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父子同上陣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樓令不是沒有想過玩奇謀,例如夜襲之類。
很現實的地方在哪裏?樓令指揮係統下的部隊,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列國。
一名將軍使用什麽樣的方式去讓部隊作戰,有許多的時間用來做事前準備,自然是部隊來適應將軍的戰法;換作將軍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讓部隊熟悉自己的風格,隻能是將軍來適應部隊了。
明確知道互相之間的契合度不高,將軍又非要玩很多花活,直白說就是在自取滅亡。
當然了,樓令知道夜襲隻是打亂敵軍的節奏,不可能用夜襲去擊潰敵軍。
通常情況下,夜襲就是用來打亂敵軍的節奏,占據更多的主動權,再趁機進行更大的行動,達到取勝的最終目標。
“讓列國的軍隊去夜襲,該是他們自己亂起來;使用自家的部隊去夜襲?這種玩法曆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樓令還真不記得曆史上有多少取得重要成功的夜襲戰例,倒是玩砸了的反麵教材有許多。
事實是什麽?用幸存者偏差的說法,很多人玩砸了不被記得,極少數的成功偏偏會被津津樂道。
樓令不止在兵力上占優,敵軍的戰鬥力也不及本方。在這種形勢下玩什麽謀略,以堂堂正正的方式強壓上去即可。
另一個天大的事實是什麽?曆來隻有弱勢一方要絞盡腦汁來拉平差距,乃至於冒險去獲取可能的成功。已經明白說是在冒險,意味著失敗的可能性極大,純屬就是放手一搏而已。
當夜,樓令指揮體係的各部並沒有提前造飯,如往常的節奏那般在固定時間造飯,將士們吃完出營前往預定地點。
由於兩軍這般的交戰節奏已經維持了半個多月的關係,秦軍和白翟人按照慣性在跟聯軍差不多的時間造飯,雙方部隊的出營時間隻能說是一前一後。
上午,敵我兩軍的交戰節奏如以往那般。
臨近正午的時分,樓令讓在營區的將士用餐。
吃午飯?其實,有特殊行動的時候,將帥不止會給將士加餐,很多時候還會大肆放酒。
“等一下我將親率本部直接突襲秦軍營寨,請列位各盡其職。”樓令已經用餐完畢。
中軍大帳內的人不少,他們是等一下要親臨前線的各部指揮。
有些人吃得快。
有的人卻是吃得慢。
有一點相同,長期養成的習慣,使得眾人的吃相很有涵養。
樓令站起來,導致沒有吃完的人隻能放下餐具也跟著站起來。
“諸位,武運昌隆!”樓令稽首行禮。
眾人趕緊迴禮,齊聲吼道:“祝將主,旗開得勝!”
戰前的期盼與祝福,說一些很有儀式感的話,類似的行為在諸夏一直都有。
隻不過,時代越是往後,儀式感在諸夏逐漸缺失。
許多中華文明圈的國家,例如半島人和島國人,他們倒是將儀式感給保存了下來,搞得類似的禮節像他們自創似得。
吃飯的時候,包括樓令在內的眾人並未披甲。
因此,有任務的人,他們需要迴到自己的軍帳,穿上可能是祖傳下來的甲胄。
樓令來到後帳,早在等待的人將甲胄從掛架上取下來,開始幫樓令進行披甲。
今天,樓令將穿上樓氏自家製造的新式甲胄。
其實就是一套鐵片製成的魚鱗甲,款式方麵比較偏向隋唐時期的明光鎧。
樓氏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摸索怎麽來製作甲胄,由於工藝方麵的慣性,自然而然是研製紮甲類型的款式。
什麽工藝方式?諸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在進行相關的探索,使用過鍛造,也研究過鑄造。
到了殷商後期,鍛造技術大幅度提升,紮甲逐漸取代了鑄造類型的甲胄,成為了諸夏的金屬甲胄主流。
關於殷商有裝備過鑄造類型的甲胄,有許許多多的文物可以充作證明。很巧合的事情是在同一時期,東西方文明的甲胄類型很相似,殷商為斧鉞款式的銅板胸甲,西方各城邦也是造型各異的銅板胸甲。
