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光是俺答,向黃台吉等吃過官軍大虧的領主,都同意現在趁此機會和大明接觸,因為一直以來大明對於俺答請求通貢的奏疏一直都是不予理睬,現在大明好不容易有一點迴應,自然是應該和大明保持聯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蒙古領主都這麽想的。
有部分領主認為,大明的這種示好並沒有任何意義,當年庚戌之變後,大明也曾經短暫的和俺答通貢過,但是很快大明就取消和蒙古的通貢,所以有些蒙古領主認為,大明毫無信義可言,說不定這次又是忽悠大家的。
而且打來孫之前也派人到板升,想拉攏俺答一道對付大明,打來孫很清楚,隻要俺答作出要入寇的動作,大明的九邊就必須得進入戰備狀態,朱載坖要再想從九邊抽調援兵,已經是不太現實了。
隻要朱載坖不大動幹戈,僅憑遼東鎮的力量和少量援軍,打來孫認為自己和覺昌安是能夠對付的,所以打來孫派人到土默特部落中,勸說俺答幫打來孫一把,看在長生天的麵子上,拉兄弟一把。打來孫答應,之後願意奉俺答為蒙古之主,對於打來孫的這個條件,說實話俺答還是有些動心的,畢竟自己作為現在蒙古最大的領主,雖然也是黃金家族的成員,但是在正統性上麵是遠遠不如打來孫的。
若是打來孫能夠承認俺答為蒙古之主的話,那俺答的地位可以說就能夠確定了,不過對於俺答來說,大明要是能夠冊封他的,那俺答在蒙古的地位可以更加穩固。
而除了一些敵視大明的蒙古領主之外,最反對俺答和大明接觸的就是趙全等人了,這些白蓮教徒肯定是最不願意和俺答和大明接觸了,一旦俺答和大明達成通貢之後,白蓮教對於俺答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大明肯定是不會放過這些叛逆的,俺答恐怕也不會在收留他們。
所以趙全等人在現在上躥下跳,發送了不少關係,想要影響俺答,不過俺答肯定會召集所有的領主商量此事的,這件事情不是趙全一條狗能夠參與的。
俺答召集了所有的領主們,就此事商量起來,俺答說道:“上次本汗去信大明,現在大明的皇帝向本汗迴贈了禮物,你們覺得,本汗應該怎麽處理這事?”
大部分領主的反應都很冷淡,因為即便是通貢,俺答肯定還是會得大頭的,對於他們這些小部落來說,能夠喝點湯湯水水的都算不錯了,俺答可以封王,但是大明總不能把這些領主們也全部都冊封了吧?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封貢對於這些小領主來說,他們不關心和大明是否要通貢,他們更多的是關心自己部落的利益。
對於他們來說,大明是不可信任的,打來孫再怎麽說也是蒙古人,幫親不幫理嘛,很多人認為既然大明要對付打來孫和覺昌安,那土默特部就可以趁火打劫,南下劫掠一把。
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都表示應該幫助打來孫,因為他們認為,大明現在的這種做法,不就是緩兵之計嗎?一旦大明騰出手來,恐怕就會不認賬了,大明根本沒有和俺答談的誠意。
但是俺答不這麽想,以他多年和大明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大明一向是死要麵子活受罪,這麽多年俺答以武力逼迫大明,想要謀求通貢,大明都沒有答應,現在僅僅因為一個打來孫,大明就會鬆口嗎?顯然不太現實,大明不可信任,打來孫就能夠信任了嗎?
