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載坖的強烈要求甚至是威脅下,他們才答應增加鈔關,但是具體的事情還要迴京師之後再商量。
不過令朱載坖驚訝的是嚴世蕃到來的速度,朱載坖是同一天讓張居正和嚴紹庭分別通知徐階和嚴世蕃到南京來的,要知道徐階在華亭縣,嚴世蕃在江西分宜,按理說嚴世蕃是不可能比徐階快的。
但是嚴世蕃在接到嚴紹庭的消息之後,立即出發,星夜疾行,趕在徐階來之前到了南京,生怕徐階給他上眼藥。嚴世蕃到了南京之後,第一時間就托嚴紹庭給朱載坖上奏,請求召見。
朱載坖也立即召見了嚴世蕃,朱載坖見到嚴世蕃的第一眼就說道:“德球消瘦了不少啊。”
嚴世蕃笑著說道:“陛下,人情冷暖嘛。”
這兩年嚴世蕃的日子是確實不怎麽好過,雖然嚴嵩得以善終,但是朝堂上一直有徹底清算嚴家的聲音,雖然朱載坖從未對這種奏疏有過任何反應,但是對於嚴世蕃來說是要時刻警惕的,而之前的所謂嚴黨,早就樹倒猢猻散了,不是被罷官免職,就是另投他主,他這個小閣老,早就過氣了。
所以得知朱載坖召見他,嚴世蕃是極為高興的,他很清楚,自己並非科第出身,在朝中的名聲的也是極差,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就隻有朱載坖了,朱載坖當然也清楚這點,現在的嚴世蕃,早就不再是那個唿風喚雨的小閣老了,而是孤家寡人了。
朱載坖笑著問道:“趙文華、鄢懋卿都沒有和德球聯係嗎?”
嚴世蕃說道:“元質(趙文華字)倒是有書信往來,景卿(鄢懋卿字)隻見過一麵。”
朱載坖心中想著,看來還是幹兄弟管用。
朱載坖將自己找他來的兩件事情都告訴了嚴世蕃,第一嘛就是增開鈔關的事情,要內閣增設鈔關,肯定是摳摳搜搜的,朱載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能夠增設的都一並增設了,免得再費第二次功夫了。
同時第二件的事情就是準備起複嚴世蕃為工部右侍郎提督文思院,將文思院變為大明的朝廷研究機構,負責各種技術的研發。
對於這個任命,嚴世蕃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了,這就是朱載坖為什麽要啟用嚴世蕃的原因,因為嚴世蕃沒有進士出身官員的矯情,一般來說讓這幫進士出身的官員去幹這個,他們肯定不會願意的,他們認為工匠就是賤役,他們堂堂進士,怎麽能夠去幹這事呢?
但是嚴世蕃就不這麽想了,嚴世蕃隻要能夠接近朱載坖,讓他迴到大明的政治舞台上來就行,至於幹什麽,對於嚴世蕃來說並不重要,他隻要滿足朱載坖的要求就行。
至於朱載坖說的鈔關之事,嚴世蕃想了一會之後說道:“陛下,本朝設置鈔關,本是沿新開會通河開始的,後至大江及東南都會之所,但是鈔關設置不均,課稅不足,確實是本朝之一大弊病。”
這和朱載坖想的一樣,朱載坖同樣認為鈔關的設置極為不合理,難道除了東南和運河,其他地方就無稅可征了嘛?顯然不是,朱載坖認為還是應該增設鈔關,加以課稅。
嚴世蕃表示這個事情他需要仔細思量一下然後再向朱載坖具奏詳細說明此事,朱載坖答應了嚴世蕃的請求。
而朱載坖召見嚴世蕃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很多官員都上疏認為彈劾嚴世蕃,又把他老人家當年幹的那些爛事翻出來了,朱載坖一概不予理睬。
但是朱載坖對這些玩意一概不予理睬,但是一些人心中蠢蠢欲動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趙文華了,他最開始被從刑部尚書尚書的位置上挪到南京刑部尚書,後來徐階在京察中又借機將其罷黜,趙文華和嚴世蕃的關係一直沒有斷,現在嚴世蕃被召見,趙文華趕緊給朱載坖上疏,話裏話外就是自己還年輕,可以為朱載坖效犬馬之勞。
朱載坖沒有立即迴複趙文華的奏疏,而是召見了徐階。
徐階致仕之後,倒是精神好多了,徐階行禮之後,朱載坖說道:“徐閣老倒是精神矍鑠,比之在京師好多了。”
徐階說道:“迴鄉之後,無事紛擾,確實是輕鬆了。”
朱載坖向徐階詢問他對於新法的看法,尤其是一些新法的弊端,徐階說道:“陛下,但凡行一法,不可能綿綿俱到,隻要於國有利,但行無妨。”
朱載坖向徐階詢問了一下現在鬆江府的情況,上海開關,對於很多商人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事情,他們可以將鬆江府的棉布向各處販賣了。
朱載坖問道:“朕有一筆生意想跟徐閣老做,不知徐閣老可有意?”
