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濟南時,雨已停了,我們到商場轉了轉,買了點東西,就已晌午了。又到車站附近吃了頓豆腐腦,賣豆腐腦的是個小老鄉,賈河溝的,我們是通過鄉音才搭訕著認識的。
迴家路上,車壞了一次,到家時,天色已晚。一進門便見奶奶和娘正跪在剛蓋起兩個多月的北屋門外燒紙,還供了一塊肉,一盤點心和一盤蘋果,我卻記不起今天是什麽節日。父親在屋裏。我一邊放行李一邊喊:“奶奶!娘!我迴來了!”她們轉過臉,說迴來就屋去吧。我問:“今天是什麽日子?”她們已轉過臉去,看著紙的燃燒,奶奶還邊叨念邊拿一根木棍花著紙,那火光就映得她們滿臉一片通亮。娘說一聲:“不什麽日子!”也跟著叨念起來,什麽“胡仙老爺保佑”,“胡仙老爺多多賜福”之類,我知道是給三根腿皮子燒紙,便進了屋。
等她們燒完紙也進了屋,才知縣裏重修了河神廟,老百姓認為三根腿皮子又有了個家了,縣裏之所以修廟,也是它顯靈所致;有了廟,它風不著雨不著,受人供著,往後更會保佑人走好運了。奶奶抽著煙袋鍋子把話說完,母親看著我,似乎在說:連縣裏也信了,看你以後信還是不信!父親在問過我幾句在濟南的情況後就一直若有所思地不做聲。我說:“縣裏是給河神修的廟,還是給皮子修的廟!怎麽敬河神的廟,修好了成了皮子窩了?”奶奶和娘對我這樣說話非常不滿,尤其聽我說出“皮子窩”這樣大不敬的話來尤其惱火,母親說我:“你這麽大了會說句話嗎?河神廟從來就是胡仙老爺的家,胡仙老爺就是神。誰不信真遇到事就晚了!”奶奶對胡仙老爺的態度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即不信不如信。聽母親和我說完,她又說:“年輕沒蹚著事不信,等蹚著事就信了,你爺爺那麽倔,他怎麽也還是信?凡事還是防著點好!”我說:“我不信一個皮子它能把我咋著,誰信我也不信!”母親又訓了我幾句。剛迴到家就鬧得不暢快,我便不再說話,等妹妹放學家來,哥哥也從外邊家來,就吃了飯。
我又知道了哥哥的廠子已經倒閉,原因是廠長攜巨款逃走,下落不明,欠了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長江叔也迴家來了。哥哥便在當了短暫的工人後,又在家幹地裏的活了。
次日我興衝衝去了母校城關鎮中學,見了雪雁。令我吃驚的是,兩三個月的時間沒見,她已由一個純真爛漫的少女變成一個風情萬種,性感十足的大女孩了,我感覺她比那時的校花謝冰姿還要美了!隻這一次,令我魂不守舍了三天。第四天是禹商台上河神廟落成典禮的日子。她從教室走出來後,我以為我找錯了人。她一說話我才看出是她。她的頭發長了,比先前更柔軟滑快,她一揚臉,那秀發便擺到肩後去,接著再擺迴來。她也沒有穿裙子,穿的是緊瘦的衣服,就連走路她也一改往日安閑自若的樣子而變得大模大樣。我也第一次不經意發覺她的胸前也變了,變得令我心旌搖曳,那是她的乳房的變化。我以為像這樣的女孩隻有大城市才會有的,像我所打工的飯店裏的小姐們,像包姐,而她又勝過她們。我有點不相信地看著她,但明明是她,是雪雁。她說話還是那樣純真爛漫,我不由得直想把心去貼近了她。她又說,河神廟修好了,很氣派很恢宏,她已經在星期天的時候和幾個同學相約去看過了,聽說幾天後就要舉行典禮了。我便請她到國慶節典禮那天,一定陪我去看看。說是“一定”,其實是在央求,因為我知道她到時家裏無事,拿得出時間,而我多願和她在一起啊!她想了想,點頭示可了,但又說,到時候讓我先找她,她不一定在老家裏。我高興地答應,連說了三個“行”,她笑著迴教室去了。
哎!我想,這樣好,這樣漂亮的女孩,可惜我沒有東西送她……
迴到村子,聽到陣“丁丁”聲,是那株老棗樹下,鐵匠又來了。父親正扛著兩張鍛好的鍁從那裏來。遠遠地看見迴聞革也坐在那裏。我到家放下車子,也到鐵匠這裏來。又和迴聞革先生啦了一陣子話,我說吃過午飯,下午到他家裏玩,因為我上次迴來的時候,他嫌我不找他的。他忙說下午下了茶等我。
下午我便去了。我去他家一次是他老伴死的時候,另一次是請他和守墓人及我爺爺去拳房講村子的曆史的時候,那次去他家,他還沒起床,我砸了好一悶子門,他才起來的。
迴聞革腰板挺得蹦直,但腦門上的頭發已經很稀了,我正式找他玩,使他格外高興,哈哈地笑著迎我到屋裏,茶水果然沏好了。坐下喝茶,我就見他坐的位置,牆上伸手可及的地方掛著一把算盤,四角用銅片包了,像一個古物。我說:“這就是您的鐵算盤嗎?”他笑著伸手給我取了下來,我把茶杯往裏推了推拿過來,放在桌上,靜靜地觀摩著。這是一把我見過的比任何算盤要大幾寸的算盤,看樣子有很多年了,木頭黑裏透著紅,紅裏透著亮,亮而不失其古樸,那一根根的立柱早已磨細了一些,算盤珠被手指撥得如同琉璃一樣,那孔都肯定磨大了,因此珠子在立柱上已顯得過於晃蕩。仔細看時,邊框上有行刻得很工整的小楷,雖然久經磨損,但仍很清晰,刻的是“道光二十六年縣賜鳳台鐫”幾個字。我不明就裏,便向他請教。他自豪地說:“從我這輩上推五世,我家的祖先大名迴鳳台,在縣城十字街東開中藥鋪,同城東村一位舉人莫逆,二人同時又和知縣爺要好。舉人因為死了老娘沒有赴任當官。一次他們二人同在知縣府上閑聊,舉人便建議知縣於禹商台上建禹商書院,位置就在河神廟南,與河神廟對門,建好了使縣裏的官方子弟在那裏延師講學。知縣便掂量了書院的麵積,規模,然後請我這位老老的老爺爺算一下用料,哪知我這位老老的老爺爺鳳台公是位神人,張口就來,說書院需用多少磚石,多少木料,多少工,一煞工夫算得斤斤兩兩,很快出來。後來雖然書院改了地方,在縣衙附近建了,但用料用工都幾乎和他算的沒有出入。書院修成了,縣太爺高興,便教縣裏最好的木匠專門訂做了一把算盤,送給了我老老的老爺爺。以後征收賦稅,往往把他請去,賦稅的數額,無論按人按地,他都會傾刻算出來,而且準確無誤。所以人們便稱他鐵算盤,說明他準確無誤。從他往後,我家裏每輩出個這樣能算的,到我已是第五輩了――算盤子打好了比計算機還快――你試試這算盤子!”我忙說:“我在學校裏便數理化一竅不通,打算盤更是門外漢。”他有點不理解似的,把鐵算盤拿過去,也把茶杯往裏推了推,放在桌上,諞能似的劈啪撥弄了一陣,我隻見他的手指一陣亂動,那上上下下算盤珠就像諸葛亮擺出的八卦陣,變化莫測地和中間的頂梁碰撞一番,我還沒有看出什麽眉目,劈啪聲卻戛然而止,迴聞革又自豪地笑笑,把鐵算盤掛到原處。喝了點茶,話是自然談到剛剛竣工的河神廟上。他表現出一派對縣裏的感恩戴德,他說:“這次毓書記和蔣縣長幹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太好了,老百姓沒有不說好的。”我說:“原來的廟扒了也就扒了,再修不是個好事吧?”“不”。他說:“盛世修廟,別忘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孔聖人的廟,修了這些年,孔家人煙就是旺。有廟就有香火,有香火人類就繁衍,一個家族才會一代一代傳下來。”我隻得唯唯諾諾。談到了三天後縣裏關於河神廟的典禮,他高興地說:“好,去看,去看,和打會一樣,去圖個熱鬧唄!”