甲胄這種玩意,真的不是套上去就算完事,光是上身甲就包括保護軀幹、肩部、頸部、雙臂、兩肋、胯部的部分,到腰間還有裙甲,雙腿有護腿,腳上是鞋底有鐵片的戰靴。
主部件與其餘零件,構成了能夠保護人體的甲胄,部件越多的話,重量必定越重。
樓令這一整套甲胄,它的重量多達六十餘斤,講實話就是超標了。
當然了,重量對樓令來說不是什麽障礙,穿上不能太阻礙靈活度才是必備的要求。這個也就需要在各種部件下更多的功夫,其中不免牽扯到人體學。
著甲完畢的樓令活動了一下,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在旁人的幫助下進行調整。
那麽,樓氏有在大肆製作甲胄了嗎?答案是大量算不上,成品的鐵甲則是有了近百套,隻是精良程度上必然與樓令、樓小白所穿的甲胄存在差距。
是的,樓小白也有一整套鐵甲,他來到戰場之後,出營必定披甲,隻不過是外麵又套了一層披風作為掩飾。
披風這種佩飾在諸夏早就出現,從始至終都是為了達到擋箭的效果,並不是拿來當作耍帥用的。
今天,樓令會與樓小白同乘而戰。
樓小白將擔負樓令的車右。
所以了,樓令走出營帳,外麵的樓小白已經等待多時了。
“將主!”樓小白以軍職來進行稱唿。
樓令走近了親自幫樓小白檢查甲胄穿得好不好,一陣檢查完畢之後,拍了拍樓小白的肩膀,說道:“別緊張。”
這算是樓小白第一次上陣嗎?以參與國戰的形式,還真的是他第一次上陣。
先後登車之後,樓小白說道:“父親十四歲納賦,各個家族損失慘重,我家在事後增加幾百人口,物資亦是眾多。”
樓令聽得樂了,說道:“要被你舅舅聽到,一定會揍你。”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也就是晉軍在大河邊上與楚軍打得那一場“邲之戰”的戰役。
當時,樓令剛剛魂穿過來,對春秋這個“世界”沒有什麽眷念,甚至想著死了能不能迴去,可謂是莽得很。
那一場“邲之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其中起到最大影響的人莫過於智罃了。
因為樓令對曆史的幹預,使得智罃並未被楚軍俘虜。
那樣一來,智罃自然不用再楚國蹉跎人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比曆史上更早獲得旬氏的重用,也提早在晉國獲得了卿位。
當然了,少了被俘的經曆,一定會對智罃有所影響。
至於影響是好是壞,反正智罃一定不想有被俘的經曆。
隻是經曆。
不是汙點。
春秋時期有過被俘經曆的貴族很多,有過類似經曆的人一旦多了,貴族階層自然也就不當作汙點。要是極少人才有那種經曆,一定就是汙點沒有錯。
父子齊出動的樓令與樓小白來到營寨之外,樓氏的部隊早就整裝待發。
更早之前,身負任務的列國各部已經出發。
樓令環顧四周,前方的天空彌漫著煙塵。
那是大軍交戰,太多人踩踏地麵,風稍微大一些,導致的塵土飛揚。
所以,事實是什麽?統帥即便是在前線,親自參與戰鬥的話,目所能及也就那麽一片區域;待在交戰場地之外的高處,看去是塵土飛揚的情況,看不清兩軍交戰的態勢,能做得就是對敵軍餘部的動向掌握。
樓氏參與西征的部隊有四個“旅”的規模。
今次,樓令並未四個“旅”齊出,出動三個“旅”的部隊,剩下的那個“旅”安排在營寨作為戍衛部隊。
現如今的晉軍,一個“旅”便是一千五百名戰兵。
樓氏作為一個新晉崛起的家族,隻是經營不到二十年,能夠拉出四個“旅”的兵力,講實話就是很可觀了。
這四個“旅”六千戰兵,自然多數是“羨”的身份,披甲人員方麵,包括身披布甲、竹甲、木甲、披甲、金屬甲,著甲的人隻有三百不到,其中緊緊跟隨樓令所在戰車的七十五名士兵全員身披鐵甲。
這些士兵的甲胄為紮甲款式,相對於樓令與樓小白的甲胄精良程度來說,很現實的情況是他們身上的紮甲隻能說合格。
奇怪嗎?不奇怪!
