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六子逼宮
漠然迴首時,終不負流芳 作者:you菜you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冷雨夜,粘膩的淅淅瀝瀝,天明未止。
往常這個時候,宮裏的各處早就開始有序灑掃。可是今日,明明已經過了寅時,周圍依舊是寂靜無聲。
君之棟做了個很不好的夢,驚醒時滿頭冷汗。
睡得不好,也就不願繼續躺在龍床上了。皇帝輕揉著眉心,一邊坐起,一邊低聲喚道:“齊申甫~”
一連叫了三聲,齊公公才慌張地進入內殿:“皇上,今兒個外頭有些古怪,老奴總覺得有點兒瘮得慌。”
“老東西,你還會被嚇住麽?”君之棟已經自己蹬上了靴子,“朕這就出去瞧瞧,住了幾十年的皇宮,能古怪到哪裏去。”
齊申甫緊倒騰著步子:“哎呦皇上,外頭正下著綿綿細雨,您披件衣裳吧,老奴也得去準備傘蓋才行。”
君之棟走到門口,齊申甫剛要伸手推開養心殿的大門,那兩扇朱漆厚板便由外頭被人拉開。
出現在皇帝眼前的,是禦前統領,還帶著兩隊生臉孔的侍衛。
君之棟麵露不悅:“薑紹禮,你搞什麽鬼?”
薑紹禮未答,自覺閃身於一旁。
君璟承緩緩由轉角處走出:“父皇,兒臣恭叩謹安,現有要事稟明。”
六皇子一身黑色的蓑衣,鬥笠還在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水。腰間略有些鼓起,應該是並未卸下佩劍。
君之棟上下打量了一番:“把濕衣服換了吧,朕不喜歡你這身打扮。”
迴到殿中,君之棟很是淡然:“齊申甫啊,再給朕點一迴迦南香。”
齊公公依舊小步徐行,揭開香盒的手卻微微發顫。
沉香嫋嫋,君之棟看向君璟承:“說吧,你的要事。”
除去蓑衣鬥笠,君璟承穿的依舊是一身玄衣,而不是平常看慣了的銀絲袍子。
沉穩的男聲依舊恭謹,像是在稟報稀鬆平常的小事:“太後和長公主離宮久矣,兒臣甚是想念,便自作主張迎她們二位迴了皇城,眼下人都安頓在壽康宮裏。”
君之棟抬眼:“你向來周到,是不是還擔心太後煩悶,順便替朕宣了重臣的家眷入宮,把她們關在了一起?”
“知子莫若父,兒臣正是這樣做的,”君璟承依舊語氣平淡,“食君俸祿便該為君分憂,重臣的妻女能有機會入宮陪伴太後,想來他們皆會感激,自然也更願意為朝廷效力。”
“在京的官員,大都算得上盡心盡力。如今他們的親眷都被你扣住威脅,也是難為了這幫身兼要職的人。”
君璟承也不辯解,繼續陳述下一件事:“兵部範琦,昨夜府中遭了橫禍,全家十餘口,一下子全都沒了。”
君之棟眼裏開始出現波瀾:“君璟承,範琦年輕時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是寶月的大功臣,你又何必趕盡殺絕,連他的後人都不放過?”
“兒臣曾經有幸聆聽過父皇的教誨,那個時候九弟還沒有迴來。”君璟承似是陷入迴憶,“父皇告訴兒臣,孝悌仁愛、悲憫之心本是好的,但生在帝王之家,更加重要的是洞察人心、操縱乾坤,莫存婦人之仁。”
“父皇是這樣耳提麵命的,也是這樣言傳身教的。相信無論哪一代帝王的宏圖偉業,基坑都是由累累白骨堆疊而成。”
君之棟辯無可辯,眼眶通紅:“那璟琛呢?他一直在推辭太子之位,他是你的手足兄弟!”
“父皇果然還是最心疼九弟,”君璟承歎息,“我們本來有望和和氣氣,隻可惜明明是我更加渴望的東西,父皇您卻非要強行賜予他,兒臣實在是委屈。”
君之棟終於暴怒:“君璟承,你想幹什麽?你不能傷害璟琛!咳咳咳......”
“父皇息怒,”君璟承有一瞬間的不忍,隨即別過臉去,“兒臣現在還沒能把他怎麽樣,隻不過,君璟琛迴京的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君之棟突然想到了他繼位的那年,也是一個雨天,他也是在先帝的病榻前逼宮:“天道好輪迴,這是朕的報應。”
滄桑但不失威嚴的帝王之眼,倏爾看向薑紹禮:“朕自問待你不薄,還把聖火軍和私庫交給你掌管,你對得起朕的信任?君璟承用什麽籠絡住了你?”