徐階說道:“陛下有命,吩咐便是了。”
朱載坖說道:“朕是和閣老做生意,朕想每年從內閣處購得五十萬匹棉布,閣老其有意乎?”
徐階立即問道:“是運往天津嗎?”
朱載坖點點頭,其實嘉靖、朱載坖和王直私下裏的交易根本瞞不過這些臣子,很簡單,鑄造嘉靖、隆慶通寶的銅料從何處而來?內承運庫的銀兩從何處而來,這些都是擺在明麵上的問題,隻是大家都選擇裝傻罷了,現在朱載坖提出從鬆江采購五十萬匹棉布,徐階當然想到了朱載坖想要幹什麽了。
徐階當即答應下來,朱載坖也不囉嗦,讓徐階和內官監太監李芳商量價格等事就行了。
朱載坖這才將趙文華的奏疏取出來查看,趙文華想要起複,這點是擺在明麵上的,但是對於是否要欺負他,朱載坖一事還拿不定主意,趙文華也不是什麽善類,撈銀子什麽的也沒少了他,朱載坖這個時候起複他,肯定是會麵臨百官的群起反對的。
而且將他安排到什麽位置,也是一個問題,朱載坖拿著這份奏疏有些舉棋不定了,按說朱載坖當裕王的時候,和趙文華有些交情,起複他給他一個閑職並不是問題,但是朱載坖又擔心欺負趙文華引起不必要的朝堂風波。
不過令朱載坖驚訝的是嚴世蕃到來的速度,朱載坖是同一天讓張居正和嚴紹庭分別通知徐階和嚴世蕃到南京來的,要知道徐階在華亭縣,嚴世蕃在江西分宜,按理說嚴世蕃是不可能比徐階快的。
但是嚴世蕃在接到嚴紹庭的消息之後,立即出發,星夜疾行,趕在徐階來之前到了南京,生怕徐階給他上眼藥。嚴世蕃到了南京之後,第一時間就托嚴紹庭給朱載坖上奏,請求召見。
朱載坖也立即召見了嚴世蕃,朱載坖見到嚴世蕃的第一眼就說道:“德球消瘦了不少啊。”
嚴世蕃笑著說道:“陛下,人情冷暖嘛。”
這兩年嚴世蕃的日子是確實不怎麽好過,雖然嚴嵩得以善終,但是朝堂上一直有徹底清算嚴家的聲音,雖然朱載坖從未對這種奏疏有過任何反應,但是對於嚴世蕃來說是要時刻警惕的,而之前的所謂嚴黨,早就樹倒猢猻散了,不是被罷官免職,就是另投他主,他這個小閣老,早就過氣了。
所以得知朱載坖召見他,嚴世蕃是極為高興的,他很清楚,自己並非科第出身,在朝中的名聲的也是極差,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就隻有朱載坖了,朱載坖當然也清楚這點,現在的嚴世蕃,早就不再是那個唿風喚雨的小閣老了,而是孤家寡人了。
朱載坖笑著問道:“趙文華、鄢懋卿都沒有和德球聯係嗎?”
