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必要的等待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作者:榮耀與忠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沒有齊國非要吞並萊國這麽一件事情,樓令來齊國就是一趟單純的收獲之旅。
非常棘手的事情是,樓令從種種跡象發現齊國對吞並萊國的意誌非常強烈,甚至可以說齊國君臣已經顯得迫不及待了。
為什麽樓令會感到棘手?因為他發現晉國短時間內竟然無法使用硬實力去阻止齊國!
無法使用硬實力阻止某個國家想幹什麽,晉國遭遇類似的窘境隻發生在楚國身上。
真正崛起之後的晉國,暫時還沒有在其他國家身上發生過無法使用武力解決麻煩的例子。
“現在是樓氏負責與齊國的邦交,一旦無法阻止齊國吞並萊國,等齊國吞並萊國之後實力大增,威脅到晉國的霸權,樓氏要擔負的責任就大了!”樓令很清楚樓氏可不是郤氏。
在一些國家大事上出錯,郤氏的強大就是資本,願意認錯再自罰三杯都算是給眾人麵子。
實力不夠強大?犯了那種同樣的錯誤,並不是自罰三杯就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郤至與樓令待在“臨淄”接受齊國的款待。
所謂款待就是三天一小宴和十天一大宴,品嚐各種特色的美食,享受各種各樣的美人,接受齊國貴族的花樣吹捧。
今天,樓令接受高固的盛情邀請,來到高氏家宅接受款待。
高固事先在大門外等著迎接,看到樓令就“哈哈哈”大笑著迎了上去,行禮道:“晉卿光臨,實在是老夫的榮幸啊。”
有多名晉國卿大夫在場,他人需要稱唿職務來進行區分。
隻有一名晉國的卿大夫在場,為了顯示隆重與尊敬,自然是隻用“晉卿”來稱唿了。
“齊卿。”樓令很懂得什麽叫商業互吹。
齊國當然也有卿大夫。
應該說,列國的上大夫就是“卿”了。
晉國的卿大夫也是上大夫,隻是有沒有擔任某個軍團的主將或是軍佐作為分水嶺。
為了顯示晉國上大夫的不同,晉國內部或是與他國進行社交,稱謂上一定要喊對,喊錯了可能會引發一場本不用爆發的戰爭。
其他國家的上大夫,一個個都是“卿”,不用以官職去區分。
高固熱情地將樓令從偏門引領入門。
當然不會大開中大門。
能夠讓一個家族打開中門的事情不多,國君來作客都不一定需要打開中門,隻有周天子駕臨需要。另外就是祭祀或升爵、升官之類,會打開中大門了。
從家宅正麵的偏門迎客,講實話就已經顯得尊重。
要是不尊重?讓來人走圍牆的一些小門,通常是這一種做法。
日後,晏嬰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國讓晏嬰從圍牆小門進入,其實就是在進行侮辱。
因為是帶有侮辱的性質,圍牆小門被描述成狗洞之類的通道,屬於一種藝術再加工。
如果楚國真的讓作為使者的晏嬰從狗洞進出?那與宣戰根本就沒有區別,齊國壓根不可能忍受。而晏嬰迴國之後,齊國並未對楚國宣戰。這就是藝術再加工的證明。
“為了今天的宴席,老夫籌備了很久啊!”高固不是在表功,也不是在炫耀,純粹就是表達重視程度。
樓令在步入大廳之後,看到了樂師與舞者,也看到了擺在案幾上和準備在旁邊的佳肴,承認高氏確實很重視這一次邀約。
樂師和舞者?齊國因為商業發達的關係,有大搞貿易的貴族是會養一些樂師與舞者。
那些樂師的樂器沒有逾越的地方,很平常的樂器而已。
舞者的話,男的或女的都有,通常是男的穿著較為暴露,女的則是遮得嚴嚴實實。
貴客駕臨且步入宴會現場,音樂自然是奏響起來。
高固為了表達對樓令的尊重,特地沒有設主位,擺成了兩個座位麵對麵。
兩個座位在主位的方向,其餘客人的座位分列排在大廳內左右兩邊,中間留出空間給舞者隨著音樂伴舞。
一開始,高固隻是在奉承,各種謙虛的好話說了一籮筐,看著像是在對晉國卿大夫進行正常的巴結。
樓令卻是深知一點,哪怕樓氏負責與齊國的邦交,要是高固單純想要巴結晉國的卿大夫,應該連郤至一起邀請才對。
然而,高固隻邀請樓令一人,沒有邀請郤至一同赴宴。
宴會之上,高固對樓令表現得超乎規格的尊重,時不時還有與宴的齊國貴族會上前拜見樓令,反倒是讓樓令將警惕度直接拉滿。
是,樓氏專門負責與齊國進行邦交。
齊國是該巴結樓令沒有錯。
隻不過,齊國不用巴結到當前這種份上。
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禮上於人也是一樣。
“不知道齊卿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樓令不再被動接受,開始主動出擊。
高固又是敬了樓令一杯,隨後說道:“我們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隻是……,關於遭到萊國入侵,能不能請晉卿上稟晉侯?”
