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難辦了!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鮑”地的兩軍對峙了將近一個月,齊君環派來新的大臣確認投降事宜。
齊國答應了晉國的要求,齊軍從“艾陵”以及萊國境內撤軍。
既然是齊國答應了晉國提出的要求,並且齊國承認犯錯且受罰,戰爭自然是結束了。
逢醜父交出了麾下的一半部隊和物資,其餘的齊軍當場進行解散。
“真是幹脆。”郤至還挺佩服齊君環的利索。
說認輸就認輸,一點不拖泥帶水,誰遇上了都會喜歡。
樓令說道:“他們交出來的都是庶人,物資倒是沒有偷奸耍滑。”
“如了你的願。”郤至說得是樓令想嚐試將某些齊人變成‘羨’。
樓令聽了隻是笑笑。
晉國下軍進入齊國,前前後後到手的俘虜接近四萬六千,其中超過三萬八千便是所謂的“勇士”了。
一開始就到手三萬,怎麽最後才接近四萬?
那不是齊國貴族進行“分潤”了嘛。
相當一部分的“勇士”當了逃兵,他們被抓迴去打成奴隸,成為齊國眾貴族財產的一部分。
到兩國的和約正式簽訂下來,逢醜父交出麾下的一半部隊,數量為一萬四千。
等於說,一度超過五萬的齊軍,搞到後麵隻剩下兩萬八千左右在冊,其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或逃跑了。
由烏合之眾組成的軍隊便是這樣,情況不對會相當多人逃跑,才不是留在原地等著麵對未知命運的裁決。
而逃跑之後被抓,成為奴隸的身份,自然就不算是軍隊建製內的一員了。
短短不到兩個月,五萬大軍縮到兩萬八左右,齊國一眾貴族可是出了大力氣,活該他們吃的滿嘴流油。
明知道是什麽情況的郤至或樓令,兩人一點捅破或幹涉的欲望都欠俸。
齊國貴族不拿本國庶人當人,關晉國的卿大夫什麽事?
真正關郤至和樓令事情的是,齊國貴族最好事後進行補償,要不然……嗬嗬!
關於贖迴正規齊軍的事情,受賄了的郤至肯定很好說話,搞得樓令不好拒絕,省了押解正規齊軍迴國的步驟,將會帶著一塊前往“臨淄”。
戰爭隨著和約的簽訂而結束,齊國就此又是晉國的小弟了。
其實,郤至和樓令心裏都清楚一點,齊國絕對會再搞幺蛾子,偏偏不得不再次接納齊國。
晉國不接納齊國會怎麽樣?
隻能是晉國每一年都出兵討伐齊國,變了性質的相處模式之下,晉國少於兩個滿編軍團可能教訓不動齊國。
在那種現實之下,晉國反而很擔憂將齊國逼得徹底倒向楚國。
真的讓齊國徹底倒向楚國,晉國同時兩線作戰,屆時可是後果難料得很!
在重新開拔之後,晉國下軍分成兩個部分,郤至和樓令帶上兩個“師”的兵力朝“臨淄”而去,剩下的晉軍則是押解戰俘和其餘戰利品先去魯國,隨後再帶上在魯國的戰俘和戰利品歸國。
季孫行父本就沒有走,得知郤至和樓令要去齊國,趕緊找了過來。
“就這樣放過齊國了嗎?”季孫行父看上去不甘心又很忐忑。
郤至反問:“怎麽,魯國要跟齊國開戰?”
“我可先說清楚,近期我們很難顧得上魯國,你們麵對齊國的時候悠著點。”郤至不等季孫行父迴答,再次說道。
魯國是有那個膽子招惹齊國,前提是身後站著爸爸。
要是晉國無法出兵幫助魯國?情況一定是魯國被齊國摁在地上捶。
類似的例子發生過很多次,偏偏魯國總是樂此不疲地招惹齊國,搞得晉國為了救援魯國疲於奔命。
光是已發生的實例去看,晉國哪裏是魯國的爸爸,魯國才是晉國的爸爸了。
類似的事情太多,幾代人下來搞得晉國對魯國非常嫌棄。
“其實,也不是不能招惹齊國。”樓令說道。
郤至不解地看過去,等待樓令給一個解釋。
季孫行父則是心裏大喜,想道:“有沒有卿大夫支持,區別簡直是大了!”