從他家出來的時候,天快要黑了。
河神廟修成並且縣裏舉行隆重典禮的事已是婦孺皆知了,雖然快過大秋,但老百姓還絲毫沒有要過秋的意思,似乎都在關注著河神廟了,人們在一起談話時,說的最多的便是這一問題。有的說要去廟裏給三根腿皮子胡師傅燒柱香,有的說去看看新廟和三十年前的老廟哪裏不同了。有的說去許願消災。至於為什麽叫河神廟,河神是誰,則沒人去問,也就沒有人說。
這時候我卻已經不管它是河神廟還是皮子窩,我所期盼的是能夠借此機會和雪雁卿卿我我地相守一天。
第四天到了。
早晨一睜眼,我便對自己說:“記住這一天!這應該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十八歲,這天是國慶節。”和自己說完,我便匆匆地穿了衣服,從床上跳下來。家裏早有安排,由於哥哥找了媳婦,中秋節要請她來過十五的,這是一種風俗。國慶節是閏八月初七,正是請媳婦的日子,因此,雖然母親很有心去看典禮,但因為要在家伺候媳婦,便不能去了。妹妹對典禮的興趣倒不如對未來嫂嫂的興趣大,也不去,父親不愛湊熱鬧,更不去,因為幾天前燒過紙,對三根腿皮子的敬意早表達過了,不去,全家也不感覺有愧。如果家裏有第二個人去,我倒不好意思和雪雁在大眾廣庭間在一起的,我怕被家裏任何一個人看見。而哥哥和新找的媳婦隻見過兩次麵,今天決不會倆人到河神廟去看典禮。因為有請媳婦這樣喜慶的事催著,這天的早飯也就格外得早,不但早,而且都吃得快,吃得香。哥哥的事都知道,為他高興,而我和雪雁的事,我卻把它當做秘密,隻讓我自己高興。
飯後我匆匆騎上車子來找雪雁。我按照她囑咐我的,不去她的老家,而是來到了城東村她家的那個寬敞的大院。這次滿足了我的心願的是,她家那五六輛六〇拖拉機都排列在院裏,因為國慶節放了假,我才有緣一睹了它的風采。院中也拴著一條虎視眈眈的狼狗,看這狗的模樣,卻和她老家走廊口拴的那條仿佛有著血緣關係,不是兄弟姐妹便是表親外甥舅關係,最遠不過姨表關係。一樣的見了我就齜著那副仿佛隻有魔鬼才有的鋒利的牙齒“汪汪”地亂咬,眼睛卻像把我當做一塊肥肉盯著。狗這樣咬了一陣子,我站在離它隻有四五米遠的地方不走,衝屋裏喊了兩聲”雪雁”,不知聽到沒有,她的父親開門出來了。我敢於大方地和他說話了,我敢於昂著頭接受他的打量了。他把我讓到屋裏,很有氣派的屋,我初次進來。他讓我等一會兒,還客氣地給我倒了杯開水,說,雪雁出去了。我沒有喝水,但等了老大悶子,都有點坐不住了。她的父親坐在一張辦公桌前整理著一摞一摞的不知什麽賬,也發覺我似乎等得不耐煩了,就說:“雪雁和她媽去了店裏――我們在感恩大街又開了一家醬菜店,原想今天開業的,但時間太緊,來不及了,雪雁和她媽正去擺貨,等到中秋節開業了,你過去找她吧。”我問:“感恩大街什麽位置?”他說:“桃李路往南拐過來,五十米左右,路西就是。”我便和雪雁的父親道了別,出來上了車子。我騎得很快。
“石家醬園!”我老遠就看見那個別具一格的牌子了。等走近見牌子是木頭的,刷了古銅色的漆為底子,絳綠的漆書四個大字。我欣賞那字,是很怪的隸書,落款為“李鶴年”。雪雁和她媽正累得喘氣,見我來了,就喊我幫忙。我便很賣力地把已放在地上的成箱的醬油、醋,成盒的豆瓣醬、豆腐乳,成袋的味精、鹽……等等該拆開的拆開繼續向貨架上擺。直到我都累得喘氣流汗的時候,她媽就到裏間屋裏給我拿毛巾,我趁機悄悄地和雪雁說:“我們什麽時候去看河神廟的典禮?”她偷看了她媽走去的背影一眼,也悄聲說:“再等會兒,我和我媽說。”她媽拿來毛巾,我擦一把,又遞給她,她說:“歇會兒吧。”我說:“不累。”雪雁說:“媽,小聃現在找我有事,我們迴來再擺吧。”她媽說:“你們有事就去吧。”
出來後,我推了車子說:“我帶你走吧!”她點了點頭。我便先騎上車子,騎得很慢,讓他自己坐到後架上。她坐上了,卻立即又跳了下來。我也下了車子問她:“怎麽又下來了。”她臉一紅,說:“矻得腚疼。”我一本正經的說:“我這輛大金鹿車子雖然破點,但從上學到現在我騎它好幾年了,現在的車子質量都不如它,你還是將就著點吧!”雪雁嘴一撇就先坐到了車子上,我偷瞧了站在門口的她的母親,正看著我們嘻嘻地笑,見我看她,便笑著轉身迴屋去了。
令新麥五十萬人世代不忘的浩大的河神廟的修複工程,注定要彪炳新麥曆史!