拿護肩這種甲胄的部件來說,製作難度其實比身甲要高,別說是更有技術含量的頭盔了。
簡單點來講,樓令與樓小白的甲胄屬於全套,包含了頭盔、護肩、護臂、護腕、護腿、裙甲等等,其餘身穿鐵甲的士兵則是隻有保護上身的身甲。
要說其餘還有什麽不同?隻能說是內襯的舒適度方麵。
任何的甲胄都有內襯,一般是采用皮革,也能是堅韌一些的布料。
甲胄穿起來舒不舒服,或者說合不合身,取決的就是內襯。
還有一個冷知識,甲胄絕對不是貼身,也就是緊連著肌膚。
好的甲胄,它會有多層的內襯,例如甲片之後的皮革是一層,皮革後麵還有另一層皮革,互相之間留出空隙,為的就是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那些鐵甲並不是士兵的私家財產,戰時階段得到家族的資助,戰後就不歸他們所有了。
其實,哪怕樓令下令大肆製作甲胄,無論是哪一種款式的甲胄,生產出來也不可能大規模無償列裝。
畢竟,當前的體製很特殊,樓氏是晉國的一份子,由樓氏召集私軍來為國家服務。樓氏征召的私軍,他們是由一個個家庭出人組成,需要自行武裝以及擔負後勤,以納賦的方式代替交稅。
等於說,那種體製之下,互相之間的義務已經很清楚,國家沒有義務或責任去武裝前來納賦的各家族私軍。
同理,主家也沒有那個義務或責任去,來幫納賦抵稅的眾人提供武器與保障後勤。
無論是各個家族,或是一個家族內部,互相之間就是在盡各自的義務與責任,也就不存在到底誰欠誰那麽迴事。其實,這就是春秋時代保家衛國的一種體現。
到現階段,晉國的各個家族倒是可以為私軍做更多了。
那是因為晉國多了“羨”這個階層。
這個“羨”本身就是屬民,要知道他們為家族勞作,吃、喝、穿等方麵則是由家族來提供,哪怕是私下有些財產,別奢望能夠自行武裝。
隻不過,有一點能夠肯定,可以做到的多數家族,他們絕對不會花費太多來對“羨”進行武裝。
樓令這一次帶了七十五名身穿鐵甲的士兵,他們就是樓氏的“羨”階層,每一名雖然說不是千裏挑一而來,怎麽都是幾百個人裏麵脫穎而出。
因為“羨”是由家族來武裝以及提供後勤的關係,他們也就無法獲得固定配額的戰利品分潤權利,甚至都無法達到階級飛躍。
樓令是魂穿而來,思想肯定與當代貴族不那麽一樣。他已經有計劃訓練一批“羨”,再進行較為精良的武裝。
“論私軍,各個家庭有相對的自主權,沒有自主權的‘羨’才是真正的私軍啊!”樓令一陣研究下來,得出這個結論。
說得更難聽一些,要是想做什麽大事,其實“羨”能夠養成死士。僅是在這一點,“羨”跟得到身份承認的“大夫”、“士”、“徒”是不一樣的。
司馬家三千死士是怎麽來的?就是從自家各處挑選,能夠被訓練為死士的人,追根溯底就是他們自己沒得選。
晉國的改革為樓令提供了新的玩法,要是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樓氏不說一躍成為晉國內部的最強家族,那些卿位家族不做改變,追上總是問題不大。
能夠做文章的地方就在於“羨”這個階層!
限製樓令的地方隻有一個,就是糧食。
至於武器裝備?當代國家對鐵礦開采沒有限製,屬於找到願意開采就屬於自家的物資。
換作被管控的銅礦?哪一個家族偷偷開采又被發現,得到的會是先氏的下場。
晉景公之所以非要滅先氏不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先氏私下大肆偷采銅礦!
在青銅時代,銅代表著什麽?實在是代表著太多了。
“出發!”