樓令暫時不想講得太清楚,說道:“具體什麽情況,以後再說。”
郤至打算等一下好好問問。
不具備決定權的季孫行父盡管心裏急,沒有違逆樓令的膽子。
在隊伍出發後,季孫行父悄悄地跟了上去,等晉軍駐營又偷摸摸拜訪樓令。
“請下軍佐救一救魯國。”季孫行父態度放得很低。
樓令卻是說道:“我私下見你已經算是破壞了規則,你怎麽還求起我來了。”
晉國負責與魯國邦交的家族是郤氏。
講道理,幾個卿位家族對邦交有明確的分配,樓令私下見季孫行父確實是破壞了規矩,再跟季孫行父合謀則是變成在踐踏規則了。
而樓令明知道不合適還私下見季孫行父,主要是對齊國有了不妙的預感。
“伯國輕易放過齊國,怎麽可能讓齊國長教訓?”季孫行父先說了這麽一句話。
樓令的臉立刻沉下去,不悅地說道:“我們做事,要魯國來教?”
“不不不,我們哪敢,隻是講真話。”季孫行父先否認,再一臉嚴肅地說道:“齊國曆來不服晉國製霸中原,乃至於多次公開表示晉國是竊取了齊國的果實。這一點下軍佐一定知道。”
樓令是知道那麽一迴事。
應該說,見過世麵的晉人,每一個人都知道齊國對晉國的態度。
晉國能夠容忍齊國的叛逆,很早之前是周天子一直攔著,後麵晉國與楚國打得太兇,導致晉國沒有多餘的力量重創齊國。
在那種現實之下,晉人不有選擇性當睜眼瞎,反過來較真,不是給自己找難堪嗎?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一切等我們從‘臨淄’返迴再詳談。”樓令說完,一副送客的模樣。
季孫行父要的就是樓令的這個態度,一臉喜悅地答應,隨後進行了告辭。
一個月後,郤至和樓令等人的身影出現在了“臨淄”城外。
齊國出麵進行迎接的主事者是國書。
沒有從國書臉上看到什麽戰敗後的恥辱,他的態度還顯得非常熱情。
“我開始有點不懂齊人了。”郤至跟齊國打交道的次數不少,隻是齊君環繼位之後,主要是樓氏跟齊國打交道。
樓令沒有什麽好隱瞞的地方,說道:“他們在韜光隱晦。”
韜光隱晦這個成語要到唐宣宗時期才出現。
結果自然是郤至沒有聽懂。
“就是他們想要極力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願意別人知道齊國真正的現狀。”樓令用國家的層麵去解釋。
郤至聽懂,給出評價:“沒有什麽卵用。”
陰謀詭計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就是建立在有一定抗衡實力的基礎之上。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會顯得極其可笑。
晉國這兩三年一再動用四個滿編軍團出戰。
擴編之後的晉軍,一個軍團便是三萬七千五百名戰兵,四個軍團的總戰兵數量為十五萬。
那可是動用十五萬戰兵,可不是國中能夠出戰的總兵力。
天曉得晉國在出動十五萬戰兵之後,到底還有多少兵力沒有出動,恐怕連晉國君臣都不清楚。
當世除了楚國之外,沒有國家能夠扛得住晉國四個軍團齊出,其中包括了齊國。
樓令看著郤至囂張至極的嘴臉,好多話一時間說不出來。
如果說發現威脅立刻消滅,比拚的便是一時間的強弱。
問題是什麽?晉國很強大沒有錯,可是當前的多數晉國卿大夫又沒有吞並齊國的雄心壯誌。
那就勢必會變成兩個國家的長久較量。
在時間長河麵前,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曆史也給出了答案,強如晉國在三家分晉下分崩離析,到晉國滅亡之後,齊國作為強國最後一個被秦國吞並。
那麽就是,當下遠遠不如齊國的秦國笑到最後。這應該是當世所有人壓根想不到的事情了。
國書直接將郤至、樓令等身份足夠高的人引領進了宮城。
在彼時,齊國已經準備好了宴會,隻等客人的到來。
郤至和樓令先拜謁齊君環,說了一些場麵話,隨後參加宴會。
齊國有半套禮樂,拿出來在宴會上展示。
拿禮樂來進行款待,隻能說規格極高。
先前有楚君審直接出麵與郤錡商談,後麵代表楚國在一場戰役上認輸。
那一場戰役結束之後,晉國的一眾卿大夫去接受了宋國的超高規格款待。
現在,齊國又拿出僅有的半套禮樂,用來款待郤至與樓令這兩位卿大夫。
這是怎麽迴事?
一切的一切隻證明了一件事情,有了楚國、宋國和齊國的這些舉動,列國該拿晉國卿大夫位比一國之君當迴事,不是視作一種笑談了。
“這樣的齊國才是真正危險啊!”樓令心想。
什麽叫能伸能屈?齊國的君臣正在表現,並且還順道惡心了晉君周一把。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一點沒有被暴揍之後的屈辱感,相反極力表現得有涵養,甚至在公開討好戰勝的一方。
剛才,國書代表齊國進行了一係列的解釋。
齊國之所以拒絕晉國的會盟邀請,主要是他們遭到了萊國的入侵,不得不集結大軍進行反擊。
為了證明齊國確確實實是自衛反擊,他們出兵深入萊國抓人,抓到人就撤兵了。
等郤至或樓令什麽時候有空,齊國會帶抓到的萊國貴族去證明所言非虛。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樓令揶揄的說道。
“是吧?”國書自問自答:“是啊!”
