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大俠楊過可不有作為麽,襄陽城下,把蒙古大汗蒙哥都給射殺了。
當然了,蒙哥是誰你們不知道——
跟開元年間的大唐人講中原會被遊牧民族吊著打,他們肯定也不會相信,合乎情理的情節應該是我們大唐吊打全宇宙才對。
見陳成今天似乎講盡興了,不打算繼續講下去了,小紅帽哥稍顯失望。
太可惜了!
不僅這個看來要太監的楊過故事,陳十一郎的怪談榜如此離奇好看,裏麵的大多數故事,怕都沒有下文了。
唉,天殺的周縣令,幹嘛非要跟我們黎民作對呢?
“呃,你是說,”小陳聽了小紅帽哥講述了一番自己的想法:“我把書交給你,你想辦法幫我出?”
“正是!”
“可是,周縣令已經嚴正警告過了,”陳成說明著此事的不可行:“不可以再公開印刷這種捕風捉影、妖魔鬼怪的怪談了。”
“不過公開印,”對方答:“可以偷著來嘛。”
陳成:“……”
嗯,哥們你還真是一片熱忱……
也對,看樣子你小子也不差錢,有財力支持去做。
成不成兩說,但有這份心當真是很好的。
小陳便將從印刷坊拿迴來的底稿交給對方,小紅帽哥如獲至寶,雖然他早就賄賂工匠師傅們,偷看過好幾遍了。這小陳也知道。
“稍顯缺憾的是,”老哥感慨道:“有的故事沒有聽陳兄弟親口講述,有的雖然出自陳兄弟口中可結局並不令人信服,有的故事沒有了下文——實在沒辦法的話,隻能我自己動筆開始續寫了!”
陳成大樂,哎喲,覺得作者寫得不行,然後想要自己親自寫——
最早一批網文作者都是這樣的啊!
其心可嘉!其勇可嘉!
“盡管去寫好了!”小陳慷慨大方道,反正除了嵇康那個是他原創,大多數作者另有其人,而且以前的民間故事本來就是你抄我,我抄你,你改我的,我改你的,這麽得來的。
“我給你寫一份字狀,就說怪談榜的所有內容,小陳全權交予老哥負責改編、出版、發行了!”雖然在古人這裏注定賺不到“版權費”,不過小陳還是很高興。
萬一日後有銷路,他又能打起將怪談榜和孟浩然集、陳十一郎精選集捆綁銷售的主意了。
當然,就故事本身來說,例如這些故事中出現的詩,本來就是掛在陳十一郎名下,依然算是揚名了。
“我來寫!哎,老哥,大名是什麽?”陳成準備寫“認證書”,要用對方名字,之前似乎是說,哥們姓“金”的。
“哦!姓金,”對方答:“名羽龍,字易安。”
陳成:“……”
你小子確定沒跟我開玩笑?
金庸、梁羽生、古龍、黃易、溫瑞安、李清照,被你一個人占全了?(李清照:這裏有我什麽事???)
想要落筆寫對方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能把這幾位全占了,你肯定是一個寫書的能手啊!
注定要紅!
與點娘一度爆紅的“辰機唐紅豆”先生有一拚。
可是真寫下對方名字“金羽龍”的時候,小陳又忍不住吐槽:“金兄的名字取得這麽‘大’,難道朝廷沒有找你麻煩?”
還“易安”呢,我怕你又是“金”又是“龍”的,安穩不了噢!
小陳我特麽名字都叫人畜無害的“獼猴桃”了,還被殺手追殺到天涯海角呢!
要不然我建議你改改,叫“金龍魚”?
“這有什麽大的!”金龍魚,啊不,金羽龍一副“你少見多怪”的表情:“叫這名字的多著呢,太俗!我準備改了一個文雅一點的名字,叫‘秀賢’。”
小陳更驚訝:“來自星星的你?呃,哥,聽我的,咱不要叫新羅人的名字,就金羽龍挺好的……”
送走了即將踏上寫手之路的金羽龍,小陳無限感慨:把怪談榜交給這哥們去改編,隻怕最後都成了“小紅帽”的風格,“開元怪談榜”變成“開元童話”噢!
