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思量再三,還是沒有立即作出決定,朱載坖現在在等待嚴世蕃有關鈔關的奏疏。
過了兩日,嚴世蕃拿出了自己的增設鈔關方案,按照嚴世蕃的設置鈔關方案,他準備在大明增設二十餘處鈔關,增加如此多的鈔關,這是讓朱載坖也沒有想到的事情。
朱載坖召集重臣,商量討論嚴世蕃的的奏疏,按照嚴世蕃的奏疏,山西要增設殺虎口、武元城兩座鈔關,而南直隸則設置淮安關、宿遷關、鳳陽關、蕪湖關、揚州關、滸墅關、龍江關、西新關。
浙江也要設置北新關、南新關,湖廣新設武昌關、荊關、辰關,四川也要設立夔關、渝關,江西除了九江關之外還要設置一個贛關,兩廣設置梧州關、潯州關、太平關,在北直隸設置天津關。
這個增設的力度不可謂不大,連幾位閣臣們和重臣都大感驚訝,嚴世蕃的這個鈔關設置,在朱載坖看來還是有些合理性的,大部分的鈔關都基本在長江、運河、淮河、贛江、廣東 三江等河及其支流沿岸,這種以實際為基礎的布局,具有合理性,同時也是符合現在商品流通的實際的。
因為鈔關主要就是對商品的流通環節征稅,當然要位於交通要道上,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重臣們擔心一下子設立這麽多的鈔關,會引起百姓的不滿,畢竟最後所有的稅收還是要百姓來承擔,一旦因此導致物價騰貴,百姓怨聲載道那就劃不來了。
不過嚴世蕃在奏疏中也提到這個問題,對於糧食等百姓的日用物資,要盡可能的少征稅,減少對百姓的影響,重點關注茶葉、絲綢、瓷器、木料等高價值的物品和奢侈品,對他們嚴加稽查,不準逃稅,同時也利用鈔關,打擊私鹽,保障朝廷的鹽法實施。
更重要的是,嚴世蕃認為,設立鈔關,可以為朝廷帶來每年一百萬兩的收入,這才是要點,一百萬兩可不是小數字,朝廷要是多一百萬兩,可以幹的事情就更多了,不光是朱載坖,連馬森也要求就按照嚴世蕃的方法設置鈔關。
能夠多一百萬兩的收入,對於他這個戶部尚書來說那是極為開心的事情了,朱載坖也需要大量的銀子,所以盡管高拱和陳以勤等人力勸朱載坖要慎重,朱載坖還是基本同意了嚴世蕃的方案,準備迴到京師之後就加以實施。
同時朱載坖還召見了嚴世蕃,將趙文華的奏疏給他看,朱載坖說道:“趙文華想要起複,德球怎麽看這事啊?”
嚴世蕃看了一下趙文華的奏疏,對朱載坖說道:“陛下,此人君之權也,臣豈敢置喙?”
朱載坖看了嚴世蕃一眼,笑著說的:“德球這麽說,倒有幾分當年嚴閣老的風範了。”
嚴世蕃也老實答道:“陛下,家父確實之前提點了臣很多。”其實更重要的是現在朝廷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已經不再是嚴世蕃當年當小閣老的時候了。當年他有嚴嵩庇護他,現在沒有嚴嵩的庇護,而且他也很清楚,朱載坖並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一旦觸碰他的底線,朱載坖絕對不會講什麽情麵的。
而且現在嚴世蕃是孤家寡人,自己在官場上沒有任何盟友,現在就更要小心謹慎,不要給自己招來禍患了。嚴世蕃拿不準朱載坖的意思,不敢多說什麽,趙文華上疏當然是想要謀求起複,但是他和嚴家的關係實在是太緊密了,嚴世蕃擔心這是朱載坖在試探他,所以不敢正麵答複朱載坖。
朱載坖於是就說道:“德球,要新設這麽多鈔關,朝廷肯定要派遣專官一提督此事,事關朝廷財賦,朕不能不重也,趙文華想要起複,你看他合適嗎?”