不知從哪裏接過來電,一隻高音喇叭掛在禹商台上的一棵鬆樹的樹杈上,正嗷嗷地放著一支流行歌曲,台上台下彩旗飛揚。禹商河北岸的橋兩側,已停滿了自行車、摩托車和三輪車,三裏橋村的兩個婦女,便在這裏幹起看管車子的買賣,她們一邊一個,拉了繩,自行車、摩托車收費伍毛,然而機動三輪車要收一塊錢。但別的地方不讓停車,來人也就都很馴順般花了錢仿佛有重要事似的,存了車子,紛紛然走過橋去。
我也存了車子,雪雁說:“裏邊鬧哄哄的我們先在這裏玩吧。”我便由她。人還不斷的往這裏聚,有的拖男帶女,有的是年輕的夫婦,中學生卻又很多。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步行來的,看樣子平時卻不甚趕集,但今天好奇心使他們破例看這百年不遇的盛典來了。那些被大人領著的孩子,由於從未見過這種陣勢,都小跑著,要衝向這裏,而他的大人則一邊阻攔,一邊說:“慢點,慢——點!”一邊早已上氣不接下氣。大人有好多是手裏握一卷燒紙或者黃裱來的,這些都是衝著狐仙老爺——三根腿的皮子來的。
雪雁撇下我,在橋上看悠悠的流水。
此情此景,使我陷入了一種美麗的孤獨當中。我感覺我離禹商台,離河神廟很遠很遠,離女孩很遠很遠起來,我仿佛遭到世界的放逐。臨來時那種愉悅之感消失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是我期盼著等今天和雪雁攜手走進河神廟的那種莊嚴、神聖和美好。但我對今天的氣氛沒有了一點好感。
中秋馬上就到了,田野裏的玉米早都成熟,這陣子也散發出絲絲香味。然而被這典禮的喇叭聲和人群的喧雜搞得沒有一點收獲的意思。然而更沒有秋天所獨有的帶點詩意的悲壯和淒涼,仿佛季節到了秋天,而人心卻反在盛夏。
我不知道人的生活和行為發生了錯位,還是我的眼睛和大腦產生了錯覺,便筆直而肅穆地立在橋上,用一種如同鑰匙要插入鎖芯的目光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那此時已載有一座神聖的河神廟的禹商台望去。
河神廟就掩映在樹木當中,此時也看不見;台上,往裏去的路的兩邊樹上,已懸掛了一條布幅,紅布白字,字也看不清楚。但那往台上爬的極陡的坡路已砌成了石階,卻看清楚了。好多人正上上下下,那極莊重的步子,仿佛第一次對這台懷有一種崇敬,像登泰山的香客的樣子。這樣,使我感覺禹商台又確實具有了一種名勝古跡的影子,因而剛才的距離感複又淡去了些許。從禹商台到橋這邊,早已辟成了一個比台稍寬的廣場。廣場的兩邊,一律是並不宏偉、華麗但很穩重、新秀的門頭房,卻按照相等的尺寸建成,也保持了一種相近的風格,隻是有的還沒開門營業——沒有租出。但已營業的,就已經很熱鬧了。人群似乎都正無目的地亂轉,伴隨著喇叭裏放出的歌曲的旋律,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那些在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即可營生的流動的小販,賣糖葫蘆的、捏麵人的、吹糖人的……正好迎合了孩子們此時的需求,正你一聲我一聲招徠著顧客。
我想看一下古老的民間手藝,便輕聲地和雪雁說:“我們進去看看吧,等會兒人還會多的。”她把目光從閃躍的河麵上收迴,轉過身,隨和地“嗯”一聲,和我下了橋,朝人群走去。這時候看太陽大概有九點多了。
我們往裏走了走,雪雁默不作聲,隻是緊跟在我的身邊。那兩邊的店鋪我們既然不去,感覺有意思的還隻有散落在四下裏的小生意。我也沒有說話,但我感覺雪雁會跟著我看這小手藝小生意,因此我主動地走近有人圍攏的地方。第一個地方是個丟圈的。一個古怪老頭在地上擺了很多小商品,什麽煙卷、杯子、牙膏、毛巾、巧克力、撲克┅┅,每樣相隔不過三、四十公分,橫有行、豎有列地擺放著,你花一塊錢可買他十六個圈兒,竹蔑圈成的圈兒,輕如鳥羽。你按規矩在兩米之外朝你喜歡的東西將圈兒擲去,卻十有八九幾乎十成十的套不住!原因是這種沒有份量的圈兒卻極有彈性,無論落到所套物的身上,還是不偏不歪眼看套住了――它都會睜眼彈出來,令你白白浪費過一次又一次心動。一個圈兒一個圈兒地丟完了,一個也不中,但往往激起你的更大的征服欲。不就是一塊錢嗎,再買些圈就是了,眾人麵前要露露臉的這種人是並不鮮見的。但即使套住又怎樣呢?地上擺的十有八九――又是一個十有八九――多是假冒偽劣商品,當你套住哪怕一盒火柴,為此而沾沾自喜時,卻不覺間付出了至少十盒火柴的代價!還是古怪老頭會賺錢哎!但我感覺這古怪老頭有點黑,看了看轉身就走,雪雁跟著。第二個是個賣小玩具的,一個中年,黑臉,老實八交,然而卻做得一手絕活,他親手――我深知老百姓有這種手藝――用木頭製做的小玩具也擺在地上,他手裏正玩著一個翻跟頭的小人,不過是幾根小木棍,不知按照什麽巧思做成一個能機械地簡單操作的架。當那人握了那架下端的兩柄時,稍一使勁,那架的上端便往外一張,那在架和小木人之間的線便因這一張作用起來,於是小木人像跳水運動員淩空投下時一樣,翻了個跟頭,那人鬆勁再一握,也是因為那線交叉的原因,剛才的一下使它擰了花,這迴就要再迴來了,於是小木人又朝相反的方向翻了個跟頭。這樣一張一弛間,小木人就成了連續翻跟頭的孫猴子。那人玩了通小木人,就有個孩子央著大人把小木人買走了。那人又提起一個精致的鳥籠,但比真鳥籠要小點,鳥籠裏是三隻木頭鳥,卻染了紅綠顏色,被固定著,一律頭朝中間,尾朝外,每隻鳥的頭部和尾部都有幾乎看不出來的細線,都從孔中伸到籠下,並到一處,係個什麽小東西。小東西一擺動,那鳥頭鳥尾兩根長短不一的線便決定著三隻小鳥你一下我一下地低頭篤篤地啄食。不過,圍觀的人看出這不是個一兩塊錢能買得下的玩藝,沒有說買的,那人就不停地表演著。還有許多小新鮮玩藝,但我顧不得再看,有點不舍地轉身離開,雪雁猶豫了一下,也跟了我走。不料一陣陣烤地瓜的香味撲鼻而來,數步之外,一個矮個子中年婦女正倚在她的腳蹬三輪前,從爐裏往外給顧客拿烤得噴香的地瓜呢!