嚴世蕃說道:“元質(趙文華字)倒是有書信往來,景卿(鄢懋卿字)隻見過一麵。”
朱載坖心中想著,看來還是幹兄弟管用。
朱載坖將自己找他來的兩件事情都告訴了嚴世蕃,第一嘛就是增開鈔關的事情,要內閣增設鈔關,肯定是摳摳搜搜的,朱載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能夠增設的都一並增設了,免得再費第二次功夫了。
同時第二件的事情就是準備起複嚴世蕃為工部右侍郎提督文思院,將文思院變為大明的朝廷研究機構,負責各種技術的研發。
對於這個任命,嚴世蕃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了,這就是朱載坖為什麽要啟用嚴世蕃的原因,因為嚴世蕃沒有進士出身官員的矯情,一般來說讓這幫進士出身的官員去幹這個,他們肯定不會願意的,他們認為工匠就是賤役,他們堂堂進士,怎麽能夠去幹這事呢?
但是嚴世蕃就不這麽想了,嚴世蕃隻要能夠接近朱載坖,讓他迴到大明的政治舞台上來就行,至於幹什麽,對於嚴世蕃來說並不重要,他隻要滿足朱載坖的要求就行。
至於朱載坖說的鈔關之事,嚴世蕃想了一會之後說道:“陛下,本朝設置鈔關,本是沿新開會通河開始的,後至大江及東南都會之所,但是鈔關設置不均,課稅不足,確實是本朝之一大弊病。”
這和朱載坖想的一樣,朱載坖同樣認為鈔關的設置極為不合理,難道除了東南和運河,其他地方就無稅可征了嘛?顯然不是,朱載坖認為還是應該增設鈔關,加以課稅。
嚴世蕃表示這個事情他需要仔細思量一下然後再向朱載坖具奏詳細說明此事,朱載坖答應了嚴世蕃的請求。
而朱載坖召見嚴世蕃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很多官員都上疏認為彈劾嚴世蕃,又把他老人家當年幹的那些爛事翻出來了,朱載坖一概不予理睬。
但是朱載坖對這些玩意一概不予理睬,但是一些人心中蠢蠢欲動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趙文華了,他最開始被從刑部尚書尚書的位置上挪到南京刑部尚書,後來徐階在京察中又借機將其罷黜,趙文華和嚴世蕃的關係一直沒有斷,現在嚴世蕃被召見,趙文華趕緊給朱載坖上疏,話裏話外就是自己還年輕,可以為朱載坖效犬馬之勞。
朱載坖沒有立即迴複趙文華的奏疏,而是召見了徐階。
徐階致仕之後,倒是精神好多了,徐階行禮之後,朱載坖說道:“徐閣老倒是精神矍鑠,比之在京師好多了。”
徐階說道:“迴鄉之後,無事紛擾,確實是輕鬆了。”
朱載坖向徐階詢問他對於新法的看法,尤其是一些新法的弊端,徐階說道:“陛下,但凡行一法,不可能綿綿俱到,隻要於國有利,但行無妨。”
朱載坖向徐階詢問了一下現在鬆江府的情況,上海開關,對於很多商人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事情,他們可以將鬆江府的棉布向各處販賣了。
朱載坖問道:“朕有一筆生意想跟徐閣老做,不知徐閣老可有意?”
徐階說道:“陛下有命,吩咐便是了。”
朱載坖說道:“朕是和閣老做生意,朕想每年從內閣處購得五十萬匹棉布,閣老其有意乎?”
徐階立即問道:“是運往天津嗎?”
朱載坖點點頭,其實嘉靖、朱載坖和王直私下裏的交易根本瞞不過這些臣子,很簡單,鑄造嘉靖、隆慶通寶的銅料從何處而來?內承運庫的銀兩從何處而來,這些都是擺在明麵上的問題,隻是大家都選擇裝傻罷了,現在朱載坖提出從鬆江采購五十萬匹棉布,徐階當然想到了朱載坖想要幹什麽了。
徐階當即答應下來,朱載坖也不囉嗦,讓徐階和內官監太監李芳商量價格等事就行了。
朱載坖這才將趙文華的奏疏取出來查看,趙文華想要起複,這點是擺在明麵上的,但是對於是否要欺負他,朱載坖一事還拿不定主意,趙文華也不是什麽善類,撈銀子什麽的也沒少了他,朱載坖這個時候起複他,肯定是會麵臨百官的群起反對的。
而且將他安排到什麽位置,也是一個問題,朱載坖拿著這份奏疏有些舉棋不定了,按說朱載坖當裕王的時候,和趙文華有些交情,起複他給他一個閑職並不是問題,但是朱載坖又擔心欺負趙文華引起不必要的朝堂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