需要特別告知晉君周?
樓令笑嗬嗬地說道:“這件事情,老夫自然與寡君提起,何必貴國強調呢?”
高固正色說道:“寡君隻有等晉侯知道,才好派人前去謁見天子。”
當前的周天子雖然是招牌,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特權,其中包括賜予子爵以上的爵位,使得某個貴族擁有獨立建國的資格。
另外的?周天子可以下達詔書,要求某位諸侯討伐某個勢力。諸侯會不會聽,就看究竟是打誰,有沒有利益能占了。
講道理,齊國是晉國的小弟,他們卻是擁有外交自主權,可不像是沒有軍隊指揮權和獨立外交權的某宇宙第一強國。
樓令麵對滿臉嚴肅的高固,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笑聲都讓音樂稍微暫停了一下下,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那就要貴國君臣先等等了。”
高固困惑地問道:“等等?”
“我們即便離開齊國,不會馬上迴國,會先去魯國,再到衛國駐紮一段時日。不是需要貴國等一等嗎?”樓令說道。
高固需要確認一件事情,說道:“關於寡君派人謁見天子這件事情……”
樓令假裝被舞者吸引,沒有理會高固的欲言又止。
“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夠讓晉侯對寡君派人謁見天子不做計較呢?”高固就問得比較露骨了。
樓令不好再裝聾作啞,臉上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說道:“那要看貴國派人謁見天子想說什麽,得到什麽樣的權柄。”
高固被樓令臉上的冷酷嚇到,勉強地笑了笑,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接下來卻是又到了齊國眾人極力表現對樓令尊重的時刻,臨近宴會結尾排隊拍馬屁和送禮,直至宴會結束。
權力為什麽容易使人腐朽?不正是因為會有無數人巴結,迷失在各種奉承與享受之中嘛。
在齊國享受奉承與討好的郤至和樓令,每一天都要麵對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不同的誘惑。
郤至自小就生長在要什麽就有什麽的環境,該享受的幾乎全享受過,其他勢力想將他腐朽可沒有那麽容易。
魂穿前的樓令,他的生長環境隻能說一般;魂穿後的樓令,不能說極盡享受過,該體驗過的項目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樓令目標明確,可能會一時迷失,很快就能夠迴過神來。
事實也是,無關生長環境怎麽樣,但凡目標不夠明確,丟進蜜罐裏麵很快就要廢了。
那也是很多掌權者失去雄心壯誌之後,整個人立刻就廢了的主要原因。
而從困苦環境崛起的人,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腐化的速度會超乎想象。他們在被逮住之後,少不得吼嗓子:我不是貪,實在是窮怕了!
在某一天,郤至和樓令實在是受夠了宴會不斷,到城外營盤躲著去了。
不躲實在不行。
他倆這一躲,其實多少也算是製造了笑料。
想來齊人會很願意向外傳播,自己的熱情連晉國卿大夫都遭不住,成為貼上齊人熱情好客的一個標簽。
“齊人和楚人一樣喜歡吃膾,他們是怎麽能夠忍住那種腥味的?”郤至看上去是真的不理解。
近來顯得心事重重的樓令隨口說道:“不是有蘸嗎?”