在樓令的一聲令下,樓氏的部隊動了起來……
很現實的地方在哪裏?樓令指揮係統下的部隊,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列國。
一名將軍使用什麽樣的方式去讓部隊作戰,有許多的時間用來做事前準備,自然是部隊來適應將軍的戰法;換作將軍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讓部隊熟悉自己的風格,隻能是將軍來適應部隊了。
明確知道互相之間的契合度不高,將軍又非要玩很多花活,直白說就是在自取滅亡。
當然了,樓令知道夜襲隻是打亂敵軍的節奏,不可能用夜襲去擊潰敵軍。
通常情況下,夜襲就是用來打亂敵軍的節奏,占據更多的主動權,再趁機進行更大的行動,達到取勝的最終目標。
“讓列國的軍隊去夜襲,該是他們自己亂起來;使用自家的部隊去夜襲?這種玩法曆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樓令還真不記得曆史上有多少取得重要成功的夜襲戰例,倒是玩砸了的反麵教材有許多。
事實是什麽?用幸存者偏差的說法,很多人玩砸了不被記得,極少數的成功偏偏會被津津樂道。
樓令不止在兵力上占優,敵軍的戰鬥力也不及本方。在這種形勢下玩什麽謀略,以堂堂正正的方式強壓上去即可。
另一個天大的事實是什麽?曆來隻有弱勢一方要絞盡腦汁來拉平差距,乃至於冒險去獲取可能的成功。已經明白說是在冒險,意味著失敗的可能性極大,純屬就是放手一搏而已。
當夜,樓令指揮體係的各部並沒有提前造飯,如往常的節奏那般在固定時間造飯,將士們吃完出營前往預定地點。
由於兩軍這般的交戰節奏已經維持了半個多月的關係,秦軍和白翟人按照慣性在跟聯軍差不多的時間造飯,雙方部隊的出營時間隻能說是一前一後。
上午,敵我兩軍的交戰節奏如以往那般。
臨近正午的時分,樓令讓在營區的將士用餐。
吃午飯?其實,有特殊行動的時候,將帥不止會給將士加餐,很多時候還會大肆放酒。
“等一下我將親率本部直接突襲秦軍營寨,請列位各盡其職。”樓令已經用餐完畢。
中軍大帳內的人不少,他們是等一下要親臨前線的各部指揮。
有些人吃得快。
有的人卻是吃得慢。
有一點相同,長期養成的習慣,使得眾人的吃相很有涵養。
樓令站起來,導致沒有吃完的人隻能放下餐具也跟著站起來。
“諸位,武運昌隆!”樓令稽首行禮。
眾人趕緊迴禮,齊聲吼道:“祝將主,旗開得勝!”
戰前的期盼與祝福,說一些很有儀式感的話,類似的行為在諸夏一直都有。
隻不過,時代越是往後,儀式感在諸夏逐漸缺失。
許多中華文明圈的國家,例如半島人和島國人,他們倒是將儀式感給保存了下來,搞得類似的禮節像他們自創似得。
吃飯的時候,包括樓令在內的眾人並未披甲。
因此,有任務的人,他們需要迴到自己的軍帳,穿上可能是祖傳下來的甲胄。
樓令來到後帳,早在等待的人將甲胄從掛架上取下來,開始幫樓令進行披甲。
今天,樓令將穿上樓氏自家製造的新式甲胄。
其實就是一套鐵片製成的魚鱗甲,款式方麵比較偏向隋唐時期的明光鎧。
樓氏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摸索怎麽來製作甲胄,由於工藝方麵的慣性,自然而然是研製紮甲類型的款式。
什麽工藝方式?諸夏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在進行相關的探索,使用過鍛造,也研究過鑄造。
到了殷商後期,鍛造技術大幅度提升,紮甲逐漸取代了鑄造類型的甲胄,成為了諸夏的金屬甲胄主流。
關於殷商有裝備過鑄造類型的甲胄,有許許多多的文物可以充作證明。很巧合的事情是在同一時期,東西方文明的甲胄類型很相似,殷商為斧鉞款式的銅板胸甲,西方各城邦也是造型各異的銅板胸甲。