可能也……
更加利於過審?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把金陵的幾樁事收尾之後,陳成三人小隊也要暫時拆開了。
李季蘭原本真的要“錦衣夜行”,宵禁一開就從陸路出發返迴烏程的,可不知道是誰走漏的風聲,來了一堆死忠粉來相送“花魁”。
各種簽字留念後還是走不了,無奈小陳給她又雇了一張花船,順秦淮出城,離開了金陵再走陸路吧。
有的李莫愁粉絲一直跟在岸上行走,十分難舍,還打聽李莫愁啥時候再迴金陵辦“演唱會”呢!當真是: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了。
李季蘭迴想這次出來的遭遇,荒誕中又帶著一絲幸福,衝著岸上和人群一起的小陳江森連連揮手,船影漸漸隱去。
送走了季蘭姐姐,小陳二人也要奔赴下一站。
江森問去哪裏,陳成答曰:“揚州”。
沒聽見紹生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嘛。
我們沒有十萬貫那麽多,但與季蘭姐姐三七分了花魁獎金兩萬錢,應該也還算小賺一筆。
“並沒有!”江森給二公子算賬說,在金陵雇工匠、印小報、出怪談、詩集白給……其實很費錢。
而且基本上還沒等到書籍賺錢的時候,就已經被周縣令查封了,前期的投入全打了水漂。
最後還給了不小一筆的遣散費,合計起來,也就勉強維持一個不賺不賠的狀態而已。
陳成一呆:
這麽說來,我特麽在金陵搞了這麽一堆名堂出來,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囉?
唯一的收獲是,看來江森的算術水平又有提高,沒有更進一步的原因,就是小陳我把“一次函數”“三角函數”等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告訴他。
還是那句話,以後誰跟我說黑人出不了數學家,我跟誰急……
“揚州是我朝數一數二的大城,”小陳道,自古以來有“揚一益二”的說法,揚州成都曆來是中國兩大經濟中心,唐朝更是揚州城市發展史上的極盛時期:“裏麵人多眼雜,三教九流,無所不包——為了避免暴露身份被仇人發現,又對我們尤其是本公子不利,我決定隱匿我‘潁川神童’的身份去。”
在金陵,因為人人都知道陳神童能寫詩,善寫詩,最後消耗了他不少存貨,最後還大多沒派上用場。
“那你想要用什麽身份去呢?”
“詩人我早當膩啦!”小陳興致勃勃道:“這一次,我想當個——”
俠客。
當然了,蒙哥是誰你們不知道——
跟開元年間的大唐人講中原會被遊牧民族吊著打,他們肯定也不會相信,合乎情理的情節應該是我們大唐吊打全宇宙才對。
見陳成今天似乎講盡興了,不打算繼續講下去了,小紅帽哥稍顯失望。
太可惜了!
不僅這個看來要太監的楊過故事,陳十一郎的怪談榜如此離奇好看,裏麵的大多數故事,怕都沒有下文了。
唉,天殺的周縣令,幹嘛非要跟我們黎民作對呢?
“呃,你是說,”小陳聽了小紅帽哥講述了一番自己的想法:“我把書交給你,你想辦法幫我出?”
“正是!”
“可是,周縣令已經嚴正警告過了,”陳成說明著此事的不可行:“不可以再公開印刷這種捕風捉影、妖魔鬼怪的怪談了。”
“不過公開印,”對方答:“可以偷著來嘛。”
陳成:“……”
嗯,哥們你還真是一片熱忱……
也對,看樣子你小子也不差錢,有財力支持去做。
成不成兩說,但有這份心當真是很好的。
小陳便將從印刷坊拿迴來的底稿交給對方,小紅帽哥如獲至寶,雖然他早就賄賂工匠師傅們,偷看過好幾遍了。這小陳也知道。
“稍顯缺憾的是,”老哥感慨道:“有的故事沒有聽陳兄弟親口講述,有的雖然出自陳兄弟口中可結局並不令人信服,有的故事沒有了下文——實在沒辦法的話,隻能我自己動筆開始續寫了!”
陳成大樂,哎喲,覺得作者寫得不行,然後想要自己親自寫——
最早一批網文作者都是這樣的啊!
其心可嘉!其勇可嘉!