遠古就有各種蘸了,隻是材料一直在起變化。
到了春秋時代,蘸一般是各種醬料,喜歡吃膾的人會花時間去研究。
因為楚人和齊人都喜歡吃膾的原因,他們的很多貴族除了有一個大肚腩之外,臉色通常也會呈現一種病態的蒼白。
那是體內的寄生蟲數量多到可怕,搞成了那副鬼樣子。
有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楚國死在寄生蟲折磨下的貴族遠比在戰場多得多,每一年都要發生幾次貴族莫名死亡的事件。
齊國吃膾文化很盛行,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齊國,隻是沒有楚國那麽嚴重。
這是因為楚人吃膾,魚類是來自淡水;齊人吃膾,有相當的魚類來自海洋。
當然了,吃膾可不止吃魚,各類陸生動物也在他們的餐桌上。
“有熟食不吃,非得吃生的,跟茹毛飲血有什麽區別。”郤至真就是這種看法。
樓令隨意應道:“反正晉人不喜歡吃膾就行,其他人吃不吃,關我們什麽事。”
郤至很突然的“哈!”了一聲,嚇了樓令與在場其他人一大跳。
他們身在異國他鄉,無論在什麽場合都不會少了護衛,以及主動過來或是被派過來應酬的他國之人。
所有人一致看向郤至,身份越低臉上的表情就越收斂,心裏一定在想:“神經病啊,突然喊那麽一聲。”
“你近來什麽情況,不是走神就是顯得心不在焉。”郤至問道。
樓令等郤至發問已經等了很久,先讓無關人等退下,再說道:“齊國所謀甚大,我家負責與之邦交,近來一直在思考怎麽應對。”
“你是說齊國想吞並萊國,是吧?”郤至也不等樓令迴答,笑嗬嗬往下說道:“他們想吞並萊國已經很久很久,一直以來總是像會立刻動手的樣子,幾十年來沒有變過。”
意思就是說,不用擔心齊國做什麽,事情發生了再說。
樓令皺眉說道:“我覺得跟以往不一樣。看樣子,齊國已經到了非動手不可的地步。”
郤氏不再負責與齊國邦交,他們盡管還是會收集齊國的相關情報,重視程度則是一定不如之前。
“你沒有在大事上出過錯。”郤至先肯定樓令的猜測,再說道:“可是……,我們能夠及時插手嗎?”
樓令就實說道:“齊國君臣不傻,一定是在我們當年出兵之後,抓住機會吞並萊國造成既定事實。”
晉國近來越玩越大,每一年都動用相當龐大的兵力出征,一打還是好幾個國家一起打。
一旦發動戰爭,真不是某一方想停就能夠停得下來。
齊國吞並萊國會實力大增這一點,有腦子的人都能夠知道。
能夠預見的事情就是,楚國一定願意看到齊國吞並萊國,晉國則是不願意齊國吞並萊國。
吞並了萊國的齊國會吸引晉國相當大的注意力,乃至於兩國進行連年的戰爭,楚國哪怕不摻和也可以抓住機會休養生息,想抓住機會的楚國能夠與齊國結盟一起對付晉國。
晉國一直都在遭受齊國對中原霸權的挑戰,壯大起來的齊國哪怕無法對晉國造成實際威脅,光是需要留出更多的餘力來對付齊國,對晉國並不是一件什麽小事。
“麻煩了啊!”郤至近來被一再被酒精麻醉,該有的智慧卻是還在,哪能夠不知道會有多大的麻煩。
郤至苦笑著說道:“那隻能爭取在齊國動手之前,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三戎了。”
聽了那一句話,樓令立刻知道郤至還是沒有真正明白怎麽迴事。
齊國意圖吞並萊國的時間有近百年,他們不止做了很多的準備,也是一直在等待機會。
有什麽比晉國被拖在多個戰場的機會更好嗎?
齊國君臣該是多傻,碰到了難得的機會,不會直接對萊國動手?
從樓令知道齊國針對萊國已經進行了百年部署,要不是郤至對齊國不敢真正動手的信心不含虛假,搞得樓令都要懷疑郤氏是不是挖坑讓樓氏跳了。
畢竟,郤氏主動將對齊國的邦交權利給了樓氏,齊國卻是要吞並萊國,並且還準備了百年之久,怎麽看都是一個坑。
他們在齊國待了一個月,隨後踏上了返國道路。
在那一個月裏麵,看場麵能夠用賓主盡歡來形容,多少算是樓令忍得住。
那些時間之中,樓令並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講得不是收禮。
主要是樓令得到了郤至的允許,將由郤氏暗示魯國,魯國可以去招惹齊國,一旦有需要晉國必定入場相助。
至於晉國能不能及時入場?事關承諾,郤至一定會說到做到,並不是什麽戰略欺騙。
因此,他們歸國經過魯國的時候,少不了與魯國君臣進行社交,魯國君臣看到了郤至和藹可親的一麵,搞得魯國君臣驚疑不定。
“一旦貴國與齊國爆發戰爭,我家與郤氏會一同馳援。”樓令當著郤至和季孫行父麵,給予了強有力的保證。
這裏純粹就是郤至相信樓令的判斷,站在晉國卿大夫的立場,願意在國家大事上進行配合。
已經強調了好幾次,齊國一直在挑戰晉國的中原霸權。
如果齊國真的可以威脅到晉國的中原霸權,一定是晉國卿大夫不願意看到的。
那麽,郤氏願意出力,有什麽奇怪的地方嗎?
