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時代,一個企業能否立於不敗之地,除了產品優質之外,經銷隊伍也是十個重要的。再好的產品銷不出去又有什麽用呢?當了十幾年通城砂布廠廠長的黎珊玉深諳這個道理。企業實行銷售買斷製之後,他便著力於發現和培養經銷人才。

    梁根啟原來在石家莊的一家頗有名氣的國有企業工作。當時國有企業陳舊的意識和員工們混日子的思想,讓人看不見一點希望。1990年冬季,梁根啟結識了通城砂布廠的一個業務員,這個業務員鼓勵他為通城砂布廠銷售耐水砂紙。梁根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答應了。初到通城砂布廠,梁根啟感覺到,這個偏僻的鄉鎮企業雖然門不顯赫,廠沒規模,但整個企業透出一種積極的奮發向上的朝氣,工人們的創業勁頭和敬業精神令人佩服。他試著做了幾筆生意後覺得有大利可圖,便下決心做了下去。後來由於沒有資金,沒有經驗,他遇到了不少困難,開始猶豫起來了。正在這時,黎珊玉一行來到石家莊檢查工作,找到梁根啟與他長談了一夜。黎珊玉將通城砂布廠產品與同行產品的優劣進行對比分析,從眼前的問題預測將來的發展趨勢,講得他心服口服。然後,幫他找出當時麵臨的問題,教他解決問題的辦法,給他分析華北市場的發展前景。一席談話讓梁根啟備受鼓舞,堅定了為通城砂布廠獨家銷售產品的信心。

    從石家莊到通城,千裏迢迢。梁根啟幾乎三五天就要從石家莊往通城跑一趟,既要迴去籌款,開辟銷售渠道,又要往返組織貨源。為了節約路費,還要在武漢等順路車。三更半夜,一個人站在冰天雪地裏舉牌攔車,運氣不好要等上十幾個小時。那段時間,他幾乎累垮了。黎珊玉知道後,破例為他解決了運輸問題,使他了卻了後顧之憂,銷售上了一個新台階。1993年,通城砂布廠實行了銷售買斷製,梁根啟嚐到了資金緊張之苦。一次,梁根啟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現金進貨,但又急需進貨。當時的吳恩桃副廠長把自家的房產證拿出來抵押,幫他籌款。在黎珊玉和廠裏其他領導的關心指導下,他的銷售額年年攀升,最終成為了通城砂布廠在華北地區的代理商。

    徐玉萍原是武漢工具工業公司騰達經營部經理,有豐富的經銷經驗。在五金、電器、工具產品的商貿活動中,以誠信為本,結交了許多朋友。1988年,徐玉萍結識了通城砂布廠駐武漢辦事處的業務員,後來認識了通城砂布廠廠長黎珊玉。黎珊玉見到徐玉萍,一眼就看出她是一個性格開朗、辦事潑辣的女子,就動員她給通城砂布廠銷售產品,並建議她改種類繁多的雜貨工具店為一店一品的砂布係列專賣店。徐玉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1988年在清芬路搞了第一家通城砂布廠塗附磨具產品專賣店。通過一年多的經營,徐玉萍發現黎珊玉的建議讓她獲得了可觀的利潤。1990年,徐玉萍受黎珊玉邀請,到通城與通城砂布廠簽訂了第一份年銷300萬元的合同,當年就輕易地完成了。黎珊玉覺得徐玉萍是個難得的經銷人才,著意將她挖過來。他常常利用去武漢辦事的機會,到徐玉萍經營部去坐,對她的工作做些指導,還和她的先生交談生意經,鼓勵她和先生下海發展。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黎珊玉的真正目的是想讓徐玉萍辭去公職給通城砂布廠工作。徐玉萍終於被黎珊玉誠心所感動,毅然辭去公職給通城砂布廠做代理商。在徐玉萍的努力下,1992年,通城砂布廠“犀利”牌塗附磨具產品專賣店布滿了武漢三鎮。

    在通城砂布廠,上上下下沒人不知曉曾桂軒大名的。他是通城砂布廠廠長黎珊玉在營銷戰線上最信賴最得力的主將之一,是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