對於俺答來說,打來孫他不要太了解了,什麽奉俺答為蒙古之主,這些都是口惠而實不至的東西,俺答現在的地位,又不是你打來孫拱手相讓的,打來孫動動嘴皮子,就想讓俺答調動大軍,為之奔走,想得美。
而且俺答想的很明白,大明確實是出於緩兵之計向自己釋放了善意,但是若是俺答在這件事情上和大明對著幹了,恐怕整個隆慶朝俺答都不要想入貢的事情了,就如同當年庚戌之變後嘉靖不與俺答有任何往來一樣,而且朱載坖遠比嘉靖在軍事更積極,要是真的這麽幹的,對於俺答沒有任何好處。
俺答等他們都發表完了意見之後,俺答才說道:“以本汗的意思,既然大明皇帝有了表示,本汗也不好推辭,這樣吧,向大明皇帝進貢良馬五十匹,作為迴禮。各部也要約束好自己的部眾,最近不要南下生事。”
俺答不但向朱載坖迴贈了禮物,還向宣大派出了使節,以護送馬匹為由向宣大總督曹邦輔轉達了俺答的善意,隻要大明和俺答開展談判,俺答保證絕對不會在談判期間南下,他會約束自己的部眾的。
曹邦輔也親自接待了俺答的使節,然後向朱載坖報告了此事。朱載坖當即批複曹邦輔和俺答先解除一下,務必要穩住俺答,同時下令以宣府鎮總兵李成梁為統帥,抽調宣大山西三鎮的精銳騎兵一共一萬人,又李成梁統帥,赴薊鎮與薊鎮之兵合練。
同時朱載坖也知道這些騎兵訓練需要大量的糧秣,而且士卒們訓練也要足夠的糧食和食物才能支撐他們的訓練,朱載坖下令從京通倉調運糧食、馬料等,還有天津捕魚得的一些鹹魚,還有長蘆鹽場的鹽,朱載坖都下令加以調撥給薊鎮使用,還要求禦用監、尚膳監、太常寺將本應供應內府的一些肉食還有一些酒類調撥給薊鎮的官軍,作為賞賜。
同時派遣禦史和錦衣校尉、太監巡視薊鎮軍營,查看士卒們冬衣、甲胄、軍器等是否有缺損,還從內帑撥銀十萬兩,賞賜給士卒們的,用以激勵士氣。
朱載坖很清楚,現在大明士卒們,隻要給夠了銀子,還是願意為朱載坖死戰的。
隆慶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朱載坖正式下達詔書,拜戚繼光為少保平遼將軍、李成梁為平遼左將軍,黑春為平遼前鋒將軍,準備對遼東用兵。
有部分領主認為,大明的這種示好並沒有任何意義,當年庚戌之變後,大明也曾經短暫的和俺答通貢過,但是很快大明就取消和蒙古的通貢,所以有些蒙古領主認為,大明毫無信義可言,說不定這次又是忽悠大家的。
而且打來孫之前也派人到板升,想拉攏俺答一道對付大明,打來孫很清楚,隻要俺答作出要入寇的動作,大明的九邊就必須得進入戰備狀態,朱載坖要再想從九邊抽調援兵,已經是不太現實了。
隻要朱載坖不大動幹戈,僅憑遼東鎮的力量和少量援軍,打來孫認為自己和覺昌安是能夠對付的,所以打來孫派人到土默特部落中,勸說俺答幫打來孫一把,看在長生天的麵子上,拉兄弟一把。打來孫答應,之後願意奉俺答為蒙古之主,對於打來孫的這個條件,說實話俺答還是有些動心的,畢竟自己作為現在蒙古最大的領主,雖然也是黃金家族的成員,但是在正統性上麵是遠遠不如打來孫的。
若是打來孫能夠承認俺答為蒙古之主的話,那俺答的地位可以說就能夠確定了,不過對於俺答來說,大明要是能夠冊封他的,那俺答在蒙古的地位可以更加穩固。
而除了一些敵視大明的蒙古領主之外,最反對俺答和大明接觸的就是趙全等人了,這些白蓮教徒肯定是最不願意和俺答和大明接觸了,一旦俺答和大明達成通貢之後,白蓮教對於俺答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大明肯定是不會放過這些叛逆的,俺答恐怕也不會在收留他們。
所以趙全等人在現在上躥下跳,發送了不少關係,想要影響俺答,不過俺答肯定會召集所有的領主商量此事的,這件事情不是趙全一條狗能夠參與的。
俺答召集了所有的領主們,就此事商量起來,俺答說道:“上次本汗去信大明,現在大明的皇帝向本汗迴贈了禮物,你們覺得,本汗應該怎麽處理這事?”