最重要是郤至覺得打齊國風險不大且有利可圖,非常樂意下一次再來齊國打秋風。
他們是從原路返迴,來到衛國聽到了一些消息。
中軍和新軍打鄭國純粹就是路過性質。
怎麽個路過性質呢?晉軍開進鄭國,沒有抵達“新鄭”之前,一場正經的交戰都沒有發生,鄭國君臣就光速投降了。這不是路過,什麽才叫路過。
中軍與新軍進入衛國,雙方倒是正經打了一場,交戰過程恰好是三天,隨後衛軍統帥偃旗投降,衛國又是晉國忠實的小弟了。
衛軍與晉軍打一場再投降,不是衛國要試一試晉國的斤兩,用這種方式奉上足夠多的人質,事後用贖人的方式上交懲罰金而已。
是不是能夠看出區別了?
鄭國連打都不打就投降。
衛國集結大軍反抗了一下。
結果是鄭國嘴巴上說投降,沒有付出什麽代價;衛國卻是交人又給錢,得到了真正的懲罰。
僅僅從鄭國再一次不願意付出代價就投降這一點,誰都能看出誠意不足,不久之後一定會再次反叛。
為什麽之前晉國麵對這樣的鄭國願意放過?跟晉國一時半會無法料理鄭國的關係最大,再來就是不想逼得鄭國徹底倒向楚國那一邊。
隨著晉國有了新的國策,對待鄭國上麵一定會起變化。
“兄長已經率軍抵達陳國境內,他們會在教訓陳國與蔡國的事後,吸引楚軍到鄭國,屆時鄭國會再次投降楚國,會真正開始攻打鄭國。”郤至說道。
計劃就是那樣子,看著沒有出現變化,樓令怎麽會不知道怎麽迴事。
“今年攻取鄭國的‘管’地,拿下之後就該建立關隘了。”樓令說道。
那個“管”地,它進入戰國之後,價值急速下降,周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城鎮,其中一個就有虎牢關。
而虎牢關的附近,當前並沒有城池,後麵最先建立的城池叫滎陽。
“管”地距離“新鄭”約兩百裏,隻是並非關鍵,主要還是當地的地形因素。
奪取那一塊土地,再修建一個關隘,建議是由樓令說出。
講事實就是,樓令真不知道晉國也是從鄭國奪取了那一塊土地,並且還建了虎牢關,更不知道虎牢關以後會改名成為汜水關,單純就是多次從那邊路過,覺得那邊很適合修建關隘。
從這一點可以證明樓令真不是白混,能夠從軍事的角度去挖掘有利地形的利用價值。
“今年參與會盟的國家是哪幾個?”樓令不是明知故問。
去年,晉國對諸侯進行召喚,不是有齊國和衛國拒絕了嗎?好些明明答應的諸侯,直至戰爭結束都沒有到場,不是他們毀諾沒有去,純粹就是還在半路上。
這樣會搞得明明有多少諸侯答應會盟,交戰過程中卻是根本不在。
郤至說道:“聽消息,該到的國家已經都在,一共有六個。”
樓令見郤至連那些國家的名字都懶得提,基本上也就知道怎麽迴事。
當今之世仍在的國家不少,相當的數量還是晉國的小弟。
隻不過,晉國的小弟雖然足夠多,七成以上卻隻是湊數的角色。
一個國家得到召喚,最多能夠征召一兩千士兵參戰,考慮到是小國寡民的軍隊,能夠指望他們有多麽能打嗎?那不能啊!
晉國的一眾小弟之中,真正能打的沒有幾個,算起來也就宋國、齊國、衛國、魯國,其餘還是不要有太大的指望。
而很尷尬的事情是,齊國很叛逆,不給晉國惹麻煩就足夠好;魯國相當滑頭,經常出工不出力;真正能夠指望的也就宋國和衛國。
在今年,齊國、衛國、宋國都沒有前去會盟,六個響應會盟的隻有一個宋國堪用,其餘五個真的不配被郤至特別點出名字。
“我覺得上軍將有一件事情說對了。是該一再誘使楚軍北上,不是我們每一次不遠數千裏之遙南下。”樓令不是在放什麽馬後炮,往下繼續說道:“南下能夠取得收獲還好,一旦隻有付出沒有收獲,實在是負擔不起。”
郤至若有所思地說道:“南邊除了楚國,確實是沒有什麽油水。”
應該說,南邊有油水的國家,基本上快被楚國榨幹了。
位處南邊又油水十足的宋國?晉國還指望宋國可以牽製楚國,怎麽可能死命榨油水嘛。
下軍在衛國駐紮,沒有急趕著迴國。
一來是季節不對,無法從“棘津”輕易去到大河北岸。
再來就是,他們待在衛國可以作為預備隊,有需要可以南下支援中軍與新軍。
所以是,郤至和樓令會待到中軍和新軍把楚軍勾引北上,等中軍和新軍正式狠揍鄭國,確認下軍不用參戰,才會真正歸國。
非常棘手的事情是,樓令從種種跡象發現齊國對吞並萊國的意誌非常強烈,甚至可以說齊國君臣已經顯得迫不及待了。
為什麽樓令會感到棘手?因為他發現晉國短時間內竟然無法使用硬實力去阻止齊國!
