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頭上紮著花格頭巾穆斯林打扮的土耳其老客商,帶著翻譯,背著一隻“犀利”牌產品外包裝箱,不辭辛苦,萬裏跋涉來到通城玉立公司。他找到黎珊玉的辦公室,然後從包裏拿出通城砂布廠樣本,翻出黎珊玉的照片,和黎珊玉本人對照著辨認,臉上露出喜悅之情。隻見他從行囊中取出一個小方氈鋪在地上,跪上去虔誠地禱告著:“主啊!你終於引導我找到了真正的通城砂布廠,見到了真正的企業家。”

    黎珊玉忙將他扶起說:“老先生,快快請起。”說完忙招唿員工給客人沏茶。

    老先生激動地拉著黎珊玉的手說:“黎總經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這裏來的。我原來就銷售過你們‘犀利’牌耐水砂紙,用戶反映很好。前不久,我參加了中國的一個訂貨會。有一家中國公司拿出‘犀利’牌耐水砂紙產品當樣品和我成交,結果在土耳其收貨時,發現是假冒產品,我很生氣。就這樣我就找來了。你們的產品質量真棒!”說著就伸出雙手蹺起大拇指稱讚不絕。

    黎珊玉也伸出大拇指誇老先生說:“顧客是上帝,你是我們的上帝啊!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這是一個怎樣的令人激動、感慨的故事喲!這是一個怎樣的虔誠、摯切的心情喲!這是一個怎樣的令人振奮、鼓舞的歡聚場麵喲!

    真情總是美麗的。

    真情總是讓人感動的。

    從此,這位土耳其老客商,成為通城砂布廠在中東地區的代理商,生意越做越大,感情越做越深,誠信度越做越高。十多年了,他一直是通城砂布廠的忠誠客戶。

    走進通城砂布廠的大門,在多功能會議廳大門兩側可看見一副對聯式的標語,左邊是“以信立門戶”,右邊是“以誠待天下”。這就是黎珊玉提出來的通城砂布廠的經營理念。車間瓦簷下,寫著“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口號。這就是黎珊玉提出來的通城砂布廠的服務宗旨。在經營部的走廊裏,醒目地懸掛著“為顧客服務,替顧客解難,讓顧客滿意”的橫幅。這就是黎珊玉提出來的通城砂布廠的經營原則。

    多少年來,通城砂布廠把“誠信”貫徹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嚴把原材料進口關,不進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與質量不合格的廠家打交道;嚴把生產質量關,建立質量控製點,實行質檢跟班製,對出廠產品實行嚴格的抽查製度。在售後服務方麵,通城砂布廠明確規定,如果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質檢主任必須在3天內趕到銷售網點,自費處理並實行連賠製度,由責任人按市場價格全額賠償損失。過硬的質量,加上周到的售後服務,使通城砂布廠的“犀利”牌產品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受到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和信任。

    記得那還是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黎珊玉桌上擺著兩張信函。一張是蓋著大紅公章的會議通知——

    通城砂布廠:

    定於4月15日召開企業政工會議,時間五天,請黎珊玉同誌準時參加,不得頂替。特此通知。

    城關公社管委會

    1983年4月12日

    另一張則是一封加急電報——

    黎珊玉廠長:

    用戶反映你廠生產的水砂紙有掉砂現象,請速來麵商處理。

    漢陽五金公司

    1983年4月11日

    兩封信函,一個是主管上級領導,一個是廠裏的客戶,誰輕誰重?誰緩誰急?黎珊玉掂量了一下後,立即找來一位副廠長,囑咐道:“我立即趕到漢陽五金公司,公社的這個政工會議你去開,替我請個假。說完就風塵仆仆地趕到漢陽五金公司,把掉砂的水砂紙一張不剩地替換下來。

    黎珊玉口中常常念叨著日本電器巨頭鬆下幸之助的一句話:“熱情至誠是企業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黎珊玉認為,市場營銷的本義,就是企業商譽、資本積累與產品實物銷售相統一的過程。堅持以信為先,以誠為本,就是產品的活廣告,是一種無形資產的投資和隱性資本的積累,它能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保持長盛不衰。在黎珊玉這種指導思想的引導下,通城砂布廠力求做到“見義舍利,求義忘利,維信棄利,以大義換大利”。

    創業之初,黎珊玉在推銷產品時,不善於誇耀自己的產品,甚至顯得有些靦腆和木訥。但有一個十分可貴的優點,那就是誠實。誠實不僅寫在他的臉上,更表現在他的行為之中。

    1985年,棗陽發洪水。當時一家公司從通城砂布廠購去的庫存砂布,下麵兩層被浸濕了,不能再使用。黎珊玉知道這一消息,立即安排人送去一批正品,把浸濕的產品換迴來。當時通城砂布廠才剛剛起步,一分錢當著兩分錢用。但廠裏寧可損失1萬多元,把本不該由廠裏承擔責任的產品換迴來,為的是不讓一張毀損的“犀利”牌產品流入市場。這件事立即在棗陽傳為佳話。後來該用戶主動提出要大量訂貨,竟然成了通城砂布廠在鄂西市場的總代理。1萬多元的損失,換來了一片數百萬元的市場。