薑紹禮躬身迴話:“無他,就跟當年,臣覺得您比君之幸更適合稱帝一樣,六爺比九爺更加適合做君主。”
“也是,你能為了朕背叛先帝,同樣也能為了君璟承而背叛朕。”君之棟似是在反思,“原來朕跟先帝一樣,也會識人不清。”
君璟承不想讓薑紹禮出現搖擺不定,連忙止住了話頭,道出了此行的最終目的:“父皇,兒臣在宮內有薑紹禮擁戴,在宮外有大半文武官員支持,立儲或禪位,眼下已到了最好的時機。”
“朕明白,不用你多費唇舌,”君之棟冷笑,“立儲之後朕就得身體不適,遷出宮外頤養天年,將國事全權交由你來打理。要是不願,朕就隻能直接駕崩,而你,可以帶著矯造的聖旨,自立為新帝!”
“父親,兒臣不願您選擇第二條路,”君璟承直接跪下,“不可否認,君璟琛是一個德才兼備的皇子,但他過於剛直,不適合做寶月的君主。兒臣在此向您立誓,一定會勵精圖治,以使寶月長盛不衰。”
“嗬,就連你說的話,都跟朕當年向先帝的保證大差不差。”君之棟搖頭,“璟承啊,你現在還願意跟朕這個老頭子廢話,無非是因為還沒能找到傳國玉璽。既無朕的手書,又拿不到印鑒,你在擔心名不正言不順吧。”
“父皇,”君璟承又叩拜了一次,“兒臣句句發自肺腑,兒臣比九弟更有資格做儲君。”
“你聽清楚了,朕,不這樣認為!”君之棟手撫胸前,不停地喘息。
“父皇,除去您的龍榻,宮內的各處兒臣已經遍尋。相信玉璽就在您的周圍,請恕兒臣無禮。”
君璟承說罷便走上玉階,準備親自在可能收藏著玉璽的地方搜尋。
齊申甫腳下發軟,卻還是顫顫巍巍地擋在了君之棟身前:“放......放肆,不得對皇上無禮!”
薑紹禮將長劍架在了齊申甫的脖子上,逼著他退下去,不得阻攔。
齊申甫卻沒有讓開,而是努力地站直了身子。
君之棟眼裏的淚終是落了下來:“老東西,當年你不是挺識時務的?今日也學聰明點吧,朕不會怪你。”
服侍過兩代帝王的老太監帶上了哭腔:“皇上,老奴雖是個閹人,但也有良心。其實,當年先帝對老奴也是極好的,但老奴卻背叛了他,這麽多年來,老奴時常覺得自己不是個東西。”
“皇上,叛主的事情,老奴這輩子是做不了第二次了。”齊申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今日,老奴願為皇上盡忠!”
齊申甫說罷便自己撞上薑紹禮的刀口,登時氣絕。
往常這個時候,宮裏的各處早就開始有序灑掃。可是今日,明明已經過了寅時,周圍依舊是寂靜無聲。
君之棟做了個很不好的夢,驚醒時滿頭冷汗。
睡得不好,也就不願繼續躺在龍床上了。皇帝輕揉著眉心,一邊坐起,一邊低聲喚道:“齊申甫~”
一連叫了三聲,齊公公才慌張地進入內殿:“皇上,今兒個外頭有些古怪,老奴總覺得有點兒瘮得慌。”
“老東西,你還會被嚇住麽?”君之棟已經自己蹬上了靴子,“朕這就出去瞧瞧,住了幾十年的皇宮,能古怪到哪裏去。”
齊申甫緊倒騰著步子:“哎呦皇上,外頭正下著綿綿細雨,您披件衣裳吧,老奴也得去準備傘蓋才行。”
君之棟走到門口,齊申甫剛要伸手推開養心殿的大門,那兩扇朱漆厚板便由外頭被人拉開。
出現在皇帝眼前的,是禦前統領,還帶著兩隊生臉孔的侍衛。
君之棟麵露不悅:“薑紹禮,你搞什麽鬼?”
薑紹禮未答,自覺閃身於一旁。
君璟承緩緩由轉角處走出:“父皇,兒臣恭叩謹安,現有要事稟明。”
六皇子一身黑色的蓑衣,鬥笠還在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水。腰間略有些鼓起,應該是並未卸下佩劍。
君之棟上下打量了一番:“把濕衣服換了吧,朕不喜歡你這身打扮。”
迴到殿中,君之棟很是淡然:“齊申甫啊,再給朕點一迴迦南香。”
齊公公依舊小步徐行,揭開香盒的手卻微微發顫。
沉香嫋嫋,君之棟看向君璟承:“說吧,你的要事。”
除去蓑衣鬥笠,君璟承穿的依舊是一身玄衣,而不是平常看慣了的銀絲袍子。
沉穩的男聲依舊恭謹,像是在稟報稀鬆平常的小事:“太後和長公主離宮久矣,兒臣甚是想念,便自作主張迎她們二位迴了皇城,眼下人都安頓在壽康宮裏。”
君之棟抬眼:“你向來周到,是不是還擔心太後煩悶,順便替朕宣了重臣的家眷入宮,把她們關在了一起?”