買地瓜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穿著紅褂,束著長辮,臉挺胖,眼睛很細,趙麗蓉年輕時大致是這風韻。我想著,就見這姑娘接過烤地瓜,吹一吹,也不怕燙嘴,就把嘴唇咧開,伸出牙來,輕輕地咬下一口,吃著便走。臉上露出那種得意、滿足的憨笑,就像個醜公主嫁給個英俊駙馬,如意郎君!這時原在她身邊的一個挺滑溜但其貌不揚的小夥子忙付了錢,隨她便走,還側臉朝她笑兩下子,原來這是一對未婚夫婦。我同雪雁正與那未婚小兩口打了個照麵,看著她們走去的樣子,我們的臉不經商量而煞地一紅。人流猛地一湧,我想拉住雪雁的手,她搖了下頭,我一陣不好意思。過了這股人流,不遠處是幾個孩子圍著一個罩頭巾,又黑又瘦又矮的老太太,都蹲在地上,老太太向孩子們講著什麽,我看了雪雁一眼,見她麵無表情,隻是跟著我――便向孩子和老太太走去。到了近前,才見老太太守著地上一堆泥物:大不及拳頭,樣子像青蛙,有孔有口空心的東西。老太太已拿起一個,放在唇邊吹起來,那東西也便發出一種本乎天籟而悲壯低迴的聲音,把我驀地帶到一種蒼涼的境地中去。我猜想這東西的名字是不是叫“塤”。那老太太吹完了,我拿過試著吹了兩下,卻如同鴉叫蟬啼,老太太便教我怎麽個吹法,並不失時機地問我買不買,我正要讓雪雁也看看這玩意,就一迴頭,呀!雪雁呢?雪雁哪裏去了?
我四下裏看看,望不見她,就有些急,又一想,準是她搞的惡作劇,故意地令我發慌,這樣想著,便鎮定下來,顧不得和老婆子說話,就四處裏找。在這廣場上找不見,我便想,她不喜歡人多,又去了那邊橋頭也未可知,便急急地從人空中出來,卻見橋頭上並沒有她。而五輛轎車正下了省道,有點顛簸地,玻璃一下一下閃著耀眼的光,向這邊馳來,後邊是一路揚起的塵土。轎車很快過了橋,駛到廣場上來,鳴著喇叭,分開人群朝前直開。我顧不得這些,躲開了車,貼著廣場的西邊,一直往禹商台這邊尋找。到了台下,再沿著台跟往東找,人很多,好不容易到了離上台去的台階不遠的地方,就見到了雪雁。令我吃驚的是,在她的對麵,那古老的台跟下麵,一個留著胡須,穿著呆板的老頭,正坐在馬劄上,和半蹲在地上幾個將他圍攏的人說著什麽,他的腳前地上鋪一塊紅布,上麵畫著陰陽八卦圖,周圍寫著幾個很不規則的字:“算卦、相麵、風水、八字”。這老頭乃是孫卜仙!
“雪雁!你怎麽跑到這裏來了?可把我嚇壞了!”我終於鬆了口氣說。
“我盡跟著你轉嗎?我就不可以自己轉轉嗎?”她無所謂的說。
“可以是可以,隻是,你先和我打個話啊,可把我急壞了!”
她沒有說話,我又說:“你到這裏來,就為了看那個算卦的嗎?”
“什麽算卦的!那是我同學的父親,我的同學還在這裏呢!”
什麽?算卦先生是她的同學的父親?我再次朝那邊看去,果然在一邊還坐著一少年,戴著副眼鏡,他很瘦很精致――像個明淨的高腳酒杯,似乎並沒注意我們的談話,正端詳著他的父親的臉,聽著他的父親給顧客們白話。
這時候轎車開了過來,並排停在了台下,從車上下來些很體麵的人,都穿得儀表堂堂。一共十多個人,下了車就匯到一處,分了主次,說著話到台上去了。我說:“雪雁,我們到廣場裏邊站站吧,典禮快開始了,這裏看不到!”她“嗯”一聲,又和算卦先生的兒子打了招唿,和我到廣場稍微裏邊點的地方,但不料人群就往兩邊湧起來,似一陣騷亂,接著便看清了有幾個警察分著人群往這邊走,喇叭此時已不放歌曲,一個男高音喪門似的說讓人群分出空間來。我們本能地隨著人群向一邊分,不知要做什麽,抬頭卻見禹商台上布幅下邊已擺了一溜桌子,且蒙了紅布,成了一個臨時主席台,擋住了上下的路,人群也都不再上下,隻有坐轎車來的那十幾個領導正紛紛就坐。又聽腦後鼓鈸輕輕敲擊的聲響,迴頭一看,一支裝束板正,瀟灑勁健,約有二百來人的秧歌隊正踏上了廣場,往禹商台前來。一麵大鼓就架到了台階下,隊伍止住,但精神抖擻如同等侍檢閱。
喇叭又響了。仍是那個喪門似的聲音說:“請領導及來賓們首先觀看鼓子秧歌助興演出。”鼓聲一響,秧歌便天翻地覆地演一通。新麥人對家鄉的鼓子秧歌那是再熟悉不過了。並且,今天趕來觀看典禮的老百姓中有好多就是秧歌把式,但仍然對家鄉的秧歌百看不厭。此時,秧歌搬出到了廣場上,且二百人如此嚴整的隊伍以排山倒海的陣勢在歡在跳,百姓們還是頭次見到的。鼓鈸聲住,秧歌隊伍也便如戰陣恢峙,戛然不動。台上台下歡聲雷動。秧歌隊伍完成了使命剛要徐徐撤出,喇叭又響――仍是那個喪門似的聲音說:“文化館的孫館長!請把秧歌帶迴來,讓來賓們再――咳!咳!――睹一下鼓子秧歌的風采!”於是秧歌又迴來以另一種陣式演了一番,方才了事。秧歌隊全部撤出,人群又擁到廣場中間,但也就不擠了。
喪門似的聲音又通過喇叭傳出來:“新麥縣禹商台文化景區暨河伯祠修複開放典禮現在開始了!”一停又說:“下麵請縣委書記毓南菊講話!”聲音簡直像孫悟空拔猴毛變出的小猴子,都拿著棒子就台下人的頭部一通亂敲,反正我的眼前就要冒太白金星了!但我想看一看主席台上的領導的模樣,便示意雪雁和我上前挪了一大截,撿個人少的地方朝上看,
迴家路上,車壞了一次,到家時,天色已晚。一進門便見奶奶和娘正跪在剛蓋起兩個多月的北屋門外燒紙,還供了一塊肉,一盤點心和一盤蘋果,我卻記不起今天是什麽節日。父親在屋裏。我一邊放行李一邊喊:“奶奶!娘!我迴來了!”她們轉過臉,說迴來就屋去吧。我問:“今天是什麽日子?”她們已轉過臉去,看著紙的燃燒,奶奶還邊叨念邊拿一根木棍花著紙,那火光就映得她們滿臉一片通亮。娘說一聲:“不什麽日子!”也跟著叨念起來,什麽“胡仙老爺保佑”,“胡仙老爺多多賜福”之類,我知道是給三根腿皮子燒紙,便進了屋。