    1986年,外省有家五金公司要開訂貨會,倉庫無砂布,電訊通城砂布廠分管銷售的吳恩桃副廠長,問能否在兩日內將貨送到。吳恩桃斬釘截鐵地說:“沒問題。”她連夜跟車跑了600多公裏,趕在訂貨會前把貨送到他們手上。

    1990年,宜昌地區五金公司從上海某廠購進一批寬卷水砂紙。由於這種規格型號在市場上滯銷,對方發來電函,請求通城砂布廠幫助加工。當時通城砂布廠與對方來往很少,接受加工有許多困難,生產上也將受到一定影響,按理說拒絕對方的要求並不過分。但黎珊玉接到電報後,首先考慮到的是顧客有難,我們必需幫助解難。便主動攬下了這筆無利的分外生意,立即派車去接貨,安排車間加班加點地加工。加工完後,黎珊玉親自將產品送上門,還免除了加工費、接送費,使這家公司深受感動。以後,上海這一廠家便把通城砂布廠當作最可信賴的朋友,在銷售上對通城砂布廠全力支持。

    1990年臘月廿五,天下起了大雪,室外銀裝素裹。人們正滿腔熱情地操辦著年事。這時,分管經營的吳恩桃副廠長接到省機械進出口公司的求援電話,急需4箱砂布裝入集裝箱上船出口,船期快到了。砂布廠當時的情況是:一、這批出口砂布是按有關合同如數生產的,要準備4箱砂布出口,得重新在產品裏麵選擇,工作量很大;二、大雪封山,路上行車安全沒有保障;三、快過年了,很難請到車和司機,司機也不願冒險出車。但為了信譽,吳恩桃副廠長安排人加班選好產品,親自找車和司機,親自押車,將4箱砂布準時送到漢口碼頭。

    1991年9月26日,湖南省客商曾桂軒在通城砂布廠購買了d#砂布40件,每件本應100紮,誤裝成80紮。問題發現後,黎珊玉決定由砂布車間除如數補齊客商d#砂布800紮外,並要求當麵向客商賠禮道歉,挽迴影響。還責成車間正副主任、核算員、質管員在車間職工大會上做檢討,扣除當月崗位津貼。

    1993年,一位廣州客戶長期從通城砂布廠進貨,批量大,關係久。公司也知道他將貨進過去後又轉銷到佛山等地。砂布廠有人知道這個信息,便向黎珊玉建議,把貨直接送到佛山去,省去這個中間環節,還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黎珊玉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堅持按原合同供貨到廣州,讓客戶轉銷到佛山,獲取中間利潤,保護了客戶的利益。此後該客戶進貨年年攀升,成了通城砂布廠的銷售大戶。

    1995年7月,福建周寧有一位消費者來信購買水砂紙,從150號到1200號各種型號的都隻要幾十張。但郵寄發貨時,按規定每件包裹的重量不能超過25公斤,超重不寄。這筆生意不僅包裝寄發煩瑣,而且郵寄費用昂貴。廠裏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張訂單,派人稱好重量,分裝三箱郵寄。最後,還將多餘的十幾元錢給郵寄過去,對方感激不盡。

    一個人能不能得到朋友,關鍵在於有沒有公心,有沒有誠意,在為自己考慮的同時,也能夠替別人考慮。甚至做到“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黎珊玉就是這麽一個人,因此,他贏得了別人的敬仰和信賴。

    在談到通城砂布廠“誠信”的話題時,黎珊玉高興地說:“通城砂布廠排除一切雜念,認真誠實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對‘犀利’牌產品徹底負責。堅持‘以誠待天下,以信立門戶’的經營理念不變,受到了廣大用戶和客戶的信賴。近20年來,通城砂布廠每年采購進來的貨物,每年銷售出去的產品,都達幾個億,從來沒有動用過一張合同書,隻要一個電話,一個傳真,即可成交。也從未發生過一筆糾紛。”

    黎珊玉自豪地說:“在一個交通不便利的山溝裏,通城砂布廠為什麽能成長為一個全國同行業第一的企業?一張小小的砂布,為什麽能吸引全世界?真正的謎底是,咱通城砂布廠賣的不僅僅是產品,更主要的是真誠,是信譽。”

    信譽是不能以金錢來估量的,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法寶。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通城砂布廠以誠信經營的理念,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闖世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明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明恆並收藏闖世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