高固可不會讓國書專美於前,刻意離席來敬了樓令一觴酒。
齊國君臣無視了樓令用揶揄的態度講了那句話,宴會的氣氛重新上了一個巔峰。
“我錯了!”樓令低聲對郤至說道。
郤至清楚怎麽迴事,應道:“沒想到齊國君臣變得這麽無恥。”
什麽情況?
如果樓令是普通人,說什麽都無關緊要。
問題是,樓令目前是晉國的卿大夫,來到“臨淄”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晉國,一言一行也就不能夠隨意。
在剛才,樓令本是進行調侃,結果齊國君臣順棍上坐實。
那麽,接下來晉國隻能捏著鼻子承認就是萊國冒犯了齊國,齊國才對萊國實施入侵。
“以後對樓氏更恭敬一些。”齊君環私下吩咐高固。
怎麽才顯得恭敬?
光是禮節不過是表麵功夫。
那隻能是齊國在貿易上吃一些虧,給予樓令更多的便宜可占。
高固說道:“臣省得。”
齊國可是有史記載中第一個打經濟戰的國家,直接用經濟戰折騰得強橫一時的楚國無暇他顧。
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曆來不會對齊國造成真正的麻煩。
“郤至有拿錢辦事的好名聲。幾年跟樓氏接觸下來,樓令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齊君環隻想知道樓令夠不夠貪婪,願不願意拿錢之後,幹一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情。
畢竟,齊國盯著萊國已經盯了很久,近期的時機已經成熟,再不將萊國吞食入肚,過錯時機可就不再好找了。
高固很實在地說道:“要看晉下軍佐知不知道我們對萊國的意圖,他對我們吞並萊國的態度怎麽樣。”
講那些話的時候,高固一直在拿眼睛瞄國書。
齊國有內鬥嗎?
一個國家怎麽可能完全沒有內鬥,隻區別到底鬥得有多兇。
高氏和國氏同為齊國的公族,兩個家族的實力在齊國占比還挺大。
這麽說吧?將齊國切成十份,高氏和國氏合起來極可能占了三份。
別以為十份占其中的三份很少,那是國家的等級,兩個家族能夠占一整個國家將近三分之一的實力,講事實就是顯得很離譜了。
正是因為國氏和高氏同為公族,他們才有條件鬥起來。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如晉國那般,任由非公族去把控國家。
當前之世的主流是,公族把持且守護國家,異姓貴族很難染指高位。
齊國能夠互相爭奪權利的隻有公族封君,沒有出現一個絕對強橫的公族封君,偏偏還是兩個人同時崛起,不發生爭權奪利的事情才是怪事。
隻不過,高固和國書本來的競爭還顯得克製,直至田湣有資格接觸國書和高固,兩個家族的爭鬥開始升級了。
這樣一來,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需要多講嗎?一定是田湣從中做了什麽啊!
“齊國內部比我們,沒有好到哪去。”樓令看到高固和國書不顧場合在爭鋒了。
郤至順著樓令的目光看過去,瞧了一小會才開口說道:“你講什麽胡話?我們現在可是精誠團結,可以當列國群臣的楷模。”
樓令給“呃”了一聲,再尷尬笑著說道:“我是說以前。”
目前幾個卿位家族不說團結一致,起碼沒有太尖銳的矛盾。
以前啊?看看晉國消失了多少個卿位家族,有多少中小家族陪葬就知道了。
“你在擔心什麽?”郤至酒不斷往肚子裏灌,一點不知道節製。
樓令才不會勸郤至少喝,要勸真輪不到自己去勸,說道:“齊國沒有那麽容易放過萊國。”
郤至簡單的“哦”了一聲,沒有後文了。
晉國的其他人或許不知道,樓令能不清楚是怎麽迴事嗎?