等她們燒完紙也進了屋,才知縣裏重修了河神廟,老百姓認為三根腿皮子又有了個家了,縣裏之所以修廟,也是它顯靈所致;有了廟,它風不著雨不著,受人供著,往後更會保佑人走好運了。奶奶抽著煙袋鍋子把話說完,母親看著我,似乎在說:連縣裏也信了,看你以後信還是不信!父親在問過我幾句在濟南的情況後就一直若有所思地不做聲。我說:“縣裏是給河神修的廟,還是給皮子修的廟!怎麽敬河神的廟,修好了成了皮子窩了?”奶奶和娘對我這樣說話非常不滿,尤其聽我說出“皮子窩”這樣大不敬的話來尤其惱火,母親說我:“你這麽大了會說句話嗎?河神廟從來就是胡仙老爺的家,胡仙老爺就是神。誰不信真遇到事就晚了!”奶奶對胡仙老爺的態度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即不信不如信。聽母親和我說完,她又說:“年輕沒蹚著事不信,等蹚著事就信了,你爺爺那麽倔,他怎麽也還是信?凡事還是防著點好!”我說:“我不信一個皮子它能把我咋著,誰信我也不信!”母親又訓了我幾句。剛迴到家就鬧得不暢快,我便不再說話,等妹妹放學家來,哥哥也從外邊家來,就吃了飯。
我又知道了哥哥的廠子已經倒閉,原因是廠長攜巨款逃走,下落不明,欠了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長江叔也迴家來了。哥哥便在當了短暫的工人後,又在家幹地裏的活了。
次日我興衝衝去了母校城關鎮中學,見了雪雁。令我吃驚的是,兩三個月的時間沒見,她已由一個純真爛漫的少女變成一個風情萬種,性感十足的大女孩了,我感覺她比那時的校花謝冰姿還要美了!隻這一次,令我魂不守舍了三天。第四天是禹商台上河神廟落成典禮的日子。她從教室走出來後,我以為我找錯了人。她一說話我才看出是她。她的頭發長了,比先前更柔軟滑快,她一揚臉,那秀發便擺到肩後去,接著再擺迴來。她也沒有穿裙子,穿的是緊瘦的衣服,就連走路她也一改往日安閑自若的樣子而變得大模大樣。我也第一次不經意發覺她的胸前也變了,變得令我心旌搖曳,那是她的乳房的變化。我以為像這樣的女孩隻有大城市才會有的,像我所打工的飯店裏的小姐們,像包姐,而她又勝過她們。我有點不相信地看著她,但明明是她,是雪雁。她說話還是那樣純真爛漫,我不由得直想把心去貼近了她。她又說,河神廟修好了,很氣派很恢宏,她已經在星期天的時候和幾個同學相約去看過了,聽說幾天後就要舉行典禮了。我便請她到國慶節典禮那天,一定陪我去看看。說是“一定”,其實是在央求,因為我知道她到時家裏無事,拿得出時間,而我多願和她在一起啊!她想了想,點頭示可了,但又說,到時候讓我先找她,她不一定在老家裏。我高興地答應,連說了三個“行”,她笑著迴教室去了。
哎!我想,這樣好,這樣漂亮的女孩,可惜我沒有東西送她……
迴到村子,聽到陣“丁丁”聲,是那株老棗樹下,鐵匠又來了。父親正扛著兩張鍛好的鍁從那裏來。遠遠地看見迴聞革也坐在那裏。我到家放下車子,也到鐵匠這裏來。又和迴聞革先生啦了一陣子話,我說吃過午飯,下午到他家裏玩,因為我上次迴來的時候,他嫌我不找他的。他忙說下午下了茶等我。
下午我便去了。我去他家一次是他老伴死的時候,另一次是請他和守墓人及我爺爺去拳房講村子的曆史的時候,那次去他家,他還沒起床,我砸了好一悶子門,他才起來的。
迴聞革腰板挺得蹦直,但腦門上的頭發已經很稀了,我正式找他玩,使他格外高興,哈哈地笑著迎我到屋裏,茶水果然沏好了。坐下喝茶,我就見他坐的位置,牆上伸手可及的地方掛著一把算盤,四角用銅片包了,像一個古物。我說:“這就是您的鐵算盤嗎?”他笑著伸手給我取了下來,我把茶杯往裏推了推拿過來,放在桌上,靜靜地觀摩著。這是一把我見過的比任何算盤要大幾寸的算盤,看樣子有很多年了,木頭黑裏透著紅,紅裏透著亮,亮而不失其古樸,那一根根的立柱早已磨細了一些,算盤珠被手指撥得如同琉璃一樣,那孔都肯定磨大了,因此珠子在立柱上已顯得過於晃蕩。仔細看時,邊框上有行刻得很工整的小楷,雖然久經磨損,但仍很清晰,刻的是“道光二十六年縣賜鳳台鐫”幾個字。我不明就裏,便向他請教。他自豪地說:“從我這輩上推五世,我家的祖先大名迴鳳台,在縣城十字街東開中藥鋪,同城東村一位舉人莫逆,二人同時又和知縣爺要好。舉人因為死了老娘沒有赴任當官。一次他們二人同在知縣府上閑聊,舉人便建議知縣於禹商台上建禹商書院,位置就在河神廟南,與河神廟對門,建好了使縣裏的官方子弟在那裏延師講學。知縣便掂量了書院的麵積,規模,然後請我這位老老的老爺爺算一下用料,哪知我這位老老的老爺爺鳳台公是位神人,張口就來,說書院需用多少磚石,多少木料,多少工,一煞工夫算得斤斤兩兩,很快出來。後來雖然書院改了地方,在縣衙附近建了,但用料用工都幾乎和他算的沒有出入。書院修成了,縣太爺高興,便教縣裏最好的木匠專門訂做了一把算盤,送給了我老老的老爺爺。以後征收賦稅,往往把他請去,賦稅的數額,無論按人按地,他都會傾刻算出來,而且準確無誤。所以人們便稱他鐵算盤,說明他準確無誤。從他往後,我家裏每輩出個這樣能算的,到我已是第五輩了――算盤子打好了比計算機還快――你試試這算盤子!”我忙說:“我在學校裏便數理化一竅不通,打算盤更是門外漢。”他有點不理解似的,把鐵算盤拿過去,也把茶杯往裏推了推,放在桌上,諞能似的劈啪撥弄了一陣,我隻見他的手指一陣亂動,那上上下下算盤珠就像諸葛亮擺出的八卦陣,變化莫測地和中間的頂梁碰撞一番,我還沒有看出什麽眉目,劈啪聲卻戛然而止,迴聞革又自豪地笑笑,把鐵算盤掛到原處。喝了點茶,話是自然談到剛剛竣工的河神廟上。他表現出一派對縣裏的感恩戴德,他說:“這次毓書記和蔣縣長幹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太好了,老百姓沒有不說好的。”我說:“原來的廟扒了也就扒了,再修不是個好事吧?”“不”。他說:“盛世修廟,別忘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孔聖人的廟,修了這些年,孔家人煙就是旺。有廟就有香火,有香火人類就繁衍,一個家族才會一代一代傳下來。”我隻得唯唯諾諾。談到了三天後縣裏關於河神廟的典禮,他高興地說:“好,去看,去看,和打會一樣,去圖個熱鬧唄!”