無法使用硬實力阻止某個國家想幹什麽,晉國遭遇類似的窘境隻發生在楚國身上。
真正崛起之後的晉國,暫時還沒有在其他國家身上發生過無法使用武力解決麻煩的例子。
“現在是樓氏負責與齊國的邦交,一旦無法阻止齊國吞並萊國,等齊國吞並萊國之後實力大增,威脅到晉國的霸權,樓氏要擔負的責任就大了!”樓令很清楚樓氏可不是郤氏。
在一些國家大事上出錯,郤氏的強大就是資本,願意認錯再自罰三杯都算是給眾人麵子。
實力不夠強大?犯了那種同樣的錯誤,並不是自罰三杯就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郤至與樓令待在“臨淄”接受齊國的款待。
所謂款待就是三天一小宴和十天一大宴,品嚐各種特色的美食,享受各種各樣的美人,接受齊國貴族的花樣吹捧。
今天,樓令接受高固的盛情邀請,來到高氏家宅接受款待。
高固事先在大門外等著迎接,看到樓令就“哈哈哈”大笑著迎了上去,行禮道:“晉卿光臨,實在是老夫的榮幸啊。”
有多名晉國卿大夫在場,他人需要稱唿職務來進行區分。
隻有一名晉國的卿大夫在場,為了顯示隆重與尊敬,自然是隻用“晉卿”來稱唿了。
“齊卿。”樓令很懂得什麽叫商業互吹。
齊國當然也有卿大夫。
應該說,列國的上大夫就是“卿”了。
晉國的卿大夫也是上大夫,隻是有沒有擔任某個軍團的主將或是軍佐作為分水嶺。
為了顯示晉國上大夫的不同,晉國內部或是與他國進行社交,稱謂上一定要喊對,喊錯了可能會引發一場本不用爆發的戰爭。
其他國家的上大夫,一個個都是“卿”,不用以官職去區分。
高固熱情地將樓令從偏門引領入門。
當然不會大開中大門。
能夠讓一個家族打開中門的事情不多,國君來作客都不一定需要打開中門,隻有周天子駕臨需要。另外就是祭祀或升爵、升官之類,會打開中大門了。
從家宅正麵的偏門迎客,講實話就已經顯得尊重。
要是不尊重?讓來人走圍牆的一些小門,通常是這一種做法。
日後,晏嬰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國讓晏嬰從圍牆小門進入,其實就是在進行侮辱。
因為是帶有侮辱的性質,圍牆小門被描述成狗洞之類的通道,屬於一種藝術再加工。
如果楚國真的讓作為使者的晏嬰從狗洞進出?那與宣戰根本就沒有區別,齊國壓根不可能忍受。而晏嬰迴國之後,齊國並未對楚國宣戰。這就是藝術再加工的證明。
“為了今天的宴席,老夫籌備了很久啊!”高固不是在表功,也不是在炫耀,純粹就是表達重視程度。
樓令在步入大廳之後,看到了樂師與舞者,也看到了擺在案幾上和準備在旁邊的佳肴,承認高氏確實很重視這一次邀約。
樂師和舞者?齊國因為商業發達的關係,有大搞貿易的貴族是會養一些樂師與舞者。
那些樂師的樂器沒有逾越的地方,很平常的樂器而已。
舞者的話,男的或女的都有,通常是男的穿著較為暴露,女的則是遮得嚴嚴實實。
貴客駕臨且步入宴會現場,音樂自然是奏響起來。
高固為了表達對樓令的尊重,特地沒有設主位,擺成了兩個座位麵對麵。
兩個座位在主位的方向,其餘客人的座位分列排在大廳內左右兩邊,中間留出空間給舞者隨著音樂伴舞。
一開始,高固隻是在奉承,各種謙虛的好話說了一籮筐,看著像是在對晉國卿大夫進行正常的巴結。
樓令卻是深知一點,哪怕樓氏負責與齊國的邦交,要是高固單純想要巴結晉國的卿大夫,應該連郤至一起邀請才對。
然而,高固隻邀請樓令一人,沒有邀請郤至一同赴宴。
宴會之上,高固對樓令表現得超乎規格的尊重,時不時還有與宴的齊國貴族會上前拜見樓令,反倒是讓樓令將警惕度直接拉滿。
是,樓氏專門負責與齊國進行邦交。
齊國是該巴結樓令沒有錯。
隻不過,齊國不用巴結到當前這種份上。
正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禮上於人也是一樣。
“不知道齊卿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樓令不再被動接受,開始主動出擊。
高固又是敬了樓令一杯,隨後說道:“我們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隻是……,關於遭到萊國入侵,能不能請晉卿上稟晉侯?”