齊國對萊國的滲透長達百年之久,控製的萊國貴族不知凡幾,上演一出被入侵的大戲,再進行被動反擊自衛,簡直是再輕鬆不過了。
因為是那樣的一個自衛反擊過程,晉國肯定不會說齊國的反擊不對。
隻不過,那隻是齊國拒絕會盟的一個合理解釋,不等於說晉國討伐拒絕會盟的齊國不對。
那就是晉國和齊國同樣沒有錯,錯的變成了萊國。
麵對這一種局麵,涉及到不同文明的競爭,列國不知道多少人願意看到晉國和齊國一同討伐敢於不敬的萊國。
難道隻有樓令料想到齊國會吞並萊國嗎?或許是有這種可能性。
隻不過,一旦齊國真正將萊國吞並,多數人明知道齊國的實力會暴增,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道賀。
一切隻因為吞並萊國的齊國達到了開疆拓土的成就。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想要阻止齊國吞並萊國的樓令,他所站的層次有點低,隻是為了晉國在著想。
然而,樓令是晉國的卿大夫,真的造成既定事實當然會恭賀,齊國沒有辦成之前,做什麽都是一種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行為。
宴會結束後,齊君環邀請郤至和樓令私下會麵。
一陣客套的禮節結束,齊君環直接進入正題。
“我們有鎮守東疆的使命,屢屢遭到莒國、萊國等東夷國家的欺淩,實在是忍受不了了。”齊君環以一國之君的身份進行哭訴。
郤至心情極好之下,酒又給喝過量,說道:“東夷早不是幾百年前的強族,他們安敢欺淩齊國?”
齊君環立刻拿出很多真實的例子,進行訴苦的同時,強調齊國和晉國雖然分為兩個國家,但一致是周天子的分封之國。
樓令安靜看著齊君環的表演和郤至喝醉後的醜態,不到必要的時候,根本不想有什麽幹涉。
用一國之君的身份來進行那樣的表演,哪怕明知道很刻意,身為人臣真的不好捅破。
那是什麽?明知道國王沒有穿衣服,捅破就會遭到嫉恨和報複,誰會那麽不理智呢?大概就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才會幹。
那個《國王新衣》的故事隻講了小孩子捅破眾所周知的事情,沒有講那個小孩子的下場。即便國王不會惱羞成怒做什麽,以為隻有國王惱羞成怒了嗎?可見小孩子的下場會有多麽不妙。
樓令現在需要思考的事情是,晉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阻止齊國消滅且吞並萊國。
一陣思考下來,樓令納悶的發現想阻止齊國吞並萊國很不容易。
晉國接下來會一再入侵楚國,每一次動用的兵力不會少於兩個滿編軍團。
在入侵楚國的同時,晉國還要分出一個滿編軍團用來針對鄭國。
晉國對鄭國的戰爭會在接下來有不同的玩法,將逐漸搶奪鄭國的土地,屆時還不清楚鄭國會怎麽拚命,一個滿編軍團都不一定保險。
不要忘記晉國還對伊洛之戎有軍事行動!
針對伊洛之戎的軍事行動會耗時很久,很難短時間內將伊洛之戎消滅或是驅逐。
光對付一個伊洛之戎都要耗時很久,陸渾戎和蠻氏絕對加入進來支援伊洛之戎,晉國要交戰的對象也就變成了三戎。
晉國的一個軍團無法與三戎對抗,起碼需要用到兩個軍團。
那樣一來,晉國再想阻止齊國吞並萊國,兵力從哪裏來?
“放棄對楚國的軍事行動,或是不再針對伊洛之戎?戰爭已經開始,哪可能說想停就停啊!”樓令比誰都懂得這個道理。
那麽,真的無法阻止齊國吞並萊國了嗎?
樓令遭遇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齊國雖然打不過晉國,但他們真的是一個強國。
晉國的所有行動都擺在明麵,齊國君臣該是多麽愚蠢才無法發現晉國在那些方向用兵之後,已經很難幹涉齊國吞並萊國的行動。
樓令所不知道的事情是,曆史上的齊國就是趁晉國難以他顧的情況下,成功將萊國給舉國吞了下去。
“下軍佐以為呢?”郤至問樓令。
講真話,樓令剛才在思考,沒有聽清齊君環與郤至都說了什麽。
“且先擱置,等歸國謁見君上,再與幾位卿大夫進行商議。”樓令說了一句萬金油的話。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子,以至於齊君環和郤至沒有發現樓令剛才走神了。
今天見麵隨著樓令的表態,正事且先告一段落。
後麵,齊君環再跟郤至、樓令聊了不到半刻鍾,有宦官過來湊到齊君環耳邊說了一些什麽,郤至和樓令當然是識相告辭了。
樓令並沒有問郤至剛才與齊君環講了什麽。
沒有必要。
真的!
無論郤至有沒有答應齊君環什麽,醉酒之下的承諾,什麽時候被當真過?
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層次,不說該由一國之君出麵,沒有書以文字就不能視作真正算數。
他們接下來就是遊山玩水。
說是遊山玩水,其實就是遊動走穴,接受齊國貴族請求見麵之下的收禮活動。
作為強國卿大夫,出國接受獻禮本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政治活動,收得是禮沒有錯,安的卻是異國貴族的心。
這種光明正大的收禮行為,便是卿大夫的特權。
所以,當卿大夫爽不爽?