甲胄這種玩意,真的不是套上去就算完事,光是上身甲就包括保護軀幹、肩部、頸部、雙臂、兩肋、胯部的部分,到腰間還有裙甲,雙腿有護腿,腳上是鞋底有鐵片的戰靴。
主部件與其餘零件,構成了能夠保護人體的甲胄,部件越多的話,重量必定越重。
樓令這一整套甲胄,它的重量多達六十餘斤,講實話就是超標了。
當然了,重量對樓令來說不是什麽障礙,穿上不能太阻礙靈活度才是必備的要求。這個也就需要在各種部件下更多的功夫,其中不免牽扯到人體學。
著甲完畢的樓令活動了一下,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在旁人的幫助下進行調整。
那麽,樓氏有在大肆製作甲胄了嗎?答案是大量算不上,成品的鐵甲則是有了近百套,隻是精良程度上必然與樓令、樓小白所穿的甲胄存在差距。
是的,樓小白也有一整套鐵甲,他來到戰場之後,出營必定披甲,隻不過是外麵又套了一層披風作為掩飾。
披風這種佩飾在諸夏早就出現,從始至終都是為了達到擋箭的效果,並不是拿來當作耍帥用的。
今天,樓令會與樓小白同乘而戰。
樓小白將擔負樓令的車右。
所以了,樓令走出營帳,外麵的樓小白已經等待多時了。
“將主!”樓小白以軍職來進行稱唿。
樓令走近了親自幫樓小白檢查甲胄穿得好不好,一陣檢查完畢之後,拍了拍樓小白的肩膀,說道:“別緊張。”
這算是樓小白第一次上陣嗎?以參與國戰的形式,還真的是他第一次上陣。
先後登車之後,樓小白說道:“父親十四歲納賦,各個家族損失慘重,我家在事後增加幾百人口,物資亦是眾多。”
樓令聽得樂了,說道:“要被你舅舅聽到,一定會揍你。”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也就是晉軍在大河邊上與楚軍打得那一場“邲之戰”的戰役。
當時,樓令剛剛魂穿過來,對春秋這個“世界”沒有什麽眷念,甚至想著死了能不能迴去,可謂是莽得很。
那一場“邲之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其中起到最大影響的人莫過於智罃了。
因為樓令對曆史的幹預,使得智罃並未被楚軍俘虜。
那樣一來,智罃自然不用再楚國蹉跎人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比曆史上更早獲得旬氏的重用,也提早在晉國獲得了卿位。
當然了,少了被俘的經曆,一定會對智罃有所影響。
至於影響是好是壞,反正智罃一定不想有被俘的經曆。
隻是經曆。
不是汙點。
春秋時期有過被俘經曆的貴族很多,有過類似經曆的人一旦多了,貴族階層自然也就不當作汙點。要是極少人才有那種經曆,一定就是汙點沒有錯。
父子齊出動的樓令與樓小白來到營寨之外,樓氏的部隊早就整裝待發。
更早之前,身負任務的列國各部已經出發。
樓令環顧四周,前方的天空彌漫著煙塵。
那是大軍交戰,太多人踩踏地麵,風稍微大一些,導致的塵土飛揚。
所以,事實是什麽?統帥即便是在前線,親自參與戰鬥的話,目所能及也就那麽一片區域;待在交戰場地之外的高處,看去是塵土飛揚的情況,看不清兩軍交戰的態勢,能做得就是對敵軍餘部的動向掌握。
樓氏參與西征的部隊有四個“旅”的規模。
今次,樓令並未四個“旅”齊出,出動三個“旅”的部隊,剩下的那個“旅”安排在營寨作為戍衛部隊。
現如今的晉軍,一個“旅”便是一千五百名戰兵。
樓氏作為一個新晉崛起的家族,隻是經營不到二十年,能夠拉出四個“旅”的兵力,講實話就是很可觀了。
這四個“旅”六千戰兵,自然多數是“羨”的身份,披甲人員方麵,包括身披布甲、竹甲、木甲、披甲、金屬甲,著甲的人隻有三百不到,其中緊緊跟隨樓令所在戰車的七十五名士兵全員身披鐵甲。
這些士兵的甲胄為紮甲款式,相對於樓令與樓小白的甲胄精良程度來說,很現實的情況是他們身上的紮甲隻能說合格。
奇怪嗎?不奇怪!