需要特別告知晉君周?
樓令笑嗬嗬地說道:“這件事情,老夫自然與寡君提起,何必貴國強調呢?”
高固正色說道:“寡君隻有等晉侯知道,才好派人前去謁見天子。”
當前的周天子雖然是招牌,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特權,其中包括賜予子爵以上的爵位,使得某個貴族擁有獨立建國的資格。
另外的?周天子可以下達詔書,要求某位諸侯討伐某個勢力。諸侯會不會聽,就看究竟是打誰,有沒有利益能占了。
講道理,齊國是晉國的小弟,他們卻是擁有外交自主權,可不像是沒有軍隊指揮權和獨立外交權的某宇宙第一強國。
樓令麵對滿臉嚴肅的高固,先是一陣“哈哈哈”大笑,笑聲都讓音樂稍微暫停了一下下,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那就要貴國君臣先等等了。”
高固困惑地問道:“等等?”
“我們即便離開齊國,不會馬上迴國,會先去魯國,再到衛國駐紮一段時日。不是需要貴國等一等嗎?”樓令說道。
高固需要確認一件事情,說道:“關於寡君派人謁見天子這件事情……”
樓令假裝被舞者吸引,沒有理會高固的欲言又止。
“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夠讓晉侯對寡君派人謁見天子不做計較呢?”高固就問得比較露骨了。
樓令不好再裝聾作啞,臉上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說道:“那要看貴國派人謁見天子想說什麽,得到什麽樣的權柄。”
高固被樓令臉上的冷酷嚇到,勉強地笑了笑,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接下來卻是又到了齊國眾人極力表現對樓令尊重的時刻,臨近宴會結尾排隊拍馬屁和送禮,直至宴會結束。
權力為什麽容易使人腐朽?不正是因為會有無數人巴結,迷失在各種奉承與享受之中嘛。
在齊國享受奉承與討好的郤至和樓令,每一天都要麵對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不同的誘惑。
郤至自小就生長在要什麽就有什麽的環境,該享受的幾乎全享受過,其他勢力想將他腐朽可沒有那麽容易。
魂穿前的樓令,他的生長環境隻能說一般;魂穿後的樓令,不能說極盡享受過,該體驗過的項目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樓令目標明確,可能會一時迷失,很快就能夠迴過神來。
事實也是,無關生長環境怎麽樣,但凡目標不夠明確,丟進蜜罐裏麵很快就要廢了。
那也是很多掌權者失去雄心壯誌之後,整個人立刻就廢了的主要原因。
而從困苦環境崛起的人,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腐化的速度會超乎想象。他們在被逮住之後,少不得吼嗓子:我不是貪,實在是窮怕了!
在某一天,郤至和樓令實在是受夠了宴會不斷,到城外營盤躲著去了。
不躲實在不行。
他倆這一躲,其實多少也算是製造了笑料。
想來齊人會很願意向外傳播,自己的熱情連晉國卿大夫都遭不住,成為貼上齊人熱情好客的一個標簽。
“齊人和楚人一樣喜歡吃膾,他們是怎麽能夠忍住那種腥味的?”郤至看上去是真的不理解。
近來顯得心事重重的樓令隨口說道:“不是有蘸嗎?”
