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朱載坖準備啟用胡宗憲,徐階當即表示反對,徐階認為,胡宗憲太過於貪婪,讓他去擔任這個職務,無異於讓老貓看守小魚幹,這怎麽能行,在這說,胡宗憲在東南名聲實在是太差了,徐階認為胡宗憲在東南的名聲實在是太差,士紳們對於胡宗憲極度反感,朱載坖再次啟用胡宗憲的話,恐怕會引起東南士紳的反彈。


    但是朱載坖啟用胡宗憲的決心已定,在朱載坖看來,徐階所列的這些不是胡宗憲的缺陷,反而是胡宗憲的優點。東南士紳們不喜歡胡宗憲?那你問問胡汝貞喜歡這幫東南士紳嗎?當年抗倭的時候,這幫東南士紳們給胡宗憲拖了多少後腿,你當胡宗憲是真的沒數啊。


    再說了,胡宗憲這次去東南是收稅的,說白了就是從東南士紳們和這些海商的口袋中掏銀子的,你覺得這種情況下能夠和東南士紳們搞好關係?如果這個人和東南士紳關係很好,那朱載坖就要擔心自己的關稅去了哪裏了。


    而且在朱載坖看來,胡宗憲確實是幹這個的最好人選,原因也很簡單,這海貿的稅收不是誰都能夠收上來的,這海商大部分都是亡命之徒,要想他們老老實實的交稅,那顯然是不可能的,要想讓他們交稅,就得把他們打服再說,而誰能夠有這個魄力,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威望,除了胡宗憲之外,朱載坖想不到其他人。


    胡宗憲久鎮東南,在東南的水陸兩軍之中頗有威望,精通兵法韜略,朱載坖認為,開海實際上是將之前在陸上的抗倭推進到海上去,借由此事發展水師力量,在之前的抗倭中,東南各省的水師都得到了發展,至少足夠將倭寇驅逐出大明的近海。


    對於徐階的建議,朱載坖不以為意,乾綱獨斷決定任用胡宗憲,朱載坖下令吏部起複胡宗憲為戶部左侍郎兼兵部左侍郎,沒想到朱載坖的命令和吏部的文書居然被吏科都給事中張鹵給駁迴了,這廝拒絕副署文書,導致任命無法進行下去。


    朱載坖當即大怒,真以為萬壽帝君走了,這庭杖的祖傳技能朱載坖沒學會是吧?朱載坖當即傳召朱希孝,令錦衣衛將張鹵立即抓捕,庭杖,對於這種想要出名搏位的人,朱載坖的看法和嘉靖是一樣的,想出名,可以,拿命來試試,朱載坖直接暗示朱希孝將張鹵杖斃。


    朱希孝有些為難,對朱載坖說道:“陛下,庭杖向有定例,或四十或數十,從未直接杖斃啊。”


    朱載坖正在處理奏疏,聞言之後抬起頭來,看著朱希孝說道:“這麽說,朱都督是不能幹此事了?要不然朕找其他人來幹?”


    朱希孝趕緊說道:“臣謹領聖諭!”朱希孝很清楚朱載坖是什麽意思,若是朱希孝不願意幹這髒活,朱載坖就會另找他人,其實也不用怎麽費力,比如陸繹陸指揮就願意幫朱都督代勞此事,讓朱都督早日去五軍都督府養老,朱希孝當然明白朱載坖的暗示,你不幹,朕就找能幹的人來幹。


    麵對朱載坖的強硬,朱希孝隻得領旨,朱載坖還補充了一句說道:“嗣後庭杖,也照此例辦理。”


    朱載坖很清楚,原本庭杖隻是皇帝懲罰臣子的一個手段,但是現在卻成為臣子們出名搏位的工具,仿佛被庭杖是極大的榮耀一樣,朱載坖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既然如此,那被庭杖打死豈不是榮耀到姥姥家了,讓你做死諫的忠臣嘛,看看大明朝有沒有這麽多骨鯁的忠臣,朱載坖不會輕易動用庭杖,但是用就要打出效果來,打一個死一個,一打一個不吱聲,看看他們還敢不敢來騙庭杖。


    朱希孝領命之後,率錦衣校尉將張鹵逮到午門來直接杖斃之後,群臣嘩然,紛紛上疏要求朱載坖嚴懲朱希孝,認為朱載坖這是挾私報複,朱載坖根本不為所動,這種奏疏一律留中不發。隨後閣臣們也求見朱載坖,痛陳錦衣衛杖死言官,應當予以嚴懲。


    對此朱載坖隻是冷冷的說道:“朕有一事不明,朕觀州縣衙門,對百姓用刑,衙役一二十杖就使得百姓斃命,先朝庭杖,至八十尚未死者亦不在少數,難道本朝的文官都是鋼筋鐵骨嗎?”


    這下閣臣們沒法迴答這個問題,其實庭杖死與不死,就看皇帝本人的心意,不過現在朱載坖將這個心意明確了,就是隻要打,就是死,沒有第二個選擇,想來騙庭杖的大可以來試試,也免得錦衣校尉們天天苦練技術了,玩命掄圓了打就是,之前錦衣衛們為了庭杖還要苦練技術,先在一塊磚頭上打,打出本領了,在磚頭外麵包上薄薄的宣紙,再練功夫,練到怎麽樣才算到家呢?就是一棍子下去,磚頭碎了,宣紙沒壞,才算是有技術可以出師了。


    現在就不要這麽麻煩了,打死拉倒,朱載坖的這一手使得科道也要掂量一下了,出名搏位固然是好事,但是成本也是需要核算了,之前庭杖也經常打死人,但是畢竟比例不高,如武宗朝時,群臣勸說皇帝不要到江南遊玩,惹得皇帝大發雷霆,對勸阻的146名大臣加以杖責,結果打死了11人。


    就算嘉靖對於楊慎恨極了,但是依然沒有把他直接打死,現在朱載坖的態度就是把庭杖迴歸原本的用處,懲罰大臣,隻要打就死,為的就是避免這種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的人,主要就是針對科道言官的,敢瞎逼逼,看朕打不打得死你。


    將內閣訓斥了之後,朱載坖再次下令啟用胡宗憲為戶部左侍郎兼兵部左侍郎,同時朱載坖還暗示吏科的給事中們,午門的場地足夠大,錦衣校尉也不少,多去兩個也不是不可以,在朱載坖的暗示下,吏科終於副署了文書,胡宗憲的任命才算生效。


    朱載坖隨即召見胡宗憲和蔡國熙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