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之力,每位要取得詩歌段位的騷年們的必經之路,詩之氣分一至十段,當詩之力到達十段之時,才能正式獲得詩榜認證的段位,成為一名受人尊重的“詩士”!


    人群中,得了五六七段這種比較高段位因而沾沾自喜的少年們,看著這個外地口音的少年,眼中不由得閃過一抹嫉妒!


    靠!


    詩寫得好也就罷了,還生得這麽俊!


    最讓人忍受不了的,是他擁有本地人全都無法擁有的:


    白皙的皮膚!


    出門還抹粉,變態!


    可是這外地少年並沒有招人煩的覺悟,“承認!承讓哈!”陳成微微一笑,衝眾人拱手。


    看著陳成用小號遞交上去的信息,樓上詩榜的辦事員漠然的臉龐上竟然也是罕見的露出了一絲笑意,笑道:“這位陳公子,以你的才學,我們幾個人都很看好你的潛力,如果你成功的話,那麽以十六歲的年齡成為一名真正的‘詩士’,成為嶺南最年輕的第二人!”


    是的,第二人,那位第一人,便是褪去了天才光環的莫炎莫公子囉。


    “謝謝。”陳公微微點了點頭,並未因為詩榜編者們的誇獎而出現喜悅,按真名的話,“陳萇”在詩榜上應當匹配的是“詩王”的段位,區區“詩之力九段”或者“詩士”,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


    而且,這套“段位體係”本來就是特供嶺南的,從王老師去年到桂州滿打滿算也才一年的時間,除嶺南外的地方,根本沒有這種“詩士”“詩王”“大詩師”的操蛋稱號……


    當然咯,對陳總編來說,等級體係肯定是要搞的,至於個別稱號如“大詩師”這種太難聽的,咱們可以慢慢改麽。


    陳總編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有文化。


    來到嶺南,最令他歡娛的事情,就是不會到處遇到各種“詩王”“詩尊”級別的大宗師了,畢竟每次一遇到他們,考較、詩歌唱和是少不了的,每天都有露餡的風險。


    到偏僻的嶺南——甚至還不是“廣東”,而在“廣西”,絕對意義上此時的文化荒漠,陳成本身那點兒墨水,在這裏也算得上文化人了,可不就趾高氣昂,逍遙自在了嗎?


    另外還有別的好處,皮膚白不白沒屁用,個頭到了這裏起碼不算矮了,也沒有人把他當小可愛看了。順便把自己的年齡往上浮動兩歲到十六歲,做起事來更加順暢,連出入風俗場所恐怕姑娘們也不會再尋他的毛病了……


    哇哢哢!還是當成年人舒爽哇!


    內心風起雲湧,臉上卻波瀾不驚,安靜地迴轉過身,然後在眾人熾熱的注目中,緩緩的行到了人群最後麵的那頹廢少年麵前,讓眾人很是詫異,這天賦異稟的外地少年,竟然如此看重莫家廢柴,兩人還能相談甚歡。


    和莫炎的一番交談,陳成獲知了不少這一年來桂州詩榜辦事點的發展情況以及當地的概況,獲益良多,對於自己這次南下的初步計劃有了一個打算。


    最後,莫炎還邀請陳成有空的話可以去宜州他家做客——


    好找得很,當地最土豪的就是莫家,莫善人人盡皆知。


    對方如此推心置腹,陳成也不得不實話相告!


    “莫炎兄!”陳成衝對方禮貌地叉手:“我覺得吧,你的詩可能沒什麽問題,不妨……”


    多練習練習普通話……


    啊不,洛陽讀書音……


    特麽跟你說了這麽半天,別說作詩了,你說的話,我往往是半句懂半句猜!


    莫炎:“……”


    周圍人響起一片笑聲。


    桂州這邊的少年還好,畢竟是大邑,偏僻的宜州,距離也不過四百裏,可莫炎的口音聽在他們耳中就是地道的鄉下口音了。


    真不知他當初晉升“詩士”時寫的那首詩,好到什麽程度,才讓評委們呢忽視他的口音呢?


    陳成的寬慰讓莫炎更加傷心,但起碼他還肯定了自己詩歌的質量。


    哀怨地看了陳成一眼,歎息道:“藍瘦,香菇。”(難受想哭)


    “……”口音問題基本沒救的樣子,陳成拍拍他的肩膀:“你還是多練習寫詩吧!”