遠古就有各種蘸了,隻是材料一直在起變化。
到了春秋時代,蘸一般是各種醬料,喜歡吃膾的人會花時間去研究。
因為楚人和齊人都喜歡吃膾的原因,他們的很多貴族除了有一個大肚腩之外,臉色通常也會呈現一種病態的蒼白。
那是體內的寄生蟲數量多到可怕,搞成了那副鬼樣子。
有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楚國死在寄生蟲折磨下的貴族遠比在戰場多得多,每一年都要發生幾次貴族莫名死亡的事件。
齊國吃膾文化很盛行,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齊國,隻是沒有楚國那麽嚴重。
這是因為楚人吃膾,魚類是來自淡水;齊人吃膾,有相當的魚類來自海洋。
當然了,吃膾可不止吃魚,各類陸生動物也在他們的餐桌上。
“有熟食不吃,非得吃生的,跟茹毛飲血有什麽區別。”郤至真就是這種看法。
樓令隨意應道:“反正晉人不喜歡吃膾就行,其他人吃不吃,關我們什麽事。”
郤至很突然的“哈!”了一聲,嚇了樓令與在場其他人一大跳。
他們身在異國他鄉,無論在什麽場合都不會少了護衛,以及主動過來或是被派過來應酬的他國之人。
所有人一致看向郤至,身份越低臉上的表情就越收斂,心裏一定在想:“神經病啊,突然喊那麽一聲。”
“你近來什麽情況,不是走神就是顯得心不在焉。”郤至問道。
樓令等郤至發問已經等了很久,先讓無關人等退下,再說道:“齊國所謀甚大,我家負責與之邦交,近來一直在思考怎麽應對。”
“你是說齊國想吞並萊國,是吧?”郤至也不等樓令迴答,笑嗬嗬往下說道:“他們想吞並萊國已經很久很久,一直以來總是像會立刻動手的樣子,幾十年來沒有變過。”
意思就是說,不用擔心齊國做什麽,事情發生了再說。
樓令皺眉說道:“我覺得跟以往不一樣。看樣子,齊國已經到了非動手不可的地步。”
郤氏不再負責與齊國邦交,他們盡管還是會收集齊國的相關情報,重視程度則是一定不如之前。
“你沒有在大事上出過錯。”郤至先肯定樓令的猜測,再說道:“可是……,我們能夠及時插手嗎?”
樓令就實說道:“齊國君臣不傻,一定是在我們當年出兵之後,抓住機會吞並萊國造成既定事實。”
晉國近來越玩越大,每一年都動用相當龐大的兵力出征,一打還是好幾個國家一起打。
一旦發動戰爭,真不是某一方想停就能夠停得下來。
齊國吞並萊國會實力大增這一點,有腦子的人都能夠知道。
能夠預見的事情就是,楚國一定願意看到齊國吞並萊國,晉國則是不願意齊國吞並萊國。
吞並了萊國的齊國會吸引晉國相當大的注意力,乃至於兩國進行連年的戰爭,楚國哪怕不摻和也可以抓住機會休養生息,想抓住機會的楚國能夠與齊國結盟一起對付晉國。
晉國一直都在遭受齊國對中原霸權的挑戰,壯大起來的齊國哪怕無法對晉國造成實際威脅,光是需要留出更多的餘力來對付齊國,對晉國並不是一件什麽小事。
“麻煩了啊!”郤至近來被一再被酒精麻醉,該有的智慧卻是還在,哪能夠不知道會有多大的麻煩。
郤至苦笑著說道:“那隻能爭取在齊國動手之前,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三戎了。”
聽了那一句話,樓令立刻知道郤至還是沒有真正明白怎麽迴事。
齊國意圖吞並萊國的時間有近百年,他們不止做了很多的準備,也是一直在等待機會。
有什麽比晉國被拖在多個戰場的機會更好嗎?
齊國君臣該是多傻,碰到了難得的機會,不會直接對萊國動手?
從樓令知道齊國針對萊國已經進行了百年部署,要不是郤至對齊國不敢真正動手的信心不含虛假,搞得樓令都要懷疑郤氏是不是挖坑讓樓氏跳了。
畢竟,郤氏主動將對齊國的邦交權利給了樓氏,齊國卻是要吞並萊國,並且還準備了百年之久,怎麽看都是一個坑。
他們在齊國待了一個月,隨後踏上了返國道路。
在那一個月裏麵,看場麵能夠用賓主盡歡來形容,多少算是樓令忍得住。
那些時間之中,樓令並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講得不是收禮。
主要是樓令得到了郤至的允許,將由郤氏暗示魯國,魯國可以去招惹齊國,一旦有需要晉國必定入場相助。
至於晉國能不能及時入場?事關承諾,郤至一定會說到做到,並不是什麽戰略欺騙。
因此,他們歸國經過魯國的時候,少不了與魯國君臣進行社交,魯國君臣看到了郤至和藹可親的一麵,搞得魯國君臣驚疑不定。
“一旦貴國與齊國爆發戰爭,我家與郤氏會一同馳援。”樓令當著郤至和季孫行父麵,給予了強有力的保證。
這裏純粹就是郤至相信樓令的判斷,站在晉國卿大夫的立場,願意在國家大事上進行配合。
已經強調了好幾次,齊國一直在挑戰晉國的中原霸權。
如果齊國真的可以威脅到晉國的中原霸權,一定是晉國卿大夫不願意看到的。
那麽,郤氏願意出力,有什麽奇怪的地方嗎?