嚴世蕃直接說道:“陛下,以臣之見,元質不適合此職,若是以臣看來,景卿倒是更加適合。”
這倒是出乎朱載坖的意料之外,按理說從關係的親近來說,趙文華是遠遠不如鄢懋卿的,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嚴世蕃的幹兄弟,鄢懋卿隻是嚴嵩和嚴世蕃的同鄉,而且鄢懋卿在嚴嵩去位之後就很少和嚴家往來的,雖然也被罷官,但是即便是罷官之後,趙文華仍舊和嚴家保持著很密切的關係,但是鄢懋卿已經和嚴家幾乎是斷了往來。
按照常理人情推斷,嚴世蕃應該舉薦趙文華而非鄢懋卿出任這個要職,但是嚴世蕃卻一反常理,舉薦鄢懋卿,這讓朱載坖也有些好奇,朱載坖於是問道:“為何是鄢懋卿?”
嚴世蕃向朱載坖解釋了自己舉薦鄢懋卿的幾個理由,首先鄢懋卿長於理財,之前總理鹽政任上,鄢懋卿想方設法為朝廷增加了數十萬兩的鹽稅,這是之前的鹽政諸臣所不能做到了,而在鄢懋卿去位之後,鹽政隨即持續惡化,即便是張居正、高拱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足見鄢懋卿的才能。
而趙文華顯然不善於理財,所以要設立鈔關,總督其事為朝廷理財,嚴世蕃認為舍鄢懋卿無人可行。而且嚴世蕃很清楚,鄢懋卿現在和自己一樣都是孤臣,這種情況下,以鄢懋卿的聰明,肯定知道除了和嚴世蕃抱團討好朱載坖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鄢懋卿之前遠離嚴家,甚至采取避嫌的方式,對於嚴世蕃來說並不重要,隻要鄢懋卿起複,他就應該知道怎麽辦,這點嚴世蕃是很清楚的。
朱載坖問道:“那趙文華怎麽辦呢?”
嚴世蕃說道:“惟陛下之命爾,用舍刑賞,皆在陛下之心也!”
朱載坖想了半天,說道:“這樣吧,令趙文華、鄢懋卿俱赴南京,朕召見之後,再做區處!”
嚴世蕃趕緊領旨,朱載坖雖然還想繼續留在南京,督促新政的推行,但是李春芳等人從京師數日一疏,請求朱載坖迴朝,而且朱載坖現在心中的大事隻剩下治河沒有解決了,所以朱載坖準備移駐淮安,解決這個問題。
過了兩日,嚴世蕃拿出了自己的增設鈔關方案,按照嚴世蕃的設置鈔關方案,他準備在大明增設二十餘處鈔關,增加如此多的鈔關,這是讓朱載坖也沒有想到的事情。
朱載坖召集重臣,商量討論嚴世蕃的的奏疏,按照嚴世蕃的奏疏,山西要增設殺虎口、武元城兩座鈔關,而南直隸則設置淮安關、宿遷關、鳳陽關、蕪湖關、揚州關、滸墅關、龍江關、西新關。
浙江也要設置北新關、南新關,湖廣新設武昌關、荊關、辰關,四川也要設立夔關、渝關,江西除了九江關之外還要設置一個贛關,兩廣設置梧州關、潯州關、太平關,在北直隸設置天津關。
這個增設的力度不可謂不大,連幾位閣臣們和重臣都大感驚訝,嚴世蕃的這個鈔關設置,在朱載坖看來還是有些合理性的,大部分的鈔關都基本在長江、運河、淮河、贛江、廣東 三江等河及其支流沿岸,這種以實際為基礎的布局,具有合理性,同時也是符合現在商品流通的實際的。
因為鈔關主要就是對商品的流通環節征稅,當然要位於交通要道上,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重臣們擔心一下子設立這麽多的鈔關,會引起百姓的不滿,畢竟最後所有的稅收還是要百姓來承擔,一旦因此導致物價騰貴,百姓怨聲載道那就劃不來了。
不過嚴世蕃在奏疏中也提到這個問題,對於糧食等百姓的日用物資,要盡可能的少征稅,減少對百姓的影響,重點關注茶葉、絲綢、瓷器、木料等高價值的物品和奢侈品,對他們嚴加稽查,不準逃稅,同時也利用鈔關,打擊私鹽,保障朝廷的鹽法實施。
更重要的是,嚴世蕃認為,設立鈔關,可以為朝廷帶來每年一百萬兩的收入,這才是要點,一百萬兩可不是小數字,朝廷要是多一百萬兩,可以幹的事情就更多了,不光是朱載坖,連馬森也要求就按照嚴世蕃的方法設置鈔關。
能夠多一百萬兩的收入,對於他這個戶部尚書來說那是極為開心的事情了,朱載坖也需要大量的銀子,所以盡管高拱和陳以勤等人力勸朱載坖要慎重,朱載坖還是基本同意了嚴世蕃的方案,準備迴到京師之後就加以實施。
同時朱載坖還召見了嚴世蕃,將趙文華的奏疏給他看,朱載坖說道:“趙文華想要起複,德球怎麽看這事啊?”
