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正以積極的姿態迎接wto。跨入新世紀之後,中國即將跨進wto的大門。這標誌著世界的力量組合和利益格局麵臨新的調整,意味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將中國的企業推向風口浪尖。是與狼共舞,還是被狼吃掉?大家都麵臨著生死存亡的挑戰。

    麵對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這一重大決策,中國的國民神情不一,表現迥異。

    有的人低估了困難和風險,盲目樂觀,認為國門大開,可以闖入世界,與強者決一雌雄。

    有的人悲觀失望,覺得中國的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低,質量不如人。發達國家的產品湧進中國來,還不把中國的企業一個個擠垮。

    有的人膽戰心驚,坐以待斃。

    有的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然而,黎珊玉所領導的玉立公司卻與眾不同。在距中國正式進入wto前的283天,也就是2001年2月21日,隆重召開了“迎戰21世紀實施第三步戰略誓師大會”,以“求真務實,穩步推進”的指導思想,提出了“闖入世界三強的”的響亮口號。

    “用犀利砂帶,磨世界不平。”這是黎珊玉擬定的“犀利”牌係列產品的廣告語,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標明了產品的用途,突出了產品的目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黎珊玉競爭“世界塗附磨具之王”的雄心壯誌。

    2003年4月30日,黎珊玉在母校通城縣一中給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他說:“中國是世界塗附磨具大國,全國有174家砂布、砂紙、砂帶廠。通過幾十年的拚搏,玉立公司不但成了中國塗附磨具行業的龍頭老大,而且成了亞洲的龍頭老大。凡是‘犀利’牌的產品,到了哪個省份,哪個省份的砂布廠就會受到致命的威脅。尤其是國門打開之後,洋人看準了中國的塗附磨具市場,不斷地搶占中國市場。美國的3m諾頓公司、歐洲的p**、isa公司都來搶占中國市場。它們在上海合資合作辦廠、獨資辦廠。洋人廠子一進中國大門,首先瞄準的就是咱通城的玉立公司。所以,我們不但要與國內同行業競爭,同時還要頂住洋人的挑戰。我們不但要頂住,還打算花5年時間,逐步把洋產品擠出中國市場。”

    黎珊玉最後說:“我們確定了三個目標,也叫三級跳:

    “第一跳進入東南亞。我們已經在越南辦了廠,形勢很好。還打算陸續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各建一個廠,東南亞就靠這三個廠穩住我們的市場。

    “第二跳挺進歐洲。在歐洲建一個轉換廠。既然西方強國能進入中國市場,我們為什麽不去占領它們的市場!

    “第三跳深入北美。在那裏搞一個轉換廠,搶占北美市場。

    “通過這三級跳之後,玉立公司就真正成為了一個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跨國集團公司了,產品銷遍全世界。”

    這就是黎珊玉心中的偉大戰略部署。

    對於一個小行業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戰略決策。這個戰略決策,絕不是隨心所欲的空想,它有著雄厚的基礎。這個雄厚的基礎,不僅僅是技術,還包括經營策略、思想謀略、企業文化底蘊。

    黎珊玉心中雖有宏大的目標,但絕非好高騖遠。他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既定目標邁進。他的每一個重大決策,都要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周密部署。當然,這就需要練就一雙審時度勢的火眼金睛。審時度勢的眼光並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形成的,它是平時一點一滴積累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時刻不忘充實自己,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然後找機會加以驗證,久而久之,必有收獲。當一個人的經驗足夠豐富,占有的信息足夠充足,自然而然就會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指導他的事業走向成功。

    是的,砂紙、砂布、砂帶屬機械行業中的小五金,在小五金中又屬於小工具,在小工具中又屬於塗附磨具,屬於地地道道的小行業。然而,玉立公司的砂紙、砂布,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有80%以上的份額,砂帶占有20%的份額,還有近1/4的銷售收入在東南亞和歐美市場實現。它的產品已經銷售到中東、歐洲、北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充分說明其行業集中程度已經相當的高了,產品已具有市場廣闊的覆蓋麵。因此可以說,黎珊玉的這第三步戰略決策,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玉立公司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一流的塗附磨具城。其標誌是:占地麵積總計749畝,基礎設施齊全,原材料生產車間8個,主導產品生產車間9個,產業多元化項目7個。產品規格齊全,總計5大係列、66個類別、600多個品種。塗附磨具產量最高,總計約7000萬平方米。除了產值不是最高以外,全世界沒有哪一家可以超過玉立公司。