從他家出來的時候,天快要黑了。
河神廟修成並且縣裏舉行隆重典禮的事已是婦孺皆知了,雖然快過大秋,但老百姓還絲毫沒有要過秋的意思,似乎都在關注著河神廟了,人們在一起談話時,說的最多的便是這一問題。有的說要去廟裏給三根腿皮子胡師傅燒柱香,有的說去看看新廟和三十年前的老廟哪裏不同了。有的說去許願消災。至於為什麽叫河神廟,河神是誰,則沒人去問,也就沒有人說。
這時候我卻已經不管它是河神廟還是皮子窩,我所期盼的是能夠借此機會和雪雁卿卿我我地相守一天。
第四天到了。
早晨一睜眼,我便對自己說:“記住這一天!這應該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十八歲,這天是國慶節。”和自己說完,我便匆匆地穿了衣服,從床上跳下來。家裏早有安排,由於哥哥找了媳婦,中秋節要請她來過十五的,這是一種風俗。國慶節是閏八月初七,正是請媳婦的日子,因此,雖然母親很有心去看典禮,但因為要在家伺候媳婦,便不能去了。妹妹對典禮的興趣倒不如對未來嫂嫂的興趣大,也不去,父親不愛湊熱鬧,更不去,因為幾天前燒過紙,對三根腿皮子的敬意早表達過了,不去,全家也不感覺有愧。如果家裏有第二個人去,我倒不好意思和雪雁在大眾廣庭間在一起的,我怕被家裏任何一個人看見。而哥哥和新找的媳婦隻見過兩次麵,今天決不會倆人到河神廟去看典禮。因為有請媳婦這樣喜慶的事催著,這天的早飯也就格外得早,不但早,而且都吃得快,吃得香。哥哥的事都知道,為他高興,而我和雪雁的事,我卻把它當做秘密,隻讓我自己高興。
飯後我匆匆騎上車子來找雪雁。我按照她囑咐我的,不去她的老家,而是來到了城東村她家的那個寬敞的大院。這次滿足了我的心願的是,她家那五六輛六〇拖拉機都排列在院裏,因為國慶節放了假,我才有緣一睹了它的風采。院中也拴著一條虎視眈眈的狼狗,看這狗的模樣,卻和她老家走廊口拴的那條仿佛有著血緣關係,不是兄弟姐妹便是表親外甥舅關係,最遠不過姨表關係。一樣的見了我就齜著那副仿佛隻有魔鬼才有的鋒利的牙齒“汪汪”地亂咬,眼睛卻像把我當做一塊肥肉盯著。狗這樣咬了一陣子,我站在離它隻有四五米遠的地方不走,衝屋裏喊了兩聲”雪雁”,不知聽到沒有,她的父親開門出來了。我敢於大方地和他說話了,我敢於昂著頭接受他的打量了。他把我讓到屋裏,很有氣派的屋,我初次進來。他讓我等一會兒,還客氣地給我倒了杯開水,說,雪雁出去了。我沒有喝水,但等了老大悶子,都有點坐不住了。她的父親坐在一張辦公桌前整理著一摞一摞的不知什麽賬,也發覺我似乎等得不耐煩了,就說:“雪雁和她媽去了店裏――我們在感恩大街又開了一家醬菜店,原想今天開業的,但時間太緊,來不及了,雪雁和她媽正去擺貨,等到中秋節開業了,你過去找她吧。”我問:“感恩大街什麽位置?”他說:“桃李路往南拐過來,五十米左右,路西就是。”我便和雪雁的父親道了別,出來上了車子。我騎得很快。
“石家醬園!”我老遠就看見那個別具一格的牌子了。等走近見牌子是木頭的,刷了古銅色的漆為底子,絳綠的漆書四個大字。我欣賞那字,是很怪的隸書,落款為“李鶴年”。雪雁和她媽正累得喘氣,見我來了,就喊我幫忙。我便很賣力地把已放在地上的成箱的醬油、醋,成盒的豆瓣醬、豆腐乳,成袋的味精、鹽……等等該拆開的拆開繼續向貨架上擺。直到我都累得喘氣流汗的時候,她媽就到裏間屋裏給我拿毛巾,我趁機悄悄地和雪雁說:“我們什麽時候去看河神廟的典禮?”她偷看了她媽走去的背影一眼,也悄聲說:“再等會兒,我和我媽說。”她媽拿來毛巾,我擦一把,又遞給她,她說:“歇會兒吧。”我說:“不累。”雪雁說:“媽,小聃現在找我有事,我們迴來再擺吧。”她媽說:“你們有事就去吧。”
出來後,我推了車子說:“我帶你走吧!”她點了點頭。我便先騎上車子,騎得很慢,讓他自己坐到後架上。她坐上了,卻立即又跳了下來。我也下了車子問她:“怎麽又下來了。”她臉一紅,說:“矻得腚疼。”我一本正經的說:“我這輛大金鹿車子雖然破點,但從上學到現在我騎它好幾年了,現在的車子質量都不如它,你還是將就著點吧!”雪雁嘴一撇就先坐到了車子上,我偷瞧了站在門口的她的母親,正看著我們嘻嘻地笑,見我看她,便笑著轉身迴屋去了。
令新麥五十萬人世代不忘的浩大的河神廟的修複工程,注定要彪炳新麥曆史!