隻能說,怎麽可能不爽嘛!
齊國答應了晉國的要求,齊軍從“艾陵”以及萊國境內撤軍。
既然是齊國答應了晉國提出的要求,並且齊國承認犯錯且受罰,戰爭自然是結束了。
逢醜父交出了麾下的一半部隊和物資,其餘的齊軍當場進行解散。
“真是幹脆。”郤至還挺佩服齊君環的利索。
說認輸就認輸,一點不拖泥帶水,誰遇上了都會喜歡。
樓令說道:“他們交出來的都是庶人,物資倒是沒有偷奸耍滑。”
“如了你的願。”郤至說得是樓令想嚐試將某些齊人變成‘羨’。
樓令聽了隻是笑笑。
晉國下軍進入齊國,前前後後到手的俘虜接近四萬六千,其中超過三萬八千便是所謂的“勇士”了。
一開始就到手三萬,怎麽最後才接近四萬?
那不是齊國貴族進行“分潤”了嘛。
相當一部分的“勇士”當了逃兵,他們被抓迴去打成奴隸,成為齊國眾貴族財產的一部分。
到兩國的和約正式簽訂下來,逢醜父交出麾下的一半部隊,數量為一萬四千。
等於說,一度超過五萬的齊軍,搞到後麵隻剩下兩萬八千左右在冊,其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或逃跑了。
由烏合之眾組成的軍隊便是這樣,情況不對會相當多人逃跑,才不是留在原地等著麵對未知命運的裁決。
而逃跑之後被抓,成為奴隸的身份,自然就不算是軍隊建製內的一員了。
短短不到兩個月,五萬大軍縮到兩萬八左右,齊國一眾貴族可是出了大力氣,活該他們吃的滿嘴流油。
明知道是什麽情況的郤至或樓令,兩人一點捅破或幹涉的欲望都欠俸。
齊國貴族不拿本國庶人當人,關晉國的卿大夫什麽事?
真正關郤至和樓令事情的是,齊國貴族最好事後進行補償,要不然……嗬嗬!
關於贖迴正規齊軍的事情,受賄了的郤至肯定很好說話,搞得樓令不好拒絕,省了押解正規齊軍迴國的步驟,將會帶著一塊前往“臨淄”。
戰爭隨著和約的簽訂而結束,齊國就此又是晉國的小弟了。
其實,郤至和樓令心裏都清楚一點,齊國絕對會再搞幺蛾子,偏偏不得不再次接納齊國。
晉國不接納齊國會怎麽樣?
隻能是晉國每一年都出兵討伐齊國,變了性質的相處模式之下,晉國少於兩個滿編軍團可能教訓不動齊國。
在那種現實之下,晉國反而很擔憂將齊國逼得徹底倒向楚國。
真的讓齊國徹底倒向楚國,晉國同時兩線作戰,屆時可是後果難料得很!
在重新開拔之後,晉國下軍分成兩個部分,郤至和樓令帶上兩個“師”的兵力朝“臨淄”而去,剩下的晉軍則是押解戰俘和其餘戰利品先去魯國,隨後再帶上在魯國的戰俘和戰利品歸國。
季孫行父本就沒有走,得知郤至和樓令要去齊國,趕緊找了過來。
“就這樣放過齊國了嗎?”季孫行父看上去不甘心又很忐忑。
郤至反問:“怎麽,魯國要跟齊國開戰?”
“我可先說清楚,近期我們很難顧得上魯國,你們麵對齊國的時候悠著點。”郤至不等季孫行父迴答,再次說道。
魯國是有那個膽子招惹齊國,前提是身後站著爸爸。
要是晉國無法出兵幫助魯國?情況一定是魯國被齊國摁在地上捶。
類似的例子發生過很多次,偏偏魯國總是樂此不疲地招惹齊國,搞得晉國為了救援魯國疲於奔命。
光是已發生的實例去看,晉國哪裏是魯國的爸爸,魯國才是晉國的爸爸了。
類似的事情太多,幾代人下來搞得晉國對魯國非常嫌棄。
“其實,也不是不能招惹齊國。”樓令說道。
郤至不解地看過去,等待樓令給一個解釋。
季孫行父則是心裏大喜,想道:“有沒有卿大夫支持,區別簡直是大了!”