最重要是郤至覺得打齊國風險不大且有利可圖,非常樂意下一次再來齊國打秋風。
他們是從原路返迴,來到衛國聽到了一些消息。
中軍和新軍打鄭國純粹就是路過性質。
怎麽個路過性質呢?晉軍開進鄭國,沒有抵達“新鄭”之前,一場正經的交戰都沒有發生,鄭國君臣就光速投降了。這不是路過,什麽才叫路過。
中軍與新軍進入衛國,雙方倒是正經打了一場,交戰過程恰好是三天,隨後衛軍統帥偃旗投降,衛國又是晉國忠實的小弟了。
衛軍與晉軍打一場再投降,不是衛國要試一試晉國的斤兩,用這種方式奉上足夠多的人質,事後用贖人的方式上交懲罰金而已。
是不是能夠看出區別了?
鄭國連打都不打就投降。
衛國集結大軍反抗了一下。
結果是鄭國嘴巴上說投降,沒有付出什麽代價;衛國卻是交人又給錢,得到了真正的懲罰。
僅僅從鄭國再一次不願意付出代價就投降這一點,誰都能看出誠意不足,不久之後一定會再次反叛。
為什麽之前晉國麵對這樣的鄭國願意放過?跟晉國一時半會無法料理鄭國的關係最大,再來就是不想逼得鄭國徹底倒向楚國那一邊。
隨著晉國有了新的國策,對待鄭國上麵一定會起變化。
“兄長已經率軍抵達陳國境內,他們會在教訓陳國與蔡國的事後,吸引楚軍到鄭國,屆時鄭國會再次投降楚國,會真正開始攻打鄭國。”郤至說道。
計劃就是那樣子,看著沒有出現變化,樓令怎麽會不知道怎麽迴事。
“今年攻取鄭國的‘管’地,拿下之後就該建立關隘了。”樓令說道。
那個“管”地,它進入戰國之後,價值急速下降,周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城鎮,其中一個就有虎牢關。
而虎牢關的附近,當前並沒有城池,後麵最先建立的城池叫滎陽。
“管”地距離“新鄭”約兩百裏,隻是並非關鍵,主要還是當地的地形因素。
奪取那一塊土地,再修建一個關隘,建議是由樓令說出。
講事實就是,樓令真不知道晉國也是從鄭國奪取了那一塊土地,並且還建了虎牢關,更不知道虎牢關以後會改名成為汜水關,單純就是多次從那邊路過,覺得那邊很適合修建關隘。
從這一點可以證明樓令真不是白混,能夠從軍事的角度去挖掘有利地形的利用價值。
“今年參與會盟的國家是哪幾個?”樓令不是明知故問。
去年,晉國對諸侯進行召喚,不是有齊國和衛國拒絕了嗎?好些明明答應的諸侯,直至戰爭結束都沒有到場,不是他們毀諾沒有去,純粹就是還在半路上。
這樣會搞得明明有多少諸侯答應會盟,交戰過程中卻是根本不在。
郤至說道:“聽消息,該到的國家已經都在,一共有六個。”
樓令見郤至連那些國家的名字都懶得提,基本上也就知道怎麽迴事。
當今之世仍在的國家不少,相當的數量還是晉國的小弟。
隻不過,晉國的小弟雖然足夠多,七成以上卻隻是湊數的角色。
一個國家得到召喚,最多能夠征召一兩千士兵參戰,考慮到是小國寡民的軍隊,能夠指望他們有多麽能打嗎?那不能啊!
晉國的一眾小弟之中,真正能打的沒有幾個,算起來也就宋國、齊國、衛國、魯國,其餘還是不要有太大的指望。
而很尷尬的事情是,齊國很叛逆,不給晉國惹麻煩就足夠好;魯國相當滑頭,經常出工不出力;真正能夠指望的也就宋國和衛國。
在今年,齊國、衛國、宋國都沒有前去會盟,六個響應會盟的隻有一個宋國堪用,其餘五個真的不配被郤至特別點出名字。
“我覺得上軍將有一件事情說對了。是該一再誘使楚軍北上,不是我們每一次不遠數千裏之遙南下。”樓令不是在放什麽馬後炮,往下繼續說道:“南下能夠取得收獲還好,一旦隻有付出沒有收獲,實在是負擔不起。”
郤至若有所思地說道:“南邊除了楚國,確實是沒有什麽油水。”
應該說,南邊有油水的國家,基本上快被楚國榨幹了。
位處南邊又油水十足的宋國?晉國還指望宋國可以牽製楚國,怎麽可能死命榨油水嘛。
下軍在衛國駐紮,沒有急趕著迴國。
一來是季節不對,無法從“棘津”輕易去到大河北岸。
再來就是,他們待在衛國可以作為預備隊,有需要可以南下支援中軍與新軍。
所以是,郤至和樓令會待到中軍和新軍把楚軍勾引北上,等中軍和新軍正式狠揍鄭國,確認下軍不用參戰,才會真正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