    ……


    對陳成來說,百越方言聽著別扭,但有些粵語底子,再加上努力聽,還是能搞懂的。


    前世的時候,完全搞不懂的,一是溫州話,而是閩南語。


    貌似宋太宗趙匡義也曾受此苦惱——


    他有一次看中了一個福建官員劉昌言,想要提拔他,但是卻有大臣阻止了。


    倒不是劉同誌詩文不行,能力不夠——


    同事們反映說,劉昌言是閩人,口音很重,直接向天子匯報的話,怕天子聽不懂。趙匡義大笑,說:“我自會得!”


    開玩笑!老子會聽不懂人話?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將劉昌言提拔成為了樞密院副使。


    但是,趙二顯然是低估了福建口音的厲害,沒過多久就發現,劉昌吉的閩南口音實在太重了,超乎自己的理解能力,趙二十分無奈,隻能說:“昌言奏對皆操南音,朕理會一字不得!”


    壓根一個字都……沒聽懂。


    操……


    由此可見,在古代,推廣普通話(洛陽正音)也是一件大有必要的事情。


    張九齡也是嶺南人,如果他也不改掉他那口“我母雞呀”的腔調,天子能選他當宰相?


    ……


    來到桂林,天朗氣清,心情舒暢。


    而且氣候全年溫差不大,哪怕此刻正是盛夏——


    山多水多,怎麽會熱呢?


    更兼之身邊沒帶任何一個人,哪怕江森也沒帶。


    沒有人再用“陳萇”的身份來約束他,陳成仿佛尋迴了真正的自己,真實的姓名,真實的本性,選擇在八月進行一場無憂無慮的“自由行”。


    不帶江森來的原因,主要是這小子的奇異貌相,到了桂林這裏,就更要讓當地人稀奇了,還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


    陳成直白地跟江森說過:咱倆,必須迴到長安洛陽,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尤其是你——


    出了兩京,光一路上看你稀奇的人,煩也要煩死你了。


    以前江森還挺認可,但是自從跟陳成去了一趟吳越,江森反而發現,自己的膚色和貌相,可能還是一種優勢。


    那些見過世麵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外國行商,萬裏迢迢來大唐,販賣的肯定都是好東西。


    要不然還不夠交通成本啊!


    就這樣,他對於成為“出口轉內銷”的大貿易家,越發感興趣。


    隻是夏天的話他肯定不會出門的,江夏,襄陽,都是大火爐——還是呆在四麵環山的房陵最涼爽。


    一個黑人,竟然怕熱,陳成也是無力吐槽……


    桂州詩榜辦事處,恐怕是除了兩京以外,最大的詩榜辦事處,兵多將廣,人手充足,要不然也不會用一套胡編的“段位體係”把嶺南的騷年們撩騷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桂州詩榜辦事處的這十多位各司其職的辦事員,倒沒有人認識陳成的真實身份。


    今天給陳成的“詩之力九段”評價,陳成也敢打包票絕對沒有靠人情關係作弊。


    去年跟王維老師一道來桂州的第一批辦事員,不少是認識陳成的,有的甚至就是詩榜初創時他手下的得力幹將。


    最不濟的,也在襄陽見過他一麵。


    可是要知道,在大唐,桂林這一代不但不是風景名勝,反而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瘴癘之地”,有去無迴的。中唐時柳宗元被貶桂林南邊一點的柳州,自認不啻去了天邊;韓愈被貶去潮州時,也對侄孫韓湘子說“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將這些個大好年華的有為青年們長期放在桂林,不啻於一種“流放”。


    所以派他們來時候就說好了,你們隻負責啟創工作,我們會逐步吸收當地人才,實現團隊本土化的。


    隻需一年半載,一旦上了正軌,你們就可以迴長安洛陽,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畢竟,今年又有一批色藝雙絕的宮女要出宮,郡主娘子都替你們物色好了……


    可出乎陳成和小郡主意料的是,桂林的詩榜辦事處格外成功,幾乎用了半年功夫就吸納了好幾位當地人傑,不到一年就已經“基本操作無失誤”了。


    提前圓滿完成了組織上的任務,我們可以迴長安述職了吧?


    不!對於冷酷的陳總編來說,來都來了,怎能不發揮各位的最大效用呢?


    不解釋,收拾收拾行禮,支援廣州詩榜辦事處,把“段位體係”也傳播給他們吧!