樓令暫時不想講得太清楚,說道:“具體什麽情況,以後再說。”
郤至打算等一下好好問問。
不具備決定權的季孫行父盡管心裏急,沒有違逆樓令的膽子。
在隊伍出發後,季孫行父悄悄地跟了上去,等晉軍駐營又偷摸摸拜訪樓令。
“請下軍佐救一救魯國。”季孫行父態度放得很低。
樓令卻是說道:“我私下見你已經算是破壞了規則,你怎麽還求起我來了。”
晉國負責與魯國邦交的家族是郤氏。
講道理,幾個卿位家族對邦交有明確的分配,樓令私下見季孫行父確實是破壞了規矩,再跟季孫行父合謀則是變成在踐踏規則了。
而樓令明知道不合適還私下見季孫行父,主要是對齊國有了不妙的預感。
“伯國輕易放過齊國,怎麽可能讓齊國長教訓?”季孫行父先說了這麽一句話。
樓令的臉立刻沉下去,不悅地說道:“我們做事,要魯國來教?”
“不不不,我們哪敢,隻是講真話。”季孫行父先否認,再一臉嚴肅地說道:“齊國曆來不服晉國製霸中原,乃至於多次公開表示晉國是竊取了齊國的果實。這一點下軍佐一定知道。”
樓令是知道那麽一迴事。
應該說,見過世麵的晉人,每一個人都知道齊國對晉國的態度。
晉國能夠容忍齊國的叛逆,很早之前是周天子一直攔著,後麵晉國與楚國打得太兇,導致晉國沒有多餘的力量重創齊國。
在那種現實之下,晉人不有選擇性當睜眼瞎,反過來較真,不是給自己找難堪嗎?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一切等我們從‘臨淄’返迴再詳談。”樓令說完,一副送客的模樣。
季孫行父要的就是樓令的這個態度,一臉喜悅地答應,隨後進行了告辭。
一個月後,郤至和樓令等人的身影出現在了“臨淄”城外。
齊國出麵進行迎接的主事者是國書。
沒有從國書臉上看到什麽戰敗後的恥辱,他的態度還顯得非常熱情。
“我開始有點不懂齊人了。”郤至跟齊國打交道的次數不少,隻是齊君環繼位之後,主要是樓氏跟齊國打交道。
樓令沒有什麽好隱瞞的地方,說道:“他們在韜光隱晦。”
韜光隱晦這個成語要到唐宣宗時期才出現。
結果自然是郤至沒有聽懂。
“就是他們想要極力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願意別人知道齊國真正的現狀。”樓令用國家的層麵去解釋。
郤至聽懂,給出評價:“沒有什麽卵用。”
陰謀詭計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就是建立在有一定抗衡實力的基礎之上。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會顯得極其可笑。
晉國這兩三年一再動用四個滿編軍團出戰。
擴編之後的晉軍,一個軍團便是三萬七千五百名戰兵,四個軍團的總戰兵數量為十五萬。
那可是動用十五萬戰兵,可不是國中能夠出戰的總兵力。
天曉得晉國在出動十五萬戰兵之後,到底還有多少兵力沒有出動,恐怕連晉國君臣都不清楚。
當世除了楚國之外,沒有國家能夠扛得住晉國四個軍團齊出,其中包括了齊國。
樓令看著郤至囂張至極的嘴臉,好多話一時間說不出來。
如果說發現威脅立刻消滅,比拚的便是一時間的強弱。
問題是什麽?晉國很強大沒有錯,可是當前的多數晉國卿大夫又沒有吞並齊國的雄心壯誌。
那就勢必會變成兩個國家的長久較量。
在時間長河麵前,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曆史也給出了答案,強如晉國在三家分晉下分崩離析,到晉國滅亡之後,齊國作為強國最後一個被秦國吞並。
那麽就是,當下遠遠不如齊國的秦國笑到最後。這應該是當世所有人壓根想不到的事情了。
國書直接將郤至、樓令等身份足夠高的人引領進了宮城。
在彼時,齊國已經準備好了宴會,隻等客人的到來。
郤至和樓令先拜謁齊君環,說了一些場麵話,隨後參加宴會。
齊國有半套禮樂,拿出來在宴會上展示。
拿禮樂來進行款待,隻能說規格極高。
先前有楚君審直接出麵與郤錡商談,後麵代表楚國在一場戰役上認輸。
那一場戰役結束之後,晉國的一眾卿大夫去接受了宋國的超高規格款待。
現在,齊國又拿出僅有的半套禮樂,用來款待郤至與樓令這兩位卿大夫。
這是怎麽迴事?
一切的一切隻證明了一件事情,有了楚國、宋國和齊國的這些舉動,列國該拿晉國卿大夫位比一國之君當迴事,不是視作一種笑談了。
“這樣的齊國才是真正危險啊!”樓令心想。
什麽叫能伸能屈?齊國的君臣正在表現,並且還順道惡心了晉君周一把。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一點沒有被暴揍之後的屈辱感,相反極力表現得有涵養,甚至在公開討好戰勝的一方。
剛才,國書代表齊國進行了一係列的解釋。
齊國之所以拒絕晉國的會盟邀請,主要是他們遭到了萊國的入侵,不得不集結大軍進行反擊。
為了證明齊國確確實實是自衛反擊,他們出兵深入萊國抓人,抓到人就撤兵了。
等郤至或樓令什麽時候有空,齊國會帶抓到的萊國貴族去證明所言非虛。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樓令揶揄的說道。
“是吧?”國書自問自答:“是啊!”