    1953年冬天,曾桂軒出生於湖南省邵東縣九龍鎮毛家力山村。曾桂軒有兄弟姊妹8個,他居長。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中國正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多歲的曾桂軒沒有讀到什麽書,後來就幹脆輟學了。1978年,曾桂軒用從堂叔那裏借來8元錢,搭車到綏寧。在幾位朋友的鼎力幫助下,做了一年時間的木材生意,賺到了三四萬元錢。計劃經濟時代,曾桂軒從身無分文的農民,到擁有三四萬元錢的名副其實的萬元戶,該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區區8元錢,為曾桂軒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第一桶金,為他日後涉足商場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曾桂軒的老家邵東縣毛家力山有個五金批發市場,後來曾桂軒轉到毛家力山五金批發市場做五金生意。1979年,曾桂軒憑著天生的獨特的經銷眼光,找到了打開市場的突破口。整個毛家力山五金批發市場很少有機械製作的五金工具批發,他馬上利用手中的資金,從武漢五金采購站購進一汽車清倉積壓的木工用鋸條、鑽頭,一個星期就銷售個精光,淨賺1萬多元。隨後,他兩個星期去武漢拉一趟商品,還供不應求。後來他生意越做越大,做遍了大小城市,如武漢、宜昌、沙市、十堰、洛陽、鄭州、新鄉、邢台、邯鄲、石家莊等地方。漸漸擴展到北京、天津,繼而東北、山西、山東、上海、南京、浙江等省市,整個中國差不多跑遍了。

    從1979年到1988年的短短10年間,曾桂軒成功地積累了百萬資本。曾桂軒笑著說:“嗨!偌大一個中國,就隻剩下台灣和西藏這兩個地方沒有去了。”

    從1984年開始,全國做五金生意的人日漸增多,光毛家力山五金批發市場就增加了一大半,生意較前兩年稍稍淡了些。但曾桂軒的個人資本仍然在成倍地增長。這時的曾桂軒在想:今後,還要幹什麽?商海波湧,長路漫漫。他開始默默關注,四處苦苦尋找商海新目標。

    1987年10月,曾桂軒在東北的佳木斯市五金供應站偶然看到了當地生產的砂布,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砂布。一問價錢,才3分錢一張。他一次拿了10萬張,3000元的貨。他做夢也沒想到,拿到家裏2毛錢一張,幾天就賣了8萬張。於是,他把剩下的2萬張砂布賣到3毛錢一張,沒幾天也賣光了。賣砂布咋這麽賺錢啊!曾桂軒憑經商十幾年的經驗,憑自己的直覺,看到了砂布潛在的巨大市場。他仿佛感覺到大批大批的錢財正一步步地向他靠近。

    1988年,曾桂軒開始經營砂紙、砂布了。在經營中,他偶然發現了通城砂布廠的“犀利”牌砂紙、砂布,他還發現通城砂布廠就在湖北省通城縣境內,與湖南省毗鄰哩!他喜出望外,立即找到通城砂布廠買走了一批三等品。在經銷中,他又發現“犀利”牌砂紙、砂布很受客戶歡迎,口碑很好。後來,他就隻做通城砂布廠的獨家生意了。漸漸地,曾桂軒滋生了做通城砂布廠在湖南省的獨家代理商的念頭。

    1989年春的一天,曾桂軒帶著自己的希望走進了黎珊玉的辦公室。其時,通城砂布廠早已跟湖南省邵東縣的幾個老板簽訂了一個包銷三級品的協議,隻是他們都隻要三級品,不要合格品。

    黎珊玉聽完曾桂軒的要求後為難地對他說:“曾先生,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在你之先,我們已和你們邵東的王老板、李老板訂了協議。不過他們都不要正品。”

    曾桂軒聽後,先是一驚,後來又一喜,說:“黎廠長,我要正品!我要正品!”

    黎珊玉說:“你要正品,我還是得征求他們的意見。萬一他們見你與他們競爭,也要正品怎麽辦?”

    曾桂軒猴急,生怕生意被人搶走了似的,忙說:“黎廠長,我還可以向你承諾:讓我搞獨家代理商,我可向你們廠交納10萬元人民幣作為合作保證金,保證金不作提貨款。我每次用現金提貨,廠裏每個月的合格品、三級品我全部拿走。如果他們能做到,我就讓給他們做。”

    黎珊玉被曾桂軒的話震驚了,他還從來沒有逢到過這樣的老板呢!他不會在說氣話吧?於是他頓了頓說:“曾老板你冷靜冷靜,別說氣話了。”

    曾桂軒說:“黎廠長,我經商從不說假話。商人講信譽,不講信譽,當什麽商人?”