大部分領主的反應都很冷淡,因為即便是通貢,俺答肯定還是會得大頭的,對於他們這些小部落來說,能夠喝點湯湯水水的都算不錯了,俺答可以封王,但是大明總不能把這些領主們也全部都冊封了吧?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封貢對於這些小領主來說,他們不關心和大明是否要通貢,他們更多的是關心自己部落的利益。
對於他們來說,大明是不可信任的,打來孫再怎麽說也是蒙古人,幫親不幫理嘛,很多人認為既然大明要對付打來孫和覺昌安,那土默特部就可以趁火打劫,南下劫掠一把。
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都表示應該幫助打來孫,因為他們認為,大明現在的這種做法,不就是緩兵之計嗎?一旦大明騰出手來,恐怕就會不認賬了,大明根本沒有和俺答談的誠意。
但是俺答不這麽想,以他多年和大明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大明一向是死要麵子活受罪,這麽多年俺答以武力逼迫大明,想要謀求通貢,大明都沒有答應,現在僅僅因為一個打來孫,大明就會鬆口嗎?顯然不太現實,大明不可信任,打來孫就能夠信任了嗎?
對於俺答來說,打來孫他不要太了解了,什麽奉俺答為蒙古之主,這些都是口惠而實不至的東西,俺答現在的地位,又不是你打來孫拱手相讓的,打來孫動動嘴皮子,就想讓俺答調動大軍,為之奔走,想得美。
而且俺答想的很明白,大明確實是出於緩兵之計向自己釋放了善意,但是若是俺答在這件事情上和大明對著幹了,恐怕整個隆慶朝俺答都不要想入貢的事情了,就如同當年庚戌之變後嘉靖不與俺答有任何往來一樣,而且朱載坖遠比嘉靖在軍事更積極,要是真的這麽幹的,對於俺答沒有任何好處。
俺答等他們都發表完了意見之後,俺答才說道:“以本汗的意思,既然大明皇帝有了表示,本汗也不好推辭,這樣吧,向大明皇帝進貢良馬五十匹,作為迴禮。各部也要約束好自己的部眾,最近不要南下生事。”
俺答不但向朱載坖迴贈了禮物,還向宣大派出了使節,以護送馬匹為由向宣大總督曹邦輔轉達了俺答的善意,隻要大明和俺答開展談判,俺答保證絕對不會在談判期間南下,他會約束自己的部眾的。
曹邦輔也親自接待了俺答的使節,然後向朱載坖報告了此事。朱載坖當即批複曹邦輔和俺答先解除一下,務必要穩住俺答,同時下令以宣府鎮總兵李成梁為統帥,抽調宣大山西三鎮的精銳騎兵一共一萬人,又李成梁統帥,赴薊鎮與薊鎮之兵合練。
同時朱載坖也知道這些騎兵訓練需要大量的糧秣,而且士卒們訓練也要足夠的糧食和食物才能支撐他們的訓練,朱載坖下令從京通倉調運糧食、馬料等,還有天津捕魚得的一些鹹魚,還有長蘆鹽場的鹽,朱載坖都下令加以調撥給薊鎮使用,還要求禦用監、尚膳監、太常寺將本應供應內府的一些肉食還有一些酒類調撥給薊鎮的官軍,作為賞賜。
同時派遣禦史和錦衣校尉、太監巡視薊鎮軍營,查看士卒們冬衣、甲胄、軍器等是否有缺損,還從內帑撥銀十萬兩,賞賜給士卒們的,用以激勵士氣。
朱載坖很清楚,現在大明士卒們,隻要給夠了銀子,還是願意為朱載坖死戰的。
隆慶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朱載坖正式下達詔書,拜戚繼光為少保平遼將軍、李成梁為平遼左將軍,黑春為平遼前鋒將軍,準備對遼東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