高固可不會讓國書專美於前,刻意離席來敬了樓令一觴酒。
齊國君臣無視了樓令用揶揄的態度講了那句話,宴會的氣氛重新上了一個巔峰。
“我錯了!”樓令低聲對郤至說道。
郤至清楚怎麽迴事,應道:“沒想到齊國君臣變得這麽無恥。”
什麽情況?
如果樓令是普通人,說什麽都無關緊要。
問題是,樓令目前是晉國的卿大夫,來到“臨淄”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晉國,一言一行也就不能夠隨意。
在剛才,樓令本是進行調侃,結果齊國君臣順棍上坐實。
那麽,接下來晉國隻能捏著鼻子承認就是萊國冒犯了齊國,齊國才對萊國實施入侵。
“以後對樓氏更恭敬一些。”齊君環私下吩咐高固。
怎麽才顯得恭敬?
光是禮節不過是表麵功夫。
那隻能是齊國在貿易上吃一些虧,給予樓令更多的便宜可占。
高固說道:“臣省得。”
齊國可是有史記載中第一個打經濟戰的國家,直接用經濟戰折騰得強橫一時的楚國無暇他顧。
能夠用錢解決的事情,曆來不會對齊國造成真正的麻煩。
“郤至有拿錢辦事的好名聲。幾年跟樓氏接觸下來,樓令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齊君環隻想知道樓令夠不夠貪婪,願不願意拿錢之後,幹一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情。
畢竟,齊國盯著萊國已經盯了很久,近期的時機已經成熟,再不將萊國吞食入肚,過錯時機可就不再好找了。
高固很實在地說道:“要看晉下軍佐知不知道我們對萊國的意圖,他對我們吞並萊國的態度怎麽樣。”
講那些話的時候,高固一直在拿眼睛瞄國書。
齊國有內鬥嗎?
一個國家怎麽可能完全沒有內鬥,隻區別到底鬥得有多兇。
高氏和國氏同為齊國的公族,兩個家族的實力在齊國占比還挺大。
這麽說吧?將齊國切成十份,高氏和國氏合起來極可能占了三份。
別以為十份占其中的三份很少,那是國家的等級,兩個家族能夠占一整個國家將近三分之一的實力,講事實就是顯得很離譜了。
正是因為國氏和高氏同為公族,他們才有條件鬥起來。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如晉國那般,任由非公族去把控國家。
當前之世的主流是,公族把持且守護國家,異姓貴族很難染指高位。
齊國能夠互相爭奪權利的隻有公族封君,沒有出現一個絕對強橫的公族封君,偏偏還是兩個人同時崛起,不發生爭權奪利的事情才是怪事。
隻不過,高固和國書本來的競爭還顯得克製,直至田湣有資格接觸國書和高固,兩個家族的爭鬥開始升級了。
這樣一來,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需要多講嗎?一定是田湣從中做了什麽啊!
“齊國內部比我們,沒有好到哪去。”樓令看到高固和國書不顧場合在爭鋒了。
郤至順著樓令的目光看過去,瞧了一小會才開口說道:“你講什麽胡話?我們現在可是精誠團結,可以當列國群臣的楷模。”
樓令給“呃”了一聲,再尷尬笑著說道:“我是說以前。”
目前幾個卿位家族不說團結一致,起碼沒有太尖銳的矛盾。
以前啊?看看晉國消失了多少個卿位家族,有多少中小家族陪葬就知道了。
“你在擔心什麽?”郤至酒不斷往肚子裏灌,一點不知道節製。
樓令才不會勸郤至少喝,要勸真輪不到自己去勸,說道:“齊國沒有那麽容易放過萊國。”
郤至簡單的“哦”了一聲,沒有後文了。
晉國的其他人或許不知道,樓令能不清楚是怎麽迴事嗎?