嚴世蕃看了一下趙文華的奏疏,對朱載坖說道:“陛下,此人君之權也,臣豈敢置喙?”
朱載坖看了嚴世蕃一眼,笑著說的:“德球這麽說,倒有幾分當年嚴閣老的風範了。”
嚴世蕃也老實答道:“陛下,家父確實之前提點了臣很多。”其實更重要的是現在朝廷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已經不再是嚴世蕃當年當小閣老的時候了。當年他有嚴嵩庇護他,現在沒有嚴嵩的庇護,而且他也很清楚,朱載坖並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一旦觸碰他的底線,朱載坖絕對不會講什麽情麵的。
而且現在嚴世蕃是孤家寡人,自己在官場上沒有任何盟友,現在就更要小心謹慎,不要給自己招來禍患了。嚴世蕃拿不準朱載坖的意思,不敢多說什麽,趙文華上疏當然是想要謀求起複,但是他和嚴家的關係實在是太緊密了,嚴世蕃擔心這是朱載坖在試探他,所以不敢正麵答複朱載坖。
朱載坖於是就說道:“德球,要新設這麽多鈔關,朝廷肯定要派遣專官一提督此事,事關朝廷財賦,朕不能不重也,趙文華想要起複,你看他合適嗎?”
嚴世蕃直接說道:“陛下,以臣之見,元質不適合此職,若是以臣看來,景卿倒是更加適合。”
這倒是出乎朱載坖的意料之外,按理說從關係的親近來說,趙文華是遠遠不如鄢懋卿的,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嚴世蕃的幹兄弟,鄢懋卿隻是嚴嵩和嚴世蕃的同鄉,而且鄢懋卿在嚴嵩去位之後就很少和嚴家往來的,雖然也被罷官,但是即便是罷官之後,趙文華仍舊和嚴家保持著很密切的關係,但是鄢懋卿已經和嚴家幾乎是斷了往來。
按照常理人情推斷,嚴世蕃應該舉薦趙文華而非鄢懋卿出任這個要職,但是嚴世蕃卻一反常理,舉薦鄢懋卿,這讓朱載坖也有些好奇,朱載坖於是問道:“為何是鄢懋卿?”
嚴世蕃向朱載坖解釋了自己舉薦鄢懋卿的幾個理由,首先鄢懋卿長於理財,之前總理鹽政任上,鄢懋卿想方設法為朝廷增加了數十萬兩的鹽稅,這是之前的鹽政諸臣所不能做到了,而在鄢懋卿去位之後,鹽政隨即持續惡化,即便是張居正、高拱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足見鄢懋卿的才能。
而趙文華顯然不善於理財,所以要設立鈔關,總督其事為朝廷理財,嚴世蕃認為舍鄢懋卿無人可行。而且嚴世蕃很清楚,鄢懋卿現在和自己一樣都是孤臣,這種情況下,以鄢懋卿的聰明,肯定知道除了和嚴世蕃抱團討好朱載坖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鄢懋卿之前遠離嚴家,甚至采取避嫌的方式,對於嚴世蕃來說並不重要,隻要鄢懋卿起複,他就應該知道怎麽辦,這點嚴世蕃是很清楚的。
朱載坖問道:“那趙文華怎麽辦呢?”
嚴世蕃說道:“惟陛下之命爾,用舍刑賞,皆在陛下之心也!”
朱載坖想了半天,說道:“這樣吧,令趙文華、鄢懋卿俱赴南京,朕召見之後,再做區處!”
嚴世蕃趕緊領旨,朱載坖雖然還想繼續留在南京,督促新政的推行,但是李春芳等人從京師數日一疏,請求朱載坖迴朝,而且朱載坖現在心中的大事隻剩下治河沒有解決了,所以朱載坖準備移駐淮安,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