不知從哪裏接過來電,一隻高音喇叭掛在禹商台上的一棵鬆樹的樹杈上,正嗷嗷地放著一支流行歌曲,台上台下彩旗飛揚。禹商河北岸的橋兩側,已停滿了自行車、摩托車和三輪車,三裏橋村的兩個婦女,便在這裏幹起看管車子的買賣,她們一邊一個,拉了繩,自行車、摩托車收費伍毛,然而機動三輪車要收一塊錢。但別的地方不讓停車,來人也就都很馴順般花了錢仿佛有重要事似的,存了車子,紛紛然走過橋去。
我也存了車子,雪雁說:“裏邊鬧哄哄的我們先在這裏玩吧。”我便由她。人還不斷的往這裏聚,有的拖男帶女,有的是年輕的夫婦,中學生卻又很多。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步行來的,看樣子平時卻不甚趕集,但今天好奇心使他們破例看這百年不遇的盛典來了。那些被大人領著的孩子,由於從未見過這種陣勢,都小跑著,要衝向這裏,而他的大人則一邊阻攔,一邊說:“慢點,慢——點!”一邊早已上氣不接下氣。大人有好多是手裏握一卷燒紙或者黃裱來的,這些都是衝著狐仙老爺——三根腿的皮子來的。
雪雁撇下我,在橋上看悠悠的流水。
此情此景,使我陷入了一種美麗的孤獨當中。我感覺我離禹商台,離河神廟很遠很遠,離女孩很遠很遠起來,我仿佛遭到世界的放逐。臨來時那種愉悅之感消失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是我期盼著等今天和雪雁攜手走進河神廟的那種莊嚴、神聖和美好。但我對今天的氣氛沒有了一點好感。
中秋馬上就到了,田野裏的玉米早都成熟,這陣子也散發出絲絲香味。然而被這典禮的喇叭聲和人群的喧雜搞得沒有一點收獲的意思。然而更沒有秋天所獨有的帶點詩意的悲壯和淒涼,仿佛季節到了秋天,而人心卻反在盛夏。
我不知道人的生活和行為發生了錯位,還是我的眼睛和大腦產生了錯覺,便筆直而肅穆地立在橋上,用一種如同鑰匙要插入鎖芯的目光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那此時已載有一座神聖的河神廟的禹商台望去。
河神廟就掩映在樹木當中,此時也看不見;台上,往裏去的路的兩邊樹上,已懸掛了一條布幅,紅布白字,字也看不清楚。但那往台上爬的極陡的坡路已砌成了石階,卻看清楚了。好多人正上上下下,那極莊重的步子,仿佛第一次對這台懷有一種崇敬,像登泰山的香客的樣子。這樣,使我感覺禹商台又確實具有了一種名勝古跡的影子,因而剛才的距離感複又淡去了些許。從禹商台到橋這邊,早已辟成了一個比台稍寬的廣場。廣場的兩邊,一律是並不宏偉、華麗但很穩重、新秀的門頭房,卻按照相等的尺寸建成,也保持了一種相近的風格,隻是有的還沒開門營業——沒有租出。但已營業的,就已經很熱鬧了。人群似乎都正無目的地亂轉,伴隨著喇叭裏放出的歌曲的旋律,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那些在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即可營生的流動的小販,賣糖葫蘆的、捏麵人的、吹糖人的……正好迎合了孩子們此時的需求,正你一聲我一聲招徠著顧客。
我想看一下古老的民間手藝,便輕聲地和雪雁說:“我們進去看看吧,等會兒人還會多的。”她把目光從閃躍的河麵上收迴,轉過身,隨和地“嗯”一聲,和我下了橋,朝人群走去。這時候看太陽大概有九點多了。
我們往裏走了走,雪雁默不作聲,隻是緊跟在我的身邊。那兩邊的店鋪我們既然不去,感覺有意思的還隻有散落在四下裏的小生意。我也沒有說話,但我感覺雪雁會跟著我看這小手藝小生意,因此我主動地走近有人圍攏的地方。第一個地方是個丟圈的。一個古怪老頭在地上擺了很多小商品,什麽煙卷、杯子、牙膏、毛巾、巧克力、撲克┅┅,每樣相隔不過三、四十公分,橫有行、豎有列地擺放著,你花一塊錢可買他十六個圈兒,竹蔑圈成的圈兒,輕如鳥羽。你按規矩在兩米之外朝你喜歡的東西將圈兒擲去,卻十有八九幾乎十成十的套不住!原因是這種沒有份量的圈兒卻極有彈性,無論落到所套物的身上,還是不偏不歪眼看套住了――它都會睜眼彈出來,令你白白浪費過一次又一次心動。一個圈兒一個圈兒地丟完了,一個也不中,但往往激起你的更大的征服欲。不就是一塊錢嗎,再買些圈就是了,眾人麵前要露露臉的這種人是並不鮮見的。但即使套住又怎樣呢?地上擺的十有八九――又是一個十有八九――多是假冒偽劣商品,當你套住哪怕一盒火柴,為此而沾沾自喜時,卻不覺間付出了至少十盒火柴的代價!還是古怪老頭會賺錢哎!但我感覺這古怪老頭有點黑,看了看轉身就走,雪雁跟著。第二個是個賣小玩具的,一個中年,黑臉,老實八交,然而卻做得一手絕活,他親手――我深知老百姓有這種手藝――用木頭製做的小玩具也擺在地上,他手裏正玩著一個翻跟頭的小人,不過是幾根小木棍,不知按照什麽巧思做成一個能機械地簡單操作的架。當那人握了那架下端的兩柄時,稍一使勁,那架的上端便往外一張,那在架和小木人之間的線便因這一張作用起來,於是小木人像跳水運動員淩空投下時一樣,翻了個跟頭,那人鬆勁再一握,也是因為那線交叉的原因,剛才的一下使它擰了花,這迴就要再迴來了,於是小木人又朝相反的方向翻了個跟頭。這樣一張一弛間,小木人就成了連續翻跟頭的孫猴子。那人玩了通小木人,就有個孩子央著大人把小木人買走了。那人又提起一個精致的鳥籠,但比真鳥籠要小點,鳥籠裏是三隻木頭鳥,卻染了紅綠顏色,被固定著,一律頭朝中間,尾朝外,每隻鳥的頭部和尾部都有幾乎看不出來的細線,都從孔中伸到籠下,並到一處,係個什麽小東西。