齊國對萊國的滲透長達百年之久,控製的萊國貴族不知凡幾,上演一出被入侵的大戲,再進行被動反擊自衛,簡直是再輕鬆不過了。
因為是那樣的一個自衛反擊過程,晉國肯定不會說齊國的反擊不對。
隻不過,那隻是齊國拒絕會盟的一個合理解釋,不等於說晉國討伐拒絕會盟的齊國不對。
那就是晉國和齊國同樣沒有錯,錯的變成了萊國。
麵對這一種局麵,涉及到不同文明的競爭,列國不知道多少人願意看到晉國和齊國一同討伐敢於不敬的萊國。
難道隻有樓令料想到齊國會吞並萊國嗎?或許是有這種可能性。
隻不過,一旦齊國真正將萊國吞並,多數人明知道齊國的實力會暴增,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道賀。
一切隻因為吞並萊國的齊國達到了開疆拓土的成就。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想要阻止齊國吞並萊國的樓令,他所站的層次有點低,隻是為了晉國在著想。
然而,樓令是晉國的卿大夫,真的造成既定事實當然會恭賀,齊國沒有辦成之前,做什麽都是一種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行為。
宴會結束後,齊君環邀請郤至和樓令私下會麵。
一陣客套的禮節結束,齊君環直接進入正題。
“我們有鎮守東疆的使命,屢屢遭到莒國、萊國等東夷國家的欺淩,實在是忍受不了了。”齊君環以一國之君的身份進行哭訴。
郤至心情極好之下,酒又給喝過量,說道:“東夷早不是幾百年前的強族,他們安敢欺淩齊國?”
齊君環立刻拿出很多真實的例子,進行訴苦的同時,強調齊國和晉國雖然分為兩個國家,但一致是周天子的分封之國。
樓令安靜看著齊君環的表演和郤至喝醉後的醜態,不到必要的時候,根本不想有什麽幹涉。
用一國之君的身份來進行那樣的表演,哪怕明知道很刻意,身為人臣真的不好捅破。
那是什麽?明知道國王沒有穿衣服,捅破就會遭到嫉恨和報複,誰會那麽不理智呢?大概就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才會幹。
那個《國王新衣》的故事隻講了小孩子捅破眾所周知的事情,沒有講那個小孩子的下場。即便國王不會惱羞成怒做什麽,以為隻有國王惱羞成怒了嗎?可見小孩子的下場會有多麽不妙。
樓令現在需要思考的事情是,晉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阻止齊國消滅且吞並萊國。
一陣思考下來,樓令納悶的發現想阻止齊國吞並萊國很不容易。
晉國接下來會一再入侵楚國,每一次動用的兵力不會少於兩個滿編軍團。
在入侵楚國的同時,晉國還要分出一個滿編軍團用來針對鄭國。
晉國對鄭國的戰爭會在接下來有不同的玩法,將逐漸搶奪鄭國的土地,屆時還不清楚鄭國會怎麽拚命,一個滿編軍團都不一定保險。
不要忘記晉國還對伊洛之戎有軍事行動!
針對伊洛之戎的軍事行動會耗時很久,很難短時間內將伊洛之戎消滅或是驅逐。
光對付一個伊洛之戎都要耗時很久,陸渾戎和蠻氏絕對加入進來支援伊洛之戎,晉國要交戰的對象也就變成了三戎。
晉國的一個軍團無法與三戎對抗,起碼需要用到兩個軍團。
那樣一來,晉國再想阻止齊國吞並萊國,兵力從哪裏來?
“放棄對楚國的軍事行動,或是不再針對伊洛之戎?戰爭已經開始,哪可能說想停就停啊!”樓令比誰都懂得這個道理。
那麽,真的無法阻止齊國吞並萊國了嗎?
樓令遭遇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齊國雖然打不過晉國,但他們真的是一個強國。
晉國的所有行動都擺在明麵,齊國君臣該是多麽愚蠢才無法發現晉國在那些方向用兵之後,已經很難幹涉齊國吞並萊國的行動。
樓令所不知道的事情是,曆史上的齊國就是趁晉國難以他顧的情況下,成功將萊國給舉國吞了下去。
“下軍佐以為呢?”郤至問樓令。
講真話,樓令剛才在思考,沒有聽清齊君環與郤至都說了什麽。
“且先擱置,等歸國謁見君上,再與幾位卿大夫進行商議。”樓令說了一句萬金油的話。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子,以至於齊君環和郤至沒有發現樓令剛才走神了。
今天見麵隨著樓令的表態,正事且先告一段落。
後麵,齊君環再跟郤至、樓令聊了不到半刻鍾,有宦官過來湊到齊君環耳邊說了一些什麽,郤至和樓令當然是識相告辭了。
樓令並沒有問郤至剛才與齊君環講了什麽。
沒有必要。
真的!
無論郤至有沒有答應齊君環什麽,醉酒之下的承諾,什麽時候被當真過?
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層次,不說該由一國之君出麵,沒有書以文字就不能視作真正算數。
他們接下來就是遊山玩水。
說是遊山玩水,其實就是遊動走穴,接受齊國貴族請求見麵之下的收禮活動。
作為強國卿大夫,出國接受獻禮本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政治活動,收得是禮沒有錯,安的卻是異國貴族的心。
這種光明正大的收禮行為,便是卿大夫的特權。
所以,當卿大夫爽不爽?
隻能說,怎麽可能不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