,他壯著膽子進屋問道:‘姑娘你是誰?’女子隻好如實告訴他:‘我是梔子花仙子,來到人間,一時不適應人間環境與氣候的生長,是你在我危難時出手相救,你是我的恩人,如果你不嫌棄,我願嫁你為妻。’窮漢驚喜不已,當然願意娶她了!”


    漁民大叔也含笑點頭,顯然聽得很受用,就好像是他娶了這個仙子一樣。


    “婚後他倆對門前的那棵梔子花更加愛護有加,梔子花仙子還將梔子花的枝條剪下來插枝繁殖,他倆的門前梔子花樹長成了林。老百姓聞到這清香,看到這素雅的花朵,紛紛都想養,他們就將培育梔子花樹送給大家,從此家家戶戶養起了梔子花。”


    “其中,有個女人,不知道收斂,經常招引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到家裏鬼混。她也養了棵梔子花,就在她大肚子的時候,撫摸了她,長的綠油油的梔子花樹一下就蔫了,沒幾天就死了。人們都說梔子花是純潔的,不喜歡齷齪,是被那女人氣死的。後來家裏坐月子的女人,一般都不去碰梔子花樹。”


    漁民大叔聽了恍然大悟:“怪不得聽老人這麽說呢,原來來由是這樣!”若有所思,又道:“梔子花是仙女的化身,所以愛清淨,不喜歡那些嗚嗚渣渣的女人哩!”


    陳成喜道:“大叔所言極是!為此,我打算為此事寫一首詩,歌以詠之!”


    這下一聽“風情三士”就不樂意了:“此事根本是子虛烏有之事,子不語:怪力亂神!你豈可以此捕風捉影之事為依據,還將其寫到詩裏呢?”


    “就是!分明就是詞窮意盡,寫無可寫了!”


    而且這個故事,怎麽聽都怎麽像是從“田螺姑娘”那裏來的翻版……


    陳成不理會他們的汙蔑,信筆寫道: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豔精神。


    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你不能這麽寫,將自己主觀臆斷的東西——”王小五還試圖阻止陳成強行為自己的詩找題材的做法。


    陳成也微笑著看著大感不平的小五:“既然他沒有任何依據,都能寫玫瑰的‘風情’,我為何又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呢?”


    “這——”小五和嶽成華都一瞬間啞口無言。


    還是感覺哪裏不對勁!


    可是仔細把他這首詩一讀——


    哪裏有什麽狗屁“梔子花仙子”的分毫提及呢?


    陳成攤攤手:“寫了你們也不滿意,不寫還是不滿意,那麽要我怎樣呢?”


    眾人:“……”


    事實上,此詩乃是唐伯虎恩師沈周的詠梔子花,本來就跟“梔子花仙子”並無關聯,陳成隻是借機戲弄他們而已。


    沈周的為人所知,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繪畫。“吳門畫派”為明代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畫派,而沈周則堪稱“吳門畫派”的領袖。然而,書畫之外,沈周的詩文在明代也頗出眾。


    起首二句,先說梔子花的形質,因其夏季開花,且花呈白色,所以喻其魂為雪鑄,喻其花為冰質,其吐氣為清涼之氣。此花生在庭院曲欄深處,精神俊爽,引人注目。


    詩的後二句尤為奇妙,因梔子花冰雪形質,故當一鉤新月初上之際,這花魂便展開了輕盈的雙翅,飛離了曲欄,要把自己的嬌香,附在自己的俏影上,傳向詩人所坐的如畫的華庭。此時,夜風也知情識趣了,它眼見花魂欲飛不能的嬌態,便悄悄伸出無形的手,把那新月下淡淡的花影輕輕牽住,送向它想去的地方,讓它的香氣、涼氣,彌漫於曲欄、庭院,彌漫於整個夏夜。


    這二句意境極幽美,措詞亦清新優雅,一“牽”一“送”,夏月微風的情態可掬;言“影”言“香”,梔子花的精魂大有飛動之態!


    全詩前二句已有實有虛,後二句全從虛處入筆,真有遺貌取神之能!


    七少和“風情三士”看到對方的詩達到了今日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話可說了!


    “不好意思,我的玫瑰詩也成了!”陳成微微笑,不介意來一個“連擊”,給他們傷口上撒鹽,提筆寫道:


    陳生應不羨時名,笑說玫瑰物外情。


    孤峰半插秋雲白,邃穀平臨夜月清。


    正是在嘲弄對方“無中生有”的“風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