“知子莫若父,兒臣正是這樣做的,”君璟承依舊語氣平淡,“食君俸祿便該為君分憂,重臣的妻女能有機會入宮陪伴太後,想來他們皆會感激,自然也更願意為朝廷效力。”
“在京的官員,大都算得上盡心盡力。如今他們的親眷都被你扣住威脅,也是難為了這幫身兼要職的人。”
君璟承也不辯解,繼續陳述下一件事:“兵部範琦,昨夜府中遭了橫禍,全家十餘口,一下子全都沒了。”
君之棟眼裏開始出現波瀾:“君璟承,範琦年輕時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是寶月的大功臣,你又何必趕盡殺絕,連他的後人都不放過?”
“兒臣曾經有幸聆聽過父皇的教誨,那個時候九弟還沒有迴來。”君璟承似是陷入迴憶,“父皇告訴兒臣,孝悌仁愛、悲憫之心本是好的,但生在帝王之家,更加重要的是洞察人心、操縱乾坤,莫存婦人之仁。”
“父皇是這樣耳提麵命的,也是這樣言傳身教的。相信無論哪一代帝王的宏圖偉業,基坑都是由累累白骨堆疊而成。”
君之棟辯無可辯,眼眶通紅:“那璟琛呢?他一直在推辭太子之位,他是你的手足兄弟!”
“父皇果然還是最心疼九弟,”君璟承歎息,“我們本來有望和和氣氣,隻可惜明明是我更加渴望的東西,父皇您卻非要強行賜予他,兒臣實在是委屈。”
君之棟終於暴怒:“君璟承,你想幹什麽?你不能傷害璟琛!咳咳咳......”
“父皇息怒,”君璟承有一瞬間的不忍,隨即別過臉去,“兒臣現在還沒能把他怎麽樣,隻不過,君璟琛迴京的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君之棟突然想到了他繼位的那年,也是一個雨天,他也是在先帝的病榻前逼宮:“天道好輪迴,這是朕的報應。”
滄桑但不失威嚴的帝王之眼,倏爾看向薑紹禮:“朕自問待你不薄,還把聖火軍和私庫交給你掌管,你對得起朕的信任?君璟承用什麽籠絡住了你?”
薑紹禮躬身迴話:“無他,就跟當年,臣覺得您比君之幸更適合稱帝一樣,六爺比九爺更加適合做君主。”
“也是,你能為了朕背叛先帝,同樣也能為了君璟承而背叛朕。”君之棟似是在反思,“原來朕跟先帝一樣,也會識人不清。”
君璟承不想讓薑紹禮出現搖擺不定,連忙止住了話頭,道出了此行的最終目的:“父皇,兒臣在宮內有薑紹禮擁戴,在宮外有大半文武官員支持,立儲或禪位,眼下已到了最好的時機。”
“朕明白,不用你多費唇舌,”君之棟冷笑,“立儲之後朕就得身體不適,遷出宮外頤養天年,將國事全權交由你來打理。要是不願,朕就隻能直接駕崩,而你,可以帶著矯造的聖旨,自立為新帝!”
“父親,兒臣不願您選擇第二條路,”君璟承直接跪下,“不可否認,君璟琛是一個德才兼備的皇子,但他過於剛直,不適合做寶月的君主。兒臣在此向您立誓,一定會勵精圖治,以使寶月長盛不衰。”
“嗬,就連你說的話,都跟朕當年向先帝的保證大差不差。”君之棟搖頭,“璟承啊,你現在還願意跟朕這個老頭子廢話,無非是因為還沒能找到傳國玉璽。既無朕的手書,又拿不到印鑒,你在擔心名不正言不順吧。”
“父皇,”君璟承又叩拜了一次,“兒臣句句發自肺腑,兒臣比九弟更有資格做儲君。”
“你聽清楚了,朕,不這樣認為!”君之棟手撫胸前,不停地喘息。
“父皇,除去您的龍榻,宮內的各處兒臣已經遍尋。相信玉璽就在您的周圍,請恕兒臣無禮。”
君璟承說罷便走上玉階,準備親自在可能收藏著玉璽的地方搜尋。
齊申甫腳下發軟,卻還是顫顫巍巍地擋在了君之棟身前:“放......放肆,不得對皇上無禮!”
薑紹禮將長劍架在了齊申甫的脖子上,逼著他退下去,不得阻攔。
齊申甫卻沒有讓開,而是努力地站直了身子。
君之棟眼裏的淚終是落了下來:“老東西,當年你不是挺識時務的?今日也學聰明點吧,朕不會怪你。”
服侍過兩代帝王的老太監帶上了哭腔:“皇上,老奴雖是個閹人,但也有良心。其實,當年先帝對老奴也是極好的,但老奴卻背叛了他,這麽多年來,老奴時常覺得自己不是個東西。”
“皇上,叛主的事情,老奴這輩子是做不了第二次了。”齊申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今日,老奴願為皇上盡忠!”
齊申甫說罷便自己撞上薑紹禮的刀口,登時氣絕。