    一位外國行業內的朋友說:“玉立公司的產量評議已經進入世界三強了。量大,但金額太少。”確實是這麽迴事。玉立公司的產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太低,同樣的砂紙、砂布、砂帶,歐美的一個平方米6美元,而玉立公司的出口價才1。5美元,低好幾倍啊!所以,玉立公司不但要在量上繼續做大,成為世界老大,更要把產值、產品檔次、科技含量搞上去,真正成為世界塗附磨具之王。

    2000年6月3日,中國塗附磨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傳忠在一次會議上自豪地說:“通城玉立公司的產品,已經由單一型向係列化、多品種化轉變,是一個品種齊全、係列完善的中國塗附磨具代表作。全世界我參觀的工廠不算少,日本的、美國的、德國的、前蘇聯的,像玉立公司這麽大規模的可以說沒有一個。沒想到玉立公司發展得這麽快,基礎工作做得這麽紮實。我在顯微鏡下看了玉立公司的產品,也跟日本、德國的產品照片作了比較。覺得玉立公司的產品確實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而且已經跟國外的產品差距寥寥無幾了,在某些方麵甚至已經超過了國外產品。”

    黎珊玉永遠也忘不了在某國磨具企業駐上海代表處所遇到的那一幕。那是20世紀90年代末,黎珊玉去上海參加一個行業會議。他通過中國塗附磨具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找到某國磨具企業駐上海代表處的總代表,要求他給一點塗附磨具合同給中國企業生產。沒想到這位總代表站起來,帶著幾分諷刺的口吻說:“no!no!我到中國來的時候,我的老總就對我說過,你去的目的,就是要吃掉他們。我怎麽可能給合同你們中國人做呢?笑話!”

    黎珊玉聽後,火冒三丈,一拍桌子大聲說:“癡心妄想,看誰吃掉誰!”

    黎珊玉說完之後,氣衝衝地掉頭走了。他感覺到自己的臉被人重重地摑了一個耳光,火辣辣地難受。

    這一夜他徹夜難眠,有著強烈愛國心的黎珊玉,因某國磨具企業駐上海代表處總代表的一句話,更激起了他的鬥誌。他要以中國人的誌氣向洋人叫板,把洋產品擠出中國去,搶占國際市場,爭當世界塗附磨具之王。

    一個企業的成功,在於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這就會把一切力量集中起來,為這個目標奮鬥。黎珊玉常說,我們做任何事都應有一番雄心壯誌,立下遠大目標,才有壓力和動力。

    為了提高產品的高科技含量,玉立公司投資數百萬元,建設了自己的科技樓。為了打破國外砂帶在國內的壟斷地位,玉立公司艱苦奮鬥,於1997年創建了國產第一條砂帶生產線,而且在工藝性能上超過了國外引進的砂帶生產線。為了生產高檔精品塗附磨具,2001年,玉立公司不惜重金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購買先進生產工藝。

    黎珊玉為什麽要這麽做?他說:“玉立公司完全是為了振興民族工業,為了推進、提高、發展中國塗附磨具事業作貢獻,為使中國從一個塗附磨具大國,變成一個塗附磨具強國做出應有的努力。近幾年來,國內從國外進口高檔塗附磨具快速增長。2001年進口用匯已達到5000多萬美元,且增勢未減。尤其是高檔砂帶,國內市場是外國產品的天下,每年有近5億元人民幣的國外砂帶,占領了60%以上的國內砂帶市場。而國內各砂帶廠家,僅在40%的狹窄市場上互相低價殘殺。我們感到痛心。因此,玉立公司決定放棄國內低檔砂帶的相互競爭,引進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砂帶生產設備和砂帶生產工藝,糅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生產與國外產品同等質量而價位更加合理的砂帶新產品。此項目投產後,有8種產品上市,可以替代並擋住國外產品的進口,收複失去的高檔砂帶市場,為民族工業爭氣,為中國塗附磨具爭光。”

    黎珊玉的一席話,讓人們熱血沸騰。這是多麽高遠的目光,這是多麽宏大的氣魄!沒有卓越的見識,沒有雄厚的實力,這樣的豪言壯語恐怕誰也說不出來!從這一席話中,我看到了一個博大的胸懷和金子般閃亮的靈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