    畢竟相較於桂林,廣州才是真正大有可為的地方,花上一千年在這裏也不為過……


    就這樣,桂林詩榜辦事處隻留了一位李主編壓陣,其餘全部是本地人,都是通過這套體係選拔上來的“詩師”甚至“大詩師”。


    李主編過去也是陳成的小弟,今天恰好不在,估計遊山玩水去了。


    雖然不和熟人碰麵陳成挺樂意,可還是要吐槽一下:我們給你發工資,你就是這麽當甩手掌櫃的嘛……


    可陳主編親身參與了今天逍遙樓的評段位活動後,滿是挑剔眼光的他也要承認,嶺南也是人傑地靈,活動的流程井井有條,對詩歌的評點也精準恰到。


    這位莫炎公子,就不要吐槽說給你的段位太低了。


    哪怕拋去口音因素,你的詩在陳總編我看來,也是夠嗆——


    他們能給你“詩之力三段”,恐怕都是因為你小子每次段位評比都踴躍參加,給你的安慰獎了。


    至於為啥剛開始“段位評比”時能獲得“詩士”段位?


    嗨!那還不是因為,桂州詩榜初創的時候,無人問津,影響力也很小,隻要是能跟“詩”挨著邊的東西,都能給你一個好的“段位”。


    後來段位體係建立起來了,詩榜在當地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再搞那麽多“詩士”“詩師”“大詩師”,不就通貨膨脹,不知情了嗎?


    至於這個“段位”如此吃香的原因,陳成也從與莫炎的交談中獲悉了一二。


    當初桂州張某本著“閑著也是閑著”的想法,參與了桂州詩榜辦事處舉行的第一季“段位評比”,最終光榮地獲得了“大詩師”的稱號。


    他自己也沒當迴事,隻當是一次玩樂。


    哪知道下半年前往長安拜訪親戚,去詩榜總辦事處投稿的時候,聽聞他是從桂州來的“大詩師”,大驚失色!


    上下人員,關懷備至!


    旅店車馬,費用全免!


    所需典籍,買來奉上!


    帥哥陪聊,名師指點!


    就差直接給他介紹一房媳婦了!


    直把這位姓張的“大詩師”哄得雲裏霧裏,樂不思桂!


    雖然他也並沒有說在長安做出什麽風雲大事,可是迴到桂林之後,將自己在長安的見聞添油加醋說給街坊四鄰聽,種種好處,超規格的待遇,聽得眾人目瞪狗呆!


    我靠!


    光是一個“大詩師”,到了長安,竟然就能得到如此待遇?


    但特麽我要是“詩尊”、“詩王”,還不真給我一個王爺當當啊?


    我要是“詩聖”,那還不給我蓋一個廟,把我的塑像放在孔夫子、太上玄元皇帝的旁邊,供天下人頂禮膜拜啊?(事實上,杜甫大大還真的當得起這種待遇……)


    不消說!盤他!考段位去!


    這張某有真是個“好事者”,他還跟鄉親們說了——經過他此次去長安,路上所見,並不是各地都已經有了“段位評比”。


    眾人疑惑:什麽意思?是說這個東西其實是假的嗎?


    “非也,非也!”張某興奮道:“事實上,這種好處,不是各地都享有的,率先實施的,也隻我桂州、成都、長安等幾地而已!也就是說……”


    你們不趕緊參加,以後開放的“試點城市”多了,就越發難考了!


    這聽在眾人的耳中,難免又增加了迫切感——


    張某迴來之後,第三季、第四季的段位評比報名人數直接番了五倍不止!


    也難怪莫炎公子會丟掉“詩士”稱號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桂州獲得了段位的各位“詩師”“大詩師”在外麵受到的禮遇也三三兩兩傳迴來,間接證實了張某所言非虛!


    最不濟的“詩士”,哪怕在外麵沒有受到高規格禮遇,可你去當地詩榜辦事處,免費午餐晚餐,免費住宿!


    真是棒極啦!


    陳總編心想:這好像也沒什麽吧……


    免費食宿……你以為你們繳納的“考核費”,是用來做什麽的?


    “好吧,我差不多明白了,很多人考這個段位,就想哪天去長安的時候能免費食宿。”陳成奇怪地對莫炎道:“可是,你也說了,你家的條件首屈一指,當一個坐吃山空的富二代難道不好嗎,何必苦苦考這段位?”


    “哦,我想考到‘大詩師’,主要是因為——”莫炎道:“我想娶‘天仙姐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情詩與劍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慶二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慶二年並收藏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