    黎珊玉疑惑地問:“你剛才說的話當真?”

    曾桂軒坦誠地說:“可以寫進協議裏去,我簽字、蓋章,還不行嗎?”

    黎珊玉心中暗喜,從曾桂軒身上他看到了通城砂布廠的希望。便高興地說:“好,曾老板,你不愧是個有膽量有遠見的商人,我敬佩你。不過,我還得看王老板和李老板是個什麽態度,你提出的這些他們能不能答應,如不能答應,我立即和你簽訂經銷協議。”

    曾桂軒洋洋得意地說:“我量他們沒這個膽量!”

    果然不出曾桂軒所料,王老板、李老板仔細看了曾桂軒的幾點承諾,驚咋得伸了伸舌頭,一一簽字放棄了。

    曾桂軒如願以償,和通城砂布廠簽下了長期獨家代理銷售“犀利”牌產品的協議書。

    曾桂軒當時能夠大膽地第一個和通城砂布廠簽訂長期獨家代理所有合格品和三級品的砂布、砂紙銷售協議書,確實具有非凡的眼光和獨到的策略。他憑著十多年五金貿易生意的經驗,看準了砂布、砂紙這一專業產品的巨大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了解到通城砂布廠“以誠待天下,以信立門戶”的經營理念,和堅決維護經銷商利益的經營信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同時,他對初識的通城砂布廠廠長黎珊玉充滿了敬佩之情。

    從1990年開始,隨著毛家力山五金批發市場在全國各地銷售網點的擴增,廣西憑祥、雲南瑞麗等邊貿出口經銷點的建立,曾桂軒的銷售量成倍增長,生意越做越大。在短短兩三年專業經銷砂布、砂紙的生意中,他不但使個人資本翻了幾番,而且在全國銷售同行業中,賣出了“砂布銷售大王”的美譽。

    1991年,曾桂軒被通城砂布廠正式聘為銷售員。

    1994年,曾桂軒當選湖南邵東縣個體私營協會副會長,中共邵東縣、市黨代表,全國優秀個體戶。

    1996年,又被評為全國“光彩之星”。

    當曾桂軒的“砂布銷售大王”的美名享譽全國時,各地的砂布廠,如上海、揚州、鹽城、湖南洞庭等砂布廠都紛紛找到曾桂軒,許諾更優惠的條件,讓他做他們產品的代理商。但一心隻認準通城砂布廠的曾桂軒,都一個個婉言迴絕了。他深知,賣一家產品,賣一種品牌,就會賣出自己不同凡響的身價,賣出有口皆碑的金字招牌。

    在觸手可及的豐厚利益麵前,曾桂軒照樣把握著自己的方向,堅持做人經商“以誠信為本”的原則,緊緊跟隨著通城砂布廠。1993年,通城東閣村砂布廠與通城砂布廠分手後,先是以每張砂紙便宜0。015元的價格拉曾桂軒入夥,接著又以合作辦廠為條件,來勸誘已是大牌經銷商的曾桂軒“反水”。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曾桂軒毅然地拒絕了對方的優惠條件,忠心耿耿地站在通城砂布廠的一邊,堅定不移地做通城砂布廠的合作夥伴。

    1994年,通城砂布廠實行銷售買斷製,其最早的實踐始於曾桂軒。曾桂軒從1987年開始和通城砂布廠做生意,就是現款提貨,從不拖欠一分錢,而且生意做得十分紅火。這給通城砂布廠日後的銷售買斷製的決策提供了一個最佳範例。這樣的銷售買斷製度,就是在先進國家的代理銷售製度中也是寥寥無幾。這個製度的實行,使通城砂布廠開始實現了零欠款、零庫存、100%的產銷率、100%的貨款迴籠率。

    1996年,邵東縣開發另一個大型五金批發市場,請曾桂軒去做開發商。這就意味著近在咫尺的毛家力山五金批發市場將被它取而代之。曾桂軒毅然謝絕了。他說,有通城砂布廠的“犀利”牌產品,我哪裏都不去!

    許多事實證明,曾桂軒對通城砂布廠盡忠盡職,盡責盡力,真可謂是通城砂布廠患難與共、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好夥伴。

    像梁根啟、徐玉萍、曾桂軒這樣的大牌經銷商,還有周東初、胡紹安、楊雲峰等等,是他們扮靚了通城砂布廠銷售的天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