“盡管去寫好了!”小陳慷慨大方道,反正除了嵇康那個是他原創,大多數作者另有其人,而且以前的民間故事本來就是你抄我,我抄你,你改我的,我改你的,這麽得來的。
“我給你寫一份字狀,就說怪談榜的所有內容,小陳全權交予老哥負責改編、出版、發行了!”雖然在古人這裏注定賺不到“版權費”,不過小陳還是很高興。
萬一日後有銷路,他又能打起將怪談榜和孟浩然集、陳十一郎精選集捆綁銷售的主意了。
當然,就故事本身來說,例如這些故事中出現的詩,本來就是掛在陳十一郎名下,依然算是揚名了。
“我來寫!哎,老哥,大名是什麽?”陳成準備寫“認證書”,要用對方名字,之前似乎是說,哥們姓“金”的。
“哦!姓金,”對方答:“名羽龍,字易安。”
陳成:“……”
你小子確定沒跟我開玩笑?
金庸、梁羽生、古龍、黃易、溫瑞安、李清照,被你一個人占全了?(李清照:這裏有我什麽事???)
想要落筆寫對方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能把這幾位全占了,你肯定是一個寫書的能手啊!
注定要紅!
與點娘一度爆紅的“辰機唐紅豆”先生有一拚。
可是真寫下對方名字“金羽龍”的時候,小陳又忍不住吐槽:“金兄的名字取得這麽‘大’,難道朝廷沒有找你麻煩?”
還“易安”呢,我怕你又是“金”又是“龍”的,安穩不了噢!
小陳我特麽名字都叫人畜無害的“獼猴桃”了,還被殺手追殺到天涯海角呢!
要不然我建議你改改,叫“金龍魚”?
“這有什麽大的!”金龍魚,啊不,金羽龍一副“你少見多怪”的表情:“叫這名字的多著呢,太俗!我準備改了一個文雅一點的名字,叫‘秀賢’。”
小陳更驚訝:“來自星星的你?呃,哥,聽我的,咱不要叫新羅人的名字,就金羽龍挺好的……”
送走了即將踏上寫手之路的金羽龍,小陳無限感慨:把怪談榜交給這哥們去改編,隻怕最後都成了“小紅帽”的風格,“開元怪談榜”變成“開元童話”噢!
可能也……
更加利於過審?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把金陵的幾樁事收尾之後,陳成三人小隊也要暫時拆開了。
李季蘭原本真的要“錦衣夜行”,宵禁一開就從陸路出發返迴烏程的,可不知道是誰走漏的風聲,來了一堆死忠粉來相送“花魁”。
各種簽字留念後還是走不了,無奈小陳給她又雇了一張花船,順秦淮出城,離開了金陵再走陸路吧。
有的李莫愁粉絲一直跟在岸上行走,十分難舍,還打聽李莫愁啥時候再迴金陵辦“演唱會”呢!當真是: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了。
李季蘭迴想這次出來的遭遇,荒誕中又帶著一絲幸福,衝著岸上和人群一起的小陳江森連連揮手,船影漸漸隱去。
送走了季蘭姐姐,小陳二人也要奔赴下一站。
江森問去哪裏,陳成答曰:“揚州”。
沒聽見紹生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嘛。
我們沒有十萬貫那麽多,但與季蘭姐姐三七分了花魁獎金兩萬錢,應該也還算小賺一筆。
“並沒有!”江森給二公子算賬說,在金陵雇工匠、印小報、出怪談、詩集白給……其實很費錢。
而且基本上還沒等到書籍賺錢的時候,就已經被周縣令查封了,前期的投入全打了水漂。
最後還給了不小一筆的遣散費,合計起來,也就勉強維持一個不賺不賠的狀態而已。
陳成一呆:
這麽說來,我特麽在金陵搞了這麽一堆名堂出來,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囉?
唯一的收獲是,看來江森的算術水平又有提高,沒有更進一步的原因,就是小陳我把“一次函數”“三角函數”等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告訴他。
還是那句話,以後誰跟我說黑人出不了數學家,我跟誰急……
“揚州是我朝數一數二的大城,”小陳道,自古以來有“揚一益二”的說法,揚州成都曆來是中國兩大經濟中心,唐朝更是揚州城市發展史上的極盛時期:“裏麵人多眼雜,三教九流,無所不包——為了避免暴露身份被仇人發現,又對我們尤其是本公子不利,我決定隱匿我‘潁川神童’的身份去。”
在金陵,因為人人都知道陳神童能寫詩,善寫詩,最後消耗了他不少存貨,最後還大多沒派上用場。
“那你想要用什麽身份去呢?”
“詩人我早當膩啦!”小陳興致勃勃道:“這一次,我想當個——”
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