小東西一擺動,那鳥頭鳥尾兩根長短不一的線便決定著三隻小鳥你一下我一下地低頭篤篤地啄食。不過,圍觀的人看出這不是個一兩塊錢能買得下的玩藝,沒有說買的,那人就不停地表演著。還有許多小新鮮玩藝,但我顧不得再看,有點不舍地轉身離開,雪雁猶豫了一下,也跟了我走。不料一陣陣烤地瓜的香味撲鼻而來,數步之外,一個矮個子中年婦女正倚在她的腳蹬三輪前,從爐裏往外給顧客拿烤得噴香的地瓜呢!買地瓜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穿著紅褂,束著長辮,臉挺胖,眼睛很細,趙麗蓉年輕時大致是這風韻。我想著,就見這姑娘接過烤地瓜,吹一吹,也不怕燙嘴,就把嘴唇咧開,伸出牙來,輕輕地咬下一口,吃著便走。臉上露出那種得意、滿足的憨笑,就像個醜公主嫁給個英俊駙馬,如意郎君!這時原在她身邊的一個挺滑溜但其貌不揚的小夥子忙付了錢,隨她便走,還側臉朝她笑兩下子,原來這是一對未婚夫婦。我同雪雁正與那未婚小兩口打了個照麵,看著她們走去的樣子,我們的臉不經商量而煞地一紅。人流猛地一湧,我想拉住雪雁的手,她搖了下頭,我一陣不好意思。過了這股人流,不遠處是幾個孩子圍著一個罩頭巾,又黑又瘦又矮的老太太,都蹲在地上,老太太向孩子們講著什麽,我看了雪雁一眼,見她麵無表情,隻是跟著我――便向孩子和老太太走去。到了近前,才見老太太守著地上一堆泥物:大不及拳頭,樣子像青蛙,有孔有口空心的東西。老太太已拿起一個,放在唇邊吹起來,那東西也便發出一種本乎天籟而悲壯低迴的聲音,把我驀地帶到一種蒼涼的境地中去。我猜想這東西的名字是不是叫“塤”。那老太太吹完了,我拿過試著吹了兩下,卻如同鴉叫蟬啼,老太太便教我怎麽個吹法,並不失時機地問我買不買,我正要讓雪雁也看看這玩意,就一迴頭,呀!雪雁呢?雪雁哪裏去了?
我四下裏看看,望不見她,就有些急,又一想,準是她搞的惡作劇,故意地令我發慌,這樣想著,便鎮定下來,顧不得和老婆子說話,就四處裏找。在這廣場上找不見,我便想,她不喜歡人多,又去了那邊橋頭也未可知,便急急地從人空中出來,卻見橋頭上並沒有她。而五輛轎車正下了省道,有點顛簸地,玻璃一下一下閃著耀眼的光,向這邊馳來,後邊是一路揚起的塵土。轎車很快過了橋,駛到廣場上來,鳴著喇叭,分開人群朝前直開。我顧不得這些,躲開了車,貼著廣場的西邊,一直往禹商台這邊尋找。到了台下,再沿著台跟往東找,人很多,好不容易到了離上台去的台階不遠的地方,就見到了雪雁。令我吃驚的是,在她的對麵,那古老的台跟下麵,一個留著胡須,穿著呆板的老頭,正坐在馬劄上,和半蹲在地上幾個將他圍攏的人說著什麽,他的腳前地上鋪一塊紅布,上麵畫著陰陽八卦圖,周圍寫著幾個很不規則的字:“算卦、相麵、風水、八字”。這老頭乃是孫卜仙!
“雪雁!你怎麽跑到這裏來了?可把我嚇壞了!”我終於鬆了口氣說。
“我盡跟著你轉嗎?我就不可以自己轉轉嗎?”她無所謂的說。
“可以是可以,隻是,你先和我打個話啊,可把我急壞了!”
她沒有說話,我又說:“你到這裏來,就為了看那個算卦的嗎?”
“什麽算卦的!那是我同學的父親,我的同學還在這裏呢!”
什麽?算卦先生是她的同學的父親?我再次朝那邊看去,果然在一邊還坐著一少年,戴著副眼鏡,他很瘦很精致――像個明淨的高腳酒杯,似乎並沒注意我們的談話,正端詳著他的父親的臉,聽著他的父親給顧客們白話。
這時候轎車開了過來,並排停在了台下,從車上下來些很體麵的人,都穿得儀表堂堂。一共十多個人,下了車就匯到一處,分了主次,說著話到台上去了。我說:“雪雁,我們到廣場裏邊站站吧,典禮快開始了,這裏看不到!”她“嗯”一聲,又和算卦先生的兒子打了招唿,和我到廣場稍微裏邊點的地方,但不料人群就往兩邊湧起來,似一陣騷亂,接著便看清了有幾個警察分著人群往這邊走,喇叭此時已不放歌曲,一個男高音喪門似的說讓人群分出空間來。我們本能地隨著人群向一邊分,不知要做什麽,抬頭卻見禹商台上布幅下邊已擺了一溜桌子,且蒙了紅布,成了一個臨時主席台,擋住了上下的路,人群也都不再上下,隻有坐轎車來的那十幾個領導正紛紛就坐。又聽腦後鼓鈸輕輕敲擊的聲響,迴頭一看,一支裝束板正,瀟灑勁健,約有二百來人的秧歌隊正踏上了廣場,往禹商台前來。一麵大鼓就架到了台階下,隊伍止住,但精神抖擻如同等侍檢閱。
喇叭又響了。仍是那個喪門似的聲音說:“請領導及來賓們首先觀看鼓子秧歌助興演出。”鼓聲一響,秧歌便天翻地覆地演一通。新麥人對家鄉的鼓子秧歌那是再熟悉不過了。並且,今天趕來觀看典禮的老百姓中有好多就是秧歌把式,但仍然對家鄉的秧歌百看不厭。此時,秧歌搬出到了廣場上,且二百人如此嚴整的隊伍以排山倒海的陣勢在歡在跳,百姓們還是頭次見到的。鼓鈸聲住,秧歌隊伍也便如戰陣恢峙,戛然不動。台上台下歡聲雷動。秧歌隊伍完成了使命剛要徐徐撤出,喇叭又響――仍是那個喪門似的聲音說:“文化館的孫館長!請把秧歌帶迴來,讓來賓們再――咳!咳!――睹一下鼓子秧歌的風采!”於是秧歌又迴來以另一種陣式演了一番,方才了事。秧歌隊全部撤出,人群又擁到廣場中間,但也就不擠了。
喪門似的聲音又通過喇叭傳出來:“新麥縣禹商台文化景區暨河伯祠修複開放典禮現在開始了!”一停又說:“下麵請縣委書記毓南菊講話!”聲音簡直像孫悟空拔猴毛變出的小猴子,都拿著棒子就台下人的頭部一通亂敲,反正我的眼前就要冒太白金星了!但我想看一看主席台上的領導的模樣,便示意雪雁和我上前挪了一大截,撿個人少的地方朝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