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州關大捷~


    八百裏加急的戰報,卷著一陣風送入了皇宮:九皇子治軍有方,剛好在出兵討伐的第一百天,生俘了外邦大王子,打得淵濟國掛出白旗乞求停戰。


    淵濟國主素衣摘冠,正式向寶月遞交了降書。君璟琛帶著傷於兩軍陣前交涉,唇槍舌戰亦不輸氣勢。期間淵濟國主被逼得數次崩潰,連連歎息:“這君璟琛能打又能說,簡直太難招架。”


    君之棟心內大喜:“別看璟琛平時沉思默慮,到了關鍵的時候,口才卻不遜色。”


    齊申甫的白眉毛都快要飛起來了:“豈止是不遜色,說是出類拔萃才適合。九爺最後講妥的條件是,淵濟國除了年年納貢,還另需補償寶月國戰損五百萬兩紋銀,那邊還得在主城懸掛寶月的帝旗,他們的大王子也會入京為質!”


    “好小子,真有他的!”君之棟激動得連連拍掌,轉而又記掛起來兒子的傷勢,“璟琛慣是報喜不報憂,他肩上本就帶著舊疾,也不知道究竟傷成了什麽樣子。”


    “皇上放寬心吧,正所謂天佑善人,九爺應該很快就能迴到皇城。”齊申甫又聞皇帝一連串不停地咳嗽,不免擔憂,“皇上也要保重龍體才是。”


    “老毛病,不當緊,”君之棟平複了一下喘息,“吩咐下去,朕要辦禦前朝會,把璟琛的英勇和睿智昭告天下!”


    ......


    禦前大朝會,除了年底定期的一迴,一般是遇上冊封皇後、太子這樣的要事才會舉辦。


    承天門外,君之棟不顧楊太醫的勸說,硬拖著病體早早駕臨。文武百官頓時畢恭畢敬,偌大的地方鴉雀無聲。


    齊申甫高聲宣讀了淵濟國簽下的降表,一眾大臣齊聲道喜:“恭賀榮親王殿下大勝淵濟,聖上洪福齊天,寶月千秋鼎盛!”


    吏部尚書施冶趁機出列:“榮親王殿下神勇無畏,可謂難能可貴的將帥之才;而毅親王殿下德才兼備,實乃儲君的不二人選。禦前朝會機會難得,不妨雙喜臨門,臣願舉薦毅親王殿下入主東宮,懇請皇上早立太子。”


    兵部尚書範琦隨即直抒己見:“先收昭和,後平淵濟,寶月如今雄據一方,九皇子功不可沒。臣以為榮親王殿下是名副其實的文武全才,亦可榮升太子之位。”


    吏部施冶:“六爺也曾在戰場上遊刃有餘,若說運籌帷幄,毅親王殿下更勝一籌!”


    兵部範琦:“九爺又不是沒參與過政事,哪一次不是真知灼見?依我看,榮親王殿下才是人心所向!”


    施冶上前一步:“連日以來皇上身體不適,六爺代為處理國政,未出半點紕漏,足可見堪當其任!”


    範琦也不退縮:“皇上並未傳旨令六皇子監國,且不論其擅做決斷是否合乎規製,你又怎知榮親王殿下不能做得更好?”


    越來越多的官員加入辯論,除了一語不發、仍然站在原來位置上的朝臣,不知不覺中,承天門外漸漸分出了兩個互為對立的小圈子。


    君之棟默默觀察、傾聽了一陣:支持六子的人數還是略多一點。


    皇帝隨即雙目微閉,將頭輕輕靠在了龍椅上。


    齊申甫馬上配合:“哎呦,皇上暈倒了,來人啊,快傳楊太醫到養心殿!”


    須臾之後,楊太醫躬身而出,給出的說法是:情緒起伏,不利心肺,龍體欠安,必須靜養。


    一眾臣子隻得在養心殿外略跪了跪,隨後各自歸位。


    ......


    毅親王府,站隊六皇子的關鍵人物齊聚一堂。


    施冶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皇上病的日子可不算短了,按理說早該立儲。我看今日這意思,聖上心裏頭想必仍是偏幫九皇子,六爺,我們真是替您委屈。”


    “是啊,六爺,聖上遲遲不鬆口,肯定是在等九皇子迴京。事情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您就別再猶豫了。”


    “六爺,成就偉業者不拘小節,非常時期用上些非常手段,也是一種必要的方式。”


    “六爺放心,這間屋子裏的都是自己人,我們隻等您一聲號令,您就是我們認定的天選之主!”


    禦前朝會上,在眾位大臣唇槍舌戰的時候,君璟承始終關注著皇帝的動向。他比誰都要清楚,自己一直敬重的父親,並不打算賜予他心裏想要的東西。


    在殷殷目光中,君璟承從碧波水紋圈椅上站起,倒背著雙手,立於窗前遠眺。


    薑紹禮適時叫停了眾臣的諫言:“諸位不必多言,六爺是有大智慧的人,咱們且讓毅親王殿下做出最後的決斷。”


    君璟承的眸子突然變得深不見底:


    縱使君璟琛無意天下,他卻依舊是君之棟心裏認定的繼承人,隻有除掉他,皇帝才有可能考慮自己。


    禦前朝會上風向已明,正該趁著眼下的機會,嚴懲幾個與自己不同路的官員,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京中的各方勢力都不能掉以輕心,無論宮內和宮外,都要牢牢牽製,滅掉所有逆風翻盤的可能。


    隻一瞬,君璟承的聲線低沉了幾分:“君璟琛受了傷,要把握住永絕後患的好機會。派出高手在他返程的必經之路上劫殺,無論如何不能讓他順利歸京。”


    “兵部範琦留不得了,他不是很有膽色嗎,本王偏要他的死,淒慘可怖。”


    “皇城裏邊,就全仰仗薑統領了。就算拿不到父皇的手信,玉璽蓋印的傳位詔書也能作數。”


    眾人領命,歃血為盟。屋子裏的每個人都拿出了磨刀霍霍的架勢,再次向君璟承表明忠心。


    君璟承單獨留下了至關重要的施冶:“施大人替本王在朝中廣聚人脈,今日又在禦前率先提出由本王入主東宮,這份功勞,本王不會忘記。”


    “等施樂潼生下孩子,她便是毅親王府裏的正妃。”君璟承允諾道,“倘若本王有幸得以繼承大統,她便會順理成章地坐上後位。”


    施冶等的就是這一句,執掌鳳印,母儀天下,施家將在這一代振翅高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ou菜you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ou菜you愛並收藏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