拿護肩這種甲胄的部件來說,製作難度其實比身甲要高,別說是更有技術含量的頭盔了。
簡單點來講,樓令與樓小白的甲胄屬於全套,包含了頭盔、護肩、護臂、護腕、護腿、裙甲等等,其餘身穿鐵甲的士兵則是隻有保護上身的身甲。
要說其餘還有什麽不同?隻能說是內襯的舒適度方麵。
任何的甲胄都有內襯,一般是采用皮革,也能是堅韌一些的布料。
甲胄穿起來舒不舒服,或者說合不合身,取決的就是內襯。
還有一個冷知識,甲胄絕對不是貼身,也就是緊連著肌膚。
好的甲胄,它會有多層的內襯,例如甲片之後的皮革是一層,皮革後麵還有另一層皮革,互相之間留出空隙,為的就是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那些鐵甲並不是士兵的私家財產,戰時階段得到家族的資助,戰後就不歸他們所有了。
其實,哪怕樓令下令大肆製作甲胄,無論是哪一種款式的甲胄,生產出來也不可能大規模無償列裝。
畢竟,當前的體製很特殊,樓氏是晉國的一份子,由樓氏召集私軍來為國家服務。樓氏征召的私軍,他們是由一個個家庭出人組成,需要自行武裝以及擔負後勤,以納賦的方式代替交稅。
等於說,那種體製之下,互相之間的義務已經很清楚,國家沒有義務或責任去武裝前來納賦的各家族私軍。
同理,主家也沒有那個義務或責任去,來幫納賦抵稅的眾人提供武器與保障後勤。
無論是各個家族,或是一個家族內部,互相之間就是在盡各自的義務與責任,也就不存在到底誰欠誰那麽迴事。其實,這就是春秋時代保家衛國的一種體現。
到現階段,晉國的各個家族倒是可以為私軍做更多了。
那是因為晉國多了“羨”這個階層。
這個“羨”本身就是屬民,要知道他們為家族勞作,吃、喝、穿等方麵則是由家族來提供,哪怕是私下有些財產,別奢望能夠自行武裝。
隻不過,有一點能夠肯定,可以做到的多數家族,他們絕對不會花費太多來對“羨”進行武裝。
樓令這一次帶了七十五名身穿鐵甲的士兵,他們就是樓氏的“羨”階層,每一名雖然說不是千裏挑一而來,怎麽都是幾百個人裏麵脫穎而出。
因為“羨”是由家族來武裝以及提供後勤的關係,他們也就無法獲得固定配額的戰利品分潤權利,甚至都無法達到階級飛躍。
樓令是魂穿而來,思想肯定與當代貴族不那麽一樣。他已經有計劃訓練一批“羨”,再進行較為精良的武裝。
“論私軍,各個家庭有相對的自主權,沒有自主權的‘羨’才是真正的私軍啊!”樓令一陣研究下來,得出這個結論。
說得更難聽一些,要是想做什麽大事,其實“羨”能夠養成死士。僅是在這一點,“羨”跟得到身份承認的“大夫”、“士”、“徒”是不一樣的。
司馬家三千死士是怎麽來的?就是從自家各處挑選,能夠被訓練為死士的人,追根溯底就是他們自己沒得選。
晉國的改革為樓令提供了新的玩法,要是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樓氏不說一躍成為晉國內部的最強家族,那些卿位家族不做改變,追上總是問題不大。
能夠做文章的地方就在於“羨”這個階層!
限製樓令的地方隻有一個,就是糧食。
至於武器裝備?當代國家對鐵礦開采沒有限製,屬於找到願意開采就屬於自家的物資。
換作被管控的銅礦?哪一個家族偷偷開采又被發現,得到的會是先氏的下場。
晉景公之所以非要滅先氏不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先氏私下大肆偷采銅礦!
在青銅時代,銅代表著什麽?實在是代表著太多了。
“出發!”
在樓令的一聲令下,樓氏的部隊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